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職場小故事

來源:文書谷 1.59W

每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台。職場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大舞台。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有關職場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職場小故事

有關職場小故事篇1:職場上的另類吃虧

説起來,鄭月梅也是貨真價實的大學畢業生。只是她畢業的學校與名牌大學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她在找工作時沒少受歧視。她至今還記得當初來公司應聘時的場面。看過簡歷,有個主考官不屑地説:“學校不是很好,不知道將來能不能勝任我們的崗位要求。”鄭月梅聽了這話,火氣一下子上來了,她大聲回答説:“肯定能勝任,學歷只是個標誌,工作起來還需要真正的實力才行。”

她的這番話引起了另外一個面試官的興趣。那是個50多歲的男人,應該掌握着面試的最終決定權。他微笑着説:“這個小丫頭有股猛勁,我覺得她行,先留下試用吧!”就這樣,鄭月梅走進了現在所工作的單位。大概是因為應聘時的“出色”表現,入職後,她被安排在辦公室打雜。即便如此,鄭月梅也沒有氣餒,而是選擇了踏實工作。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她還積極學習,幫助別人,贏得了大家的認可。

得知她的情況,一位要好的同學為她惋惜,説付出沒有回報,在這樣的公司沒有前途,勸她趁早跳槽。更重要的是,同學認為她太傻:“都説職場如戰場,是要分個你死我活的。你倒好,不長記性,不但喜歡幫助別人,還恨不得把心掏給人家,結果呢,除了換回兩句好聽話,你得到什麼實惠的東西了?你再這樣,早晚得吃虧!”可鄭月梅並不計較這些,她説:“沒那麼嚴重,人生在世,幫別人就是幫自己,我覺得現在這樣挺好的。”同學聽她這麼説,也沒了脾氣,只好再三囑咐她凡事小心。

有天下班後,鄭月梅像往常一樣最後一個離開。檢查完辦公室門窗及電源後,她正要鎖門,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她趕緊接通後,電話那頭傳來焦急的聲音:“麻煩你看一下劉經理桌子上是否有份文件,如果有,那是我忘記的,明天公司要根據這份文件做重大決定,誰知越着急越出亂子,我臨走時竟然忘記拿了。給劉經理打電話打不通,我才抱着試試看的心理撥打這個電話,沒想到還真有人接聽。”

聽完客人的敍述,鄭月梅記起這是外地的一位客户,上午來公司和相關領導洽談事情,中午他們出去吃飯,就把這份文件落下了。鄭月梅看了看劉經理的辦公桌,發現上面果然有客户説的文件,便急忙安慰對方:“沒事,你彆着急,你到公司來取吧,我等你取過再回家。”誰知對方卻説:“不行啊,我已經登上飛機,艙門都關了,估計很快起飛,不可能再下去。這下徹底完了,回去怎麼交差啊?弄不好,我的職位都難保。”客户説着説着,竟有了哭腔。

鄭月梅這下也着急了。飛機起飛後,手機也要關機,想聯繫都沒辦法,怎麼幫助客人呢?突然之間,她有了主意,對客人説:“你放心回去吧,等會兒我買張晚上的高鐵票,帶上文件連夜給你送過去,這樣就能保證不耽誤你明天使用。”電話那頭的客人聽鄭月梅這樣一説,語氣變得興奮起來,連聲説:“好,好,那太感謝你了。你買完票後把車次發給我,我去車站接你。”

掛完電話,鄭月梅就有點後悔了。因為,沒有得到領導的批准,公司不可能給她報銷路費,哪怕她是為了幫助客户。再説,她明天還要上班,去另一個城市再返回肯定會遲到。為了保險起見,鄭月梅決定給經理打個電話彙報一下,可經理的電話還是暫時無法接通。鄭月梅不再猶豫,她給一位要好的同學打電話説明情況,提醒彼此保持聯繫,然後就直奔車站去了。

深更半夜,鄭月梅在陌生的城市和客户如期會面。拿着文件,客户連聲表示感謝,並表示會給她一個驚喜。鄭月梅淡淡地説,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是提出,如果公司核查時,請客户來做個見證。客户爽快地答應了。

