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實用)

來源:文書谷 2.38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傅雷家書讀後感15篇(實用)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了愛的書,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侮辱和迫害,但是隻要勇敢堅持有信念,就會看見生活的陽光,自己就能受到應得的尊敬和愛。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而妻子朱梅馥性格温柔,文靜隨和,賢淑豁達,被友人親切稱之為“菩薩”。傅雷家書只要講的是如何教育孩子。他們言傳身教,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一封封的家書飽含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和啟迪。

讓我最受感動的是傅雷對人生的認真和對子女的愛。傅雷在家書中這樣叮囑孩子,

“爸爸的心老跟你在一起,為你的成功而高興,為你的煩惱而煩惱,為你的缺點操心!勇敢些,孩子!再勇敢些,克服大大小小的毛病,努力前進!”短短的幾句話卻體現了一個慈愛的父親對孩子的關心和想念。父愛深沉如水,不會直接表達出來,儘管平時孩子在身邊時處處嚴格要求,其實內心一直為他們操心,生怕一不小心就走了歪路。“勇敢些,再勇敢些!”,這是對漂泊在外的.孩子最好的鼓勵,讓他們不要怕,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跌倒了就勇敢爬起來,擦擦眼淚繼續往前走。

他還告訴兒子傅聰一些有關做人的、禮儀方面的細節:進屋脱大衣時要連絲巾一起拿下來,站立着跟長輩説話時,要身體站直兩手下垂,以及若把手抄在褲袋裏,是很不禮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裏,則更不禮貌。看到這些文字時,我更多的是驚訝。這樣的瑣事,也要一五一十的寫給遠在萬里之外的兒子,面對着這樣偉大的父愛,做孩子的只能是以相同的方式去尊敬和愛父母。

這本書值得我們好好去學習和思考。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初讀《傅雷家書》我幾乎要再三確認作者,“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裏,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着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一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説,可是不敢説,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往的,不願意回顧的;我們嚕哩嚕囌的抖出你尿布時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煩惱。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這段話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細膩的情感讓我難以想象是出自那個嚴謹近於殘酷,倔強甚至有些暴躁的學者。正是他的嚴厲,教導出了一位驚世音樂家,正是他的温柔,帶給相隔萬里的兒子温暖。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説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子,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餘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子的面貌。一路上它由於自己有稜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為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反而有可能失去很多。

傅雷家書讀後感3

翻開這本書,一個關心孩子又不失嚴肅的父親的形象映入我的眼簾。傅雷不僅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一個博學、睿智的學者,更是一名偉大的父親。

翻看着一封封家書,我發現傅雷並不是以一個長輩對小輩的方法教育傅聰,而是以一個朋友的形式與傅聰談心,交流。以平等的態度幫助兒子成長,同時也教導兒子如何對待生活“人沒有苦悶,沒有矛盾,就不會進步。有矛盾才會逼你解決矛盾,解決一次矛盾即往前邁進一步……”他總是諄諄教導,循循善誘,教兒子如何做人。如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人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難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終於在他嘔心瀝血的努力下,培養了兩個優秀的人才:著名的鋼琴大師——傅聰,英語特級教師——傅敏。這一家的成就着實讓人羨慕,但和傅雷一家良好的家風是分不開的。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總是喜歡溺愛自己的孩子,孩子要什麼都儘量滿足,長期以往,使孩子養成了惰性,並不懂得去珍惜:需要什麼,只要開口就好了,父母一定會滿足的。正是這種思想習慣促使現在社會上有一大批“啃老族”,甚至還發生了父母不滿足孩子,孩子就對父母拳腳相加的事例。發生這種事,我不禁為這些父母感到可悲,更對他們的`做法感到質疑,如果這些家長一開始就不輕易滿足孩子,而是教孩子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心儀的東西,事情不會這個樣子嗎?在這一點上傅雷一家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愛孩子不是溺愛他,給他更多的磨礪才能更好的幫助他成長。

