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閲讀附答案

來源:文書谷 1.5W

別閲讀附答案1

移家別湖上亭

別閲讀附答案

戎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1.詩人“別湖上亭”時觸動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1分)

2.請賞析詩歌的.三四句“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2分)

1.春風、柳條、藤蔓、黃鶯(至少三個,1分)。

2.這兩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移情於物(1分),表達了詩人依依惜別之情。(1分)

別閲讀附答案2

別宋常侍 [隋]尹式

遊人①杜陵北,送客漢川東。

無論去與住,俱是一飄蓬。

秋鬢含霜白,衰顏倚酒紅。

別有相思處,啼鳥雜夜風。

留別王維②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注]①遊人,遊宦之人,指宋常侍。②據《舊唐書文苑傳》載,孟浩然年四十,來遊京師,

應進士不第,還襄陽。此詩即行前留別之作。

1.尹式詩的最後兩句是如何表達作者思念之情的?請簡要賞析。(5分)

2.這兩首詩均寫離別,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作者運用想象(虛寫),設想分手之後,自己因思念友人而失眠,由失眠得以聽到靜夜裏如泣如訴的啼鳥聲和風聲。(3分)詩人以景結情、寓情於景,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2分)

2.尹詩表達了羈旅漂泊的孤寂、同病相憐的傷感及人生遲暮的無奈。(3分)孟詩表達了科舉不第的失意、知音難遇的感慨及歸隱故園的決心。(3分)

【解析】

1.試題分析:今日離別之情固然令人難忘,但異日又將會有新的情景觸動自己的相思之情。運用想象,設想分別以後,我將會因為思念好友而不得安眠,得以聽到靜夜裏的烏啼聲夾雜着如泣如訴的夜風聲。末句寫別後相思之情,借風中烏鴉夜啼的印象,渲染淒涼的氣氛,表達詩人相思的悽苦。

考點: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試題分析:尹詩運用比喻,將遊子比作飄蓬,表現其飄泊不定,孤單無依的特點,寫出了詩人傷感,孤苦之情。寫別後相思之情,借風中烏鴉夜啼的印象,渲染淒涼的氣氛,表達詩人相思的悽苦。孟詩是作者科舉落第離開長安時贈別友人王維的作品。首聯直接説出自歸,頷聯則寫題意惜別,頸聯説明自歸之故乃是知音既少,當道不用,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尾聯敍寫決心隱居不仕,歸隱田園。詩以失意後的牢騷貫穿全詩。全詩語調低沉,有對朝廷壓抑人才的怨憤,有不忍遠別知心朋友的留戀,還有懷才不遇的嗟歎。

考點: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賞析

此詩是詩人離開長安前往漢中時寫給前來送行的宋常侍的作品。首二句總説送行之事,提出遊人與客雙方以及杜陵北與漢川東兩地。遊人,詩中指宋常侍。客,詩人自謂。杜陵,古縣名,在長安東南,此以杜陵北指長安。漢川即漢水,漢中位於漢水的東北,故以漢川I東指漢中。宋常侍在長安為尹式餞行,離情別緒即由此生出,故先着一筆以記其事。

三四句轉而抒情。去者,説自己;住者,指宋常侍。當此分手之際,不作丈夫的壯詞,也不為兒女的呢語,而是着眼於彼此共同的流寓者的身分,以飄蓬作比。蓬草秋後枯萎,隨風而走。詩人將自己與對方比成蓬草,見出對對方的理解,同病相憐之意與羈旅飄泊之情,已盡含在這淺近而又動人的比喻之中。

五六句着眼於年齡帶來的變化。秋鬢,遲暮之年的白髮。秋鬢本白,遇秋霜而愈白,衰顏,衰老的容顏。衰顏本不紅,倚仗酒力而始顯紅潤。這兩句寫衰老之態,抒遲暮之感,含蓄地表現了依依惜別的情懷。

末兩句寫別後相思之意。別有即另有。此二字於言外見意,意謂今日此地之別離情景固然令人難忘,但異日又將會有新的情景觸動自己的離情。詩人擬想,分手以後,自己將因念友而失眠,由失眠而得以聽到靜夜裏的啼烏聲、風聲,而啼烏聲、風聲如泣如訴,又會加重自己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寓情於景,以景結情,顯得別有韻致,情味綿長。

這是一首早期律詩。全篇都是律句和律聯,但前兩聯之間並後兩聯之間都失粘;三四句處於頷聯的位置上,本該用對仗,卻只是兩句一意的十字句而並不構成流水對。該粘而不粘,該用對仗而不用,這些都是律詩在演進過程中留下的一些重要的跡象。

別閲讀附答案3

1有天下班回到家,兒子把我拉到玻璃餐桌旁,桌上擺着兩隻香蕉,顏色、個頭都相差無幾,像孿生兄弟。我猜測兒子的意思是,讓我把香蕉吃掉;但他説的話卻嚇了我一跳,他説:“爸爸,你挑一個香蕉罵一頓!”

2為什麼要罵香蕉?試想一個剛下班風塵僕僕的中年男人,來到家手還未來得及洗一把,就衝着一隻香蕉開罵,這事傳出去準會被人當作神經不正常。所以,我覺得兒子出的這個主意也夠餿的,但接下來他的一番話讓我陷入了沉思。

3兒子的確是想拿我做一個實驗,據他説,兩隻香蕉擺在一起,如果你挑一隻衝它大罵30分鐘的話,它會比另外一隻沒捱罵的率先皮膚黑掉,扒開吃它的話,味道也會不如另外沒捱罵的那隻。罵它什麼呢?總不至於將“無恥、混蛋”之類的詞彙加註於它身上吧,想想一隻香蕉也不容易,想想人家自熱帶不遠千里而來,而且要被人類剝皮果腹,命運就夠多舛的了,臨死之前再挨頓臭罵,就算是香蕉,也會“死不瞑目”的。

4罵一隻香蕉,無非説它樣子難看、身材不挺拔、皮膚沒光澤之類……可是,可是,這些和香蕉有啥關係?但據説,有人真的做過這樣的實驗,被罵的那隻香蕉果然率先“衰老”下去,而且口感發澀。我不相信這樣的試驗有科學依據,如果非要做一次實驗的話,我寧願誇獎一隻香蕉,對它説一番讚美的言詞,然後檢驗一下被讚美的那隻香蕉,是否會更飽滿和可口一些。

5後來讀了一本書,一個日本人寫的,名字叫《水知道答案》。據説這是一本和《時間簡史》一樣,是本神奇的科普讀物。我讀到它的時候,它已經在很多國家暢銷數年了。這本書的內容,初看上去和罵香蕉一樣有點不可思議,甚至更離譜。它寫的是,作者通過拍攝水結晶,發現了這樣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現象:當水聽到“愛”或“感謝”,包括美好的音樂,都會呈現出美麗的六角形,或者與樂曲風格相對應的浪漫、憂傷、明媚的樣子出來,而如果被罵作“混蛋”,水幾乎不能形成結晶。

6這太神奇了!而作者通過實驗室拍攝的水結晶圖片,似乎也在證實這個實驗的真實性。我着重看了那張幾乎不能結晶的水的圖片,好像隱約可以感到水內心的不安和顫抖。我覺得我上當了,被作者帶進了某種心理暗示裏,但馬上我又為自己的.這種想法感到羞愧。這個世界原本是多麼純潔啊,就是有了人類種種猜測、懷疑和不信任,才變得如此複雜起來。我們又不是水,怎麼會了解水世界的奧妙呢?

7同樣道理,我們也不是香蕉,亦不會了解一隻香蕉的童年、青春與成長。我們雖然不會開口罵一隻香蕉,但卻會抱怨它的味道不好,吃了一口便將它扔到垃圾筒裏,誰能保證不是我們自己的味蕾出了問題?

