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學習總結

來源:文書谷 1.13W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程學習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程學習總結

課程學習總結1

為推動新課程教師教育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素養,普及新課程理念和教育科研知識方法,建立如下制度:

一、積極參加省、市、區級學科培訓,新課程教師全員按時參與。

二、規定新課程教師參加教育理論學習的基本要求

1、根據教師年齡和工作實際,每週安排1—3小時的自學時間,要學會製作學習卡片,做好學習筆記,每學期不少與3000字。

2、中、青年教師每學期要系統自學教育科研知識方法論著和有關新課程理念方面的`著作各一本以上。

3、中、青年教師要掌握利用上網來學習教育理論。

4、中、青年教師要掌握文獻檢索的方法,明確文獻檢索的基本要求。

三、建立教育理論學習考核制度,保證學習活動正常進行

1、建立自學時間保證和學習筆記檢查制度,檢查結果列入學期考核內容。

2、建立每學年教研組規定讀一本教育理論著作,每月安排一次交流其中一章的學習體會,每學期書面小結學習收穫的制度,並作為考核內容。

3、新課程的教師要寫《董堂國小教師課改心得》,並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定時交流經驗和探討遇到的問題。

四、開展學習活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效

1、每週二為新課程教師集中理論學習時間。

2、每學期舉行一次教育改革熱點的專題研討活動。

3、請專家作專題講座。

4、學校每學年舉行一次學習教育理論心得體會交流活動,優秀成果編印成集,供大家交流、學習。

課程學習總結2

首先,以前總覺得自己接觸的電腦知識少,甚至對電腦操作和學習很是遲鈍,以至於對軟件的學習的信心和興趣不是很大,甚至有一種莫名的畏懼感。最後才發現,對於一個大家都沒有學過的軟件,大家的起點都是一樣的,零點起跑,事事爭先!所以,一種端正的學習態度和必要的學習自信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學習任何新事物以及能學好的前提和保障!所以,這是我這段時間來學習這兩個軟件的最大體會!

經過對《計算機輔助教程》六週的課堂學習,我對PS和CorelDraw這兩個重要的軟件有了較多的瞭解。根據老師上課現場演練的一些操作要領(我記性不好,必須都一一記下來),同時,也借來了一些相關教材書籍。回到宿舍再在自己的電腦上進行操作,還好,從老師那兒也拷貝了一些課程視頻,可以拓展和補充一些知識!我是一個喜歡設計女生,在高中也辦過三年的黑板報,現在也在宣傳部工作,對於平面設計很是感興趣,但是,細想來,這些都是用手和筆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創意。當發現還有這麼多軟件可以達到手工達不到的效果時,有些驚喜,也有些迷茫。學的過程中也有些吃力,即使有很多好的想法也許也不能很好很巧妙的通過操作命令得以實現。以至於有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但是很大程度上,還是由於我操練的太少,熟能生巧這是永不更變的真理。然後,對於我們工業設計這個專業,電腦軟件和手繪能力必雙管齊下才能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我也必須讓軟件成為我的想法得以表達的渠道和途徑,那樣才能使我的潛力得以施展!

PS軟件和CorelDRAW軟件的處理對象和着重點有所不同,前者着重處理和修飾位圖,後者着重處理和製作一些矢量圖,但兩者也有交集的.。通過完成老師佈置的四項平時作業,在完成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棘手的操作問題,但是必須因難而上,跑到其他宿舍問同學,問題就不會再是問題了。這四項作業對於某些人來説只是小菜一碟,但是,我真的花了好長時間才完成,最重要的是完成後的那種難得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因為這是我大學的第一張PS圖片,第一張PS海報,第一張Coreldraw產品效果圖和第一張Coreldraw室內平面圖的設計!儘管這是基礎,但是必須學紮實,才能為以後的更復雜的電腦軟件的學習奠定好基礎,為這個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習增加籌碼!

課程學習總結3

轉眼間大學的第一學期就要跟我們説再見了,通過這學期的美術專業課的學習讓我瞭解到了很多,無論是理論上的還是實踐上的,都讓我感觸深刻,更使我體會到大學與高中的區別與變化,雖説現在相對高中顯得比較輕鬆,但對於努力提高自身的藝術文化修養來説一點都沒有鬆懈。

剛進大學的我畫畫水平並不怎麼高,比起那些省外學生的水平差距明顯,這在畫色彩的時候尤為明顯,當我畫完第一幅畫時,整個畫面完全沒有空間感和立體感可言,並且畫出來灰灰的,有點悶,我想這也可能是大半年沒畫畫的原因吧,針對這一問題,老師便説:“要注重光感。”起初我也不大理解其具體含義,通過後來的多幅畫,我便了解到色彩之所以為色彩,根本在於其光影的變化,同一個物體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時段都有其不同的視覺體驗,由於光線的朝向,明暗程度不同,所以才導致了物體色彩的變化。此後每當我着畫之前,便開始先觀察所畫內容的光感,這也成為我進步原因所在,也許現在我的水平不怎樣但相信通過一體系的訓練後會有更大的進步。

我認為新時期的大學美術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因為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中,美術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交流中產生髮展的;美術不同於專業美術教育,通過對藝術鑑賞能力的提高,從而更好地注重培養髮展我們的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從我們每位藝術生不同的繪畫風格就能體現出來。通過半學期的學習我瞭解到大學的美術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不同於高中的應試教育,它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的綜合學習。

鑑於以上在大學半學期所體會的心得,我感受到美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素描,不光是把我們所謂的'素描,色彩,速寫畫好就完事了,而我們應該追求的是不斷全面地提高自己,在此過程中不僅要借鑑別人好的東西,更要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並逐漸形成自己的一種風格。通過以上的總結,我也學會了不少,相信通過大學這幾年的努力,我會進步不少,畢竟藝術追求的是一種不斷創新,變化的過程,從這個過程中受到的益處,才是學藝術的收穫。

課程學習總結4

通過整整3天在馬讀會的學習,我初步瞭解到了一些有關馬克思的事蹟。在第一天的輔導講座中,鍾國端老校長對我們説,他是過去一千年以來,影響最大的一個人。他所編所寫的《共產黨宣言》成為了各個國家流傳的經典之作,它的銷量僅次於《聖經》。由此可見,《共產黨宣言》對於當今社會的發展是起着多麼決定性的作用。

在第一階段的最後一次課中,老師對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下面就由我在心得體會中寫出我的看法。

一、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説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理論?

我覺得馬克思的兩大發現就能回答出這兩個問題。

首先我來説説唯物史觀。馬克思指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生產關係的變革;物質生產的發展,才是人類歷史發展變化的最終原因。”然而在他提出唯物史觀之前,有人曾經提出過唯心史觀這一看法。但是唯心史觀説的是“從人類思想變化引起政治變化,從而使社會進步。”但是這一説法是完全經不起推問的。什麼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那就是唯物史觀。它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不能因為個人意識而轉變的。那麼我認為就這一點,已經能概括出馬克思主義的一部分思想了。那便是“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論證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再是他提出的剩餘價值。剩餘價值所説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時中,工人勞動所得的報酬並不是應有的所有酬勞。”老師也為我們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説一個工人他工作了8個小時。但是他所得的報酬只有5個小時。從表面來看工人的確是在他那裏獲取了酬勞。但是剩餘的3個小時,就被稱為剩餘價值。那些資本家就是利用剩餘價值發家致富的。這也導致了當時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窮人更窮,富人更富。馬克思説:“資本家與工人是沒有平等可言的。”“生產者不佔有生產資料,是不能獲得自由的。自由是這樣,明珠也是這樣。”那麼我們又可以總結出馬克思主義的另一部分“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實現解放的道路,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指南”。

我想這已經很概括很明確的告訴了我們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有為什麼説它是科學理論。馬克思是第一個給社會主義提供科學主義的人,他的思想在那個年代是引領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

二、是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還是中國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其實這個問題是後來在小組討論的時候老幹部自己補充的。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深思熟慮的問題。在討論時我第一個發表了我的意見。我覺得是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因為畢竟馬克思主義並不適合每個發展中的國家。對於一個國家來説,馬克思主義是死的。然而國家是活的。不能説他是經典就硬套在這個國家的發展觀上。這樣沒有益處,只會時原本正常的發展條例變的混亂。所以説是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因為覺得馬克思主義適合中國。能在中國這個國家發展下去。

