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説課稿模板8篇

來源:文書谷 8.11K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説課稿模板8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第八冊第一單元的《憶江南》這一首詞。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引領學生走進祖國的萬水千山,感受大自然的美。而《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

二、説目標

依據單元目標、學生的認知水平、新課標要求及詞的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體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詞。

3、理解詞的意思,想象詞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4、培養學生具有初步鑑賞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激發熱愛古詩詞的情感。

三、説重難點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體會詞中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四、説教學法:

本首詞語言精練,文字精美,短短的27個字藴含着豐富的思想情感內涵。根據本課內容特點,學習目標,學情等,着眼學生髮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注重引導學生讀中想象,想象入境,想象悟情,想象促讀,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感受優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受到情感的薰陶。使學生學會品讀語言、誦讀情感、美讀意境,提高欣賞古詩詞的品味和審美情趣。

五、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意境,解題入情

1、同學們,自古以來,江南就是個令人嚮往的地方。處處小橋、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魚米之鄉”“人間天堂”的美譽。今天,就先讓我們一塊走近江南,去領略它的美景。(課件播放配樂江南風景圖,)。

2、欣賞完江南美景,學生暢談感受,並交流讚美江南美景的古詩詞。

3、歌詠江南的詩詞頗多,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還數白居易的這首隻有27個字的《憶江南》。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白居易眼中的.江南。板書課題:憶江南。引導學生理解“憶”,瞭解“詞”與“詞牌”。教師配樂範讀這首詞。

[設計理念]:古詩詞教學要引領學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學生受到情感薰陶。因此,利用課件播放優美的音樂配以美麗的畫面,可立即使學生陶醉於江南的美景之中。使學生在心中盪漾起一種淡淡的嚮往之情,激發學生學習這首詞的濃厚興趣,達成“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初讀釋義,感知促情

學生採用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指導讀出詞的節奏,並試着説一説這首詞的大意。(注意“藍”的理解)

[設計理念]:初讀感知是深入感悟的基礎,本首詞是國小階段學生接觸的第一首詞,因此要指導讀準節奏,並初步感知詞的大意,為深入感悟做好鋪墊。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品讀一、二句。

這首詞中的哪個詞點出了詩人憶江南的原因?(板書:好)

(1) 讀着這個“好”字,你們會想起哪些江南的美景?(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如:桃紅柳綠 、鶯歌燕舞、草長鶯飛、小橋流水等)

(2)道不完的江南美景,白居易卻只用一個“好”字來讚美!這個“好”字,用得多妙啊!我們細細品讀1、2句吧!

(3)重點理解“風景舊曾諳”的“諳”字。

感受古典詩詞語言精妙,並朗讀品味這兩句話。

2、品讀三、四句。

在這麼多江南美景中,讓白居易印象最深,覺得最“好”的,究竟是什麼呢?(課件出示3、4句)引導學生髮現“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這兩句,並品讀體會這兩句寫的好在哪?(引導學生體會詩人藉助比喻“紅勝火”和“綠如藍”,展現了江南春天的絢麗景色。)

(1)品讀想象畫面。讀着讀着,這些美麗的景物和豔麗的色彩組合在一起,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2)是啊,多美啊!引導學生邊想象畫面邊配樂朗讀。

(3)這兩句詞啊,我們越讀越有味!這味道,其實不僅僅來自風景,還來自詞句本身的魅力,真是“朝霞與江花爭豔,江水共長天一色”。這是多美的風景啊!(板書:景)江南如此美麗,怪不得白居易深深歎道——江南好!

3、品讀第五句——反問句。

江南如此之好能不憶江南?(板書:憶)學生品讀反問句。

[設計理念]:以“好”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品讀詞句,在品詞品句中感悟語言、薰陶感情。引導學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讀,並使學生在反覆朗讀中品味語言,想象情境,體會人物心情,進而引導學生讀出味道,讀出情感。最後,以反問句為歸宿點,引導學生體會濃濃的思念之情。

(四)結合資料,深入悟情

詩人眷戀的僅僅是江南的美景嗎?

1、師生共同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詩人寫作背景資料。

白居易曾擔任杭州刺史。在那裏他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三年任滿,公元824年,他要離開杭州了。他為杭州人民留下了什麼呢?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200首詩。他又從杭州帶走了什麼呢?“惟向天竺山,取得兩片石。”區區小石片,卻着實地叫他安不了心呢。杭州人扶老攜幼,提着酒壺,灑淚而別,白居易落淚了……他的好朋友劉禹錫曾在詩中描述蘇州人們為白居易送別的場面:“蘇州十萬户,盡作嬰兒啼”。白居易離開杭州之後,又擔任過蘇州刺史等職,晚年居於洛陽。公元838年,大詩人已經67歲了。他幾次動念去杭州,但都因路途遙遠,身體虛弱,難以成行。他只能把一腔思念,託付於一組《憶江南》。

詩人死於8年後的公元846年,他魂牽夢繞的杭州,他親自命名的西湖,他再也沒有能夠舊地重遊。——節選自王旭烽《走讀西湖》

2、師:讀了這幾段文字,你對這首詞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板書:情)

3、教師引讀:是啊——

江南人民對詩人如此的愛戴,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詩人對江南人民如此深切的思念,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的眷戀之情,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詩人心中那忘不掉、抹不掉的江南情結,讓詩人

“能不憶江南?”

江南好,那是一幅幅令人難忘的江南美景圖!因此,白居易深情地回憶着……請大家回讀全詞!

