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説課稿15篇

來源:文書谷 1.68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鳥的天堂》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鳥的天堂》説課稿15篇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1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鳥的天堂》。主要從教材分析、教學策略、教學程序、板書設計方面作具體的闡述,首先我來進行教材分析。

一、説教材

《鳥的天堂》是S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首篇精讀課文。這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記敍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不同見聞及感受,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

選編本文的目的在於:

1、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

2、使學生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閲讀能力和作文能力。本文的學習為日後學習其他同類型課文奠定了基礎,能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因此,該文是本組課文教學的“重要練兵場”。本節課我將教材的課後2題試當一名導遊以活動的形式呈現在教學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

考慮教材內容、特點及編排意圖,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參照“語文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及重點: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的方法。

3、感受文中描寫鳥的天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理解“鳥的天堂”的含義。

為了完成本節課的任務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策略:

二、説教法

新課標提出“國小語文教學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並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學習方式,正確處理好師生的關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勇於探索。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得到提高和發展”。課標強調了要以學生學習為主,為了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我設計以下教學方法:

1、閲讀感悟法:在閲讀教學中我尊重學生閲讀的個性化行為,設計多樣化閲讀,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新的談感受,在讀中自悟,悟中品讀。

2、情境教學法:本文語言優美,讀文思畫。教學中創設激發興趣的情境:生動語言描繪、畫面再現、聲音播放等

3、啟發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本班學生想象能力、欣賞能力較低。對課文的領悟過程較為緩慢,因此課堂教學多啟發,促進學生思考、想象。

三、説學法

本文語言淺顯,學生理解內容的難度不大,因此採用以下學法:

1、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課標積極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可以使他們接受不同的觀點,擴展他們的視野,促進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習效率,也滲透了做一個善於合作的人的教育。

2、誦讀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課作者寓情於景,適合用誦讀法領悟其情感。

本課計劃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詞,理清思路,劃分部分。這裏説第二課時教學,

本課時設有複習回顧、設境激趣、品讀自悟、鍛鍊語言,情感昇華和練習測評幾個環節,具體教學流程如下。四、説教學流程

複習回顧

1、聽寫詞語,這一環節有效訓練了學生的聽、記、寫能力,既檢測了第一課時的知識目標,也有意通過詞語回憶起文中相應的語句,段落,場景等。

2、解説圖片,播放大榕樹和眾鳥紛飛圖片,同時我和學生一起解説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景物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的主要景物是許多鳥。這一環節可等同於複述課文,也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學習重點部分的印象。

二)設境激趣、明確目標

1、創設乘船去遊覽鳥的天堂的情境,兩條船一條在黃昏第一次去欣賞到大榕樹的奇異,另一條船在早晨第二次去欣賞到眾鳥的熱鬧場景。讓學生自由選擇坐哪條船,並説説作者去後的讚歎:“昨天……鳥的天堂”。這樣的情境導入激起學生探索課文的興趣,孩子的天性活潑,愛笑,愛玩,喜歡新奇的,這樣的設計體現出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也為下一環節分部分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2、男女生分讀學習目標

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生學習有方向。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以後的各個環節裏主動地圍繞目標探索、追求。長期堅持朗讀目標,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兩個環節共需要用時5分

(三)、品讀自悟多元解讀

在這一環節主要突破重難點,因此用時較長需要20分。

1、獨學自悟,合作探究

首先學生根據導學案上的“學習導航”和提示自學所選學習模塊,不太理解的地方在書中或導學案上做好標記。我會到學生中巡視並進行個別指導。學生獨學感悟,能提高自學和分析能力,獨立自主的學習,是保證學生課堂學習中主體地位的最重要的基礎和最基本的學習形式。

然後小組內合作交流,探討獨學中的不解和疑問,這一環節可以讓學生思想與智慧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多元化解讀教材,使自己的體會更加豐富深刻。我也會走進小組與學生一起探討、感悟、質疑。

2、展示交流,個性解讀

這部分是在上一步獨學自悟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進行的,先由一個小組來彙報遊覽“鳥的天堂”後的收穫,根據導學案第一個學習模塊展示問題:

(1)這棵大榕樹到底有多大?是按什麼順序觀察這棵大榕樹的?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的?讀出描寫大榕樹的句子,重點體會“那翠綠……顫動”在學生彙報這句話時,我會提出質疑作者為什麼有這樣的感受?激起討論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多元的,也許是風吹的或是……。學生再次朗讀句段,全班進行評讀,我也會範讀個別句子。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榕樹的讚美並整理出榕樹的特點:大和茂盛。我適時板書,並用課件展示榕樹圖片,感受“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引導學習導學案中知識鏈接部分的靜態描寫。在小組展示結束,我會引出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後的感受:“鳥的天堂裏沒有一隻鳥”這樣能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也為結尾句的理解鋪好路。

接下來由下一小組展示第二模塊的問題:

(2)巴金爺爺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與第一次所見到的景象有什麼不同?學生朗讀出描寫鳥的句子,為了讓學生走進文本,播放羣鳥齊飛的情景,通過視覺感受更容易理解“應接不暇”。根據“學習導航”組員交流感受,其他組補充,議讀等,帶上作者的心情讀12—13段,總結出鳥的特點:熱鬧、多。我依據學生所説進行板書。之後我提出問題:相對榕樹的靜態描寫方法,鳥這部分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這一問題的設計是在靜態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啟發,讓學生舉一反三學習動態描寫。

學生兩部分內容學完,我再次發出作者的讚歎:“昨天……鳥的天堂”理解兩個天堂的意思。這與課前相呼應,讓學生在設疑中走進課文去探究,在解疑中走出課文。

展示這一環節我給學生一定的空間來表現自我,讓他們在學習中有樂趣,有主動性。通過展示可以檢驗學生的自主預習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檢驗這兩個環節中學生對教材的知識掌握程度,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我會充分尊重學生的展示方式及對文本的多元解讀,並根據學生彙報進行板書,突出本課重點。

(四)、活用文本鍛鍊語言

我設置了為“小小導遊”活動,介紹“鳥的天堂”。先在小組內説,在依照課件圖片進行解説。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説話訓練是開啟學生思想之門、引導學生髮表之慾的“總樞紐”。重視説話訓練更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五)、完善板書情感昇華

這一環節通過板書總結課文昇華情感,需用時5分。

學生根據板書交流:這裏為什麼會成為鳥的天堂?我根據學生所答,用繪畫完善板書,體現人、河、樹、鳥的和諧,此時我和學生們一起伸出手為保護環境和動物加油,並播放鳥的鳴叫聲。這樣的課堂總結讓學生熱情高漲,讓學生充滿力量,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正能量去保護生態環境。板書存在於每節課中,板書對語文教學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它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把這種無聲的語言轉變為有聲的語言,這是對學生進行説話訓練的又一種方式。

結束時情境再現,讓學生下船,並回頭看看課件播放的“鳥的天堂”的美麗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不捨和留戀,從而體會到作者的情感。

(六)、練習測評

練習測評我設計三道習題,由於需要寫、説、交流,因此這一環節大約需要用時10分。題型設計如下:

1、火眼金睛我會辨。基礎題面向全體學生,熟記生字詞。此題由一小組在圍板上展示其他學生寫在導學案上,然後我和組長檢查。

2、按要求寫句子。針對中下等學生,改寫陳述句、運用“有的……有的……、、有的……、、”説話,口頭造句,既鍛鍊學生靈活的反應能力,又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道題由學生獨立思考再小組彙報,交流,互評。

3、課堂小練筆。寫一個熱鬧場面或景物描寫,此題針對優生,挖掘他們的潛能,符合本課教學目標學習景物描寫、靜態、動態描寫,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此題學生獨立完成,再小組展示,全班交流。

我將練習題設計成階梯性,讓優等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後進生“吃得了”,尊重了各個層次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了教學的不斷進步。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鳥的天堂》,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説教學反思六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一)教學內容

《鳥的天堂》是冀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最後一課,全文共14個自然段,描寫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們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文章語言自然樸實,生動流暢,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生命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二)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讀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14個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3、能用自己的話説出“應接不暇、不可計數”等詞語的意思,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能概括文章大意,感受文中表現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

(三)教學重難點

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抓住景物特點,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二、説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使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本課我採用嘗試教學理論,運用導學案,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實施學習活動,去感受鳥的天堂獨特的美。

三、説學法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閲讀能力,本課我主要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通過學生自學、對學、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讓學生自己在讀中感悟、讀中歸納。

四、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板書課題

進行新課前對舊知識有效地回顧可以温故而知新,因此我讓學生先完成填空,並設計導語如下:

上節課,我們跟隨巴金爺爺一起遊覽“鳥的天堂”,遠遠地望見了這株大榕樹。現在,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讓我們一起看清它的真面目吧!(板書課題:20 鳥的天堂)

(二)走近榕樹,感悟生機

老師通過圖畫、音樂和語言描述,能夠喚起學生的形象思維,自然地將學生帶入課文。因此,我先出示榕樹的圖片,然後配樂範讀第7~9自然段,讓學生邊欣賞邊思考問題:這是一棵( )的榕樹?

結合學生的回答,老師及時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榕樹近景圖,抓住“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體會榕樹的大;抓住“一簇”“堆”“不留一點縫隙”等詞語理解榕樹的茂盛,再抓住“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新的生命在顫動”,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樹葉綠得耀眼,充滿活力,感受榕樹蓬勃的生命力,並結合體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在學習這一部分時,引入作者的描寫方法——靜態描寫。

葉聖陶老先生曾説:“語言文字的訓練最為重要的是訓練語感。”朗讀是訓練語感的主要形式,因此在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體會,並及時給予指導,最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獨特感受,再次有感情地朗讀。

指名讀、配樂讀。

(三)走近鳥兒,感悟快樂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生方式,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因此,在學習了靜態描寫後,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使學生自主學習第10~14自然段,設計問題如下:這裏的鳥兒真( )啊!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説:“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我將運用語言和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觸覺,設計瞭如下過渡語:

之前,我們和作者一起欣賞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但有一絲遺憾,鳥的天堂沒有一隻鳥,於是第二天清晨,我們再一次來到了這裏,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後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一隻大鳥飛了起來……

在此過程中,播放眾鳥羣飛的圖片,引領學生一起拍掌,讓學生獲得直觀感受,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然後抓住鳥的數量多、種類多、姿態多,體驗眾鳥羣飛的熱鬧,從而感受鳥的天堂的動態美。

最後,課件出示文章最後一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讓學生根據之前的學習,多向交流,小組討論對這句話的理解,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從而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

(四)感悟此行

這裏為什麼會成為鳥的天堂?學生可能説出榕樹繁茂、水草豐美、温度適宜、氣候濕潤等,引導學生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注意保護我們生活的`周圍。

(五)心語屋

如果你是鳥的天堂中的一隻小鳥,快來向我們介紹一下你們的“天堂”吧!

