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型作文(精選17篇)

來源:文書谷 6.29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驅動型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驅動型作文(精選17篇)

驅動型作文 篇1

在空閒的時間裏,看看書,對於我來講,就是一種享受。

我喜歡天天睡前,遨遊於書的海洋;我喜歡在週末走進寬敞的書店,去傾聽書籍那一聲聲親切的呼喚;同時我也喜歡在假日裏去到圖書館,探尋書中停靠的港灣……

打開記憶的閘門,依稀記得小時候,有無數個夜晚,我抱着自己所喜歡的童話書甜蜜入睡正是這一篇篇漂亮的故事,開啟了我閲讀的大門,讓我不斷地探索這世間的真;善;美。日漸長大的大家不再躑躅於這此的童話,當我翻開了手中的《鋼鐵是如何煉成的》,我為保爾柯察金的堅強意志所懾服;翻開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裏》,我又被那神祕的大海所震懾;細讀《西遊記》,我深深的被師徒四人的執着所感動。由於文學,我少了一份粗俗,多了一份儒雅,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清純。

文學就像一縷春風吹過,鄰人倍感清爽。我喜歡文學,去品味書中的甘甜故事,每一次唸書,我都心存一份感動,由於是它,使我的文學夢更為切入肌膚,有人過去説過:“唸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裏淘金”,我在這浩瀚的文學中,尋覓着那些如金子般閃耀的文學鉅作,那些文壇上不朽的鉅作,滋潤着我的文學,正因這樣世界也不再暗淡無光,生活也因有了文學而愈加精彩。

我有我的文學夢,它可能沒大海那般壯闊,但它肯定有江河的那份生機,它可能沒巨石般的堅韌,但它肯定有滴水石穿的執着。我從未放棄過我的文學夢,有時我總會感覺到文學夢如那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而不可及。不過,我想這也驗證了一句話——“學無止境”,而當這個時候我便又埋頭向書海奮進,駛着我的夢想的航船繼續前行。

夜深了,四周這樣寂靜,此時我也要念書,在寧靜的夜晚,品出這神祕而誘惑的“書香”。就如此,我攜帶那份對文學的渴望,滿足的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當夢醒時,文學的大門也將會為我而打開,由於我一直忘不了!書中還有文學夢,一直忘不了我對文學的熱愛。

驅動型作文 篇2

材料中碩士生郝同學對國內知名史學教授出言不遜,其導師加以勸阻。不料不久之後郝同學再度發佈類似言論,令導師孫教授震怒,與之斷絕關係。

孫教授的做法頗有可取之處。我認為,上述郝同學的做法有辱學者的人格與學識,孫教授果斷而決絕地斬斷了這種不尊重學識風氣的紐帶。

學問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應該具有高雅與博大的追求。治學之人被要求應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就同樣不可污言穢語,用“垃圾”來形容他人的學識和人品,這是文學界學術界公認不諱的。中國著名戲劇學家黃佐臨曾遠赴歐洲師從蕭伯納,對於學問有着堅定不移的嚮往與熱情。即使在七七事變爆發回國後,學術遭受坎坷,他也依舊不忘初心,專心研究中國戲劇,使得中國戲劇發展到一定高峯。在此期間,他一直拒絕用言語攻擊他人,或吹捧政黨,保持着高雅的學術情操,致使無人支持他的工作,甚至極少有人知曉他的名字。

這是真正低調且高雅的學問,它博大精深卻不張揚跋扈,與材料中的郝同學形成鮮明對比。孫教授與之斷絕關係,也正是為了維護學術公器,傳播與發揚高雅的學問傳統,這無疑是正確的。

學問作為求學之人應具的內涵與素養,應當得到他人乃至社會的尊重。材料中史學教授的學識與人品不容得新生郝同學來指指點點。這學識與人品是這些教授依靠個人勤奮努力以及日常點點滴滴的修養逐步積澱而成,擁有自身的價值,它們應該被尊重!不一定要求他人觀點與之相符合,卻一定要在尊重並承認其存在價值的前提下,運用事實證據才能進行評價。在臭名昭著的文革時期,文化學術被大肆貶低,許多學問家被毫無根據地冠以莫須有的罪名,成為“地富反右壞”分子,被打發到豬圈、幹校中做“大鍊鋼”等毫無意義違背科學根據的苦役,白白浪費了學術才情。就是這種普遍的對於文化的惡意攻擊與貶低,才導致了中國那十年的社會衰退和民生衰敗的跡象。

文中郝同學對於幾位史學名家無憑無據的辱罵,便頗有些文革時紅衞兵的做派,只不過披上了一層碩士新生的外衣,內在性質卻毫無二致,理所應當被摒棄!所以孫教授的做法不可置否,反倒維護了學術道統。

文化學術需要傳播,更需要呵護。文化應當被放在手上捧着,而非在腳下踐踏。如此,文化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巨大力量!