傅雷家書讀後感4

我讀了《傅雷家書》很多章卻很少有過比較深的感觸,其實就是沒有認真的去讀這麼一本好書。

談到認真,書中的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學習,先説説作者的兒子。他是為了得到更專業的音樂指導才一個人前去赴波深造。我當初選擇這本書就是因為他年齡與我相仿,可是我現在發現我跟他沒有可比性。

第一我不如他認真,我的任務是學習,學習的`內容與別人也差不多,就這樣我都經常打叉,認為這一段特殊時期待在家裏就可以鬆懈了,但是對於傅聰來説,這是他人生的最關鍵的時刻,這是他唯一的出路,他揹負的責任比我重的多,但是他做到了兢兢業業,甚至朋友邀請他吃飯都婉拒了。我沒做到,沒認真的對待學習,沒有認真對待讀這本書,沒有認真學習傅聰的優點。

第二點是自覺,我不認真的體現就在居家學習的這段時間內不夠自覺,爸媽在家監督是一個樣子,有事出去了又是另一個樣子了,總是不能很好地自我控制自己,抵制偷懶。可是傅聰面對地偷懶機會比我更大,他一個人在國外,父母根本管不到他,就是因為這傅雷先生才頻繁地寫家信。全憑他的自制力,他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我沒做到,沒有控制自己專注於學習。

第三點是沒有目標,我不自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沒有下定一個堅定的目標,傅聰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好鋼琴手,他為了這個目標自覺地做到認真,然後成功。

我也需要定一個這樣的目標,我先定一個較容易實現的小目標,然後一步一步前進,否則我會覺得目標太遠然後又不認真,不自覺,我覺得我先達到班級前十六,這是這周的目標,我爭取像傅聰一樣自覺、認真。

傅雷家書讀後感5

看了《傅雷家書》之後,我受益匪淺。

《傅雷家書》是傅雷先生寫給出國在外學習的兒子傅聰,傅雷用自身經歷來教自我兒子做人的原則、對藝術的修養、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這些家書凝聚着傅雷先生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

其中,讓我影響最深刻的是傅雷説過的“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我做不到的事千萬勿要求別人;自我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評自我,先改自我的。”還有傅雷先生在聽完兒子的協奏曲鋼琴部分錄音後,並對他兒子提出了自我的看法,並且勸導兒子不要為了技巧而煩惱,要靜下心思考。

傅雷先生經過這種平等的傾心交流方式和兒子談藝術,會讓兒子一天比一天長進。傅雷先生的可貴之處,還在於他教育兒子的同時,總要將自我擺進去,引導兒子認真對待自身的不足。

我一向認為愛子之情是人之常情,但傅雷對傅聰的愛卻沒有淪為那種庸俗的温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為兒子樹立了一個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榜樣,讓兒子聽其言,又學其行,成才道路上才會穩步前行。

這讓我不禁想起了自我的`父母,想起了他們的諄諄教導,他們不是什麼偉人,也不像傅雷那樣説出立身處世的大道理,但他們做什麼事都會為我着想,為我研究,為我打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

濃濃的親情總是令人感動。《傅雷家書》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傅雷是用心詮釋什麼是父愛,用文字詮釋父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6

陽光微斜,映射在書上,《傅雷家書》早已讀完,感觸卻縈繞於心中,久久徘徊。審視自己,再反觀傅聰,我頓感慚愧。成長路上,起起伏伏是免不了的,但是我一直都不明白,我沒有在同齡人中出人頭地的原因是什麼?直到合上這本書,我才明白傅聰在傅雷的教導下,留下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汗水,追求音樂道路上邁下的腳步是多少的堅定。

