《千秋歲》閲讀答案

來源:文書谷 2.35W

現如今,我們需要用到閲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通過對照閲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一份好的閲讀答案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千秋歲》閲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千秋歲》閲讀答案

《千秋歲》閲讀答案1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②會,鵷鷺③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裏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注]①千秋歲:詞牌名。此詞作於詞人被貶處州時。②西池:汴京(今開封)金明池。③鵷鷺:兩種鳥,這裏借指同遊的同僚、朋友。

8.詞的開頭四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請簡要描述。這四句在全詞中有何作用?(5分)

9.“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是傳頌千古的名句,請結合全詞內容對其進行賞析。(6分)

答案:

(二)古代詩歌閲讀(11分)

8.淺淺的春寒從溪水邊、城郭旁消退了,天氣轉暖,花影搖曳,鶯聲盈耳,一派熱鬧的城郊暮春風光。(3分)這四句寫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動的時令、地點。/同時,以樂景襯哀情:春色雖美,但詞人遠謫他鄉,孑然一身,形容憔悴,哪有對酒賞花的心情?/觸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對往昔的回憶。(2分;“/”前後內容,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任意兩點、意思對即可)

9.“春去也”一聲浩歎,不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時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將一去不復返,可謂一語雙關,言簡意深。“飛紅萬點愁如海”運用了借代、比喻(答“誇張”也可)的'修辭手法,“飛紅萬點”生動地寫出了暮春時節落英繽紛的景象,畫面悽美,令人傷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測、茫無邊際的大海寫出了詞人愁之深、愁之廣,這愁既有傷春之愁,年華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手法2分,雙關、借代、比喻答出任意兩個即可;結合內容進行分析各2分,意思對即可)古代詩歌:秦觀《千秋歲》閲讀答案

《千秋歲》閲讀答案2

千秋歲

黃庭堅

苑邊花外,記得同朝退。

飛騎軋,鳴珂碎。

齊歌雲繞扇,趙舞風迴帶。

嚴鼓斷,杯盤狼藉猶相對。

灑淚誰能會?

醉卧藤陰蓋。

人已去,詞空在。

兔園高宴悄,虎觀英遊改。

重感慨,波濤萬頃珠沉海。

 註釋:①這首詞是黃庭堅被貶宜州見到秦觀遺作《千秋歲》詞後的追和之作。②兔園,漢樑孝王園。

13.(7分)

①下列對詩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片中的“飛騎軋,鳴珂碎”,表現了黃、秦二人飛騎奔馳,馬頭上的'玉飾擊鳴的情狀。

B.“齊歌雲繞扇,趙舞風迴帶”寫黃、秦二人在被貶後一起狂放高歌、翩然起舞的姿態。

C.“兔園高宴悄,虎觀英遊改”兩句,含蓄表現了黃庭堅對秦觀離世萬分痛惜的思想情感。

D.這首詞感情深沉,既有詞人痛悼故人的無限深情,也有自己的身世之感,切身之痛。

②請結合詩歌內容,任選角度賞析“重感慨,波濤萬頃珠沉海”這一詩句。(4分)

參考答案:

13.(7分)

① (3分)B。

②(4分)要點:角度明確(1分),結合詩句分析思想內容、情感或手法(2分),點明特點或效果(1分)。

《千秋歲》閲讀答案3

古代詩歌閲讀(11分),閲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

千秋歲①

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②會,鵷鷺③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裏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注]①千秋歲:詞牌名。此詞作於詞人被貶處州時。②西池:汴京(今開封)金明池。③鵷鷺:兩種鳥,這裏借指同遊的同僚、朋友。

1.詞的開頭四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請簡要描述。這四句在全詞中有何作用?(5分)

2.“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是傳頌千古的名句,請結合全詞內容對其進行賞析。(6分)

參考答案:

古代詩歌閲讀(11分)

1.淺淺的春寒從溪水邊、城郭旁消退了,天氣轉暖,花影搖曳,鶯聲盈耳,一派熱鬧的城郊暮春風光。(3分)這四句寫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動的時令、地點。/同時,以樂景襯哀情:春色雖美,但詞人遠謫他鄉,孑然一身,形容憔悴,哪有對酒賞花的心情?/觸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對往昔的回憶。(2分;“/”前後內容,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任意兩點、意思對即可)