通過角色扮演,假設自己是一隻快樂的小鳥,向同伴介紹美麗的鳥的天堂,寫一段解説詞,既對文章有所回顧,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創作,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的舞台。

(六)作業

1積累文中優美詞句

2仿照課文中動態描寫與靜態描寫結合的方法寫一處美景。

積累好詞佳句,讀寫結合,學以致用,讓學生用學到的動靜結合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去描寫生活中的美景。

五、説板書設計

20鳥的天堂

傍晚 榕樹 大而茂盛 (靜態美)

早晨 鳥兒 多而歡快 (動態美)

板書是課文的濃縮,也是課文的精華,板書有內容有方法,簡練清晰,有助於體現課文重點及中心,便於學生理解。

六、説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和孩子們一起走進了語言文字,感受到了鳥的天堂獨特的美,我們又一起走出了語言文字,帶着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走向了生活。設計教學時,我努力做到,讓學生課前有所期待,課堂有所滿足,課後有所回味,品味語言文字,品味真摯情感,讓我們的語文課更有語文味兒。當然,課上還有很多不足,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六組課文中的首篇精讀課文。著名作家巴金以生花的妙筆記敍了他和朋友們兩次遊歷“鳥的天堂”的不同見聞及感受,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裏羣鳥歡鬧名不虛傳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課文語言質樸,動靜結合,美不勝收,觀察有序,筆法細膩,易讀易記,情感真摯,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本文位居第六組課文之首。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與舊版教材有別,現訓練重點是要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並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選編本文的目的在於:1、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2、使學生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閲讀能力和作文能力。第七組課文的學習又得以“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這一訓練項目為理解憑藉與基礎,是第六組新閲讀學法要求的再次應用。學好此文是日後學習其他同類型課文的憑藉與基礎,能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為此,該文是本組課文教學的“重要練兵場”。綜合考慮教材內容、特點及編排意圖,從本地區學生的實際出發,參照“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和“教學大綱”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確定如下重點及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

①學會3個生字:巢、梢、暇。

②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糾正、逼近、做巢、樹梢、靜寂、應接不暇。

③理解重點句:

Α、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Β、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С、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2、能力訓練目標。

①熟讀課文,理清脈絡,學會按作者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歸納文章中心思想。

④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的表達方法。

3、德育滲透目標。

感受美景,培養保護環境,護我綠色家園的環保意識,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與薰陶。

(二)、教學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真正理解“鳥的天堂”的含義。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詳見“知識教學目標③”。

(四)教時安排

鑑於本文是本組課文的重要“練兵場”,考慮到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基礎不到紮實、領悟緩慢等情況,為了切實做到學練結合,我給學生以充裕的學習時間,確定用3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①先讀“導讀”,明確目標。②緊扣“鳥的天堂”做有序展開。

第二課時:自主研讀,合作探究,精讀細品“大榕樹”和“眾鳥紛飛”,領悟表達方法,讀寫結合。

第三課時:加深理解,探究意義;綜合實踐,煉就能力。

二、説學情

本班學生均為山區的少數民族農家子弟。學生的課外資料較為缺乏,但他們都有向學之心。聽、讀的能力稍好,説與寫能力方面還存在相當大的缺陷。其想象能力、欣賞能力較為低下。對課文的領悟過程較為緩慢,課堂教學不能操之過急。但作為六年級的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學能力,懂得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過《海上日出》等多篇描寫大自然景色的文章。

三、説教學方法

“教”最終是為了達到“不教”(葉聖陶語)。教師的教在於相機誘導,不在於全盤授予。對於語美意勝的此文教學,不但要求能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最為重要的`還要學習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悟方法又必須以充分感知理解為根基,結合平時學生怕作文的實際,我注意做到實施“立體的語文知識循環復顧”教學,做到知新要復舊,知識教學循環復顧;作文訓練要在平時教學中分散隨機進行,形成合理梯度,循序漸進,根據學生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上升到抽象邏輯思維的思維發展規律以及及時複習防止遺忘規律,遵循讀寫結合原則,我採取“弄明整體要求——明確題解探中心——中間突破各開花——隨時知新復舊——綜合實踐煉能力”的方法進行教學。

四、説學法

本文語言淺顯,學生理解內容的難度不大。但由於學生年紀還小,所知有限,類比推理與歸納綜合能力還不夠好,領悟表達方法是有一定難度的。課堂教學要做到教學同步,教學互動,師生互動。學生學習要由過去舊式的“吸收---儲存---再現”轉向走“探索---轉化---創造”的學習新路子。為此,我指導學生用“明確目標要求——整體感知理線索——次要內容以讀輕帶過,重點部分精讀細品多思——圖文結合多想象——隨時知新復舊——綜合實踐煉能力”的方法來學習本課。

五、説教學程序

有序、緊湊、合理,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所作的教學程序,就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使其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這樣設計本課的教學程序。

(一)、先讀本組課文“導讀”,開宗明義交待教學目標。

心理學實驗表明:強烈的目標意識是導讀成功的關鍵。閲讀之前,目標明確與否效果大不一樣。設計步驟一,能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學習才能有的放矢。

(二)、緊扣“鳥的天堂”做有序展開。

“鳥的天堂”是本文的環繞中心。由於本組教學重在於從理解思想內容的基礎上領悟表達方法。為了達到目的,勢必要緊扣“鳥的天堂”這一中心作“大文章”。

1、審題設疑,揭示題意。

設問:看到題目後,你有什麼疑問?讓學生充分質疑,估計大部分學生會提到:①“天堂”指什麼?②“鳥的天堂”又指什麼?在哪裏?為什麼稱為“鳥的天堂”?③“鳥的天堂”裏有什麼?是不是有很多鳥?等等問題。

題目是文章的窗口,其往往起着提示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讓學生質疑“題眼”,可以形成“閲讀期待”心理,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體現自主、探究精神。

2、明確題義,簡介“鳥的天堂”。

3、整體感知理線索。在學生充分質疑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此,我設置瞭如下思考題:①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麼時候去的?②每次各看到了什麼?③小組討論,劃出作者每次去“鳥的天堂”時的感受的語句。這些問題較為淺顯,學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決。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學,儘量輔導後進生。設置自學要求,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能動性,讓其讀通課文,而且把握好作者的思路,理清課文的線索,以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

4、依據設問,中間突破,理清脈絡。

引導學生抓住設問答案中的“第一次、第二次”及“第二天、這一次”等字眼,從層次明顯的中間部分突破,劃分段落,理清脈絡。

5、自學生字詞,指導正確讀寫詞語。

6、以讀代講輕帶教學第一段,只要求理解大意,瞭解遊玩的時間、心情等即可。因為學生在對“九義”第八冊教科書第五組教材的學習過程中,已懂得“分清文章的主次”,在此處教學就讓學生復顧舊識加以應用,以求實現“立體式學習”,最大程度提高教學效益。

7、達標測評:選詞填空。

靜寂 安靜 沉寂 喧鬧

①鄉村的午夜是多麼的( )啊!②同學們正在教室裏( )地學習。

③小艇漸漸遠去,水面上漸漸( )下來,只見月亮的影子映在水中。

④船隊一靠岸,海灘上就( )起來。

(三)、自主研讀,合作探究,細品“榕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1、為了達到讓學生多讀多感悟的目的,又要避免形式單一的純朗讀活動,我結合課文內容設置多種讀法來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①重點讀此段課文,小組讀。②品詞細讀“簇”。“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與“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中的“簇”先後換用“片”、“束”來讀一讀。③比較讀第六自然段。我説“許多株”,朋友一説“只有一株”,朋友二説“是兩株”。④表演讀“逼近”。讓一名學生當“榕樹”,靜立於講台一側。另一名學生當“小船”。其餘學生讀“我們的船漸漸逼近大榕樹了”,“小船”(學生2)慢慢靠近“大榕樹”(學生1)。⑤學生畫船移動圖讀“我們的船漸漸逼近大榕樹了”,以弄清作者觀察基點的變化過程。⑥圖文結合讀,觀察課文插圖1(大榕樹),精讀細品“知識教學目標③”中的A句。⑦結合山區學生生活實際讀“知識教學目標③”中的B句。引導學生結合平時多見綠葉和在陽光照射下綠葉上的水珠明亮晶瑩的情景來理解該句子意思。

2、在多種形式讀中,逐步完善板書。

3、讓學生根據板書提示的觀察方法,引導山鄉學生結合日常生活所見例一簡明提綱

——椰子樹。

(四)、精讀“眾鳥紛飛”場面,領悟表達方法。

1、小組讀“眾鳥紛飛”段落。

2、藉助插圖2,略説大意。

3、討論釋詞“應接不暇”(可讓學生用動作來表演)。

4、指導學生體會“眾鳥紛飛”景象,指名分句子以每人讀一句話接連不斷地讀的形式讀第12、13自然段,以顯示紛飛,熱鬧的場面氣氛,為學生的感知理解創設一定的情景氣氛。

5、按原文填空,領悟總寫與特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

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 )了,到處都是( ),到處都是( )。( ),( ),( ),( ),有的站在樹枝上( ),有的( )起來,有在( )翅膀。

6、逐步完善板書,同時循環復顧“九義”教材第九冊第八課《十里長街送總理》中“迎靈車”部分,説一説文章如何突出“人海”中具有代表性的具體形象:老奶奶(老人)、青年夫婦(青年)、紅領巾(小孩)。並與本文中總寫“眾鳥紛飛”場面與特描“畫眉鳥飛”互相結合的表達方法進行類比,引導學生加以理解表達方法,形成記憶網絡。

嘗試練習:依照本文寫法,用幾句話寫出“課間十分鐘”時同學們在操場上盡情玩耍歡快熱鬧的場面,要求一定要用上句式“有的……有的……有的……”。

(五)、緊扣最後一句話,體會五處“鳥的天堂 ”的作用與含義,趁勢歸納中心。

(六)、品讀板書,整體領會。

(七)、朗讀全文,加深鞏固。

(八)、主動探究,不忘“環保”。在大力提倡 “保護生態環境”的今天,重讀本文意義猶大。在學習本課前,我讓學生先重新讀第九冊教材第28課《大瀑布的葬禮》和本學期教材第9課《只有一個地球》兩篇課文,給新課教學鋪墊更廣闊的空間。在新課教學時我讓學生以“自願組合、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討論: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成為“鳥的天堂”?