一封封家信牽掛着無盡的思念,更飽含着嚴父的教誨,生活細節,感情把控,藝術點撥,無不細細教導。貫穿全書的人格教育,更是一面鏡子折射着傅雷的人格,也輝映着傅聰的舉動。一切要明辨是非,堅持真理,擁護正義,愛憎分明,並且有着最為強烈的愛國主義。這樣看來,傅聰有這樣的成就也就不為所怪了。

兒時的傅聰已表現出了獨特的音樂天賦。傅雷對兒子未來發展也是下了極大的決心。他在發現傅聰不適合學校學習後,把傅聰接回了家,親自編課本教傅聰學習國文,把語文知識、道德觀念和文藝薰陶結合在一起。終為傅聰贏得一個極為燦爛的未來。

“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才是做音樂家,最後才是做鋼琴家。”。讀過本書的人,無不為傅雷的諄諄教導所感染。就彷彿覺得是自己的老師在與自己對話一樣飽含深情。更覺得似乎有一位父親,極為嚴厲的一步步教導你,使失落的'我們重提信心,堅定地邁出前進的一步。或許他不能有來到身邊與我們相見,但是心中有他,不也是一種人生的精彩嗎?

傅聰的成功不止源於傅雷的教誨,更來自於自身的刻苦努力。我們彷彿看到傅聰疼痛的指尖上包着橡皮膏,依舊廢寢忘食地彈奏。睡在牀上還在推敲樂曲的章節句讀,忘情地背樂譜。我們應該像傅聰一樣,堅定自我,勇往直前。抓住每一次前進的機會,為自己、為親人、更為養育我的祖國母親爭光添彩。

傅雷家書讀後感7

讀完三國,我們又開始讀另外一本書《傅雷家書》。

因為對三國實在不感興趣,老師提到讀《傅雷家書》時心裏直髮怵。可真的讀起來,卻感覺愛上了這本書,可能是因為它和我們的生活更加貼近,讀起來也更有共鳴吧。書中有許多句子十分有道理,比如“年紀大的人總是往更遠的前途看,許多事你們一時覺得我看得不對,日子久了,現實卻給你證明我並沒大錯”。記得一次媽媽已經給了我提醒,我仍堅持自我,不肯聽媽媽的意見,可之後的事卻讓我明白媽媽是正確的。再比如“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訓,不管出之於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於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書中更多的句子則是對孩子的關心,關注他飲食起居的全部細節;在孩子不順時給予安慰,鼓勵;擔心他的'行為舉止不合禮貌,一遍遍耐心的叮囑。這之中我也體會到了傅雷對孩子的愛。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愛孩子的,我的父母當然也不例外。夏天從學校回家,一路上很熱,到了家最想幹的可能就是喝一杯冰鎮的飲料。可飲料喝多了畢竟不好,於是家裏的冰箱中長期放着“爸爸牌”的冰鎮綠豆湯,烏梅湯之類的。有時,我也十分羨慕書中父母對孩子的鼓勵。

從這本中,我好像看到了天下父母對孩子的愛,更理解了家長的苦心。這本書反應了我們的生活。像書中説的“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才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脱。”人生就是這樣起起落落,不經歷一些磨難,又怎麼能進步。

傅雷家書讀後感8

在年味飄香的寒假裏,同學們有的忘記了學習的緊張,早已放鬆了心境,好好地享受了一番;有的仍然堅持不懈,沒有絲毫的怠慢。當我讀完《傅雷家書》後,我也勵志要做一個持之以恆,應對困難不屈服,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人。