2.“春去也”一聲浩歎,不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時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將一去不復返,可謂一語雙關,言簡意深。“飛紅萬點愁如海”運用了借代、比喻(答“誇張”也可)的修辭手法,“飛紅萬點”生動地寫出了暮春時節落英繽紛的'景象,畫面悽美,令人傷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測、茫無邊際的大海寫出了詞人愁之深、愁之廣,這愁既有傷春之愁,年華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手法2分,雙關、借代、比喻答出任意兩個即可;結合內容進行分析各2分,意思對即可)

《千秋歲》閲讀答案4

 千秋歲①

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裏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注】①千秋歲:詞牌名。此詞作於詞人被貶處州時。②西池:汴京(今開封)金明池。③鵷鷺:兩種鳥,這裏借指同遊的同僚、朋友。

⑴請從情與景結合的角度分析詞的上片四句在全詞中中的作用。(3分)

⑵請結合全詞內容對賞析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一句的藝術手法。(3分)

 閲讀答案:

古代詩歌鑑賞(6分)

⑴淺淺的春寒從溪水邊、城郭旁消退了,天氣轉暖,花影搖曳,鶯聲盈耳,一派熱鬧的城郊暮春風光。這四句寫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動的時令、地點。(1分)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以樂景襯哀情:春色雖美,但詞人遠謫他鄉,孑然一身,觸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對往昔的回憶。(2分)

⑵雙關:春去也一聲浩歎,不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時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將一去不復返,可謂一語雙關,言簡意深。(1分)

借代,飛紅萬點生動地寫出了暮春時節落英繽紛的景象,畫面悽美,令人傷感;(1分)

比喻,愁如海,以深不可測、茫無邊際的.大海寫出了詞人愁之深、愁之廣,這愁既有傷春之愁、年華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1分)

 【試題閲讀】

1.詞的開頭四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象?請簡要描述。這四句在全詞中有何作用?(5分)

答案:淺淺的春寒從溪水邊、城郭旁消退了,天氣轉暖,花影搖曳,鶯聲盈耳,一派熱鬧的城郊暮春風光。(2分)這四句寫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動的時令、地點。(1分)以樂景襯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2分)

2.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是傳頌千古的名句,請結合全詞內容對其表現手法進行賞析。(6分)

答案:春去也運用雙關。一聲浩歎,不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時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將一去不復返,可謂一語雙關,言簡意深。飛紅萬點愁如海運用了借代、比喻、誇張的修辭手法。飛紅萬點生動地寫出了暮春時節落英繽紛的景象,畫面悽美,令人傷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測、茫無邊際的大海寫出了詞人愁之深、愁之廣,這愁既有傷春之愁、年華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指出任意兩種手法,並作分析即可。6分。)

(3)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一句中亂和碎,用詞極為工緻,亂寫出了花的 ;碎寫出了鶯聲的 。

(4)近人夏閏庵雲:此詞以愁如海一語生色,全體皆振,乃所謂警句也。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如海之愁有哪些內涵?

5、有人説,花影亂,鶯聲碎一句中亂和碎用詞極為工緻,請談談你的看法。(4分)

6、秦觀朋友孔毅甫讀到鏡裏朱顏改之句時驚呼:少遊盛年,何為言語悲愴如此?請結合下闋簡要賞析秦觀是如何表達這種心情的?(5分)

 參考答案:

(3)亂字寫出花的紛繁、搖曳;碎字寫出鶯聲的清脆、雜亂。

(4)飄零疏酒盞一句,他鄉逢春,因景生情,親友離別,產生飄零憔悴之愁;憶昔西池會一句,撫今追昔,政治風雲變幻,同僚好友多被貶謫,天各一方,有憶念故人之愁;日邊清夢斷一句,青春年華消逝,政治理想破滅,有抱負難伸之愁;春去也一句,暮春時節,落紅無數,感歎歲月流逝,良時難再,有惜春傷己之愁。

5.亂字寫出花的紛繁、搖曳;碎寫出鶯聲的間關、雜亂,形象生動,描寫精當。(2分)眼前花影亂,耳邊鶯聲碎,亂、碎實際是寫失意飄零的詞人內心的煩亂,以樂景寫哀情,給人悽迷之感。(2分)

6、虛實結合,回憶過去,感慨今天的遭遇坎坷,詞人兩次被貶,遭受了沉重的挫折和打擊,他自覺再也沒有伸展抱負的機會了。日邊清夢斷,可見他對朝廷不敢抱有幻想了;朱顏改,指青春年華消逝,寓政治理想破滅,飄泊憔悴之歎。(3分)運用比喻的修辭,將飛紅比喻成海,不滿當前流離生活又深知前途無望的雙重感情,使詞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因而憔悴愁苦。孔毅甫理解這種感傷所以要驚呼。(2分)(答借景抒情也可給分)