江南好,那是一道芳堤,六井清泉,因此,白居易低低地沉醉着……接着讀全詞)

江南好,那兒還凝聚着一幫朋友,一方百姓的情啊!因此,白居易痴痴地想念着……(再讀全詞)

4、小結昇華:是啊,這紅勝火的江花上,這綠如藍的江水中,藏着詩人白居易深深的情啊!這真是——情景交融,融情於景!這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啊!詩人憶的就是這份“好”啊!(完善板書:將“好、景、憶、情”四字用線連成一個大圈。)

[設計理念]:“情到深處方知濃。”瞭解詩人的背景資料之後,相信大家對這首詞會有更深的體會。詩人憶的不僅是江南景,還有江南人、江南情。在反覆幾次的感情回讀中,那份情將更深,那份意將更濃。

(五)拓展賞詞,濃情延續

1、詩人在用生花妙筆寫出他“舊曾諳”的江南好景之後,又以“能不憶江南”的眷戀之情,收束全詞。但這一句“能不憶江南?”卻勾起了他對江南的無限懷念之情,於是便又寫下了另外兩首。

大家請看:請大家讀一讀這兩首詞,你又讀到了詩人還憶江南的什麼?

“古人唱歌兼唱情!”老師帶來了《憶江南》的歌曲,同學們請用心來聽。(播放江南曲聽吟唱)你從這聲韻悠揚的歌曲中聽出了什麼?

2、融入你們的這些感受,請大家再次朗讀這三首詞。(配上悠揚的音樂)這麼美的文字,這麼美的畫面,值得永遠地留在我們的腦海裏。請大家將這組千古絕唱《憶江南》背一背吧。

六、説板書

附:板書設計:

憶江南

好 憶

“好、景、憶、情”四字用線連成一個大圈,使本首詞內容的精華所在,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給學生以系統、完整的印象。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保修》是北師大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主讀課文。該單元以“當代視線”為主題,即當代生活的所見所聞,介紹當代的科學知識、當代的生活方式等。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説,它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尾,這個結尾是一種幽默,是一種諷刺。文章通過畫家購買推銷員的一系列產品帶來的無限煩惱,最後又回到當初的禿腦袋的故事,揭露了社會上存在的欺詐現象。結合新課標要求和課文特點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小説知識,掌握作者文學常識。

2.把握文章的情節結構,初步領會本文的主題。

過程與方法:

分角色朗讀、討論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商業欺詐的本質,正確認識和對待生活 。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的情節結構,領會本文的主題。

教學難點 :理解商業欺詐的本質,正確認識和對待生活。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討論法、講解分析法

教學時數:兩教時

二、説學情 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説,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作者的筆法又很幽默,結局出人意料,“喜劇性”效果,諷刺強烈,能夠吸引學生的閲讀興趣。小説的情節結構學生很容易理清,但作者的寫作意圖,即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題,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思考,加深對主題的`認識。

三、説教法

1.情景教學法:分角色朗讀。指名兩個學生,一為畫家,一為推銷員,摹擬其語氣朗讀課文中的對話部分,體會其中的幽默。

2.討論探究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組織學生在討論、回答中學習本課,加深對本文主題的認識。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並展示本文教學目標

1.瞭解小説的常識,掌握作者文學常識。

2.把握文章的情節結構,初步領會本文的主題。

二、介紹小説常識及本文體裁

1.分類、三要素、情節

2. 微型小説(《配套練習》18頁)

三、簡介作者(《配套練習》18頁)

星新一(1926~1997)日本小説家,生於東京的一個科學世家,日本科幻界奇才,以創作精巧別緻,富有哲理的“微型小説”聞名於世。他的作品於80年代大量翻譯引進台灣,帶動國內“極短篇”的製作風氣。在他完成1001則極短篇小説後宣佈停筆。1956年為逃避生意上的失意加入飛碟研究會。

除了科幻作品外,他還寫了大量推理小説、幽默小説、散文及隨筆。1976年他榮獲日本推理小説家協會大獎。在科幻方面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説《有撒旦的天國》《最後的地球人》《未來伊索寓言》,長篇小説《聲網》《夢魔的標靶》等。

四、檢查預習,理清故事情節。

1、本文的兩個人物分別是誰?

2、本文中年輕推銷員分別向畫家推銷了哪些東西?結局怎樣?

3、概括本文故事情節。

五、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模擬人物語氣,體會其中的幽默)

六、分組討論:

1.讀完全文,你覺得作者是在揭露什麼?歸納主題。

(本文通過畫家購買推銷員的一系列產品帶來得無限煩惱,最後又回到當初的禿腦袋的故事,揭露了社會上存在的欺詐現象。)

2.推銷員欺詐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善於揣摩別人的心理

利用對方的虛榮心

巧言善辯

3.本文畫家花了大筆錢,最後還是回到當初的禿腦袋。課文這樣寫,除了揭露商業欺詐外,還有什麼意圖(嘲諷人性的哪些弱點)?讀後你得到了什麼啟示?(可結合生活實際談談)。

多角度理解主題:

學生討論交流,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教師小結。

七、課堂小結。

八、作業:課後題。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地位與作用

《保護個人隱私》是粵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三課的第一框內容。本節內容在教材中處於承前啟後的地位,教材前一節內容是簡略介紹公民的人格尊嚴權中的幾種具體權利,本課內容是具體介紹人格尊嚴權中的另一種權利--個人隱私權,為後一框內容--自覺尊重公民個人隱私的教學奠定基礎。本課內容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趨勢,時代性強,但比較難以理解,是第六單元的教學難點。因此在教材編寫上將其從前一課內容中獨立出來,用一課的篇幅讓學生具體地學習。