驅動型作文 篇3

假如説等待是一杯酒,那就是一杯醇香濃烈的酒;假如説等待是一首詩,那就是一首清秀而雋永的詩;假如説等待是一把劍,那就是一雙絕世無雙的寶劍。等待孕育了厚重、靈性和漂亮。

過去有人問德川家康:“杜鵑不啼,想要聽它啼叫該如何解決?”德川家康説:“等待它啼。”多麼容易的四個字,卻包含了深刻的真理。生活其實就是一條河,一條永遠看不到前方會出現什麼、下一步該往什麼地方轉彎的河。在這條河上,大家能做的便是積蓄力量、耐心等待。等待前方出現什麼,便應付什麼。

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四千多米、人跡罕至的地方,成長着一種花,名叫普雅。普雅花期有兩個月。花開之時極為絢麗、壯觀,巨大的花穗高達十米,像一座座高塔般矗立在高原上,花謝之時,整個植物隨之枯萎。然而,哪個也未曾想到,普雅為了短短的兩個月花期,竟等待了一百年。

一百年,多麼漫長呀!而它就如此靜靜地佇立在高原上,用葉子採集太陽給予的陽光和温暖,用根吸取大地給予的養料和包容,就如此靜默着,等待着。一等就是一百年,終於它攢足了百年的顏色,歷經了一個世紀的期待,以堅挺的姿態綻放出了它的驚人一色。

正是普雅沉睡百年,精彩一現,才展示給世人一種別樣的漂亮。這是經等待孕育後的漂亮,經等待浸泡過的漂亮。這就是等待的漂亮。

自然界中還有很多如此的植物。依米等待五年,只為那短暫的兩天綻放,花期一至,它那四色花瓣便會隨母體一塊香消玉殞。曇花更是用積累已久的一現將瞬間的美永恆地刻在大家的心中。

自然界中的植物這樣,日常的人亦是這樣。古希臘演講家德摩斯梯尼小時候患有緊急口吃,常常氣短,還總聳肩。為了可以成為雄辯家,他口含石子,邊攀登邊吟詠詩歌,他藉助各種機會,他堅持,再堅持,日復1日,年復一年,只為了等待彩虹似的夢出現,終於,他等到了。

等待二字,散發着無窮盡的魔力。它被人們幻想將來,給予迷茫的大家以期望。等待的過程,也是自我健全的過程,僅僅為那短短的幾個月、幾天、幾秒的綻放,那也是值得的。

驅動型作文 篇4

《西遊記》中,九九八十一難,唐僧唸了多少次緊箍咒來牽制孫悟空,卻鮮少拋出斷絕師徒關係這樣的狠話。我們説唐僧嘮叨,也必須承認他為人師的一片慈悲心。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何為惑?不僅是為學之惑,更是為人之惑。唐僧在取經之路上,從未放棄過孫猴子,教他為人之道,位列仙班之時才有孫猴子的一席之位。相較之下,近日發表公開信與郝同學斷絕師生關係的孫教授未免太過任性。郝同學的行為的確不對,但為人師的孫教授又是否盡到了自己的責任呢?

從學術上而言,孫教授是否令學生信服他的講解,瞭解當今史學界的泰斗人物?如果他做到了,郝同學不認可那幾位史學家就是他自己的事了。從育人上而言,身為導師,難道只有一次提醒,兩次斷絕關係的責任嗎?這不啻於推卸責任:郝同學不是我的學生了,他説什麼都和我沒有關係。然而,必是想擇清關係的孫教授,此刻正在輿論的漩渦中苦苦掙扎。豈不是得不償失,事與願違!

也許反對者要辯駁了。民國時學術自由,文人矜持清高,清理門户不過文人意氣,何必上綱上線,今日的北京城,竟容不下一份文人的清高嗎?

可是,民國締造的是一場永不再來的風雲奇蹟,況且流傳下的名人軼事裏多得是師友徒恭的佳話,又何曾有斷絕師徒關係的美談?況且,天下之大,自容得下文人清高;庠序之間,卻容不下半分任性。你自清高,便脱下為師的高帽,去那天上人間,尋一縷民國的遺風。

追溯歷史,先師仲尼最是提倡有教無類,三千弟子,魯莽者有之,愛財者有之,孔子卻能因材施教,才有七十二賢人,桃李滿天下。為師者,就如面對一捧種子,有國色天香的牡丹,有花中君子蓮花,但也有不乏鄙陋的秕穀,卑微的野草。要讓每一顆種子都發芽,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挑挑揀揀,摒棄秕穀和野草,為那滿園的奼紫嫣紅沾沾自喜。

先師的遺風,有流傳下多少?光靠道德約束,將來還會有這樣的公開信。中國法制早日健全,才能讓師者盡其職,托起明天的太陽;才能讓郝同學在師者的慈悲心中學會為人;才能讓為人師者,不再任性。

驅動型作文 篇5

大鵬俯視萬物翱翔雲端,才有了鵬程萬里的含義;青蛙環視井底洋洋自得,才有了井底之蛙的笑語。人也一樣,你的見地決定了你的生活高度。

楚王丟了心愛的弓,這一國之君抬起頭來,看到了廣闊的疆域,“楚人失之,楚人得之”。推崇“仁”的儒家大師孔子抬頭,看到了天地間叫“人”的羣體,“人失之,人得之”。道家尊重自然天理,老子放眼,得出“得之,失之”的天理。

楚王失弓的故事流傳了千年,大家不難從中領悟:同樣一件事,不一樣的人卻看出了不一樣的豁達,不一樣的見地決定了將來他們生活的高度。

宏偉的教堂裏,端坐的教皇俯視圍繞他的教徒:“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不需要認證,不需要講解,一句話便成了真理。一羣有志之士細心研究,潛心鑽研,發現了不一樣,卻被至高無上的教皇迫害,年青的哥白尼更是付出了生命。

現在,“日心説”已是婦孺皆知的事實。不是當時無人發現,而是無知的教皇不知曉,世界上有比他的教堂更莊嚴的東西——真理。從未試着走出教堂的教皇可笑地俯視地球,殊不知,在哥白尼看來,“萬物中心”的地球不過是八大行星之一。眼光越過地球的哥白尼放眼宇宙,發現了真理,受到了後人敬仰。

