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教學總結

來源:文書谷 2.18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課改教學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課改教學總結

新課改教學總結1

我校於20xx年3月申報並得到批准立項的課題“新課改物理習題課教學研究”,20xx年5月我們課題組在各級領導的指導、關心和幫助下,開始了新課改下物理習題課教學研究,到20xx年6月份我們結束了第一階段的研究工作,在這一階段,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擬開題報告,組織培訓指導,明確任務職責,採取多種形式,使課題研究順利地推進。為了把課題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開展下去,先將階段性工作總結如下:

一、課題實施方案和工作進展

(一)完善課題組織,明確分工與職責

1、明確分工:學校成立有“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由校長彭廣海同志任組長,由學校教務處具體負責管理,由物理組主要負責日常具體工作,組織各種具體活動,比如組織課題組教師聽課,檢查教師的教案及案例,蒐集各種有關的科研信息,收集資料,檔案管理等工作。對課題組成員進行了細緻的分工,參與的老師都安排了有山成玲.李濤徐波。

2、明確任務: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全面展開本課題研究工作的組織、協調、培訓、檢查與評估工作。

3、明確課題組職責:

課題組成員以學科教學為載體,在課題總的指導思想及計劃指導下,就自己負責項目進行實驗,並開展教學活動,適時進行調查、總結、彙報工作。課題領導小組每月開展一次交流活動,組織教師學習研究新課改及習題課教學的有關學習教育理論或教育科研方法,每次活動定時間、定主講人、定討論題,進行課題研究情況交流,並督促教師做好研究的原始記錄,注意做好課題成果的總結工作。

(二)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要想使課題研究工作能夠順利地實施,首先要提高課題研究教師的思想認識,使其能夠從心裏贊成課題研究,願意課題研究,這是做好課改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做好這項工作的最為關鍵的一環。在課改教師從內心接受課題研究的基礎上,我們又佈置了有關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任務。其中我們進行了集中學習及分散學習。學習的內容有《點擊新課程》、《普通國中新課程解析》及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閲讀了《國中物理新課程教學法》、《新課程典型課案例與點評國中物理》、《合作學習》這幾本書,並收集整理了一些習題課的教學方法。通過富有針對性的業務學習,主要明確了新課程究竟“新”在何處?習題課教學如何進行創新?為此,我們組織教師集中進行了理論學習和座談,通過學習和座談,使教師更加深刻地認識了本課題的深遠意義以及課改的緊迫性,同時也明確了自己肩上的重任,從內心接受了課題研究,認同了課題研究。這樣,就為課題研究能夠順利地實施打下了比較堅實的思想基礎。

(三)轉變教師角色,重構課堂教學

現階段講評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習題課變成演説課,即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或聽眾,教師常陶醉在自己的角色裏,千篇一律,認真分析題意,逐步解答,學生被動接受,聽的頭腦發脹,糊里糊塗,整個課堂,氣氛沉悶,教師講的筋疲力盡,而學生獲得的知識極少。

2、把習題課變成演習課。課堂容量小,密度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積極性不高,課堂效率極低。

3、教師提問缺乏設計意識。教師的提問有兩種,一種是比較隨意的,沒有明確目標的提問;另一種即使對問題有所考慮,所提出的問題也大多屬於封閉性的。此兩種提問可能會造成問題低效甚至無效。

鑑於以上問題,我們真正把教研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師們明確瞭解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要更新教育觀念,

轉變自身角色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的參與,要從知識的傳遞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和指導者轉變。重建教學方式,重構課堂教學,教師在講評過程中就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指導原則,採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活動等多種形式,靈活運用多種講評方法,提高講評效率和教學效果。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出問題,使學習過程不斷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並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另外課題組負責人深入課堂反覆指導實驗教師,經常深入課堂,進行聽課指導,挨個過關。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直到符合課題及新課改的要求為止。

(四)課題管理及時,課題組活動方式多樣

在一年來的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的成員們自覺參加每月一次的課題組活動,或學習或討論,並積極參加校內公開課或市裏組織的各項教學活動,大家通力合作、積極探討,探究意識增強,也嘗試進行了一些有效的活動,效果明顯。

1.組織了幾次公開課,其中有山成玲老師的《九年級電學習題課》,李濤老師的《壓強練習》,徐波老師的《效率練習》。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對課題的平時管理,在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商議後,擬定了有關課題研究的約定,對課題研究的.相關工作,指定專人負責,保證各項工作及時落實到位。

2.自課題立項批准後,我們組織本組教師從課題研究遵循的原則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撰寫了多篇論文。

3.在合作學習方面,做了以下探討:

(1)、構建學習小組,學習國小生的做法,發揮小組學習的功能與作用。本着合理搭配的方式,每68人一組,將全班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培養小組的團隊精神,使每位組員能以小組的大局為重,形成巨大的核心力。這樣好管理,便於討論問題,預防錯誤問題佔上風的現象發生。

(2)、重視學習小組組長的培養,組長一定具備多方面的素質,不僅學習優秀,還要責任心強,樂於助人,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3)、要構建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小組成員間的對話與交流。讓學生學會尊重幫助別人,要學會在獨立思考問題基礎上進行交流,要樹立集體觀念。

(4)、教師組織學生交流時,要及時作出妥善處理,抓住機會引導學生進一步的交流與學習。

(5)、形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體制,加強團隊精神的培養。評價是對學生的一種肯定一種鼓勵。對合作學習較好的小組要及時表揚,讓他們充分體驗合作學習的興趣,分享成功共帶來的喜悦。

4.在教案上進行了如下做法:首先明確考綱及練習的要求,講清出題趨勢,確定講評要達到的目的。講評課必須堅持“兩備”,一備內容,哪些題略講,哪些題重點評講,講到什麼程度;確定學生出錯關鍵及思維障礙所在,怎樣才能在今後不出或少出錯,措施如何;何時教師引導啟發,何時學生討論總結都應該心中有數。二備方法,既要照顧成績好的學生,又要特別注意成績差的學生,每堂講評課要使成績差的學生必有所得,使成績好的學生必有所悟。作為教師,在上講評課前應認真思考,全面備課,不要拿了張試卷進教室對答案就行了,那是不負責的做法,長期下去,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5.在習題課講解時時刻關心學生心態。態度可以影響甚至決定到學生的學習成績的提高,所以靜下心思一心一意地面對學習十分重要。因此,在平常的習題課教學中,他們總是把學習心態的知識貫穿於其中。同時在講解習題知識時,還關心學生學習的效率。時刻關注學生的細微變化,爭取在第一時間幫助學生調整心態。

(五)階段性成果明顯,提升了學生成績和教師素質

經過一年來的課題研究、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實踐的探求,教師的理論素養和教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也有了較為明顯的提高。由於在習題課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從答題技巧、答題思路來答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興趣大增,教學效果有了較為顯著的提高。

二、下一階段工作目標:

1.下一階段要推出組內研討課、校內研討課。

2.繼續閲讀有關書籍、蒐集有關資料,做好理論準備。

3.積極撰寫讀書筆記、案例、論文等,從整體上取得突破,現成基本框架。

以上是我們對於課題研究的階段總結,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這也正是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重點提高和改進的地方,我們相信在多方領導的支持幫助下,在本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課題研究工作會更加完善。

新課改教學總結2

傳統的數學教學是學生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和強化儲存的過程,沒有主體的體驗。沐浴着新課程的陽光,我們“豁然開朗”:教師不是“救世主”,只不過是學生自我發展的引導者和促進者,學生學習數學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意義的過程。

《國小數學課程改革標準》提出:“要讓學生在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在具體情境中初步認識對象的特徵,獲得一些體驗。”所謂體驗,就是個體主動親歷或虛擬地親歷某件事並獲得相應的認知和情感的直接經驗的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驗,不但有助於通過多種活動探究和獲取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體驗中能夠逐步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規律和方法。教師要以“課標”精神為指導,用活用好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教,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充分體驗數學學習,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強信心,從而達到學會學習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讓學生體驗“再創造”