2、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個人隱私的內涵及保護個人隱私的必要性;瞭解個人隱私權的含義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知道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受法律特殊保護;學會如何維護個人隱私和尊重他人的隱私。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設情境、案例導學、課堂討論等活動豐富知識,加深體驗,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尊重隱私和尊重隱私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確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受法律特殊保護,培養學生關注社會、依法行事的習慣,幫助學生樹立以尊重隱私為榮,以侵害隱私為恥的價值觀念。

3、教材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隱私權的內容具體範圍,理解隱私權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知道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受法律特殊保護。

教學難點: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隱私權與成年人的教育之間的矛盾,如何在社會生活中去尊重他人的隱私。

二、説教法和學法

1、學情分析:

針對的問題:社會不斷髮展,但中學生對隱私權卻缺乏足夠的認識;個別家長和老師為了瞭解孩子、教育學生,常常有侵犯學生隱私權的行為;個別學生不能很好地尊重和保護他人的隱私;網絡的發達,在我們的生活中,通過網絡手段侵犯個人隱私事件時有發生。

學生的'需要:瞭解保護隱私權與父母對子女成長的知情權之間的關係,更有利於維護自己的隱私權,更有利於自己的成長;瞭解法律對隱私權保護的規定,幫助學生懂得如何通過正當的途徑維護自己的隱私權;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學生有必要增強隱私意識和法律意識,更好地保護自己的隱私權,給自己的隱私一個心靈的空間。

2、説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基於本課的特點和學情分析,我主要採用案例導學法為主,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實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3、説學法: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覺悟的提高,因此,我積極倡導學生堅持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變“學會”為“會學”,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4、説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5、課時安排:

本單元建議時數為3課時,這裏説的是第一課時 。

三、説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我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理清條理。按照“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案例導學、解讀新知-- 新聞調查、理性思考--漫畫賞析、要點點撥--直面現實、提升認識--課堂討論、情感體驗--歸納總結、明理踐行”的教學流程組織教學。

[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設置情境)一個很熟悉的話題:中國人見面一般喜歡問些什麼?而老外呢?

設問:從中國人和外國人不同的見面問候話中你發現了什麼?這説明了什麼呢?

(學生回答,老師點撥)中國人特別喜歡關注別人的私事。中國是傳統的禮儀之邦,人與人之間互相關心、相互關注也是正常的,但這裏有個“度”的問題,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會涉及到一個法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保護個人隱私”問題。老師板書課題--保護個人隱私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環節,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了解的常識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從而自然引出本節課的學習課題--保護個人隱私。

[案例導學 解讀新知]

[案例一] (多媒體展示圖片)小琳在取款機前取錢時,好幾個取錢的人圍着她,觀看她取錢。

(設計問題、學生回答,老師點撥)引出個人隱私的含義。此處設置一個[課堂檢測]

[案例二] (多媒體展示圖片)某女大學生求職時,被詢問:你多大了?你有男朋友嗎?你談過幾次戀愛?設問:職場招聘人員的這種詢問內容合適嗎?(學生回答,老師點撥)

不尊重他人隱私會給他人帶來精神上傷害,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非常有必要尊重公民個人隱私。從而得出結論:尊重他人隱私的必要性--每個人都有一些不宜公開或不願公開的個人私事,尊重個人的隱私,是公民應有的道德品質,也是公民必須遵循的公共生活準則。

[案例三](你來當法官)警方對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電話進行了監聽,發現了犯罪線索。李某認為這是他個人隱私權,警方不該這麼做。

設問:公安機關的行為對不對?為什麼?

(學生回答,老師點撥)個人隱私指的是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私事。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執法機關依照法定程序,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則不屬於侵犯隱私權行為。

提醒同學們要注意個人隱私權的三個關鍵點。此處設置一個[課堂檢測]

設計意圖:以案例形式出現,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作為課程資源,體會個人隱私的泄露對個人生活帶來的消極影響,加深學生對個人隱私權的理解,以增強學生法律知識的運用的能力。

[新聞調查 理性思考]

透過短片來思考:(多媒體播放“新聞調查”--誰動了我的隱私)

設問:你覺得要不要保護個人隱私?你認為保護隱私權有什麼意義?

(學生回答,老師點撥)得出保護個人隱私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結論。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呈現案例,使學生融入案例的情節中,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從而加深學生對尊重個人隱私權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

[漫畫賞析 要點點撥]

(大家一起來剖析)(多媒體展示:漫畫--“偷看”)

設問:小李的行為侵犯了小王的什麼權利?小王可以尋找什麼的保護呢?我國主要有哪些法律保護公民個人隱私權呢?都有哪些具體的規定呢?

(學生回答,老師點撥)公民個人的隱私權受國家法律的保護。學生對照教材查找答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郵政法規定;律師法規定等。

設計意圖:通過漫畫賞析,引導學生融入情節,分析思考,從而加深學生對法律保護公民隱私權的理解。

[直面現實 提升認識]

(多媒體展示圖片)“母女對話”:

(學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見,老師點撥))説明了未成年人是社會中的弱勢羣體,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未成年人隱私權的重視程度還很不夠。因此,未成年人的隱私權應該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家長或老師應尊重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強調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即必要又重要。結論: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受法律特殊保護。指導學生看教材中“小鏈接”的內容:(深化對教材內容的認識和理解)

設計意圖:通過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從而讓學生自然得出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受法律特殊保護的結論。

[課堂討論 情感體驗]

[大家一起來討論] 分組討論:“成長的煩惱”--

(學生回答,老師點撥)反對和制止他們的行為,據理勸説,告訴他們這樣做是違法的。理解體諒他們的良苦用心,多與他們溝通交流,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這裏要明確知情權、監護權與未成年人的隱私權的對立統一關係)