錢塘江大橋看上去是不可能建成的橋,茅以升以全新的管理方法和革新的造橋辦法完成了這一創舉。然而,大戰爆發,大橋需要炸燬來拖延日軍,茅以升毫無怨言,“抗日必勝,此橋必復”,剛勁有力的八個大字躍然紙上,大橋攜帶期望轟然倒塌。

大橋是茅以升也是當時中國的偉大創舉,茅以升更是為之傾注了畢生心血。然而,國難當頭,智者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民族的生死存亡,他自動忽視了橋對我們的要緊意義,他的見地已越過了個人利益,上升到了民族的高度。茅以升被尊稱為中國造橋大師,更是一代開國功臣。

還有那些為國奮戰的將軍與士兵,為民請命的清官與詩人。杜甫心繫天下民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李白放眼自然,離得遠遠的塵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能高興顏”。

小人只顧私利,庸庸碌碌終生,埋沒於塵世。偉人放眼大局,才有了指點江山的豪氣,發現真理的見地,淡泊名利的心胸,從而收穫了我們的一生。

眼光決定生活的高度。

驅動型作文 篇6

一篇朋友圈,一封公開信,讓原本和睦的師生形同陌路,怎能不讓人扼腕歎息。學生的言論固然偏激,但作為傳道授業者的孫教授,若是能以包容的態度看待學生的偏激,師生間的紐帶也許就能維繫。

王爾德曾説:“如果一種思想不足以讓人感到危險,那它就不能稱之為思想。”郝同學對教授們出言不遜,甚至詆譭相向,足以讓人感到危險,甚至會發出“尊師之道不存矣”的感慨。但正如每一種思想都不是空穴來風一樣,他的朋友圈必定反映出學術界的某種現象。育人者只有對學生們偏激的思想包容看待,由包容產生正視,方能由正視找出問題所在,為學生作出垂範、表率。子曰:“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只有作為領導者的老師以身作則,學生才會對老師學識品行信服,從而杜絕類似的詆譭現象。可見,包容是讓思想回到平和、理性的關鍵。

如果説對學生的偏激言論包容是在包容一種思想,那麼將問題縮小化,在小範圍內解決則是在包容學生本身。學生髮表言論的平台是僅有好友可見的微信朋友圈,具有與生俱來的隱密性,因而言論較在公共場合説的浮誇、過分也無可厚非;然而教授一封公開信將學生行為公諸於眾,這就把問題擴大化,並對學生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可以預見的是輿論對他的口誅筆伐,同學對他的不理解,其他老師對他的不信任。王爾德曾説:“每個聖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更何況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眾口鑠金,三人成虎,無形中這位學生的未來就被活生生地剝奪,沒有改過重來的機會。而更嚴重的是,一旦個人行為上升至社會層面,它就演變成一種社會現象,久而久之,當人把批評、異議與此次事件相提並論時,便鮮有人敢於對不正之事提出質疑,而這當然是不利於思想的發揚、傳播的。

誠然,學生並非不曾有過機會,教授在斷絕師生關係時就曾對他作出提醒,未嘗不是一種包容。但所謂包容,當一以貫之,如春風化雨慢慢感化人心。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善舉,而是漫長的堅守,而這也是師道之所在。因此若要説教授的提醒就是包容,已極盡為師之責任,那未免有虛偽之虞。

包容給人以和諧,更給人以思想。讓人人皆秉包容之心,讓思想憑自由之精神,獨立之人格開花、結果。

驅動型作文 篇7

中國的各氏族,各分支都會有傳家之寶,為的是將家族的歷史與對後世的囑託一併傳承下去,這個習俗延續至今。

小張家的青花罐無與倫比,它既見證了家族榮辱,時代變遷,又有本身的歷史美感。小杜家的勛章則見證祖輩征戰沙場的豪情,貴在愛國情懷。小程家則世代流傳祖訓:“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警誡後人要忠厚為人,知書達禮,意味深長。這些傳家寶反映了中國人傳世的思想,都很有意義,但我認為,青花罐的流傳是美中至美。

無數傳世文物在歷史的無情淘洗下黯然失色,甚至支離破碎。正像無人住的老屋先倒,許多文物正是因為不見天日而變得脆弱異常。而作為家族的傳家寶的物品,則會被細細擦拭賞玩,既不會被歷史遺忘,也不會遭到人為損壞,比放在博物館裏任其風化的文物更有歷史姿韻。所以將這些有歷史故事的傳家寶好好保護起來,也從另一個角度上保護了中國文化遺產,令人欣慰。

雖然表面上看,青花罐無非俗物一件,但他也能承載祖先對後輩的勸誡和期望。在家庭傳承傳家寶之時,長輩會含淚背出祖訓,並追憶先人往事,將歷史與情感一併交諸晚輩。小小青花罐上映出無數先人往事,訴説無盡滄桑,其震撼之效果非他物能及。傳家之思想,也應有形象之容器,這樣的容器會講故事,會激勵後輩,也有勛章和祖訓的功效。

青花罐之獨特美感,在於其本身的歷史之美。這種藝術之美是沒有時間與空間界限的。“目遇之而成色”,任何時代與民族的人見到這樣的文物都會為之吸引,讚歎不已。這樣的藝術美感結合在民族情感上,更加可貴,只叫人沉醉其中。

小程家的祖訓被後人嚴守並代代相傳,並非不及青花罐等文物,同樣小杜家的勛章也展現了獨有的豪邁大氣,這些傳家寶,正如前文所述,都寄託了家國天下的民族情懷,是中國人傳世的美德。而這些寄託深厚情感的傳家寶中,青花罐又貴在神與形的結合,展現了無可取代的藝術美感,所以更勝一籌。

