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歷史事件大綱

來源:文書谷 1.23W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經驗與教訓,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歷史,因此,學習歷史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晉朝歷史事件,希望能夠幫到你!

晉朝歷史事件大綱

晉朝歷史事件篇一:劉裕擺卻月陣

晉安帝復位後,劉裕掌握了東晉大權。劉裕本來是個出身貧苦的小軍官,在士族中沒有什麼地位。他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決定發動北伐。

公元420xx年,劉裕從建康出發,先出兵包圍了南燕(十六國之一)的國都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南燕的國主慕容超着急了,向後秦討救兵。

當時,後秦在北方是個比較大的國家。後秦國主姚興派使者到晉軍大營去見劉裕,説:“燕國和我們秦國是友好鄰國。我們已派出十萬大軍駐紮在洛陽。你們一定要逼燕國,我們不會坐視不救。”

劉裕聽了使者這番威脅的話,冷笑一聲説:“你回去告訴姚興。我本來打算滅掉燕國之後,休整三年再來消滅你們。現在既然你們願意送上門來,那就來吧!”

使者走了以後,有人對劉裕説:“您這樣回答他,只怕激怒了姚興。如果秦兵真的來攻,我們怎麼對付?”

劉裕泰然説:“你就不懂得這個理兒。俗話説:‘兵貴神速’,他們如果真的要出兵,就會偷偷出兵,何必先派人來通知呢?這完全是姚興虛張聲勢,嚇唬我們。我看自己也顧不過來,哪有什麼能力救人呢。”

不出劉裕所料,那時候後秦正跟另一個小國夏國互相攻打,還打了敗仗,更談不上出兵救南燕。沒有多久,劉裕就把南燕消滅了。

過了幾年,劉裕平定了南方的割據力量,再一次北伐,進攻後秦。他派大將王鎮惡、檀道濟帶領步兵,從淮河一帶出兵向洛陽方向進攻,自己親自率領水軍沿着黃河進軍。

那時候,北方鮮卑族建立的北魏開始強大起來,它的勢力已經發展到黃河北岸。北魏在北岸集結了十萬大軍,威脅晉軍。劉裕的水軍沿着黃河前進,有時風猛水急,晉軍的船隻被水衝到北岸,就受到魏兵的攻擊。

劉裕派水軍上北岸去打魏軍,魏兵就逃,等晉軍回到船上,他們又在北岸騷擾,弄得晉軍來回奔跑,沒法順利進兵。

劉裕派了一個將軍帶了七百兵士、一百輛兵車登上北岸,沿岸擺開一個半圓形的陣勢,兩翼緊緊靠着河岸,中間鼓出,當中的一輛兵車上豎了一根白羽毛。因為這種佈陣形狀像個月鈎,所以名叫“卻月陣”。

魏兵遠遠觀察着晉軍的佈陣,不懂是什麼意思,也沒有敢動。

一會兒,只見晉軍中間車上有人舉起白羽毛,兩側就湧出了二千名兵士,帶着一百張大弓,奔向兵車。

魏兵看看這個陣勢,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就集中三萬騎兵向河岸猛攻晉陣。晉陣上一百輛兵車上的弓箭齊發,仍舊擋不住魏兵。

沒料到晉軍在卻月陣後面,另外佈置好一千多支長矛,裝在大弓上。這種長矛約有三四尺長,矛頭特別鋒利。魏兵正向晉軍猛攻的時候,晉軍兵士們就用大鐵錘敲動大弓,那長矛往魏軍飛去,每支長矛就能射殺魏兵三四個,三萬名魏兵一下子就被射死了好幾千。其他魏兵不知道晉軍陣後還有多少這種武器,嚇得抱頭亂竄,全線崩潰。晉軍又乘勝追擊,殺死了大批魏兵。

劉裕打退魏軍,打通了沿黃河西進的道路,順利西進。那時候,王鎮惡和檀道濟帶領的步兵,已經攻下洛陽,在潼關和劉裕水軍會師。接着劉裕派王鎮惡攻下長安,滅了後秦。

劉裕滅了後秦,把他一個十二歲的兒子和王鎮惡留在長安,自己帶兵回南方。

過了幾年,晉安帝死去,劉裕認為時機成熟,就派人勸説剛剛即位的晉恭帝讓位。公元420xx年,劉裕即位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宋。這就是宋武帝。東晉王朝在南方統治了一百零四年,到這時候滅亡了。

晉朝歷史事件篇二:謝安東山再起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蕩蕩,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

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

這個消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着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裏,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着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

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苻堅強大起來以後,東晉的北面邊境經常遭到秦兵的騷擾。朝廷想找一個文武全才的將軍去防守邊境。謝安把自己的侄兒謝玄推薦給孝武帝。孝武帝把謝玄封為將軍,鎮守廣陵(今江蘇揚州市),掌管江北的各路人馬。