但是組內的另一個同學提出了異議。她認為了是馬克思主義選擇的中國。她覺得馬克思主義是適合各個國家的發展,她説馬克思主義是一個能夠融會貫通的經典,而不是像我所説的那麼死板。

不管討論的結果如何。我認為會出現異議是件好事,然而異議存在的根本是因為我們都不是特別瞭解馬克思主義。所以我想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必須更深刻的去了解。

課程學習總結5

經過新課程培訓,使我逐步走入了新課程。走入新課程後,對我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深該的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自己過去的教育教學方法起先了重新審視,現總結如下。

一、要轉換角色,改變教學行為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課程教學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同時要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教學中,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組交流、全班交流等。

教學中的引導者。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如何做人和做人的價值,引導可以是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指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是一種激勵,當學生退卻時,教師不是拖着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是:觀察、感知、參與、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控教學方向,照顧差異,發現"火花"。師與生之間的交流,有認知的交流,有情感的交流,通過語言進行交流,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二、教學中要明確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課堂教學活動必須與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為起點,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建構、自主生成的過程。學生能簡單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地收集、選擇、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學習的過程是自主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教師無法取代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傳授。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瞭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過程。不可一味地講解,一味地記憶。只有這樣課才能達到有效教學。

三、注重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評價好每一個學生

新課程評價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只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增長,而且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的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

四、通過學習我感覺到,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觀念,教師觀念更新轉變的如何,關鍵是看地區級教育局領導的轉變,他們轉變了,老師肯定就轉變了。這是新一輪新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們全體教師期待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成功。

課程學習總結6

要求:評價學習該課程的總體情況,如在學習收穫、教學互動、出勤、實踐等方面進行自我評價,關於該門課程教學的評價,提出對教學、教師的建議和意見。

可以毫不誇張的説,思政課是我在大學裏最喜歡的課程,這不僅是因為我們有一位思想先進、學識淵博的優秀老師,更在於思政課它不僅僅是老師一個人的課堂而是我們每一位參與者學術交流、問題探討、思想碰撞的舞台。

我喜歡思政課還因為在這們課堂上我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每次課程結束,我都能感覺到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對問題分析的角度等等都會明顯和以往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總是讓人感覺很興奮,同時也會讓我對老師更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正如古語所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確實,一個人對事物的理解,對問題的認識可能是狹隘的、片面的,通過和別人的交流溝通也許我們能對事物有一個更全面、更客觀的瞭解和認識。

通過思政課,我不但對自己有了一個新的瞭解,對我們班級裏的每一位同學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思政課的教學項目給我們每一個人都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鍛鍊自我的機會,很多同學也都能夠很好的把握這難得的機會。例如我們小組第一次嘗試去做視頻;丁允章、樑立兩個小組的同學第一次嘗試去製藥企業走訪調研;邱麗、王曉梅兩個組的很多同學第一次嘗試參加辯論賽;還有很多同學第一次嘗試製作PPT,第一次嘗試上台演講,第一次主持每日話題??在這麼多的第一次,在這麼多的嘗試後面隱藏着的是這些同學對自我的挑戰,對成功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那些敢於嘗試,敢於邁出第一步的同學是勇敢的,是值得我們稱讚的,也許,在若干年後的一天,我們已經把他們的這些第一次淡忘,但邁出第一步的他們可能依然會感觸很深,當然,我也會是其中之一。 大學裏的文化太少,對於像我這樣喜愛文化的學生來説,這每週一次的思政課就是顯得特別的珍貴。如果學校能夠多開設一些這樣的文化課,我想我們的大學生活也會變得更加豐富,我們自身素質也能得到提升,我們的未來也會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喜歡張趙根老師,喜歡張趙根老師的課堂,喜歡這種我們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的課堂。 “讓優秀成為習慣,讓卓越成為自然。”我也會銘記於心!

課程學習總結7

一個感受

課程建設與一線城市、先進地區在認識上、操作上的巨大差距,應增強課程建設的緊迫感,加快本校課程建設的步伐,真正實現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

二個收穫

一是認識方面,課程建設不是編寫教材,課程是有明確的育人目標、穩定的課程內容、相協調的學習方式和相適應的評價機制,課程是一個過程,是系統、連續、有計劃、有目標的'形態。把一個活動系列化、育人化、持久化就是建設課程,好的評價也是課程。教學生活中人人是課程,處處是課程。課堂是課程的載體,也是課程建設的核心,應大力建設靈動、適合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課堂。

二是操作方面,在聽講座、做中學、分享經驗中懂得了如何製作一份學科拓展型、綜合實踐型的校本課程,對學校開展小課程建設具有可供借鑑的經驗。

三個建議

一是加強典型案例的剖析。如,如何學習借鑑成功課程建設學校經驗,又如,對我區薄弱學校,發揮集體智慧,找到學校特色建設與課程建設的突破口,助推學校發展。

二是進一步加強學習小組團隊的建設,發揮小組成員集體智慧,同時,儘量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三是學習與實踐結合,適當的實地考察有助於學習效果。

課程學習總結8

這次新課標培訓學習主要以課程改革與體育教學為主線,以聚焦課堂、更新知識、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專業技能、實踐開括教學為主體,達到開闊視野、創新教學、掌握技能的目的。這次培訓的主要內容:劉良華教授《教師的專業智慧》,陸作生《如何上好一堂體育課》,張細謙《國小體育課的教學設計》在這次學習過程中都是專家講授,內容豐富、實用性強,讓我在學習的生涯中得到了寶貴的知識。如果沒有先進的理論知識充實自己,就無法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

1、轉變觀念,才能讓教師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人們都説,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體育教師也是如此。教師只有認識到了體育課的重要性,理解了體育課的教學目標,那麼就要想法設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因此教師必須強化自己的體育綜合素質,就應該加強學習各方面的知識,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多學習和掌握體育方面和與體育有關方面的知識,才能上好每一節體育課。體育教師過硬的身體素質,不僅是身體強壯、意志堅強的體現,還是體育教師在學習和工作中,始終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體力的表現。因為體育教師工作的特殊性,需要經常帶領學生一起運動,不僅課時任務重,還要長年累月地在室外上課,教學強度大,如今各種競賽和評比競爭又激烈,不得不在工作之餘積極地充電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以適應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體育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甘於吃苦就是要求體育教師要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組織好每天的“兩操”,課外活動的訓練和課外體育活動以及學校參加各種田徑球類比賽的集訓等工作,認真、踏實、任勞任怨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用實際行動和成績贏得同事在工作上的支持,以及領導對自己的賞識和關注。體育教師要想學到更多的東西,促進自己專業的成長,就離不開一個優秀體育教研組的影響和培養。首先,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在自己的專業成長過程中少不了體育教研組優秀教研文化對自己的影響。積極參加教研,能吸取同組體育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學習方法、科研方法等。學海無涯、勤能補拙,一個不甘落後於時代發展的教師,通過教研定會有從優秀教師身上學到很多知識,為自己的綜合素質錦上添花。

2、轉變觀念,才能明確體育課的教學目標。

長期以來,人們對體育課的概念模糊,特別是農村國小,因為體育器材缺乏,人們認為體育課就是跑跑步、做做操。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懂得了國小體育的教學目標。我們每一位體育教師都應該徹底地從心理上轉變觀念,把體育課當作一堂與語數等科目相同的課程來組織教學,而不應該把體育當作副課雜課來上。語文數學課不應該取代體育課,我們應該按課表的要求正常給學生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不應該無情地剝奪學生上體育的權利。真抓實幹,把體育課落在實處。學校是孩子們快樂成長的搖籃,不是囚禁犯人的牢房,玩是兒時的天性,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給學生上體育課。

