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3.36K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

《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首先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這節課的總體設計思路及反思:

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本環節通過創設遊覽美麗江南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自己製作的教具和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引領學生認識了課文中的小竹排,解釋了學生心中的疑問,並且識記三個生字,學習任務有趣而又實效。

2.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在這個環節中,我先組織學生自讀三遍課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同桌互讀,讓每個學生都有和小夥伴展示讀的機會,然後通過集體讀,檢查學生總體朗讀的情況。經過以上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基本上做到了正確、流利、然後進入識記生字這個環節。這個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主要採取先在課文中圈讀生字、拼音帶讀生字,去掉拼音想辦法識記生字、自己練讀後同桌互相檢查、開火車集體檢查讀的形式。每個小環節緊緊相扣,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地完成每一步的學習任務,從同桌互檢和開火車檢查讀的結果來看,學生們這節課識記生字的效果很好。

3.再讀課文,感受江南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對第一學段的朗讀目標定位: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了較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我在這個環節中充分利用孩子形象思維豐富的特徵,藉助圖畫理解難點,再現畫面,使孩子眼前有美景,心中有畫面,心中有真情,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一目標。並且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基本上都能做到熟讀成誦,並且能夠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對美麗江南的熱愛。

4.指導寫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指出:每節課儘量安排寫的指導和練習。一年級學生寫字指導是重點,要求每個學生都姿勢端正,書寫規範。所以,本環節的寫字指導,除了利用多媒體清晰地展示漢字的書寫過程之外,還加強了寫字、執筆姿勢的指導和引導學生之間進行評價,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和評價習慣。

5.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在這個環節中,我給學生布置了三個可供選擇的實踐活動作業:可以收集有關江南風光的圖片和照片張貼在教室裏,大家共同欣賞。或者做一次小導遊,介紹一處我們家鄉的風光。還可以蒐集有關描寫江南的詩詞,我們下節課一起來交流。設計三個層次的作業,可以有效地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拓闊學生視野,訓練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我的教學設計兼顧了讀文、識字和寫字和課外綜合實踐活動這四個環節。課堂教學中雖然努力地將這幾方面都做好,但是由於個人能力和執教水平有限,仍然有很多不足和遺憾的地方,懇請同組的觀課老師遲老師和劉老師提出寶貴建議。

《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2

一、説教材:教材地位

這是國小語文課本第一冊的一篇詩歌,詩歌以簡單易懂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漂亮的江南圖,這對於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很重要的。本詩歌我將分2個課時進行授課,這是第2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文中的詞語句子;2.學會由遠至近,由左至右地看圖;3.體會江南風景之美,從而產生熱愛祖國山河,愛護環境的感情。教學重點:1.理解文中的詞語、句子;2.感受江南之美。教學難點:1.在無法親臨其境的情況下感受江南之美

二、説教法:

根據國小生的思維特點以及本課的實際情況,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1.知導入法。温故而知新,運用舊知導入可以為學生學習課文打好基礎。2.境陶冶法。由於國小生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在無法讓其親臨江南的情況下,為學生創設一個旅遊的情景,讓他們可從聽覺、視覺感受江南的美。

三、説學法:

新課程表明: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學生評價成為學生朗讀提高的推動力,同時也在正面、互動的評價中為課堂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為此,在學生學法方面,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兩種:1.讀感悟法。2.學習法。

四、教學過程:

1.複習導入,鞏固知新

一個字由陌生到熟悉乃至識記在心,是需要反覆鞏固練習的,因此,我選擇了用開“小火車”的形式來回顧上節課學過的生字詞,而這種富有童趣的識字遊戲有效地避免了識字的枯燥,鞏固了生字識記。2.創設情景,激發想像

在複習完生字詞之後,我對學生説:“同學們,我們即將坐火車出發去江南了,你們準備好了嗎?那麼,現在讓我們帶上生字寶寶一起出發吧。”這樣我們可以從語言上為學生營造一個想像中的旅遊情境,激發學生對江南進行想像。

接着,我再以一個導遊員的身份向學生簡單介紹江南,讓學生對它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為學習下文打好基礎。

《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56~57頁《小小竹排畫中游》。整個説課包括選題背景介紹、説教材、説教法學法、説教具學具準備、説教學程序、説課後作業、説板書設計、説教學評價8大部分。首先談談本節課的選題背景:

識字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又是語文學習的核心,其根本任務除了按照課標要求“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以外,還要注重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學會主動探究,使學生在相互啟發中逐步提高識字能力。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常常有這樣的問題出現:

(1)重拼讀輕方法:

(2)重結果輕探索;

(3)重集體輕個體;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一年級組的老師決定開展識字教學的專題研究。羣組成員在研究中盡力做到:

(1)依靠專家指導、同伴互助、反思性實踐等,尋求理論支撐,理解專題研究的核心,保證研究方向正確。

(2)每位教師都要積極參與備課議課、練習設計、課堂觀察,並寫好觀課報告,做到研有所獲,解決實際問題等。

一、説教材。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短短三句,描寫出了江南水鄉的秀麗景色和豐富的物產。課文貫穿着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易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遊”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課文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飽含讚美的感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依據課標的要求、教材的編寫意圖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本節課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個字: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祖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識字、朗讀課文。

二、説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本文是一首詩歌,詩句節奏鮮明,利於學生朗讀。因此,教學中可以採用“關注興趣,創設情境”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以情境導入,在反覆練讀和教師指導的朗讀過程中認識生字,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學生讀和背,讓他們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學習生字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生字的能力。

三、説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前我精心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小竹排的教具,認真設計好了探究學習單等,為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做好了鋪墊。