歷史的變遷永不停止,如蘇子所言:“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經歷歷史滄桑的不僅是人物和情感,更有天地間無盡之物。千百年後,當生命一一消逝,這些物卻充當着歷史容器,靜靜訴説着榮辱興衰,此乃無盡之處也。

形神兼備,乃青花罐獨有之美感也。

驅動型作文 篇8

對於傳家寶的理解,每個人的看法各有不同。小張認為,有年頭有故事的青花罐是傳家寶;小杜説,爺爺留下的勛章是傳家寶;而小程家,將“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一祖訓奉為傳家寶。家族祖訓流傳千年,是一家精神、品格之體現,我更為贊同小程這一難能可貴的“傳家寶”。

祖訓,是一家所奉行的為人處世的道理,中華文明沿襲千年的過程中,這無疑是這條閃爍的長河裏最璀璨的星星之一。小程家的祖訓所體現的不僅有“忠厚”這一美好的品質,還注重於“詩書”教化的作用。不但要固守自身品行,還在於學習知識,向外界拓寬、充實自己的思想。其中所體現的有“仁義”的思想,並應了“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傳承的祖訓,影響每一代子弟的成長,培育他們成為一個“仁義與智慧”兼有的人才。相信小程在此薰陶之下,也能成為一個身具忠厚、腹有詩書的人。

小程家的祖訓是千年前先祖為後代子弟所定下的行為規範守則。不僅是一種規範,也飽含了先人的期望與寄託。一家有祖訓則滿家馨香,若家家有祖訓則足以構建一個“去澤流芳”“未污昭質”的和諧社會。

小張家的“寶”,不僅有年頭,更有故事,古董一般的存在,於常人而言,確實十分有價,但這價是物質的價,卻達不到小程家的祖訓這般無價,此時的無價更勝有價之寶。而小杜家中的傳家寶,是爺爺留下的勛章。勛章是小杜爺爺精神的象徵,讓人不禁為之肅然起敬,但這枚勛章是小杜爺爺所踐行得之的精神凝聚,有鼓勵,有致敬,卻達不到“祖訓”流傳千年,使每一位“程家”子弟踐行,獲取美好品質的效果。祖訓涵蓋的是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的是淵遠流長,是先祖們智慧的結晶,也是對後世子弟的號召。流傳時間之長,影響之廣,這種精神財富是前兩者所不能及的。

各家有各家的祖訓,你我皆不例外。若是人人能夠踐行自家的“祖訓”,則足以讓這個社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這種精神上的號召響應會由家這個最小的社會單位,傳遞至一國。這也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提倡的。

物質上的財富並不能永存,唯有精神上的財富經歷千萬代的傳承得以留存。因此,祖訓傳家,難能可貴。

驅動型作文 篇9

碩士新生郝同學幾番年少輕狂之語,惹得導師怒極之下斷絕師生關係,在學術界引起的軒然大波實讓人唏噓不已。書生意氣,年少輕狂,出言不遜猶且可以原諒。本非無傷大雅之事,公開斷絕關係誠然合情不合理,令人深思引戒。

文人學者,尤以年輕人為最,大都帶着幾分輕狂。一代大家錢鍾書,在讀完本科後便沒有繼續研讀,清華大學挽留其時,錢鍾書只道:“縱觀清華大學,沒有一人可做錢某的導師。”時隔數年,彷彿錢老的傲氣油然面前,而今眾人也不過笑笑並加以貪腐。若錢鍾書昔時面對的是今日孫教授,不知是否會氣得孫教授將他私下之言公開在眾多學術名流前,指責其師長、輕狂恣意?師長尊嚴遭到挑戰尚可理解其憤怒之情,但公開斷絕的遠不止淺淺師生關係。

孫教授之行,無疑更是斷絕了郝同學的學術前程。誠如郝同學事後談及,老師將原來學生私下的狂傲公開在眾多名流前,遑説他仍要讀博的打算,碩士恐怕都難以讀完。為人師者,理應有寬容之度,若當日清華亦如今般在學術界指責錢鍾書,其學術前程無疑會難上幾分。可私下勸解,私下按照程序斷絕的師生關係,如此公開斷絕,僅為日前同僚相見時臉上二分薄面,而幾近毀了學生前程,實為不該。

然而,斷絕師生關係的影響遠不止斷絕郝同學的學術前程,更在於斷絕了自由平等的師生的關係。試想當老師手握學生艱難的學術前程時,又有哪個學生還敢於與老師爭辯,那種“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平等學術關係將日行漸遠。而固化的等級嚴明的師生關係則阻礙了真知的交流與思想的創新,那麼長此以往,是否更為可悲?

反觀當下之公開斷絕,實則更是斷絕了批評的自由。有學術人士稱,這次的斷絕是“批評的末日”。誠然,誰知道在批評時是否會恰遇孫教授呢?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尚謙虛認可學生的批評,而今日之師者又是否過於較真?要知“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沒有批評的存在,要如何進步發展?我們一面指責社會缺乏批判的創新力,一面又擠壓自由的言論權,實為可悲。

公開斷絕的不只是師生關係,更是學生的學術前程、平等師生關係、自由的批評權力。此番斷絕合情難合理,與師者育人目標南轅北轍。倒不妨為年輕人的輕狂多幾分包容與理解。

驅動型作文 篇10

1963年,耶魯大學“辛德仁”藏書獎出人意料,對火車時刻手冊的收敏感詞集者青睞有加,令收藏研究了兩百多部福克納作品的布羅斯基屈居第二。後者雖功成名就卻難釋心結。自然,布羅斯基的怨憤並不違情悖理。但在我看來,大學這樣做,只是想讓藏書的範圍更為開放,給予藏書的名目更多包容,另外鼓勵藏書行為,令藏書的精神深入人心。