8睡前去兒子的房間和他説晚安時,我站在牀頭對他説了一句,“我不會罵香蕉的”。不知道他聽沒聽懂我語音裏的歉意。以前在生活裏,因為一些小事我罵過兒子,現在我想起來他捱罵時那種無所適從和茫然的樣子,那會兒,他內心的水晶肯定也無法組合成美麗的形狀……

作者:韓浩月選自:《青春歲月》20xx年第04期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段的第一句話有什麼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是一個什麼樣的父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兒子讓我做責罵香蕉的試驗,我認識到:責罵會對教育產生消極的影響,使得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

2、這是個疑問句,寫出“我”內心的疑惑、不…點此查看完整答案一(答案頁第八頁)…“香蕉”還有一層含義就是指兒子(1分),表達父親對以前責罵的歉意及以後在教育過程中不會責罵兒子的願望(1分)。

3、善於思考、能反省、知錯就改、愛兒子、善於與兒子溝通。(答出一點給1分)

別閲讀附答案4

 【原文】: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註釋】

①江海:指上次的分別地,也可理解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遙遠。幾度:多少年 ②翻:反而。③離杯:餞別的酒。共傳:互相舉杯。

 【翻譯】:

自從和老友在江海分別,隔山隔水已度過多少年。

突然相見反而懷疑是夢,悲傷歎息互相詢問年齡。

孤燈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雲煙。

明朝更有一種離愁別恨,難得今夜聚會傳杯痛飲。

 【賞析】

這是首惜別詩。詩寫乍見又別之情,不勝黯然。詩一開端由上次別離説起,接着寫此次相會,然後寫敍談,最後寫惜別,波瀾曲折,富有情致。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乃久別重逢之絕唱,與李益的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上次別後,已歷數年,山川阻隔,相會不易,其間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為相會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髮出此次相見時的疑夢和惜別的感傷心情來,首聯和頷聯,恰成因果關係。

乍見二句是傳誦的名句,人到情極處,往往以假為真,以真作假。久別相逢,乍見以後,反疑為夢境,正説明了上次別後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會不易。假如別後沒有牽情,相逢以後便會平平淡淡,不會有翻疑夢的情景出現了。翻疑夢,不僅情真意切,而且把詩人欣喜、驚奇的神態表現得維妙維肖,十分傳神。即使説久別初見時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態,盡見於三字之中,也是不為過的。

頸聯和尾聯接寫深夜在館中敍談的情景。相逢已難,又要離別,其間千言萬語,不是片時所能説完的,所以詩人避實就虛,只以景象渲染映襯,以景寓情了。寒夜裏,一束暗淡的燈火映照着濛濛的夜雨,竹林深處,似飄浮着片片煙雲。

孤燈、寒雨、浮煙、濕竹,景象是多麼淒涼。詩人寫此景正是藉以渲染傷別的氣氛。其中的孤、寒、濕、暗、浮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僅渲染映襯出詩人悲涼暗淡的心情,也象徵着人事的浮游不定。二句既是描寫實景,又是虛寫人的心情。

結處表面上是勸飲離懷,實際上卻是總寫傷別。用一更字,就點明瞭即將再次離別的傷痛。離懷惜共傳,在慘淡的燈光下,兩位友人舉杯勸飲,表現出彼此珍惜情誼和戀戀不捨的離情。詩人此處用一惜字,自有不盡的情意。綜觀全詩,中四句語極工整,寫悲喜感傷,籠罩寒夜,幾乎不可收拾。但於末二句,卻能輕輕收結,略略沖淡。這説明詩人能運筆自如,具有重抹輕挽的筆力。

【閲讀訓練】:

一、

1.如何理解“乍見翻疑夢”?又表達出詩人怎樣的心情?(5分)

2.請指出頸聯所運用的表達技巧,並結合詩句分析其作用。(6分)

3.詩歌第二聯是被人傳誦的名句,其中“翻疑夢”三字十分傳神,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4分)

4.詩歌第三聯運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詩人什麼情感?(4分)

5.這首詩的頷聯是傳誦的名句,有人認為“翻疑夢”三字十分傳神。你同意這種説法嗎?請具體説説理由。(4分)

6.在頸聯中,詩人借哪些意象表達了怎樣的心情?(4分)

7.結合三、四兩聯,談談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8.前人認為全詩動人之處在“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兩句,請談談你對這兩句“動人之處”的理解。

二、

1.從體裁上看,本詩屬於什麼詩。根據本詩內容,標題中“宿別”的意思是

答: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依次寫了久別、乍見、相聚、惜別,波瀾曲折,富有情致。

B.首聯從時間、空間角度突出了離別久遠,相見之難。

C.頷聯中“各問年”,不僅在感歎年長容衰,也在以實證虛,説明“翻疑夢”的境真情真。

D.尾聯“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中的“惜”是惋惜、可惜的意思。

3.請自選一個角度對頸聯“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作簡要賞析。

4這首詩的第二聯反映了一種什麼心理?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請作簡析。

5第三聯用了“孤燈”“寒雨”“濕竹”“暗煙”幾個意象,營造了什麼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6.頸聯“孤燈寒照雨,濕竹暗浮煙”在寫景上有何特點?請作簡要評析。

三、

(1)填空完成對本詩寫作思路的分析(2分)

回憶過去的別離―― ――敍寫話別時的傷感

(2) “乍見翻疑夢 ”一句,表述了詩人和友人之間是怎樣一種關係?(2分)

(3)情景交融,是古詩詞常用的寫法。請以詩歌的第三聯為例作分析(2分)

(4)詩第三聯描寫了什麼景象?這樣的描寫起到了什麼作用?

(5)綜觀全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思想情感?

【參考答案】

一、

1.與友人久別相

逢,乍見以後,反疑為夢境。(2分)説明二人上次別後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會不易,(1分)將欣喜驚奇的神態表現得惟妙惟肖(看到作者與友人久別重逢時悲喜交加的心情)。(2分)

2.借景抒情(或:渲染;或:虛實結合,實寫景色,虛寫心情)。寒夜裏,一束暗淡的燈火映照着濛濛的夜雨,竹林深處,似飄浮着片片煙雲。(3分,其中手法1分)詩人寫此景正是藉以渲染離別的氣氛,映襯出詩人悲涼暗淡的心情,也象徵着人事的浮游不定。(3分)

3.因為詩人與韓紳久別重逢,突然相見,反疑為夢境,正説明了上次別後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見的不易。(2分)“翻疑夢”不僅情真意切,而且把詩人欣喜、驚奇的神態表現得惟妙惟肖。(2分,一句1分)

4.第三聯借景抒情,既是描寫實景,又是虛寫人的心情。(2分,答出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即可得分。)不僅渲染出詩人悲涼暗淡的心情,也象徵着人事的浮游不定。(2分,一句1分)

5、同意。因為詩人與韓紳久別重逢,突然相見,反疑為夢境,正説明了上次別後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見的不易。“翻疑夢”不僅情真意切,而且把全詩人欣喜、驚奇的神態表現得惟妙惟肖。(4分)

6、相逢已難,又要離別,縱有千言萬語,也片時無法説完。詩人借孤燈、寒雨、濕竹、浮煙等淒涼意象,渲染傷別的氣氛,表達悲涼暗淡的心情,也用以象徵人事的浮游不定。(4分)

7.第三聯孤燈、寒雨、浮煙、濕竹營造了淒涼的景象,渲染了離別的氣氛;(2分)第四聯中一個“更”字點出將再次離別的傷痛,“惜”字情意綿綿,表現彼此珍惜情誼和戀戀不捨的離情。