四、説教學程序。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努力構建以生為本的語文課堂,本節課我主要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1、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本環節通過創設遊覽美麗江南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課文中的小竹排,解釋學生心中的疑問,並且識記三個生字,學習任務有趣而又實效。

2、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在這個環節中,我先組織學生自讀三遍課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同桌互讀,讓每個學生都有和小夥伴展示讀的機會,然後通過集體讀,檢查學生總體朗讀的情況。經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基本上做到了正確、流利、然後進入識記生字這個環節。這個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主要採取先在課文中圈讀生字、拼音帶讀生字,去掉拼音想辦法識記生字、自己練讀後同桌互相檢查、開火車集體檢查讀的形式。每個小環節緊緊相扣,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地完成每一步的學習任務,確保識記生字的有效性。

3、再讀課文,感受江南美。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對第一學段的朗讀目標定位: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了較好地實現這一目標,我在這個環節中充分利用孩子形象思維豐富的特徵,藉助圖畫理解難點。再現畫面使孩子眼前有美景,心中有畫面,心中有真情,從而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一目標。

4、指導寫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指出:每節課儘量安排寫的指導和練習。一年級學生寫字指導是重點,要求每個學生都姿勢端正,書寫規範。所以,本環節的寫字指導,除了利用多媒體清晰地展示漢字的書寫過程之外,還加強了寫字、執筆姿勢的指導和引導學生之間進行評價,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5、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一起通過學習課文,看到了祖國江南的美,其實,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學會用一雙明亮的眼睛去觀察、就會發現我們偉大的祖國處處有美景。課後你可以收集有關江南風光的圖片和照片張貼在教室裏,大家共同欣賞。或者做一次小導遊,介紹一處我們家鄉的風光。還可以蒐集有關描寫江南的詩詞,我們下節課一起來交流。設計三個層次的作業,可以有效地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拓闊學生視野,訓練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五、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圖示設計,可以對講課的內容起到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本節課我的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概括、濃縮,突出教學重點難點,抓住教學內容的核心,促進教學目的的實現和教學任務的完成。

小小竹排畫中游

小竹排流

鳥兒唱

魚兒遊

樹木密

禾苗綠

六、説教學評價。

最後説説本課所用的學習評價,我主要採用師評、互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注意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合作能力、學習習慣以及學習積極性的評價,以此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總之,整節課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習單的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發現,給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成為學習的主人。正確把握了難點,突出了重點,學生學得有趣、紮實!

《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4

一、説教材:

教材地位

這是國小語文課本第一冊的一篇詩歌,詩歌以簡單易懂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漂亮的江南圖,這對於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很重要的。本詩歌我將分2個課時進行授課,這是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的詞語、句子;

2、學會由遠至近,由左至右地看圖;

3、體會江南風景之美,從而產生熱愛祖國山河,愛護環境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詞語、句子;

2、感受江南之美。

教學難點:

1、在無法親臨其境的情況下感受江南之美

二、説教法:

根據國小生的思維特點以及本課的實際情況,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舊知導入法。温故而知新,運用舊知導入可以為學生學習課文打好基礎。

2、情境陶冶法。由於國小生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在無法讓其親臨江南的情況下,為學生創設一個旅遊的情景,讓他們可從聽覺、視覺感受江南的美。

三、説學法:

新課程表明: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學生評價成為學生朗讀提高的推動力,同時也在正面、互動的評價中為課堂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為此,在學生學法方面,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兩種:

1、朗讀感悟法。

2、小組學習法。

四、教學過程:

1、複習導入,鞏固知新

一個字由陌生到熟悉乃至識記在心,是需要反覆鞏固練習的,因此,我選擇了用開“小火車”的形式來回顧上節課學過的生字詞,而這種富有童趣的識字遊戲有效地避免了識字的枯燥,鞏固了生字識記。

2、創設情景,激發想像

在複習完生字詞之後,我對學生説:“同學們,我們即將坐火車出發去江南了,你們準備好了嗎?那麼,現在讓我們帶上生字寶寶一起出發吧。”這樣我們可以從語言上為學生營造一個想像中的旅遊情境,激發學生對江南進行想像。

接着,我再以一個導遊員的身份向學生簡單介紹江南,讓學生對它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為學習下文打好基礎。

3、配樂朗誦,渲染氣氛

本環節我將會採用以音樂為背景,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讀一讀等來感受江南的美。

(1)聽一聽

在音樂中,我運用語言將學生帶入“江南”之中。“哇!同學們看,小小的竹排順水飄流,兩岸都長滿了綠綠的樹木、禾苗,鳥兒在盡情歡唱,魚兒歡喜地跳出了水面,江南的景色多美啊!”通過配樂來渲染氣氛,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帶入想像的情境。

(2)看一看

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有很大的跳躍性,他們往往是看到什麼就説什麼,所以,在這裏我有意識地教會他們從遠到近,從左到右地看圖。看圖後引導學生説感想,可以讓學生有口語練習機會的同時,也讓其對江南的感情加深。我是從兩個問題引導的:

①遠處有什麼?近一點呢?再近一點呢?……

②如果你是那個小男孩,你在這樣美的風景中,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3)讀一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多讀、多想,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為此,我採用了學生朗讀,老師解釋交叉進行的方式進行教學。

把課文分為三句。第一句指名朗讀,再重點解釋“順水流”,通過讓學生動手貼一貼的方式,幫助其理解。然後再讓學生分組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第一句讀給你的組員聽,引導學生朗讀時要把鳥兒、魚兒的歡快之情表達出來。這可以很好地體現了語文新課標的要求: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老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

在文章第二句學習中,我將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來教學,再次引導學生看圖,圖文對應。我是從兩個問題來引導的:

①兩岸有什麼?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②樹木的數量多還是少?禾苗是什麼顏色?