收藏什麼樣的書依各人的興趣而定,但藏書家們都為類似的目標而堅持不懈。而不論收藏什麼,都有一個共同意義:根據對同一類文本作品的收敏感詞集,在時間的深度上和內容的廣度上,用整體性的分析、比較、整理等辦法對某一類事物開展研究。若是用這一點衡量,火車時刻手冊和福克納的作品就擺在了平等地位上。畢竟“不入人們法眼”的火車時刻手冊,可以以一個特殊的視角見證火車的發展、城市的變遷乃至人們生產生活中的變革。時刻的分佈、停靠站台的多寡、行程的遠近等能反映出火車作為交通工具的興起和後來在新型工具前的稍顯遜色、城市不同年代交通網的變化等諸多信息。鑑於資料的難得和完整,它在城市規劃研究者眼中的價值,絕不會低於福克納作品在文學研究者眼中的價值。

為什麼在大多數人眼中,火車時刻表捧得冠軍成了一場“意外”?人們的褒貶多少受到書冊自己價值的影響。福克納的作品——一個作家嘔心瀝血的創作,當然會比唾手可得的火車時刻表獲得更多珍視。然而,“辛德仁”藏書獎不是頒給藏品,而是頒給藏書的人:他看到了你所忽視的火車時刻表的價值,他願意花力氣、用心思收羅這些小冊子並妥善保管,他甚至要在別人不理解的嘲笑聲中堅持他的愛好;因此他有理由拿冠軍,他有資格得到對一個藏書者的充分肯定。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對於形形色色不計其數的藏書和藏書者,藏書獎正是這樣一個須容納百川的海洋。它的設立,不是為了評判優劣,論言褒貶;而是為了發揚藏書的行為和精神,鼓勵更多的人藏書讀書,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下做某一領域信息的集大成者。它的,不是讓藏書者們爭鋒,不是給他們藏品價值的蓋棺定論,而是讓更多人看到不同藏書的風采。

不妨給藏書的名目更多包容。藏書,作為一項愛好而言,不同的人各有所愛,正是多樣性成就了它的豐富;作為一項事業而言,不同領域各有需求,正是豐富度使它能為各領域作出貢獻。

驅動型作文 篇11

家族長輩們的做法,本意是加強家族凝聚力,加強家族各成員之間的聯繫,本是一份濃濃的善意,可這份善意在給小王帶來苦惱的另外也讓長輩們鬧心。小小的故事已然超越自己,直指個體生命成長的經驗與困擾——家族定期團聚本是彰顯親情;一旦這份彰顯親情的善意讓人不勝其重,又該怎麼面對?

團聚,是一個讓萬千國人為之嚮往的詞,家族長輩們每逢節假日,召集家族成員聚會也源於對它的嚮往。在當今喧囂的文化場域中,擁有這份團聚實在是一份難得的奢侈。由於難得,因此渴望;由於奢侈,因此嚮往。

關乎團聚,想起”讓世界別的各國為之百思不得其解的“春運”。他們實在不能明白,為什麼那幾天,全中國的人都瘋狂往家趕?哪怕萬水千山,哪怕山高水長,哪怕是從北極到南極的距離,都沒能擋住國人的腳步;只為了年夜那一頓飯,只為了墳前的那一炷香。是的,團聚情節是流淌在國人血液裏的文化,這文化裏面藴含對團團圓圓、兒孫繞膝,盡享天倫的渴望。

誠然,團聚是不可缺少的,但為了團聚而團聚或因團聚而打亂了個人的生活節奏卻是值得商榷的。春節期間大夥都往家趕不厭其煩、不嫌其累,既源於中華民族那根植於血液中的鄉土情結,也源於都是有計劃不會擾亂個人生活節奏的。

誠然,長輩們提出的團聚計劃是聯絡親情一個很好的方式,然而,逢節必聚是不是真的很合適呢?是否顧及到到家族各成員工作的特殊性呢?深深感到,對於那些確實不能每次都參加的家族成員應予以體諒,如此,家族成員則可感受長輩對他們的愛護與寬容,這個家族自然而然就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另外,對於可以參加卻藉故不參加的成員也要予以理解,儘管能夠站在道德的高度對他們開展指責。

同樣,對材料中的小王也應一分為二來看:倘若小王確實工作挺忙碌,節假日來回奔波打亂了他生活節奏的話,那麼,聚會對於他便是負擔,長輩們對此就不應強求他每次都參與;倘若小王平日就比較清閒,那節假日還是應該回去看看,畢竟血濃於水啊。何況,孝順是小輩的本分,不順又何談孝呢?順了長輩意願的另外彰顯你的孝心不太好嗎?所以,想對小王以及社會上千千萬萬像小王這類的人説:能回去還是儘量趕回去吧,如若長期逆了長輩的意願,於親情有損,於自身無益。

是的,常回家看看是應該的,節假日若是有空暇確實應該回去聚聚!