8.久別重逢,乍見反疑為夢境,悲喜交集之態畢現,突出了別後相思心切和彼此相會不易。別後相隔太久,見面互問年齡,不僅是感歎年長容衰,也説明“翻疑夢”的境真、情真。

1.五言律詩或近體詩;宿別:與朋友相聚了一夜後分別。

2.D

3.參考角度一:採用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的方法,以“孤燈”“寒雨”“濕竹”和“浮煙”營造出淒涼的意境,渲染了話別時的傷感氣氛,表達詩人內心的悲涼。

參考角度二:虛實相間,避實就虛。相逢已難,又要離別,其間千言萬語,不是片時所能説完的,故詩人以“孤燈”“寒雨”“濕竹”和“浮煙”等淒涼的實景/來渲染彼此離別時的無限傷感、淒涼之情。

4反映了一種久別相逢、乍見之後反疑為夢境的典型心理。表達了悲喜交集的心情。因出乎意料的突然相逢麗驚奇、欣喜,因分別時間太長,見面後看到對方容顏衰老而心生悲傷。

5孤燈、寒雨、浮煙、濕竹,生動恰切地營造出悽迷冷清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因傷別而悲涼慘淡的心情。

6.作者採用了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觸景生情)的手法,以“濕竹”“暗煙”營造悽迷的意境,以“孤燈”“寒雨”襯托詩人孤苦的心境。

三、

(1)描述相見時的驚喜。

(2)詩人和友人之間心心相映,感情很好;詩人和友人經常分別,很難相見。

(3)詩句以孤、寒、濕、暗等詞語渲染了淒涼的氛圍,襯托詩人和友人難得一見就要分別的沉重心情。

(4)描寫了寒夜雨中館內一盞孤燈照着,深深的竹林在浮動的煙霧中顯得很暗。這樣的描寫襯托了詩人和友人久別重逢敍談,含藴着濃濃的友情和將要分別的感傷之情。

(5)表達了詩人和友人的深厚友情和依依惜別之情。

別閲讀附答案5

  霸 王 別 姬

  張愛玲

①夜風絲溜溜地吹過,把帳篷頂上的帥字旗吹得豁喇喇亂卷。在帳篷裏,一支紅蠟燭,燭油淋淋漓漓地淌下來,淌滿了古銅高柄燭台的浮雕的碟子。在淡青色的火焰中,一股一股乳白色的含着稀薄的嗆人的臭味的煙裊裊上升。項羽,那馳名天下的江東叛軍領袖,巍然地跽在虎皮毯上,腰略向前俯,用左肘撐着膝蓋,右手握着一塊蘸了漆的木片,在一方素帛上沙沙地畫着。他有一張粗線條的臉龐,微黑的皮膚,闊大、堅毅的方下巴。那高傲的薄薄的嘴脣緊緊抿着,從嘴角的微渦起,兩條疲倦的皺紋深深地切過兩腮,一直延長到下頷。他的眼睛,雖然輕輕蒙上了一層憂鬱的紗,但當他抬起臉來的時候,那烏黑的大眼睛裏卻跳出了只有孩子的天真的眼睛裏才有的焰焰的火花。

② 大王倦了,先休息一會吧。虞姬悄悄地出了帳篷。夜是靜靜的,在迷鎊的薄霧中,小小的淡白色的篷帳綴遍了這土坡,在帳子縫裏漏出一點一點的火光,正像夏夜裏遍山開滿的紅心白瓣的野豆花一般。戰馬嗚嗚悲嘯的聲音卷在風裏遠遠傳過來,守夜人一下一下敲着更,繞着營盤用單調的步伐走着。虞姬裹緊了斗篷,把寬大的袖口遮住了那一點燭光,防它被風吹滅了。在黑暗中,守兵的長矛閃閃地發出微光。馬糞的氣味、血腥、乾草香,靜靜地在清澄的夜的空氣中飄蕩。

③她停在一座營帳前,細聽裏面的聲音。

④兩個兵士賭骰子,用他們明天的軍糧打賭,一個夢囈的老軍呢喃地描畫他家鄉的香稻米的滋味。

⑤虞姬輕輕地離開了他們。

⑥她第二次停住的地方是在前線的木柵欄前面。雜亂地,斜坡上堆滿了砍下來的樹根、木椿、沙袋、石塊、粘土。哨兵擎着蛇矛來往踱着,紅燈籠在殘破的雉堞的缺口裏搖晃着,把半邊天都染上一層淡淡的紅光。她小心地吹熄了蠟燭,把手彎支在木柵欄上,向山下望過去;那一點一點密密猛猛的火光,閃閃爍爍,多得如同夏天草窩裏的螢火蟲那就是漢王與他所招集的四方諸侯的十萬雄兵雲屯雨集的大營。

⑦虞姬託着腮凝想着。冷冷的風迎面吹來,把她肩上的飄帶吹得瑟瑟亂顫。她突然覺得冷,又覺得空虛,正像每一次她離開了項王的感覺一樣。如果他是那熾熱的、充滿了燁燁的光彩、噴出耀眼欲花的火焰的太陽,她便是那承受着、反射着他的光和力的月亮。她像影子一般地跟隨他,經過漆黑的暴風雨之夜,經過戰場上非人的恐怖,也經過飢餓、疲勞、顛沛,永遠的。當那叛軍的領袖騎着天下聞名的烏騅馬一陣暴風似地馳過的時候,江東的八千子弟總能夠看到後面跟隨着虞姬,那蒼白,微笑的女人,緊緊控着馬韁繩,淡緋色的織錦斗篷在風中鼓盪。十餘年來,她以他的壯志為她的壯志,她以他的勝利為她的勝利,她以他的痛苦為她的痛苦。然而,每逢他睡了,她獨自掌了蠟燭出來巡營的時候,她開始想起她個人的事來了。她懷疑她這樣生存在世界上的目標究竟是什麼。他活着,為了他的壯志而活着。他知道怎樣運用他的佩刀,他的長矛,和他的江東子弟去獲得他的皇冕。然而她呢?她僅僅是他的高吭的英雄的呼嘯的一個微弱的回聲,漸漸輕下去,輕下去,終於死寂了。如果他的壯志成功的話

⑧遠遠地,在山下漢軍的營盤裏一個哨兵低低地吹起畫角來,那幽幽的,悽楚的角聲,單調、笨拙,然而卻充滿了沙場上的哀愁的角聲,在澄靜的夜空底下回蕩着。天上的一顆大星漸漸地暗了下去。她覺得一顆滾熱的淚珠落在她自己的手背上。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話,她得到些什麼呢?她將得到一個貴人的封號,她將得到一個終身監禁的處分。她將穿上宮粧,整日關在昭華殿的陰沉古黯的房子裏,領略窗子外面的月色、花香,和窗子裏面的寂寞。她要老了,於是他厭倦了她,於是其他的數不清的燦爛的流星飛進他和她享有的天宇,隔絕了她十餘年來沐浴着的陽光。她不再反射他照在她身上的光輝,她成了一個被蝕的明月,陰暗、憂愁、鬱結、發狂。當她結束了她這為了他而活着的生命的時候,他們會送給她一個端淑貴妃或賢穆貴妃的諡號,一隻錦繡裝裹的沉香木棺槨,和三四個殉葬的奴隸這就是她的生命的冠冕。她又厭惡又懼怕她自己的思想。 (有刪節)

17.請簡要分析作者在第②段環境描寫中運用的主要表現手法,並説説這一環境的.基本特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18.第⑦段中出現了虞姬大量的心理活動。在對自己和項羽的人生聯想中,虞姬將項羽比作太陽,而將自己比作月亮。請簡要分析在此處月亮這一意象的基本特點及其象徵性。(6分)

19.在選文的結尾,虞姬在回顧和設想了自己人生的過去與未來之後,她又厭惡又懼怕她自己的思想請結合全文,簡要説説她厭惡什麼,又懼怕什麼。(6分)

