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説新語讀後感(精選15篇)

來源:文書谷 2.51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世説新語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世説新語讀後感(精選15篇)

世説新語讀後感1

《世説新語》這是一本講述南北朝時期社會上流傳的新鮮故事的一本書。那麼何為層次?有錢或有權?現代人大多都這麼認為。但真正有層次的人,他的層次感是從言行中表露出來的。

陳元方,出生在太丘長的家中,也是當時上流社會的人。7歲時,他在門外玩耍時,來了一個人,是他父親的`朋友,他是來赴約的。但當時他父親陳太丘因朋友未能按時赴約,而已經走了。朋友得知後很生氣,甚至還心有怨言,罵了陳太丘。陳元方告訴他,赴約遲到是不講信用,對着他的兒子辱罵他的父親,是不講禮,友人聽後自覺很慚愧,想要道歉,但是元方卻自顧進了家門,不再理睬他。

有一個較為廣泛的想法:不要以你不喜歡的方法去對待別人,友人已經無禮,是應該説説他。但是這體現了一個人的層次感,體現了元方思想境界高。如果,只中説友人兩句,叫他日後要改正,那就成了老子教訓兒子了!相反,他用行動告訴了友人:你這是沒有人會喜歡你的,包括小孩子。

層次,不是錢或權,也不是説出多麼深奧的話,而是做出最有意義,卻又看似不起眼的一舉一動。深奧,卻又不做作的言行,才能讓人感受到強大的層次感,讓人從內心深處感到敬佩。

世説新語讀後感2

讀書,是既能安靜下來,又能提高素質的一項活動,而讀名著,卻又是別一番滋味。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世上的書千千萬萬,在大千世界中,怎樣的書沒有?真正被稱為“名著”的那幾本,到底為什麼是名著?

《世説新語》是一本描寫人物有趣的言行舉止的書,由一個個或新穎,或陳舊的`小故事組成。《才思敏捷的楊修》就是其中一則。它講了楊修和曹操猜謎的故事“黃娟幼婦,外孫齏臼”竟可以一看就理解出“絕妙好辭”四個字,我們不得不驚歎楊修的才華和文字聯想能力。

還有《為朋友捨命的苟巨伯》苟巨伯遠道而來看望朋友,可是準備攻城的賊兵闖了進屋,賊兵怕有詭計,質問他們為什麼不逃跑。苟巨伯毫不畏懼的説:“朋友有重病,我不忍心丟下他,寧願用我的身軀代替朋友的性命。”就這樣賊兵羞愧難當,讓下城池,撤退了。

《世説新語》的一個個小故事分開看,處處 閃耀着人們的生活情趣和智慧,合起來看,又是一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盡顯人間百態,世事滄桑。

世説新語讀後感3

這篇《世説新語》的精選文章,仍是《課外閲讀》中的一篇文章。它介紹了“五則”古人言行舉止的精彩之處,向我們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五則打上雙引號的原因是:題目是五則,故事只有四則……)

第一則故事是“才思敏捷的楊修”,講的.是楊修與曹操一起看到了石碑上的“黃絹幼婦,外孫齏臼”,而楊修馬上想到了這一題的答案“絕妙好辭”,曹操則走了三十里地才想出來。第二則故事是“為友捨命的荀巨伯”,講荀巨伯探望重病好友,恰好胡賊攻城,荀巨伯卻不願棄友求生,還用自己的義氣與勇氣讓賊兵撤退。第三則故事是“巧對妙答的鐘士季”,講鍾士季去探訪嵇康,但嵇康一直在打鐵,旁若無人。鍾士季見了要走,嵇康便拉住他問“聽了什麼而來,看了什麼而去”,鍾士季答“聽了所聽到的來,看了所看到的去”。最後一則故事是“詠絮才女謝道韞”,在謝安問“白雪紛紛像什麼”後,侄子回答“在空中撒鹽的景象差不多可以相比”,而侄女謝道韞的回答則非常妙,她答道“不如説它像柳絮憑大風而飛起”,不妙嗎?

這幾則故事中,有人是用奇言妙語展示智慧,有人用自己的義氣展示他們的勇敢,但不管怎麼説,智慧需要學習,勇氣需要鍛鍊,所以説,只要現在開始學習、鍛鍊,也許我們也會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樣,在一定的時候,能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及智慧!