第二天,帶着渾身的疲憊,鄭月梅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公司。她一走進辦公室,就被眼前的場面驚呆了。平時很少露面的董事長竟然過來拉着她的手,激動地説:“丫頭,你這次立大功了,我要好好地獎勵你。”鄭月梅一頭霧水。劉經理適時站出來説明了原因。原來,急需文件的不僅是公司的客户,更是公司的“財神”。他按時拿到那份很重要的文件後,非常高興,決定在去年訂單的基礎上將訂貨量增加一倍。他説,他從公司員工身上看到了亮點,覺得和這樣的企業合作很放心。

如今,鄭月梅已成為公司的副總。很多同學説她是因禍得福,鄭月梅卻深有感觸地認為,只有真正將自己當成工作崗位的主人,才能不斤斤計較,自動自發地做好每件事,當然也包括很多分外事。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發展的機會肯定會有,就看你願意不願意去做。很多時候,很多事,正應驗了那句話:吃虧是福。

有關職場小故事篇2:養房保姆和她的87個“孩子”

沈雲清是個文靜的女孩,娃娃臉,皮膚白皙,看起來像學生妹,而她做養房保姆已經有一年多。這一年多,她和同伴專心伺候着87個“孩子”。

大學畢業,她竟然成了一個管家

1986年,沈雲清出生在山東威海。20xx年她的家鄉銀灘被批准為國家4A級景區,小漁村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幢幢別墅拔地而起,一輛輛旅遊大巴,一波波操着外地口音的人進進出出,這些人也包括她大學的室友林小茜。

一天,沈雲清接到林小茜的電話,説要來小漁村。林小茜的爸爸在這兒買了套海景房,物業一直電話不斷,今天水管改造,明天電路出錯入户排查,她爸爸沒時間處理,就讓林小茜過來看看。

打開房間門,她們發現地板上盡是綠斑,存在漏水等問題。林小茜等物業收拾好殘局後,臨走前把房子鑰匙交給沈雲清:“拜託照看房子。”就這樣,沈雲清工作之餘便去林小茜家的房子打掃衞生,開窗户通風等。兩個月後,她接到一個電話,對方稱是林小茜爸爸的朋友,他在同一個小區裏購買的房子,也想託她照看,並且每個月支付一定酬勞。

一週後,房主張先生就將鑰匙和一份交予物業的委託書快遞給了沈雲清。委託書大致意思是:房內的一切傢俱、家電都交予沈雲清保管,有事物業可以直接找她聯繫。

創業進行時,變身專職“養房保姆”

將委託書交予物業時,主管的一位阿姨隨口問道:小姑娘,你這麼年輕就當了“養房保姆”啊?什麼是養房保姆?沈雲清一臉疑惑。就是給異地置業的房子當保姆。阿姨很熱心地解釋。沈雲清覺得這個養房保姆有點意思,繼而向阿姨諮詢起來。

原來,和林小茜的爸爸、張先生一樣,很多異地購房者都面臨這樣的難題:房子空置率高,無時間打理,發生失竊、着火、漏水的機率很高。一些家政公司便和這些業主簽訂服務合同,代為照看房子,這就是阿姨口中的養房保姆了。

回家後,沈雲清萌生專職做養房保姆的打算。她查了很多資料,瞭解到本地的商品房住宅近年來至少新增了6萬餘套,尤其是海景房項目多由外地人購買。

掌握這些情況後,沈雲清和四個姐妹開始商量開一家養房保姆公司。説幹就幹,找好店面後,家政公司在某個清晨的鞭炮聲中開張了。

升級品質,每個青春都值得尊重

開業一週,沈雲清傻了眼,上門諮詢的少得可憐。從其他公司取經後,她們才知道,由於店面位置不好,加上沒有宣傳,更談不上聯合物業公司,所以,異地業主不知道有這麼個養房家政公司存在。

找到問題,沈雲清她們拿着宣傳單開始四處聯繫物業公司,讓他們幫忙招攬生意,這一招還真靈,很快她們就接到幾個委託,兩個月後,她們已經是20多套房子的“保姆”了,小有成就的她們覺得生活也安逸起來。