3、轉變觀念,才能讓教師上好體育課的熱情。

國小體育課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全體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教師明白了這一教學目的,就會增強工作責任心。上課前鑽研教材,認真備課;上課時精神飽滿,示範準確,指導更到位;下課後,認真反思,總結經驗和教訓。這樣做,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水平越來越高,教學形式更加豐富,讓學生越來越喜歡上體育課。觀念的轉變,教師也就有了愛上體育課的動力,有了動力,那還有什麼體育上不好的呢?體育課上好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的思想素質,在長年累月的鍛鍊中,不是能更好地提高嗎?體育課有各種活動,難免會發生意外傷害。但是如果教師能在學生活動前就做好的準備,就能避免因為活動對學生的傷害,而一個轉變了觀念的教師就能做到這一點。讓教師更關愛學生,讓學生不受傷害。首先,教師在備課時,就會十分注意容易造成學生傷害的細節。例如,跑步,教師就會讓學生充分做好準備活動,並且交代一些注意事項,從細節做起,指導學生認真按教師所説的去做,以免傷害的發生。其次,教師在上課時,出於對學生的關愛,教師一定會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狀況,像有病的,女生的特殊情況的,手腳有傷的等情況,對他們進行區別對待,以有利於體育的順利的進行。第三,一個關愛學生的教師會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課堂。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經鬆。語言上予以鼓勵,動作上加以糾正。讓學生在體育上學到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受到思想教育。轉變了觀念的教師一定會想方設法把體育課上得豐富多彩。有器械會充分利用好這些器械,沒有器械,也會想辦法找到或製作器械。有了器械,就能讓學生在體育上得到充分的鍛鍊。

這次國小體育教師培訓學習明方向,注重實踐建新功。這階段的“培訓學習刻骨銘心,使我真正領悟到體育教學的奧妙所在,使我懂得體育知識的博大精深,使我知道輔導老師的淵博學識,使我明確未來的教學方向。只有實踐才知道磨礪的艱辛,就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博覽羣書,才能創造自我啊!當我享受豐碩果實的時候,永遠也不會忘記這段學習經歷。

課程學習總結9

一、24式簡化太極拳基本套路

第一式起勢第二式左右野馬分鬃第三式白鶴亮翅第四式左右摟膝拗步第五式手揮琵琶第六式倒卷肱

第七式左攬雀尾第八式右攬雀尾第九式單鞭第十式雲手第十一式單鞭第十二式高探馬第十三式右蹬腳

第十四式雙峯貫耳第十五式轉身左蹬腳第十六式左下獨立式第十七式右下獨立式第十八式左右穿梭第十九式海底針第二十式閃通臂第二十一式轉身搬攔捶第二十二式如封似閉第二十三式十字手第二十四式收勢

二、24式簡化太極拳技術特點

(1)虛靈頂勁豎項

經絡學説有以頭為百脈之宗的説法。練習太極拳時要求頭頂百會穴輕輕上提,好似頭頂上有繩索懸着,從而感覺有虛靈頂勁之意,也稱頂頭懸。虛靈頂勁可使頭部自然垂直,有利於練拳時的控制平衡和中樞神經對器官機能的調節等。要保持虛靈頂勁姿勢不鬆塌和不強硬,頸項要端正豎起,頸項的自然放鬆豎起能使頭部左右轉動時自然靈活,達到頭正、頂平。(2)沉肩墜肘坐腕

肢的三大關節為肩關節、肘關節和腕關節。練習太極拳時在鬆肩的前提下要求沉肩墜肘,沉肩墜肘有利於軀幹的含胸拔背,同時會有身體重心下沉的內勁感覺。沉肩墜肘動作要保持腋下的迴旋餘地,不要把臂緊貼胸部或體側,還要有微向前合抱的感覺。坐腕(塌腕)是腕關節向手背一側自然屈起,無論在定勢動作和運轉動作中都須注意坐腕要求。坐腕對各類手法的勁力都有積極作用,如腕部鬆懈則前臂無力。掌握自然伸展的舒指與坐腕相配合,既有動作形象美感,又有臂部的勁力體現。(3)含胸拔背實腹

含胸是胸廓略向內微屈30度左右,使胸部有舒展,背部有充盈飽滿的感覺。太極拳的含胸拔背是一種身體基本姿勢要求,不是隨動作變化而變動的。它既能使胸腔上下徑拉長,橫膈肌有更大向下舒展餘地,有利於腹式呼吸的深長,又能有助於身體重心的下沉。拔背是當胸向內微含時,背部肌肉往下鬆沉,兩肩中間脊背鼓起上提,同時略向後上方拉起,使背部肌肉產生一定張力和彈性。(4)鬆腰斂臀圓襠

腰是身體轉動的關鍵部位,對動作變化、重心穩定等都起主要作用。練習時,多腰部的要求是鬆而沉。腰部鬆沉時要注意腰部能直豎,以有利於尾閭中正神貫頂的要求。斂臀是在鬆腰的基礎上使臀部稍做內收,同時和含胸拔背相互作用,使身體的脊背成自然的弧形。斂臀時,放鬆臀部和腰部肌肉,使臀部肌肉內外下方舒展,然後向前、向內收斂,好似臀部把小腹托起,有利於氣沉丹田的要求。當兩胯撐開,兩膝有微向里扣的感覺時,就能起到圓襠的作用。胯關節是協調腰腿動作的主要關節,如果胯關節緊張,腰腿就很難相順相隨。圓襠和鬆垮的相配合能使腰部靈活和起到臀部內斂的作用。(5)心靜體鬆意注

第1頁共3頁“心靜體鬆”是練習太極拳最主要的法則。它應貫穿於整個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所謂“心靜”是指練拳時思想集中,拋開一切雜念,全神貫注於太極拳每一個細節的動作的練習中,肢體放鬆,以意念引導動作的變化和運行。“體鬆”不是指全身的鬆懈和疲塌,而是要消除身體的拙力和肢體僵硬,按照動作的虛實變化,做到全身不該用力之處不用力,讓全身關節、肌肉和內臟等達到最大限度的放鬆,做到形鬆意不鬆,逐步達到以鬆入柔,積柔成剛,剛柔相濟。(6)呼吸深長自然

練習太極拳要求呼吸深長細勻,通順自然。根據太極拳練習者技術水平的高低,呼吸方法可分為自然呼吸、腹式順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式呼吸。自然呼吸:練習者在練拳時,呼吸方式不隨拳式的變化而變化,完全順其自然。多用於太極拳初學者。腹式順呼吸:是指吸氣時腹部向外凸起,呼氣時腹部自然內收的呼吸方式。腹式逆呼吸:與腹式順呼吸的剛好相反。吸氣時腹部內收,呼氣時腹部外凸。拳式呼吸:是指呼吸隨着拳式的變化而變化。以上幾種呼吸方法,不論採用哪種方法,都應自然,勻細,徐徐吐納,與動作自然配合。對於初學者來講,首選自然呼吸,保證動作不受呼吸的限制,呼吸同樣不受動作的束縛。否則就容易產生憋氣的現象。隨着練習水平和個人體會程度的提高,可試着進行其他幾式呼吸方式的運用。也可隨着動作速度的快慢、幅度的大小,按照起吸落呼、開吸合呼、向前下按時呼和向後向上收時吸的原則逐步過渡到“拳式呼吸”。(7)連貫圓活形隨

太極拳講究一動無有不動,始終以意念引導動作。每當一個動作完成時,意念中就有下一個動作出現,要有意連形隨的感覺。整個套路練習從頭到尾給人一種連貫圓活的感覺,如行雲流水。太極拳是緩慢勻速的運動,在意念領先的前提下,通過不斷練習,達到勢勢意連形隨的境地。周身協調,連貫圓活是衡量一個人太極拳功夫深淺的主要依據。有“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之説。(8)輕沉虛實兼備

太極拳是一種輕靈、緩慢、沉穩的拳術,動作如抽絲,邁步如貓行。輕靈和獨立是相對獨立而又統一的。太極拳以陰陽轉換理論為指導,在每一勢和每一動中,始終有着陰陽轉換,即虛與實的轉換。陰陽本身也是一對矛盾,不斷地轉換就形成了不停頓的運動。太極拳的輕靈、沉穩、虛涵、紮實在不斷地練習中轉換和變化,達到統一和諧的境地。“虛實”包括中心轉換過程中的虛實分明和勁力變化的虛實分明。在重心轉換方面:支撐重心的腿為實,輔助支撐或移動轉換的腿為虛;在勁力方面:體現主要內容的手為實,輔助配合的手為虛;沉着充實的動作為實,輕靈含蓄的動作為虛。動作的虛實轉換不但要互相滲透,還需在意識指導下變換靈活,達到“無一處無虛實,無一處無變化”的.狀態。