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説過“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學習方法是實現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把本人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實踐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如學習小數的除法時,計算“9.42÷2.7”,豎式上商3.5後,餘下的2究竟表示多少,學生不容易理解。於是,我在橫式上寫出9.42÷2.7=3.52。讓學生判斷是否正確。經過獨立思考,不少學生都想到了利用除法時乘法的逆運算來檢驗:3.5×2.7不等於9.47,得出餘數2表示2個十分之一,即每次除後的餘數數位與商的數位一致。

教師作為教育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識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捨棄過多、過細的鋪墊,儘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

二、實踐操作——讓學生體驗“做數學”。

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學合一”的觀點,在美國也流行“木匠教學法”,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皮亞傑指出:“傳統教學的特點,就在於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踐操作開始數學教學。”“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教和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

對於動作思維佔優勢的國小生來説,聽過了,可能就忘記;看過了,可能會明白;只有做過了,才會真正理解。教師要善於用實踐的眼光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物質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數學”的快樂。

三、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説數學”

這裏的“説數學”指數學交流。課堂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能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台,使學生處於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能出現始料未及的體驗和思維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因為“個人創造的'數學必須取決於數學共同體的裁決只有為數學共同體所一致接受的數學概念、方法、問題等,才能真正成為數學的成分”。因此,個體的經驗需要與同伴和教師交流,才能順利地共材建構。

四、聯繫生活——讓學生體驗“用數學”

教師要創造條件,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學習和理解數學;要善於引導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於生活實際,既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到數學的價值。

如簡便運算125-98,可讓學生採用“購物付款的經驗”來理解:爸爸有一張百元大鈔和25元零錢,買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樣付錢?營業員怎樣找錢?最後爸爸還有多少錢?學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給營業員,營業員找給他2元,爸爸最後的錢是25+2=27元。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多減了要加上”的規律。以此類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習題。

再如:蜀南竹海的門票每張50元,如果30人以上可以團購,每張40元,我們班共有28人,該如何購票?同學們通過思考、計算,得出了許多解法:50×28=1400(元),40×30=1200(元),在比較中選擇最佳答案。體驗學習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體驗中思考,鍛鍊思維,在思考中創造,培養、發展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當然,創設一個愉悦的學習氛圍相當重要,可以減少學生對數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讓學生親身體驗,課堂上思路暢通,熱情高漲,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體驗成功,會激起強烈的求知慾望。同時,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的心裏去,和他們一起經歷知識獲取的過程,歷經企盼、等待、焦慮、興奮等心理體驗,與學生共同分享獲得知識的快樂,與孩子們共同“體驗學習”。

新課改教學總結3

一、一期來高中新課改所做的主要工作

1、校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導主任及全體高一年級任課教師分別參加了由教育部、省教育廳及市教育局組織的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

2、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新課改領導小組以及評價小組、選課指導小組,分別召開了專題研討會,確定了學校新課改實施方案。

3、學校已經制定了四個方案,分別是評價方案、教師培訓方案、選課指導方案、新課程編排方案。

4、學校嚴格按新課程計劃開課,並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課程單獨開設,每週1課時,由專任教師任課。

5、進行了廣泛深入地宣傳。一是多次在全校教職工會上宣講新課改的目的、意義、理念等;二是各教研組作為專題研討新課程學科實施方法;三是教導處出了兩期新課改知識專題教學簡報;四是召開高一年級學生會,向學生宣傳新課改的意義;五是向高一學生家長印發了《致家長的一封信》,讓家長和社會了解新課改知識,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6、第七週學校在高一年級組織了一次新課改教學調研活動,進行了學生問卷調查、聽課、查教案、作業等。

7、學校製作了《學生綜合評價手冊》和學生成長檔案袋,其內容包括: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區活動,模塊成績等內容。

8、學校開發了《湘潭地理》及《傳統體育活動》兩種校本教材,其中《湘潭地理》已出初稿。

9、舉行了新課改現場觀摩會,實驗教師上了公開示範課,進行了新課改研討會,做了經驗交流。

二、10年上學期新課改工作要點

繼續學習新課程、新課標、研究新課程、新課標,找出新舊教材、課標的區別,以備課組為單位形成書面材料報教導處。

以備課組為單位,分學科組織教師觀看新教材培訓資料包的光碟,以便把握新課程。

加強集體備課,研究探討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模式。要求由主備教師提前一週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程序,確定教學內容,每人都是主備教師,每人設計一節課,交備課組審核,審核後提前兩天交給全體組內成員,然後召集組員集體審稿,提出修改意見,主備教師按集體審稿意見修改審核後形成文本,任課教師對文本再次進行理解和補充,教師共用,課後教師記下課堂後記,下次教研時再討論交流.通過上述設計、研討、交流、修改、上課、課後反思、總結等幾個環節,使我們的集體備課落到實處,同時也形成了校本教材,在此基礎上安排高一學年骨幹教師模塊教學研討課賽,實現研究新課改。

為豐富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打造名師品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學法指導和學科的學術講座,講座內容可以是學生感興趣的時事、社會科技、學科專題等。採取教師申報和學校確認相結合的形式確定講學內容和講座教師。準備成熟後下發選課申請單,根據選課人數的多少,排出講課時間、地點。

若條件成熟,在舉辦骨幹教師模塊教學研討課賽的基礎上,本着走出去、請進來的思路,擬邀請市教科院來校進行聽評課的業務指導,時間安排在期會考試後進行.

面對新課改,進行校本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要加強課題研究的實效性,切實將課題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運用於我們的教育教學之中,切實解決教育教學所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每位教師本學期至少寫一篇課題研究成果,可以是教學經驗,也可以是教學案例等報教導處,從中評選出優秀論文發表在學校的專刊上或推薦到上級教研部門,實現優秀教育資源共享。

在課題研究總結的基礎上進行學科模塊教學典型經驗介紹,實現總結新課程,創新新課程。

在實踐中逐步修改完善課改的各項制度等,以彰顯十一中特色,同時各處、辦、高一各備課組在安排高一所有活動時都要有活動材料,整理完後交教導處。建立課改管理平台。

三、高中新課改的困惑

高中新課改到底怎樣改?我們面臨着四大困惑:

教育經費短缺

學校財力緊張,因為學校所收取的學雜費充其量只能保證學校正常運轉。可是,新課改工作的展開確實又需要相當數量的經費支持,比如教師培訓、必要的教育教學軟硬件添置等,無一不需要一定量的花費,這部分錢從何而來呢?

師資力量短缺

“走班教學。”是課改體現成效的有效途徑之一,但目前我校高中多數班級都在五十人以上,師資怎麼解決?而新開的課程教師更始鳳毛麟角,如新增的“通用技術”,目前沒有配套的師資。同時,課改後將加強學生實驗課程,缺少實驗設備和教師。

教師培訓與“實”相違

對於新課改,很多一線老師感到最困惑的是,課改的'理念瞭解了不少,但太虛,而老師做的是具體而細微的工作,要研究一個個章節怎麼上,要面對一個個不同的學生;個別老師甚至感慨不知如何上課。怎樣培訓教師也是一個新課題。

學生管理難以操作

分必修課和選修課後,教學模式應怎麼確定?實行走班制後,如何管理學生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選課制帶來的最大問題是,行政班班主任失去對學生的監管。在選修課增加的過程中,教學班的形式越發顯著,甚至超過行政班的作用,如何做好教學班與行政班的銜接,顯得至關重要。

四、建議

1、上級主管部門組織學校教導處外出考察課改搞得好的學校,以獲得好的經驗。

2、統一建立新課改管理軟件的平台,以減少學校教導處的工作量。

3、對課改搞得好的要有激勵機制。

新課改教學總結4

隨着《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佈實施,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我校正式推開,新課改工作總結。新課改實施一年多來,我們學校,在上級教育部門的親切關懷和校領導的全力指導下,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實施新課程改革的活動。應該説,新課改給我們學校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教師素質有了極大提高,學校的教學研究氣氛空前濃厚,課堂教學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活躍,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進一步提高,總之,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帶給了我們新理念、新方法、新嘗試、新探索。經過辛勤的工作,大家對此次新課改有了更深的體會和認識。現把我們實施新課改的具體工作做一總結。