直到有一天,她們公司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沈雲清高中的校長,出了名的老古董。果然,校長一進門就給她們上課,現在的大學生啊,含金量太低,畢業了賣糖葫蘆,當挑糞工……你們幾個去給人掃地,讀大學有什麼用呢?一番恨鐵不成鋼的口氣,剩下一臉尷尬的沈雲清和同伴們面面相覷。

是啊,現在所做的工作,是一個正常人就能做的事情,雖然説職業不分高低貴賤,但既然是大學生,是不是也該做出一些什麼成績呢?從創業之初的喜悦迅速降温,她們開始考慮將來。最後她們決定,只有將養房保姆的服務升級,才能真正體現價值,也才能將事業維持下去。為此,沈雲清專門請來了培訓師,對她們進行培訓,包括日常的房屋保養,花草養殖,還有寵物的飼養。她們幫業主打理花草,定期給房屋細節拍攝視頻,讓業主瞭解房屋狀況……

一次,一個企業老闆和沈雲清聯繫,要安排公司員工來度假,住在委託給她們的別墅裏。沈雲清抓住這次機會開拓了一項新業務,她聯繫當地一家口碑不錯的旅遊公司做地接工作,制定詳細的行程安排。員工們的度假被安排得非常滿意,回去之後反應很好,老闆親自給沈雲清道謝。而這個老闆以後也成了沈雲清的貴人,後面好幾個接待都是他介紹過來的。

客户的肯定和支持,穩定的客源和收入,沈雲清的養房保姆做得越來越有勁頭,目前她們已經給87個業主提供了服務,還打算再新招幾個保姆,進一步擴充新的業務。

有關職場小故事篇3:在職場奔跑,在巔峯微笑

王雷的前30年,是一段典型的“精英女性成長+挑戰自我極限”的歷史,始終遵循着社會認可的卓越人生軌跡前行: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赴美讀研,經歷過創業後,在全球一流的沃頓商學院攻讀MBA,畢業後成為著名投資公司Wellington Management的標準金領。偶然接觸登山後,她用7年時間完成“登頂珠穆朗瑪峯”的夢想。一併戰勝七大洲最高峯和南北極,成為完成“7+2”探險的華裔女性第一人。

職場精英的1。0時期

王雷的父母都是工程師,雖然從來沒有和她談論過“你想要過什麼樣的一生”,但王雷心裏很清楚父母的期望。“在我們這樣的家庭,在我們長大的那個時代,簡直不用溝通,就知道只有一條路:不斷上好學校,找一份好工作,過一種按部就班的人生。”她一直做得很出色。小時候,她的理想是醫生、作家、科學家或者教授,“登山”一詞從來沒有在她的願望清單上出現過。

即使生來就是“閒不住”的性格,多年的計算機專業也練就出一個強大的、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從學習到工作、生活,王雷都呈現出一種系統化、規劃性的狀態。在美國讀完計算機專業碩士,她自然而然地進入紐約一家IT企業,做一個循規蹈矩的IT女。這段工作經歷沒有帶來太多激情和深刻的記憶,她轉到西雅圖開始創業。

那是一段很快樂的日子,每天花十四五個小時在工作上,王雷卻特別享受。上午8點開早會,一直忙到傍晚,走出辦公室,去海邊迎着夕陽跑一會兒步,回來繼續工作。“每天忙完回家的時候,我還戀戀不捨的。別人看着特別辛苦,可我覺得這就是美好的生活。因為在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自然會很投入,再苦再累,也沒有一點抱怨。這和後來登山的狀態其實是相通的。”

在創業的過程中,王雷發現自己在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於是選擇用MBA進行職業充電。MBA和她之前接受的理工科訓練完全不同,就像是一次革命性的衝擊,為她開啟了另外一個世界。讀完MBA的王雷變了‘’開始用發散思維看世界,她以前從未想過人生可以這樣可以那樣,有無數種可能性。她的思維不再被死死地釘在固定軌道上,她變得敢於設想並嘗試各種可能。

