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9.4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篇1

第一次讀《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寶寶只有幾個月大。那時我急需從各種育兒書,成長書中尋找知識、積累信心、增強力量,可是這本受很多人追捧的《孩子,你慢慢來》卻沒有給予我心靈的支撐,我覺得它温馨但不夠強悍。第二次翻開這本書,我突然比之前更加感動於書中生活的瞬間,也比之前更懂得孩子對於母親的意義,這些看似細微細碎細小的時刻,組成了孩子與母親的整個世界,就像湖水上的粼粼微光,閃閃發亮。對於母親來説,這些就是記憶中最珍貴的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

在序篇《蝴蝶結》中有一個小孩子系蝴蝶結,那一句“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體貼的母性關懷温暖心扉。而與之對比的是,因為交不起補習費而挨老師鞭子,最終帶着弟妹自殺的王愛蓮。開篇便用這樣的對比與警示引起思考,一個温柔的世界對孩子來説是多麼重要。

孩子的世界有單純又寬廣,孩子的善良令人動容,孩子的真實讓人反思,孩子的敏感讓人熱淚盈眶。學會説話的華安,觀察世界的華安,聽故事的華安,看小鳥的'華安,説四種語言的華安,失落的華安……孩子展示給我們一個全新的充滿欣喜的世界,清晰又新鮮,同時他們也展現給我們一個無助的世界,柔弱又敏感,父母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耐心,慢慢的陪她長大,直到她準備好獨自前行。

媽媽的世界温柔又多情,她忍不住與孩子親吻,她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她有自己的事業理想卻心甘情願的放下,面對好友的詢問“你後悔嗎?”,她説:“還好。有些經驗,是不可言傳的。”她有時也心煩,但是看到亮晶晶的純真眼睛,她的心裏無比柔軟。她思考三歲的孩子真正要的是什麼,她安慰孩子的失落,她有時也會像很多中國媽媽一樣要求孩子寫字規範,但是面對孩子的憤怒她又坦然接受。媽媽相信孩子的誠實,在意孩子的自尊心,面對偷東西的小孩沒有責罵。這些讓人禁不住思考,對孩子來説,媽媽的耐心與信任是多麼重要。

我們常常在説,教育這件事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好的教育給予孩子信心,壞的教育摧毀孩子的自尊。耐心的等待是大人能給予孩子的最温柔的擁抱,而我們常常忘記這一點。我們催促孩子,因為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我們嘲笑孩子,因為他們做的不夠快不夠好;我們嫌孩子笨拙,完全忘記他們還只是孩子。無形當中,我們替孩子做了很多,而最終我們抱怨,你怎麼什麼都不會做。

生命很長,成長不易。還記得書中有這樣一個情景,外出的六個小時的媽媽回來了,她問:“媽媽不在的時候,你做了什麼?”這小孩平靜地回答:“我想事情。”媽媽忍住笑問他:“你想什麼事情?”“嗯——”小男孩莊重地回答:“我想,沒有媽媽,怎麼辦。”看到這裏,心柔軟了,眼睛模糊了,在孩子的童年裏,媽媽就像是天空,籠罩着一切,沒有媽媽該怎麼辦?男孩平常地説出這句話,媽媽們看了卻心中激起千層浪。如果孩子這樣需要你,你是否願意慢慢地陪伴他長大,讓他慢慢地向前走?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篇2

龍應台是著名作家,她的著作很多《目送》、《親愛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來》等一些較有影響力,最近,剛剛讀完《孩子你慢慢來》一書,感觸頗多。

《孩子你慢慢來》寫到“誰能告訴我做女人和做個人怎麼平衡?我愛極了做母親,只要把孩子的頭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覺得幸福,可是使我覺得幸福,可是我也是個需要極大的內在空間的個人,女性主義者,如果你不曾體驗過生養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訴我些什麼呢?”對龍應台而言做一個母親作為一個女人一生當中的重量是何等的重!

