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養成教育工作計劃4篇

來源:文書谷 1.52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計劃了。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養成教育工作計劃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養成教育工作計劃4篇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篇1

本學期,我班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抓住學校創建"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的契機。以研究圍繞學生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熱愛學習、熱愛讀書、熱愛勞動習慣為根本目的,制定如下習慣養成計劃。

一、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65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6人,班級安全紀律管理難度較大;此外,多數學生自制能力差,時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課時愛隨便説話或者做小動作,個別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很多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培養。

二、具體內容:

每月養成教育側重點

九月份:文明禮儀(待人接物、講究衞生、文明路隊等)

十月份:熱愛學習

十一月份:熱愛讀書

十二月份:熱愛勞動(堅持鍛鍊、積極參加活動)

三、具體措施:

1、力爭做到"明確要求,指導具體"。如學生的`作業習慣,首先要制定要求:一、書寫規範。二、正確率高。三、按時完成。四、及時訂正。用這四條要求經常指導孩子的作業,給予評判,好的在評比台中加分,並在全班展覽,鼓勵本人,促進大家;此外,必要時需聯繫家長,教師在學校指導,家長在家裏指導,邊指導邊訓練,最終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2、教師堅持從語言到行動處處做學生的榜樣。如和學生一起打掃教室,撿起地上的垃圾,紙屑等;下課後把歪斜的桌椅擺放整齊,把教室的櫃子、講桌等擦乾淨、擺放整齊,使學生由無意識地模仿逐漸走向自覺的行動。

3、建立一個比較科學的管理制度,隨時督促學生,提醒學生。如培養一些課間安全小檢查員、文具擺放督促員、值日班長、學習組長等小幹部,讓他們對全班學生一天的學習、生活、文體、常規等情況進行督促,指出不良習慣,幫助改正。

4、運用各種獎勵機制,激勵孩子,調動其向上的積極性,幫助養成習慣;如利用教室的班級之星、作業展示欄等對一些行為好的學生提出表揚,對行為不規範的學生提示或批評;老以此激勵學生爭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堅持"每日一問制度"。引導學生下午放學前5分鐘自己問自己:今天在學習、課間生活等各類活動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應注意糾正;以此引導學生從國小會反思自己的言行,調整自己的行為。

6、不斷強化,持之以恆地滲透。如可以在課前、課後、樓梯口、隊伍中等任何場合,都要加上一句提醒的話。如下課後説"記着收拾好自己的書包","別忘了擺放好桌椅"。上課時説"擺放好學習用具"。排隊時提醒説"要做到快、靜、齊"。上樓下樓時説"靠右行,輕輕走"。隊伍解散時説"走着,別跑"等。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説:"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本學期,我一定會下大力氣、花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的人生之路奠基。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成才會起到促進作用。不良習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甚至犯錯誤直至犯罪。而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今後的學習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使人終生受益。

二、活動目的

1、以《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基本內容,深入開展學生行為規範教育,正確引導學生的道德行為,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2、通過多樣而又有效的教育活動,從行為訓練入手,綜合多種教育方法,使學生修養更高,行為更規範,成為一個有教養的文明人,為學生成人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具體實施方案

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作為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在中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最佳時期,從小抓、抓小事。通過教育,促進學生個性社會化的發展,促進學生自覺性、獨立性、自制力等良好個性品質形成,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性發展。結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現階段學校教育的實際,我班級養成教育主要突出以下主題:

(一)強化“責任”教育

強化責任教育是養成教育的基礎,只要具備了基本的責任意識,其它規範要求的養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責任教育主要包括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班級負責,對學校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教育。

(二)狠抓“秩序”教育

秩序指學習、活動、生活、工作都要講究客觀規律和規程要求,給人一種井井有條的感覺。學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課堂秩序、課間秩序、活動秩序等,即學習、活動、生活三個方面的秩序。

(三)加強“禮貌”教育

禮貌首先在於觀念上,主要指學生對長輩、對老師、對同學和他人要有禮貌,待人接物要有禮節。禮貌意識的養成要靠廣泛的`宣傳教育,禮貌行為訓練要持之以恆,並輻射到家庭、社會中去。在活動中對學生提出具體的禮貌要求,分佈驟實施,積累滾動,形成規範。

(四)落實“友愛”教育

友愛是指人與人之間要友好相處,正確處理與別人交往中的關係。友好的行為要靠強化才能增進,一是外部強化,即提供一些規範性的要求,採取一些有利於友愛行為健康發展的措施,促使其“友愛”;二是內部強化,愛只有在心中,才會產生自覺的友好行為。友愛教育效果的檢驗基地最終在家庭中,在學生居家的鄰里之間,在社會交往之中。