引導學生根據“河、樹、鳥、人”四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加以研讀課文,以“自願組合、小組合作”方式來開展討論。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具體的語句,並適當合理展開想象,自由地説自由地議,再選出小組代表進行辯論,探究四者間的生態循環關係與作者“的確是‘鳥的天堂’感受的由來。在學生充分地議的基礎上,教師加以歸納整理,最後用投影出示四者關係,讓學生加以對照。

的確是“鳥的天堂” 鳥多(棲息、做巢)

提 樹 好 許

供 長 去 捉

肥 更 處 鳥

料 好

壞 人(保護意識強)

滋 潤

河 榕樹(大、茂盛、枝繁葉茂)

(九)、綜合實踐,煉就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本篇課文後面附有一個“為導遊寫一篇解説詞”的選作題,其目的是為了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加強練筆。早在學生就讀五年級第一學期時,就已經進行過“小小導遊員”口語交際訓練。對此實踐活動,可在課前讓學生“自願組合、小組合作”搭配成“旅遊團”加“導遊”的形式,充分利用“小組”羣體力量廣泛蒐集材料,試學寫解説詞。組織學生開展“模擬導遊”活動,評選優秀導遊,以激發學生興趣,煉好學生能力。

(十)、作業佈置。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擴寫本課學習過程中所進行的習作訓練項目。

六、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將有利於教學和複習鞏固。為了突出本文的文章結構思路,順着課堂教學認識過程,感受本文的構思美、自然美;為了讓學生更充分地感受和領悟本文的篇章寫作手法,我採用順序系統構框板書的方法。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4

一、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三個生字:梢、暇、戀。

(2)學會本課幾個新詞:留戀、展示、顫動南國、應接不暇。會用“應接不暇”、“陸續”造句。

(3)理解本課重點句:

①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棵大榕樹,樹幹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②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③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1、能力培養目標。

(1)訓練學生學習按作者遊覽順序理清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靜態與動態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以及閲讀、思維能力。

2、思想教育目標。

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薰陶。

二、説教材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十一冊第五組中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記敍了作者和他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作者遊覽的順序記敍的,先寫了作者和朋友們划船出去遊玩;然後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景象;接着寫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看到的景象;最後寫了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讚美。根據本冊教材的編排,本組訓練重點是“事物的靜態和動態”,在設計本篇課文的教學時,圍繞重點訓練項目制定如下重點和難點。

三、説重點、難點

1、説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作者描寫事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2、説難點。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1)、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2)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3)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根據教材的編排和本文的重點、難點,教師在教學中採用如下教學方法。

四、説教學方法

1、説教法。

素質教育提出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能動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1)先整體感知,再從中心句入手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2)採用以讀為主,先扶後放、質疑問難的方法,藉助電教手段來理解課文內容,一次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思維能力、自學能力。

五、説學法

在教學前,教給學生用“讀、劃、思、議”的方法認真預習。通過讀,讓學生有所思,再思考之後,劃出中心句,議出文章的訓練難點。

在學習中,藉助配樂朗讀,運用圖文對照的方法,理解課文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的能力。

六、課時安排

根據上述內容,本課安排三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設疑、析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遊覽順序。教授學習方法,完成課後第一題;第二課時,從中心句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問難,深入理解課文,瞭解作者描寫靜態和動態的方法。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完成課後第二、三題;第三課時,圍繞重點內容,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完成課後第四、五題。

七、説教學過程

1、整體導入,以讀為主

2、教學一開始,教師設計以下問題激發學生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的興趣及主動探究的積極性。

(1)課文題目中“天堂”指什麼?在文中怎樣理解?

(2)“鳥的天堂”指什麼?為什麼稱為“鳥的天堂”?

(3)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麼不同?

通過以上問題,使學生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同時,可以通過自學。討論以及作者生動逼真的語言描繪,結合課文插圖,使學生從整體上領略本文景象的美妙之處。

1、住重點,深入理解。

在學生整體感知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置身於作者所描繪的景象之中,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文章所描繪的景象之美。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以下問題:

(1)我們已經知道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了,那麼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麼?請同學們用書上的話説一説。

(2)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描繪“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的?

提出上述問題,讓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找出本文中心句。此時教師用投影片打出中心句文字讓學生齊讀後,針對這句話質疑問難,從而引出學習全文。

在學習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沒看到一隻鳥時,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閲讀:

(1)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沒看到一隻鳥看到了什麼?

(2)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樣描寫榕樹的?

在學習中,教師藉助投影讓學生理解“枝幹又生根,有許多根垂到地上”的景象,弄清“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體會榕樹的茂盛。想象樹葉綠得耀眼。綠得發亮。充滿活力,從而感受榕樹的蓬勃生機。在學習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之所以會有的這樣的景象。是因為南方氣候濕潤,加上榕樹正處於生長旺盛時期,所以枝繁葉茂,每片葉子都充滿生機。

在學習這一部分時,引入作者的描寫方法———靜態描寫,教學中設計下述問題:

(1)你讀懂了那些描寫榕樹的詞或句?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

(2)這些詞句都説明了什麼?是什麼描寫方法呢?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出示圖畫投影片,讓學生看榕樹近景,再出示描寫榕樹的詞句投影片,引導學生體會榕樹之“大”,説明生長年代已久遠。在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體會,並及時指導朗讀,從而使學生體會到靜態描寫的方法。完成教學目標中的理解重點句子的(1)(2)和能力目標。

八、結方法,放手自學

在教師引導點撥學習了靜態描寫之後,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方法,運用總接觸學習方式、法,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劃出重點詞句,同學間互相討論、思考、議出疑難問題學習作者動態描寫的一部分。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引導:

(1)作者的感受怎麼會發生變化?為生麼兩次看到的景象不同?

(2)和寫榕樹比較,作者寫鳥採取了什麼方法?

(3)本文最後一句話中,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麼加引號?第二個為什麼不加引號?通過上述問題讓學生自學動態描寫,體會眾鳥紛飛,大小不一、顏色各一、動作千姿百態,有的飛,有的叫。有的拍翅膀,使人應接不暇的熱鬧場面,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自學能力。在學生自學中,教師藉助電教手段,播放眾鳥紛飛的錄像,加深學生體會從靜到動的壯觀景象。學生課文之後,進行配樂朗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完成思想教育目標。

九、再讀全文,遷移深化

《鳥的天堂》是本組中的第一篇課文,要真正落實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師藉以配樂朗讀外,再自己從反覆品讀中體會,從電化教學的觀看中對比,體會作者抓住榕樹靜止不動的特點進行靜態描寫,抓住鳥兒活潑好動的特點進行動態描寫,這一靜一動互相映襯,突出了“鳥的天堂”的美好。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

十、作業練習

作業是對所學的知識的進一步鞏固,也是對學習效果的檢測,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此我設計了以下作業練習。

1、完成思考練習第三、四題。

2、寫作片斷練習:仔細觀察,寫一處景物注意靜態的描寫。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鳥的天堂》是人教版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的課文。課文記敍了作者和他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不同景象。全文按作者遊覽的順序記敍的,先寫了作者和朋友們划船出去遊玩;然後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景象;接着寫了作者和朋友第二天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看到的景象;最後寫了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讚美。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知道大榕樹的特點、作者的情感和表達方法;進一步提高閲讀感悟能力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認識大榕樹的奇特與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景象。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整體語文素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受到大榕樹美的薰陶,感受南國風光的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2)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3)進一步增強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文中描寫大榕樹的奇特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幸福歡樂的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是(1)理解:“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2)理解“鳥的天堂”為什麼的確是鳥的天堂,體會兩個“鳥的天堂”的不同含義。

四、説教學方法

1、圍繞教學目標,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設想:

在教學形式上,採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心有所感,情有所依。為了把學生帶到課文描寫的情境中,我通過形象的語言描述和多媒體錄像,設置了以下三處情境:情境

(1):學習課文前讓學生欣賞鳥的天堂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

(2)伴隨着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的錄像片斷,使學生進入“我”欣賞大榕樹的情境中。情境

(3):伴隨着音樂的錄音,播放大榕樹上羣鳥紛飛的錄像,使學生進入“我”欣賞鳥兒的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2、把質疑問難貫穿於教學的始終,培養學生帶着問題學,針對問題學,培養學生解決

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在語言文字訓練中,讓學生讀、思、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詞語訓練中,用解釋、聯繫上下文等方法,讓學生把詞語置於具體語境中,體會其內涵。把詞語教學與對課文的理解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學生對詞語的感知能力,有利於今後遷移運用。

五、説教學過

(一):引入課題

欣賞《鳥的天堂》的風景。

留在你心中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揭示課題

(二)、整體感知全文。

1、請自由的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讀生字詞和難讀的句子。

1、瞭解課文大意。

師:我們回到課文中來,請默讀課文,看你能按下面的要求説話嗎?

作者______次來到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_____,第二次看到了什麼_____,(自由練説,指名説,全班説)

(三)、品讀感悟。

1、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樣描寫榕樹的?

在學習中,教師藉助投影讓學生理解“枝幹又生根,有許多根垂到地上”的景象,弄清“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體會榕樹的茂盛。想象樹葉綠得耀眼。綠得發亮。充滿活力,從而感受榕樹的蓬勃生機。在學習中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之所以會有的這樣的景象。

(1)你讀懂了那些描寫榕樹的詞或句?

(2)這些詞句都説明了什麼?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出示圖畫投影片,讓學生看榕樹近景,再出示描寫榕樹的詞句投影片,引導學生體會榕樹之“大”,説明生長年代已久遠。在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體會,並及時指導朗讀。

(二)品讀鳥的部分

1、作者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才見到鳥,這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自由讀課文,12、13自然段

2、你讀懂了什麼,從哪兒體會到的?

用我讀到--------彷彿看到(聽到、想到)--------------的句子説話。

3、課件出示:白鳥翻飛的景象

此時,你想説什麼?引導學生體會鳥兒在這裏生活的幸福快樂。

4、理解: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第一個“鳥的天堂”指什麼?第二個鳥的天堂指什麼?

(四)、小結全文。

親愛的同學們,這裏不僅有樹的奇美,有鳥的歡樂之美,更有人與自然、與動物的和諧之美,所以這裏才是真正的天堂。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企盼——這樣的鳥的天堂、人間天堂多一些,再多一些吧!