接着再解釋什麼是禾苗。

學習第三句時,我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為什麼江南是魚米鄉,以及為什麼説竹排是在畫中游。幫助學生釋疑。

4、課後練習,拓展知識

課後作業:

(1)把江南的美麗風景介紹給你的父母或朋友;

(2)對江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搜索有關江南的資料。

設計兩個層次的作業,可以有效地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

《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5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在集中學習拼音後的課文啟始單元,孩子們從拼音的學習過渡到課文,還有些陌生,而且對於生字的識記方法還處於起步階段。基於他們年齡的特點,在教學設計中,我採用“關注興趣創設情境”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積極性,在情境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引領學生走入文本,徜徉於充滿情趣的朗讀與識字的學習過程中,在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力求實現以下教學設想。

一、低年級語文要上得有情有味。

我們常説,語文課,要有韻味,有情感,老師要做足語言文字的功夫。低年級的課文,不象中高年級的課文那樣篇幅長,情感豐富而厚重。然而,我們面對的是一、二年級的小同學,短短的兒歌、小詩、美文,雖短小,但精美、凝練,展現的是多彩的世界,表達的是豐富的情感。作為低年級老師,深鑽教材,做足語言文字的功夫,尤為重要,通過語文教學,要把藴涵在短短几行字中的知識與情感深入淺出地傳達給孩子。

一年級學生擅長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活潑好動,針對孩子們的特點,在備《小小竹排畫中游》這一課時,經過反覆鑽研,思考,怎樣通過這短短的三句話,讓我們的孩子能通過讀文領略江南美麗的風光並興味不減地識字、積累呢?“課的第一錘重音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我們要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入手。本課的插圖和課文內容結合得十分密切。鮮亮、精美的圖畫是最能吸引住孩子們的目光。“插圖”既是教材中信手拈來的活教材、好教材。同時又是學生學習本課生字的載體。在教師範讀課文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學生自己讀課文,同桌互相讀課文之後,在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已經初步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説一説:“讀完小詩歌,誰能説説那個美麗的地方有什麼呀?”讓學生把自己讀到,感受到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在學生彙報出自己讀懂的內容後,我適時出示課文中的插圖:“你們描繪的是這樣的景象嗎?”把孩子從文中讀到的、想到的變為生動的畫面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而且充分藉助插圖,隨着學生的觀察、彙報,我相機出示要求學生會認的詞語,讓學生認一認,讀一讀,記一記,在孩子們興趣所向的時刻讓生字、新詞在孩子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原本枯燥的讀詞、識字、理解字意變得有形有色!而且充滿孩子們喜歡的情味。

二、低年級識字要多種形式復現“隨文識字”。

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是識字的任務是重中之重,新課標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課堂上只有把識字與閲讀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讓生字在閲讀活動中不斷復現,逐步加深孩子對生字的感知印象,一個個生字,就象一顆顆珍珠,只有迴歸課文中,它才會更加璀璨升輝。例如:在入課後,我用範讀激發了學生讀文的願望,同時要求他們做到“手、眼、耳、腦”綜合運用,凝神於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讓字、詞、句、文在孩子頭腦中產生初步印象。在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求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指讀課文,用鉛筆畫出自己剛才記住的字。藉助手“指”,可以使他們凝神於一個一個漢字,從而加深對生字的印象。

在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從孩子們的需求出發,促使學生為滿足需求而積極參與。例如,在讀到“禾苗綠油油”這一句時,我出示詞語讓學生讀一讀,在學生認讀後,調動他們的知識積累,讓他們邊讀邊想象“綠油油”是什麼樣?在孩子説出自己的理解後,我適時出示圖片,“看,是這樣嗎?綠綠的,油亮油亮的這就叫綠油油”,引導學生再次認讀詞語。這樣的讀文並巧妙的識字、學詞,使他們感受到閲讀是快樂的,在閲讀中識字更是輕鬆、快樂的。

三、低年級朗讀要入情入境。

朗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語言文字要在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中,化為悦耳動聽的聲音,洋溢出濃濃的韻味,悄悄流入學生的心田。課堂教學中,我力求做到課堂上書聲朗朗,讓朗讀貫穿課堂始終。教學中,努力進行情境的創設和“入境”的鋪墊,力求營造一種適應低年級、切合課文文本的學習、朗讀氛圍,循循善誘,逐步提升,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使文本中的形象活躍在學生的朗讀中。例如:在入課後,我用範讀激起學生讀文的願望,鼓勵學生自己讀文,並能把自己初讀課文的成果展示給自己的同桌。又如,在學生彙報朗讀第一句話時,我隨即點撥引導:聽你讀,我彷彿看到聽到小鳥的叫聲,多美呀!誰再來美美的讀一讀?雖然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但他們也會有自己的些許理解,我藉助充滿賞識的評價意在引領學生把自己聽到的、理解到的通過讀來表現出來。也讓學生從朗讀中能夠獲得快樂的體驗。在引導學生理解“綠油油”詞義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試着説一説“是什麼樣的禾苗?”學生會回答出“綠油油的禾苗”,我順勢引導:我們還可以這麼説“禾苗綠油油”,使學生初步懂得內容一樣,表達方式不同,是為了不同的表達需要。緊接着我啟發學生:“你們想一想,再仔細看一看,還有什麼也是綠油油的?”學生把自己看到的用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在不斷的理解、運用中,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再回讀這課文時,此時的朗讀,是充滿理解、情感體驗的個性化的朗讀。在課堂教學將進尾聲時,我仍不丟棄讓學生朗讀、體驗的時機:“聽,動聽的音樂響起,拿起書,再來美美的讀課文。”讓學生伴隨着悠揚的樂曲,再次領略文中那美麗的景色,感受語言文字的感人意藴。讓朗讀貫穿課堂始終。