一、收穫

1.教學理念發生了真正的轉變。

記得新課改剛開始實施時,新課程教學理念對於我來説,是乾巴巴的理論,是冷冰冰的文字,我無法理解它們的真義。隨着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我才對這些新理念有了全新的認識。這些理論也實實在在成為新課堂的指針,成了有血有肉的東西。比如對思想政治課中"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和開放性"這一課程理念,我在實踐中通過給學生呈現一個真實的生活世界,不斷拓展教學空間;通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引領學生動腦思考,又給學生提供動手解決問題的機會。

2.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

教師不再是傳統的"滿堂灌",不是帶着知識走向學生,而是帶着學生走向知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真正從台前退到幕後,做學生的台階、引路人、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者,把體驗的過程留給學生,讓學生不僅獲得知識,更要掌握獲取知識的過程。

3.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改變。

課改以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被動的."要我學"變為主動的"我要學"。首先由學生在自主自習獨學、對學,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啟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生活,主動尋找答案、澄清概念、領會知識的意義,使學生在積極思維過程和社會實踐過程中建構知識,形成觀點,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昇華情感,工作總結《新課改工作總結》。這樣不僅輕鬆學到了知識,同時鍛鍊了語言表達能力,融洽了人際關係,收到"一石三鳥"之功效。

4.課堂氛圍真正做到了民主平等。

講台的拆除,讓老師真正從聖壇上走下來,融入到學生之中,及時瞭解學情,把握簇展動態,並給予適當點撥。這樣把師生的關係拉得更近,而學生也敢敞開自己,平等地與教師交流探討,有利於深層次地解決、理解問題。

二、不足

1.教學模式運用缺乏靈活性

一年來,我們一直在套用這種模式,無論什麼樣的課型,無論什麼樣的教學內容,都必須按模式進行。學校在評價考核時也顯得生硬教條。因此課堂千人一面,看不出較明顯的特色。

2.評價體系不夠科學合理

做任何事情時,制訂一套評價制度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不科學的評價機制不但起不到激人奮進的作用,反而產生消極影響。

三、成長

回顧一年多來的課改工作,對課改的認識深刻了很多,現在我們實踐過程中面臨的不是改不改的問題,而是如何改得更好的問題。也就是説課改觀念已經真正深入人心並能做到常態化運用新模式,我們正在探索臨帖之後的破帖之道,探索在新模式下如何讓政治課堂能夠大放光芒。為此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要求自己。

首先,要繼續加強學習有關新課程的理念和經驗,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課改培訓,進一步理解新課程,接受新課程,提高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此基礎上加強新課改實驗的探索、研究,不斷總結經驗,調整和充實教學,為新課改實驗的成功盡心盡力盡責。

其次,豐富課改的內涵。新課程改革的實質,不在於教學形式、手段如何新,而在於教法上如何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進行思維,在這個思維過程中讓學生去感悟新知識。

最後,做到"勤反思"。反思教師,反思學生。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高,在提高中昇華,讓每堂課儘可能多地閃出思想的火花。堅持寫教學後記,讓自己在實踐中出經驗,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新課改教學總結5

竇教師結合自我成長的經歷,加上自我對“優秀”的理解和思考,她向我們呈現了一些關鍵詞。我把它視為竇教師多年在語文教師這個專業領域總結出的經驗之談。

1、永葆活力:這是一種生活姿態,不因年齡的增長、環境的轉換、地位的升降而改變,最終內化為一種精神氣質。

2、張揚個性:人云亦云,老生常談不談。創意教學,構成風格。3、業精於勤:每一種幸福的背後,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成長需要機遇,但機遇絕不能依靠等待。於無聲處,與不為人知處,默默努力,靜靜成長,機會總會對你傾心眷顧。

4、讀書養氣:不僅僅靜默涵詠、靜思體悟、更要高聲吟頌、活力噴湧。鍥而不捨,孜孜以求,涵養浩然之氣。

5、合作共進:溝通心靈、理解他人;傾聽意見,分享經驗;心有多寬,路有多遠。

6、內省致遠:以澄澈之心求灑脱之態,與繁瑣事外求自由寧靜。7、海納百川:無論是此刻還是將來,誰走在前面,誰就是我的教師。8、公共情懷:拒絕坐井觀天、目光窄小,關注時事,放眼世界,緊跟時代禮貌的腳步。

9、筆耕不輟:這既是積累經驗的方式,更是逼迫自我勤於閲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

10、關注細節:語文課就是一堆細節。

11、善待教材:我們無權選擇課本,但我們必須清楚怎樣使用它。12、尊重寫字:字,人的第二容顏。漢字是尊嚴,書法是國粹。學好漢語,當從寫好第一個漢字開始。

13、黃金分割:教師要勇敢地拒絕各種“看起來很美”的形式,研究怎樣實現“講”與“不講”的黃金分割。

14、理性視點:我們應關注的是學生的'真實收穫,而非評委們的打分牌。風行的理念,不是唯一的確定標準。風起雲湧之時,要用理性的視點坐看潮起潮落。

15、把握自我:永遠把自我定位在教育海洋中一枚微不足道的海星,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讀過之後我想談些感想。學生,教學的全部意義一節低年級的課例,教師總叫前面的幾個同學發言,而其他也想得到小紅花的孩子一次次失望。下課後孩子向教師索要教師不給,還説:“你要在課堂舉手發言才能給呢!”這真是夠諷刺的。還有的教師動不動就在孩子臉上貼上一個小星星,動不動就拍手歡呼:“你真棒!”之類的“鬧”課。我們做教師的必須要注意在表彰一些孩子的時候,要照顧到另外一些孩子的情感。要細心輕放每一個孩子的心。

在課上要學會傾聽,目前一些研究課熱鬧大於寧靜,言説多於傾聽。有一些教師甚至聽不出學生讀錯説錯的資料,這怎能談得上指導學生。所以,學生要學會傾聽,為人師表的教師率先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

新課改教學總結6

以前在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往往採用先提問,再讓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方法,課改工作總結。這是一種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發展學生思維的方法,但它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把學生當做知識獲得過程中的被動者,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思維過程進行學習。至新改以來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再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去操作實踐,去交流和分享探索的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

一、動手實踐,激活思維

思維來源於實踐,只有思維得到發展,能力才能提高。“讓學生在做中學”,就是要放開學生的雙手,讓學生自立參與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去。這樣學生的手、眼、腦等多種感官才能協同參與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活動方式學生喜歡、樂意,它不僅能使學生學得活潑,而且能激活大腦的思維,對所學知識理解更深刻。更重要的是能把學生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達到了數學知識生活化,進而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主動探究,促進學習

從現代教學論的主體性觀點來看,教學過程是學習主體的一種主動的建構過程,既把書本中的知識結構轉化為他們的應識結構過程,這個過程是學生主體活動的過程,任何教師都包辦代替不了,必須由學生參與這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把學生引入教學活動,努力提高他們的參與度,促進他們自覺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同時運用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接受新識。如在學習“年、月、日”時,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前請學生自己去收集不同年份的年曆卡片,(必須有1996年、20xx年、20xx年),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自己觀察,小組討論,最後得出年、月、日之間的普通規律,既不管年份的變化,而31天、30天的月份始終是固定不變的,只有2月份的天數例外,工作總結《課改工作總結》。在收集時有意讓學生收集1996年、20xx年、20xx年的卡片,是有意安排了平年、閏年,使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不同的情況,設疑激思,讓學生在思考中活動,在活動中思考。在教學中讓學生實際操作,自己製作一張下一學期的校歷,經歷了知識的發展過程,揭示了年、月、日的規律,建立起知識結構,豐富了表象,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新識的精神,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能力。