六、教學預設

我設計這節課的教學理念不新穎,就是一節普通的常規課,預計學生基本都能參加的學習活動中來,着中培養學生獨立閲讀,自主學習。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6

各位老師:

你們好!我今天説課的課題是《鳥的天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幾個方面來説一説我這堂課的設計。

首先我説一下教材分析

1.課文簡説

《鳥的天堂》的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課文記敍了他和朋友兩次途經《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重點寫了靜態大榕樹和羣鳥活動的景象,表達了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讚美。本文最大的特點是:動靜結合,遣詞造句精妙準確,韻味十足,表達情感充沛,細膩,描寫生動細緻,充滿了詩情畫意。

2.説教學目標

我根據新課標中“知、情、意”三個維度,再結合本課的特點,從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生動、學會創新、學習實踐出發,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認知目標:認識課文3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正確讀寫“燦爛、白茫茫、規律、縫隙、照耀、樹梢、靜寂”幾個詞語。積累文中好詞佳句。

技能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學習“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以及抓住事物特徵進行描寫的方法。

情感目標: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南國的美麗風光,體會熱

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的確定固然離不開教材所提供的內容,及其所能訓練的能力體系,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認知水平,因為,學生不僅是教師施教的對象,更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為此,我確定了以上教學目標。

3.教學重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瞭如下教學重難點:重點:引導學生想象《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體會兩次途經《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難點:體會描寫大榕樹特點的語句。

那麼,如何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呢?我是這樣設計的,語文這門學科是通過文字來體會意境和情感的,然而,國小生的思維發展還很不完善,理解能力低下,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老師常常運用語言敍述,掛圖展示,板書分析的方式來突破教學重難點,本課,我想充分運用多媒體的優勢,把課文、圖片、聲音、錄像等組合成課件,向學生展示大榕樹的遠景和近景,樹葉的樣子、顏色等等,這種圖文聲像並的場景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能力,在突破重難點上也會有顯著的效果。

4.説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大榕樹的掛圖、相關課件、生字卡片等。

學生準備:製作小鳥圖片、查閲《鳥的天堂》的相關資料,蒐集有關大榕樹的資料,以備課堂交流。

二、學生分析

五年級是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學習習慣,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讀書提問的能力。因本課的閲讀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對於如何在閲讀活動中邊讀邊想的方法不明確,在實踐中應怎想,想什麼不夠明晰。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説教法

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而且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難,我具體運用了以下幾種教法,情景設置法——主要是激發學生情感,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講授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點撥法——是教師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伺機點撥,讓他們展開聯想和想象,拓展思路。在以上幾種教法中點撥法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

四、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此,作為教師要重視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並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本次教學我

運用了以下幾種學法,勾畫圈點法——目的是讓學生養成勤動筆墨積極讀書的好習慣。討論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懸念法——讓學生帶着問題讀課文,這樣針對性較強,思路清晰。其中討論法是最重要的一種方法。

五、説教學程序最後,我來談談我教學程序的設計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我設計的導語是(請同學們欣賞格爾的《天堂》並把它作為背景樂,用課件出示天堂這個詞,提問用來比喻什麼?那麼鳥的天堂指的又是什麼)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這樣就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讓學生藉助解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用多媒體和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自學情況,並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一簇簇、應接不暇、規律、縫隙、樹梢、靜寂)。等幾個詞語。

這一環節為學生閲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接下來,我會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的關鍵詞句,理清文章脈絡。

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閲讀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説讀和概括能力。

3.研讀課文悟情悟理

首先,我會用多媒體出示以下幾個問題:

a這茂盛的大榕樹為什麼能成為鳥的天堂呢?為什麼文中的鳥的.天堂會加上雙引號

b為什麼特寫一隻畫眉鳥。它的心情是怎樣的?

c説一説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我會讓學生先默課文,在小組中展開討論得出答案。

其次,用課件向學生展示“綠葉的多”、“枝上生根”等特點。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讓學生重點體會:“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句話。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並對學生各自的見解給予肯定。

通過這一環節,解決了本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4.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1)播放“羣鳥紛飛”的課件,讓學生欣賞這熱鬧的場面,形象感受這部分的動態美。盡情地享受文中語言文字描繪的美。

2)出示大榕樹掛圖,利用學生課前畫的小鳥,並把它們“放飛”到大榕樹上(配上歡快的音樂)引導學生想象小鳥在榕樹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麼?

最後,再美讀課文,背誦課文的精彩段落,共同感悟: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5.小結

學生提出問題帶着問題讀課文,讀中解決問題,這只是閲讀教學中的淺層目標,創新型學生應具有的是帶着問題走出課堂,因此,本

課的小結我是這樣來設計的。本課的中心是:大榕樹被大自然賦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了鳥的天堂。作為人類也要保護動物。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請同學們想一想通過課文的哪些方面我們可以得出這個結論?除此之外你還想到了什麼?

6.拓展延伸

重視課文內容,適當對課文進行引申,使課文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累積、加工。本次教學的拓展延伸我是這樣設計的。播放文中的“小畫眉”。提示:假如你是小畫眉,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感受?(可寫一段文字,讀一讀;可寫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筆,畫一畫……)讓學生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

7.作業佈置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練筆的開始。我的作業佈置是鳥的天堂現已成為一個遊覽勝地,以導遊或小鳥兒的身份,向遊人介紹這裏的景象。介紹的形式可以自由選擇。如寫導遊詞、寫詩,順口溜……。

8.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集中體現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本課的板書,我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鳥的天堂樹大而茂盛靜態美

鳥多而快樂動態美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7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從中心句入手,引導質疑問題。

能力目標:細讀課文,認識大榕樹奇特、美麗的特點,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情景。鑑別“作者的見聞與聯想”,提高理解和欣賞語言的能力。進行適度的詞句訓練。

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發展主脈絡,正確理解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如何正確鑑別作者的見聞與聯想。

三、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掌握字詞,瞭解“鳥的天堂”,講讀課文第一大段。

第三課時:梳理總結,鞏固強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相關片段,做相關作業。

四、教學結構

以“疑”為線索,以“思”為核心

五、教學過程

1、延伸上文,拓展下文(導入)

師:上一堂課,我們隨着文學大師巴金的筆結識了一位奇特的朋友,誰能親切地叫出它的名字?

生:榕樹。

(設想:估計在平翹舌音上會出錯誤,教師當及時糾正。)

師:夠親切。那麼大家能不能一起熱情地稱呼它呢?

生:榕樹。

師:是一棵榕樹(板書:榕樹)。有你們這麼一羣熱心的朋友,估計榕樹心裏都樂開了花。那麼你們中間有誰能自告奮勇地把榕樹的奇特之處介紹給在座的老師呢?

生:獨木成林。

(設想:儘量使課堂剛開始氣氛能活潑一點,為整堂課定下一個基調。)

師:是的,獨木成林的榕樹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我們也知道就是這麼一棵樹築就了一個鳥兒生活的樂園,也即鳥的天堂。(板書:鳥的天堂)昨天我們已經遠遠地欣賞了它那婀娜多姿的體態,這堂課我們將繼續和巴金一起划船去細細地觀察“鳥的天堂”究竟還有什麼神奇的地方。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一起學習7——14自然段,思考問題:兩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麼?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説一説。

(設想:聯繫舊知,習得新知)

學生暢所欲言,師總結。出示: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指名讀,齊聲讀)

(設想:此處不宜於深究細品,畢竟還沒深入課堂文本的內核,情到深處才有感而發,有感可發,到那時,學生就能水到渠成地領悟作者的感情了。)

師: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麼疑問嗎?

學生提出問題。諸如:(1)為什麼説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2)這裏鳥的天堂為什麼前一個要加引號?後一個不加?

(3)為什麼説“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教師順延學生的思路,學生之間相互解決疑問,然後把問題引入到“鳥的天堂”一問上來。

(設想:在此教師應做到引導和暗示。)

師:“鳥的天堂”是那株有着500多歲的大榕樹,作者第一次經過時有什麼感受?

出示: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揚)發出了由衷的讚美。

(設想:在此課堂隨機生成的東西較多,教師切不可急於求成,應該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再作歸納。)

師:它美在哪,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樣描寫的,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寫榕樹的有關句段。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能讀懂,記住它,待會交流。還有哪些地方讀不懂,可以在旁邊做上記號,等會兒提出來。(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師:現在讓我們交流一下,你自己讀懂了寫榕樹的哪些詞句和內容。

生説,師板書。(穿插朗讀來深入感受榕樹的美)

(設想:教師要適時地加以評價,同時要講究評價方式的轉化。)

師:接下來有不懂的地方作交流。(講讀課文寫榕樹的部分)

結合學習提示區分“作者的見聞與聯想”,相比比較有聯想和沒聯想的感覺。

學生齊讀課文第8自然段。

師:現在我們都領略到作者把榕樹寫得很美,那你們知道在作者眼裏這是一種怎樣的美嗎?

引進巴金的話:南國的風物含有一種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裏,一切都顯出夢境般的美麗。

請女生再讀該段,深刻體會作者的.讚美之情。

師:作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聯繫咱們以前所學過的宗璞的《綠》來找找答案

引進宗璞的話:道路兩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飛來峯上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黑,有的綠得發藍。峯下蜿蜒的小路,佈滿了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裏。……在花港觀魚,我看到了又一種綠。那是滿池的新荷,圓圓的綠葉,或婷婷立在水上,或宛轉靠在水面,只覺得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滿池。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着腳告訴你,春天來了。而眼前的荷葉,那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和楊柳是一樣的。

師:這樣寫更襯托出了榕樹茁壯的生命力,那麼我們就請咱們班的男生把該段讀得更美一點,更生機勃勃一些。

(設想:層層深入,剖析內核)

師:結識了這麼一位充滿活力的朋友,你的心情怎麼樣?

生自由説。

師:對了,作者跟我們一樣也是異常地興奮(板書:興奮)興奮過後作者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

再引出:“鳥的天堂”裏沒有一隻鳥,我這樣想着。

師:這裏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生自由説。

(設想:在這一環節中在兩個問題出現的次序上估計會有所不一,但總體而言,不影響教學,但教師應該隨機應變。)

師:對了,在這麼美麗的天堂裏卻沒有一隻飛鳥,感覺有一些遺憾,凸現了作者失望、迷惑的心情。(板書:失望、迷惑)在作者眼裏他感覺“鳥的天堂”是徒有虛名、虛名在外的。(估計作者一晚沒睡好)(板書:徒有虛名)

師:當我從朋友的家鄉回來的路上,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這一次他又有一些怎樣的感受呢?