世説新語讀後感4

《世説新語》講的是劉道真嘗為徒,扶風王駿以五百匹贖之,既而用為從事中郎。當時以為美事。劉道真,姓劉名寶,字道真,性格豁達,通經史,精音律,善長下棋,並且智勇雙全,在扶風王司馬駿府內擔任從事中郎,後擔任侍中、安北大將軍,後來由於戎衞北境有功,賜爵為關內候。這裏“徒”字意指服勞役的犯人,“既而”意指不久。這篇文章的意思是:劉寶曾是服勞役的犯人,司馬駿花了五百匹布將他贖了出來,不久後又任命他為從事中郎。當時人們將這件事傳為美談。

我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時,並沒什麼感受,但當我讀了5遍6遍乃至10遍時,就有了深刻的感受。我十分佩服司馬駿的這種做法。首先,他能夠不計劉寶以前犯過罪,任用劉寶,給劉寶用武之地,其次,司馬駿花重金將劉寶贖了出來,可以説是對劉寶有恩,讓劉寶死心塌地為自己做事。即便將來劉寶勢力過分強大,也總會賣個人情。這件事傳為美談,又的民心。司馬駿做這件事心思慎密,一舉多得,我很佩服。他的這一做法也似乎效仿了齊桓公不計前嫌,任用管仲。齊桓公最終成就了一番霸業,而司馬駿也在宗室中變得最為俊望。

生活中,我們也切不可因為他人曾有過什麼過錯或是做過什麼不好的事而一直對他心存不滿。平等待人,往往更容易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同樣,做錯事的.人也不能過分自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不改。我們應有的是積極向上、改正錯誤的態度。

世説新語讀後感5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説:“美德是靈魂的一種健康,美貌和良好習慣。”

莎士比亞説:“金子!黃黃的,光閃閃的,只要有一點點,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者變成尊貴者,老年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人們渴望財富,但是要取之有道。甘於貧苦,言行高潔。在面對他人的贈與與誘惑是,要不為所動。人在貧窮時,要有氣節,人窮志不短。

朋友就是志趣相投,心性相近的人結合在一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志趣和目標,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

在道義,人格於生命和功名利祿發生矛盾時,我們要合理的選擇。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有一需要用真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諒解去護理,朋友也是一面鏡子,是第二個自我,能從朋友的身上反映出自己的性格,朋友難得,友誼更最值得珍惜。

投機者鄙視友誼,自私者躲避友誼,真誠者珍惜友誼。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不要驚慌失措,應坦然面對。不同的教育和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是不同的。

人要做到尊嚴上的獨立,首先要有經濟上的為獨立,有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追求,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格。

寂寞是生命的陪伴,是心靈的依託。他告訴我們情感需要歸宿,心靈需要港灣,紅塵需要百態人生,機會一去不復返,擁有就要珍惜。

要學會感受寂寞,享受寂寞。因為他與我們同行。

世説新語讀後感6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過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在等候他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遠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的'説:“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先走了。”元方説:“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着孩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要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的走進家門。

為人處世應該講理守信,想友人那樣自己不遵守承諾卻還反怪太丘不守信,還對着太丘的孩子大罵其父真是不該,元方的做法讓友人慚愧,沒曾想自己竟還不如一個孩子懂禮。

兩則故事中,第一則告訴我們的是一個“義”字,第二則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信講理。聰明人都明白,我們應該向那種重情重義的人看齊。

《世説新語》有許多小故事組成,每一篇都只有短短的幾行,但讀起來有如微小説,善於抓住人物特點。寥寥幾字卻包含了人物的性格、神態、動作等內容,言簡意賅卻又意藴深長,值得大家思考。

世説新語讀後感7

讀完《世説新語》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第一》的一四和四五篇。這兩篇都是講“孝”,但完全是兩種風格。

一四講的是王祥的繼母很恨他,他卻愛繼母,當王祥得知繼母恨他時,他竟然求繼母處死自己。我認為這種孝,太過頭了,一個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只是因為繼母恨自己,僅僅為了一個人放棄自己的未來,這還算是“孝”嗎?王祥的繼母如果沒有醒悟過來呢?這世界上又會少一個智者嗎?要是天下所有的人都變成這樣,得有多少人不明不白地死去啊。而且,繼母已經暗中派人去砍他了,這麼一個惡人,敢在她面前請求處死自己,是很有可能被處死的。那時,這個所謂有孝心的人,豈不是成為一個很做作的、會被後人笑話的人了嗎?