三、大學體育教學目的

以運動和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對大學生機體進行科學的培育,在提高人的身體潛能。心理潛能的過程中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達到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教育總目的。

基本任務:

1、增強體質、增進健康;

2、掌握體育健康基本知識和技能;

3、培養良好品德、意志。促進學生個性完善發展;

4、提高運動水平,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

四、我的大學體育學習目的

在我的印象中,體育一直是以鍛鍊身體為前提,鍛鍊毅力為隱藏主線的一門

第2頁共3頁學科。到了大學我又發現,體育不僅僅是原來的體育了,由於大學這個特殊高等學府的本身屬性,為大學體育也蒙上了一層高瞻遠矚的睿智。大學體育,鍛鍊的已經不僅是身體,更注重內在的鍛鍊。鍛鍊的是我們為之依存的體魄;鍛鍊的是我們持之以恆的意志;鍛鍊的是我們對於真理的追求。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雄於天下,則中國雄於天下。體育鍛煉,就是強少年體魄,歷少年精神。而體魄與精神二者兼備的人在能成為真正的強者。我們已不再是少年,我們早已步入青年,試問,我們的身體與精神達到要求了嗎?如果沒有,那麼我們就必須抓住大學體育這根救命纜繩,在大學鍛鍊,在社會鍛鍊,已達到一箇中國人應該達到的高度。讓東亞病夫成為世界強者,讓之那成為世界頂尖,這是大學體育應該起到的作用,潛移默化,影響深遠。這就是我的大學體育學習目的。

課程學習總結10

轉眼間,十天的新課改培訓結束了,這次培訓,對我來説是一次十分難忘的學習經歷,教書這麼多年,第一次經歷如此大規模的遠程培訓,全國四個課改省區匯聚一個網絡平台,聽專家視頻講座,看課程文本,在線論壇交流,做培訓作業,寫教改文章,學培訓簡報,以及專家的在線視頻答疑。內容之豐富,人員之眾多,交流之踴躍,時間之緊湊,態度之積極,無不體現課改是順應時勢,合乎教育發展方向的。

語文新課改對每位一線教師而言都是一次機遇,也是一次挑戰。它所體現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需要每個一線教師認真領會和消化。短短的這十天課改培訓,使我受到了一次重大的“洗腦”,新教材倡導新的教育教學觀念,新的課程內容目標和課程結構,隨之而來的是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這對從教十年有餘的我來説,是一次嶄新的體驗,所以不免充滿了喜悦和期待,同時也難免夾雜着困惑和不安。喜悦和期待是因為這是一次課程教學理念和方式的改革,困惑和不安是因為畢竟自己有許多需要學習和轉變的地方。培訓雖然已結束了,但許多感受久久索繞心頭,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首先這次培訓使我轉變了教育理念,更新了教育觀念。高中語文新課程理念:一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課標指出學生的基本素養應該得到全面培養,不能只是知識技能。圍繞三個維度即情感、態度、價值觀來進行。過去高中語文只強調學生的知識能力,即聽説讀寫的能力,而忽略了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這次課改強調必須充分發揮語文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薰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應增進課程內容與學生成長的聯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學習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劃人生,實現本課程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的價值追求。

理念之二是注重語文運用、審美、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高中語文課程,應注重應用,加強與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聯繫,加強與其他課程的溝通,以適應現實生活和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要使學生掌握語言交際的規範和基本能力,並通過語文應用養成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語文具有重要的審美教育功能,高中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情感的發展,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培養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審美感知和審美創造的能力。現代社會要求人們思想敏鋭,富有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認識。

高中學生身心發展漸趨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閲讀表達能力和知識文化積累,促進他們探究能力的發展應成為高中語文課程的重要任務。應在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

理念之三是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構建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高中語文課程應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精選學習內容,變革學習方式,使全體學生都獲得必需的語文素養;同時,必須顧及學生在原有基礎、自我發展方向和學習需求等方面的差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增強課程的選擇性,為每一個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條件和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促進學生特長和個性的發展。

過去,自踏上教師崗位以來,對於本職崗位的理念、觀念,全憑自己的體驗感悟,憑老教師的經驗傳授,一直缺乏一個系統的指導。而本次的過程培訓,實現了通過專家的視頻講座傳遞給了我們教師系統化、專業化的理念。

第二,這次培訓,使我反思自己過去的教學方式。十天培訓,每日一個專題,集中強調了語文教學中的新方式。強調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必須在讀書上下功夫,突出了培養學生養成積累和梳理習慣的重要性,以及怎樣形成這一習慣,指出怎樣努力突破寫作學習和教學的難關,如何在廣泛的運用實踐中學習語文,如何通過合理科學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有意義的學習,強調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重要性,怎樣讓學生學會鑑賞和探究。過去教師教學往往側重於學生的接受,雖然也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但力度遠遠不夠,本次培訓讓我反思怎樣讓自己的教學真正體現使學生的學習是有意義的'學習,怎樣讓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有機地融合到一起,實現語文教學的綜合素養和育人功能的雙重結合。除了專家講座,每天的配套文本閲讀和專題思考討論作業,是我進行學習反思的另一個平台,通過每天的專題作業,不斷反思和整合過去教學中的得與失,使得這次學習成為了教學生涯中從未有過的一次難得的鍛鍊機會。

第三,培訓使交流加強,溝通渠道加長加寬。全省四個省市區匯聚一個網絡平台,集中學習,可以同位次的交流,也可跨越省區地在一個平台通過論壇交流教學方式、心得體會,可以進行作業討論,發表文章評論,真正體現了小網絡大教育,在這裏,教師的學習和領悟,積累和梳理、探究和創造得到了很大限度的豐富和提升。

十分感謝教育部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培訓機會,它似給這個酷暑難當的盛夏注入一道清涼,讓教師們品嚐了教育改革帶來的甘泉。我們教師會在隨之而來的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懈的努力把這一道甘泉化成成涓涓溪流,讓它流進學生求知的心田。當然改革之路一向是不平坦的,我們也做好了準備,將運用自己的知識、智慧、毅力和能力去把握機遇,去迎接挑戰,爭取踏出更寬更長的路。

課程學習總結11

新課程學習基本結束,收穫頗豐。在課程改革方面,我認為下列幾項是改革的重點。

教材改變了。改掉以往單一的教材系列和統一的知識結構。新教材不但增加了使用於不同地方的版本,同時也增加了選修系列,最值得肯定的一定是將物理分為人文物理、工科物理和理科物理,讓不同特長的'學生能夠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習物理。

考核機制改變了。不在以考試分數定勝負,新教材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強調學生的發展變化過程,並提出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

教法改變了。現在的教學不再是一言堂或者説老師就是真理。新課程強調教師只是引路人,不再是替代學生學習的角色。學生將是課堂教學以及學習的主題。強調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參與性,要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收穫知識、提高能力。

我想,新課程改革下的孩子是幸福的。他們不再為了可憐的分數日夜奮戰,不再沒有發展興趣愛好的時間。教師也是幸運的,他們成了真正的園丁,成了真正的燈塔。

我想社會一定能夠慢慢的接受新課程並迫切希望教育實施新課程。

課程學習總結12

我校認真落實局工作要點,進一步深化教師讀書制度,伴隨着教師讀書學習熱潮的興起,我們的讀書活動已進入了新階段,在這一階段裏,教師們的讀書熱情高漲,讀書研討活動熱烈,教師素質不斷提升,現將這一階段的讀書活動總結如下:

一、讀書已成為生活習慣、生活需要。

伴隨着一系列讀書活動的開展,教師們已養成了每天閲讀的生活習慣,把讀書當做一種生活樂趣,當作一種生活需要。每天不論多忙,每位教師總要抽出時間,靜下心來,徜徉書中,汲取營養。不少教師每週至少都會抽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去教師閲覽室看書,學校的圖書室裏總有教師們潛心閲讀的身影,辦公室裏總是能聽到教師們在交流讀書心得,在探討各自的不同見解。