驅動型作文 篇12

在當今社會,大家明顯看重明星而忽視了科學家,明星受到的大家的追捧,活在掌聲和鮮花裏,當明星也成為了大部分人追求的目的,而目前又還有多少人想成為科學家為國家做貢獻?恐怕寥寥無幾。的確,科學家和明星在社會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形成的差距卻讓我大吃一驚,對於這種現象我是反對的。

明星成為了當今社會一道耀眼的光芒,不少家長把他們的孩子都送進明星練習班,彷彿可以成為明星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一些青少年為了進入明星陣容就不擇方法去整容,這是多麼瘋狂的行為,因此,致使了科學界的人才缺失。目前,又有多少人能以對待明星的這種熱情去對待科學常識?目前不少明星都是千萬富翁或億萬富翁,科學家連是富翁都極少。明星隨便去參加一個真人秀或者憑他們的一技之長就能賺的幾百萬,他們聽着歌,喝着酒,打着小麻將的享受生活。而科學家們用他們的智慧,毅力和堅強去探索一個個人類未解之謎,去挑戰科學極限,為了人類更好的生活。一個所謂人類科研最高境界的諾貝爾獎才幾百萬,最後可以拿到諾貝爾獎的是少數人,而拿到的那部分人幾乎花了他們一生的時間。

在古時候社會,歌女、演員的地位都非常卑微,目前他們被叫做明日之星,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近期有一則很熱門的新聞:《盜墓筆記》中“小哥”張起靈在所飾的角色中説了一句“8.17長白山下,等我歸來。”為此,不少“稻米”為了這小説中的一句話在那天趕到長白山,致使景區爆滿。對於明星,有那樣多人瘋狂的去追求。試問,偉大的科學家們做了哪些貢獻,去過哪兒,説過什麼話,你們知曉麼?假如知曉,你們會有那樣瘋狂的追求嗎?不會的,有那也是一小部分人,大多數人只着重表面的風光,而科學家獲得成功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所以這也是大多數人不想追求是什麼原因之一。

大多數人都想往娛樂圈裏面擠,成為明星,致使了為國家打天下的科學人才缺失,這種現象如何能讓中國科技力量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我覺得:國家和人民應該看重建設科技力量,塑造一個科技強國,克服這種社會差距。

為了祖國的美好將來,應該縮小科學家與明星的差距,看重科學家的地位,讓更多的人知道和建設科研隊伍,不要讓明星的娛樂取代了科學家權威,讓大家行動起來吧!

驅動型作文 篇13

生命是美好的。而每個不曾開心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題記

四季皆可樂,樂在四季中。童年是生活的春季,充滿活力;年輕人是生活的夏季,辛勤耕耘;中年是生活的秋季,事業有成;老年是生活的冬季,安靜祥和。生活一世,當格外珍惜。春風裏,大家心情跳舞。景好美,心好樂,情好悦。由於萬物復甦喚醒了快樂,定格燦爛的笑容。“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飄飛的柳絮説:“春回大地了。”“蟬躁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炎熱夏天,夾一本書,我躲進了竹林,情飄着,心也蕩着,直到山那邊的快樂王國。在蟬的大聯唱中,昭君出塞時的黃沙,貂蟬月下輕舞時的團扇,玉環華清池洗浴時的白綾,西子浣紗時的波紋,已是潛意識裏的另一種快樂。“一片梧桐一聲秋,一支芭蕉一分愁。”然而,愁雲散盡樂不盡,秋至喜隨亦未知。快樂裝滿了梧桐籽,夾滿了楓葉片。秋便邀我共舞,月無語,送我一份清幽之樂。“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冬雪將兆出一個豐年,呼喚出豐年竹籃裏的風情,快快樂樂,無憂無慮。常與四季下棋,以心作注,以樂為子,賭得風風火火,取得快快樂樂,何樂而不為?

養性莫若塑身,至樂莫若唸書。唸書之樂,得於目而寓於心,愈久愈深。古人云:書中日月長。有秦漢的冷月,唐宋的歌舞,明清的悲歌,將世事滄桑、生活百態盡展眼底。去會見曹雪芹,去訪問羅貫中,去聆聽魯迅的教誨。以書為伍,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分沉靜;少了一分庸俗,多了一分儒雅;少了一分愚蠢,多了一分睿智。李白的孤傲,陳子昂的愁懷,魯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梁實秋的淡雅……詩情畫意呼之欲出。書既是良師,又是益友。痛苦時,書給你安慰;消沉時,書使你振作;迷茫時,書給你方向。與書為伍,目光可以穿越歷史的漫長隧道,透徹生活的真諦。唸書是開心的`,讓唸書成為日常的一部分,增知,修心,養性,致雅,何樂而不為?

幸福源自生活,而快樂是幸福的真諦。有位哲人説:“真的的財富,是健康的身體、容易的生活和心情上的海闊天空。”容易的生活,不是如佛家般脱離紅塵,置身事外,而是以一種淡然的心理寬待生活。日常,你不可能什麼都得到,應該掌握放棄。面對生活,大家要有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誠,要有李白“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得,要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瀟灑。而我,滿足為常樂。學習上,解決一道難點,我會感到開心;攙扶一位老人過馬路,老人對我笑,我會感到高興;天藍藍,大自然笑了,我會感到快樂。傷心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倒不如快快樂樂地度過每一天。努力為自己探尋快樂,就是給愛你的人的最珍貴的禮物。放棄,有時是一種快樂。放棄一棵樹木,大家卻可以得到一片森林;放棄一座孤島,大家卻可以擁有一片大海。衝破多餘的顧慮,放棄該放棄的,在容易的日常探尋快樂,大家最後將會有所得。慢慢長大,可能會有所留戀,不過是值得開心的。由於長大意味着能成熟地運籌生活的道路,使問題迎刃而解。在漫漫生活路上,有太多挫折要大家去戰勝,成功不是開心的勢必條件,而快樂卻是成功的重要。你值得真的的快樂,你應該脱下你穿的保護色。傳染你的快樂,讓其他人,向你靠攏。何樂而不為?