設計意圖:以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暢所欲言,從而突出未成年人如何保護自己隱私權的重點,突破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和成年人教育之間的矛盾這一教學難點。

[總結歸納 明理踐行]

[大家一起來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希望學生既能明理,又能踐行。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共同總結歸納,讓學生明確所學內容,加深理解,從而達到思想品德課程明理踐行的目的。

[課堂延伸 課外拔高] 佈置作業

1、[課堂延伸] 隱私權小調查(P/47)

2、[課外拔高] 學有餘力的同學成立興趣小組,進行有關隱私權的問卷調查,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寫一篇簡單的關於個人隱私權的調查報告。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設計練習,拔高和減負兼顧,讓學生課堂延伸,鞏固提高,從而達到思想品德課程以知導行的最終目的。

[板書設計]

6.3保護個人隱私

一、個人隱私

1、個人隱私的含義

2、尊重他人隱私的必要性

二、個人隱私權

1、個人隱私權的含義

2、保護個人隱私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法律保護公民的隱私權

1、我國法律的保護規定

2、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受法律特殊保護

[設計反思]

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努力貫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意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但是“預設性”教學會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會不會影響課程資源的開發及教學效果?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態度情感思想得到轉變,那麼思想怎樣才能內化為實際行動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説課稿 篇4

説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合作的力量和分享的快樂。

2、瞭解繪本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內容。

3、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引導孩子關注生活現象。

説教學分析:

這本繪本不僅關於吃的故事而且是關於團隊合作與分享的繪本,閲讀的時候,吃是吸引孩子的一個點,而團隊合作與分享則是更應該灌輸的思想。另外,作者書中有意設置的小懸念讓這本書有了更多延伸的空間。

説教學準備:

繪本 課件

説教學過程:

(一)揭題.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最喜歡吃什麼東西呢?它又是什麼味道?

師:同學們表現真好,説了這麼多好吃的東西,並且,還知道它們的味道,但是同學們,你們知道夜裏圓圓的月亮的味道嗎?月亮的味道是甜的,還是鹹的?是苦的?還是辣的?

師: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看這本書,它的名字就是《月亮的.味道》。首先和孩子看圓餅一樣的臉,這其實不是餅,也不是臉,而是一輪滿月。(這輪月亮淺 藍色的鼻子,微紅的臉腮,是不是和孩子的臉有點象呢?),好了,看完了這輪滿月看到了什麼?是長着長長鼻子的大象,大象與這輪滿月有什麼關係呢?接下來讓我們和小故事裏的小動物一起去品嚐月亮的味道。

(二)閲讀繪本故事.

1、 引導孩子閲讀正文.

師:好了,我們的故事正式開始了。老師邊講故事邊放課件,一個寧靜的夜晚,一輪皎潔的明月升上了天空,給大地披上了銀裝,就在這個美妙的夜晚裏,有九雙眼睛在閃爍,它們盯着這輪明月,它們想這月亮的味道肯定不錯,多想到上面去吃一口啊!它們是誰呢?

2、師提問、啟發、思考.

師:有一天一隻小海龜終於下了決心,它要一步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去摸一摸月亮,它如願了嗎?

師:海龜好不容易爬到山頂,感覺近多了,可是它還是夠不着,此時,海龜該怎麼辦?

生:各抒己見。(找朋友幫忙、找爸媽幫忙)

師:對呀!你們真是好孩子,遇到困難,就找朋友來幫忙,你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難,一定要找老師、同學和家人幫忙。

師:這時,它想到了長鼻子大象伯伯,它説:“大象伯伯請你到我背上來,説不定我們夠得到了呢!”就在它們努力向上爬的時候,月亮又想了:“它們是在和我玩遊戲吧!”於是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也輕輕地往上一跳。這樣一來,大象還是沒夠着,它又叫來了長頸鹿……

就這樣它們不停地找朋友來幫忙,大象把高高的長頸鹿叫過來,猜猜它們夠着了沒?(師設計了讓學生重複的語言:某某你到我的背上來,這回説不定就夠到了!)

師:它們分別找來了大象、長頸鹿、斑馬、獅子、狐狸、猴子來幫忙,但是還是沒有吃着!

此時,它們有沒有焦急?有沒有哭泣?

生:而是繼續找朋友來幫忙,它們真勇敢,真有耐心。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也真勇敢,動物們真的很執着,它們又找來了小老鼠。

課件片段出示(一)

“老鼠,快爬到我背上來,我們就能爬上月亮了!”

月亮看着老鼠,心想:“這麼個小不點兒,肯定捉不到我的。”

月亮已經玩累了,這回它沒動。

老師先爬到海龜的身上,然後爬到大象的身上、長頸鹿的身上、斑馬的身上、獅子的身上、狐狸的身上、猴子的身上,然後……

(我引用這個片段,就是想讓小朋友們明白,小老鼠為什麼能吃到月亮,因為月亮驕傲了,它看不起小老鼠,所以它沒動。教育孩子驕傲就會失敗。想引出他們想到其他的故事。果然孩子們不僅説出了故事《龜兔賽跑》,還説了《蘑菇該獎給誰》,他們都説驕傲了就會失敗,我的目的達到了。)

課件片段出示(二)

“咔嚓!”它咬下了一片月亮。

月亮的味道真好,值!