生自由説。

師:為什麼作者的感受會有如此大的轉變呢?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第二次作者經過鳥的天堂的段落,從中找找答案。

在這一段中你最喜歡寫鳥的哪句話?指名讀。

師生交流。板書:到處鳥聲、到處鳥影

“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詞句訓練: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有的--------,有的---------。

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時而--------,時而--------,時而--------。

師:一到冬天,雲南昆明就會有許多海鷗飛來,飛起來時就像拉起一張巨大的白色的網,場面甚為壯觀。而這些鳥各種顏色都有,那飛起來就像拉起了一張彩色的巨網。從這段話中,你覺得鳥兒生活在這裏感覺怎麼樣?

生自由暢談。

出示:“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揚、名副其實)

師:那為什麼兩次所見到的情景會如此不一樣呢?聯繫上下文想一想,為什麼作者説“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第一次: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在山頭,在樹梢。

第二次:這一次是在早晨,陽光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樹梢。一切都顯得非常光明。(時間不同)

“一株榕樹便天堂”,一句詩概括了小鳥天堂的特點。島上的榕樹長期棲息着數萬只的十多種小鳥,尤以白鷺和灰鷺最多。白鷺朝出晚歸,灰鷺暮出晨歸,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盤旋飛翔,嘎嘎而鳴,蔚為奇觀,形成“獨木成林古榕樹、百鳥出巢、百鳥歸巢”三大自然奇觀。

師:那這裏為什麼能成為鳥的天堂呢?

出示:朋友説這裏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棵樹上做窩,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

師總結:是的,當地的人們一直用“愛樹護鳥,愛護自己,愛護子孫”的祖訓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後人,用各種方式保護這個賴以生存的環境,使這個自然奇觀完好無損地延續至今。這裏的人、樹和鳥互相尊重,成就了鳥的天堂,這裏是鳥兒生活的詩意的天堂,樹和鳥一動一靜相結合,譜寫了一首自然與生命的讚歌!在現在大力提倡保護環境的時代背景下,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現在我們借用德國詩人荷爾德林的一句話來結束我們這堂課:人,詩意地棲居大地上!

(設想:結合環保教育)

六、拓展練習

(1)招聘導遊,然後為“鳥的天堂”寫一段簡短的解説詞。

(2)小畫眉在唱什麼?(寫一段文字、小詩、順口溜……)

七、板書設計

美麗的南國的樹{(興奮)揚

第一次{

鳥的天堂裏沒有一隻鳥(失望)抑

鳥的天堂{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第二次“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留戀、讚美)揚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一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佳作,記敍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羣鳥活動的景象。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課文語言質樸、感情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讓我們的心為之顫動,情為之動容。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教學目標三個維度的有機整合,結合本課教材的特點,擬訂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訓練點:能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方法引導點:通過朗讀、感悟,體會榕樹的大和“鳥的天堂”的熱鬧,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3、情感態度滲透點:從課內外延伸中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生命力的美,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理論依據: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讀為主線、自學探究為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和創造性。

三、教學構想:

以讀為本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本節課我想用最簡單的朗讀、感悟的方法來教學本課,抓住關鍵的詞語咀嚼、品味、賞析昇華,讓學生在課堂有滋有味地讀,無拘無束的表達感受。

四、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中,我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採用“談話引入、滲透文本----感知文本,理清線索----美讀文本、探究重點----自主交流、暢談感受----實踐活動,拓展文本”的模式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最大收穫。

(一)、談話引入、滲透文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以講故事為切入點,(傳説500年前,在廣東省新會縣天馬河村……真是南國的奇觀呀!)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然後話鋒一轉,“在你們的心目中,鳥的天堂應該是什麼樣的?”通過彙報,架設起文本與學生間的交流平台,引導學生進入文本自主閲讀狀態。

(二)、感知文本,理清線索

首先讓學生自由讀全文,這一遍讀,重點放在讀正確、讀流利,有不認識的字,鼓勵學生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或查字典解決,養成良好的利用工具書的習慣。接着,檢查讀生詞,先自己試讀一遍,然後和同學一起交流需要注意的字、詞,從而幫助學生排除讀書障礙。通過讀書,你都讀懂了什麼?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讀,進行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梳理作者的思路,理清課文的線索,達到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

(三)、美讀文本、探究重點

葉老説: “美文尤要美讀”。特別是對《鳥的天堂》這樣經典、優質的言語材料,“讀”本身就應當是閲讀教學的一個日標、一項任務。在指導閲讀“榕樹”的特點這一段時,我將先讓學生閉上眼睛聽錄音,“你彷彿看到了一株怎樣的大榕樹?”學生暢所欲言,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然後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齊讀、範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操練,讓學生充分地讀,充分地感悟,領會榕樹的`“大”和榕樹葉子的茂盛。文中的重點詞句是文章的精髓,它對錶達中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抓住具有感染意義的關鍵詞語、句意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領會其中藴藏的思想感情,從而撥動他們心靈的琴絃,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例如:“真是一株大樹”,突出一株,體會榕樹的大;那翠綠的顏色……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通過互相交流啟發,使學生抓住“那麼多”“’一簇…一堆…‘不留一點縫隙”等數量詞中體會樹多而密,

“翠綠…‘顫動”等詞語中體會榕樹的美麗和富有生命力。特別是“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更要注重加強語氣,強調“讚歎”之情。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出對榕樹的讚歎和喜愛之情,體會到鳥的天堂的靜態美。實實在在地練讀後,鼓勵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大力提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篇精品侍作以新的內涵。我在此增設了設疑這一環節,引導學生探究:為什麼這裏會成為鳥的天堂?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同學合作,優勢互補,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也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四)、自主交流、暢談感受

在學習鳥多一段時,我先播放“羣鳥紛飛、百鳥爭鳴”的錄象,當學生獲得直觀感受後,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覆閲讀,在讀中感悟,然後交流。學生從鳥的數量多、形態多、姿態多,感受美的畫面,美的生命,美的行為,美的情感……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着重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指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學生通過想象講述有的鳥還會怎樣。把抽象的文字符號轉換為具體的視覺表象,令學生身臨其境,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感受鳥的天堂的動態美。

學貴有疑。愛因斯坦也説過:“提出一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問難,是自主探究學習的關鍵,是創新學習的開端。在學完榕樹的大而茂盛和鳥多段落後,我請學生大膽質疑,並引導學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課文中有的鳥的天堂加引號,有的沒有加引號。通過討論,使學生感受到鳥兒們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遺言個,所以在作者心裏,大榕樹確確實實是鳥的天堂。

(五)、實踐活動,拓展文本

《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我們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去學會蒐集,學會應用、學會交際。“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遊覽勝地,請學生蒐集一些有關材料,寫一篇解説詞。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際。然後在班裏進行優秀導遊評選,學生一定會興趣盎然。這一設計意在培養學生收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並潤物無聲地內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潛移默化的培育學生審美意識,並由此獲得美感。

五、板書設計:

樹 大 茂盛 喜愛

鳥的天堂

鳥 多 活躍 讚美

這樣設計,簡單明瞭,展示了文章的層次條理,又體現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我是國小教師,馬大龍。38歲、大專、小教中級。現任四年四班班主任。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鳥的天堂》它選自就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國小語文“注提”第八冊第一課。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記敍了作者(巴金)和他得朋友們兩次遊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美麗的大榕樹和羣鳥歡騰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這是一篇經典課文。然而,在保護生存環境日趨重要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內涵。因此,教學時,我緊扣“自主—探究—實踐”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有了出版的調查能力、蒐集信息的能力和表達的能力。而在閲讀中真正體會文章所孕育的能力還不夠,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不夠明顯。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雪中的主體行和創造行。因此,本課設計時我是根據課文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多媒體課件的特點,從培養學生“閲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出發,以學生雪得主動、學得生動、學會創新、學習實踐為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單元教學重點來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按由扶到放的程序來安排課堂結構。

三維目標:

1、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積極收集有關資料,並運用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及審美情趣,背誦指定的段落,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閲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難點:對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

教學流程:

一、初讀課文、理“線索”

葉聖陶先生在談到閲讀教學的任務時明確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線索,是閲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我採取以下步驟完成教學。

1、引導質疑、揭示課題

大屏幕出示:文中“鳥的天堂”指什麼?在哪裏?為什麼稱為“鳥的天堂”?

通過質疑,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

2、初讀,理線索。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讀,整體感知課文,同時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麼時候?每次看到了什麼?這些問題並不難,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決。然後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輔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通過自學,學生不僅讀通順了課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課文的線索,達到了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

二、自主學習、談“感悟”

《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感悟。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靜態和動態了,二是閲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這一改變,也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得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從以下三點來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説説喜歡哪一次去鳥的天堂,並陳述自已喜歡的原因。這時出示課件,按照順序依次出示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的畫面,以幫助學生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個性,談出自己的見解。

2抓句子,談感悟

在學生暢談段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覆閲讀,細細品味,從自裏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行為,美的情感``````

3。抓品讀,促感悟

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自己朗讀,自己感受是否讀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後在小組中都,推薦都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比賽讀。這一設計意在通過朗讀展示自我對課文的見解,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欣賞課文。

三、悟“環保”

《鳥的天堂》確實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今天,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探究,透過表面現象看到實質:為什麼這裏會成為鳥的天堂?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真是一舉兩得。

首先這兒生態環境好。

1、這兒環境幽美。文章一開頭幾個自然段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夏日的傍晚,這兒不僅四周很靜,只聽見船槳激起的流水聲,而且景色迷人,燦爛的紅霞還在天邊。

2、這幾天氣候温暖,土地濕潤,河流縱橫,有利於萬物生長,所以大榕樹是那樣蓬勃而有生機。

3、這兒資源豐富。由於氣候温暖濕潤,穀類蟲子繁殖旺盛,因而鳥兒的食物豐富。

4、這兒的榕樹大。大榕樹生長旺盛,枝葉繁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裏棲息、衍。是名副其實的鳥的天堂。

其次、人們保護意識強。

這兒的人們不許捕鳥,因此鳥兒們得到了保護,能夠無憂無慮的生活、繁衍.

