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説課稿模板集錦8篇

來源:文書谷 2.04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説課稿模板集錦8篇

説課稿 篇1

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

我説課的題目是《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將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是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二單元第6課的教學內容。本課的內容是“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由“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羅馬法的發展與完善”和“維繫統治、影響後世”三個子目構成,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闡述:羅馬法的發展演變的過程、各項法令的內容及羅馬法產生的影響。

二、説學情

要想上好一堂歷史課,不僅要了解教材內容,還要對學情有深入的把握,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教學。

高中學段的學生已經有了歷史知識的積累,但是歷史思維和邏輯的意識不強,而且政治史在學習過程中也有一些困難,因此應該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三、説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是制定教學目標的出發點和依據,根據新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羅馬法的主要內容,歸納羅馬法從習慣法演變為成文法、公民法變為萬民法的過程,理解其對當時和後世所產生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羅馬法的法律條文上午的分析和研讀,理解羅馬法的本質和影響,從而提高對歷史資料的分析和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羅馬法的發展對羅馬國家建設的意義,學生認識到與時俱進的法律建設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四、説教學重難點

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羅馬法的演變過程及內容。

【難點】

理解羅馬法的實質及影響。

五、説教學方法

為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本課,我主要採取的教學方法有談話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和小組討論法等。通過啟發式的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傳授知識、思想教育和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

六、説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具體談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説課的重點。

環節一:導入新課

俗話説,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狀態。為此我採用視頻導入新課。

我將在大屏幕上出示的一段視頻,請學生歸納視頻中主要講述了什麼事情。學生可根據視頻歸納出當時羅馬共和國時期一個名叫羅莫洛的奴隸主體恤自己戰死的士兵,臨死前立下遺囑,將自己的財產捐給士兵的家屬,但是他死後他的家人卻為霸佔財產與士兵家屬起了糾紛。

之後我將提出一個疑問:如果進行法律判決,最後誰會獲勝呢?引發學生疑問,順勢導入本節課羅馬法的學習。

【設計意圖】視頻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以具體案例的方式能引導學生快速融入具體的情景,也為之後羅馬法的學習打下基礎。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從習慣法到成文法

1、背景

結合導入的問題,請學生結合課本分析按照當時的法律誰會勝訴,為什麼。

學生結合課本回答出當時羅莫洛的.家人勝訴,原因在於羅馬共和國早期實行習慣法,法律與習慣沒有明顯界限,貴族壟斷立法和司法大權,貴族隨意解釋法律,保護自己,損害平民利益。

之後我將進一步設問:面對貴族隨意解釋法律,假如你們是當時的平民,會如何做。學生可能會答出平民十分不滿,社會矛盾尖鋭。

2、標誌

之後我繼續設問:社會如此動盪,當時的奴隸主貴族採取了怎樣的措施?學生可結合課本找到為緩和矛盾在公元前五世紀中期發表了《十二銅表法》。我會強調這也是成文法誕生的標誌。

3、影響

我會先在大屏幕上出示《十二銅表法》中對財產繼承問題的條文引導學生思考:再出現上述財產糾紛如何判決。得出遺囑具有法律效力之後順勢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的法律對羅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學生自主回答之後教師總結:《十二銅表法》的制定使得貴族隨意解釋法律的權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的利益。

之後為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其實質和消極影響,我會請學生結合課本中學習之窗的其他法律條文,分析從這些條文中反映出當時怎樣的社會性質。學生可根據法律條文不論是量刑或是處以罰金貴族的特權及許多輕罪重罰的思想等看出《十二銅表法》實質是為奴隸主貴族服務,而且還保留着大量習慣法的思想。

【設計意圖】從習慣法到成文法是羅馬法起源與發展的首要環節,出示大量的法律條文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知識的內在邏輯,引導性的提問和史料分析相結合的方式也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法律的實質,為之後的學習也能夠打下基礎。

(二)羅馬法的發展與完善

這一部分包含了兩個內容,從公民法到萬民法以及羅馬法法律體系的形成。

1、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這部分的內容較為直觀,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二者的含義及發展演變的原因及過程。

所以首先我會以直接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所謂公民法指的是適用於羅馬共和國境內的公民。之後出示羅馬擴張的示意圖,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羅馬疆域的擴大,之後引導學生明確隨着疆域的擴大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舊有的公民法不能適應新變化,從而明確制定新的法令的必要性。

法令制定的過程較為簡單,為活躍課堂氣氛,我將採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請學生擔任講解員講解萬民法的制定過程,在此過程中我也會強調萬民法與公民法的區別在於它的適用範圍在於帝國境內的所有自由民。

2、羅馬法的體系最終形成

我將在大屏幕上出示《民法大全》的圖片,請學生結合課文進行介紹,進而幫助學生明確羅馬法的體系最終形成的標誌是6世紀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編纂的《民法大全》。