然後,老鼠給猴子、狐狸、獅子、斑馬、長頸鹿、大象和海龜,都分了一口月亮。

大家都覺得,這是它們吃過最好的東西。

(我引用這個片段,是想引導孩子思考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好處與價值,讓孩子懂得分享後大家的快樂與愜意。孩子們也覺得這確實是它們吃的最好吃的東西。)

(三)自編故事.

老師引導孩子細心體會作者的創造意圖,老師也加入編故事的行列中去。動物們在津津有味地吃月亮的時候,會説些什麼呢?也可談談自己的體會.

説課稿 篇5

【教學目標 】

1.瞭解詩歌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2.學習《木蘭詩》詳略得當的寫法。

3.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於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表現方法。

4.體會民歌剛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

【重點難點】

1.故事情節和木蘭形象。

2.記敍的詳略處理。

【教學設想】

1.利用詩中排比句、對偶句、復沓句、頂真句等句式特點,當堂背下來。

2.疏通文義,從整體上把握故事情節,理清故事的基本脈絡。

3.結合詩句展開聯想和想像,以補充詩歌留下的空白。

4.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巾幗不讓鬚眉”這句古語吧,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有這麼一位好女子,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立下赫赫戰功。她的事蹟被老百姓編成民歌廣為傳唱。她的名字叫花木蘭。現在我們就從這首流傳於世的北朝民歌《木蘭詩》中,來感受一下“巾幗不讓鬚眉”的氣魄吧!

1.《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qian)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樂府詩集》所載“樑鼓角橫吹曲”為主。這是當時北方民族一種在馬上演奏的軍樂,因為樂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橫吹曲”。《木蘭詩》則是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樂府雙璧另一:《孔雀東南飛》)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採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並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南北朝,社會上已經把“樂府”從官署的名稱轉變而為詩體。其中既有文人詩歌,又有民間歌詩,亦即凡是合過樂能夠歌唱的歌詩,統統稱為“樂府”。

2.《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當在西魏。那時正是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戰爭是北朝社會一個最突出的現象,整個北朝的歷史幾乎與戰爭相終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國”的130多年中,戰爭尤為頻繁。五六世紀間,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與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區進行過長期的戰爭。這與詩裏所寫的木蘭出征路線正相吻合。這可能就是《木蘭詩》的歷史背影。

花木蘭是古時河南省虞城縣營廓人。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立戰功。凱歸,帝封官嘉獎,木蘭不受,欲納宮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為孝烈將軍。人們為紀念她,於唐代修建花木蘭祠,祠內現存元代立《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和清立《孝烈將軍祠辨誤正名記》石碑,詳細記載了花木蘭的身世、籍貫、業績及歷代修祠情況。近年來,又修復了木蘭祠大殿等一大批景點。花木蘭祠已收入《中國名勝詞典》。

二、整體感知

1.課後練習二、三

2.《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敍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北方人民矯健尚武的精神,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純樸、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不慕名利的優秀品質。

3.《木蘭詩》按時間順序安排故事情節的。

開頭兩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

第三段,寫木蘭準備出征和奔赴戰場。

★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

a渲染戰前緊張的氣氛。b戰事緊迫。c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d樂府詩常用的一種寫法。

第四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生活。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容,誇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馬,萬里迢迢,奔往戰場,飛越一道道關口,一座座高山。“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描寫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鬥生活的一個畫面: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着刁斗的打更聲,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鎧甲。“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互文),概述戰爭曠日持久,戰鬥激烈悲壯。

第五段,寫木蘭還朝辭官。

“木蘭不用尚書郎”而願“還故鄉”,固然是她對家園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祕密在,即她是女兒身。

第六段,寫木蘭還鄉與親人團聚。

第七段,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年未被發現的奧祕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4.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敏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5.詳寫第2、第3、第4、第6段,即對木蘭的從軍緣由、戀別、辭官和還家都寫得比較詳細。這是因為作者緊扣住“木蘭是女郎”的身分特徵和性格特徵去精心剪裁安排詳略的。凡有助於突出這一特徵,更好的表現主題的,則鋪寫不厭其煩,反之則惜墨如金。如對歷時十年的戰鬥生涯(第4段),僅有“萬里赴戎機”以下六句,還有出征前的準備(第3段開頭四句)也寫得比較簡略,詳略搭配得當,正是為塑造木蘭這一巾幗英雄形象服務的,為全詩主題服務的.,也是這首詩在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這首詩所要突出的正是對木蘭的孝敬父母、勇於擔當重任的性格的頌揚,所以,對殘酷的戰爭,一筆帶過,而對能夠反映美好心靈的內容則不惜筆墨。另外,這種繁簡安排似乎還隱含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祝福,對戰爭的冷淡和遠離。

三、課堂小結

1.把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兩個短語、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稱的排列在一起,表達相似、相反或相關的意思,這種修辭方法叫對偶。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2.學生查閲資料,列舉我國曆史上還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並作比較

——例: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紅娘子,顧大嫂、孫二孃,扈三娘等。 劉胡蘭、秋瑾。

中國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從正道上講,須合於立德、立功、立字三標準。班昭、孟光是為以立德聞名;花木蘭、梁紅玉是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貞是以立字聞世。)

3.體驗反思:

試想你就是木蘭姑娘,請你説説替父從軍的前前後後的心理活動。

假如“我”就是木蘭姑娘(請發揮合理的想像),説説自己的戰鬥生活。

假如你是木蘭的親人,十幾年沒見面了,見到木蘭會做些什麼?會説些什麼呢?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海底世界》是九義教材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一篇科普知識性美文。課文以生動、有趣、準確、形象的語言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神奇美麗的海底世界。文章雖沒有華麗的詞藻,也不見雕琢的痕跡,但卻以自然流暢的語言為基調,給人以親切、熱情的感受。透過這些文字,我們不難體會到作者對生命、對整個大自然的熱愛。