四、綜合實踐練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我們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去學會蒐集,學會應用、學會交際。《鳥的天堂》一課有一個聯繫生活實際的綜合實踐作業。“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瀏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並想辦法蒐集一些有關材料,為導遊寫一篇簡短的解説詞。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使學生做到三練:

1、蒐集材料,練“查閲”蒐集的方法可以多樣:上網、去圖書館、看電視、調查訪問等。

2、學寫解説詞,練“習作”。為“鳥的天堂”錄像配上適當的解説詞,根據自己蒐集的材料,學寫一段解説詞,寫清楚導遊的身分,旅遊的地方及這個地方的特點,力求寫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動。

3、學做導遊,練“交際”。

這時出示課件,對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為學生導遊解説提供畫面。

這是繼寫解説詞後的一個延伸,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際。要求學生自由組成旅遊團,自我推薦嘗試當導遊,全程陪同作解説。然後在班級進行優秀導遊評選,學生一定會興起盎然,積極參與在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一設計意在培養學生收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並潤物無聲地內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得的知識,潛移默化的培育學生審美意識,並由此獲得美感

板書設計:特點表達方式

樹大茂盛;靜態

鳥的天堂枝葉根

(大榕樹)鳥多活躍動態

聲色動

關於板書設計:

每個教師都懂得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板書集中體現教學的三維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與特性。本課的板書,明確地體現了課件和課文的有機統一、始終着眼於“閲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始終着眼與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生動,學會創新,學習實踐。既培養學生的語文的實踐能力,又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糾正、逼近、樹梢、靜寂、應接不暇。

⑵瞭解榕樹大和鳥多的特點。

⑶能有感清地朗讀課文。

⑷能背誦喜歡的段落。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朗讀和品次品句感悟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眾鳥紛飛的景象。

⑵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的表達方法。

3、情感與態度價值觀:

默讀課文,理解內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1、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的含義。

2、文中四處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地方加引號,有的地方沒有加引號。

【教學準備】

1、師生找鳥的天堂資料;

2、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能讀準課文,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糾正、逼近、樹梢、靜寂、應接不暇。

2、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瞭解作者多少次去看鳥的天堂和看到什麼。

3、學習1~6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感情朗讀句子並體會樹的大和眾鳥紛飛的景象。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的表達方法。

3、瞭解引號的用法。

4、理解內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有感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昨天,我們通過學習知道了巴金爺爺和朋友一起坐船去看榕樹,剛開始時,大家都認為那裏是許多株榕樹,但其實那裏只有一株榕樹。那麼當他們靠近這棵大榕樹?時看到了什麼呢那就讓我們一起隨着巴金爺爺去裏面探個究竟吧。

二、瞭解樹的大和茂盛

1、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下7~9自然段,想想這部分寫出了榕樹的什麼?把有關的語句多讀幾次。

學生彙報:寫出了榕樹的大、茂盛。

板書:大、茂盛

2、師:從哪裏看出的,用畫出有關的語句。

⑴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

不可計數什麼意思?

(數也數不清,形容數量多。)

這麼多的枝幹你想作者看到會感覺怎樣?

(吃驚)

你能帶着吃驚的語氣來讀嗎?指生讀。

⑵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放課件解釋根怎麼生長,相機引導:

這是榕樹的生長特性,榕樹本身長有許多氣根,氣根慢慢長久了就伸進泥土裏長成粗壯的枝幹。有的粗的象一棵樹,俗語有説獨木不成林,但這裏氣根多而且粗壯,所以看上去就變成了一片樹林。

師:我們一起讀讀體會這株榕樹怎樣獨木成林的吧。

自由讀,齊讀。

⑶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從哪裏看出榕樹把它的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師:樹葉非常的多,一蔟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你能用一個詞形容嗎?

(密不透風、密密麻麻)

師:大家説的非常好,這裏的葉子不僅多而且有生命力,作者怎麼寫的?為什麼會有這樣景象呢?

討論,指生説。

引導學生從三方面理解:

光照、葉綠、風吹。

(相機出示圖片)

師:好一棵大而茂盛的榕樹!它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每片樹葉都似乎有一個生命,連我們的巴金爺爺也情不自禁發出這樣的感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我們怎樣才能讀好這段呢?

(帶着讚美的語氣)

同桌讀,互相評議。

指生讀,生評,師生合作讀。

⑷講第9自然段:

師:這次作者他們看到鳥嗎?課文哪裏告訴我們?還告訴我們什麼?

⑸ 總結:

師:在這部分裏,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棵奇特美麗的大榕樹。

板書:

奇特美麗

在那我們領略到榕樹的寧靜,第一次他們看不到一隻鳥,下面我們隨着巴金爺爺再一次去那裏看看吧,這次你會發現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3、學習小鳥部分:

⑴師:我們剛才是怎樣學習的?

出示學法:

①劃──抓住景物特點,劃句標詞。

②讀──放聲朗讀詞句,品悟感情。

③議──討論寫法,理解運用。

⑵自己學習。

⑶學生彙報:

相機板書:

多、歡快

①我們繼續拍掌有的在撲翅膀。

(關鍵詞:熱鬧、到處、站、叫、飛、撲翅膀)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從小鳥品種姿態説明鳥多。)

(放課件)

師:這麼熱鬧歡快的場面你想把它讀出來嗎?

指生讀──師生合作讀。

師:想象一下還有什麼鳥的姿態?

②我注意的看着那歌聲真好聽。

師:這裏有一個詞形容鳥太多,眼睛看不過來的是哪個詞?

(應接不暇)

課文怎樣寫作者應接不暇?

指導朗讀。

③師:作者還具體寫了一隻畫眉鳥,它呀,唧唧喳喳的唱着想加入鳥兒們的大合唱呢,你猜那話眉鳥在唱什麼呢?發揮你的想象。

(放課件)

④師:是誰給小鳥創造這美好、和諧的環境呢?

相機板書:

壯觀

三、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1、師:看到這麼熱鬧的場面,作者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歎。

(生齊讀)

生質疑此句,討論:

二處鳥的天堂為什麼一個加引號一個不加。課文還有其他類似的例子嗎?

(引導學生了解第一個鳥的天堂指引用別人的説法,實質指這棵大榕樹,第二個鳥的天堂指鳥兒愉快生活的地方。)

(引導學生聯繫上文理解:這裏的環境好,樹大,地濕,農民保護鳥兒,鳥兒生活在這裏很愉快。)

2、師:你們羨慕這裏的鳥兒嗎?你能舉出人類保護動物或自然環境的例子嗎?

3、師小結。

4、師:今天我們學了《鳥的天堂》,這篇課文在表達上很有特色,作者寫了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情形,第一次沒有見到鳥,着重描寫了大榕樹靜態的美,第二次見到了大榕樹羣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寫出了鳥的天堂的動態的美。而且文章的語言準確生動,我們要好好學習並運用這些方法。

四、課堂上背誦

五、佈置作業

繼續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樹:大茂盛奇特美麗(靜)讚美

鳥:多歡快壯觀(動)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11

一、説教材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六組課文中的首篇精讀課文。著名作家巴金以生花的妙筆記敍了他和朋友們兩次遊歷“鳥的天堂”的不同見聞及感受,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裏羣鳥歡鬧名不虛傳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課文語言質樸,動靜結合,美不勝收,觀察有序,筆法細膩,易讀易記,情感真摯,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

訓練重點是要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並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選編本文的目的在於:

1、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

2、使學生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閲讀能力和作文能力。學好此文是日後學習其他同類型課文的憑藉與基礎,能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為此,該文是本組課文教學的“重要練兵場”。綜合考慮教材內容、特點及編排意圖,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參照“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和“教學大綱”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確定如下重點及難點。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目標。

①學會巢、梢、暇3個生字。

②能正確讀寫應接不暇等詞語。

③理解重點句:

如: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裏。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2、能力訓練目標。

①熟讀課文,理清脈絡,學會按作者遊覽順序給課文分段並概括段意。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的表達方法。

3、德育滲透目標。

感受美景,培養保護環境,護我綠色家園的環保意識,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與薰陶。

(二)教學重點

1、瞭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真正理解“鳥的天堂”的含義。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

(四)教時安排

鑑於本文是本組課文的重要“練兵場”,考慮到學生基礎不到紮實、領悟緩慢等情況,為了切實做到學練結合,我給學生以充裕的學習時間,確定用3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①先讀“導讀”,明確目標。②緊扣“鳥的天堂”做有序展開。

第二課時:自主研讀,合作探究,精讀細品“大榕樹”和“眾鳥紛飛”,領悟表達方法,讀寫結合。

第三課時:加深理解,探究意義;綜合實踐,煉就能力。

一、説學情

本班學生課外資料較為缺乏,聽、讀的能力稍好,説與寫能力方面還存在相當大的缺陷。其想象能力、欣賞能力較為低下。對課文的領悟過程較為緩慢,課堂教學不能操之過急。但作為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學能力,懂得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過《海上日出》等多篇描寫大自然景色的文章。

二、説教學方法

新課標提出“國小語文教學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並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確處理好師生的關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勇於探索。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得到提高和發展”。課標強調了要以學生學習為主,為了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以“以讀代講”的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採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談話法和討論法)。

2、教學手段:多媒體的簡單應用,優化課堂教學。

3、學習方法:A、圈圈,畫畫。 B動腦筋、敢提問。 C、有主見,談看法。 D找夥伴,共探究。

四、説教學程序

有序、緊湊、合理,遵循學生認知規律所作的教學程序,就能充分調動學生思維,使其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這樣設計本課的教學程序。

(一)先讀本組課文“導讀”,開宗明義交待教學目標。

心理學實驗表明:強烈的目標意識是導讀成功的關鍵。閲讀之前,目標明確與否效果大不一樣。設計步驟一,能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全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學習才能有的.放矢。

(二)緊扣“鳥的天堂”做有序展開。

“鳥的天堂”是本文的環繞中心。由於本組教學重在於從理解思想內容的基礎上領悟表達方法。為了達到目的,勢必要緊扣“鳥的天堂”這一中心作“大文章”。

1、審題設疑,揭示題意。

設問:看到題目後,你有什麼疑問?讓學生充分質疑,估計大部分學生會提到:①“天堂”指什麼?②“鳥的天堂”又指什麼?在哪裏?為什麼稱為“鳥的天堂”?③“鳥的天堂”裏有什麼?是不是有很多鳥?等等問題。

題目是文章的窗口,其往往起着提示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讓學生質疑“題眼”,可以形成“閲讀期待”心理,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體現自主、探究精神。

2、明確題義,簡介“鳥的天堂”。

3、整體感知理線索。在學生充分質疑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此,我設置瞭如下思考題:①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麼時候去的?②每次各看到了什麼?③小組討論,劃出作者每次去“鳥的天堂”時的感受的語句。

4、依據設問,中間突破,理清脈絡。

引導學生抓住設問答案中的“第一次、第二次”及“第二天、這一次”等字眼,從層次明顯的中間部分突破,劃分段落,理清脈絡。

5、自學生字詞,指導正確讀寫詞語。

6、以讀代講輕帶教學第一段,只要求理解大意,瞭解遊玩的時間、心情等即可。因為學生已懂得“分清文章的主次”,在此處教學就讓學生復顧舊識加以應用,以求實現“立體式學習”,最大程度提高教學效益。

(三)自主研讀,合作探究,細品“榕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閲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為了達到讓學生多讀多感悟的目的,又要避免形式單一的純朗讀活動,我結合課文內容設置多種讀法來激發學生讀課文的興趣。

1、重點讀此段課文,小組讀。

2、品詞細讀“簇”。“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與“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中的“簇”先後換用“片”、“束”來讀一讀。

3、比較讀第六自然段。我説“許多株”,朋友一説“只有一株”,朋友二説“是兩株”。4、表演和畫船移動圖讀“逼近”。讀“我們的船漸漸逼近大榕樹了”,以弄清作者觀察基點的變化過程。

5、圖文結合讀,觀察課文插圖1(大榕樹),精讀細品課文第七、八自然段。有喜歡的句子就勾出來多讀幾遍,寫上批註。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邊作上記號。(生朗讀、體會、勾畫)

6、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讀“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新的生命在顫動”指的是什麼,作者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呢?誰來談談自己的理解?