【設計意圖】羅馬法的發展與完善不僅是適用範圍的擴大,更是內容的增加和體系化的形成,採取引導性設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不僅能幫助學生快速明確知識,更能活躍課堂氛圍。

(三)維繫統治、影響後世

對羅馬法的影響我將採取小組討論與史料分析相結合的方式。

先在大屏幕上出示恩格斯對羅馬法的評價,並提問為何恩格斯會對羅馬法有如此高的評價,

請學生結合羅馬法的各項法律條文及歷史縱橫的史料,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思考羅馬法對當時和後世到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學生回答後我將總結,幫助學生明確羅馬法有利於緩和當時的社會矛盾,鞏固帝國統治;而其強調私有制也對近代資產階級制定法令反抗封建制度有積極作用,但是其在本質上仍舊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具有階級侷限性。

【設計意圖】羅馬法對當時及後世的影響是本節課的難點之一,小組討論與史料分析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能夠在討論中加深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更能通過交流和分析史料加深對其影響的理解。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

在小結環節我採用了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知識內容的方式來加深同學們對本課知識的認識與理解,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

2、作業

為幫助學生加深對羅馬法內容的理解,我請學生課下蒐集更多羅馬法的法律條文,思考婦女和奴隸在當時的地位,並分析由此體現出的侷限性。

七、説板書設計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人教版國小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中的通分第一課時。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分數的意義、性質、公因數、公倍數,本節課是學習分數的加減、分數大小比較的基礎,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説學情

國小五年級的學生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但還比較低級。他們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愛發表自己的見解,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注意運用直觀教學法,利用生動的生活經驗進行引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創造讓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情的把握,我設立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通分的概念,能夠利用通過比較異分母的大小。

【過程與方法】

經歷異分母大小比較的過程,提高類比遷移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歷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的過程,發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熱情。

四、説重點難點

在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我抓住主要矛盾和關鍵因素,設立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通分。

【難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通分。

五、説教學方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一切教學活動都鬚鬚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徵和學生的年齡特點,針對本節課我採用講授法、啟發法、小組討論法等教學方法。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主線,問題的設置始終在學生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實踐活動中來。

六、説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教學過稱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為使得教學過程有序、有效地進行,針對本節課,我設置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導入新課

情境導入,提出三個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問題一:有一桶水,分裝了7個瓶子。熊大喝了其中的兩瓶,熊二喝了其中的三瓶。誰喝的多呢?你能用分數表示出來這一多少關係嗎?

問題二:熊大和熊二各有同樣多的一桶礦泉水。熊大把自己的水正好裝滿了7個大瓶子,喝了其中的三瓶。熊二把自己的水正好裝滿了13個小瓶子,也喝了其中的三瓶。問,誰喝的水多呢?你能用分數表示出來這一不等關係嗎?

問題三:熊大和熊二各有同樣多的一桶礦泉水。熊大把自己的水正好裝滿了7個大瓶子,喝了其中的'2瓶。熊二把自己的水正好裝滿了13個小瓶子,也喝了其中的4瓶。你能判斷誰喝的多嗎?

前兩個問題,可以分別化為同分母比較大小和同分子比較大小,學生可以利用直觀常識直接得出結論。第三個問題,分子分母各不相同,導致判斷困難。讓學生思考不能比較大小的原因,進而引出新課。新課的導入,貼近生活實際。問題導入層層遞進。利用啟發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本節課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探索新知

在探究環節,根據導入環節的三個問題,我設置以下三個探究活動

探究一,同分母比較大小的探究。

師:問題一能比較大小的原因是什麼?

生:裝水的瓶子大小相同,亦即單位相同。

師:所對應的分數能比較大小的原因呢?

生:分數單位相同。

師:由此可以得出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的規則是什麼?

生:同分母比較大小看分子,分子大的數大,分子小的數小。

教師板書

探究二,同分子比較大小的探究。

師:問題二能比較大小的原因是什麼?

生:瓶子的數量相同,大小不同。

師:所對應的分數能比較大小的原因是什麼?

生:分子相同,分數單位不同。

師:可不可以由此得出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的規則呢?