在《傅雷家書》中令我深受感悟的還是傅雷寫給傅聰的家書“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也不是莫名其妙地説長道短,而是充滿哲理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的藝術品,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我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父親做一些新鮮的養料,同時也能夠間接傳佈給青年;第三,借通訓練你的,不可是文筆,而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資態方面。”傅雷經過給兒子不斷地寫家書並寄給兒子,是想讓傅聰明白,不管何時,不管何地,我們都要做一個有尊嚴,敢於拼搏,無私奉獻,人格卓越的優秀的藝術家。從中可看出傅雷的教子有方,對孩子嚴肅而又真誠。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長極想讓自我的兒女早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由於迫不及待的`想讓他們早日成功,早日能獲得名氣,而不斷地給兒女增加負擔,正是這一點點的負擔,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看似一些又一些微小的任務,卻讓孩子們失去了學習的信心,甚至失去了生存的期望。而傅雷不是用打罵、不斷地給孩子增加負擔來培養孩子的,他經過自我不斷給孩子寫家書來告誡孩子,讓孩子在信中感受到濃濃的父愛,讓孩子也成為家長們最知心的朋友。

傅雷是家長中的榜樣,家長們也應虛心學習傅雷的教育方法,而處於青少年的我們也應當做一個人格卓越,德藝俱備,應對困難不屈的人,同時我們也不能辜負家長對我們的期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傅雷家書讀後感9

有人在教育的斜坡上滑雪。而他們的故事,劃出國界。

傅聰,隻身漂泊海外,遠赴重洋,追逐夢想。東歐很冷,赤手彈琴沒一會兒手就凍僵了。傅聰,就像藍天上翱翔的風箏,無論飛的多高多遠,傅雷,他的父親,心緊緊繫在長長絲線的一端,那一頭,中國成立之初,根基不穩,時局動盪不安,政治輿論如鋭利刻刀,稍有不慎,家財性命便零落成泥碾作塵。但是,傅雷隨着“風箏”的每一次飄搖而悸動,目光隨着線的痕跡追隨遙望。用素質墨香為兒子帶來深沉愛意。那時消息閉塞,通信艱難,“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隔着萬水千山的父母,在首都放飛紙薄情濃的書信。無論時局多麼瞬息萬變,只有那堅定不移的愛永恆,為漂泊在外的兒子構建意一隅温馨港灣。

傅雷嚴厲,卻又慈愛,信中的他僅體現出他是一位盡職盡責的父親,卻又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他寫給傅聰信,大多講述生活瑣事,人生之道。傅雷是兒子最忠實的粉絲,且提供着寶貴的意見。沒有華麗的辭藻,卻飽含深情。最樸實的'愛打動着我,打動着每一位讀者。款款的引導,悄悄的深淺,細細的回味,靜靜的領悟。純真的情思常含在層層遞進的意會當中。像一燭燈火,温暖心房,似小小棉布,包裹着心最柔軟的地方。

傅聰是否會懷念那段在飽含濃濃父愛書信,浸潤在親情中的那段時光?可後來,周多變故,陰陽兩隔。無奈,落絮隨風飄塵埃。但是,父愛卻永遠保留下來了吧!

陽光下,傅雷家書的書頁被風吹動,我想,人生路上,所有的成長都有父母的見證,所有的瓶頸都有父母拔開,羊有跪乳之恩,烏鴉尚有反哺之意,更何況我們?我們,該用多少感恩去回饋這傾注了所有心血浸滿愛意的無私?我們,又如何能回饋在迷途中親人給你的慰藉,在你難熬的時候和你一起難熬,高興的時候比你高興,天地之間,哪裏有比這更真摯,更無私,更永恆的愛呢?

大愛無聲,唯愛永恆。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我用了一個月的零碎時間看完了這本《傅雷家書》,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當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那裏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我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僅有經過這樣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能夠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如果説《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我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啟發。

當然,我不認為它僅僅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書中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為一體的思想。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傅雷家書》是一本好書,絕對的好書。這本書寫得十分感人,不只是父親傅雷對兒子嚴格苛刻的態度,還有傅雷對兒子的關愛,從這本書中,我看出來一個嚴格的父親是如何從這寫家書中變成了一個温柔而又慈愛的父親,看出了這些父母是如何告誡自己孩子,如何關心自己孩子,如何鼓勵自己孩子的。