參考答案

17.請簡要分析作者在第②段環境描寫中運用的主要表現手法,並説説這一環境的基本特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①運用了比喻手法(火光像紅心白瓣的野豆花),寫出野外軍帳之多,暗示漢軍軍力之強。【1分】②多個描寫角度的綜合運用:視覺、聽覺、嗅覺,極大豐富了讀者的閲讀感受。【1分】③整個環境給人以寂靜、清冷之感,同時又暗含着戰爭的殺機與恐怖。【2分】④作用:一方面以靜襯動,以這夜晚短暫的平靜襯托白天以及第二天殺戮的慘烈,另一方面,這種淒冷之象也是主人公心境的一種寫照。【2分】

18.第⑦段中出現了虞姬大量的心理活動。在對自己和項羽的人生聯想中,虞姬將項羽比作太陽,而將自己比作月亮。請簡要分析在此處月亮這一意象的基本特點及其象徵性。(6分)

答:①月亮在此處的基本特點是隻能承受和反射太陽的光和力。【2分】②它象徵着女性在與男性的關係中,喪失了自我和人生目標,只是一味地追隨男人的意志與願望,這是一種令人感到空虛和寒涼的生命狀態。【4分】

19.在選文的結尾,虞姬在回顧和設想了自己人生的過去與未來之後,她又厭惡又懼怕她自己的思想請結合全文,簡要説説她厭惡什麼,又懼怕什麼。(6分)

答:①厭惡:一方面,她對於自己一味追隨項羽而喪失自我的過去感到厭惡,另一方面,項羽如若成功,她對自己這影子般的人生未來的終結方式也感到厭惡。【4分】②懼怕:對事情本質過於清醒的認識讓她害怕:人們並不都能輕鬆承受所有的真相;另一方面,她此刻畢竟對項羽還有感情,但對二人關係實質的這種理性認識不免會讓其懷疑兩人情感的價值,這也讓她害怕。【2分】 (其他説法若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別閲讀附答案6

《別老低着頭過日子》議論文閲讀原文

①從小,我們就拒絕驕傲,自己不能驕傲,也不能接受別人驕傲。

②但實際情況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直截了當。拉長耳朵聽聽,睜開眼睛看看,驕傲了還在進步,謙虛了原地踏步,也少不了。其實,驕傲的含義廣得多,影響進步與落後的要素也多得多,謙虛教育過於單一了。

③驕傲是一種心理和心情的反映。可以是傲慢和狂放,也可以是自信和喜悦;可以在一時一事,也可以沉浸其間;可以成為一個終點,也可以是一個新的起點;驕傲也是千姿百態的。顯而易見,把驕傲等同於自滿、昏頭、止步不前,是有失偏頗的。

④所以,中國人驕傲地説60年中國進步了,世界都鼓掌。這個驕傲是事實,也是自豪。捨我其誰,驕傲還可以成為鼓勵劑、推動力。

⑤謙虛也同樣是一種心理和心情的反映。虛懷若谷,博採眾長,謙虛可以通向成功,但成功的因素並非只是一種態度,謙虛代替不了知識代替不了技術代替不了規則。謙虛可以成為謙謙君子,但成為英豪的還是狂放的曹操。

⑥過度的謙虛教育,之於個人,可以有二害。一害,喪失自我,有他無我,只有我之短而無我之長,久而久之,畏縮不前,無進取之心。二害,拒絕他人張揚,只取其態度,而不看人張揚的依據驕傲的理由,自我封閉,最終還是落後於人。以謙虛之態度論成敗定功過,虛假之風偽飾之風必起。

⑦接受驕傲並不容易。之於己,既要對自己有信心,驕傲的'資本經得起實際和歷史的檢驗,又不怕人説三道四,神經要有剛性韌性,又要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陶醉不止步;之於人,要容得了人,容得了人張揚,看得到他人之長而取人之長。

⑧允許驕傲,接受驕傲,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驕傲。讓驕傲成為一種自信。別老低着頭過日子。

(節選自《別老低着頭過日子》,作者秋末)

《別老低着頭過日子》議論文閲讀題目

1.下列對文章各段落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第①段是樹靶子,準備批駁舊觀點的偏激和教育方式的單一。

B.②~④段,全面闡述“驕傲”的含義,突出其積極意義。

C.⑤~⑥段,就“謙虛”展開論述。闡明謙虛並不永遠是美德,謙虛可以造就謙謙君子,但卻難以造就絕代英豪,意在突出過分謙虛的消極影響。

D.⑦~⑧段,明確寫作目的,強調清醒頭腦,把握好“謙虛”和“驕傲”的分寸。作者把“驕傲”的幾個常用含義混雜在一起,但並沒有犯概念不清的錯誤。

2.下列對文章內容、特色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 【 】

A.這是一篇駁論性質的議論文,行文簡潔,視野開闊,邏輯嚴密。

B.文章第②段列舉了人們的一些思維盲點,為下文説理拓展了空間。

C.通篇採用舉例論證法,選例典型,描述準確,第④、⑥段就值得我們揣摩借鑑。

D.本文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引導讀者看到“驕傲”的積極意義,主張讓驕傲成為一種自信。

《別老低着頭過日子》議論文閲讀答案

1.D(2分。“把握好‘謙虛’和‘驕傲’的分寸”錯,7~8段緊扣“驕傲”總結全文,明確主旨。“‘驕傲’的幾個常用含義混雜在一起”錯,相關辨析是前文的內容)

2.C(2分。“通篇採用舉例論證法”錯,比喻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都可以找到。“描述準確”錯)

別閲讀附答案7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註釋:

東風:春風。無力:沒有力量。殘:凋謝。絲:雙關,既指“絲”,又隱指之“思”。蠟炬:蠟燭。蠟燭燃燒時淌下的蠟油稱燭淚。但:只。改:指容顏變得憔悴。

蓬山:即蓬萊山,傳説中的海上仙山。這裏指對方住處。

青鳥:神話中的鳥,像烏鴉,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這裏指傳遞信息的人。為:替。探看:探探看,打聽一下。

相關閲讀試題及答案

一:

(1)李商隱的《無題》寄託了作者仕途苦悶的心情,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詩中通過神話傳説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徑,表達了自己情感的詩句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3)如果把此詩當詩來讀,那麼,“蓬山”在詩中喻指什麼?

[答]“蓬山”,本來是指傳説中的海上仙山蓬萊,這裏用來借指戀人住處——玉陽山西山靈都觀。

(4)有人認為“春蠶”兩句是寫詩人自己,“曉鏡”兩句是詩人設想的女方,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答]同意。頷聯巧妙的運用比喻和雙關,明寫春蠶實寫人,寫出主人公對戀人思之切、愛之深、情之堅定;頸聯則由己及戀人,擬想兩人別後幽思孤寂的情狀,設想對方的種種情狀,以示相愛之深。

(5)為什麼説“相見時難別亦難”,兩個“難”連用有何深刻含義?