(五)促使“上進”教育

上進是指學生應具備積極進取的心態,指學生在學習和活動中要努力向上,學榜樣、趕先進、創優秀、攀高峯。上進首先是一種意識,又是一種意志,上進意識的培養除了宣傳引導外,更主要的是要靠教師的示範,靠教師用正確的方式激勵強化學生的上進行為。

(六)強調“衞生”教育

對學生行為規範教育的重點將放在衞生習慣上,嚴禁學生在校期間吃零食,嚴禁學生亂丟、亂扔、亂畫,對行為習慣不好的學生進行教育。

四、活動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1、組織班委以及班級積極分子討論班級養成教育的主要過程與具體方法,並發動全員主動參與。

2、開展責任劃分制度,使班級學生人人有事做,爭做班級小主人。

3、積極宣傳,通過班會等多種形式將“良好習慣受益終身”活動宣傳到位。

4、樹立學生身邊的具有良好習慣的榜樣,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和輻射作用,推動養成宣傳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養成教育是我們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形成特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育內容

堅持“禮儀習慣”教育,“衞生習慣”教育,“學習習慣”教育,“節儉習慣”教育,保持這四項教育,作為養成教育的基本規範。

一、二年級養成教育內容:

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學生一日行為規範》為標準,從禮儀、衞生、學習和節儉四方面,正面規範學生行為習慣。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

2、通過“衞生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會勞動,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本學期教育內容如下:

1、禮儀習慣:

(1)見到家長、領導、老師要主動敬禮問好。

(2)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在走廊奔跑,跳繩或遊戲。不在教室內大聲喧譁。

(3)接受獎品或錦旗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幫助或受讚揚時説“謝謝”。

(4)進辦公室先説報告,未經老師允許,不進辦公室。

(5)與老師或者客人同時上下樓梯或走在甬路上,讓老師或客人先行。

(6)週一學生必須參加升國旗,要嚴肅、莊重、穿校服。

(7)每天佩戴學生標誌

2、衞生習慣:

(1)講究個人衞生,不隨地扔東西,餐巾紙等東西及時扔進垃圾筒。保持課桌內衞生。

(2)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時扔垃圾筒。

(3)隨時保持教室的乾淨衞生。

3、學習習慣:

(1)離開教室整理好桌面。

(2)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預備鈴響進教室,在誦讀聲或歌聲中等待老師上課。

4、節儉習慣:

(1)在校不吃零食。

(2)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3)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4)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5)愛惜衣物,不亂丟棄。

(6)愛惜糧食,不剩飯,節約糧食。

(7)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畚斗等教室用具。

三至六年級養成教育內容:以一二年級養成教育的內容為基礎,進一步深化養成教育的內容。

需要增加的“禮儀習慣”教育內容:

(1)同學之間見面互相問好或者點頭微笑。

(2)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分清教學區和活動區,不在教學區奔跑或踢球,不在走廊跳繩或遊戲。不在教室內大聲喧譁。

(3)上下樓梯或者走在甬路上,遇見老師或客人讓老師或客人先行,同學之間高年級讓低年級先行。

(4)在校期間堅持佩帶紅領巾。

需要增加的'“衞生習慣”教育內容:

(1)看到地上的垃圾及時扔垃圾筒。看到有亂扔垃圾的同學要及時制止。

(2)注意個人衞生,常洗手,咳嗽或打噴嚏要用手捂住嘴巴,生了傳染疾病要避免傳染他人。

(3)要求服裝整潔,臉、脖子、耳朵乾淨,男同學不留長髮,女同學不留長指甲,不化粧。

(4)每天認真做兩操。

需要增加的“學習習慣”教育內容:

(1)加強課堂紀律。

(2)按時完成各科作業。

需要增加的“節儉習慣”教育內容:

(1)在校不吃零食;放學不在外面的小店和攤頭上買吃的東西。

(2)愛惜衣物,不亂丟棄。

(3)愛惜糧食,不剩飯,節約糧食。

三、具體工作方法: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健全學校、班級管理制度,發揮各年級自主管理功能,加強學生常規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隊、品生、晨會等課程,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衞生等常規教育宣傳,引導學生做到“三別”、“四帶”、“五無”。“三別”即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四帶”即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五無”即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3、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課堂教學始終,滲透在文化課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德育管理。

(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行”的要求。

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健全廣闊的少先隊活動陣地,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掛起鈎來,從我做起,把理論和實踐掛起鈞來;從小事做起,把平凡和偉大掛起鈎來。

1、通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為養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教會學生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麼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表揚,從思想上明確認識。

“比”:對照養成教育內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強化訓練。

“糾”: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

“行”: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始終如一。

2、堅持班會制度,總結本週本班養成教育工作情況,安排下週工作。每月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討論會,進行一次階段性班內總結