二、廣泛閲讀,多方涉獵。

在與書為伴的日子裏,教師們收穫了知識,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教師們的視野開闊了,興趣廣泛了。讀書的範圍也在從開學初制定的“一書、一刊、一卷”讀書計劃,拓展到《新課程改革與課程評價》、《給教師的建議》、《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做最好的老師》等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到現在的多方涉獵,每位教師在閲讀教育教學理論書籍的基礎上開始走進古今中外名篇名著,汲取各種營養,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藴,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為把自己打造成智慧型教師不斷努力,積極進取。

三、認真讀書,反思深刻。

活動之初,為了鼓勵教師們積極閲讀,激發教師的讀書熱情,我們把讀書活動與教師的考核成績相結合,對教師讀書提出嚴格的要求。學校規定每位教師每週認真做好讀書筆記。伴隨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教師們讀書興趣逐漸濃厚,並且對讀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再是單純摘抄一些教育理論觀點、教育名言、教學實例等,而是每次閲讀後都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針對書中的理論觀點寫下自己的讀書體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對教育教學理論的深刻詮釋和闡述,也標誌着教師們的讀書質量在不斷提升。

四、學以致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隨着讀書要求的提高,教師們已經自覺把讀書和教學結合起來,做到博覽、熟讀、精思,並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特級教師高萬祥説得好:“書籍是學校的學校,對一個教師而言,讀書就是最好的備課。”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其實讀書與備課、上課同等重要。因為讀書,教師們掌握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方式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因為讀書,教師們為教學實踐找到了理論支撐,藉助書籍,透過文字,教師們開始認識並走進一些教育名家,分享他們智慧的課堂教學機智,學習他們獨特的教學方式,借鑑他們非凡的教學藝術。在教育名家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下,教師們從浮躁走向從容,從膚淺走向深刻,用學識的厚重豐富教學的內涵,將吸收的營養運用到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的課堂實踐也發生了變化,教師們把握教材的能力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提高。通過讀書活動,教師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感受着教育大師的風範,領悟着素質教育的真諦,提高了文化知識素養,教師們對自己的課堂教學也更加自信。

五、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交流活動,成果顯著。

各項活動的.開展,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

1、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研讀“一書、一刊、一卷”的專題討論活動,每位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在組內交流研討,教師們在學習研討中,理論知識豐厚了,紮實了。

2、開展“讀書沙龍”,全校每位教師認真閲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教育名著,每位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開展好書大家談活動。例如《給教師的建議》中的許多內容,已成為教師課堂教學實踐和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借鑑和指南。

3、開展班主任讀書論壇活動。我校結合班級文化建設的相關內容,開展了中國小全體班主任參與的論壇活動,在活動中,各位班主任暢談班級管理經驗,各位主任積極點評,通過此次活動,教師們再次感受到了讀書的魅力,再次共享了讀書的快樂。

4、開展教師讀書講演賽活動。隨着教師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學校為教師們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學校於上半年舉辦了教師讀書講演賽活動。各個學科積極參與,以書為友,以書為鑑,做一名真正的讀者,成為志同道合的書友。此次活動的開展,更加堅定了教師們讀書的信念。

與書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質量,有生機。蘇霍姆林斯基説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裏,也許唯有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才能讓浮燥的心靈得到一次徹底地放鬆。我校教師將會繼續與書同行,繼續教育生涯的心靈之旅。讓我們的教育一路書香,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厚重深沉。

課程學習總結13

每過一個寒假,都會有不同的心境,來之於年齡的增長,閲歷的加深,我想更多的是心裏的成熟和責任意識的深化。如今回想起來,前三年的是是非非,歷歷在目。初入大學第一個寒假,帶着急切與浮躁,既有內心長久未見爸媽的思戀,也有放假後的輕鬆自由自在,但更多的是離開了由幼稚不成熟的純真中學到與以往種種不同,事事摻雜着人情世俗的心靈承受煎熬的蜕變的大學環境後的那種發自內心的寧靜與祥和。

大學第二個寒假較之第一個相比,過的相對輕鬆靜謐一些,心境經過了兩年的歷練,對人與人,人與社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身邊的感情,人生,關係也開始慢慢接受,慢慢的去認可,儘管現實與最初的內心裏的那些純正不是相匹配,終確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的也就融入到了身處的環境。當然這個時候輕鬆的內心感受來由有一半的原因來之於躲開了學生會的那對於自己來説永遠無止境的工作,任務,領導風格的不同確實讓自己害怕過這樣的生活;此階段其另外的心思也就放到了將來自己的出路,思考了很久,差不多一個月之久躊躇在考研與否的決定之上,這個假期對於自己來説真的很重要,後來這些思想的變更都來之於這個假期的變化;總而言之,這些都還是停留在了宏觀虛無的思想界限上。

真正着眼於實處,從微觀入手,從現實解決問題的還是第三個假期了,當然這個階段思想的蜕變,心境的成熟,不再是前兩個假期的那種如今看來比較幼稚的東西了。此階段我稱之為成長過程,對較之前出現那些問題,心裏煩惱,無法接受的種種事情現在寫這個東西的時候,我已經沒有任何的心地起伏,波動跌宕了。生活的蜕變已經實實在在的刻印在了我的人生歷程中,以此指導着自己,督促着自己不斷地成長,去經歷去體會去學習去成長。我想真正的成長,真正的學到的東西,在大學裏寒假中最大的最寶貴的收穫乃是心境經由萬事的磨練走向成熟的從而能指導自己的心得體會。

大學課程總結範文3篇自上次丁老師説自己遇到了瓶頸,自己也確是早有此察覺,總感覺自己一直在原地踽踽獨行,思維的界限,思維的瓶頸組繞着自己,讓自己感到迷茫。後來結合自身的潛意識觀念以及身邊的人和事,悟出了一些道理。

一、歸零思維。

印象最深的還是進入學生會時報名表上填寫的自己的經歷,把自己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三的種種驕人成績寫的滿滿的,面試時再一次的羅列敍説,最後捱了一頓批,當時確實感到很是不滿,覺得實話實説也成了錯誤,這也讓自己久久耿耿於懷,近來檢索着自己的思維習慣,把所有的思緒拿出來屢屢,我發現,正是因為自己老記着自己的過去,老是看到自己做了什麼,奉獻了什麼,而以此來滿足自己,來充實自己,久久抱着自己的過去來度過着此後的時間,思維沒有進步,停留在以前做事的思維路線上,境界上,得不到新的補充,新的發掘,這也就成了自己思維瓶頸的重要阻礙,心得體會。仔細想想身邊的一些人和事大多有這樣的例子,你仔細想想你會發現你身邊那些經常和你聊天,一説話喜歡説當時我是怎麼怎麼做的,你應該怎麼怎麼做的,你聽我的、、、、、要是我來做,肯定比你做的怎樣怎樣的這人,你發現三年前他是什麼樣,三年後還是什麼樣,這樣的人多半沒有多大進步,而且是一直會這樣的度過此後時間的、、、、所以,時刻記得清零,把自己的以前的種種歸零,從新開始,從新學習,從新研究,時刻記得自己是新手,自己是剛起步的,只有這樣自己才會不斷進步,才會突破瓶頸,走出困境。這你也就成了我如今面臨瓶頸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改變思維習慣

談到上面説的思維瓶頸,出了沒有歸零思維是重要原因外,自身的思維習慣,思維模式便是第二大阻礙因素了。認識到這個問題,牽引的還是上次談到的遇到瓶頸後自己大腦空白,當然那時候也只是模糊的認識,宏觀上的淺顯瞭解,真正認清這個問題還是假期偶然的機會。