【賞析】

該詞一起句就標明瞭作者身處的時間、地點和環境水邊沙外。地點:棲霞寺外的沙洲上,甌江邊,面對青田縣城(後文再作補敍)。時間:暮春季節。以外字連帶城郭,正是城郭輕寒退的時候。城郭:孟子曰,三裏之城,七裏之郭。如青田水南村,石郭、平堰(平演)、西門外、後山等周邊地區。這裏已是綠意盎然。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言不論水邊沙外還是內城外郭,已是一片暮春氣息。春寒退,春天即將歸去。這種戀春、惜春之情,也正是詞人惆悵失意的感情流露。花影亂,鶯聲碎,寫花影,可見陽光明媚;寫鶯聲,可見境界清幽。花影、鶯聲相互照應,應是一派明柔春景,加上亂、碎二字,聯繫上文的惆悵之情和下文的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兩句看,則亂者情也,碎者心也。春光雖好,但已入暮,身世如斯,怎不令人心碎意亂。這就自然地引起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的懷人之情。飄零是説自己遭受貶謫,酒盞是指與朋輩把酒共話。一個疏字,寫出詞人仕途坎坷,半生飄零,因而久已未和好友同遊共飲、談詩論政了。對這種友情的無盡相思,使人衣帶漸寬身漸瘦。離別寬衣帶所説的離別,不是普通的離別,而是因政治原由各遭貶謫,天各一方,前途未卜的離別,所以其痛苦更甚。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詞人明知相見不易,卻又無時不產生強烈的願望。但翹首遠望,昔日摯友又在何處呢?看到的只是在寂寂暮色中漸漸聚合的天空碧雲。思念、失望、孤寂、苦惱,在人不見、空相對裏得到深刻地表露。

下片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兩句,這裏的西池,即指金明池;鵷鷺是兩種鳥名,因其飛行有序,故常用以喻班行有序的朝官;蓋,車蓋,指車。這兩句是追憶當年與同僚友好,飛車赴會的盛況。這次盛會,參加者三十六人,皆當時名公文人,他們縱談闊論,宴飲暢遊,從早至晚,極盡歡娛。但,俱往矣!如今朋輩星散,各貶他鄉,撫今追昔,不能不使詞人發出攜手處,今誰在?的悽愴悲呼。日邊清夢斷,日邊指帝京,詞人越是憶念昔年帝京攜手共遊舊事,越意識到既往之日不可復回。本來,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實現的願望,往往可在夢中尋求,但是清夢斷,詞人清醒地認識到重返帝京、舊友重聚已不可能。這種不滿當前流離生活又深知前途無望的雙重感情,使詞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因而憔悴衰老,以至鏡裏朱顏改。難怪孔毅甫見鏡裏朱顏改一句時,驚道:少遊盛年,何為悲愴如此。春去也呼應開篇春寒退,且在感情上表現得更沉重,無限悽楚哀怨的情思溢於詞表;而飛紅萬點愁如海,以落花飄零襯愁情,其悲愴絕望的心情更令讀者驚心,以海喻愁乃詞人內心深處的斷腸淚凝聚而成。

此詞為懷念友人而作,更沁透着詞人貶謫之怨,因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上片主要寫離情和思念之苦,下片則撫今追昔道出瞭如海愁情。在語言上不脱清麗俊逸本色,雖有仿用前人詩詞語意之處,但卻自成格調,情韻天然。

《千秋歲》閲讀答案5

【原文】:

千秋歲引

秋景

王安石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楚颱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它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閒卻!當初漫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後,思量着。

【註釋】:

此詞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敗後的晚年作品。

楚颱風:典出宋玉《風賦》,楚王遊於蘭台,有風然而颯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

庾樓月:典出《世説新語容止》,庾亮在武昌,與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樓賞月,據胡牀詠謔。④擔閣:耽擱。

砧(zhēn):搗衣石。

畫角:古代軍中樂器。

“楚颱風”:三句:楚颱風:楚襄王蘭台上的風。出自宋玉《風賦》。庾樓月:庾亮南樓上的月,出自《世説新語》。三句比喻清風明月依舊。

“當初”二句:漫:徒然,白白地。華表:又名誹謗木,立於殿堂前。秦樓:代指女子居住處。二句是説自己當初白白地提了那麼多有關國家政治方面的意見結果耽誤了本可以盡情享受的美好時光。

夢闌:夢醒。

【翻譯】:

傳入旅舍的搗衣聲,應和着孤城城頭的畫角,一片秋聲在廣闊的天地間迴盪。歸去的燕子向東從海上飛走,南來的大雁自空中落下,棲息在沙灘上。這兒有楚王攜宋玉遊蘭台時感受到的愜意的涼風,有庾亮與殷浩輩在南樓吟詠戲謔時的大好月色,清風明月的景象,還都與當年一樣。

真是無可奈何啊!我被那微不足道的名利所羈縛,又被那難以割捨的感情所耽擱,可惜那些風流韻事都被丟到一邊了。當初徒然許下功成身退時,要去求仙訪道,瀟瀟度日的諾言。到如今,反誤了我與佳人的秦樓約會。當睡夢覺來時、酒醉清醒後,我細細地思量着這一切。

【賞析】:

《千秋歲引?秋景》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晚年所填的一首詞。全詞兩闋,上闋寫景,下闋抒情。上闋突出了金陵秋色,以燕來雁去,風滿月樓,古城寥廓,思緒萬千,引出下闋。下闋總共表達了兩層意思,即以身在官場為引子,抒發個人情懷。

此詞的創作年代不詳,但從詞的情調來看,很可能是王安石推行新法失敗、退居金陵後的晚年作品,因為它沒有《桂枝香》的豪雄慷慨,也沒有《浪淘沙令》的躊躇滿志。全詞采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情真心切、惻惻動人、空靈婉曲地反映了作者積極的人生中的另一面,抒發了功名誤身、及時退隱的的慨歎。

上片以寫景為主,像是一篇悽清哀婉的秋聲賦,又像是一幅岑寂冷雋的秋光圖。旅舍客館本已令羈身異鄉的客子心中抑鬱,而砧上的搗衣之聲表明天時漸寒,已是“寒衣處處催刀尺”的時分了。古人有秋夜搗衣、遠寄邊人的習俗,因而寒砧上的搗衣之聲便成了離愁別恨的象徵。“孤城畫角”則是以城頭角聲來狀秋聲蕭條。畫角是古代軍中的樂器,其音哀厲清越,高亢動人,詩人筆下常作為悲涼之聲來描寫。

“孤城畫角”四字便喚起了人們對空曠寥闊的異鄉秋色的聯想。下面接着説:“一派秋聲入寥廓”,“一派”本應修飾秋色、秋景,而藉以形容秋聲,正道出了秋聲的悠遠哀長,給人以空間的廣度感,“入廖廓”的“入”字更將無形的聲音寫活了。開頭三句以極凝練的筆墨繪寫秋聲,而且純然是人為的聲響,並非是單純的自然聲氣。

下兩句主要寫作者目之所見。燕子東歸,大雁南飛,都是秋日尋常景物,而燕子飛往那蒼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都寓有久別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詞人久客異鄉、身不由己的思緒,於是很自然地過度到下面兩句的憶舊。

“楚颱風”用典。宋玉《風賦》中説:楚王遊於蘭台,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庚樓月”亦用典。《世説新語?容止》中説:庚亮武昌,與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樓賞月,據胡牀詠謔。這裏以清風明月指昔日遊賞之快,而於“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對於往日的歡情與佳景未嘗一刻忘懷。

下片即景抒懷,説的是:無奈名韁利鎖,縛人手腳;世情俗態,耽擱了自的生活。風流之事可惜總被拋一邊。“當初”以下便從“風流”二字鋪展開去,説當初與心上之人海誓山盟,密約私諾,然終於辜負紅顏,未能兑現當時的期約。“華表語”用了《搜神後記》中的故事:遼東人丁令威學仙得道,化鶴歸來,落城門華表柱上,唱道:“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來歸。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 這裏的“華表語”就指“去家來歸”云云。“秦樓”本指婦女的居處,漢東府《陌上桑》中説:“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樓即為美貌堅貞的女子羅敷的居處。李白的《憶秦娥》中説:“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也以秦樓為思婦傷別之處,因而此處的“秦樓約”顯系男女私約。這裏王安石表面上寫的是思念昔日歡會,空負情人期約,其實是藉以抒發自己對政治的厭倦之情、對無羈無絆生活的留戀與嚮往。因而這幾句可視為美人香草式的比興,其意義遠一般的懷戀舊情之名,故《蓼園詞選》中説此詞“意致清迥,翛然有出塵之想。”詞意至此也已發揮殆盡,然末尾三句又宕開一筆作結,説夢迴酒醒的時候,每每思量此情此景。夢和酒,令人渾渾噩噩,暫時忘卻了心頭的煩亂,然而夢終究要做完,酒也有醒時。一旦夢迴酒醒,那憂思離恨豈不是更深地噬人心胸嗎?這裏的夢和酒也不單純是指實的夢和酒。人生本是一場大夢,《莊子·齊物論》上説只有從夢中醒來的人才知道原先是夢。而世情渾沌,眾人皆醉,只有備受艱苦如屈原才自知獨醒。因而,此處的“夢闌酒醒”正可視為作者歷盡滄桑後的憣然反悟。