全文共有7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緊扣課題提出問題:“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具體、生動、有序地描述了海底的光線、聲音、動物、地貌、植物和礦藏,展現了一幅神祕有趣、色彩鮮豔、生動活潑、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圖。最後一個自然段是對全文的總結,指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給學生留下一個整體、深刻的印象。

二、説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引導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通過多樣化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綜合實踐能力。通過對課文的精讀品味,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祕的興趣。因此,教學重點為:瞭解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教學難點是:學習作者怎樣把海底動物種類繁多、活動有趣寫具體的方法。

三、説教學對象

三年級學生經過兩年多的學校生活,已初步形成了主動識字的意識和習慣,逐步養成了課外閲讀的好習慣,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能積極地蒐集、整理相關的文字、圖片資料。同時,三年級學生接觸計算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們也不再僅僅滿足於這些靜止的資料,而是渴望自己去探尋。因此,我將尊重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設計“海底世界展覽會”、“海底世界”新聞發佈會等環節,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使之獲得成功的體驗,幫助他們樹立實踐創新意識。

四、説教法

1、情境創設法

教師就要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使他們主動的、積極的去學習。

《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也就是説,閲讀課堂是由這三者之間的互動形成的。在《海底世界》的教學中,課始情境的創設,教師是一個能激發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己找到探究內容進行探究;當學生就“海底景色是怎樣的奇異,物產是怎樣的豐富”問題進行研究、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則是一個能欣賞學生意見的傾聽者、能積極參加小組探究的參與者;當學生呈現探究成果時,教師又是能判斷學生認識正誤的辨別者。這實質上是一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的動態生成過程。

《海底世界》一課着重描寫了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教材雖配有插圖,但卻是靜止的,顯得很蒼白,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於是,我將運用一套製作精美生動的動畫課件,為學生創設一個形象、直觀、和諧的學習情境。湛藍的海水、美麗的珊瑚、五彩繽紛的植物……神祕而美麗的海底世界是多麼令人神往!當這些美妙神奇的東西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時,一定會引起他們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鳴。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海底世界的瞭解,又激發了他們學習課文,積累語言的興趣。學生置身於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強烈地感受着海底世界的神奇美麗,一定會加深對具體情境的體驗和領悟,使認知和情感更加協調地發展。因此,情景創設法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

2、自主探究學習法

在語文教學中,還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書,主動地融入到閲讀情境中去,要解放學生的大腦,解放學生的四肢五官,要在課堂與生活之間架起一道彩虹。要讓他們“走出”課堂,“跳出”文本內容,愉悦地進入自我學習中,豐富自身感受,從而自覺地運用語言,積累語言。因此,我設計了自由分組、小組討論、組間競賽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這樣既有利於學生馳騁想象,極大地滿足了學生抒發內心情感的需要,有迎合了學生之間精神交往的需要;既使學習與學生生活經驗得到了結合,又實現了學生對現實生活的不斷超越。因此,自主探究學習法是這節課的另一個主要教學方法。

3、突破重點

本課教學重點之一就是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異,但這比較抽象,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難以理解海底動中有靜、黑中有亮、靜中有聲的奇異景色,學起來也比較枯燥乏味。為了便於學生充分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我創設了和諧生動的教學情境,即通過動畫課件讓學生親自去領略一番。

(1)進行海面和海底的對比。利用動畫課件先後演示海面的波濤澎湃和海底的悄然無聲,並分別提問:這樣的景象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這樣,學生不僅理解了“波濤澎湃”和“寧靜”的詞意,還體會到了大海動中有靜的奇異之處。

(2)感受黑暗深海中的點點星光。利用動畫課件假想一名小潛水員,隨着潛水深度的增加光線越來越暗,最後是一片黑暗。鼠標點擊光點會變成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這樣,學生對海底黑中有亮的體會一目瞭然。抽象乏味的科學知識變得形象直觀、富有童趣,還激發了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

(3)傾聽海底動物的竊竊私語。利用動畫課件演示一個插入海底的水中聽音器,並配有各種聲音,同時提問:你彷彿還聽到了什麼聲音呢?誰能模仿課文的説法運用排比的方法把同學們説的這些聲音連起來。這樣的方法,學生不僅親耳傾聽了海底奇妙的聲音,還在表達的過程中培養了想象力、創造力,並通過模仿課文的説法理解了比喻、排比這些修辭手法的好處,真可謂一石三鳥。這種實踐性練習,使學生覺得親切自然,很好地淡化了訓練意識,消除了學習與生活的界限,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實踐的熱情。

4、突破難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學習作者怎樣把海底動物種類繁多、活動方式有趣寫具體的方法。我主要採用情境創設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法來突破這個難點的。

對於國小生來説,單純的語言文字訓練比較枯燥乏味。因此,我根據三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具體設計了讀、看、説、演四步教學法來突破難點。旨在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能力。一讀:這段文字淺顯易懂,不需過多講解、分析,因此,我重在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讓學生熟讀成誦,在讀背中領悟語言,積累語言。二看:通過動畫演示各種動物的活動方式直觀感受活動方式多、有趣,為下一步的説做鋪墊。三説:引導學生自由發言,充分交流,談出自己對海底動物種類繁多、活動方法有趣的體會,從而領悟到課文采用的是列數據、做比較、打比方等寫法把海底動物種類多、活動方式有趣寫具體的。四演:讓學生自己上台表演是激發學生讀、看、説興趣的引子,又是對學生練讀、練觀察、練説效果的檢驗。這四步學生動了口、動了眼、動了腦、又動了手,循序漸進,步步落實,使語言文字訓練落到了實處。