生:同分子比較大小看分母,分母大的數反而小,分母小的數反而大。

教師板書

探究三,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

師:我們學習了同分母的大小的比較。那麼異分母的分數的大小該怎麼比較呢?下面請各小組的小組長帶領大家進行小組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注意利用我們已經掌握的分數比較大小的知識。

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和點撥。此探究過程的關鍵有兩個:第一,想到把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進行比較;第二,異分母分數等價轉化為同分母的理論基礎,亦即分數的性質。在學生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探究的實際,可以給出進一步的提示。比如,異分母比較大小有困難,那麼我們會比較什麼樣的分數呢?他們之間有何關聯呢?不動聲色的進行啟發引導。

探究結束,學生分享探究結果。老師在關鍵點上予以澄清和強調,並板書。並在此時給出通分的概念,強調通分的目的是把異分母的分數轉化為相同分數單位。

把形象直觀的生活問題,轉化為較為抽象的數學問題。啟發學生用數學語言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描述,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知探究。體現了從直觀到抽象,從易到難的層次教學理念。整個探究過程以凸顯了教師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學生的學習主體的角色分工。

(三)鞏固提高

活動1

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鞏固練習,比賽規則,第一個多部正確的小組在當月的英雄積分榜上積3分,第二個多部正確的小組在當月的英雄積分榜上積2分;第三個多部正確的小組在當月的英雄積分榜上積1分。其餘小組不積分。競賽題目如下。

比較一下分數的大小。

(1) 3/7與4/7

(2) 8/19與8/21

(3) 4/5與3/4

(4) 3/8與5/6

(5) 4/6與7/9

活動2

同桌之間互相出題。一個扮演老師出題,一個扮演學生答題。在規定的時間內答題成功,老師給學生揉揉肩、捶捶背。反之學生給揉揉肩、捶捶背。

活動3

智力闖關,PPT上出示如下題目,要求學生用不等號依次填空,第一次出錯的地方即為學生所闖關數。在規定的時間內,看誰闖關最多,誰能通關。

3/4 ○ 4/4 ○ 4/5 ○ 5/6 ○ 7/9 ○ 10/12 ○ 21/24

在鞏固提高環節,我注重多種形式的練習的思路,從易到難,把新知的鞏固分散在三個活動中。多種比較新穎的練習形式,除了讓同學們動腦之外,還讓同學們多身心的進行互動。體現了國小階段要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教學理念。

(四)小結作業

小結環節,我採用如下一問一答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核心內容進行回顧總結。並設置課後練習題第1題和第2題為課後作業,並讓同學們在作業中把今天所學的內容通過作業與父母一起分享。

七、説板書設計

通分

比較同分母分數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數較大。

比較同分子分數的大小,分母小的分數較大。

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先把它們化成同分母分數,再進行比較。

2/7=26/91 4/13=28/91 因為28/91>26/91 所以4/13>2/7

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

説課稿 篇3

這節課是高二田徑模塊中投擲項目實心球的第二課,實心球項目同時是體質測試內容之一。這是一堂複習課,以高效課堂模式理念為指導,圍繞投擲實心球動作的要領和力爭達到體質測試的標準開展教學,從課堂的重難點出發,巧設練習手段,層層深入,帶領學生模仿、體會、合作探究、歸納總結。緊緊抓住讓學生掌握原地正面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動作要領及如何用力,體會全身協調用力和發展學生身體素質。

一、成功做法:

1.目標的確立是適當的、合理的,目標達成度也達到了預期目標。

2.整個課堂學習氣氛不錯,各教學環節銜接比較自然流暢。

3.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例如怎樣有序的拿球還球。

4.尤其在有效發展學生體能身體素質上,採用的是對實心球項目的拓展,如有挾球上拋、挾球后拋、挾球前拋等,為今後教學打開思維的寬度,將體能發展與實心球項目拓展有機結合。同時,挾球上拋、挾球后拋、挾球前拋等練習手段,增強素質練習的趣味性。

5.實心球是投擲項目的一種,練習密度不容易上去,容易形成教學的低效率,目標難以達成,課堂氣氛沉悶。針對這一情況,我用激情、熱情去感染學生;語言提示,調動學生, 用正面的評價激勵學生,注意了精講多練,巡視時對各練習小組做到分組指導,個別指導的結合,這樣既保證指導到位,又保證練習密度不減,充分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在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實心球是投擲項目的之一,由於受投擲項目安全性較高的思維定視,未能真正敢於放手,而是由教師統一指揮練習,在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個性和自主性。

2、在持球練習過程中,有多次只讓學生投,未能給出更具體的練習目標。

3.合作、探究放手力度還不夠大。

三、教學機智

在拓展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做挾球前拋時,看到有一名同學用雙手將拋出的球接住。看到這一幕後,我迅速讓學生兩人一組,嘗試一人做挾球前拋,一人接球練習,然後再交換。效果很好。