快樂是一種選擇,讓快樂成為你生命的終極目的,在你得到快樂之前,即便不快樂,也要假裝快樂,去感激你生命中擁有些美好的所有。

驅動型作文 篇14

人生之路,以其多樣和繁盛充實着我們的生活,亦用其繁雜和差異考驗着我們的選擇。不同的人生之路決定不同的人生價值,我尤為欣賞大李,覺得他的人生較具風采。不可否認,愛崗敬業,勤於奉獻,變普通技藝為藝術的老王有他的風采,他讓我們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能夠根據潛心所熱愛事業的創造,為人生延展與增添價值;酷愛攝影,跋山涉水的小劉憑藉對山水的熱愛和對藝術的執着,將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於鏡頭瞬間,帶給人們以美的感受。這樣的人生,同樣具有風采。

可是,我還是覺得大李較具風采。在他的身上,體現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對學術的純粹鑽研;是“吾志所向,一往無前”的對創新的追求;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對生命價值的充分自信與尊重。在人心浮躁的當下,人們往往為了一紙文憑,一個空名爭得頭破血流,而像大李這樣葆有純淨與積極的人格就顯得尤為珍貴。

我們的社會,需要“老王”們用精妙的技藝增添精緻,需要“小劉”們用精湛的藝術增加精彩。但若沒了“大李”們對學術的潛心研究,我們就很可能被禁錮在當代截面上,難以博古通今,繼往開來。我們的國家,亦可能失去創新帶來的無限發展動力與潛力。大李依靠篤學敏思,矢志創新的精神繼承前輩的學問,尋得生命科學的奧祕,無愧於先人,造福於後世,這樣的人,又怎能不具風采?

宋儒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歷史責任感與文化性格在大李的身上獲得了傳承;袁隆平以及“兩彈一星”研製老師們的科學精神亦在大李身上獲得彰顯。大李用認真與拼搏,用理想與信念,用堅守與堅持,用熱愛與熱情走出了一條價值的科研人生之路。這樣的人,自然熠熠閃光;這樣的人生,註定風采無限!

從時間的長河來看,每個人的存在不過是極短暫的一瞬;以宇宙為疆,光明也不過是侷促的一隅。可是,人之為人的偉大,就在於我們能夠依靠無限的創造與熱愛,探索生命的奧祕與科學的精彩,超越時間與生命的界限,為後世留下無限的財富。大李潛心學術,他的人生風采!

我願如大李,潛心於學術,造福於未來!

驅動型作文 篇15

“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哦”,這句箴言外加這段旋律可能還回蕩在不少人心間,但今日誰人還敬奉“勤儉”為治家法寶。不可否認,祖傳訓誡、祖輩勛章對家族成員有莫大影響力,但在當代語境下,我覺得青花罐式傳家寶更有價值。

你是否會半夜恍惚,我的“家”在哪裏?是現在的這幢海景房,還是北方農村的那個大雜院,或許更多時候讓我們心尖顫抖的還是後者。如此人在樓裏心在村裏的“身家性命”之錯位,折射的是三十年來闊步前進的城市化進程。家園拋諸身後,背影留給祖輩,我們憑尷尬的身份“流離失所”,只為謀得一個“家”。

若有比較純淨的祖傳青花罐呢?傳家寶,可觸可感、可碰可觀的傳家寶,讓行走在車水馬龍和異國他鄉的男與女能夠安頓內心,“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它珍藏在家族比較隱祕的櫃子裏,珍藏在鄉村比較後一扇木門裏,珍藏在輾轉於假面與應酬的一顆顆“素心”裏。

農耕文明向工業商業文明轉型,的城鄉流動讓家庭和家族已不再是從前形態。沒有粘合劑的家族,使得人生於社會,如鳥飛於荒漠,孤零而失落。一種精神的代溝與斷層,橫亙在你我心頭。不驕不傲,不薄不棄,在物質利益為社會廣泛認可的時代,手捧青花如茶杯,瀰漫於素雅紋路與絕美圖案間的,正是一種文化的清麗、信仰的醇厚。

靠電話線和匯款單維繫的親情似已淡漠化,似乎少了曾經的血濃於水根筋相連。青花罐式傳家寶本身貴重,因貴而重,其“輕拿輕放”的珍視感,讓全部家人族人都心存青花,懂得家族的精神核心凝聚何處、情感依歸指向何方。青花罐代代流傳,留在我們長輩手裏,對孤寂的他們也是一種精神的撫慰,給予他們一種承上啟下的家族延續感。

它價格不菲,激勵當代子孫認真奮鬥,不愧先人。它比幾枚勛章更有歷史厚重感,走出百年現當代史,融入千年中華史,格局更大。

而理念式的虛式祖訓,雖有一定的勸誡與警醒意義,卻太朦朧,卻嫌抽象。在歷史的塵土下,許多時候無法切實幫助新世代的你我,去應對瞬息萬變的職場生態、交易規則、生存境遇。它更像是家長出於本能的空蕩叮嚀。

榮譽式勛章更是如此。勛章多涉曾經的戰爭、過去的輝煌,且不説時代形態已迥異,拿祖輩的“爵位式”榮譽説事,甚至有可能會引人恥笑,且麻痺自身。祖母的“笏板”雖則象徵意義重大,對青年歸有光的激勵卻變成了壓力;亮閃閃的滿身勛章,也要小崔的抗戰記憶影像來勉力擦亮。