四、低年級教學要注重習慣養成。

孩子們剛剛入學一個多月,一切對於他們都是新鮮的。他們好奇、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恰恰這個時期,是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時期,因此,課堂上,要關注孩子們的習慣培養,從一點一滴中,逐漸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孩子在讀完課題時,我鼓勵孩子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比如,在我範讀課文時,提出明確要求:仔細聽,讓每個字都爭取都裝進你的小耳朵裏。在學生互相讀課文時,我要求他們:“讀的同學要把字讀準確,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讀對了,要表揚他,讀錯了要幫一幫他。”培養學生學會傾聽;比如,在學生自由讀課文時,我要求他們:“輕輕打開書64頁,用小手指指着書上的字,自己讀一讀,遇到不認識的看看上邊的拼音,一定要想辦法認識它。”小小的要求,意在是學生明白,課堂上,做事要輕,要學會指着字認讀,要學會遇到困難,自己想辦法解決;又比如:在教學排這個字時,我引導孩子:“你們再仔細看看竹排什麼樣呀?(是幾根竹子綁成的)一根一根的竹子綁在一起就做成了竹排,你們看“排”字的右邊多象這小竹排呀!”“仔細看看圖,你發現了什麼”?“仔細觀察這幾個字,你發現了什麼?”這樣的引導,意在使學生學會觀察。再比如,理解禾苗綠油油這一環節時,我引導學生“綠油油”又是什麼樣?小禾苗不僅長的可愛,更喜人,綠油油茁壯的樣子告訴人們今年一定會大米滿倉,人們該是多麼高興呀!想象眼前的圖景,讀出你心中的喜愛。這樣的環節,意在滲透給孩子如何表達,如何朗讀!

《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6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短短三句,描繪了風景秀美,物產豐富的江南水鄉。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主要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1.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將採用自由讀、小組讀、指名讀和同伴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詞語。

2.遊戲激趣,鞏固識字。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採用遊戲形式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在玩中認字,鞏固識字效果。

3.注重評價,激勵主體。評價是教學有機組成部分,在課上以即時性的口語評價鼓勵和讚賞每一個人,讓他們在愉悦輕鬆的氣氛中學習。

4.開放語文學習空間。樹立一種大語文觀,把語文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教師活動

一、談話激趣,指導看圖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都到過哪些地方,快給大家介紹一下。

2.這節課老師也想帶你們去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看看,你們願意嗎?演示江南水鄉圖。

3.看到這樣的景色你不想對同學説點什麼嗎?看看誰觀察得認真仔細而且説話完整,試一試吧!

4.同學們看得很細,説得也很好,我也想把自己觀察到的跟大家交流一下:小小竹排順水飄流,兩岸是鬱鬱葱葱的樹木、綠油油的禾苗,鳥兒在盡情歡唱,魚兒歡喜地跳出了水面,江南的景色多美呀!同學們聽得都陶醉了,有首詩歌僅僅用了琅琅上口的幾句話就把江南的美景描繪得如詩如畫,你們想讀讀嗎?趕快打開書讀讀第3課。板書課題。

二、初步感知,認讀生字

1.你能試着讀好嗎?先把不認識的字用筆畫下來,藉助拼音或請教別人讀準字音,動腦筋想一想,該用什麼辦法記住它。

2.小組交流識字情況,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3.(大屏幕出示生字)教師檢查識字情況,及時正音並介紹3個偏旁“山、木、”。教師適時出現帶有“山”“木”

的字,啟示學生關注其偏旁與本字的區別。

4.你如何在生活中使用這些字呢?

5.遊戲:拼飛機

同學們願意做遊戲嗎?小組每位同學都讀對詞才能拼好飛機,飛機輪廓內有“江南、江水、禾苗。樹苗、樹本、樹葉、竹排、木排、兩岸、兩天、綠色、綠地”等詞。

(屏幕出示沒有注音的兒歌)

6.在詩歌中再認生字。 這些淘氣的生字又跳回了詩歌中,在沒有拼音提示的情況下你能把詩歌讀準嗎?

三、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1.認識句號。 數一數,這首詩歌有幾句話?

2.讀中感悟。 (1)自由練讀。 這首詩每句都描寫了江南的美麗,柳對確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吧!(2)選句朗讀。

你最喜歡哪一句,然後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讀給大家聽。 你怎麼讀,才能讓人家一聽就知道你喜歡這句呢?(有感情,帶表情,加動作)

你認為這個同學讀得怎麼樣?誰來簡單地評價評價。教師隨着學生的思路,相機進行指導點撥。 例:第一句“遊” 和“流” 押韻,讀出韻腳。

你怎麼讀才能讀出鳥和魚自由自在可愛的樣子呢? 板貼:竹排、鳥、魚 第二句“密” 是什麼意思?“綠油油”

是什麼樣?要把綠綠的感覺讀出來。“油”要讀成“u”。 你還會説類似“綠油油”這樣的詞嗎? 板貼:樹木、禾苗

第三句:藉助保件演示漁民捕魚、收割等場面,理解“江南魚米鄉”。 板書:小小竹排畫中游 (3)迴歸整體,熟讀成誦。

除了熟悉之外,你還有哪些好的背誦方法,不妨介紹給大家。

四、課外延伸,積累語言

1.質疑問難 你有哪些問題提出來,老師和同學想辦法幫你解決。

教師從江南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等特點給予提示講解,並鼓勵學生查閲資料。適時語言鼓勵學生是愛提問題的好孩子等。

2.紮實積累 介紹描寫江南風光的詩詞。

江南自古以來就是讓人神往的地方。清朝的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一些文人墨客也拿起筆讚美江南。你會背哪些描寫江南的詩詞?

