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書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8.36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課外書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課外書讀後感

課外書讀後感1

這幾天,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感受頗深。作者是意大利的德·亞米契斯,本書以日記形式講述了恩利科一年中的所見所聞。他結交了許多好朋友,有力大無比的卡羅納,聰明的德羅西,“小商人”卡羅菲和可愛的“小泥瓦匠”等等一些夥伴。

這本書主要圍繞“愛”這主題來撰寫,比如,“我”生病時,父親無微不至地照顧“我”,這是父母對孩子的疼愛;馬爾科的媽媽在外地工作,結果不慎得了大病正當心灰意冷的時候,年僅12歲馬爾科隻身一人千里迢迢從意大利到阿根廷,當媽媽看見他時重新樹立了信心,燃起了對生活希望,這是孩子對父母敬愛;當同學因生病未到校上課,老師放棄休息時間,丟下要批改的作業探望學生,這是老師對學生的關愛;當同學失足落水命懸一線的時候,皮諾特不顧一切跳入水中捨命相救,這是見義勇為的大愛。

本書最讓我感動的是《倫巴第的'小哨兵》,裏面講述了一個男孩為了幫本國戰士獲取情報,在偵察敵情時不慎中彈身亡,最終因為可靠的情報獲取了本場勝利,隨後,戰士們把國旗蓋在他的身上,並向他致敬。男孩知道自己很可能會陣亡,卻依然擔任“火線偵察兵”的角色,這不正是小男孩的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嗎?這不正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嗎?這他用生命換來了和平和他人對他的敬仰。

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種的愛,愛就像千絲萬縷的陽光,照耀着每寸土地;愛就像一朵朵鮮花,開滿在受助者的道路上;愛就像甘甜的泉水,滋潤着乾枯的心靈。讓我們都能成為一個心中有愛、行中有善的人,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真正實現富強、民主、文理、和諧。

課外書讀後感2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青春是美麗的。怎樣才使自己的青春美麗呢?作者林玉友説:“抓住了今天,你就抓住了生命,抓住了未來,你的青春就是美麗的。”

我認為昨天的成就已成為歷史,不要因為昨天的過錯而耽誤了你今天的光陰。別人是不會看你昨天的成就,而是看你今天努力拼搏的結果,也就是你未來的光輝。其實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都是温暖的,不要把昨天的機會,昨天的事情拿到今天來做,假如昨天你忙忙碌碌卻一事無成,如果你今天再不努力拼搏,你的青春將黯然無光。別看你耽誤了一天,可是你日積月累,一年的光陰,就這麼在你手中流逝。我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未來是美好的。我們“今天”的生活為“明天”打下最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我們“明天”的天空才是明亮而又美好的。

要抓住今天,必須要對自己有信心,有競爭力,今天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明天”的幸福,無論自己如何,要不歎息、不埋怨、不優慮,中國的保爾——張海迪阿姨不是這樣麼?她從小就下半身癱瘓,但她並不灰心喪氣,並不埋怨上天給她那麼困苦的.命運,更不對未來抱着美妙的幻想,而是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勇氣,她相信只有“今天”的拼搏與奮鬥,才有明天的鮮花與碩果,因此她抓住了每一個“今天”,抓住了每個今天的分分秒秒,所以才有今天她那美麗的青春。

從嬰兒到白髮蒼蒼的老人,我們能有幾個這樣的青春?因此,我們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抓住每一個“今天”!有的時候,你會覺得這一天好難過,好沒有興趣,其實生活的興趣,都是靠你自己去創造,自己去體會,你就會發現每一天都代表着一種特殊的意義。所以我們不能荒廢“今天”,要把握每一個今天!

課外書讀後感3

《祁黃羊薦賢》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聯想到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期革命鬥爭的鍛鍊,造就了大批公而忘私,捨身為國的共產主義戰士。有的竟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來喚醒天下人民的革新意識,他們雖然永世長眠,但是我們從這些先烈身上得到了珍貴的.精神遺產——天下為公,它是永垂不朽的!

“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化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這句話説得一點也不假。那麼,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否應在我們少年兒童中體現呢?要!一定要!這是中華民族在世界之林中的光輝形象,炎黃子孫皆當引以為驕傲和自豪。

處處為別人着想,這種先人後己的行為雖不能説遍遍皆是,但是你如果留心觀看,一定會發現無數催人淚下的動人事蹟和許多可敬可泣的英雄、模範人物。就説銀行工作人員劉玲英同志吧。她為了國家和人民的財產,毅然和歹徒進行生死搏鬥……國家財產是保住了,可是劉玲英同志卻被喪失天良的歹徒打得奄奄一息,渾身傷痕,終身殘廢。堂堂五尺男兒,恐怕也難以想象正是這位弱小的女子以她那顆公而無私的心,換得了她寧死不屈,英勇無畏的行為,保住了國家人民的財產。由此可見,天下為公的精神是多麼需要提倡,是多麼需要發揚光大啊!