這時她來到了波士頓,一個寒冷的城市。抵達波士頓的第一個週末就下了一場大雪。她來這裏從事一份高強度的私募基金管理工作,由於要隨時根據全球市場交易情況進行操作,王雷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被佔據了。每天一到公司,倫敦市場的交易早已開始,她必須緊鑼密鼓地忙到11點倫敦關市,趕緊關注北美市場,而到晚上7點,亞洲市場又開始交易了。整天保持着高負荷的運轉狀態,每一秒都不敢耽擱,上廁所都用衝刺的速度。王雷不希望因為自己的一個失誤,客户的錢就這麼沒了。

波士頓的家距離辦公室200米不到,王雷怕冷,除了上下班,能不出門就不出門。整個冬天她沒有進行過一次户外運動,也沒有任何旅行,僅有的運動就是每隔幾天在跑步機上跑兩步雖然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除了同事沒有朋友,她對自己的生活仍然感到滿意:事業挺好,身體挺好,就這麼走下去也挺好,還要求什麼呢?

挑戰巔峯的2。0時期

直到今天,王雷説起20xx年登頂乞力馬紮羅都是“一個意外”。同事們一起去非洲旅行,大家都打算拿下這座非洲最高峯,“我想別人都能上去,那我當然也要上去。特別無知又無畏。”她還不明白這樣的高峯意味着什麼,也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上山後才發現難度超乎想象,但她最終靠意志勉強完成了。那次成功,讓她驚訝於自己的潛能。

幾個月後,紀錄片《巔峯168》在波士頓放映,王雷鬼使神差地去看了這個英國登山家的故事。沒多久,《喬戈裏峯上的女登山家》上映,她又被“一股莫名的衝動”拉進了電影院,影片告訴她:截至20xx年,全世界共有5位女性成功登上喬戈裏峯,但沒有一位倖存。第二天,她直奔圖書館,借來所有與攀登珠穆朗瑪峯相關的錄像,一口氣看完。“那一刻,我強烈地感覺到,我的人生註定要和珠峯聯繫在一起。”

這個念頭一發不可收。她立刻確定了目標——每年爬一座山,直到登上珠穆朗瑪峯。那是20xx年6月的第一個週末,第二個週末王雷就出現在攀巖課的場地上。“這時我的心態和爬乞力馬紮羅那會兒完全不同,因為心裏有目標有動力。我告訴自己必須學會攀巖,根本沒想是不是那塊料。”一年之內,王雷熟練掌握了攀巖、攀冰、冬季生存、野外急救以及各類專門器具的使用技巧。

攀登一座高峯大約耗時2—3周,但用於訓練和籌備的時間更長。王雷把所有的週末和假期都用在登山上了,週末和工作日的晚上用來訓練,到了適合攀登的季節就請假進山。一切都為登山讓路,工作和生活被排在了後面。20xx年,歐洲最高峯厄爾布魯士被王雷拿下,20xx年的戰績更為不俗:文森峯、查亞峯、麥金利峯。回來時,嚮導對她説:“你應該去試試喜馬拉雅山了。”她非常震驚:“你真的覺得我可以嗎?!”因為前面的每一座山,王雷都覺得自己爬得特別艱難。畢竟作為一個登山愛好者,她清楚自己的體能和職業登山家差太遠,從內心裏她沒想到目前能登上珠峯。嚮導的提議,促使她把珠峯提上日程。

人生中最艱難的時期不期而至。王雷計劃在半年內把剩下的幾座山一口氣爬完,20xx年4月劍指珠峯。她一咬牙,辭職,借錢,只為趕快完成夢想,早日回來恢復正常生活。南北極之後緊接着上了阿空加瓜峯,連續的攀爬消耗太大,在路上又缺乏休養,回來的途中她就意識到自己無法接着登珠峯了。

王雷陷入了最深重的痛苦,“我當時已經為此借了很多錢。一口氣借錢容易,一鼓作氣爬山回來工作也容易,三天兩頭借錢然後工作一陣又去爬山反而不容易。如果這時放棄,意味着未來幾年我還要揹着債,繼續這種臨時狀態的工作和臨時狀態的生活。我更擔心珠峯計劃會無限期地推遲,可能是幾年,可能是一輩子。”