相反,我認為四五才是真正的“孝”,不過頭的“孝”。

故事講的是陳遺的母親喜歡吃鍋底焦飯,他任職州郡主簿時,常帶一隻口袋,把焦飯放在裏面,回家送給母親。後來,他被迫去打仗,那幾鬥焦飯來不及送回家,就帶到軍隊裏去了。但是,好多兵在戰敗時餓死了,只有陳遺靠着焦飯活了下來。陳遺把送給母親的'焦飯在戰敗時吃了,這是對的,不然他怎麼活下去。但有些人會認為這樣是“不孝”,我很不理解。我認為,如果陳遺硬是要把飯給母親,就很做作,像王祥一樣。吃了那些飯,既能讓別人知道他很孝順,又能使自己活下來,這不是很好嗎?何必像王祥一樣做作?這才是“孝”。

我很讚賞陳遺的“孝”,不喜歡王祥過頭的“孝”。這就是我對“孝”的看法。

世説新語讀後感8

元方十一歲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護之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賦父?

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袁公一次問兒童時的元方他爸在當縣城做官時,都做了些什麼事情,為什麼所有人都對他讚口不絕的。

元方説他父親對比較強勢的人用德行去感召,對弱小的人則用施以仁慈和關懷。讓所有的人都安心穩定,享受幸福生活,久而久之,所有的人都感激他。

袁公笑説他做縣令時也如此對一方百姓,不知是元方的父親效仿他呢還是他效仿元芳父親。

元方説周公和孔子不在同一個年代,但是他們所思所想卻不謀而合,跨越時空後也有驚人的相似。但是周公並沒有效仿孔子,孔子也沒有效仿周公。

兩個不在同一個時空的人心繫一處,思維模式和處事方法相同是有可能的,如在老子莊子孔子出現的時代,西方也正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出現的`時。但是他們彼此並不知道有對方存在。

這説明文人有相同的思考方式並不奇。

當然後人受前人影響的也不排除,從文章,語言,從行為處理方式都有受其影響。

兩個人都沒有受影響,但是某天遇到了恍然大悟原來真的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

世説新語讀後感9

“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這是適時的自嘲,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同樣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這句話出自《世説新語》簡傲三,講得是鍾會請眾名士拜訪嵇康卻被無視,當他準備離去時,嵇康問道:“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意思是:我聽到我所聽到的而來,我看到我所看到的而去。這實際就是句車軲轆話,但在鍾會這裏卻有了不一樣的效果。在良久的等待後,鍾會面對嵇康率性的`問話,以問為答,在自我解嘲的同時,展現了與嵇康相同的曠達的生活態度,留下了這段佳話。

這就是自嘲的妙處。

自嘲要用,要會用。首先得判定是否需要,鍾會面對尊敬之人,自然不能也不會為等待生氣。嵇康發問何嘗不是鍾會展示自己的機會?

其次看場合、氣氛等。大家都是不羈之人,鍾會適時適事的侃上幾句,不僅能讓自己體面脱身,打破尷尬的局面,又能展示自己豁達大度的胸懷,何樂不為呢?而如果不分場合自嘲,恐怕就是自己不自信的心理作怪了。

世説新語讀後感10

《世説新語》講的是劉道真嘗為徒,扶風王駿以五百匹贖之,既而用為從事中郎。當時以為美事。劉道真,姓劉名寶,字道真,性格豁達,通經史,精音律,善長下棋,並且智勇雙全,在扶風王司馬駿府內擔任從事中郎,後擔任侍中、安北大將軍,後來由於戎衞北境侑功,賜爵為關內候。這裏“徒”字意指服勞役的犯人,“既而”意指不久。這篇文章的意思是:劉寶曾是服勞役的犯人,司馬駿花了五百匹布將祂贖了出來,不久後又任命祂為從事中郎。當時人們將這件事傳為美談。