不必被青花瓷表面的“昂貴”所嚇倒,不必擔憂家族為之掙得頭破血流,不必談錢色變。當今時代,尤其需要培養歷史底藴感、文化遊久感,尤其需要用“青花罐”召回一度失落的古文明,讓宗族枝條繁盛,讓美德香滿家園。

驅動型作文 篇16

傳家寶是一個家族覺得比較有價值,比較值得子孫世代擁有並傳承的東西。小張的傳家寶青花罐,代表着金錢價值與收藏價值;小杜家的勛章代表着榮譽;小程家一祖訓作為傳家寶,體現了其家族對人格修養的重視,是精神傳承。雖然小張和小杜的傳家寶凝聚着祖先的財富和功勛,有各自的價值,而我更傾向於祖訓的價值。

祖訓,作為家族世代傳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勝過千金。小程家將“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作為祖訓,是他們家族對“忠厚”、“詩書”高度重視的體現,在世世代代對祖訓的遵守實踐中,必然使整個家族沾上書香氣息和忠實厚道的韻味。此乃“良訓”,它使人性找到一個標準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會中不至於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個人美好的道德品質和文化氣息,使之更好地立足於社會,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時代洪流中堅守本心,不為污泥所染,不為清漣而顯得妖媚。

更關鍵的是,相較別的兩個傳家寶,良訓有一個特點,那便是無法被破壞。青花罐與勛章是物質存在,而良訓是意識存在,物質不可能永存,它會在一定破壞力下成為碎片,而意識是隨人生,隨人滅的,是形而上學的價值形態,是寄生在人心中的,只要後代延續血脈,其必將隨之傳承、生長、壯大,是一個生命的動態過程,而非死板的遺物。

況且,良訓還能夠在堅持原有的基礎上加以改良創新,使之具有時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賦予新的積極的正能量的內涵,成為新階段的“良訓”,這一點也是“青花罐”與“勛章”二者所不具備的。

如今社會,珍惜“青花罐”式傳家的人越來越多,注重“勛章”式傳家的人也為數不少,而以小程家的“良祖”訓作為傳家寶卻是鳳毛麟角,不禁令人深思:社會價值取向到底何去何從?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欺詐互害的社會風氣該怎麼改變?在這般孜孜追求物質至上、輕鬆拋棄詩書的時代到底怎麼堅守?這也是為何小程的祖訓彌足珍貴的地區,它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對當今社會人們精神缺失、心靈空虛的悲哀現象起到調劑作用。

財勢兼備並不是道德底線,終會自取滅亡;財勢並存並不是信念的支撐,也將無所作為、泯然眾人;自覺高人一等並不是人道主義精神,必將遭到社會唾棄……所以,良訓的作用才更該受到重視,社會是由千萬個家庭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養提升,才能使社會整體風氣改善,因此説,小程家式的良訓才是永不貶值的比較好傳家寶!

驅動型作文 篇17

人大碩士新生郝同學出言不遜、二次再犯、有錯在先,但孫教授公開斷絕師生關係的育人行徑,我不能苟同。在我看來,育人當如涓涓細流,温潤而至,沐浴學子。

公開斷絕,不僅僅是斷絕了一層師生情誼,在網絡時代,將此信息公之於眾無異於給郝同學的未來之路橫放一塊“禁止通行”的罰牌。誠然,從孫教師先前勸誡年輕人“禍從口出”的道理可以見得他初衷本善,然而後來,他深知自己地位高一籌仍以激進方式育人,實際上就是封殺了郝同學今後轉學保研、求職謀生之路。這波洪濤巨浪,猛一拍擊,實在是叫即將步入社會的郝吃不消。

從校規層面來看,甚至連“斷絕”都是不被允許的。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也”,哺育莘莘學子方是其道。利用權威公開斷絕,不可取。

上升到育人層面,即使是“忠言逆耳利於行”,也應當採取涓涓細流的方式來沐浴學生,而非澆他一頭洪浪,沉覆於海底。在美國一起校園冷暴力事件中,化名為凱恩的前橄欖球隊隊長將低年級新生剃光頭髮,令其難堪。校長並沒有勒令凱恩退學,也更沒有利用Facebook公開斷絕與該生的情誼,而是搖身一變“光頭校長”。如此一招,不僅安慰了光頭新生,更在無形中敲打了凱恩重重一棒。好端端的校長因為自己一時玩樂而少了頭髮,可想而知,凱恩紅了臉知了錯。一涓細流,滑過心田,這種教育方式保護了孩子的心靈,又起到了真正的育人作用。

並非國外才由此案例,為國人熟知的孔夫子也是“細流”教育的先鋒者。孔子弟子三千,也非個個如顏回乖巧聰穎,善討老人家歡喜。子路初來乍到便“頭戴公雞毛,身帶公豬的牙齒,大大咧咧”,甚至曾“公開侮辱過孔子”。那麼孔子呢?他怎麼做?“陳設禮樂,慢慢引導。”他悉心教導,並用自己寬宏博大的胸懷包容了子路。由此觀之,孔子桃李滿天下,也實在是不足為奇。

反觀孫教授的育人做法。他有理在先,自己可是警告過一次,二次再犯,無需容忍,應當滅這個年輕人的狂妄囂張之氣焰,弄得人家即使真的知錯改正、不再犯三,也沒了退路,憐哀傷矣。設想:孫教授若能想到“事不再三”,再給一次機會給郝,與之促膝長談,聆聽他為何不能認同史學家的觀點的話——或許這樣,他們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吧。

洪濤巨浪會扼殺新生的萌芽,而只有涓涓細流才能哺育芬芳,使得桃李滿天下,育人當如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