三.教學點撥,掌握策略

學生的“學”是內因,教師的“教”是外因,教師的作用是用“教”的外因去調動“學”的內因,是“主導”而不是“主宰”或“主體”。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在自我嘗試,集體協作都無法完成學習任務時,教師就要在知識錯誤、理解疑難、思維章礙、方法不當等處起到“點撥”的.作用。這裏的“點撥”有別於對方法、結論的直接傳授灌輸,而是先用一定的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向老師置疑提問,萌發學生問題意識,瞭解學生思維障礙的關鍵所在。然後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地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加以暗示、點撥。如在教學“萬以內數的讀法”這節課中,先試着讓學生在未學生新知識的基礎上試着自由地讀,然後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難讀的數,如“5005”該怎麼讀,先讓學生猜一猜,學生就會提出“五千零零五,五千零五,五千五”等各種猜想,最後適當點撥,得出“中間不管有幾個零,都只讀一個零”的讀數方法。這種教師點撥下的學生自行操作,有利於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學生情趣昂然,並且在觀察、思考、協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培養。

總之,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放在首位,善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創造主動參與的條件,培養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愛學、會學、能學,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一代新人。

新課改教學總結7

新課改在我區已走過六年多了,在局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區各校領導教師的積極努力下,我區的課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教師的教育理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幾年來我們採取了通識性培訓、骨幹培訓、活動帶訓、競賽促訓、走出去、請進來等等多種培訓形式,全方位地對我區教師進行新理念培訓。讓"以生為本"成為我區各校的教育理念。

二、教師的專業素養得到不斷的提升

首先建立學習型團隊,提升教師自身修養

第一我們組織教師學習教育學、心理學、新課程標準來豐富教師的理論功底;第二組織教師學習學科專業知識及相鄰學科知識來提升教師的知識底藴;第三也是更重要的是我們結合區情,開展了以校為本的"品味書香"教師讀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許多學校已把讀書做為教師的必備功課。

其次深化"名師工程",打造品牌,豐富課改內涵。

時代呼喚名師,課改需要名師,"名師是一所學校的名片",培養名師,造就名師是我區新課改的重要工作。我們經過"個人申報、集中培訓、調查考核、結果認定"四步讓一批具有獻身教育精神,追求卓越教育境界的教師脱穎而出成為品牌。再通過開展品牌教師教學競賽、品牌教師掛牌講學、品牌教師校際間交流研討、品牌教師"一帶一"等活動來錘鍊他們併發揮其輻射作用,從而湧現出一批在全市叫得響的品牌教師。如新安國小的史麗萍代表省參加全國綜合實踐課堂教學觀摩、七道的高文興、八道的遲立新代表省參加全國英語教師基本功競賽、金湯的姜曉坤代表省參加全國數學課堂教學觀摩等等。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區現有市級學科帶頭人16人,市級骨幹教師48人,區級品牌教師60人 。這批強大的名教師羣體為我區的課改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奠定了基礎。

三、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了質的轉變,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

我們通過開展"有效教學、狀態教學"研討、"有效教學、狀態教學"教學競賽、網上教研、"每週一校"聽課活動。讓全區教師真正學會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讓教師的課堂教學變"預設"為"生成",讓教師的教學方法開始呈現出多樣化。 其實新課改最大變化是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們對學習感到有趣了,學生的學習行為開始由"被動"轉向"主動",學生之間學會合作了,學生越來越自信了,因為以人為本,啟發探究式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以根植於每位教師的課堂,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形成了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

課改以來我們積極探索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體系,改變以前一張卷定學生優劣的局面,強調對學生的評價呈現出多元性、主體性、開放性等特點。要更多關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除卷面外、各學科都增加了學生作業、課堂表現、學習習慣等內容的綜合評價。各校學生都建立成長記錄袋,來記錄學生的成長的`足跡。特別是興仁國小探索出"一個積累、三個階段、一個彙報"評價模式。讓學生自主管理,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受到與會同行們的認同。

五、校本教研紮實有效,各具特色

新課改以來我們堅持"重心下移,親身實踐,行為跟進,專業引領"的教研原則,協助各校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活動,不斷強化對基層學校校本教研的組織、指導和服務,在具體的指導中我們採取"互動式"教研指導模式,對教師的備課、上課、課後反思全程跟蹤,一起交流。尤其是我們教研人員每天下校後都要寫下校工作日記,這是我們每天的必備作業,主要是寫下校後的感悟,發現的問題,解決的辦法等等,保證新課程實驗向縱深發展,使我區的課改工作躍上新的台階。由於我們的共同努力各校的校本教研開展得紮實有效、各具特色。如八道國小、朝陽國小、新安國小將"誦讀中華經典,打造書香校園"作為學校的辦學特色。金湯國小立足課堂,把握課程改革的中心地帶,積極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等課題的研究和探索。受到市區領導的高度評價。其中數學姜曉坤教師的"猜想與驗證"有效教學模式被省數學科研課題組作為開題示範課進行展示。

六、有效利用課程資源,努力開發校本課程

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成長需要為依歸,把教科書"這本小書"與生活"這本大書"融為一體,有效利用圖書館、閲覽室、校園文化、電視媒體、網絡等課程資源開發校本課程。如中富國小利用多媒體每位教師開辦博客,建立自己班級的主頁,積極參與校園網進行的教育教學論壇、家校聯繫、教學反思、案例展示等。中富網站現有近百人註冊用户,600多篇日誌,7萬多的點擊率。網站成為體現學校教改特色的展示平台;師生互動、家校互聯交流的平台。此外,哈小的足球小本課程、新源國小的推呼拉圈、九道國小的體操、新安國小的英語校本課程……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突顯了學校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

不足:

1、理念的更新與發展存在差距。個別教師甚至學校存在着新理念形似而實非的現象。新理念僅停留在思想上的還大有人在,一部分教師還沒有進入課改的實質。

2、課改的決戰地是課堂,日常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有待加強。例如個別教師在教學中使用教學手段重"新潮"輕"重點"、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趨於"形式化"、把傳統的"滿堂灌"變為"滿堂問"等等,個別學校的教學活動重"形式"輕"實質"等等。

最後我希望各校能通過今天的學習,吸納別人的長處走出符合自己學校特色的新課改之路,共創元寶教育的輝煌。

新課改教學總結8

課程改革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近幾年,我們的語文課打破了“一本教材教到底,一張嘴講到底”的傳統教學理念,上升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創設者。尤其是現代媒體的綜合使用,使我們的語文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語文教學也開始逐漸活起來,靚起來。今天我想就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談幾點不成熟的體會:

一、課前3分鐘創新表演

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更關注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發展,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課前3分鐘創新表演,能較好的拓展學生知識面,積累寫作素材,鍛鍊設計能力,表達能力,臨場應變能力,能滿足學生萌動的表現慾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志趣、愛好、特長自主選擇、自覺參與。表演內容的選擇非常廣泛,但力求要和語文教學息息相關:可以講一個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偉人的故事;可以配樂朗誦一首中外名詩或一篇優美散文;可以講一句我最喜愛的名人名言;可以講述自己成長經歷中印象最深、最受教育的某件事或某個人;可以以“環保”、“奧運”等為話題演講;可以講我最喜愛的一本好書、一位作家;還可以對對聯……俗話説,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學生為了這3分鐘的創新表演,往往要花上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去準備,從材料的蒐集、篩選、準備到課前展示,這實際上就是學生充實自我,提高進步的過程。3分鐘的表演,為學生展示自我,發揮特長,創造了有效空間。每天的.課前3分中,同學們都能欣賞到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表演內容,在歡聲、笑聲、掌聲中獲取知識,增長技能。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且極大程度的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慾望。

二、常備課堂PK戰

記憶是任何學習的基礎,且中學生正處於記憶力最旺盛階段。語文新課標指出: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積累,培養語感,鼓勵多讀,多背。規定國中階段背誦古詩文不少於80篇。因此,可以經常開展“接背名詩佳句”、“課下註解”、“成語接龍”、“名家名段”,“經典格言”等比賽。各組選手抽籤產生後進行現場PK。看誰在規定時間內背得最多。慢慢地,學生在每天晨讀,課間聊天,回家路上,睡覺之前……逐漸養成撿拾零碎時間背誦的習慣。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積累大量的古詩文和優美詞句,而且還可培養學生背讀,積累古詩文的好習慣。