五、學法

“讀一讀,找一找”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其次,“感情朗讀”能夠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出海底景色的奇異,培養學生的美感意識;“形象表演或者聲音模仿既是對抽象文字的具體反應,又是培養學生其他能力(比如表演能力)的一個契機。

六、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談話導入,激趣探奇。

通過欣賞海底世界,再提出疑問,看完影片之後,你們想説些什麼?從而揭題,並齊讀課題。

(二)、理清思路,檢查預習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理順文章結構,理清課文思路。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二、三自然段:以讓學生動手劃一劃,交流,感悟,模仿、指導感情朗讀等方式,抓住重點句段“海面上波濤澎湃時,海底依然寧靜”,“陽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線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遊動。”“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的理解,體會海底黑暗之中有亮光,寧靜之中有聲音,的奇特、美麗。並指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詞語“依然”“竊竊私語”的意思。

2、學習四、五、六自然段:用“讀一讀,找一找,説一説,演一演”等方式,引導學生了解海底動物多,植物多,礦產多,從而體會海底世界物產豐富。指導學生以動物的身份介紹自己的活動方式,並輔以多媒體動畫幫助學生形象感知,讓學生了解到海底動物的活動方法多種多樣,體會景色的奇異。

(四)、欣賞品味,深入理解

媒體演示:“海底世界”視頻,使學生對海底有更深的瞭解。

學了課文,看了那麼多的資料,這時你想説什麼?

(五)動手實踐,拓展延伸

這節課我們跟隨作者暢遊了神奇的海底世界,你心目中的海底世界是個怎樣的世界呢?課後通過上網,查閲書籍資料,從媒體上收集更多的海底的知識,讓我們一起辦個“海底世界”的展覽。

七、説板書

板書是執教者教學過程的體現,它分為板書什麼和怎樣板書兩部分。我們設計的板書是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文章結構、寫作順序來板書的。

這樣的板書設計,條目排列有序,內容層次分明,形式簡潔大方,它既概括了本文的知識要點,又體現了文章結構、寫作順序和本堂課的教學軌跡,將海底世界的特點一目瞭然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清晰的體現了作者由景到物,由總到分再到總的寫作思路。在教學中,這樣的板書能引導和控制學生的思路,幫助學生理清教材知識結構,有利於學生形成。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第五冊第22篇課文《金子》。課文講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從雨後土地長出小草上得到啟發,便留下種花,最終獲得成功的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只有通過自己誠實、辛勤的勞動才行,想靠意外的收穫是不現實的。課文既有波瀾起伏的故事性,又有深刻的哲理性,從“金子”到“真金”,深化並拓展了主題。

課文內容簡明,情節曲折,藴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極具人文性的文章。文中留白較多,為培養學生觀察、想象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憑藉。因此我把“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定為這一課的能力目標;而三年級學生已經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所以我把“掌握這一課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定位於這一課的知識目標。金子”在課文中出現了多次,含義也各不相同,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是比較難理解的,因此“體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勞動,終於獲得了成功,讓學生懂得想要通過意外的收穫獲得財富或成功是不現實的,必須付出誠實勞動的道理。”是這一課的教學重難點,也是情感目標所在。

二、説教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及根據學生的特點,以讀為本,以讀生情。在教學中,我創設情境,展開多種形式的朗讀,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鼓勵學生多讀多想,讀思結合,以此來引導學生理解文中重點語句。這些方式都是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他們樂於接受的,容易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而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與文本對話,也利於感受、理解、欣賞課文。

三、説教學過程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這種理念指引下,我採用以下教學步驟進行教學:

(一)揭題質疑,激發興趣

出示課題後,讓學生就課題展開想象: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什麼?從而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説:在我們每個人心靈的土壤裏,一定有許多的種子,夢想代表理想,有夢想就有希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和夢想有關,一起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識字和寫字是閲讀的基礎,要力求紮紮實實,為此,我讓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自學生字,並通過小老師領讀、指名讀、開火車檢查讀等方式加以鞏固,對於學生讀錯的字要馬上糾正,多讀幾遍。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再讀課文,邊讀邊想:通過讀課文都知道了什麼,讓學生能對課文內容有整體上的把握。

(三)精讀感悟,悟中明理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重在自悟。我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難點,先立足於學生自己體會感悟,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彼得是怎樣一步一步找到真金的?”要求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課文中含有“金子”一詞的句子。要求先讀有關句子,再體會體會。在全班交流時,我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發言具體指導,品讀體味。