描寫江南的`詩詞很多,不妨在課下蒐集。

3.課外作業江南確實很美,我們的家鄉也有自己獨特的地域風情,有興趣的同學蒐集東北的圖片或資料,記在(知識小寶庫》裏。

學生活動

學生興致勃勃地回憶並説出旅遊的地名或景點名稱。

生可能概括“這個地方的景色真美”“太美了” 或其他獨特感受。

生觀察至“竹好”“鳥”“樹”“禾苗”等並把看到的景物用帶有個性風格的語言加以試述。 生仔細傾聽教師的語言描述。學生迫不及待地讀書。

學生選擇識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 小組長組織學習,每名同學讀生字,其它組員仔細聽,糾正讀音。

學生正確讀準字音,認識3個偏旁,並相機點撥“岸”“排” 的字義和“南”的反義詞。可能還會説出許多帶有三個偏旁的字。

生可組詞造句,或説出在什麼地方見到過這些字。

用開火車的方式讀生字並回答相關的問題,同學們齊心協力合作愉快。生試讀後再指名讀。 學生可能會各抒己見,但經過點撥後會正確數出有三句話。

學生自由練讀,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內心的情感。

讓學生讀後點撥,感悟一些重點詞,然後再通過指名讀、小組讀等形式,豐富感受。生把自己當成蕩着竹排的孩子,順水飄遊,把自己當成鳥兒和魚兒,讀出歡快的語氣。

學生説出“紅彤彤”“白花花”“亮晶晶”“光閃閃”等同語,相機積累語言。 生通過錄相片瞭解江南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和老師帶動作、有感情、有表情地表演背誦。 學生可能會提出“江南怎麼會有竹排呢?”“江南和東北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有江南有江北嗎?”等等。

學生可能會背《憶江南》《採蓮曲》等詩詞。 設 計 説 明 “課的第一錘重音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引入,抓住學生的興趣點。

“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指導學生按照整體一部分──整體的順序觀察,教給方法。

民主的交流、聲情並茂的解説,配以美麗迷人的畫面,給學生美的享受,陶冶了性情,更為讀文做情感的鋪墊和示範。

針對孩子的知識點和基礎,激發自主識字的信心,並通過小組協作學習,交流達到知識共享,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語文素養是靠點點滴滴的語文基礎和長期持之以恆的語文實踐積澱、整合而成,低段語文教學的基礎和能力是語文素養摩天大廈的基石根基,紮實和牢固程度至關重要。

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之後,教師要檢查自主學習是否真正落到實處,並相應隨機點撥。 “學以致用” 充分發揮語文植根於現實,應用於生活的重要作用。

一個字由陌生到熟悉乃至識記在心,是需要反覆鞏固練習的,而這種富有童趣的識字遊戲有效地避免了識字的枯燥,鞏固了生字識記。

生字教學在學生逐步發展和層層提高的過程中完成了知識構建。

新課程表明: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學生評價成為學生朗讀提高的推動力,同時也在正面、互動的評價中為課堂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干個哈姆雷特”,關注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並喚起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

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積累詞語。運用生動形象直觀的感知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使教材更顯其生動有活力。

教師隨學生讀文。相機在黑板上貼畫,最後整體感受,再現學生髮現美、欣賞美的過程。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愛因斯坦也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因此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説、敢問。

語文學習的實踐告訴我們: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是靠積累。因此要在一年級就打好積累的基礎,使學生語文的知識儲備越來越豐富。

由愛江南到愛祖國、愛家鄉、情感再次昇華。

《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7

一、説教學內容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短短三句,描繪了風景秀美,物產豐富的江南水鄉。展現的是江南水鄉的一個小男孩撐着小竹排順流而下,觀賞兩岸美麗風光,如同在畫中游玩的情境。課文貫穿着一條明顯的感情線索。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遊”,表達了十分歡快的心情。課文中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包含着讚美的感情。

二、説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認識2個筆畫“山、木、艹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增強合作意識。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説教學重點

1.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

2.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四、説教學準備:演示課件

備課時我點開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網,查閲《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演示課件,我發現資源有限,僅僅表現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的江南水鄉風韻,(點幻燈)但演示課件沒有表現出江南物產豐富,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於是我就在演示課件的基礎上作些修改,添加一些描述江南物產豐富的畫面。

五、説教學策略

以圖激趣,創設情境。由於孩子生活經驗少,對江南沒有感性認識,僅憑教師“千呼萬喚”,學生對江南的“情”還是很難以激發起來。所以教學中要藉助電教媒體,通過江南風景的展現,圖文結合,在美妙的音樂聲中進行情境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的作用,讓他們瞭解江南,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1、一年級學生擅長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詞時,應採取多種形式:看圖理解。聽音理解。聯繫生活經驗理解等。

2、學生的個性能力不同,所以在指導學生認記字形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學生喜歡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背,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8

説教學內容

《小小竹排畫中游》 是一首詩歌,短短三句,描繪了風景秀美,物產豐富的江南水鄉。講的是江南水鄉的一個小男孩撐着小竹排順流而下,觀賞兩岸美麗風光,如同在畫中游。課文貫穿着一條明顯的感情線索。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遊”,表達了十分歡快的心情。課文中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包含着讚美的感情。

説教學重點

1.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

2.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説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説教學重點

1.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

2.通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説教學準備:

演示課件、備課時我點開現代遠程,查閲《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演示課件,我發現資源有限,僅僅 表現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的江南水鄉風韻,(點幻燈)但演示課件沒有表現出江南 物產豐富,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於是我就在演示課件的基礎上作些修改,添加一些描述江南 物產豐富的畫面。

説教學策略

關注興趣,創設情境。然而,由於孩子生活經驗少,對江南沒有感性認識,僅憑教師“千呼萬喚”,學生對江南的“情”是很難以激發起來。所以教學中要藉助電教媒體,進行情境教學,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的作用,讓他們瞭解江南,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1、一年級學生擅長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詞時,應採取多種形式:看圖理解.聽音理解.聯繫生活經驗理解等.