[答]樂聚根別,人之常情。一對忠貞不二的情侶,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見,這是多麼動人的場面啊!真可謂:“相見時難”。然而好景不長,馬上又要天各一方。這分別之際不是比相見更令人愁腸寸斷嗎?所以説“別亦難”。兩個“難”字表面似同,義實有別,而其藝術效果卻着重加強了“別難”的沉重力量。

(6)對“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可有多種理解。你還可以用來形容什麼人?説説你的理由。

[答](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寓含着一種超越詩歌本身內容而更具普遍意義的:對工作或事業的忠誠執著,無私奉獻。

7.讀《無題》(李商隱),完成1—2題。

(1)選出賞讀有誤的一項: (D)

A、首聯融情入景,兩個“難”概括萬千內容,渲染了悽婉憂傷的氛圍。

B、頷聯兩個比喻新穎貼切,意義雙關,形象鮮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愛情之深。

C、“雲鬢改”摹容貌,“月光寒”寫心境,全從對方虛擬設想。筆法曲折,設想奇麗。

D、末聯連用典故寄託寬慰和希望:兩人一別,近在咫尺,溝通信息的機會多得很。

(2)談談你對“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一名句古今傳誦原因的理解。

這裏的“絲”與的“思”諧音,以象徵手法描寫至死不渝的愛情,語言巧妙多姿,最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傳誦。

8.閲讀李商隱的《無題》,回答問題。

(1)“絲方盡”中的“絲”在文中諧音“思 ”,屬雙關語,暗指 對情人的思念。

(2)試分析一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含義及藝術特色。

以春蠶吐絲、蠟炬成灰來喻對所愛得人至死不渝的忠貞情感;運用對偶、比喻、雙關修辭表現感情,形象生動,貼切感人 。

(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句在今天現實生活中有何延伸意義?

用以歌頌奉獻精神。

9.閲讀《無題》,回答1-6題。

(1)本詩從描寫的內容看,應是一首傷感離別的愛情詩

(2)選擇有誤的一個是(C)

A、首聯寫暮春時與自己所愛的女子別離的傷感情景,第一個“難”指困難,第二個“難”指難受,“東風無力百花殘”渲染了當時別離的氣氛,情景交融,東風指春風,字使有悽楚的感覺。

B、頷聯寫別後相思,以兩個生動的比喻表白自己所愛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

C、頸聯表達了詩人的願望,尾聯設想對方傷感久別的種種情形。

D、全詩把別後相思寫的纏綿悱惻,詩人對愛情執着追求令人動容。

(3)賞析“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答:春蠶到死的時候才停止吐絲蠟燭燃盡時才停止流淚,這裏的“絲”與“思”諧音,蠶絲和蠟淚象徵愛情;而“死”啊“淚”的,則暗示着愛情帶有濃郁的悲劇色彩,以象徵手法描寫致死不渝的愛情,語言巧妙多姿,最為精彩感人。現在多指教師為學生嘔心瀝血,樂於奉獻,因而古今傳誦。

(4)第一句重複用“難”字,並被大家認為用得巧妙,談談你的看法。

答:“相見時難別亦難”説明兩個有情人難得相見一回。第一個“難”是困難,第二個“難”是難受,兩個“難”字,凸顯兩人情深意重。

(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詩中的警句,此句運用了雙關語,“絲方盡”隱喻思方盡, “淚始幹”隱喻相思之淚,後被大家比喻為無私奉獻的象徵,和你的親人聯繫起來,你認為誰最有資格享用?

答:。母親對子女無私的愛,無怨無悔,盡心盡力,只有奉獻不求索取

10.選出對李商隱《無題》賞讀有誤的一項:(B)

A、“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幾百花殘”,以開篇,再用景物作烘托,顯得搖曳多姿。這一聯好就好在先以“見難”加重“別難”的分量,後以花比喻美好年華之將逝,極力渲染了“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的悲涼氣氛。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詩人借春蠶的執著精神,寄託了對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這兩句來表達人們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間並無內在的聯繫,故此種引用屬於斷章取義。

C、“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詩人以高超的技巧為我們展示了兩幅生動面,把一對真摯相愛的情人分別後的痛苦情狀表現得何等真切,讀後可使人為他們落下同情之淚。

D、最後一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是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的寄語。也是男主人公的安慰之詞。全聯的大意是:雙方住地相距不遠,今後雖難相見,但總可以互通音問。

12.閲讀《無題》,回答1-3題。

(1)用一句話概括這首詩的主題:

這是一首傷感離別的愛情詩,表現詩人與相愛的人分別時難捨難分,分別後心中充滿不盡的.相思之情。

(2)默寫頷聯並作簡要賞析: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以象徵手法描寫至死不渝的愛情,“絲”字與“思”諧音;現常用來讚美具有奉獻精神的人。

(3)推己及人,想象對方和自己一樣因相思而痛苦的詩句: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二:

1.為什麼説“相見時難別亦難”,兩個“難”連用有何深刻含義?

“相見時難”的“難”指困難,“別亦難”的“難”指難受,兩個“難”意思不同。見面本來已很困難,所以分別時也更令人難受。

2 .“東風無力百花殘”的妙處?

“無力”和“殘”緊扣暮春時節的景物特點,渲染離別的氣氛。情景交融,使人有悽楚的感覺。

3.請賞析千古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以雙關、對偶和兩個生動的比喻,表白自己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這句話的本義是:我的思念如春蠶吐絲到死才能停,我的淚水像燭淚燒成灰燼方流盡。今人常用來形容為國為民服務,盡心盡力死而後已的人,以及這種獻身精神。

4.“絲方盡”中的“絲”在文中諧音“思”,屬雙關語,暗指對情人的思念。

5.理解“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的妙處。

設想對方傷感久別的種種情景。“但愁雲鬢改”是對青春年華的逝去表示憂慮。“改”字,見出別離之久,相思之苦。“應覺月光寒”忖度對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6. 尾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將對方住處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將對方住處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間必有難以逾越的障礙。

7、 説説“相見時難別亦難”一句中兩個“難”字的表達效果。

答:第一個“難”是指相會困難,第二個“難”則含有痛苦的意思。兩個“難”字的使用使相思之苦和離別之痛顯得分外深沉綿遠。

8、 從格律上看,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首愛情詩。

9、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暮春時節,男主人公觸景傷情,悵恨離別的情景。

10、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藉助比喻來寫強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愛情。此外,它還寓含着一種超越詩歌本身內容而更具普遍意義的哲理:對工作或對事業的忠誠執著,無私奉獻。

11、 請簡析本詩的抒情特點。

答:本詩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蠶和蠟炬一對最具表現力的比喻來抒寫強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愛情。

翻譯:

聚首多麼不易,離別更是難捨難分;暮春作別,恰似東風力盡百花凋殘。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涸乾。清晨對鏡曉粧,唯恐如雲雙鬢改色;夜闌對月自吟,該會覺得太過悽慘。蓬萊仙境距離這裏,沒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鳥信使,多勞您為我探看。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賞析: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一首唐代詩人李商隱以男女離別為題材的愛情詩。以句中的“別”字為通篇文眼,描寫了一對情人離別的痛苦和別後的思念,抒發了無比真摯的相思離別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詩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悶苦,具有濃郁的傷感色彩,極寫悽怨之深、哀婉之痛,並借神話傳説表達了對心中戀人的無比摯愛、深切思念。詩中融入了詩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整首詩的內容圍繞着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句中的設想:但願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着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着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覆表現着融貫全詩的複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複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鑑。但是他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脱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裏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於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別閲讀附答案8

閲讀下列文段,完成小題。

別丟了坎蒂德 張麗鈞

①兒子打來電話,沒聊上幾句,我就急着問他:“坎蒂德怎麼樣了?他走了嗎?”

②兒子笑起來:“媽,你怎麼這麼惦記他呀?我都嫉妒了!”

③兒子在英國劍橋CSR公司工作。剛一上班的時候,他就告訴我説,與他對坐的是一個葡萄牙人,名叫坎蒂德。坎蒂德的工號是12號,年紀不大,尚未娶妻,卻是這個公司地道的元老級人物了。公司排前20個工號的只剩了三個人,只有坎蒂德一直沒有當官,不是因為他缺乏能力,而是因為他不感興趣。

④“他可牛了!”兒子説,“他是全公司員工在技術方面請教的中心,據説他的錢多到可以在倫敦買上幾棟樓呢!”