《傅雷家書》是各個家庭家書的典範,是一部嚴格的教育精華。傅聰,世界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也是《傅雷家書》這本書能夠成就的原因。從這本書中,我看出了傅雷家庭嚴格的家教,傅雷一貫嚴肅的家風,還有他對遠行在外的傅聰無盡的愛。從這本書的每一部分,每一片段,每一細節都可以體現。

我對於傅雷的`死,是感到無比可惜而感慨的。從中也能體會到社會的不良於黑暗:能把這麼一位偉人逼近絕路的人與事可不多。傅雷要是能夠在世,能夠活到一百歲,他也許能更偉大,能親眼見證孩子的成長,親眼見證傅聰和傅敏的成就,能親眼見證這個世界是如何回報他的成就,回報他的未來,而不是被劃為右派,收到無限的摧殘與迫害,最後走上絕路的。

他要是能夠活到一百來歲,我甚至能夠有機會去親眼看看這麼個偉人的容貌,我是多麼願意能與傅雷合影的啊!

真的當你認認真真細細地品味這本書,你會從中悟出許多道理。那些在更年期時期的父母,讀了這本書可以增長教育孩子的方法與知識;那些正在度過青春期,打着青春的幌子撒野的少年,讀了這本書,可以更加理解為人父母的不易。甚至那些鋼琴喜愛者,讀了這本書,也可以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家書,一筆一畫寄託着對家人的牽掛。在古代,“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一封家書“復恐匆匆説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在近代,傅雷一家如何表達思念?

傅雷給兒子的家書中飽含着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期望,滿含着對藝術、人生的思考、對立身處世的叮囑。小到對音樂的見解,大到國家大事,字裏行間,滿含着愛。

回望宋代,陸游年邁時“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滿紙空。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自歎徒勞,卻又“寄語紅橋橋下水”,不甘浮於心間,借水懷人。

回望明代,袁凱百無聊賴時收到家書,卻“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只有家人的期盼。

回望近代,傅雷在一封封家書中告誡兒子,當兒子取得成就時又絲毫不吝嗇他的讚揚——“東方升起了一顆星,這麼光明,這麼純淨,這麼深邃;替中國創造了一個輝煌的世界紀錄!”信中,傅雷對兒子也極為嚴格,將錯誤嚴肅地提出來,嚴厲地要求兒子一一改正,但是,這無不表達着父親對兒子的無限期盼和愛,即使相隔千里,兒子的身邊總有一個諄諄教誨的父親,教他立身處世。信中同時暗含着苦,令人唏噓——父母不能陪伴兒子的苦、傅雷夫婦不能見到孫子的苦、傅聰未能盡孝的苦……種種情感交織在一起,匯成一封封書信,將自己的思念寄給遠方的親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卻不能洗刷內心的思緒。即使異地相隔,也不能阻斷親人那熟悉的字跡,那倍感親切的家書。

驀然回首,家書已離我們日漸遠去,網絡架起了溝通的橋樑,即使相隔萬里,彷彿近在咫尺。科技發達的今天,書信已經漸漸趕不上時代的.腳步,驛站的消失,見證了一個國家的崛起。書信象徵過去,科技代表未來,但無論是書信還是科技,都滿含着一代代人的家國情懷。

傅雷的家書,只是近代的一個縮影,它隨着歷史而失去在通訊上的地位,但在它身上的親情永不消逝,家書,一直是家人情感的表達與寄託。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傅雷家書讀後感 傅雷家書除了教我們做人做事外,字裏行間都透露着濃濃的親情。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説:“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本站推薦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適當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父母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最後後悔莫及。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家庭暴力,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不但沒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讓孩子變得更叛逆。要用合適的方法教育孩子,《傅雷家書》這本書就能給父母很好的指引。其實,作為孩子的我們也有必要看看,因為它可以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它更讓我們懂得藝術的欣賞,在處事做人方面,有一個好向導!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早就聽説《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個暑假,我認真拜讀了這本名著。