四、學生見解和問題

用力順序和如何發力是學生通過模仿、體會及教師的引導、歸納總結出來的。

五、學習心得

想上一堂好課,一堂高效的課,必須去認謓備課,去鑽研教材內容,去鑽研教法、學法,從過去平時課堂中去了解學生、分析學情(如學生在投擲實心球時,出現的這兩種現象較多一是光用手臂力量投擲出去;二是有力用不上,不能很好的協調用力。),真正找到適合學生的練習手段,在目標難度上設置要合理,在練習原則上循序漸進,同時,方法手段上要有創新,有新意,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個人認為教師的教學技能非常重要。為什麼有的體育教師在課堂上能吸引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的`思維跟老師走,教學目標達成度很高,教學效果很好,形成一種高效。而有的體育教師則不能做到。顯然主要問題不在學生。因此,我認為體育課堂教學能否達到高效,成為高效課堂,與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和組織管理能力有直接關係。

六、再教設計

1.教學目標設置具體法。

(1)、通過本堂的學習,85%以上的學生掌握原地正面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動作要領,能説出由下向上的用力順序。

(2)、在學練過程中,學生能雙腿蹬伸,收腹以胸帶臂,兩臂迅速用力向前揮擺,發展學生力量和身體協調性

(3)、在學練過程中,學生積極參與,2-3人一組,相互觀察並能指出同伴的優點與不足,共同提高。

2.熱身導入時,加入“拍手”或高呼“一二”。更進一步調動學生興趣。

3.持球練習過程,增加合作、探究,能指出同伴的優點與不足。

潘蓉:聽了徐健老師執教的《原地正面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是一堂典型的高效課堂示範課。聽完本節課受益匪淺,徐老師的這節課,設計合理、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組織有序,方式吸引。徐教師在教學中能突出健康第一的教學指導思想,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特點,設計教學。課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自主鍛鍊的意識,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通過合作學習,促進學生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的提高,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互相學習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整堂課比較流暢,各部分環節銜接緊密,密度適中,課堂氛圍較寬鬆、融洽,學生練習、討論、遊戲都比較熱烈,達到了教學目標,課堂效果較好。尤其在三個方面徐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教學輔助手段多樣化

很多教師在執教前拋實心球課時都是做枯燥的慢跑練習,而徐老師在這堂課的開始準備部分上帶領學生進行蛇形跑練習及隊形的變換,隊形的變換和蛇形跑的練習給學生帶來了愉悦輕鬆的課堂氛圍,同時老師通過形象語言吸引學生,這應該是一堂課成功的開始吧。

2、教學技術上由易到難,層層深入

徐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採用多種徒手模仿練習以及熟悉球性練習、最後到完整的技術動作練習,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學生能夠很快的掌握技術要領。在練習方式上從背弓練習到預擺練習再到連貫的動作練習,同時從連貫的動作練習上引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原地正面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動作要領。從徒手練習過渡到持球練習,在持球練習的過程中用多種練習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徐老師在找學生師範時通過師範練習引導學生説出了原地正面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關鍵:力量、角度、速度三要素。從教學重點過渡到了教學難點,徐老師在處理重點難上恰到好處,使學生能夠真正把握到知識的本質。

3、一物多用

徐老師能夠根據器材特點,充分挖掘實心球的多種功能。從基本的熟悉球性練習、主教材前拋實心球,到最後的素質練習整堂課圍繞實心球這一器材合理運用、因地制宜地開展練習、鍛鍊,從而豐富教學內容,增強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和鍛鍊的積極性。

總之,徐老師的這堂課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教者的主導作用也得到充分的展示,教學氛圍活躍,教學效果良好,高效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本課在全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整體美化》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信息技術下冊第三單元的第2課,是整冊教材的第18課。本課教學關鍵是要讓學生掌握“藝術型”頁面邊框的設置和頁眉、頁腳的添加,同時瞭解“節”的概念及其作用。每組學生在這課之前都有相應的電子雜誌初稿,具備了一定word操作技能。這課教學是對所作電子雜誌的整體修飾和完善的一個環節,旨在讓雜誌看起來整體風格統一、協調、更加精美,同時也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處事風格,讓學生通過對電子雜誌的修飾、美化,從中去感受美、追求美,體驗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悦。

2、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

A、重點:

①“藝術型”頁面邊框的設置;

②頁眉、頁腳的設置。

B、難點:頁面邊框及頁眉、頁腳設置時應用範圍的選擇(即節的設置和應用)。

二、教學目標分析:

本節課以“為電子雜誌設置藝術型頁面邊框,添加頁眉和頁腳”為任務,以“美化和完善電子雜誌”為目標,展開教學,具體有以下幾個目標培養:

知識與技能:

1、 掌握設置“藝術型”頁面邊框的基本方法;

2、掌握節的設置和應用;

3、 進一步熟練運用對文字、段落的修飾和美化;

4、 掌握設置頁眉和頁腳的基本方法。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遷移、拓展能力;