書中以第三人稱來敍事,彷彿作者也在和讀者一起來打量這對母子的生活常態,你看不到一個母親面對着你絮絮叨叨那些生活的細碎。華安在玩耍在淘氣中認識這個世界,媽媽在做家務在趕稿子在給孩子唸書在生氣,那些文字最樸實、最細膩、也最簡潔地還原了一幅幅歲月畫面,幾乎取消了一切可能的抒情、感慨、議論、説教,只是乾淨利落的描述,讓你看到,聽到,觸摸到,然後思考。思考的不是如何如何成才,不是如何如何出眾,而是讓人思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那些不經意間遺失的細節。它們渺小、無謂,它們太習以為常,太容易被遺忘,可它們就這麼漂漂亮亮地給留了下來,寫了下來,一篇篇,一幕幕,長長短短,晶瑩剔透,甚至不要求情節完整,只要納依附在事件上的情緒傳達出來,就行了。

拜讀此書以後,我才深深感受到作為華人世界最有影響的一支筆,龍應台的文章有萬丈豪氣,然而《孩子你慢慢來》卻令人驚歎,她的文字也可以有萬丈深情,龍應台作為一個母親,她與生命的本質和起點素面相對,做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熱愛,字裏行間不單單是傳統的母職的'歌頌,而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的生活散文

在書中,我發現許多句子充滿了愛,體現出龍應台十分愛自己的孩子,因為龍應台以一種母親安靜的、潛移默化的方式,把自己的兒子華安教育成了一個“像一株小樹一樣正直”的人。

《孩子你慢慢來》讓我懂得了母愛和做母親的辛苦。作為大多數母親都對待自己的孩子十分嚴格,這一點使孩子發生了叛逆心理,而在這本書中龍應台和兩個孩子相處十分融洽。作為孩子都有幾個無知的要求,比如説要媽媽很温和、要媽媽不打人不罵人、要媽媽不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這些要求並不過分,但要做到卻很難,而龍應台全做到了。此書還告訴大多數母親,如何做最優秀,最討孩子歡心的母親。做一個孩子忠實的觀眾或者拉拉隊員,虔誠的陪伴孩子成長的每一步,哪怕不能時刻牽頭引領,只能望向他蹣跚的背影而已。

但願普天下所有的母親都能平等對待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像龍應台一樣盡職的好母親,滿足孩子們那些無知的要求吧,因為教育不是賽跑,人生更不是,請多點耐心,給點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孩子,請慢慢來。

將此書獻給已做母親或即將做母親的您一起分享!體驗做母親的那份喜悦吧!

《孩子你慢慢來》讀後感 篇3

作為華人世界最有影響的一支筆,龍應台所創作的《孩子你慢慢來》讓我感受到作為一位母親而擁有幸福與歡樂。讓我回憶起作為兒時我的天真與喜悦。一次次閲讀,一次次擁有新的感悟,這樣純真、美好的感情,怎能不讓我的心變得平靜?

作為母親的龍應台,用自己最多彩絢爛的筆序、輕鬆柔軟的字體記錄着孩子的點點滴滴。故事中的一位母親用母愛和理智來教誨、哺育着孩子,一個女子,她在自己的異鄉、兒子的故鄉感受着屬於他們的快樂。而我的感受與其融在一起,喜悦、回味、舒暢,要想體會那種快樂與喜悦,自豪與淚水,真的很難很難。成長的過程是是幸福、可愛、自豪但略帶痛苦的,作者卻用温柔的'字樣,譜寫得讓人心生温柔。

我喜歡龍應台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温情;其中帶着女性細膩的美與善,又有令人傾慕的大智。我喜歡上這部作品之前並沒有看過任何簡介和引言,只這樣一行字就足以讓我陷於其中。於是,在接下來的這幾天,我一有時間就打開電腦,完完全全投入於閲讀中。這是第一部我可以在音樂的伴隨下認真看的作品,因為即使聽着音樂,我也可以完全過濾掉一切無關的干擾,要的只是能夠讓我凝神靜心的輕輕的曲子。

卷首語説道:“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着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着窄巷裏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每一篇小文章裏,孩子的純真無邪和媽媽對孩子的愛都被描寫得淋漓盡致,讓看的人也沉浸在他們的幸福氛圍中。從孩子的出生開始,龍應台的生活就被孩子包圍,她給孩子洗澡、餵飯、換衣服、帶他們認識這個世界、讀故事書給他們聽。在《初識》中,8個月大的安安雖然還不能人語,但已會咿呀做聲了,而且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新鮮感。於是,每天早上,在去幼兒園的路上,“兩個人都很忙碌。是這樣的,媽媽必須做導遊,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她。”媽媽每天晚上都給安安念故事,但她會有選擇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書一律不要。因為“在他往後成長的歲月裏,他會見到無數的人間醜惡事,沒有必要從兩歲就開始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仇恨,人的快樂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貴!”我認為這句話特別有道理,這也就是龍應台她獨特的教育藝術:慢與愛。

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母親的本能,給我們自己的尊嚴,卻不是每一個家長所能辦到的。在我們的傳統中並沒有將孩子和成人當成平等的人。這些家長應該學學向龍應台這樣的母親,嘗試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耐心傾聽才能更好的理解他們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