三、巧設課堂競技活動

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善於挖掘教材的創新因素,根據教學實際,設計出符合不同層面學生參與的教學內容。如:哪些問題適宜搶答競賽;哪些經典片段適合朗誦比賽;哪些問題值得進行現場辯論;哪些文章適合縮寫,敍寫或排練成課堂短劇……教師都應根據文章特點和學生實際去引導。要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確保讓每個層面的學生都能輕鬆、愉快、自信的參與到語文活動中來。

記得在講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引導學生髮揮想象,複述美女蛇的故事;還讓學生上講台表演捕鳥的動作,班上幾個平時調皮搗蛋的學生頓時神采奕奕,躍躍欲試。我因勢利導,先肯定他們的積極性,可是因為過於緊張,“竹簍”翻了,“捕鳥”失敗。同學主動幫他分析原因,吸取教訓,鼓勵他重試一次,結果第二次表現非常完美,得到全班同學的熱烈的掌聲,他從而也獲得了成功的滿足感。

這些競技活動的開展,不僅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增強學生主動意識,進取精神,鍛鍊思維,提高能力,活躍課堂氣氛,能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作業的創新與延伸

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的知識是有限的,特別是農村校,過寄宿生活,課外資料又少,這些原因往往造成學生的視野狹窄,語文水平低。課外的補充就顯得重要了。教師就要調動一切可利用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因此作業的設計尤為重要。簡單抄寫性和重複性作業最好不留,最好多設計一些課外知識的補充,擴大學生知識面。如:學孫犁的作品《蘆花蕩》後,引領學生欣賞孫犁“一字不該”、“惜墨如金”、“淡泊名利”這三則軼聞趣事,學生從中可以窺見孫犁高尚的靈魂和品質。同時,推薦學生課外閲讀孫犁的另一作品《荷花澱》,擴大閲讀量,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五、每週一書,每月一報。

語文課堂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要在學習中為學生打開另一個更為廣闊的知識天地。學生的所學不應僅侷限於課堂上所獲,還要課內帶動課外,讓課外成為課堂的補充和延續。

每週一書,即每週全班同學都以某一話題為中心,完成一篇文章,然後經語文老師閲讀通過後,由課代表裝訂成書,再由班裏善於畫畫的同學設計製作封皮,這樣每週一本新書就會如期而出。如:《智慧的故事》、《讀後感》、《我最喜愛的一本名著》、《蓮文化的魅力》、《請您聆聽我得心聲》、《讓世界充滿愛》等。學海無涯,學以致用,貴在持之以恆。

手抄報是學生開展課外活動的形式之一。學生直接參與編輯、撰寫、製作的全過程,深受學生的喜愛。每月要求學生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和主題完成一張手抄報:比如教師節,慶國慶,綠色環保、迎奧運、交通安全、文明禮儀等。手抄報從資料的蒐集、主標題的確定、報刊的整體設計、後期製作完成,能較大程度上豐富學生課餘文化生活,提升閲讀品位,拓展實踐能力。

新課改教學總結9

本學年高一,我省實行第一屆新課程改革,作為高中語文新課改的實踐者,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為了利於教學,揚長避短,現對高一學年教學工作進行總結如下:

一、 教學成績:

1、 尖子生成績明顯:我校一(1)班學生汪佳慧以120分獲全市語文單科第一名,一(1)班學生韓亞男以116分獲全市語文單科第六名,一(1)班學生楊映輝115分獲全市語文單科第十四名。

2、 語文單科成績前十名我校佔2人,前二十名佔4人,前五十名佔6人,前一百名我校15人。

二、 存在問題:

1、教師的角色定位:

教師在新課該中扮演何種角色?是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是主導者?是引導者?還是和學生共同學習者?説實話有時候真有一種找不着北的感覺!

2、教師的講解定位:

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不應該講,怎麼講,講多少等。事實上這個問題在去年靈寶一高召開的高一語文教研會上已作爭論。

3、關於教材研究:

新教材必修教科書內容分為“閲讀鑑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前三部分納入課內學習計劃,“名著導讀”可在課外自主安排。教學實踐中往往是隻重視了“閲讀鑑賞”,而“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常常置之不理。我們的問題是“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如何進行落實,如何進行教學。

4、選修教材如何選?選修課如何開?大家都知道高二第一學期必修內容就結束了,加上要面對將來的大學聯考,所以選修內容的確定就顯得尤其重要。選修課如何開也成了首要思考解決的問題。

5、將來大學聯考如何考?考什麼?新課改與大學聯考的聯繫又如何?這些都是教學中要思考和存在的'問題。

6、各班學生語文成績發展不均衡,全校語文人均分較低。當然也不能否認上次考試試卷難度較大。

三、教學建議:

常言道: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之後我們還是每人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主意,我有一個主意,交換之後每人人就有兩個主意。這是我們提出教學建議的理論基礎。

1、加強本學校語文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這個建議主要是強調在學校內部同年級教師之間的交流,落實集體備課,制定相同教學進度計劃。

2、增進學校之間的教學經驗交流。本縣範圍內的不同學校,語文學科應加強溝通、交流和學習。而事實上,本縣教師之間業務就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本地區之間的學校也應增進交流。高一下學期在靈寶一高召開的語文教研會議就很好,為教師們提供了交流的機會。

3、外出學習,借鑑他人,揚長避短。閉門造車,各自為政的教學行為註定是失敗。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就是學習、借鑑、分享他人的優秀教學經驗和成果。高一下學期我校部分教師在業務校長的帶領下,赴靈寶一高、實驗高中深入課堂聽課學習一週。他們先後在靈寶一高,靈寶實驗高中座談,聽課,學習。筆者有機會參加,感覺受益匪淺。再比如高一下學期在靈寶召開的河南省語文年會,就讓三門峽市的語文教師開了眼界,飽嘗了一次語文教學經驗大餐。

4、通過藉助網絡、媒體等建立我市語文教學經驗交流論壇,為我市語文教師交流教學經驗、感受、札記、心得、體會等提供溝通平台。

5、定期召開語文新課改教研會議,及時學習新課改的新精神和新理念。

新課改教學總結10

一、新課改,轉變了教師的觀念,促進了教師素質的提高。

新課程的改革不僅是一種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種文化的改革,一種觀念的改革,作為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要適應新的課程改革的需要,必須更新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同新課程一起成長,以適應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為此我校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強培訓,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以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①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落實《江蘇省關於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實施意見》,提高認識,明確新課程觀念,把握新教材特點,立足課堂,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除積極參加市教育局的新課改培訓外,我校自己利用各種講座、學習加強對教師的培訓,使教師在開學之初就對新課程有了足夠的認識,對新課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在如何對待新課程上,如何對待新課改上,統一了認識,轉變了教師的觀念

②實施學校教師的"校本培訓"。

學校要求教師自覺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實現"六個解放":

一是要"解放眼睛"看形勢。隨着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師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越來越與自己的前途和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作為當今教師要積極投身到創新教育的時代潮流中去。

二是要"解放頭腦"敢為先。教育者要在改革中勤動腦,才能有新思路,素質教育期待着教師更大程度的思維創新。

三是要"解放雙手"去開闢。教育創新之路靠教師用雙手去開闢,教育新觀念、新創意、新事物靠教師自己用雙手去創造;

四是要"解放嘴巴"多質疑。教師要談天論地話創新,促進問題意識的發展。

五是要"解放空間"覓食糧。"問渠哪得請如許,為有源頭話水來"。教師要超越習慣和經驗的束縛,走出書本,走出課堂,走入社會,走向大自然,吸取先進的創新理論和創新經驗,豐富自己。

六是要"解放時間"尋樂趣。教師要從繁忙的業務圈子裏跳出來,讀讀書刊、想想點子,練練技能,鑑賞藝術,活動筋骨,只有教師樂教,學生才能樂學。

2、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力度,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①通過"傳、幫、帶"以及學科帶頭人的指導培養、教研、集備活動、教師課堂比武、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等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把教科研作為一個載體,讓教師在教育科研中,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確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增長教育教學能力。