7、那些描寫榕樹的詞或句給你印象深刻?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這些詞句都説明了什麼?是什麼描寫方法呢?

(四)精讀“眾鳥紛飛”場面,領悟表達方法。

1、小組讀“眾鳥紛飛”段落。

2、藉助插圖2,略説大意。討論:

(1)作者的感受怎麼會發生變化?為生麼兩次看到的景象不同?

(2)和寫榕樹比較,作者寫鳥採取了什麼方法?

(3)本文最後一句話中,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麼加引號?第二個為什麼不加引號?

通過上述問題讓學生自學動態描寫,體會眾鳥紛飛,大小不一、顏色各異、動作千姿百態,有的飛,有的叫。有的拍翅膀,使人應接不暇的熱鬧場面,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自學能力。在學生自學中,教師藉助電教手段,播放眾鳥紛飛的錄像,加深學生體會從靜到動的壯觀景象。學生課文之後,進行配樂朗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完成思想教育目標。

3、細讀: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在撲翅膀。領悟總寫與特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

6、嘗試練習:依照本文寫法,用幾句話寫出“課間十分鐘”時同學們在操場上盡情玩耍歡快熱鬧的場面,要求一定要用上句式“有的……有的……有的……”。

(五)緊扣最後一句話,體會五處“鳥的天堂”的作用與含義,趁勢歸納中心。

(六)主動探究,不忘“環保”。在大力提倡“保護生態環境”的今天,重讀本文意義猶大。教學時我讓學生以“自願組合、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討論:為什麼這個地方會成為“鳥的天堂”?

引導學生根據“河、樹、鳥、人”四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加以研讀課文。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的內容和具體的語句,並適當合理展開想象,自由地説自由地議,再選出小組代表進行辯論,探究四者間的生態循環關係與作者“的確是‘鳥的天堂’感受的由來。

(七)綜合實踐,煉就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本篇課文後面附有一個“為導遊寫一篇解説詞”的選作題,其目的是為了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加強練筆。對此實踐活動,可在課前讓學生“自願組合、小組合作”搭配成“旅遊團”加“導遊”的形式,充分利用“小組”羣體力量廣泛蒐集材料,試學寫解説詞。組織學生開展“模擬導遊”活動,評選優秀導遊,以激發學生興趣,煉好學生能力。

(八)作業佈置。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擴寫本課學習過程中所進行的習作訓練項目。

五、説板書設計及教學效果的預測

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的分析了作者的寫作方法,為今後的課文學習和寫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經過這一節輕鬆愉快的教學活動,也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由被迫學習轉變為自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就為今後在學習中打下一個良好的開端,讓學生的積極性大增,增強了學生獨立的自覺性。當然,課堂教學中的許多情境是無法預設的,我們更應關注的是生成的精彩。學生不但是具有靈活變通的個體,而且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我們在關注學生生命成長的同時,也應對特定情境下生成的五彩繽紛的課堂謹慎把握。

好的板書將有利於教學和複習鞏固。為了突出本文的文章結構思路,順着課堂教學認識過程,感受本文的構思美、自然美;為了讓學生更充分地感受和領悟本文的篇章寫作手法,我採用順序系統構框板書的方法。

12、鳥的天堂時間:黃昏

第遠望(整體)一簇簇、茂盛、看不出

一主要景物:大榕樹(龐大、茂盛)

幹;靜態

次;根

近看(部分);枝葉

感受:美麗的南國的樹

沒有一隻鳥

時間:早晨

總寫:鳥多、熱鬧;飛;撲;叫;應接不暇

二主要景物:鳥(紛飛、壯觀)

飛出、飛進;動態

次、特寫:畫眉;站、叫

感受:的確是“鳥的天堂”!(讚美)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上午好!我説課的題目是《鳥的天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方面作簡要説明。

一、説教材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的一篇精讀課文。作者記敍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讚美。

二、説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年齡閲讀理解能力,確定目標如下: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規律”、“縫隙”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南國的美麗風光,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引導學生想象“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難點是體會描寫大榕樹特點的語句。

三、説教法與學法

教法:

1、啟發式誘導法和講讀法:《國小語文新課標》指出:教學中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因此,我採用了啟發式誘導法和講讀法。

2、角色扮演法:《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指出“教學要多樣化,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本次教學中我讓學生扮演小導遊的角色,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自由評論、深入探究。”

學法:

《國小兒童心理學教育》中曾這樣説:“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根據我班學生實際情況,我教給了他們幾種學習方法:

1、圈畫法。

2、質疑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説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重點感悟:

1、學習大榕樹部分。

要求:自由朗讀課文1-8段,説説你彷彿看到一株怎樣的樹?

當作者看到這株大榕樹時候發出了怎樣的感歎?讓學生齊讀,樹之所以美,美在其形大,美在其勢:茂盛。

默讀課文第七段指導學生抓住詞語“一株”“不可計數”體會榕樹的大。

在第8段中,指導學生抓住句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來體會榕樹的茂盛,重點體會“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通過學生反覆朗讀自讀自悟,説説對這段描寫的體會和感悟。由衷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設計理念: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閲讀要有自己的見解,教師應尊重學生閲讀的多元感受,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並注重學生個體差異。

2、學習“羣鳥紛飛部分”

<1>、過渡:讓學生説一説,你彷彿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3>、思考:從哪些重點語句體會到這裏的鳥兒多?

<5>、回顧全文,引導學生比較作者對“大榕樹”和“羣鳥紛飛”的描寫,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區別,齊讀最後一段。

有人説生活即語文,為展現大語文教學觀念:

讓學生當回小導遊介紹鳥的天堂。

並説説學了課文,有什麼體會?

五、説板書設計

鳥的天堂

榕樹枝幹根葉(靜態)

鳥形色聲姿(動態)

設計理念:板書有助於師生一起回顧教學內容。根據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國小課堂的板書應簡潔明瞭,從而體現板書的“程序性、概括性、指導性、藝術性”。

以上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指正。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13

教材簡析: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制第十一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記敍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

該組課文的訓練要求是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鳥的天堂》這篇課文,在表達上很有特色。課文動靜結合,韻味十足,遣詞造句精妙準確,表達感情充沛細膩,是一篇培養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的好文章。這篇課文的教學,不僅對後面兩篇課文學習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還能使學生通過教材這個範例,積累語言,學習作者動靜結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排,課文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新課標精神,我以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生動,擴大閲讀面為指導思想,確定教學目標。

(1)、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重點:

感悟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表達方法。

難點:

1、理解“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的意思。

文中四處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地方加引號,有的地方沒有加引號。

1、創設情境法:將多媒體課件恰當地整合進課堂教學之中以後,由於多媒體課件的直觀性、音效性可將學生所欣賞到的課文各部分的文字信息多元化,在此環境中,為學生更加有效地閲讀、更加有個性的閲讀,更加有創造性的閲讀創設了更大的空間。

2、角色競賽法: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讓學生分成樹和鳥的角色,採用學生分角色競賽,在疑問導讀中,讀、思、議、辯結合,營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圍,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3、自主探索聯繫實際法:根據我校平時所立的課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我積極將研究的成果用於實踐中,讓學生課前收集資料,課中自主體驗、學文後積極合作,根據不同的情節大膽設計解説詞,聯繫實際,學以致用,達到語文就在身邊,身邊就有語文的目的。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筆名巴金。1921年肄業於成都外語專門學校,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27年赴法國留學,1928年回國後曾任《文學季刊》編委,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總編輯,《文季月刊》主編,《烽火》雜誌創始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1949年後歷任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二、三屆副主席及第、四、五屆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

教材説明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1933年5、6月間南遊廣東時寫的作品,後收入他的散文集《旅途隨筆》中,選入課文時有修改。文章記敍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與動態的描寫;

第二,借景物描寫表達感情與直接表達感情相結合。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二是使學生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閲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本文的重點是寫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沒有看到鳥,重點寫了大榕樹的碩大無比和充滿生機的美麗。作者按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先寫它佔地面積大,並通過爭論榕樹的多少,説明這株榕樹是孤木成林,表現榕樹之大;接着寫近看榕樹,通過對枝幹和綠葉的描寫,展示了大榕樹的勃勃生機。在飽含情感的描寫之後,作者發出由衷的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着重寫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從作者的描寫中,我們不僅知道了這兒鳥的數量多、種類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們生活的自由、快樂。對國小生來説,本課的難點主要有兩處:一處是“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另一處是文中五處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地方加引號,有的地方沒有加引號。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關部分,背誦課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陸續”“應接不暇”造句。

3、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鳥的天堂》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主要記敍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們兩次遊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美麗的大榕樹和羣鳥歡鬧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讚美。這是一篇經典課文,然而,在保護生存環境日趨重要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內涵。因此,在教學時,我緊扣“自主——探究——實踐”的線索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一、初讀課文,理“線索”。葉聖陶在談到閲讀教學的任務時,明確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課文的線索,是閲讀教學首要任務。我採用以下步驟完成教學:

1、引導質疑,提示題意:文中“鳥的天堂”指什麼?在哪裏?為什麼稱為“鳥的天堂”?通過質疑,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

2、初讀,理線索。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讀,整體感知課文,同時着重思考以下問題: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麼時候,每次看到了什麼?這個問題並不難,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決。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學,輔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通過自學,學生不僅讀通順了課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課文的線索,達到了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