我第一次讀這茖故事時,並沒什麼感受,但當我讀了5遍6遍乃至10遍時,就侑了深刻的感受。我十分佩服司馬駿的這種做法。首先,祂能夠不計劉寶以前犯過罪,任用劉寶,給劉寶用武之地,其次,司馬駿花重金將劉寶贖了出來,可以説是對劉寶侑恩,讓劉寶死心塌地為自己做事。即便將來劉寶勢力過分強大,也總會賣茖人情。這件事傳為美談,又的民心。司馬駿做這件事心思慎密,一舉多得,我很佩服。祂的'這一做法也似乎效仿了齊桓公不計前嫌,任用管仲。齊桓公最終成就了一番霸業,而司馬駿也在宗室中變得最為俊望。

生活中,我們也切不可因為祂人曾侑過什麼過錯或是做過什麼不好的事而一直對祂心存不滿。平等待人,往往更容易發現祂人身尙的閃光點。同樣,做錯事的人也不能過分自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侑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不改。我們應侑的是積極向尙、改正錯誤的態度。

世説新語讀後感11

孝,是一種境界,指的是對長輩的尊敬和孝順,擁有對長輩的孝,就會擁有一些美名,如孝子等,讀了《世説新語》,讓我更加懂得孝之道,懂得那份親情。

今天我讀的是“德行第一”中的第9章,故事講的是這樣的一件事:王祥對後母也非常恭敬。後母讓王祥去守護李樹,有時忽然颳風,王祥就抱着李樹哭泣。王祥一次在別的牀睡覺,後母走去用刀砍他,恰好王祥去小便,後母只砍到被子,王祥回來後,求後母把他砍死,後母被感動了,於是像對自己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

讀完這個故事,我同樣被王祥感動,當王祥做出去求後母把自己砍死的決定時,是冒着多大風險去做的`啊,如果後母沒有被王祥感動,那麼一位孝子,一位讓人尊敬的孝子,就會死在後母的砍刀下,我想:如果我是王祥,遇到這樣一條冷血的毒蛇,要麼逃得遠遠地,要麼自己好好侍奉她。

百事孝為先,王祥能對一個想殺死自己的後母那麼孝順,我們為什麼不能對愛護自己的長輩更加尊敬,更加孝順呢?我們在長輩們給予的優良環境下學習和生活,怎能不感激,不回報呢?孝,是我們最好的回報方式。

孝,是一種崇高的境界,《世説新語》這本小説集,對孝之道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解釋。

世説新語讀後感12

今天早上早讀結束後,趁着媽媽還在做飯,我從書櫃上把《世説新語》拿了下來,先從喜馬拉雅上聽了別人的範讀,然後我把自己不會的字注了音,理解意思後才用媽媽的手機錄的講書。

我已經堅持講《世説新語)六天了,今天我讀了一篇小古文,講的是管寧與華歆的故事:管寧與華歆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兩個一起在園中刨地種菜,突然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寧看見之後並沒有什麼反映,繼續刨地;而華歆卻把金子拿在手中,端詳片刻後又扔了。之後又有一次他們坐在同一張席子上面讀書,有一輛非常漂亮的車從門外經過,管寧依然在認真的讀書,華歆卻放下書本出去看,等他回來之後管寧割開了席子與他分開並説:“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通過這一則小故事我們也發現了管寧,華歆這兩名主人公對金子與熱鬧兩件事的做法。雖然面對金錢的'誘惑都選擇了放棄,但是華歆做的依然比不上意志力超強的管寧,誰能面對金錢而視為糞土呢?相信我們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像管寧一樣。在看書時聽到一點動靜就想出去看看怎麼回事,這一點直接就説明了華歆當時在讀書的時候心不靜,這也讓他與管寧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我們以後在挑選朋友的時候也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世説新語》這本書,是一本特別好的書籍,裏面全部都是一個一個富有滿滿正能量的小故事,些然都是古文,但都有翻譯,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趣,我非常推薦大家去閲讀。