②學習、培訓、科研多投入,讓更多的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有外出學習、考察提高的機會。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需要,我校加大了對教師的培養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師外出學習和培訓的機會,讓教師儘快提高自身素質,開學兩個月來,我校已派出教師赴太原、桂林、貴陽、上海等地參加新課改的培訓和學習,同時,又派出兩名教師參加省骨幹培訓班的學習,大大提高了教師的自身素質,為新課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新課改為我校教師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身素質的舞台,為我校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隊伍。開學兩個月來,我校共接待來自區內外老師與電視台等單位的調研和採訪,新課改的教師出課已近三十節,這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力的提高了我校教師的自身素質,為我校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隊伍。

二、新課改,使我校的教學研究氣氛空前濃厚

我校的教學研究有着優良的傳統,教學研究蔚然成風,教研活動、集體備課早已成為學校的常規工作,新課改以來,我校的'教學研究更加活躍,老師們在進行常規教研活動以外,又進行了更多的嘗試,使我校的教學研究氣氛空前濃厚,為新課程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加強集體備課,發揮羣體效應,重視研究教法學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勵創新,加強不同學科間的交流與溝通。

改革課堂教學,備課是主要環節,集體備課更是教師之間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討教學方法、切磋教學藝術的一項重要措施。

①集體備課要突出研究風氣,增強實效性。

集體備課要研教研學,尤其要研課堂之教,學生之學,實現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轉變,每週各組的集備務必達到實效,切忌形式主義。

②發揮教研組作用,集集體之智慧,按教材內容(尤其是新教材)將重點備課任務合理分解,落實到人,排出一學期的分工一覽表,便於教師明確任務,提前準備,確定中心發言人,每位教師集備中都應積極參與討論,發表獨到見解。

③鼓勵倡導教師解放思想敢於創新

集體備課意義在於教師之間通過探討與交流,取長補短,提高認識,更好地發揮每個人的教學特色。但不能機械地強調絕對統一,照搬照教,要發展教師個性,創造性,使課堂充滿活力,鼓勵教師在課堂教學探討中敢為先,爭創先。在加強同學科教師交流的同時,特別倡導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溝通,文、理相通,相互借鑑。

④加大集體備課的管理力度。

建立了"三級教研製",

即:積極參加市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及時瞭解新課改最前沿的信息,多聽新教材的研討課,不斷從中汲取營養,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能力。

每週定期進行集備,每週教研做到"三定""五統一"即定時、定點、定中心發言人,統一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教法學法及思考題、作業和答案。為把握好新教材,教師備課更加註重探討新教材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特點,研究出合適的教法、學法及教學手段,老師們共同合作、探討、交流,設計出符合學生特點的、能激發學生思維的、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每次課後,針對課堂反饋的實際情況,老師再

一起研究、反思,相互交流自己課堂教學中的得與失,進一步調整教學設計、方案,力爭使教案更符合學生學習實際,達到最好效果。

2、加強了教師間的教研交流和教師間的團結協作。

在實施新課改後,老師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師之間毫無保留的精誠合作。這不僅體現在每週固定的教研活動中,更體現在每節課的課前和課後。每節課前都要共同商討教學策略和教學措施、教學技巧等,每節課後,都要對出現的問題分析原因,不少教師在業餘時間,還經常通過電話、上網等方式探討教學中的有關問題。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新課改,使我校的課堂教學煥發了新的活力

新課程理念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本着以學生為本,以學生髮展為宗旨,現在就要倡導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校的課堂教學煥發了新的活力,呈現出新的氣象。

1、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求教師進行角色的換位轉變

教師從傳統教學的傳授者轉向現代教學的促進者、學習者、發現者、引導者、組織者。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自主建構,使教學過程由教向學轉化,使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不斷提升。

2、在培養學生學習方式、方法上,我們也做大量的嘗試工作

a首先,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倡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培養學習的責任感,養成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

例1、比如,在生物課在《致同學們》一節中,教師對克隆動物、轉基因食品、人類基因組計劃、DNA偵破技術等當前生物學科尖端問題進行了講解,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也邁出了研究性學習的第一步。

b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倡導學生自主性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在理科教學中,我們重視培養學生收集收集圖片資料及其它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嘗試收集和分析資料的科學探究方法。

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作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方案的設計和實施,並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在科學探究中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重視探究報告的撰寫和交流,提倡報告形式的創新。

在文科教學中我們加強了學生課堂閲讀的主動參與性,只有學生投入的參與課堂,才能真正的上好課。所以老師們把精力一致放在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老師們採用激情導入、鼓勵質疑、討論合作等辦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同時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並充分利用課外學習資源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

c賞識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鼓勵學生勇於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學習通過多種途徑探索解決問題,再從不同角度總結問題,培養尋求不同途徑獲取知識的能力。

d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

e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新課改,初步改變了對學生的評價方式

過去我們對學生評價是不夠全面,只重考試結果,不注重學生平日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過程,新課程理念下要求教師對學生要進行全面的評價。因此,在進行新課改的時候,我們改變了過去的評價方式,嘗試運用活動法、學生課堂情況紀錄法、學生學習檔案收集法、與考試測查相結合,各個方面都佔有一定的百分比,最後綜合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

我們為每一位學生建立了"學習檔案夾",將學生參加的課內、課外活動,如課堂三分鐘演講、課堂小品劇表演、課堂討論、發言、課下完成作業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報告、實驗報告、調查報告、查閲的資料、收集的圖片、剪報等,與學生課堂教學相結合,每次活動教師及負責的學生都進行詳細記錄並將學生活動情況和成果收集進學生學習檔案袋中,作為綜合測評的依據。

我們將考試測查平時與期末結合,既注重知識的學習又要注重能力的培養和思想的教育。這樣的評價對學生來説較全面、客觀,注重了學生學習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對教師來説,可以從多個方位、角度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便於因材施教;同時,通過學生參與的積極程度觀察出整體學生的學習水平。

五、新課改,帶給我們新的問題和困惑:

1、新教材在實施、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大好處理的地方,如課堂上針對某一有興趣的問題,學生們積極參與討論,搶着發言陳述自己的觀點、主張,以至為維護自己的觀點與他人進行臉紅脖子粗的辯論,甚至到了下課時間還意猶未盡,看着孩子們情緒這麼高漲,精神這麼投入,教師是不忍心打斷他們的,教師在充分保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賞識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的理解和表達,鼓勵學生勇於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通過多種途徑探索解決問題,再從不同角度總結問題的同時,有時教學任務難以如期完成,成了老師感到困惑的問題。

2、關於對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我們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探討,到底該怎樣更好的對教師、學生進行評價,對教師、學生的評價應該有怎樣的標準,我們還是感到很困惑。

走近新課改,我們發現,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要轉變觀念的任務還很重,課堂教學的改革力度還要加大,教學研究還要更加深入。但是,我們肩上的擔子顯得沉甸甸的,我們將不斷改革創新,不斷探索實踐,為新課改闖出一條新路,為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作出我們育才人應有的貢獻!

新課改教學總結11

在教材的安排上,體現出新課程的理念:

1、重視口算和簡便運算。如在一個數乘三位數的乘法、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中,先學習因數及被除數、除數是整百數的乘除法口算,被除數、除數末尾有0時的簡便方法計算。學了乘法運算定律和商不變性質後,用定律和性質進行簡便運算,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各種計算方法。

2、加強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運用遷移規律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在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中,讓學生憑藉原有的知識基礎,把萬以內數的讀寫法推廣到多位數;也能夠加深對對位數的認識。

3、突出整理、概括、提高本事培養。在多位數的加減法中,引導學生在積累很多加減計算和解答應用題的基礎上,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概括,對加減法進行定義,闡明加法的運算定律及加減法的關係,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本事,發展學生的思維。

4、重視知識的構成過程,注意多讓學生觀察、猜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

滲透教學思想方法。本冊教學資料是學習整數的最終階段,在學生積累了很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經過觀察、猜測、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得出整數的計數法和讀寫法、四則計算的關係、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商不變性質等,在運用中加深了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本事。

5、要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要注意聯繫學生的實際,重視引導學生經過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本事,提高探究本事。