二、自主學習,談感悟。 《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領悟。這一單元的讀寫訓練重點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靜態和動態了,而是閲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這一改變,也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這樣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説説喜歡哪一次去鳥的天堂,並陳述自己喜歡的原因。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1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所説的是《鳥的天堂》一課。這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本課分兩課時講完,今天我説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我將採用傳統的四説法。一、説教材,二、説教學方法,三、説教學過程,四、説板書設計。首先進入第一個環節。

一、説教材

《鳥的天堂》是國小語文第七冊第一組的一篇精讀課文。在本單元處於核心地位。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羣鳥活動的情境。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讚美。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引導學生通過閲讀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美好,二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作者細膩生動的描寫方法。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基礎,掌握了多種學習方法。但是這個階段的學生具體感性的思維正想抽象思維轉變,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還有一定的困難。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編者意圖,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南國的美麗風光。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

2、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本文文字優美,為了讓學生讀出美感,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想象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難點是體會描寫大榕樹特點的句子。

二、教學方法

到此為止我的教材分析學完了,下面我來説一下教學方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應該讓自己的課堂不拘一格,根據不同風格的文章、不同的訓練重點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本組教材以“自然景觀”為專題編寫,教學本組課文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品味語言,從字裏行間感受大自然的美。因此我選擇了情景教學法,對比閲讀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合作討論,關注課堂教學生成,實現師生的共同提高。

三、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無論是理解內容還是體會感情,都應該注重學生的自主閲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得到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讓每個學生都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都能通過獨立閲讀,把課文讀懂並有一些自己的體會。結合本課寫作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這樣三個教學環節,一、初讀課文,走進鳥的天堂。二、再讀感悟,想象羣鳥紛分。3、品詞析句,體會作者感情。在每個教學環節我都會設計一個概括性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第一個環節的問題是這樣的:同學們,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了怎樣的景象?請找出文中的有關段落讀一讀。本教學環節我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第五第七第八自然段,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垂到地上”的景象,想象“樹葉綠得耀眼。綠得發亮”。我採用了多媒體教學。在學生交流過自己的閲讀感受之後,我播放了一組畫面,讓學生再次感受榕樹的`蓬勃生機。同時告訴孩子們這棵榕.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樹齡了。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籠罩着十八畝左右的河面。近看,猶如一座森林,遠看,就成了浮在水面上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多媒體的應用不僅體現了情景教學法,而且為學生對課文的再次的閲讀、想象、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第一個教學環節大約需要十五分鐘。

接着我會以一個過渡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入第二個教學環節的學習,問題是這樣的:作者第一次走進鳥的天堂,卻沒有看到一隻鳥,不禁有些失望。可當他第二次走進鳥的天堂時,看到的又是怎樣的情景呢?通過上述問題,引導學生在小組裏合作學習第十一、十二、十三自然段的動態描寫,體會眾鳥紛飛,大小不一、顏色各異、動作千姿百態的熱鬧場面,以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在舒緩的音樂聲中,孩子們與小夥伴一起邊找、邊讀、邊品悟。既進行了説話訓練,又閲讀了文本,而且在閲讀交流中深入理解了鳥兒的形、色、聲、姿。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我會下去巡視,適當進行點撥和引導。在多數學生找出來之後,讓每個小組派代表展示合作學習的成果。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並説出喜歡的原因。此環節的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也很好的突出了本課時的訓練重點。在學生充分理解課文之後,我會設計一個按原文填空的練習題,使學生領悟總寫與特寫相結合的表達方法。

1、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了,到處都是(),到處都是()。(),(),(),(),有的站在樹枝上(),有的()起來,有在()翅膀。.

本環節的教學順利的話,大約需要十五分鐘。第三個環節我會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質疑問難,並相機指導學生關注課文的中心句: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思考並交流,鳥的天堂這個詞語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為什麼有的加引號,有的沒有加呢?通過討論使學生體會到加引號的“鳥的天堂”表示一種特定的稱謂,是對大榕樹的一種誇張的形容。不加引號的鳥的天堂是因為作者親眼看到大榕樹,看到鳥兒們的自由幸福,真的像在天堂生活一樣。所以在作者心裏,大榕樹是的的確確的鳥的天堂。同時使學生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讚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到此為止,學生對整篇文章的閲讀理解已基本完成。但是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閲讀教學應該引領學生經歷感受——理解——積累——運用的語言學習過程。課文是讀與寫的例子,要運用好這個資源,讓學生切實學好語言和表達方法,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分層次設計了這樣兩道作業題: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小組合作設計一份廣告,圖文並茂的向他人介紹鳥的天堂。

四、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是一篇微型教案,它體現了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作者的文路三路合一。本課時的板書我力求達到以上要求,既體現了內容美,又體想了形式美。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

附板書:

12、鳥的天堂

榕樹:枝幹根葉(靜態)

鳥兒:形色聲姿(動態)

以上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當然,課堂教學中的許多情境是無法預設的,我們更應關注的是生成的精彩。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去發展,不斷去創新,一定會有許多精彩的課堂出現。

《鳥的天堂》説課稿 篇15

老師們:下午好!我今天的説課將採用“五説”的説課模式。 即一説教材、二説教法、三説學法、四説教學過程、五説教學反思。理論根據將貫穿在以上流程中。

1、説教材:

我今天説的是“造型·表示”和“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內容的課業,是綜合性很強的課業。因此,本課內容無論從形式到內容在設計上都貫穿了很新的教學理念,完全符合《二期課改》中的“基本理念”的要求。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是:由於小朋友們從小就對大樹和小鳥有着特殊的情感,因此,這節課很容易引起小朋友的興趣,可以為同學提供很大的想象與創作空間,而且在設計中“隱藏”了一局部創作方法,為同學提供了交流、學習、考慮的空間,能夠從同學生理、心理特點動身,達到了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的完美統一。

由於本課是一節“造型·表示”和“設計·應用”的綜合美術課,因而在備課上我充沛考慮了教學內容多與同學好動的實際情況,並結合二期課改提出的“從同學的興趣喜好動身,關注同學的合作參與意識”的要求以“快樂求知”為目標,打破原有的單純的講畫教學模式,力求為同學構建一個“自主、平等、合作、競爭”的課堂教學體系,充沛調動同學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同學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中獲取知識,真正體驗到求知的快樂。

教學目標:根據同學的特點和對教材的理解制訂了以下教目標。

認知領域:通過教學使同學能掌握、繪製各種形態的小鳥的家。

*作領域:通過聽、看、想、説、演、畫、玩等不同的活動形式,使同學能夠表示出一個美麗温馨的小鳥的家。

情感領域:通過小鳥的家的綜合活動教學,加強同學的愛鳥護鳥的意識,以增加他們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小鳥的家的認識、掌握、表示。解決措施:

教學難點:師生間的互動、同學間的互動。解決措施:

2、説教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同學主動建構知識的協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基於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同學的自主探究知識能力的培養,讓同學堅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並通過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更多地體驗一種成績感,進一步激發他們強烈的發明慾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圖:

生 初步感知——樂中體驗——討論探究——知識擴展——情感昇華

師 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彙總歸納

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以下方法:1.遊戲法2.情景法 3.交流法 4。競賽法

3、説學法

同學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同學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人文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人性觀認為:在優化的人文環境、心理環境中人會全面發展自身的潛能。因此我採用人性化的方法指導,在為同學創設尊重,情性,理解的人文環境的基礎上,通過啟發教給同學聽、説、做、玩、畫、演的學習方法,同學在思維真正獲得解放的狀態下自然會展開想象進入美術創作的境界。

4、説教學過程:

二期課改強調的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一起發展的過程,使同學的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的過程。

第一環節:新課導入——遊戲導入、引出主題。

{1、遊戲:猜猜小鳥的名字。2、欣賞:小鳥在森林裏歡聲歌唱。}(引出小鳥的家在美麗的森林裏)

第二環節:新授課——重視知識“活化”。獲得知識就意味着發現,意味着解決。在同學面前展現出直觀鮮明的形象,結合教師巧妙的啟發,引導同學才幹深刻理解和掌握美術的知識與技能。具體*作:

1:融入角色,啟迪想象。

運用對比的手段體現小鳥有家的快樂A:讓同學扮演鳥、樹、花等表示小鳥在森林裏的快樂生活。(讓同學感受小鳥有家的歡樂)B:插入灰暗的畫面和小鳥的哭聲。 討論:“小鳥為什麼會失去了家?

進入關鍵:考慮: “你能給小鳥做點什麼?”結論:師生一起用大塊的紙樣“栽植”一片美麗的森林。(引導同學找到幫小鳥解決痛苦的方法:重建美麗的家園。)

2: 觀察生活,激發創作慾望。

A:多媒體播放:同學家裏的照片。(引出家的涵義:温暖、舒適、平安)

B:幻燈畫面觀察小鳥的生活。瞭解自然狀態中各種各樣的鳥窩、鳥巢(樹上的、草地上的、水邊上的、人工構造的)(引導同學瞭解鳥窩構造的基本特點,結合家的涵義進而激活思維發散再提出創作要求:“你會給小鳥設計個什麼樣的家呢?”)(注意:鳥窩和“家”的區別)

C:小組討論(請個別同學先談談自身的想法。)通過上述遊戲扮演和教師的啟發提問突破了重點和難點。

第三個環節:當堂練習——重視個人創作與集體創作結合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給小鳥設計美麗的家。(繪畫設計,彩紙粘貼)。

要求:給小鳥設計一個造型獨特、色彩完美、形式多樣的家,並把設計好的家貼在前面的樹林裏。在同學明確了作業要求後進行創作,把個人創作與集體創作結合起來。除了個別輔導外,重要的是啟發同學的創作感,激勵同學創作出與眾不同的小鳥的家,達到啟發想象力和創新,同時增強了集體協作精神。

第四個環節:小結——重視知識的導入和發展

這節課採取了同學自評,互評和師生評相結合方式,使同學在橫向聯繫中拓展思路,體會了勝利的喜悦,從而達到情感目標。具體*作是

當小鳥的家設計好後1、請同學自身談談勝利之處2、請同學投票選出最佳設計3、教師總評並和同學一起體會小鳥重獲家園的喜悦。

5、説教學反思:

同學:作業展示(和小朋友的話)

教師:1、總之,這節課教學效果不錯,教學過程成了師生互動,一起發展的過程,技能、認知、情感、各項預定目標,在寓教於樂中圓滿完成,體現了二期課改要求下的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同學形成了對綜合美術的耐久興趣。2、由於是對綜合美術的初次嘗試,對一些環節的估計缺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