是呀!國富民強需要它——天下為公。我們要繼承它。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緊迫責任和歷史使命。以勤勞,竭誠奉獻;以智慧,探索創業;以才幹,忠誠職守;以正義,救危扶困;先公後私,去追求共產主義的光輝理想。這就是我讀完《祁黃羊薦賢》後的感想和理想。

課外書讀後感4

前幾天,我在家看完了一本書《二戰戰役全紀錄》。

這本書集中了二戰中最重大、最經典、最具戰略意義的眾多戰役,敍述翔實,鋪陳詳盡。不僅從宏觀上講述戰爭,而且從細微之處着眼,努力搜尋歷史的蛛絲馬跡。

在這本書中,作者曾這樣評論二戰:“這是一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自由與專制的人類命運大決戰!”

是的。在這場以法西斯德、日、意軸心國為一方,美、英、蘇、中等反法西斯的同盟國為另一方的大戰中,戰場波及範圍之廣,雙方投入兵力兵器之多,作戰樣式之新,產生的影響之大、之深、之遠都是前所未有的.。這場戰爭最終以美、英、蘇、中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戰勝了法西斯侵略者而告終。

正是這場戰爭造就了許許多多的經典戰役,讓人刻骨銘心、回味無窮。不列顛上空,戰鷹搏擊;大西洋海上,狼羣猖獗……無盡的災難讓人們看不見曙光,暗無天日。莫斯科紅場、斯大林格勒、列寧格勒,火炮齊鳴,殊死抵抗。世界的格局正在逐漸改變。從西西里到諾曼底,盟軍敲開了納粹的大門;從庫爾斯克到易北河畔,蘇聯紅軍戰戰告捷;從中途島到硫磺島,美軍和日軍互不相讓;從上海到金山衞,中日兩軍決一死戰……每一個戰場在海陸空各個空間都留下了雙方廝殺的身影。那血雨腥風的戰場,那慘無人道的殺戮,那血肉橫飛的場景,讓人驚心動魄、唏噓不已。

二戰是永遠説不完、説不夠的老話題。回顧這次空前浩劫,重温那段血與火的歷史,不僅可以豐富知識,更可以吸取歷史教訓,更深入地反思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戰爭與和平等問題。

和平來之不易,我們定當珍惜!

課外書讀後感5

一天,我讀了一篇叫《這是兒子的魚》的文章,這篇文章像磁石一樣地吸引住了我。讀後,心潮澎湃。文章記敍了一對父子在河邊釣魚,兒子在釣魚時,獨自與一條的王鮭進行了一場拉鋸戰,經過兒子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於成功地捕獲了這條14公斤的王鮭。這篇文章最打動我的是小男孩那種獨自頑強拼搏、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使我想起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一件事情。

那是在學校的一天,十分有趣的地方,就想到了坐我身後的好朋友宮寅鵬與他分享。我回在上80分鐘的時候,我的作業只差一道思考題就寫完了,可是我想了一會也沒有想出來,就決定放棄,然後拿出課外書看了起來。當我看到一個十分有趣的地方,就想到了坐我身後的好朋友宮寅鵬與他分享。我回頭一看,可他眉頭緊鎖地在想那道思考題。他見我回頭過來,急忙問我:“這道題你做出來了嗎?”我滿不在乎回答:“我也沒有做出來。反正明天老師也會講的,沒關係啦!快來看看我帶來的課外書,這兒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可是沒有想到宮寅鵬卻對我説:“我對這道題已經有了點眉目,讓我再想想。”説完,他又開始專心致志的計算起來,不再理我了。果然,過了不長的時間,他高興地拍拍我的後背,告訴我:“我將那道題搞定了。”我回過頭看到他那開心而滿足的樣子,心理有説不出的滋味。經過他給我講解,使我也做完了這道題,一塊開心地看起課外書。通過這件事使我明白了,成功與失敗就是在於學習的態度與學習的方法不一致所決定的,得到的結果是大大地不一樣。

作為我們國小生,應該要有一個遠大的理想,並且要有獨立自主、獨立思考、堅持不懈地信念,朝着我們理想目標而奮鬥,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業,為祖國做出貢獻。

課外書讀後感6

《傲慢與偏見》是簡9奧斯汀的代表作,也是簡9奧斯汀最早完成的作品,她在1796年開始動筆,原名《最初的印象》,通過婚姻問題的描寫展示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生活畫面。小説講述了鄉紳之女伊麗莎白9班內特的愛情故事。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説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並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

《傲慢與偏見》或許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愛情小説之一,它“告訴你女性有權過得更好,而不應認為女性理所當然就該怎樣”。“反對日常性別歧視”組織的創始人勞拉9貝茨説:“第一次有人説女性的思想值得傾聽。”《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問世。這本書在評論界得到歡迎,沃爾特9斯科特爵士讚揚奧斯汀“筆法巧妙”,“把平凡普通的事務和角色變得有趣”。

《傲慢與偏見》描寫的是中產階級男女的愛情與婚姻。在奧斯汀之前,18世紀後期的英國小説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流,以充滿傷心流淚的感傷情調和為憂鬱而憂鬱的嗜好。《傲慢與偏見》克服了這種傾向而接近於現代生活。她在小説中運用喜劇的手法表達對生活的.嚴肅批評,探索女主人公從戀愛到結婚中自我發現的心理過程。女主人公和達西的婚姻是作者頌揚的“為天下有情人樹立一個榜樣”的幸福婚姻。

偉大的文學作品有其非常獨特的魅力所在,並且發現自己在讀文學小説的時候非常地投入,不知所倦。有時竟然抹去睡意,讀至深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