作為一代風雲人物的政治家,王安石也並未擺脱舊時知識分子的矛盾心理: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兩者中間徘徊。他一面以雄才大略、執拗果斷著稱於史冊;另一面,激烈的政治漩渦中也時時泛起激流勇退、功名誤身的感慨。這首小詞便是他後一方面思想的`表露。無怪明代的楊慎説:“荊公此詞,大有感慨,大有見道語。既勘破乃爾,何執拗新法,剷除正人哉?”(《詞品》)楊慎對王安石政治上的評價未必得當,但以此詞為表現了作者思想中與熱衷政治相反的另一個側面,卻還是頗有見地的。

【閲讀訓練】:

一、

(1)這首詞藴含着豐富的情感,請簡要概括其中兩種。

(2)這首詞采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結合詞的內容,指出其中兩種並作具體分析

(3)本詞上片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請對此加以概括。

(4)本詞表達了詞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請聯繫全詞作簡要分析。

二、

1.這首詞借寫秋景以抒發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寫出了秋的什麼特色?請結合詞的上片談談。

2.全詞隱含着作者的一種什麼想法和情感呢?哪一句詞最能顯示呢?

【參考答案】

(1) 這首詞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宦遊思鄉的悲涼;②對自由自在生活的懷念;③韁利鎖,縛人手腳;世情俗態,耽擱了自由生活的感慨。

(2)①融情於景,借景抒情。上片以寫景為主,像是一篇悽清哀婉的秋聲賦,又像是一幅岑寂冷雋的秋光圖。旅舍客館本已令羈身異鄉的客子心中抑鬱,而砧上的搗衣之聲表明天時漸寒,已是“寒衣處處催刀尺”的時分了。 “孤城畫角”則是以城頭角聲來狀秋聲蕭條。

②虛實結合,虛實相生。“孤城畫角”喚起了人們對空曠寥闊的異鄉秋色的聯想。下面接着説:“一派秋聲入寥廓”,“一派”本應修飾秋色、秋景,而藉以形容秋聲,正道出了秋聲的悠遠哀長,也能給人以空間的廣度感,燕子東歸,大雁南飛,都是秋日尋常景物,而燕子飛往那蒼茫的海上,大雁落向平坦的沙洲,都寓有久別返家的寓意,自然激起了詞人久客異鄉、身不由己的思緒。

③用典。“楚颱風”用典。宋玉《風賦》中説:楚王遊於蘭台,有風颯然而至,王乃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庾樓月”亦用典。《世説新語·容止》中説:庾亮武昌與諸佐吏殷浩之徒上南樓賞月,據胡牀詠謔。這裏以清風明月指昔日遊賞之快,而於“宛如昨”三字中表明對於往日的歡情與佳景未嘗一刻忘懷。

④直抒胸臆。下片以議論的方式表達了為功名利祿所縛、失去自由隨心生活的無奈,有對生活的頓悟,對宦遊生活的追悔之意。

(3)上片借“角聲”“燕”“雁”等意象,描寫了一幅悽清、冷寂、哀傷的秋光圖。

(4)①久客異鄉、思盼歸家但又身不由己的思緒。旅舍客館令羈身異鄉的客子心中抑鬱,砧上的搗衣之聲成了離愁別恨的象徵,“角聲”“燕”“雁”都寓有久別歸家之意。②倦意官場(或被名利所縛)。“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名韁利鎖,縛人手腳,世情俗態,耽擱自在生活。③借對昔日歡會、空負情人期約的描寫,表達對無拘無束的百姓生活的留戀與嚮往之情。其深層藉以抒發自己對政治的厭倦之情。④歷經滄桑後欲寄情山水(或:心歸自然)而不得的痛苦之情。欲在景中寄託情感而不得。

二、

1.這首詞借寫秋景以抒愁情。上片寫秋天寥廓,秋聲悲切,秋鳥分開,秋風寒冷,秋月淒涼,一派悲秋景象。

2.作者自白為名利世情所束縛耽擱,而虛度了多少歡娛安樂,深感後悔,大有退隱追仙之想,實際上是作者政治上失意時的一種厭倦和愁怨的表露。最能顯示的句子是:“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他情擔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