她看着同學們都走上了MBA典型的職業發展道路,自己卻全身心投入登山運動,她也懷疑過自己的選擇。登山是一個付出不一定有回報的項目,還有一定的危險性,相當於一項高風險投資。最初設定登山就是一個愛好,完不成還有很好的工作和生活。沒曾想走到了這一步。

當投入越來越大,困難也就開始了,王雷陷入兩難:繼續還是放棄。這就是她説的“最大的困難在山之外”。登山只需忍受生理上的煎熬,山之外的時間卻很長很長,有太多的心理掙扎。糾結到最後,她使用了後悔測試法:想象自己80歲,回憶往事時,會為當年放棄了一份工作而後悔,還是為當年放棄了一個夢想而後悔?顯而易見的答案讓她堅持了下來,她開始斷工作,還錢,為登珠峯做準備。

海軍陸戰隊出身的教練要求一絲不苟,任何沒有準確執行的訓練在他眼裏都等於零。第一週王雷就被罵哭了。波士頓的冷夜,下着雨夾雪,路面濕滑有冰,教練在Email中説:“不管外面什麼天氣,穿上合適的衣服,給我出去。”王雷沒有同伴。一個人特別孤獨地出門訓練,路過的人家都在温暖的屋子裏烤着火,對比特別強烈,她想想珠峯,“不能期待珠峯的天氣都是眷顧有加的,不能期待珠峯的路都是很順的,所以現在不能找任何藉口,不能給自己一點放鬆的餘地。”

登頂珠峯的路上,有很多紀念碑。“算算生卒年份,很多人非常年輕就走了,還有一些名字是你認得出來的,甚至是你景仰的名字,心情非常沉重。但是轉念一想,他們走的時候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就是最好的歸宿。對登山者來説,不是死在山上就是死在病牀上,當然是死在山上更接近他們的願望。”

超越自我的3。0時期

最近,王雷剛剛在北京忙完一期青少年夏令營,她想通過各種户外活動幫助孩子們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一開始,面對諸如“你有什麼優點”“你有什麼夢想”的問題,好多孩子回答“我沒有優點”“我不知道我的夢想是什麼”。她用了很多方法,引導孩子們接納自己、大膽嘗試,夏令營結束時。大多數孩子找到了新的答案。“有朋友告訴我他們報名去參加馬拉松了,有家長發現孩子每天自己起牀跑步了”,這就是王雷目前的成就感來源。

“登山是我的一個愛好。”對她來説,這7年並不是人生跑道的轉換,只是用登山來探索人生。“所謂的人生跑道是主觀認定的,其實人生本來沒有既定的軌道。這7年像是我人生中一段濃縮的成長曆程。今天的我更無畏,對於未知的不確定的一切沒有了恐懼。20xx年之前的我,面對的未來是確定的。如果讓那時候的我想象今天,我會覺得太恐怖了,這不可能。但是現在給我任何一種未來,我都會充滿期待地走過去。可以説,經歷了7年的登山,我升級成王雷3。0版了。”

看過王雷在美國工作時的照片,苗條的小金領,身着淺色職業套裝,坐在辦公桌前,略帶矜持地微笑。而面前的她,小麥色的肌膚散發着陽光的味道,笑聲爽朗熱情,所有坦誠和無畏都寫在眼底。等待阿空加瓜峯好天氣的兩年,在希夏邦馬峯迷路的三個日夜,為營救暈倒的隊友從麥金利峯撇下來,帶媽媽去看攀巖訓練以消除父母的擔憂,在查亞峯被繩子甩到空中轉圈的危急時刻……都融入在她的生命裏。無論是職場金領還是自然的挑戰者,她都做到極致,戰勝了自我,憑藉非凡勇氣成就一番夢想。

對於登山愛好者來説,珠峯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不是攀登的極限。接下來,王雷希望在事業上實現自我超越,她將把精力投入在青少年和企業管理者的領導力培訓上。登山還會繼續,“7+2”的挑戰告一段落,常規的攀巖練習和定期的遠足、長跑不可或缺,登山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她不會像傳教士一樣遊説大家都去登山,她只想告訴所有人:珠峯面前人人平等,在所有攀登要素中最重要也最無法替代的是信念。其實。每個人都有登頂的能力,誰都不要輕易放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