畢竟四十幾天加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玩與休息,放假中玩的最多的要數下象棋了,礙於深受打擊的心裏,下棋連來下輸,於是連續三天每天我下五個小時的棋,可謂輸的一塌糊塗,三天中,一次偶然的頓悟,我發現我下象棋時有一個潛意識的思維習慣,那就是,我每走一步棋,我只會思考下一步棋對方會怎麼走,最多的時候會思考對手第二手會如何走,無論哪一步我都這樣,當然不是自己刻意要這麼去做,自然而然我就這樣了,而這樣的結局就是遇到了高手,他要怎麼走我就跟着去防禦,他怎麼走,我怎麼防,通常情況下,防到第三步第四步時,對手出其不意的一招把我給殺死了,每次都會遇到這樣的情形,而且每次都到這一步時都是自然而然地,沒有任何的意外,沒有任何的讓我感到突然。後來我一個人在那裏思考時發現這個原來是自己的思維習慣,不知不覺都會走到這樣的情形下的,因為大腦思維不知不覺只會思考到第二步停下來,然後就開始想其他的事情,去看看網頁啊,換音樂聽等等,這樣的思維習慣導致下棋的.輸。其實現實生活中工作中刻意不刻意的自己都會這樣的來思考問題,來看問題。久而久之,養成了這樣的思維習慣,這也就成了丁老師所説的我的思維像做的夾生飯一樣,用之麻煩,丟擲可惜,所以“夾生飯”思維模式也就成了我遇到瓶頸的第二大因素。

三、沉下來。

説這句話的時候,也是很多人都説過的話,聽着有些可笑,有些讓人感到假。事實上確實是如此,這句話沒有幾個人做得到,我們身邊有一小部分做到了,但是在這一小部分人中又有一部分人是假的沉下來了,因為他們身體沉下來,可是他們的精神境界卻一直沒有沉下來,這一部分人當中就有我了,很簡單的一個檢驗的方法,你給自己十本書,如果你能慢慢看完,還能夠一本一本的寫讀書筆記,並且有自己獨到的心得體會,那在很大程度上説明你可以從精神境界上沉下來,否則,身體的沉下來就沒有任何意義。這也就是我針對自身遇到瓶頸問題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對自身的要求,堅決的把自己從內心裏沉下來,從精神境界上把自己慢慢沉下來。更多的去體會,去感悟,去思考,去學習,去歷練。具體的該怎麼做我想最緊要的就是。

四、把讀書作為本學期的硬性任務給規定下來,把讀書真正的融入到自身的生活中去。

我想開學的時候針對自身的現狀,像比自己年長,比自己知識豐富的老師和其他一些同學詢問,徵詢下該看的書目,在還剩下不多的大學裏抓緊時間去學習,去豐富,當然這項任務也是以後人生最後總要的課程。希望自己能夠真正的去完成這項任務,有所收穫,有所獲得。定期的寫寫自己的心得體會,去思考,去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去深化自己的思維。

大三一個寒假,想的很多,思考的也很多,但是我想最重要最迫切的也就是以上面臨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了吧,希望在這剩下的一年裏多跟老師學學東西,學學真正的實質性的思維上的東西,以此,以後的路也就更好走更順利了。

實習這段時間我體會到工作其實簡單又重複,心裏有時候會很煩燥,甚至累得想放棄。可實際上我無法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多,心情更為鬱悶,也開始影響我的工作效率。回想剛進公司的時候,每天都忙於學習,天天都過得很充實。耳畔響起長輩們常説一句話活到老學到老。於是我默默對自己説要時刻保持主動學習的心態,我的目標是每天都有進步。當你不滿足於日常業務,開始探究更為深層的含義時,會發現工作在簡單重複中也有無窮奧妙,思考探討後常會有新的體會,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師傅授於知識與思維不可能像倒水似一股腦全倒出,而且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自己用心學習的基礎上,才能發現問題,向師傅請教新知識,甚至能得到更好的思路。富,我會做的更好!

課程學習總結14

科技在發展,改革在深入,國際化的大都市呼喚一流的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的學前教育,也緊鑼密鼓的拉開了課改的序幕。我們深知:要構建一流的學前教育,必須深入實施課程改革,以積極的姿態來迎接挑戰,與改革同命運、共呼吸,把握機會,領會課程的精髓,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莊行幼兒園在二期課改新理念的指導下,通過深入廣泛的學習實踐,我們深深感到,課程實施的過程還是一次園本化課程構建的過程,是一個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塑造21世紀一代新人的過程。面對新理念,我們在不斷學習、思考與實踐中,尋找適合幼兒園發展的,又能全面實施新課程的途徑。以下是我們的思考與探索:結合我園環境教育特色,以“因園而異”、“因人而異”去構建選擇性課程,突出課程的有效整合、師生共建,確立開放的、整合的教材觀,明確每一位教師既是教材的開發者、又是教材的實施者、創造者,積極推進園本化課程的建設。

一、加強學習和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1、學思結合,全面領悟新課程

《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和《指南》的出台,為我們確立了先進的教育理念。開學以來,我們利用政治學習、業務學習、教研活動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餘時間,組織了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傳達上級課改精神、觀看新課程輔導報告錄象、組織專題討論、開展參與式培訓、問答式諮詢等等。一次次的學習與領會、討論與反思,教師們經歷了一個從不理解到逐步理解,從畏難、知難而上到熱情接納的過程。

首先,我們做到園領導先行一步,抓緊自身的學習,反覆研究領會新課程的精神實質,在每一次組織教師學習之前先確定好本次學習的目的是什麼?要求是什麼?從而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師開展學習討論,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其次,園內成立了課改領導小組,由園長、業務園長、園長助理及三位教研組長組成,每二週召開一次碰頭會,瞭解一線教師所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商討制訂相應的對策,確保課改能順利推進。這樣通過上下連動,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到目前為止,我們全園上下一心,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以素質教育的啟蒙為核心,突出課程的有效整合、師生共建,確立開放的、整合的教材觀,明確每一位教師既是教材的開發者、又是教材的實施者、創造者。從開學到現在,我們在認真學習《課程指南》的基礎上,分析、研究新教材,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選用、創編適合兒童發展的教材。一般是以主題的形式來選用教材的。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老師們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已有經驗、興趣需要和生成課程來選擇、開發、運用教材。讓課程既面向全體幼兒,又能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讓每一個幼兒獲得充分的、全面的、和諧的發展。

2、以教研為主陣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A多種教研形式,開展專題研討。

為了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新教材,我們以教研組為主陣地,採取大組、班組的形式,展開層層推進的學習研討活動。我們根據學習計劃,安排參與式培訓活動、集體與分組、個別學習形式相結合,將課程理念、方案等通過專題進行詮釋、分解、嘗試。具體的操作方案通過班組的形式,通過案例評述、個案記錄等方式進行研討。本學期我們針對幼兒園研究重點,開展了專題“構建富有生命力的課程運行體系”、“探索型主題活動中的共同探索、一起成長”;“以整合的觀念實踐新課程”;“園本性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新課程各類活動內容與實施”、“讓課程適合每個孩子的發展”等,一系列專題研討,讓教師對新課程理念、內容等有了較為全面的瞭解。

B創設多種條件,提供教師成長舞台。

本學期,幼兒園舉行了教師教育教學比武活動。比武活動分三個項目進行,即教案説課、活動展示及案例評比。教師們根據新課程要求,以探索型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了較為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如“幫媽媽切蘿蔔”、“造房子的工具”、“家鄉的牧場”、“有趣的數字王國”等,幼兒在廣泛收集資料、已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活動過程自然、活潑。教師還注重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能引發幼兒與環境互動的各種材料,幼兒能大膽自主地參與活動。教師在活動中及時記錄幼兒的操作情況,把握與關注幼兒生成的活動,幼兒學得主動而積極,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思維、動手能力都可以感受到教師在推廣與實踐新課程中的心血。在案例評比中,教師們將教學活動、主題探索活動中幼兒所表現出來的言行,通過教師的分析、反思予以呈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提高教師多媒體制作的能力,幼兒園舉行了教師的“班級網頁”製作評比。各班教師充分挖掘潛力,以幼兒學習、成長為主線,製作了內容全面、充實、豐富的網頁,為班級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3、下放課程選擇自主權,協調好“共同性課程”與“選擇性課程”的關係。

在實踐新觀念時,我們還要求教師能對新課程進行選擇性、反思性地學習,這種反思必須是對舊觀念的擯棄,對新觀念的理解與探討基礎上進行的。我們注重尋找理論依據解決教師實踐中的共性問題。