如學生在自讀第一、二兩句的基礎上,扣住“聽説、無意”明白消息的不確定性,但淘金者們仍“蜂擁而至”,體會他們缺乏理智,盲目跟從。接着抓住“一無所獲、掃興離去”,體會人們懷着失望離開的不幸。通過對淘金者們由“高興”至“掃興”兩種截然不同的感情地進一步對比感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學習第三句話時,抓住“埋頭苦幹、幾個月、幾乎翻遍了”理解從精力上、時間上、工作量上説明彼得作的別人無法比擬的巨大付出,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勞的人,但結果是“沒有發現一丁點兒金子”,讓學生明白上文的傳説的不可靠。在品讀詞句的基礎上,體會彼得由“希望”轉向“失望”的失落心情,再次練習個性化朗讀。在交流第四句話時,我讓學生讀好詞語“若有所悟”,並説説彼得“悟”到了什麼來具體地展開學習。如“這裏沒有找到金子”,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彼得本來要離開,是什麼使他留下來?留下後又是怎麼做的?引導學生讀好文中相應的句子,並描述一下彼得看到的情景,體會希望的產生,明白這希望就在這肥沃的土地裏,正是這希望使彼得留下來。再讓學生觀察插圖,想象彼得是怎樣用“全部精力”種花的,此時,我出示句子:每天太陽還沒升起的時候,彼得就————,太陽落山了彼得————,烈日當空時彼得————,大雨來襲時彼得————,一方面是為了鍛鍊學生説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們從內心體會彼得所經歷的困難,為下面揭示真金買下鋪墊。學習第五句,我把重點放在理解彼得所説的話是什麼意思上。讓學生思考:彼得從這塊土地裏究竟獲得了什麼?你能悟到些什麼呢?學生通過交流,知道彼得並非獲得真的金子,而是獲得了“財富”。最後學生暢談感悟的基礎上歸納:只要勤勞耕耘,任何土地都會奉獻出你需要的“財富”。抓住“不無驕傲”、“唯一”等詞語,引導學生體會彼得非常自豪的心情,練習個性化朗讀。

在整個的教學設計中,我能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做到時間充足有保證,形式新穎有變化,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朗讀感悟課文,再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圈畫重點詞語,閲讀品味,從而體會文中人物的心理變化,感受人物的高尚品格,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

(四)拓展延伸,領悟道理

在學生感悟到彼得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真金的時候,我説:“聽説宋國有個農民撿到一隻死在樹樁上的兔子,毫不費力地享用了一頓美餐。於是很多農民都放下了鋤頭。你會怎樣勸勸這些農民呢?”引導學生聯繫課文説開去。這樣,將教書與育人,讀書與做人,讀文與明理,課內與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讀進去再走出來,啟迪學生的人生。

四、説板書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這節課我打算這樣板書。首先讓學生知道彼得是滿懷希望而來,

但因為沒找到金子失望準備離開,一場雨留下了彼得也又讓彼得重新獲得了希望,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也就是獲得了真金。這樣的板書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説課稿 篇8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有理數的加法是國小算術加法運算的拓展,是國中數學的起始部分,也是國中數學運算最重要,最基礎的內容。熟練掌握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是學習有理數其它運算的前提,同時,也為後繼學習實數、代數式運算、方程、不等式、函數等知識奠定基礎。有理數的加法運算是建構在生產、生活實例上,有較強的生活價值,體現了數學來源於實踐,又反作用於實踐。就本章而言,有理數的加法是本章的一個重點。有理數這一章分為兩大部分一-有理數的意義和有理數的運算,有理數的意義是有理數運算的基礎,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是這一章的難點,但混合運算是以各種基本運算為基礎的。在有理數範圍內進行的各種運算:加、減法可以統一成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統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運算是本章的關鍵,而加法又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種有理數運算,學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數範圍內進行的各種運算的思考方式(確定結果的符合和絕對值),關鍵在於這一節的學習。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理解有理數加法的意義;

(2)理解並掌握有理數加法的法則; (3)應用有理數加法法則進行準確運算; 2、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準確運算的能力; (2)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經驗,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和創造。 (2)體會有理數加法的數形思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整節課都是圍繞着有理數加法法則進行的,因此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節課的重點是:有理數加法法則的理解與運用。突破策略:?利用多媒體手段,藉助於動畫演示,化抽象為具體.?講清楚探究有理數加法法則的方法和過程。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帶有符號的兩個數

相加,必須克服國小里長期形成的算術加法的思維定勢的影響,特別是異號兩數相加的符號和絕對值因此我確定本節課的難點是:異號兩數相加加法法則的理解和應用。突破策略;?精選各種有趣的題型,讓學生通過訓練,嘗試成功. ?利用多媒體手段,藉助於動畫演示,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

教學方法

我在本節課主要採用“引導——發現教學法”,並藉助於計算機課件,通過“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教學。

本節課是在前面學習了有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數、負數、數軸、相反數、絕對值等概念,因此我沒有把時間過多地放在複習這些舊知識上,而是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採用生動形象的事例,讓學生充當主角,親身參加探索發現,從而獲取知識。在法則的得出過程中,我引進了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多媒體 ,讓學生在多媒體演示的一種動態變化中自己發現規律歸納總結,這不但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能力。而且直接地向學生滲透了數形結合的思想。在法則的應用這一環節我又選配了一些變式練習,通過書上的'基本練習達到訓練雙基的目的,通過變式練習達到發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這些我將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中具體體現。而且在做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互相提問,使課堂在學生的參與下積極有序的進行。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注重體現教師的導向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是新課內容的學習,。教學過程中盡力引導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把教師的點撥和學生解決問題結合起來,為學生創設情境,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學習興趣,使學生輕鬆愉快地學習不斷克服學生學習中的被動情況,使其在教學過程中在掌握知識同時、發展智力、受到教育。

學習方法

七年級學生是智力發展的關鍵年齡,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能力,記憶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隨着迅猛發展。他們生性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我抓住學生的這一生理特點,一方面應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幻燈圖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通過小組競賽和互舉例子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本節課學生主要採用“探究學習法”,學生通過多媒體的演示;主動探索,發現規律;並及時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體現又讓學生充分感受探究有理數加法法則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並且將單調的練習轉換成學生互相提問,互相比賽的方式,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調動。

採用這種學習方法的優點是: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在探究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作新熱情。掌握這種學習方法後,對學生的終生學習、終生髮展有積極的意義。

教學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為能更多地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為以下五個環節:發現新知—再探新知—應用新知—深化拓展—小結鞏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