謝玄也是個軍事人才。他到了廣陵以後,就招兵買馬,擴大武裝。當時有一批從北方逃難到東晉來的人,紛紛應徵。他們中間有個彭城人叫劉牢之,從小練得一身武藝,打仗特別勇猛。謝玄派他擔任參軍,叫他帶領一支精鋭的人馬。這支人馬經過謝玄和劉牢之的嚴格訓練,成為百戰百勝的軍隊。由於這支軍隊經常駐紮在京口(今河蘇鎮河市),京口又叫“北府”,所以把它叫做“北府兵”。

這一回,苻堅率領百萬大軍進攻東晉,謝安決定自己坐鎮建康,派弟弟謝石擔任征討大都督,謝玄擔任前鋒都督,帶領八萬軍隊前往江北抗擊秦兵,又派將軍胡彬帶領水軍五千到壽陽(今安徽壽縣)去配合作戰。

謝玄手下的北府兵雖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比東晉大十倍,謝玄心裏到底有點緊張。出發之前,謝玄特地到謝安家去告別,請示一下這個仗怎麼打法。

哪兒知道謝安聽了像沒事一樣,輕描淡寫地回答説:“我已經有安排了。”

謝玄心裏想,謝安也許還會囑咐些什麼話。等了老半天,謝安還是不開腔。

謝玄回到家裏,心裏總不大踏實。隔了一天,又請他的朋友張玄去看謝安,託他向謝安探問一下。

謝安一見到張玄,也不跟他談什麼軍事,馬上邀請他到他山裏一座別墅去。到了那裏,還有許多名士先到了。張玄要想問,也沒有機會。

謝安請張玄陪他一起下圍棋,還跟張玄開玩笑,説要拿這座別墅做賭注,比一個輸贏。張玄是個好棋手。平常跟謝安下棋,他總是贏的。但是,這一天,張玄根本沒心思下棋,勉強應付,當然輸了。

下完了棋,謝安又請大夥兒一起賞玩山景,整整遊玩了一天,到天黑才回家。

這天晚上,他把謝石、謝玄等將領,都召集到自己家裏,把每個人的任務一件件、一樁樁交代得很清楚。大家看到謝安這樣鎮定自若也增強了信心,高高興興地回到軍營去了。

那時候,桓衝在荊州聽到形勢危急,專門撥出三千名精兵到建康來保衞京城。謝安對派來的將士説:“我這兒已經安排好了。你們還是回去加強西面的防守吧!”

將士回到荊州告訴桓衝,桓衝很擔心。他對將士説:“謝公的氣度確實叫人欽佩,但是不懂得打仗。眼看敵人就要到了,他還那樣悠閒自在:兵力那麼少,又派一些沒經驗的年青人去指揮。我看我們準要遭難了。”

晉朝歷史事件篇三:太平盛世

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滅吳後改元太康,並將這個年號一直用到公元289年。在此期間,他重視農業,發展經濟,百姓過上了小康生活,國家一派盛世景象。於是,史學界稱之為“太康之治”。

太康年間的經濟繁榮,是從土地制度改革開始的。

曹魏時期,由於連年戰爭的需要,推行的是大規模的屯田制,即由士兵、農民墾荒種地,為軍隊解決糧食問題。到曹魏末年,這種制度已遭到破壞,並導致農業荒廢,國庫空虛,百姓沒有土地,生活極其窮困,而達官貴人則可以無限制地霸佔土地。比如一個很不起眼的“雜牌將軍”,就可佔有良田幾百頃。他們對農民肆意盤剝,更加深了農民的苦難。

司馬炎下定決心,要解決土地問題。為此,他“罷州郡兵以歸農”,並頒佈了佔田制,以使農民可以合法擁有自己的土地。當時,人們的年齡都有分組:男女16歲至60歲為正丁;13歲至15歲、61歲至65歲為次丁;12歲以下為小,66歲以上為老。根據佔田制的規定,每名丁男可佔田70畝,丁女可佔田30畝。當然,他們也有交税的義務,如每名丁男繳50畝税,丁女則繳20畝税。農民墾荒種地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很快他們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當時,司馬炎還設有“常平倉”,豐年按適當價格拋售布帛,收購糧食;荒年則按適當價格出售糧食,穩定糧價。誰想囤積居奇,幹些投機倒把的勾當,門兒都沒有!《晉書·食貨志》中曾稱:“是時天下無事,賦税均平,人鹹安其業而樂其事。”幹寶在《晉紀·總論》中也描述了太康年間的繁榮景象,説當時“牛馬被野,餘糧委畝,行旅草舍,外閭不閉,民相遇者如親。其匱乏者,取資於道路。故於時有‘天下無窮人’之諺”。

有人會説,想達到“天下無窮人”的理想境界,談何容易?這恐怕是吹牛吧!但這句民諺足以説明司馬炎關注民生,政績不俗。他開創的“太康之治”,已把西晉王朝推向了一個巔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