A課程權下放給老師

我們明確每一位教師既是教材的開發者、又是教材的實施者、創造者,根據教師的不同層次,給以一定的課程選擇權。我們把課程的選擇權給教師,讓教師在課程實施中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在實踐中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我們做到宏觀調控,加強管理的。一是深入教育教學第一線作具體的觀察研究和指導,二是抽查各種資料。指導教師將視野轉向孩子,將孩子的發展需求作為選擇、研究教材的依據,幫助教師把新教育觀、課程觀落實到具體的教育行為中去,從而更全面地將課程內容、形式有機整合。協調好“共同性課程”與“選擇性課程”的關係,做到既面向全體,又滿足幼兒個性發展的需要。從而實現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B共同性課程與選擇性課程的轉換與平衡

其實,在共同性課程和選擇性課程也沒有很明確的界限,同一種教材在不同幼兒園可利用不同的資源進行。在共同性課程出現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下,我們採取替換交互的方法,讓幼兒的基本經驗得到保證。當幼兒在主題發展中轉移“熱點”或“興趣”時,我們也多考慮因地制宜原則。在轉換與平衡中,保證幼兒基本經驗的提高,在生活中學習與提高。

二、關注幼兒的需要,拓展環境教育資源。

我園的共同性課程的基本內容都選自於新教材,根據新教材提供的.內容,以主題的形式呈現。在實踐新教材的同時,我們發現教材有許多的侷限性,往往受環境條件的限制,因資源和相應的配套用具、教材缺乏,容易使主題無法拓展。“生活即教育”,我們及時將共同性課程與選擇性課程進行選擇,在基本經驗和教材同整的基礎上有效利用資源,特別是將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資源進行彙總、整合,因地制宜地建構體現雙重功能的課程類型。如農村的田野中的紅薯、土豆等植物;泥土中的蚯蚓、昆蟲;街道邊的樹木、花草;生活中人們的生活居住、風俗;四季的變化、氣候等等都是環境資源拓展的空間。

選擇、編排的教育內容,還要充分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與規律,貼近幼兒的實際。我們的幼兒都來自農村,農村的孩子由於受社會、家庭、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對事物的關心、探索和熱愛也都從身邊所熟悉的事物起。因此我們在考慮選擇、編排的教育內容時,儘可能地從孩子的角度去關注理解他們的生成活動,瞭解他們的需求,判斷生成活動的價值,及時予以支持和提升。尤其是重視幼兒生成活動內容與活動方式,把握教育時機,及時調整活動計劃和教育行為。將視野轉向孩子,將孩子的發展需求作為研究、選擇教材的依據,從而更全面地實現課程內容、形式的整合,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關注幼兒的需要,把環境還給每個孩子。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提出了以素質教育的啟蒙目標,突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課程實施的中心環境是因地制宜地創設適合幼兒發展的、積極的、支持性的環境,把環境還給孩子。在研討與實踐中我們感到:

首先,賦予環境創設新的內涵。我們的問題是如何讓幼兒積極地與周圍環境產生互動?《規程》試點以來,我們不斷接受和嘗試讓“牆壁會説話”,運用農村的鄉土材料師生共同創設環境。隨着對新綱要認識的不斷加深,新的理念在不斷地衝擊着我們,我們開始用整合的教育思想來重新審視環境佈置所呈現的內容,我們更關注孩子的興趣和要求,更關注時代的特徵。基於這種思想,環境創設中更多產生了屬於孩子們的“環境”,這些內容不僅滿足了幼兒好摹仿的特點,更有利於探索型主題的開展,同時也吸引了家長的積極參與,促進了幼兒經驗、社會知識、行為習慣等各方面均衡發展。

其次,瑞吉歐式的幼兒材料區的創設。由教師根據探索的主題創設特定的探索環境,引發幼兒與環境發生關係,使靜止的環境“活動起來”,使環境產生教育價值,讓“人”環境與“物”環境相呼應起來。我們幼兒園受“瑞吉歐”理念的啟發,在園內創設了一個真正屬於幼兒的材料區。幼兒園每天的活動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這樣園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了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資源,為幼兒所用。材料區的創設大大滿足了幼兒對“探索型主題”的深入研究,不必再為收集材料而煩惱了。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教師們加強了社區與家長的聯繫,從而得到了社會與家長的幫助和支持。更營造了鄉土材料應用的大教育環境,形成了實施鄉土教育齊抓的合力。

另外,能滿足幼兒收集資料的資料室的開放。特別要發揮本園教育資源的優勢是至關重要的。而對普遍存在的農村家長收集資料意識淡薄的現狀,我們唯有不但開拓信息、資料的來源,才能滿足教師、幼兒在探索型主題開展中的需要。因此,幼兒園化了大力氣,騰出專用資料室,廣泛收集社區、自然、家長中的資料,包括書籍、錄象帶、VCD、卡片、自然界中的各種農用實物,如各類果實、農用工具等等。同時又配有電腦,讓教師帶領幼兒隨時可以在網上查找資料。這樣多功能的資料室的創設,給教師們更好地實施主題創造了條件,也大大滿足了幼兒對知識的渴求,推動了探索型主題的順利開展。

四、有機整合,激活課程內容

在觀念轉化為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遇到首要問題就是“整合觀”在一日活動中的體現。強調學科要求、強調教師為中心的課程體系已遠遠不能適應課程的有效整合、師生共建與教育個別化的時代要求。因此,我們將一日活動各環節進行分段解剖,從觀念上的整合;目標上的整合、內容上的整合到資源上的整合,方法、手段及手段上的整合,進行層層對照、分解,從提高幼兒的基本素質出發,發揮課程的整體效應,達到對教育各要素的多樣化、多層次的整合。

1、打破學科間界限,加深搭班老師之間的配合與銜接,從而實現課程內容、形式的有機整合。

以往根深蒂固的學科教學體系,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新課程的實施和展開。打破分科制,體現整合性,新的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分科制被徹底打破。兩位教師同時深入班級,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徵、班級實際,以主題的形式開展活動。現在,我們每週都安排教師有一定的時間,搭般教師對班級中的每個孩子進行全面細緻地分析,在主題活動的預設方面,互通相關信息,共同商定、調整階段目標,在內容安排上進行有效的銜接和統一。

2、資源的整合,使課程由狹變廣、由靜變動。

新課程的一個顯著變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課程與教學資源,教育資源的整合是與教育內容的整合緊密相關的,教育資源中藴涵着多種教育內容,對教育內容的整合,有利於教育內容的整合,有利於拓展幼兒教育的空間,豐富幼兒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使課程由狹變廣、由靜變動。我們利用農村的廣闊資源,進行有機地整合,使資源能真正協調、一致地對幼兒成長產生積極、有效的影響。幼兒所處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都開始成為學習探究的對象,成為幼兒學習的“課堂”。

3、支持和推動幼兒的生成活動

生成課程其實是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具有以孩子為本的教育理念,要善於觀察孩子並捕捉孩子活動中的問題,從孩子生成的問題出發設計主題,為孩子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

實施過程教師不拘泥於預先設定的程式,而是鼓勵教師互動中的即興創造,智慧的碰撞,光照課程的動態生成過程。教師既要設計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有激勵作用的、愉悦的課程經驗,也要有效利用日常生活和常規中的偶然、非預設的機會和經驗;既讓幼兒有機會參加成人設計的活動,也使其有機會自己設計活動,投入到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自發產生的活動之中。

新課程在農村的實踐讓教師、幼兒有更足夠的時間從容地探索、試驗、活動;讓教師、幼兒在更大的範圍,以更活躍的形式展開活動,切實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師專業化的發展。二期課改在我園的實踐還剛剛起步,在利用選擇性課程方面我們還處於探索實踐階段,還有許多不成熟的地方有待研究與探索。但我們相信,只要繼續追隨着二期課改的新理念,依靠市區幼教專家的扶持與幫助,開啟二期課改實踐研究的基地,不斷髮揮農村環境教育的優勢,以鮮明的教育特色,全方位地為幼兒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成長氛圍,使課程適應每一個孩子的發展。

課程學習總結15

新編應用文寫作課程學習總結 在沒有上應用文寫作這門課之前,我對應用文的瞭解是“寫作文”,我當時就想寫作文誰不會,還用教。而且從小到大,我最怕的就是寫作文,如果老師天天讓我們寫作文,那我豈不天天頭痛?學了以後,才發現原來不是那麼回事。轉眼間,一學期的應用文寫作課程就結束了。縱觀這一學期來的學習,不僅讓我們初學了各種應用文的寫法,更讓我們對應用文的重要性有了深層的瞭解,可謂受益匪淺。