世説新語讀後感13

道義,是一個深不可測而又顯而易見的東西,荀巨伯的故事道義上深不可測,卻又顯而易見。他從遠方來探望病了的有人,胡人來了也不走,這顯而易見。胡人知道了他的事情,認為他太道義,自己太不道義,於是胡人退走了,這深不可測。道義令人費解,令人琢磨,卻有時讓人想知道答案。

義,不僅有道義,還有義氣。義氣在兄弟、友人中常可以看出。兄弟之間的`義氣更純厚、更真實。例如相依為命的兩兄弟用僅有的金錢互相幫助。有人中義氣較散漫、較虛偽,有時比兄弟的義氣更純厚。虛偽的是你交到了一個壞朋友,只會和你稱兄道弟,一起吃喝玩樂。反之,純厚的義氣就是你交到了一個好朋友,和你互相幫助,危難之時可以互相助一臂之力。

還有意義,意義雖然和義氣不一樣。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取決於你為什麼去做,如果你不想去做,這事在別人看來再有意義也沒用,因為你感受不到。反之,你想做就有意義,意義只是一個俗稱,意義的意義很多很多,去找到他們,並且是找不完的。

義,只是一個有趣的東西,和π一樣,是個無限不循環的數字,真的,義深不可測。

世説新語讀後感14

光山話有句方言叫“談玄”,意思是打妄語,説一些不切實際話,但是在《世説新語》中,談玄卻是一種坐而論道的高雅行為。下面我們進入魏晉時期的“朋友圈”,對這羣“談玄”的人,一窺究竟吧。

《世説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玄學“筆記小説”的代表作,為言談、軼事的筆記體短篇小説。從《世説新語》及相關材料中魏晉士人的言行故事可以看到,魏晉時期談玄成為風尚,而玄學正是以道家老莊思想為根底的,道家思想對魏晉士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狀況,乃至整個社會風氣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該書詳細的描寫了魏晉士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不能深究內容史料性的嚴肅真實,在九品中正制的調節下,人物獲得的'社會評價等級決定了他所處的社會階層和地位,進而影響到生前富貴與身後名譽,所以全書基本上都是品評人物的內容,有些是別人口中説出來的,有些是人物本身的行為反應的,不一而足。其中有很多有意思的橋段,比如“皇帝得子請客,大臣説咱們也沒啥功勞的,您還請吃飯,皇上笑道,我生孩子怎麼能有你的功勞呢?”“王藍田吃雞蛋的故事”“卿卿我我、性情中人”的由來等等,劉義慶可謂是當時文人圈中的段子高手了。

有意向讀這本小書的話,還是建議讀燕山出版社或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小冊子本,註解不囉嗦,直取原文,這版本我已刷了七八遍了,是愛不釋手的一本書之一。想要深一些的瞭解魏晉人物的背景故事,可以買一本三聯書店版本的,細細讀來。

世説新語讀後感15

《世説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編撰的一部志人筆記小説。它內容包羅萬象,舉凡政治、思想、道德、文學、哲學、美學等方面皆有涉及,由長短不一的一千多則小故事組成,注重描寫人物的形貌、才學、心理,善於表現人物的獨特性格,使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其文筆簡潔明快,語言含蓄雋永,餘味無窮,往往隻言片語就可以鮮明地刻畫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魯迅曾經評論其“記言則玄遠冷峻,記行則高簡瑰奇”。魏晉時期的名士風度主要有清談、飲酒、服藥和隱逸等幾種外在表現形式,而《世説新語》集中反映了這一時期的這種名士風度,難怪魯迅會將之戲稱為“一部名士的`教科書”。

國中學生閲讀這部小説,不僅可以積累一些文言語感,同時,那一則則生動形象而又富有情趣的小故事可以給他們很多思考和啟迪。他們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寫出閲讀感想,也嘗試着以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全新的解讀與演繹:徐兆豪同學繼上回以圍棋的形式成功解讀龍應台的《目送》之後,更加成熟地進一步以此形式演繹《世説新語》德行篇中的幾個小故事;司源同學、鬱雨晨同學嘗試以漫畫、編程的形式表達自己的閲讀感受;戴雍涵、李茗宇同學更是以魔方和溜溜球來表現自己的體悟——這些獨特的閲讀感受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我們將這些精彩而別樣的《世説新語》閲讀感受分三期推出,此為第一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