6、突出開放性,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計算方法、試商方法上,允許學生選用自我認為適宜的方法,靈活運用,不做硬性規定,應用題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帶某號的練習題和思考題,作為學有餘力學生的練習補充,以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本事,拓寬學生思考的空間,增強學生思考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改善教學工作的措施:

(教學資料、教學方法、教學思想、轉差、減輕過重的學業負擔)

1、改變教學思想。

具有新觀念、新思想、新體驗。改變原有的教師講、學生學的思想觀念,實施互動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網合作等),自主探究,教師給營造一個寬鬆、合諧,充滿愛、民主、喜悦的學習氛圍。由學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討,教師作好參謀,當好後勤,作學生的服務員。

2、注重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繫

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教學要研究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富有情趣的習題,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重視數學知識的課外延伸,加強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和開放性。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正歸一和反歸一等應用題時,結合生活實例,使所要學習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激發學生求知的內驅力。

3、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本事。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適當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給學生供給自主探索的`機會。

4、面向全體、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加強基礎訓練,在計算方面,重點是要加強口算訓練,。在應用題方面,要重視一步計算應用題的練習。在練習中必須重視應用題結構的訓練,如根據條件補充問題、根據問題補充條件等,這種題目要經常訓練,它對於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係的本事是大有裨益的。

(2)、實施分層教學,彈性教學,針對學生的不一樣特點,不一樣的理解本事,採取不一樣的方法,佈置不一樣的作業,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即下要保義務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導興趣濃厚,學有餘力的學生進一步發展。把共同要求和發展個性結合起來。

(3)、重視學生的課時目標過關和單元素質過關,作業嚴把關,加強信息交流,及時反饋,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5、結合多媒體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象、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構成聲、像、圖、文並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教學;改革課堂問答方式,實施參與性教學。愛因斯坦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教學或實驗上的技能問題,而提出問題,卻需要創造性和想象力。”我計劃在教學中以注重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本事指導。常把提出問題的權利交給學生,給他們供給廣闊的參與空間,讓他們學得主動進取,有充分的機會去發現,去研究,去創造。

6、作業設計力求準確、簡潔、規範、方便教學。

新課改教學總結12

《我的教育夢想》作為一部教育哲學作品,沒有理論的蒼白感,卻在詩的語言、散文的筆調中,展現了豐富、充實的資料,充滿了哲理的思辨。讀着這樣的作品,就好像行進在山上,令人目不暇接,久久回味。

“我心目中的夢想教師,是一個胸懷夢想,充滿活力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那裏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像一把把錘子重重地捶打在我的心頭,腦中教學中的一幕幕情景浮現出來。

合上書,我閉上眼睛。有這麼一段話,在腦中揮之不去:“我們的不少教師,沒有愛心,不是擔任教書育人的主角,而是擔任‘教育警察’的任務;不是肯定成績,而是發現缺點,當孩子們十分正常、十分優秀的時候,教師不去肯定他們,激勵他們,而是將他的問題‘放大化’。所以,我覺得我們很多教師扮演的就是一個‘劊子手’的主角。在我們教師的手上,不明白失去多少諾貝爾獎獲得者,也不明白失去多少魯迅、郭沫若,不明白失去多少十分優秀的人才。”

我經常説自我愛學生,可是真正的'愛是什麼樣的?不是指責,更不是苛求。真正的愛學生,就要對學生充滿了期望。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像陽光一樣,温暖着學生,同時寬容學生,尊重學生。寬容是轉化“問題學生”的一劑良藥。寬容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激勵、是一種仁慈。信任學生、感染學生、引領學生,激勵學生自省、自律、自強,不斷提高,超越自我。這就是寬容的魅力,是一縷慈愛的陽光,照亮孩子的心靈。

新課改教學總結13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提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提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忙,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儘管今日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日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應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一天總是備課、製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

《給教師的提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提議:那就是讀書,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十分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教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説:“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並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着自我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我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很多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着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儉教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説:“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僅有不斷豐富自我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説:“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我: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於不一樣的年代,不一樣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説,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日,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提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裏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新課改教學總結14

隨着高中生物新課程改革不斷的深入,作為生物教師的一員,本人經歷了新課程課改的全程教學。經過三年的新課程、新理念的學習和研究,我取得了不少的收穫,也遇到了一些較難處理的問題,為了更好地投入到以後的課程改革中去,現根據以往教學實踐的反思,歸納以下幾點教學體會供大家參考。

一、對新教材的認識。

1、經過對新教材的使用,我深深地領會到要轉變教育觀念,適應新課程新教材的改革,並且將新課標新理念貫穿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另外,新教材知識構架的簡單化,使每一層次的學生學習更加容易成功,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新教材更加適應提高普通公民的素質,它利用圖文並茂吸引學生,產生求知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2、教材安排了系列化、多樣化的探究活動,如觀察與思考、社會調查、資料分析、模擬製作等等,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技能,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鞏固拓展學生的課本內容,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新課標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既尊重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又尊重有個性發展的需求,尊重人的自主性和選擇性。在全套教材裏面,處處都是生物科學與社會的聯繫。

3、生物新課程確實能體現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必修模塊體現了生命科學基礎知識的核心內容,強化了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生物新課程能使學生了解生物科學的熱點和前沿,並且在選修上設計了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4、新課程結構和內容無疑是恢復了生物科學在高中教學中的地位和尊嚴,使學生能打好生物科學基礎。生物科學與物理、化學一樣的要求,恢復了生物科學的地位。

二、對教材的處理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由於教材中有不少實驗材料和教學中涉及的有關文字、圖片等資料都需要提前準備或蒐集,因此教師必須提前備課,做到心中有數,提前將所需的實驗材料和資料準備好,才不至於臨到要用時,才發現還沒有合適的材料,以至於影響到正常的教學。建議教師的儲備課最好是提前備出一個單元。至於需要學生課前準備的工作最好提前一週佈置,而且要做好落實工作,如課前交上來,或指定課代表課前進行檢查、記錄等。

2、新教材中的插圖較舊教材大大增加,這些插圖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文字同等重要,具有很好的直觀效果,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於新教材不再像舊教材那樣對每副插圖配以大段的帶有解釋性的.文字説明,因此導致許多學生對課本中的插圖重視不夠,往往是看一看就過去了,並不仔細去深究這些插圖所包含的知識和信息,而這些問題又恰恰是各類考試中對學生進行考查的一個重點。因此,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從這些插圖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必修1中的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與呼吸作用過程示意圖;必修2中的基因的的轉錄和翻譯過程示意圖等。

三、在實際教學中的一些困難和疑惑。

1、探究教學活動耗費的時間較多,加入學生探究實驗後,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時間問題,由於學生動手進行實驗操作的能力參差不齊,有些學生甚至連最基本的儀器使用都不會,這是我所始料不及的,這也迫使我不得不又佔用課堂時間進行介紹和講解,因此常出現實驗時間較倉促,有時做完實驗卻沒有了總結的時間,甚至是出現了還未做完實驗就已經下課了的情況。

2、在課時的安排上,我感覺有不少章節的授課是“高不成,低不就”安排一節課講時間很緊,但安排兩節課來上,時間又多了,且按目前所給的一週兩節課的課時,也不允許你把知識線索拉得太長。

3、新課程教學更適合於小班授課和開展小組討論,目前多數學校的班級教學規模難以使每個學生都參與探究學習的全部過程。因此這種學習方式對一些規模較大的班級來講,操作存在一些難度。

4、探究學習更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難以使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學科基礎知識。這就導致了這樣一種局面:學生探究的很高興,但探究後在腦海中形成的知識點卻非常零亂,若再不記筆記,那麼到了考試的時候,很難自己把課本中的知識點有機地整合起來,所以有不少同學在複習時感到很茫然,不知該複習什麼、怎樣複習。

四、教學教法的體會。

上述幾個問題,在實際教學中經常困惑着我,因此本人經過多次嘗試,總結出一些教學經驗,通過這些經驗在某些方面能夠使上述的矛盾得到緩解甚至解決。

1、在新課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1).學生自己能學會的,相信學生──引導學生學。對於一些比較容易或淺顯的教學內容,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學。“先學後講”對於一些比較簡單的知識點來説,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説,在備課時我們應努力做到:凡是學生自己能夠探索得出的,教師決不代替;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教師決不暗示。這在另一方面也解決了時間不足的問題。