3、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利用廣播、板報等宣傳陣地,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行為環境。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

通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育,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

1、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提高隊員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四)平時加強檢查督促,強化“意”的訓練。

制訂各項制度對學生加以約束,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堅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製度:值周值日人員由領導、教師、學生幹部組成,負責檢查每天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發現問題,及時教育、矯正,並將情況及時記錄在《值週記錄》上。值周值日人員要認真做好每天的檢查、評比,兩週的小結總評等工作。“值周值日製度”的實施,從細小處抓起,把行為規範教育真正落到了實處。

2、以值日生和衞生監督員為主要管理成員,每天對各班的衞生、文明禮儀、紀律、兩操、出勤等情況進行督查和評比,充分發揮值日生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養成教育工作計劃 篇4

隨着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們已經從更深的層次面上認識到學校這個特殊的社會環境對培養全面合格的人才的核心作用。學校的教育內容和方法,直接制約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為了逐步規範一年級學生的日常行為,提高其自理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目的意義

教育德為先。養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基礎工程。更是一年級新生德育工作的重點,通過系列有效地常規養成教育,培養學生文明禮貌,自立自強的優良品質,豐富我校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內容,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具體內容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養成教育的內容分為下列幾個板塊:

(一)禮儀常規

1、自學生入學起,着重讓學生懂得:

①上學穿戴要整潔;

②上課鈴聲響立即有序的進教室坐好,不打鬧、不講話,能唱歌,在班幹部指揮下朗讀或背書。

③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問好。站立正直、聲音自然洪亮、整齊。

④上學遲到,應在教室門口先向老師報告,經老師同意後才可進入,進教室時,腳步要輕捷,入座時不要發生較大響聲,並立即集中精神聽課。

⑤懂禮貌,在校內外見到老師主動問好,會用“請”、“您好”、“對不起”、“沒關係”、“謝謝”等禮貌用語。

⑥課間如有緊急情況需要離開課堂,須向老師請假,經老師同意後才可出去。

(二)學習常規

1、培養學生養成課前準備的好習慣每天自覺將下堂課所需物品準備妥當。

2、班主任要結合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對學生進行“我愛國旗”的教育,讓學生懂得國旗是祖國的象徵,升旗時態度要認真嚴肅、列隊要整齊、唱國歌時聲音要響亮、整齊。

3、老師上課時應向學生強調讀書寫字的基本要求:①文具擺放:書、本分別擺放在課桌左右角,文具盒與書本垂直成直角,上什麼課擺什麼書;②坐姿:兩手自然下垂分放兩邊,胸離課桌一拳,身坐正,眼平視;③握姿:握筆姿勢正確,手離筆尖一寸;④寫姿:眼距書本一尺,書本擺正,不歪頭、不斜肩、不橫寫;⑤讀書:書拿起,傾斜45度角,朗讀時身坐正,讀書聲音洪亮,要抑揚頓挫,不能唱讀。注意句與與之間的停頓;⑥發言:先舉手,動作要輕,經允許再發言。身體站直,聽準問題,回答完整,聲音洪亮,不説半句話。

4、要求學生上課認真聽課,及時、獨立完成作業,並交老師批改,如作業有錯誤要及時訂正。

5、班主任和數學老師要利用晨會和口語交際課,讓學生學會專心傾聽,積極思考,主動表達。

(三)紀律常規

班主任要結合新頒佈的中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對學生進行校紀、校規教育。

1、每天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有事向老師請假。

2、集隊做到快、靜、齊,行進中不打鬧。

3、上下樓梯時靠右走,不準推擠別人,不扶肩搭背。

4、課間活動不追趕打鬧。不大聲喧譁,不做危險、劇烈的動作。

5、愛護公物,不破壞花草樹木。

(四)衞生常規

1、各班設立學生輪流值日製度。學會打掃衞生。學生值日時不許家長代勞,班主任要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同學。

2、不亂塗牆壁,不亂丟亂吐。

3、注意個人衞生,做到勤洗澡,早晚刷牙。常剪指甲。

4、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5、愛惜課本、文具。

6、教育學生不亂扔雜物,主動維護校園衞生清潔,見到紙片拾起來。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隊活動時間舉行如“我能行”、“小鬼當家”之類有益活動。有針對性的開展“比學習、比紀律、比能力”的活動。同時要善於發現優點,及時表揚,以點帶面。

(五)列隊做操

要求學生學會聽體育口令,班幹部報數。培養從小鍛鍊身體的意識,齊步走、向右、向左轉等基本常識。養成做操認真、動作規範,出操、下操要有秩序的好習慣。

具體內容:

1、是否快速準確到達指定地點。

2、按音樂完成整套動作。

3、做操動作正確,規範、到位,整體效果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