⑤就是這個“可牛了”的坎蒂德整天穿得叫花子似的,上下班騎一輛破自行車。

⑥“他是刻意藏富吧?”我問。

⑦兒子説:“我看不像。他的興趣不在吃穿用度上。”

⑧當官沒興趣,吃穿用度也不講究,那這個坎蒂德“情感的出口”究竟在哪裏呢?

⑨兒子説,坎蒂德是個“超慈悲”“超熱愛大自然”的人。他去了一趟養雞場,看到速成雞被囚禁在不能轉身的籠子裏,參觀者被告知不可大聲講話,否則這些心臟特別脆弱的雞就會被當場嚇死。回來後,坎蒂德就開始吃素了。他説,他好可憐那些雞;他還説,他有時候會莫名思念那些雞,很想去探視它們,卻又沒有勇氣。

⑩三個月前,坎蒂德利用休假回到葡萄牙,投注了一筆巨資。

兒子讓我猜猜他買了什麼。

我説:“別墅?土地?度假村……”

兒子説:“都不是。他買了一座森林。”

休假結束回到公司,坎蒂德每天惦念他的森林。他把森林的照片一張張翻給同事們看,像炫耀自己年輕貌美的未婚妻。

他告訴我兒子説,他準備辭職,回家去照顧他的森林。他在英國置辦了高檔的攝像機、照相機、放大鏡、顯微鏡,説是回去後要好好觀察研究森林裏的各種植物與昆蟲。

20xx年,劍橋大學在康河河畔為中國詩人徐志摩立了一塊大理石詩碑,碑上刻着徐志摩《再別康橋》一詩中的.四句話:“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碑上只刻了中文,並無英文譯文。坎蒂德央求我兒子為他翻譯。我兒子不但為他翻譯了那四句詩,還告訴他説,自己的父親也是個詩人,並且也姓徐。坎蒂德聽了,非常高興。他説,他願意隨時恭候中國詩人的兒子游覽葡萄牙,遊覽他美麗的森林。

坎蒂德是在20xx年12月2日那天離開劍橋的。臨走前,公司的同事們按慣例為他“湊份子”送行。一筆可觀的英鎊打到了一張卡上,送到了他的手中。他一拿到那張卡,立刻讓我兒子和他一起在網上查找非洲一個救助飢餓兒童的網站,查到後將錢悉數捐了出去。坎蒂德舉着那張分文不剩的空卡,開心地對我兒子説:“這個,我要收藏的。”

我多麼願意讓兒子一輩子都與這樣的人做同事啊!工作出色,內心澄澈,酷愛自然,悲天憫人,不為外物所役,不為虛名所累,有本事賺錢,更有本事把錢花在給生命帶來無邊歡悦的地方。

“永遠不要丟了坎蒂德。不管多遠,都與他保持聯繫吧。”我這樣囑咐兒子。

(選自《讀者》20xx年第9期,有增刪)

小題1:從第⑨段起,作者一共寫了坎蒂德哪幾件事?請簡要概括(每件事在5個字以內概括)(4分)

小題2:作者告誡兒子“永遠不要丟了坎蒂德”的原因是什麼?(4分)

小題3:文章第⑧段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4分)

小題4:請從下面兩句中任選一句話,簡要賞析。(4分)

⑴他把森林的照片一張張翻給同事們看,像炫耀自己年輕貌美的未婚妻。

⑵坎蒂德舉着那張分文不剩的空卡,開心地對我兒子説:“這個,我要收藏的。”

我選第 _______句,賞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題5:因為坎蒂德熱愛詩歌,而“我”又是詩人的兒子,在坎蒂德離開之前,“我”將代表同事為他擬寫一張留言卡片。請你代“我”以小詩的形式,擬寫這張卡片,送給坎蒂德作永遠的留念。(詩句之間請用“∕”斷開)(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參觀雞場、買森林、購買物品、請“我”翻譯詩、捐款。(五選四、意至即可)

小題1:坎蒂德是一個值得交往的人(1分),他工作出色(1分),內心澄澈(1分),酷愛自然(1分),有愛心(1分)(四選三;意至即可;亦可摘錄原文)。你/為我/留下四季裏的陽光和綠意)(意至即可;“詩”的要求不必過高)

小題1:承上啟上(過渡)(1分)。承接了上文對於坎蒂德不講究吃穿用度的介紹(1分),開啟了下文對坎蒂德其它品格的敍述(1分),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1分)。

小題1:⑴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1分),生動形象(1分)的表現出森林的美麗(表現出坎蒂德內心的純潔美麗), 表達了他對大自然的喜愛(2分)。⑵通過動作(語言、神態)描寫(1分),生動形象、細緻傳神(1分)地表現了坎蒂德內心澄澈,悲天憫人的善良品德(2分)。

小題1:示例:即將告別/卻又不願揮手/暮色染紅了/劍橋邊的垂柳/為我們奏響一曲離歌/ 不會忘記你/因為慈悲/也已深深埋入/我們心裏。(人生四季/皆有美景詩意/如果/離別是生命中必讀的一頁/那也請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文章9---17小節的內容進行概括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坎蒂德”的人格魅力來分析原因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段落作用的能力。文章中間段落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啟下的作用。

小題1:本題考查賞析文章精妙語句的能力。賞析句子的一般方法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時必須結合具體的語句才行。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所寫的小詩能夠體現對坎蒂德的留戀以及祝福即可。

別閲讀附答案9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注】注:①公元698年,杜審言坐事貶吉州司户參軍,宋之問寫此詩以贈。

②孫楚,西晉文學家,名重一時,但多所凌傲,缺鄉曲之譽,年四十始參鎮東軍事。

8.宋之問詩首聯中的嗟字內涵豐富,含有多重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9.同為送別詩,兩首詩都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但在抒情方式上又各有特點,請分別結合兩首詩的頸聯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8. 嗟為嗟歎之意,一歎惜別離,因同知己離別而惆悵;二為故人被貶、宦海沉浮而感傷;三是抒發因病不能親自送別友人的遺憾之情。四是在憤懣不平友人遭遇中寄託撫慰與希望。(答出一種情感給2分,兩種情感給四分,三種情感給5分)

9. 宋詩用典抒情(1分),借用孫楚和屈原的典故表達友人才學高超卻仕途坎坷,寄託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和惋惜。(2分)

陳詩借景抒情(1分),高高的樹蔭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表現時間催人離別和麪對離別的不捨之情。(2分)、

賞析

這首詩情真意切,樸實自然,別具一格。詩的前四句通俗曉暢,選詞用字,不事雕飾,抒發感慨,委婉深沉。

首聯直起直落,抒寫自如。當時,詩人卧病在家,社會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這時又傳來了友人因貶謫而遠行的消息,更是惆悵倍增。卧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如實地反映了詩人作此詩時的處境和心情。嗟字用得自然而又藴藉:一是惜別,因同知己離別而悵惘;二是傷懷,為故人被貶而感傷;三是慨歎,由友人被貶而感慨宦海沉浮,寵辱無常。這一嗟字,直貫篇末,渲染了一種悲涼沉重的氣氛。

別離固已難堪,如能舉杯餞行,面訴衷曲,亦可稍慰離懷;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傷之外,又增添一種遺憾之情。河橋不相送一語平平道來,詩人的思想感情卻曲折起伏,波瀾疊出。第四句別開生面,寫出了想象中的送別情景:友人去遠了,送行者亦已紛紛離開,河橋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邊垂柳,臨風依依,惜別之情,似無窮盡,歷時既久而難以逝去。這一筆表明作者身雖未去河橋,而其心已飛往江濱,形象而含蓄地寫出了自己與友人的深厚情誼,使送別二字有了着落,與第三句對照起來看,又是一層波瀾。律詩要求中間兩聯對仗,這首詩的第二聯對偶雖不甚工緻,但流走勻稱,宛轉如意,説明詩人於此重在達意抒情,而不拘泥於形式上的刻意求工,體現了此詩舒展自由的特色。