這是一本由傅雷及其夫人在1954至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傅敏的186封家信組成的書,書中傅雷夫婦對孩子諄諄教導,要求孩子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熱愛自我的祖國,和孩子暢談自我對音樂的見解與感悟,父子的濃濃親情,流淌筆端,躍然紙上,縱使千山萬水,依然近在咫尺。

父親的愛是嚴肅、莊重的,他反覆地與兒子討論藝術上、事業上的問題,但當他細細回想孩子小的時候情景、醒來後因想念兒子無法入眠時,更多的温情瀰漫在字裏行間,催人淚下。作者經常提到對兒子的愧疚,認為在兒子的童年時代,沒有給他足夠的愛與温暖,更多的只是批評、指責和條條框框的'禁錮。也正因為這些,傅雷後悔不迭,他用自我的餘生為兒子在藝術事業上披荊斬棘、指引方向。他是兒子尊敬的長輩,在與孩子探討學習、做人、藝術的同時,不厭其煩地告訴遠在他國的兒子要時刻堅持一顆愛國的心及一腔愛國主義情懷。他又是兒子最好的朋友,他説:“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能夠和這種幸福相長的。”亦父亦友,這就是傅雷,一位偉大的父親。

經常有同學講,和父母有代溝,父母不理解自我,自我有心裏話不願和父母説,這些在《傅雷家書》面前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呀。其實,父母不管是否有成就、是否有才華、是否有金錢,他們對孩子的愛都一樣的深沉,最關鍵的是父母和孩子的相互理解和溝通。我很有幸,和爸爸媽媽一向相處愉快,但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事情鬧得不愉快,覺得不理解他們,他們更不理解我。其實事後一想,事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簡單,有時只是一句話的事兒。

成長的路上,聽聽父母的意見,説説自我的想法,和父母多溝通,我們的人生將少走很多彎路,將會收穫更多的幸福。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傅雷家書》的閲讀接近尾聲,讀完了他一封又一封信,體會到了他的思念與牽掛,我似乎對親情、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傅雷和他的兒子,把父子關係轉化為朋友,兩個人交流着對藝術的見解,對人生,對世界的看法,相互學習,這是多麼讓人羨慕的父子關係啊!父親有許多不明白的,會詢問兒子。對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會和兒子討論,他和兒子成為了最親密的朋友。他給了兒子很多思考,不斷鼓勵着兒子,支持他。他永遠相信兒子,無論他是有成就,還是做錯了事,傅雷一直會在他身後,安慰着他。

在做最親密的朋友的同時,他又是位循循善誘的.父親,信中無不體現出他對兒子的思念、擔心,不斷告訴兒子要多休息,合理安排時間,擔心他吃不消,他也是最瞭解兒子的那一個。當兒子和彌拉有不愉快時,他會想辦法,讓兒子平靜下來。當兒子很少寫信時,他也明白是兒子工作生活太忙,來不及寫信。但他會在自己生病時,再累也要去為兒子翻譯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哪怕是隻言片語,能知道兒子現在身在何處,是否安好,也會很滿足,可見父愛的偉大。

傅雷能理解兒子很忙,不會多去打擾他,但每次都會不斷告訴兒子許多重要的道理,告訴他的人生、學習、人際交往。更是循循善誘的好父親,他與兒子相處模式,又是多少家庭嚮往的呢?

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傅雷讓兒子充滿了藝術的薰陶,讓他無論在國內有多不順,也不會忘記自己的祖國。傅雷對兒子的愛,讓傅聰學到了很多接觸不到的東西,不禁讓人感慨傅雷的藝術造詣。

現實中又有幾個家庭的父子關係,如此融洽。我們應該多去理解父母,才會發現他們的苦心。最後讀到遺書,也很感慨,父母好像老去的很快,遺書好像讀完,還覺得還在某處,關心着兒子,看着他不斷的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