(2)新舊知識有直接聯繫的,遷移類比──誘導學生學。生物學是一門系統性很強的學科,它的前一個知識點往往是後一個知識點的基礎,而後一個知識點又是前一個知識點的延伸和發展。任何新知識的學習,總是在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和新知識的生長點,誘導學生利用舊知識去學習新知識。例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仿照孟德爾基因分離定律的發現模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自己發現“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等。 “為遷移而教”應該成為我們備課時處理教材的出發點。

(3)學生難於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動手操作──指導學生學。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它要對外部信息主動地選擇和加工。對於一些稍難一點的內容,可以適當創設機會,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如應儘量安排學生通過實驗來理解二氧化碳與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關係。

(4)學生獨立學習有困難的,小組合作──互相幫助學。“學會與人合作,並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的結果”是課程標準的目標之一。所以,我們在設計教案時,十分重視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指導他們怎樣與同伴合作。我們認為最方便的合作伙伴就是自己的同桌,從關心自己到關心同桌,從獨立學習到同桌的互幫互學。同桌既是學習的合作者,又是評價者。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讓合作流於形式,要追求合作學習形式與效果的統一。我們發現以前課上老師一宣佈小組討論,前排學生“唰”地回頭,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四人小組裏,每個人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説什麼,幾分鐘後,老師一喊“停”,學生立即安靜下來,站起來發言的學生一張口就是:“我怎麼怎麼着,我覺得應該如何如何”,學生關注的仍然是“我怎麼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麼樣”。作為一節課的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在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必須認真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麼這節課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用可以嗎?

(2)如何用,什麼時候進行?問題怎麼提?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教師該如何點撥?

(3)如何把全班教學、小組教學、個人自學三種具體的教學形式結合起來,做到優勢互補?備課時只有對這些問題都進行認真思考,小組合作學習才可能是有效的,才能在新課程的課堂上真正發揮作用,而不是熱熱鬧鬧地走過場。

(5)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自我反思。教師在每一堂課結束後,要進行認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斷值得仔細咀嚼,哪些突發問題讓你措手不及,哪些環節的掌握有待今後改進等等。同時,認真進行反思記載,主要記錄三點:

①總結成功的經驗。每堂課總有成功之處,教師要做教學的有心人,堅持把這種成功之處記錄下來並長期積累,教學經驗自然日益豐富,有助於教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②查找失敗的原因。無論課堂的設計如何完善,教學實踐多麼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難免有疏漏之處,甚至出現知識性錯誤等。課後要靜下心來,認真反思,仔細分析,查找根源,尋求對策,以免重犯,使教學日臻完善。③記錄學生情況。教師要善於觀察和捕捉學生的反饋信息,把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普遍存在的問題記錄下來,以利有針對性改進教學。同時,學生在課堂上發表的獨到見解,常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及時記錄在案,師生相互學習,可以實現教學相長。

2、在高三複習課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我覺得在複習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也就是要對整個複習過程有個總體策略和法案,接下來我就將我在這兩年大學聯考複習中的感想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1)、注意安排複習進度第一輪複習:從高三上學期到下學期的的市質檢前。這段時間的複習工作以必修內容的複習為主,並在複習過程必須注意聯繫複習和選修內容相關知識。這輪複習的主要目的是強化學生對必修基礎知識的掌握,並形成一定的章節知識的聯繫,這是以後第二輪的複習的基礎。為了到達這複習目的,在這段時間的複習必須要有一定的複習輔助材料。

第二輪複習:從市質檢到5月份前。這段時間的複習工作是要加強學生的應試能力,對於生物來説這段時間的任務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專題複習加強學生學科內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構建本學科知識體系。

最後一輪的複習:5月份到大學聯考。這段時間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幫助學生進行必要的知識整理,理清學科知識系統結構。在這段時間教師應注意總結以往學生較容易出錯的知識點,並幫助學生克服。

(2)及時捕捉、解讀大學聯考信息

在具體複習過程中為了做到有的放矢,我們必須及時收集和了解正確大學聯考信息,從而及時調整複習內容和方法。對於我們來説最重要的大學聯考信息來源就是由考試部頒發的考試説明。對於從事高三複習教學的教師而言正確解讀考試説明的要求是進行高三複習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正確理解了當年的考試説明才能正確地指導學生進行復習,並通過比較以往的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從中發現新説明與以往的説明的不同之處,往往在新考試説明中體現出來的和以往不同的地方也就是今年大學聯考內容的重要變革所在。因此在複習過程中,當年的考試説明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複習指導材料。除了考試説明外也要注意各大媒體傳達的國家考試中心的相關信息以及本地區組織的相關的一些考試信息彙報會,儘量做到與大學聯考信息同步更新。這對我們的複習工作的準確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3)、注意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①探究性學習能力:這是對學生學科知識能力的一個高層次的考查,以探究性學習角度作為實驗題命題原則也是課改思想在大學聯考中的具體體現。在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時候要注意以下9大環節:

1、從生物科學角度出發提出可以探究的問題;

2、闡明與解決該問題有關的的概念;

3、確認變量(注意準確、科學、合理性原則),該變量必須是探究問題的關鍵(這也是我們在這幾年大學聯考中碰到的對照實驗的重要原則:單一變量原則);

4、必須作出科學假設和預期結果,結果的預測也是實驗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5、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注意可行性,必須聯繫實際;

6、進行實驗,收集數據;

7、運用數學方法(圖表等)處理數據,得出實驗結論;

8、用準確的術語描述實驗方法、闡明實驗觀點;

9、運用證據與邏輯為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解和必要的修改。以上9個環節在考試中一般不會全部涉及,但是在實驗設計題目中往往就會考查到其中某一個環節,因此我們在複習工作中應該注意從這9大環節中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

②圖表分析能力:通過圖表分析的題目充分考查了學生對教材中的各類相關知識的整理聯繫的能力,它通過一些科學實驗的數據形成相應的數據表格或繪製成數學座標曲線圖,或者通過各種代謝生理過程的相互關係繪製成圖形對學生進行考查,有時還會讓學生自己動手繪製相關的圖形曲線。如果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不紮實的學生在碰到這類題目的往往就會不知如何下手解題。由於圖表圖象題可以大大簡化表述,所以在整個試卷中佔有較大的比值。要做這類題我們必須鍛鍊讀圖識圖能力,要學會理解如何從圖表圖象中抽取生物信息。要注意整個曲線表達的生物學含義,曲線的的升降變化原因,還要注意給出的相關條件之間以及與整個題目的聯繫,注意區別給出對照曲線的變化含義:是增加了?降低了?為什麼?限制因素是什麼?解題的切入點還是要落腳到書本知識。

(4)、幫助學生構建學科知識體系由於是大學聯考,所以它不可能單純考知識點,因此在複習時要注重前後聯繫比較密切的知識點的複習,這便是學科內綜合的支點,但注意不必太深。對知識的掌握主要由學生自己融會貫通,不要在偏題、難題上下功夫,那樣會浪費太多的精力,又給學生造成了不必要心理負擔和對考試方向的誤解。因此我們在高三生物複習過程中應注意加強學生本學科內知識之間的聯繫,幫助學生打破原來的章節知識線索,形成自己一套新的學科知識網絡體系。

(5)、其他應該注意到的問題學生到了高三時間就變得非常緊,因此我們在挑選每個複習階段的複習材料時都應該注意做到精挑細選,在講解這些練習的時候也應該精講。在複習過程中還應該注意講練結合,長期的講和長期的練都不利於學生知識的及時鞏固消化。

高三的學生往往要面對許許多多的壓力,所以在學習過程很容易表現出一些心理上的問題,高三的班主任工作比較多,可能會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幫助學生及時排除這些心理上的問題。因此高三的科任教師特別是生物老師要積極主動的配合所任教班級班主任,幫助學生減壓,使學生能保持相對輕鬆的心情完成高三的複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