後四句接連用典。此詩用典,熨貼工穩,不傷晦澀,仍保持了全詩自然樸素的風格。第三聯用的是孫楚和屈平的典故。孫楚,西晉文學家,名重一時,但多所凌傲,缺鄉曲之譽,年四十始參鎮東軍事。屈平才華卓絕,遭讒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羅而死。賈誼貶長沙王太傅時,途經湘水,感懷身世,曾作《吊屈原賦》。杜審言也是個恃才謇傲的人,而眼下面臨的卻是一種逆境,此番由洛陽流貶吉州,正好取道兩湖,浪跡瀟湘,沿途恰是前賢足跡所到之處,撫今思昔,感慨系之。別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既暗點友人的貶謫,交代其行蹤,更是以孫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學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託了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結尾仍用典。《晉書張華傳》:斗牛之間,常有紫氣。豫章雷煥曰:寶劍之氣,上徹於天。華問在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即補煥豐城令。煥到縣掘獄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是夕鬥牛間氣不復見焉。豐城(今江西豐城縣)與杜審言的貶謫地吉州同屬江西。作者在此用龍泉劍被埋沒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懷才不遇,進一步豐富了上聯的寓意;但同時也發展了上聯的思想:龍泉劍終於被有識之士發現,重見光明,那麼友人也終將脱穎而出,再得起用,於憤懣不平中寄託了對友人的深情撫慰與熱切期望。

別閲讀附答案10

議論文閲讀(10分)

別總踩着別人腳步走路

陳 凌

①散發傳統文化氣息的故宮日曆、印有個性話語的摺扇、以“御花園彩石甬路”為主題的五彩耳釘……近來故宮博物院及其文創產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時間,把故宮文化帶回家,在朋友圈曬一曬來自故宮的禮物,成為風尚。

②在曬景、曬娃、曬自拍居多的朋友圈,百年文物緣何走紅?“既富有時代氣息,有意思;也飽含歷史厚重感,有韻味。古典基礎上的點滴創新,鑄就了故宮文 創產品活着的靈魂。”一位網友的評價,道出了其中的緣由。倘若原封不動地把日曆、摺扇搬到市場,即便有人青睞,恐怕也很難引一時風騷。相反,不管是與互聯網聯姻,還是接地氣的創意,正是在渠道和內容上的更進一步,才讓這些高大上的文化 飛入尋常百姓家。

③其實,文化最忌炒冷飯,最講求創新創造。從寫就一篇翰墨短文,到熔鑄一個城市的精神文化,無不需要貫注創新之魂。清代畫家鄭板橋自幼愛好書法,勤學苦練,臨摹各家字帖,可總覺得自己進步不大,為此深感苦惱。他的妻子一語點破:“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麼?”鄭板橋猛然醒悟。此後,他力求創新,開創出了“板橋體”。“踩着別人腳步走路的人,永遠不會留下自己的腳印。”一味固守,千篇一律,只會讓文化喪失活力;善於推陳出新,呼吸現代新鮮的氧氣,才能不斷讓文化綻放新芽,枝繁葉茂。

④反觀當下,一些文化現象仍值得我們反思。比如,有的書籍,毫無創見不説,內容還東拼西湊,被人戲謔為“垃圾書”;有的.綜藝節目,千篇一律地從國外引入相似模式,結果水土不服,觀眾不買賬;還有的電影,奉行“拿來主義”,劇情場景總是“借鑑”他人作品,屢陷抄襲漩渦,等等。正如美學家朱光潛所言:“老是那樣四平八穩,沒有一點精彩,不是‘庸’就是‘俗’,雖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卻到老沒有進步……一穩就定,一定就一成不變,由熟以至於濫,至於滑。”從這個意義而言,故宮文物的走紅,既是一種警醒,更是一種啟示。

⑤“只見汪洋就以為沒有大陸的人,不過是拙劣的探索者。”很多時候,我們慨歎無法抵達新的彼岸,究其緣由,與其説是因為文化創新思緒乾涸,倒不如説是因為對自身挖掘得不夠透徹。《南史》曾載,宋文帝時有一位名為陸澄的學士,好學博覽,行、坐、食手不釋

卷,時稱“碩學”,可其晚年想撰寫一部《宋書》,卻始終不成。原因在於,他是讀了很多書,卻一知半解。時人王儉戲稱:“陸公,書櫥也。”囫圇吞棗,難免思緒短路;甘做“書櫥”,何談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

⑥“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肯定會發現前所未見的東西。”文化創

新這條新路上,或許有絆腳的石頭,或許有攔路的枯枝,但不管怎樣,一番披荊斬棘之後,

我們必將發現一個更豐富、更精彩的世界。

13.請簡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2分)

答:

14.文章開頭引用故宮文物走紅的例子有何作用?(3分)

答:

15.請簡析第③段的論證思路。(3分)

答:

16.結合全文內容,説説第⑥段中的“絆腳的石頭”喻指什麼。(2分)

答:

參考答案:

13.文化要(講究)創新和創造。(2分)

14.①引出本文的中心論點;②作為事例論據來證明中心論點;③引起讀者閲讀興趣。(3分;每個要點1分)

15.此段採用總—分—總的結構,先提出本段的論點(文化最講求創新、創造),然後運用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證明論點(用鄭板橋開創“板橋體”的例子進行正面論證,再引用俗語進行反面論證),最後得出本段結論(文化需要創新、創造或文化需要推陳出新。(3分;每個層次1分,意近即可)

16.示例:

①“絆腳的石頭”喻指創新路上來自主、客觀的困難、障礙(如思想保守、思維僵化、人才匱乏、資金短缺等)。

②喻指一味固守、一成不變、東拼西湊、毫無創見,奉行“拿來主義”、照搬別國模式等思想或行為。(2分;可自行概括作答,也可摘錄文中的詞句作答,但是示例中的核心詞語不得缺失

別閲讀附答案11

“嗒嗒嗒……嗒嗒嗒”,無名高地敵軍暗堡裏的機槍不停地舔着猩紅的火舌,就像個張着血口的魔鬼。一個將要登上高地的身影踉蹌了一下,旋轉着撲倒了。

看得真切的尖刀排排長朱鐵痛苦地垂下頭,眼光又落在手腕上。再過20分鐘,部隊就要發起總攻,可這顆釘子硬是拔不掉,剛才上去的戰友又犧牲了。他扭頭望望從各連隊抽來的優秀骨幹組成的尖刀排——眼下只剩自己和班長孟樑、蘇亮三人了。

他紅着眼,抓起一捆手榴彈。

“排長,你腿上有傷……我上!”蘇亮死死地拽住朱鐵,“只求你告訴一下俺爹媽……”爹媽?孟樑心裏悸動一下,聊天的時候,他得知蘇亮家裏就他一個寶貝“疙瘩”,爹媽疼得不得了……

孟粱心裏湧起一股熱浪,不,不能讓蘇亮上,可是……他似乎想起了什麼,但瞬間便又打消了。他奪過手榴彈:“排長,還是我上,我的動作不比蘇亮差……再説蘇亮是獨生子。”

“孟樑也是……”

朱鐵沉重地點了點頭。

孟樑抓住還想爭執的蘇亮,依戀地望着遠處青山疊起的峯巒,深情地説:“蘇亮,好好兒戰鬥,好好活着!”説完,轉身,消失在依稀的曙光中。

不一會兒,一聲震耳的巨響震破了黎明的天空。

1、聯繫上下文,説説下面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釘子”:

“疙瘩”:

2、讀句子,選擇合理解釋,將序號填在括號裏。

可是……他似乎想起了什麼,但瞬間便又打消了。

(1)他當時似乎想起了[ ]

A、蘇亮動作乾淨利落,如果我上去炸不掉敵人暗堡怎麼辦?