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教學,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和熱愛,同時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處事風格。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國中一年級的學生,此年齡段學生較易動,好奇心強,愛表現,上課時容易操作或和左右同學談論與課本教學無關的內容。因此,教師除了組織常規教學外,更多的要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抓住學生感興趣的事和物,利用七年級學生愛表現的`特點,通過試一試,看一看,比一比,將知識融入到活動中,並充分給予鼓勵和肯定。由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不同,水平高低不一,個性特徵也是多樣化的,因此教師在對學生的評價也要分層,旨在讓學生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域都有所收穫,有所提高,有所體驗:

四、教法分析:

1、堅持以“任務驅動為主線,學生探討實踐為主,教師講解為輔”的教學思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組內探討、實踐操作,並結合書本,掌握相關知識;同時,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加以幫助,並對某些難點操作可通過電子教室(易思電子教室)進行強化,加深學生記憶;

五、教學重點、難點的突破:

1、對於本課重點 “藝術型”頁面邊框的設置/頁眉、頁腳的設置:

教師講解,這樣提高了教學效率,給學生更多的上機練習時間。

2、對於本課難點“頁面邊框及頁眉、頁腳設置時應用範圍的選擇(即節的設置和應用)”:

“節”對學生而言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概念,但在word電子雜誌的整體修飾和美化中又舉足輕重。學生在美化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其產生這樣的疑問:“如何使每一頁上的藝術型頁面邊框或者是頁眉、頁腳在統一的前提下,又有所不一樣呢?”然後,教師抓住契機,讓學生結合書本知識去發現“節”、瞭解“節”,然後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探索、嘗試、實踐,去突破它,掌握其操作。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進程

師生活動

設計思路

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大概5分鐘時間)

情景1(課前):播放汶川地震視頻

情景2:教師自己的兩份word電子稿的對比欣賞:一份是未經修飾的,另一份是用藝術型頁面邊框和頁眉、頁腳修飾過的。

情景1的創設:引導學生去感知整體美,同時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此舉的作用:引入新知:藝術型頁面邊框、頁眉和頁腳;

新 課

[教師板書]:第18課 整體美化

(一)、“藝術型”頁面邊框的設置:

1。教師演示操作

具體操作:

1、 選擇要插入藝術型頁面邊框的頁;

2、 單擊“格式”菜單――>“邊框和底紋”;

3、 在所得的“邊框和底紋”對話框中選擇“頁面邊框”標籤

4、 在“藝術型”下拉組合框中選擇合適的邊框類型,並適當調整其“寬度”;

5、 在“應用範圍”下拉組合框中選擇相應的“範圍”,再單擊“確定”按鈕即可

[教師活動]:

(1)對完成此項操作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對完成任務較快的學生予以適當鼓勵,同時激勵其他同學向他看齊、學習;並請他幫助指導有困難學生。

教師講解,這樣提高了教學效率,給學生更多的上機練習時間。

通過相互激勵,互幫互助,形成和諧的師生關係,在愉悦中掌握知識,快樂學習

新 課

(二)節的設置:

具體操作:

(1) 先把光標定位在第三頁的首處(第一個文字前);

(2) 單擊“插入”菜單――>“分隔符”――>從“分節符類型”中選擇相應的分節符。

[學生鞏固練習]:(大致控制在5分鐘左右)

為雜誌設置兩個不同的藝術型頁面邊框。

[教師活動]:教師對操作困難的學生予以幫助,關注學生操作過程中的“亮點”與“誤點”。

(三)頁眉和頁腳的設置:

教師演示操作:

單擊“視圖”菜單→“頁眉和頁腳”

[教師活動]:對個別有困難的小組或個人必須及時予以幫助、指導,促使其掌握。

學生根據自身實際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本課知識的鞏固練習。

基礎一般的學生:能掌握“藝術型”頁面邊框的設置和頁眉、頁腳的插入;

基礎較好的學生:能運用“節”設置不同的“藝術型”頁面邊框和頁眉、頁腳;

通過練習,鞏固知識,全體落實。

任務分層

總結歸納

1、 對學生作出鼓勵性評價,提出期望;

2、 藝術型頁面邊框的設置;

3、 節的設置及運用;

4、 頁眉和頁腳的相關設置。

注意總結在學生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亮點”與“誤點”,以加深學生印象。

説課稿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常見水果的名稱與特徵,並會進行簡單的裝飾。

2、會用…的…的句式描述水果的特徵。

活動準備:

1、擬人化的水果(在蘋果上貼五官和四肢,打扮成老奶奶,橘子的一隻)

2、蘋果、香蕉、橘子、梨等水果若干。

3、剪好的五官、四肢,勾線筆、剪刀,綵帶、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蘋果奶奶的生日

1、出示蘋果奶奶:這是蘋果奶奶,今天她特別高興,因為今天是她的生日,等會幼兒好多水果朋友都要來為她慶祝生日。”

2、出示橘子爸爸:看誰來了,這是橘子娃娃,她第一個來給蘋果奶過生日,他説,我是綠綠的、酸酸的橘子爸爸”祝蘋果奶奶生日快樂!”