應用文與文學作品的區別

在學完這門課程後,我發現了這和我平時見到的文學作品有很大的區別。文學作品供人欣賞,其價值在於審美,它以美感人,以美育人,通過豐富.透明的藝術形象使人在歡愉中不知不覺達到感染教育的效果。而應用文寫作則不然,它主要是為了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具有很高的價值性與直接實用性。並且它不需要過多華麗辭藻的修飾,只需要簡明扼要地按照規範寫成文章即可。因此這讓我找到了自信,讓我下定決心要認真上好每一堂應用文寫作課程。掌握好每一種應用文所需要理解和記住的要點。

應用文不同於文學作品和其他實用文體,它不在於使人明事理、開闊視野或供人欣賞,而在於解決實際問題。應用文的寫作有其明顯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應用文最基本的特點就是“用”。為用而寫,有用才寫,這是應用文與其他文章的最大區別。明確這一點,對我們寫好應用文有很大作用。

應用文的特點及組成

應用文具有六大特點,即實用性、真實性、規範性、針對性、時效性、簡明性等。

應用文主旨單一,集中,明確,材料多樣,真實,有力,結構合理、嚴謹、固定,語言準確、簡明、平易、莊重。

應用文是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處理公共事務,以及人民羣眾處理個人事務使用的,具有直接價值和慣用格式的文書,是解決問題、處理事務、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工具。

事實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應用文。比如書信、請假條、借條、通知、申請書,包括我現在正在寫的總結,都屬於應用文的範疇。

老師用了一個相當生動、恰當的比喻形容了應用文的組成。應用文的主題為其靈魂,材料為其血肉,結構為其骨骼,語言為其細胞。如此一來,我們便能感觀地理解寫應用文要注意哪些部分。

我覺得應用文寫作是“死板”而不乏“靈活”的寫作。它雖然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不比得文學創作,個人可以有較大的發揮空間,但是我們學應用文也不能死記硬背、生搬硬套。像做填空題那樣寫出來的應用文,毫無感情可言。應用文不需要辭藻華麗、韻味雋永,它講究一個“實”字,是“看似無情卻有情”。這也是我逐漸喜歡上應用文的原因之一。

寫好應用文的方法

寫應用文,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應用文的內容要客觀真實,不容虛構,語言要簡明扼要,忌浮華、抒情。它的格式也需規範,以便閲讀、處理和收發。試想,若一份文件全篇盡是優美的句子、華麗的辭藻,大段大段的描寫、抒情,閲讀者又怎能迅速地從中看出主要傳達的信息?如此一來,應用文的作用就無法體現出來了。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到應用文的作者與讀者。

應用文的作者包括自然作者、法定作者和代言作者。基於應用文的實用性,應用文的作者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強烈的讀者意識、高度的責任意識、嚴格的規範意識及自覺的服務意識。其思維類型分為:對象化思維,模式化思維和越位思維。

應用文的讀者分為自然讀者與指定讀者。比如通知是給大部分人看的,而報告這類上行文就僅限於指定讀者閲讀了。應用文的讀者具有接收的實際功用性、強烈的直接性和結果指向實踐性等特點。把握這些特點,也有助於我們的應用文寫作。

應用文的寫作過程不太複雜,主要分三步:明確寫作目的,收集、整理、分析資料,撰寫。對於應用文寫作,總的要求是準確、簡明、得體,具體來説,要有合體的語言運用和恰當的表達方式。其中,敍述要用真實的人稱、真實的對象以及單純的線索;議論得是客觀的評價,不能帶主觀色彩,要就事論理、引據論説;説明要運用術語,運用自然語言和人工語言,運用數據、資料。

若能滿足以上各項條件,便是一篇不錯的應用文了。 應用文主要分為行政公文、事務公文、專用文書幾大類。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習了公告、通告、通知、報告、請示、批覆、合同及論文等多種類型的應用文。有的是學習、生活中常用的,有的是以後工作中可能要用到的。我想,都很有學習的必要性。

應用文的作用及重要性

應用文使用範圍十分廣泛,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社會實踐中發揮巨大的作用。主要包括領導指導作用、規範準繩作用、溝通協調作用、宣傳教育作用及憑證依據作用。

應用文在行政管理、社會實踐方面都有指導作用。如黨和國家的各級組織和各部門的組織系統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上到下都是通過公務文書來傳達法律法規、方針政策、意見辦法;人們按藥品説明書的規定服藥;工廠在各種設備説明書的指導下安裝設備、操作儀器等。

應用文是法律、法規的載體,部分應用文用來發布法律和行政法規。如憲法和依照法律制定的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等國家基本法律和大量的條例、規定、辦法等行政法規,或章程、制度、規則等規章,都對人的行為產生規範、準繩作用。

人類社會的人際關係極為複雜,不協調各種關係就無法保證正常的生產和生活。行政公文在傳遞信息、協調上下左右關係方面功不可沒,而簡報、調查報告、書信、禮儀文書、合同、協議書等應用文,在傳遞信息、聯絡感情、協調關係諸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應用文的溝通協調作用,能促進社會有序發展。 在應用文中,行政公文和法規規章的政治宣傳、思想教育作用特別顯著,其他的應用文,無論是辦公務還是辦私務,也都能在客觀上產生宣傳教育作用。 俗話説,“口説無憑,立字為據”。國家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都以文件為載體、為依據,這也正體現了應用文的憑證依據作用。

由此可見,應用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的確有必要掌握一些常用應用文的寫作方法,在生活、工作中正確使用。

還要注意的一點是應用文寫作所站的角度的重要性。一般文體的寫作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表達或抒發自己的感想、心緒,或者闡述自己的觀點,或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説明。即使是新聞、紀實文學之類的文體,也往往是以作者自己的視野,去所觀、所思、所感,再進而付諸筆端。而應用文寫作一般是要站在某一羣體、某一組織、某一集團的位置上,它所傳達的是被代表的單位的發出的信息,接受者也往往是集團性質的或者眾多個體的。所以在寫作時不要總想着自己,而要多考慮文中所代表的單位的立場。

比如,給領導草擬文件,一定要弄清楚領導的意圖,否則妄然下筆只會徒增工作量。再比如寫請示、公函、報告、簡報等,一定要弄清楚本單位與所發的單位之間的關係,如隸屬關係、行政級別關係、業務工作關係等,據此才能採取合適的文體,在文中使用相應的語氣和措辭,這樣才能作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否則可能一個細小的疏忽,可能會釀成大錯。

我的收穫及心得

在這個學期學習了應用文之後,有了許多收穫,我們學習了各種應用文的寫作方法和寫作格式。比如報告、請示、批覆、函、計劃、總結、通知等一些常用文體的寫法,剛開始學的時候覺得無從下手,而通過《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的學習後,對寫作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

在這個學期的應用文學習過程中,我慢慢了解了應用文這門學科,總結了一些學習方法:

1. 要研讀教材中的內容,關注教材中的細節。通過研讀應用文教材,熟悉應用文的大體內容,對書本章節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2. 查漏補缺,糾偏固體。熟悉以往使用過的文種,對於忽略或根本沒想到的問題要全面掌握,也要爭對平時模稜兩可的知識點,弄清它的正確做法,鞏固自己的知識點。

這半年的學習,規範了我們的應用文寫作。比如,寫一個向體育器材室借球的借條,我們往往會丟掉一些不可或缺的細節,如借球人姓名,借球時間:還有收條也要寫清楚歸還日期等主要信息。

結尾

在學習寫論文的過程中,我們明白了什麼是摘要、一篇合格的摘要應該符合哪些要求。同時,關鍵詞也要把握重點,精準、精煉不贅餘。需要注意的是,在論文最後要寫上參考文獻,這可表明論文吸收了哪些已有的成果,表示對已有成果作者的謝意,另一方面也可引導讀者進一步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

以後,我們勢必會接觸到寫通知、寫活動計劃書、寫項目策劃書、寫個人簡介、自薦書、設計個人簡歷等應用文的寫作,掌握了它的基本寫法,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有所幫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