2、學生的個性能力不同,所以在指導學生認記字形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學生喜歡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背,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説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指導看圖

上這一課時,我先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到江南去作一次愉快的旅遊。同學們興致盎然。然後我又用語言描述:請大家上飛機,閉上眼睛。然後,我按下錄音機鍵,教室裏響起隆隆的飛機聲,逼真的聲音彷彿真讓學生感到乘上了飛機,來到了江南。同學們一睜開眼睛,又從電視屏幕上看到了江南的美麗景色,同學們情不自禁地議論開來;江南的樹真多啊,江南真美啊……學生們置身於江南的美景中,其景、其物、其人彷彿觸手可及。它以視覺為主,視聽並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有助於學生集中注意力,引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喚起強烈的探索慾望。心中怎能不湧動起由衷的情,由衷的愛,這裏運用電教媒體,達到了“入境始與親”的目的,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怎能不樂於觀賞和學習呢?我在這裏運用遠程資源,遵循了學生的認識過程,找準遠程資源與學生理解語言的最佳結合點,在課堂恰當的時間展現給學生,是我們應用遠程資源的關鍵。

看來大家非常喜歡江南的景色,我也和你們一樣喜歡,《小小竹排畫中游》這一首詩把江南的美景描繪得如詩如畫,你們想讀讀嗎?趕快打開書讀讀第3課。板書課題。

二、初步感知,認讀生字

1.請學生試着讀一讀,先把不認識的字圈下來,藉助拼音或請教別人讀準字音,動腦筋想一想,該用什麼辦法記住它。

2.小組交流識字情況,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三、 初讀課文,讀通順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小朋友,你知道這首兒歌有幾句話嗎? 那老師告訴你,一個句號説是一句話,小眼睛肯定發現了,跟着老師一起標。

2有3句話,請你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美美地讀給大家聽,小小評委豎起耳朵聽仔細,哪個字讀得特別棒,誰能向他一樣讀一讀。

3誰能把整首兒歌連起來念,用你的朗讀,把江南的美傳遞給我們在坐的每一個人。我們一起來讀。

四、 再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在朗讀感悟這一教學環節中,讓學生讀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句。先同學之間答疑,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作指導。學生畫出了“竹排”、“順水流”、“密”、“禾苗”、“綠油油”、“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本課有些詞語比較難理解,我就充分發揮遠程資源的作用。藉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竹排”,通過看電視,讓學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紮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然後演示小竹排的活動狀況,讓學生知道“順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導學生看電視,讓學生懂得“密”是樹木很多,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枝葉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綠油油”是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説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江南一帶小河多,河裏有許多魚蝦,那裏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魚米鄉”。演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江南水鄉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我在這裏運用遠程資源, 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不僅是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更主要的是為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為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為實現教育目的服務。

多媒體技術在突出體現鮮明的形象、為學生創設認識環境方面的確非傳統媒體所能比擬,但在展示重點的字、詞、句時,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適當的板書,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記憶,起到畫龍點晴的效果。再如,強化誦讀、注意積累,也是提高語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多媒體技術所無法取代的。因此,只有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係,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我們要正確地認識遠程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實現以媒傳知、以媒生情,才能為學生認識過程的重點、難點服務, 如果説語文課堂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那麼多媒體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二者相得益彰,互為一體,給學生創設了愉悦有趣的情境,從而提高了語文的教學質量。

《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9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這是一首讚美江南水鄉秀麗景色的詩。一個男孩撐着小小的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着兩岸美麗的風光,感受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對江南水鄉的讚美之情,旨在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遊”,表達了作者無比歡暢的心情。全詩圖文並茂,形象生動,語言優美流暢,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這篇課文是學生第三次接觸課文,所以教給學生學習課文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他關係到以後課文的學習,所以教師必須精心引導,融讀與方法於一體。

2.教學目標及確立的依據: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可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西師大版語文一年級説課稿《小小竹排畫中游》: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12個生字,認識三個偏旁。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生活經驗、圖片、聯繫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樹木密、禾苗、江南、魚米鄉等詞語,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結合看圖,聯繫生活實際,反覆誦讀,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讀畫畫,理解課文。

2、在指導學生認記字形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學生喜歡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背,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難點及確立的依據: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重點、難點定位在:1、認識筆畫、偏旁和生字。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狀況分析及對策一年級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讀書能力,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但每個環節都要把要求説清楚,讓學生知道該做什麼,怎麼做。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降低識字難度。並配上適當的課件輔助教學,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啟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是:一推薦旅遊景點,組織小旅遊團。二乘坐小小竹排,暢遊江南美景。三創造性地朗讀:我也試做導遊。四課外拓展延伸,積累豐富語言

三。教法學法説明

1、説教法。

1.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將採用自由讀、小組讀、指名讀和同伴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詞語。2.遊戲激趣,鞏固識字。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採用遊戲形式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在玩中認字,鞏固識字效果。3.注重評價,激勵主體。評價是教學有機組成部分,在課上以即時性的口語評價鼓勵和讚賞每一個人,讓他們在愉悦輕鬆的氣氛中學習。4.開放語文學習空間。樹立一種大語文觀,把語文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2、説學法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讓學生在“畫一畫---讀一讀---議一議---説一説”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學會求知的方法。