二、説説知道的水果

1、玩遊戲隔袋猜物:請小朋友到袋子裏來摸一摸,摸了以後説一句好聽的話,説説是這樣水果的樣子、形狀或味道,然後再把這個水果娃娃出來。(個別幼兒説出後集體練習,所有的水果摸完後在集體完整練習一次)

2、猜猜還會有哪些水果會來給蘋果奶奶慶祝生日呢(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三、打扮水果:

1、幼兒自選相應的五官、四肢粘貼在水果上:去過生日要打扮得漂亮一點,可這些水果娃娃都還沒打扮呢,怎樣打扮呢?(討論怎樣打扮)

2、交代操作要求:介紹操作材料

3、説説自己打扮的'是誰:要求用一句描述性的話説出這種水果。

四:給“蘋果奶奶”慶祝生日

1、幼兒扮演水果娃娃,打扮的什麼水果就扮演什麼水果娃娃。給“蘋果奶奶”慶祝生日:扮演什麼水果就説一句好聽的話:如:我是黃黃的梨寶寶,祝奶奶生日快樂!

2、分角色練習。

3、在“生日歌的樂曲聲中,幼兒唱唱、説説、互相交流。”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粗心的小畫家》是一首活潑、詼諧的兒童歌曲,曲調十分流暢。歌曲結構為五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2/4拍。歌曲以富有童趣的語言表現了小畫家丁丁粗心大意,畫動物缺腿少尾的故事。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對教材的理解,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以下三點:

1、學生能學會《粗心的小畫家》,並用明亮的聲音、生動有趣地進行演唱。

2、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歌曲的自主創編。

3、通過學唱歌曲,培養學生善於觀察事物的能力,教育學生做事情要認真、細心。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演唱《粗心的小畫家》教學難點是:掌握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引導學生自己編創歌詞,並用新編的歌詞進行演唱。

二、説學情及教法

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活潑好動、好奇愛玩、模仿能力極強。因此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激趣誘導、趣味遊戲、引導感受、啟發創造等多種方法,採用寓教於樂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夠

在我的課堂實現玩中學,樂中學。

三、説學法

音樂新課標認為:音樂教育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音樂美的過程,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都應以學生為主體。因此我在學法指導上,引導學生以反覆聽賞、參與體驗、自主創編等學習方式,注重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

為了能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我使用了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為教具來輔助教學。

四、説教學過程

根據對教材和學情的把握,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四個環節:

(一)故事引入,激趣樂學。

(二)互動遊戲,一問一答

(三)感受音樂,學唱歌曲。

(四)善於觀察,自主創編

下面具體介紹我為本課設計的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趣樂學。

一堂好課必須有一個良好地導入作為前奏,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的一開始,我將歌詞巧妙地串聯在一起編成丁丁的自我介紹。並告知學生有問題要提問,讓學生仔細去聽。此時利用多媒體播放畫外音,丁丁的自我介紹:同學們好!我是希望國小二年級的孩子,我叫丁丁。我是一個小畫家,有一大把彩色鉛筆。告訴你一個小祕密,我可是什麼都會畫呢!這一環節的設

計能吸引學生集中注意力,讓他們儘快進入課堂。

(二)互動遊戲,一問一答

這裏我採用了有趣的有節奏的一問一答的形式來和學生進行互動遊戲:師:誰説他是小畫家?生:丁丁説他是小畫家。師:什麼東西一大把?生:彩色粉筆一大把。師:他對別人怎麼説?生:他對別人把口誇。師;哪些東西他會畫?生:什麼東西都會畫。接着出示丁丁的四幅畫,讓學生自主地觀察和發現問題,我依舊會以“一問一答”有節奏的讀歌詞的'形式來提問學生,這次不同是要加上動作來讀。(目的是為了解決附點節奏的難點)師:畫只螃蟹幾條腿?生:畫只螃蟹四條腿。師:畫只鴨子什麼嘴?生:畫只鴨子尖尖嘴。師:畫只小兔什麼耳朵?生:畫只小兔圓耳朵。師:畫匹大馬沒什麼?生:畫匹大馬沒尾巴。使他們產生濃厚興趣,不知不覺就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解決了本課的難點。

(三)感受音樂,學唱歌曲。

新課標提出,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音樂教學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使學生會聽,引導學生養成聆聽的習慣,逐步擁有音樂的耳朵。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多聽、多感受,在反覆地聆聽中學會這首歌。這一環節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所以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2個步驟:

1、反覆聽賞,整體感知

我依舊會以鼓勵性的語言來繼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學們真能幹,此時我讓學生帶着不同的要求多次的聽賞這首歌曲。如:聽出這

首歌的旋律變化等。每一次的聆聽都給學生以明確的任務,而不是讓學生茫然地去聽。這樣反覆地聽賞後,學生不僅能熟記歌曲旋律,也為之後歌曲的演唱處理打下基礎。

2、學唱歌曲,感受情感。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表現歌曲,我會用提示性的語言來引導學生用和諧、自然、統一的聲音演唱歌曲。在學生演唱欠佳的地方稍作點撥並進行範唱和單獨學習,從而很容易地攻克本課的重點,難點。之後通過男女對唱、分組演唱、單獨演唱的方式讓學生有表情有感情地演唱和鞏固歌曲。

(四)善於觀察,自主創編

美國教育家杜威説:“老師在教學中只是協助學習活動的助手,要讓學生在創作的活動中學習”。學生學會歌曲後,我依據新課標所提倡的學科綜合的原則,將音樂、美術兩門姊妹藝術相結合,讓學生自主觀察並幫助丁丁改正畫中的錯誤,畫出正確的畫法,讓學生在音樂課上不只能是小小音樂家,還是細心的小畫家,並由此讓學生創編出新歌詞,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演唱,將整個教學推向高潮,在課的最後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告誡他們做事情一定要認真、細心,千萬不能粗心大意,最終達到實現教學目標的目的。

説課稿 篇7

1、教材

《去超市購物》是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材第一學期“生活百事通”單元的首篇課文,課文內容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本課重在以購物的有關知識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文明購物和明白消費的教育。

2、 教學目標

針對課程特點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在超市及其他商店的有關知識。

2、學習文明購物和明白消費,初步懂得在消費時維護自己的權益。

教學重點:

學會文明購物和明白消費。

3、教法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在教學時,應以學生的體驗感悟為主,活動設計針對學生實際,採取圖像感知、情境體驗、故事導入等教學方法,併合理使用現代信息技術。

4、實施

根據課文內容,我將教學分為這兩個教時五大版塊組織教學:第一教時通過觀看一段超市購物的錄像,讓學生初步瞭解怎樣在超市裏購物,在超市裏購物要注意些什麼,初步明確在超市中應該文明購物和明白消費。為了加深學生的認識,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模擬超市裏進行購物,通過分組合作中,進一步體驗文明購物和明白消費的必要性。第二教時在回顧如何進行超市購物的基礎上,我設計了“小小研討會”“各類商店比較”、“商標品牌大搜索” 三個教學板塊,通過一系列的研討活動,讓學生了解與商品有關的一些知識,初步懂得在消費時維護自己的權益。

第一教時

活動一、看錄像學習購物

結合生活實際以及學生親身體驗,新課伊始,教師以一段錄像引入新課:雙休日,媽媽帶丁丁去超市購物。讓我們一起隨着丁丁跟媽媽到超市裏去買東西,一邊看錄像一邊想:丁丁和媽媽是怎樣在超市裏購物的?在超市裏購物要注意些什麼?讓學生通過銀幕直觀地瞭解超市的機構設置和購貨特點,彷彿身臨其境地參觀一次超市。利用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知道超市購物的特點和優越性。通過交流感悟,初步明確在超市中應該文明購物和明白消費。

活動二、模擬情景購物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去超市購品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教師在教室裏設置三個模擬的.商場攤位,將學生課前準備好的實物進行展示,有的實物貼上商標、廠名、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價格等,有的則是“三無”或是保質期已經超過的產品,讓學生分組自由上來選購自己需要的產品,看看學生是否能文明購物和明白消費。通過模擬購物,教會學生購物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獨立購物的能力,讓學生在分組合作中,進一步體驗文明購物和明白消費的必要性。

第二教時

活動一、小小研討會

開展小小討論會:討論專題一:買到了假貨怎麼辦?討論專題二:説説自己看到的確價格變化現象。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交流生活經驗。利用文中的教學資源“如果買帶假貨,怎麼辦?”“教你一招”,教會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

活動二、各類商店比較

教師出示不同的商品,讓學生討論青菜、玩具熊、瓷磚、報紙、咳嗽藥分別在什麼地方

購買。充分運用課文中各類商店的照片,結合平時的生活經驗,讓學生比較一下各類商店的

異同,並交流一下在購買何種商品時適宜選擇何種商店,進一步教會學生生活的經驗。

活動三:商標品牌大搜索

通過以上幾個環節的學習,學生對於如何挑選超市裏的商品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於是讓學生以小組交流的形式, 將課前蒐集到的各種商品的包裝盒進行展示,説説這些商品是在哪裏生產的,想想為什麼他們喜歡把商品賣到上海來,並列舉一下上海、外省市和國外的著名品牌,談談自己的感受。加深學生對商品的認識。

以上是我的教學設計思路交流,還不夠成熟,敬請指正!