B、自己也是家裏的'獨子,如果在戰鬥中犧牲,爹媽怎麼辦?

(2)“瞬間便又打消了”是因為[ ]

A、自己的動作不比蘇亮差。

B、戰士在戰場上的英勇和舍我精神以及真摯深厚的戰友情。

3、填空。

(1)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有三個: ;其中勇敢地炸掉敵人碉堡的是 。

(2)文章的標題是“別”,“別”至少有兩層含義:

一是;二是。

參考答案:

1、敵人的無名高地。 文中指獨生兒子,十分寶貴。

2、(1)B(2)B

3、(1)朱鐵 孟樑 蘇亮 孟樑

(2)與爹媽告別 與戰友告別

別閲讀附答案12

【原文】:

(雙調)蟾宮曲·別友

周德清

宰金頭黑腳天鵝,客有鍾期,座有韓娥①。吟既能吟,聽還能聽,歌也能歌。

和白雪新來較可,放行雲②飛去如何?醉睹銀河,燦燦蟾孤,點點星多。

【註釋】:周德清(1277—1365),字日湛,號挺齋,高安暇堂(今屬江西)人,所著《中原音韻》一書,對語音學和曲律的研究貢獻甚著。《錄鬼簿續篇》稱其“又自制為樂府甚多,長篇短章,悉可為人作詞之定格”。又云:“故人皆胃德清之韻,不但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德清之詞,不惟江南,實天下之獨步也。”散曲現存小令1首、套數三套。

1:韓娥:古代一善歌女子。②行雲:《列子·湯問》中描寫歌聲有“響遏行雲”句。

2:金頭黑腳天鵝:是名菜佳餚,宴席上有此,則其豐盛不言而喻。

3:鍾期:即鍾子期,春秋楚國人,精於音律。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鍾期聽而知之,遂為知音。這裏借指精通音樂的行家。又暗指座中諸友都是情好甚篤的知音。

4:韓娥:古代的一位歌唱家。她的歌聲很美,其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這裏借指宴席上陪酒的歌妓。

【翻譯】:宰殺金頭黑腳的天鵝,客人中有鍾期,座位上有韓娥。又能吟詩,也能聽曲,還能唱歌。和新下的白雪來比較,放聲高歌響徹行雲可好?醉酒抬頭望天,只見淡淡銀河橫隔天際,清冷的孤月伴着滿天星星。

【賞析】 這首小令用典貼切而靈活,“鍾期”、“韓娥”,既切合賓主身份,又抒發了知音難得和依依惜別的情思。曲中妙用諧合手法,如“點點星多”,星與心諧音,表達了詩人的`依依不捨之懷。“行雲”是語意雙關;詩人用來敍事寫景,情景融為一體,渾然無跡。至於結尾拓開一步,融情入景,則有一唱三歎、餘音繞樑之妙。

【閲讀訓練】:

(1).請具體分析“醉睹銀河,燦燦蟾孤,點點星多”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

2.請簡要分析這首元曲所使用的最主要表現手法。(4分)

【參考答案】:

1.夜已深,人已醉,宴席將散,人將遠行,詩人抬眼望天,只見淡淡銀河橫隔天際,清冷的孤月伴着滿天星星(2分)。詩人在這裏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離情別緒和孤獨情懷。(2分)

2.採用了對比手法(2分),將友人離別後的孤獨(燦燦蟾孤)與離別前的宴席歡樂之狀作對比,表達了惜別之情。(2分)(答“借景寓情”“用典”“雙關”並分析,也可酌情給分)

別閲讀附答案13

晁補之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畫園林溪紺碧。算重來,盡成陳跡。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顏色。

1.罨畫園林溪紺碧一句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在詞中期什麼作用?

2.這首詞的首尾有什麼突出特點?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描繪了一幅歷下城園林溪水如畫般美好春景圖。在詞中借如畫的風景表達了詞人在離別之時對歷下之城的留戀、不捨之情。

2.開頭連用三個無字,形成排比,通過對官柳、畫舸、行客的鋪排,以白描方式,突出了漂泊者的淒涼與悲哀之情。結尾處引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發了人事變遷、世事無常、年華易逝的感慨。

註釋 :

歷下:山東歷城縣。

官柳:大道兩旁的柳樹。官,把官道,大路。

畫舸:畫船,指首尾彩畫的大船。

南山:指歷山,在歷城縣南。

罨畫:色彩雜染的圖畫。[紺]紅青色。

劉郎:劉唐劉禹錫,這裏借指詞人自己。

譯文:

路邊是無數的官柳,水上是不諳人情的畫船,船中坐着漂泊無依的行客。南山還知道為我送行,只是高高的城牆卻把人阻隔。

園林五彩繽紛,溪水清澈秀麗,即使重來於此,這美景也會成為陳跡。劉郎的鬢髮都這樣斑白,更何況是嬌嫩的桃花顏色。

賞析:

這首詞作於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初,是此人謫貶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告別歷下時的抒懷之作。

上片寫離別的情景。起首以三個無字的排比句,細比輕描,描寫船載行客遠去的情景,凝練生動,表現未見意中人相送的落寞惆悵之情。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三句雖為排比,但呈遞進關係,順着路兩邊無數的`柳樹,看到了水上漂浮的畫船,畫船引出船裏所坐之人。一官柳的冷漠,畫舸的無情反襯人的有情,抒發無根的感受,寫盡漂泊孤零、宦途艱難之狀。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二句,先寫南山的有情,再寫城牆的阻隔,點出題旨-----意中人沒有前來相送。有情之物與無情之人的對比,鮮明而強烈,詞人內心的悵惘與失望,躍然紙上。

下片寫對歷城風光的眷戀和設想他日重來將會是物是人非,表達感傷遲暮之意。罨畫園林溪紺碧寫的是歷城的美景,園林五彩繽紛,溪水清澈見底,一派景色盎然。算重來,盡成陳跡。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顏色。是詞人對人事變遷的預想,滿含哀歎。歷城的風光即使能夠重來,也會成陳跡。劉郎的鬢髮都這樣斑白,更何況是嬌嫩的桃花顏色。結尾幾句,把感慨推向極致,極言離別的愁苦,蒙冤的怨恨,箇中孤單落寞,感人肺腑,令人讀之不禁泣下。

全詞精警深婉,語言清麗雅緻,無一絲豔色,卻耐人尋味。

錯例分析:

1題情感不準確,很多學生答的是景色的優美,不能落腳到對歷下的留戀與不捨,原因是沒抓住題目中的別字。

2題學生對手法不能準確答出,忽視題幹突出二字,失分較多;答案模式不準確,沒分點作答。

方法指導 :1.鑑賞詩詞,應注意題目的提示性信

2.注意審準題幹,養成考試時隨時用筆畫出題幹中的重要信息,以提醒自己,避免答題時失分。

別閲讀附答案14

別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注】①柳宗元的堂弟宗一從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寫此詩送別。柳宗元此時已被貶為柳州刺史。

(1)賞析本詩第二聯中數詞運用的妙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詩中是怎樣抒發離情別緒的?請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身”與“萬死”對比,概括了詩人孤苦零落的'悽慘現實和屢遭不幸的殘酷人生;“六千里”與“十二年”從空間、時間上高度概括了詩人屢遭貶謫的距離遙遠和時間之長;讀來令人震撼,極富感染力。

(2)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運用“黯然”“別淚”“去國”“投荒”“相思”等詞語,抒發了惜別、哀傷之情。②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借“瘴”“雲”“春”“水”“夢”“煙”等意象,表達了悽惻、惆悵之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