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來源:文書谷 7.11K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原文

山水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廬山秀出南鬥旁,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峯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閒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苑中遇雪應制》賞析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詩濃墨重彩地描寫廬山的景色,不僅寫出了廬山的秀麗雄奇,更主要表現了詩人狂放不羈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滅後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流露了詩人一方面想擺脱世俗的羈絆,進入飄渺虛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戀現實,熱愛人間的美好風物的矛盾複雜的內心世界。全詩風格豪放飄逸,境界雄奇瑰瑋,筆勢錯綜變化,詩韻亦隨着詩人情感的變化幾次轉換,跌宕多姿,極富抑揚頓挫之美,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出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1],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李白和杜甫並稱“李杜”。他的詩歌既反映了時代的繁榮景象,也揭露了統治階級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