説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與學生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它具有整體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徵。學生對植物世界的一草一木無不興趣盎然,他們經常會帶一些小草小花到學校的花盆裏種植,還比一比誰的植物種植的最好。在親近植物的過程中,學生會產生許多疑問,比如苔蘚和許多植物一樣喜歡陽光嗎?植物有了枯葉,怎麼辦呢?樹葉是綠的,這些綠色能派什麼用處呢?校園裏那麼多植物,我們能不能為它們做一些名片呢?植物是怎麼發展的呢?班級的花卉它們的生長特點又是怎樣的呢...........

在這個主題中,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動手製作、查資料,可以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既增長了自己的知識,又鍛鍊了個人的探究能力。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説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參與學習,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探究和蒐集資料的能力,增進對大自然的瞭解。針對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經驗等,圍繞這個活動主題,我期望達成以下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瞭解一些植物的小知識,掌握一些實驗的好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收集整理能力。

能力目標:知道植物的分類,讓學生在指導下進行觀察、記錄等,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對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並加強對學生的探究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

情感目標:培養集體主義觀念與合作意識,同時也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三、説教材的處理

教學重點:學會多渠道尋找資料,並對照資料進行篩選,完成手冊的編排設計。

教學難點:嘗試設計出版物,鍛鍊繪畫、排版等方面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課前對探究小組進行學習指導。

給組員分配任務。

蒐集相關的`資料。

2、學生準備:

收集有關植物的資料和相關書籍。

組內分頭查找。

定期交流彙總。

3、成果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瞭解植物的生長和分類。

(2)能對相關資料進行必要的收集、分析、整理。

(3)、發揮團隊精神,掌握一些小知識,運用一點實驗的技巧。

4、課程資源:

社會資源:請教本年級組的科學老師

相關書籍:《十萬個為什麼》、《國小生百科全書》

四、説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與學法:嘗試法、研究法、小組合作設計法。

在這裏我主要談小組合作設計法。

1、小組合作設計法: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有些孩子性格孤僻,針對這點,教師要在課堂上有意培養孩子們的合作探究精神,讓他們合作完成某一個某一個任務這樣會增強他們體會合作的樂趣和友愛的精神,為日後形成完美的人性品質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模式:交流——互動式教學模式

綜合實活動的教學目標具有不確定性,而交流——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徵是:通過師生交流、教學互動,使教師、學生、課程、環境,雙雙相互作用,在活動中建構。

利用此教學模式,有助於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不斷有信息交流、活動交往,只有在教學互助、互聯、互促的過程中,才能達到預定而又不確定的目標。

3、教學手段:主要利用直觀演示實踐手段和實物手段

利用直觀演示實踐手段,讓學生直接觀察某種植物,瞭解這種植物的生長特點,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五、説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設計詳細的教學過程)

(一) 學習目標

1、瞭解過植物的不同分類,發展過程,知道常見植物的名稱與概況。

2、通過觀察、收集等方式,引導學生更進一步認識植物的生長特性。

3、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活動的快樂,從中喚起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關心大自然的意識。

4、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 教師準備

找尋有關的書籍、網站資料;

2、學生準備

課前的資料、調查、觀察等;

網上搜集材料;

(三)活動內容

1、 介紹過植物生長的悠久歷史,發展過程。

2、 學生分組交流課前及網上搜集的有關這方面的資料。

3、 充分利用學生所帶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

4、 交流評價學生的成果。

(四)活動過程

▼引入主題

1、介紹:地球上的植物有其悠久的生長曆史,發展過程。

2、交流:課前及網上搜集的有關的資料。

⑴學生相互交流

⑵分組交流

3、師小結。

▼學生成果展示

1、 交流詢問、蒐集的資料。

2、 設計製作知識的手冊。

3、 評價作品

▼小結並提問

請談談你參加本次活動的體會?

▼交流評價

1、 評一評:

⑴自評

⑵互評

⑶集體評

2、 教師小結

(五)學習工具設計

1、 學習單

⑴觀賞植物的悠久歷史,發展過程記錄表

班級:

姓名:

時間:

地點:植物世界的大致分類:

發展過程:

⑵不同生長環境下的植物

生長環境

生長特點

綠洲:

高原:

沙漠:

1、評價單

方式

要求

自評

互評

集體評

參與活動、獻計獻策

團結協作、互幫互助

積極動手、觀察認真

有創意、有特色

(六)課程資源

評價標準:

過程評價:學生間的互評與自評

結果評價:展出資料彙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