四。設計理念

課文展示的是畫一樣的美景,因此整堂課以課件中江南水鄉的景美來渲染烘托課文,使學生在美的環境中體會江南之美,產生熱愛江南之情,使自然美和童心趣和諧統一。同時在感悟時學寫生字。

、説教學過程

一推薦旅遊景點,組織小旅遊團。1小朋友,你們喜歡旅遊嗎?都去過哪些地方?今天我這位導遊想向各位推薦一個特色旅遊景點,不知道你們有興趣聽我介紹一下嗎?這時我用課件展示旅遊景點介紹,文字全部注音(介紹中的紅字就是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您閲讀我們旅行社推出的江南遊介紹。江南一帶位於中國的東部,那裏物產豐富,有“魚米鄉”之稱;那裏河流密佈,兩岸樹木茂密,禾苗綠油油。在那裏,您可以乘坐“竹排”這種特殊的水上交通工具

領略如詩如畫的美景。2各位小遊客,對我們的旅遊景點滿意嗎?如果介紹中的字讓您為難了,請跟我讀。這時我和學生一起學習紅色字。並開展各種形式的朗讀和識字技巧來識記生字,如用部件法記“排”,用動作發記“遊”“唱”,用奇特聯想法想像嘩嘩的流水從而記住“流”……排、中、遊、流、唱、兩、岸、樹、苗、綠、江、南。3經過學習後,學生基本掌握了要認識的生字,這時我設計了轉輪盤、摘蘋果、找朋友、小猴跳敦的遊戲來加深學生對字詞的鞏固,學生此時興趣高漲。這時我揮動導遊旗説願意參加這個旅遊團的小朋友請報名。咱們出發吧!一個字由陌生到熟悉乃至識記在心,是需要反覆鞏固練習的,而這種富有童趣的識字遊戲有效地避免了識字的枯燥,鞏固了生字識記。

二乘坐小小竹排,暢遊江南美景。1、我們乘着飛機越過高山、河流,向着江南飛去,白雲在向我們招手,太陽在向我們微笑。到了江南以後,我們開始了愉快的旅行。這時我用課件播放江南樂曲,更好地給學生創設情境。2、接着我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竹排”畫面。用生動的導語來把學生帶進江南。這是江南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我們將乘坐“竹排”順流欣賞兩岸的美景,願您此次旅途開心!在課件的演示下,課文朗讀也同時出現,讓學生把情境美和語言美結合起來,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朗讀起課文。3、這時我趁熱打鐵,讓學生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1)自由練讀。這首詩每句都描寫了江南的美麗,那就把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吧!(2)選句朗讀。你最喜歡哪一句,然後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讀給大家聽。“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干個哈姆雷特”,關注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並喚起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接着利用課件和圖片資料幫助理解“順水流”,樹木密的“密”、“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等詞。解決本節課的難點。(3)品味朗讀。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閉上眼睛,體會江南的美。這時我用生動的語言在次創設情境:我們坐在小竹排上,鳥兒在空中動聽的歌唱,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兩岸的樹木葱葱蘢蘢,遠處的田野裏到處是綠油油的禾苗。這景色美嗎?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情來讀呢?鼓勵學生用適當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小豬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遊”可讀的輕快些,表達出喜悦、歡快的心情;“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讀的緩慢些,以表達自己讚美的感情,接着開展多種形式朗讀:個別讀,同桌讀,小組讀、配圖畫讀,配音樂讀,賽讀等,進而感悟“江南魚米鄉”的美景。學生在旅遊情境中感受到了快樂,營造了開放的語文教學課堂氛圍,體現了新課標中“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一理念。

三創造性地朗讀:我也試做導遊。

小朋友們,喜歡這次江南遊嗎?你知道江南還有什麼迷人景色嗎?誰能做導遊介紹介紹?老師建議你們用上書中的詩句,會把這個地方介紹得更美,看哪些導遊最受人歡迎呢?同時利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這樣設計能夠將讀與説有機結合,在説中來讀,在讀後用上詩句再説,體現了新課標中充分發揮聽説讀的綜合能力。四、課外拓展延伸,積累豐富語言1.質疑問難你有哪些問題提出來,老師和同學想辦法幫你解決。教師從江南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等特點給予提示講解,並鼓勵學生查閲資料。適時語言鼓勵學生是愛提問題的好孩子等。“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愛因斯坦也説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説、敢問。2.紮實積累江南自古以來就是讓人神往的地方。你會背哪些描寫江南的詩詞?語文學習的實踐告訴我們: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是靠積累。因此要在一年級就打好積累的基礎,使學生語文的知識儲備越來越豐富。3.課外作業:江南確實很美,我們的家鄉也有自己獨特的地域風情,有興趣的同學蒐集東北的圖片或資料,記在《知識小寶庫》裏,還可以畫一畫我們的家鄉。由愛江南到愛祖國、愛家鄉、情感再次昇華。

六、説板書設計

由於一年級學生認識的字太少,加上這篇課文又如此優美,所以我採用板畫的形式來設計板書在黑板上貼畫,最後讓學生整體感受,再現學生髮現美、欣賞美的過程。達到了教育的最終目的。

《小小竹排畫中游》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寫的是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男孩撐着小竹排順流而下,兩岸美麗的風光,讓他產生了“如在畫中游”的美好感覺。課文語言優美、生動形象,飽含着對兩岸景色的由衷讚美,洋溢着小朋友歡快舒暢的心情。學習本文,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祖國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這一課安排為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認識12個生字,會寫2個字。認識兩個筆畫,初讀課文。第二課時,圖文結合,理解韻文內容,會寫兩個生字,感情朗讀課文。我重點説第一課時。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立足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着眼於新課程三維目標的實現,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筆畫和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初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錄音機、小黑板、課前收集有關江南的圖片、兒歌、課件、表現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磁帶、學生自制的生字卡片。

二、説教法。

1、採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以情境導入,在反覆練讀和教師指導的朗讀過程中認識生字,並有效地解決低年級學生唱讀的問題。)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學習生字的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學生字的能力。)

3、充分發揮學生各種感官的作用。(本文是一首詩歌,詩句節奏鮮明,利於學生朗讀。因此,教學中可以採用“關注興趣,創設情境”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各種形式引導學生讀和背,讓他們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三、説學法:

生字的指導: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分析字形結構,並説説記住字形方法,初步瞭解字義進行擴詞,選詞説一個完整句。課堂集中和起來讓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互相交流學法。教師點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朗讀的指導:採用多種形式熟讀課文。 (師生對讀,小組讀,小組接力讀,配樂表演讀……讀出讚美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情感。)

四、説過程:

根據"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思想理念,為了有效的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展,在課堂展開發展性的教學活動,讓課堂充分煥發生命活力。我本着設計新、處理活的原則,從教學內容、學生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徵考慮,嘗試對本課教學做了如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談話:你們去過江南嗎?想不想去江南遊玩?今天我們就坐在竹排上和畫面上的小朋友一起去江南看看好嗎?(播放配樂動畫)説説你都看到了,聽到了什麼,有哪些感受。(隨機板書課題,齊讀課題)看了課題,你想到了什麼?

(精彩的導入能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儘可能地調動多種感官協同作用,將語文學習綜合化,讓學生在優美的動畫和悠揚的樂曲中感受江南的美,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

(二)品讀課文,讀中識字

新課標改革提倡採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即讓學生在聽説讀的過程中儘快認識並掌握生字。於是我相機讓學生自己朗讀課文,並用四步讀書法來引導他們:

a,初讀:讀準字音,感知內容。(慢速大聲讀)

b:讀:整體感知,加深印象。(速度稍快讀)

c:三讀:圈圈畫畫,識記生字。(劃本課需要認讀和書寫的生字)

d:試讀課文,鞏固生字。(能把課文比較通順流利地讀下來)

通過以上層層提高的方法,學生對課文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對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為了幫助學生識記,我設計了一個 大轉盤遊戲:(自制一個大轉盤,轉盤上的指針轉到哪個詞就讀哪個詞。) 在多種形式的識字活動中,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培養他們對語文學習濃厚的興趣。

(三)以讀為本,體驗情感。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練讀課文。

2、前後座讀,小組讀,同座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堅持以讀為本,營造書聲朗朗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體會讀書的樂趣。同時注意發揮朗讀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讀出感情,感受自然的美,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

(四)指導書寫,享受快樂。

1、出示“口、日”,指名讀。

2、你會寫這兩個字嗎?請你當小老師教大家寫一寫。(注意筆順規則,認識新筆畫“橫折”和“橫折鈎”。)

3、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得出寫好這兩個字的

要領: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日”字兩豎要寫直,第三筆寫在橫中線上,最後一筆的橫要和橫折鈎的鈎相連。

4、練寫。(引導學生看清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後再寫,提示學生要把字寫正確,寫勻稱。)

5、把學生認為寫得最滿意的字向同學、老師展示,使學生體驗到識字、寫字的樂趣。

(一年級學生寫字指導是重點,要求每個學生都姿勢端正,書寫規範。教師要細緻耐心地指導。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第二課時

導入

1、“抓特務”遊戲:在黑板上掛出大幅簡筆畫,上有叢林、山巖等,將所學生字、拼音分佈其中,讓學生去搜索。

2、“一字開花”。(練習用本課學過的字口頭組詞。)

(採用遊戲的方法再現生字,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字的慾望,達到趣味識字,鞏固深化的目的。)

精讀

播放動畫和樂曲,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邊讀邊欣賞江南美景。

(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江南的美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感悟

1、播放課件。説説如果你坐在小竹排上,你會看到哪些景物?(理解“順水流、綠油油、江南魚米鄉”的含義。)

2、為什麼説小竹排是在“畫中游”?

3、看到這些美景,你會説些什麼?

(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詩情畫意中體驗江南的美,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背誦

邊讀邊背邊想象詩歌描繪的風光,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可以和別人合作,也可以自己練習,可以大聲背,也可以不出聲想象詩中景物練習……)

(靈活的讀背方式,尊重了學生的選擇。熟讀成誦,促進了語言的積累。讓他們可以程度不同地領略到詩歌的語言之美、結構之美、內容之美、意境之美。)

説話

播放課件,小竹排載着大家到了江南的其它風景區,你能説幾句讚美的話嗎?

(進行情境説話練習,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做到講話完整通順,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拓展

1、小小展覽會。將收集到的有關江南風光的圖片和照片張貼在教室裏,大家共同欣賞。

2、請你做小導遊,介紹一處江南風光。

(這個練習可以延伸到課外完成,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拓闊學生視野,訓練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寫字

1、出示“中”字。讀一讀,你怎樣記住這個字?(書空)

2、引導觀察田字格中的“中”字,你發現了什麼?(“口”寫得要扁一點,最後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

3、教師示範寫字,讓學生注意扁“口”的寫法。

4、練寫。先描紅,然後自由練寫。

5、評議。(展示學生作品,教師和學生共同評議。)

(寫字練習要體現彈性,對不同學生可以提出不同要求,只要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就應該給予充分肯定,增強學生對寫字的信心和興趣。)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竹排:用竹子紮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

密:樹木很多,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枝葉茂盛。

禾苗:指水稻的幼苗。

綠油油: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説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

江南魚米鄉:江南一帶小河多,河裏有許多魚蝦,那裏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帶叫做“魚米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