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説課稿模板彙總9篇

來源:文書谷 2.45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音樂説課稿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音樂説課稿模板彙總9篇

三年級音樂説課稿 篇1

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堂豐富多彩的音樂説課。音樂它作為人類文化的一種重要形態和載體,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對音樂的感悟、表現、創造,是人類基本素質和能力的一種反映。下面我將以《老爺爺趕鵝》這一課同大家共同探討與分享。

一、教材分析

1、《老爺爺趕鵝》》是選自義務教育人教版國小音樂教科書三年級上冊。《老爺爺趕鵝》是一首活潑風趣的二部輪唱歌曲。以賣鵝的老爺爺與路人之間的對話。引出的風趣、形象的鵝叫模仿聲,生動的刻畫了老爺爺趕鵝的場面,具有較強的生活氣息,歌曲為C大調,單樂段重複帶擴充的結構。第二聲部在第一聲部演唱一個小節之後進入,形成二部輪唱,輪唱的前16個小節多屬平行三度和聲音程,音響較豐滿、協和、悦耳。在最後一小節處匯合成同一音調,在32 321 055 1的反覆中結束。

2、目標的確定及分析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目標在教育活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理解,結合學生實際水平,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層面出發,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1)認知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能用輕快明朗的聲音演唱歌曲。能用自然的聲音、較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的參與二聲部輪唱。

(2)能力目標:運用電腦多媒體引導,培養學生自主體驗、模仿探索、合作創造能力以及表現力,提高自身思維的敏捷性和綜合藝術感。在二部輪唱的實踐中,增強參與合作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協調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本課學習,對國外的兒童歌曲有一初步認識。

3、重難點的確定及分析

本課的重難點是:第二樂段中的休止符,以及二聲部輪唱的協和與均衡;

二、教法及學法指導

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等優點,為學生創設一個幸福的環境。在學法指導中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自由發揮。

三、 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複習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引導學生説説《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情緒、速度、演唱形式等談談自己的觀點,而引出今天要學的歌曲與這首歌完全不同。

第一個環節:讓學生隨着多媒體畫面完整的複習歌曲。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聲像一體、行神謙備,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聯想與想象,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慾望。讓他們充分體會到《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情緒、速度。以便進入下一個環節。

第二個環節: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三年級的孩子能用已經學會的歌曲學唱樂譜。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記號。 能夠識讀簡單樂譜。所以我安排的就是劃拍視唱法自學前半段歌譜。接下來,我採用聽唱法學習歌曲。當學生們通過自學對音樂旋律有了初步的旋律線條以後,接着我進行旋律模唱法,通過教師分樂句彈奏歌曲旋律,要求學生用‘la’音模唱出音高節奏完全相同的旋律,這樣的訓練既能提高音準節奏又能培養音樂記憶力。而在後半段的教學中,針對休止符這一難點,我採用的添音練習法,讓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後半段既是較難唱準的部位,又是歌曲中最精彩的地方,教師應緊緊抓住歌曲表現得意境,指導學生用先弱後強、古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在這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由練唱,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唱歌曲,然後完整並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師給予積極的評價和指導。讓每位學生都有自信心的參與到音樂中,並同時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

第三個環節:

第三個環節通過聽示範演唱,我們自己試着來唱一唱,可以老師和同學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同學之間的合作,最後再分組演唱,達到良好的二聲部合唱效果。引導同學們關注而聲部輪唱的基本要領:一是各聲部應整齊、統一。二是聲部之間的對位,應該非常明確。並注意提示學生在開始的合作應該注意輕聲唱,傾聽另一聲部的聲音。

法國著名藝術家羅丹曾説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想,通過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音樂中認識美,在生活中尋找美,在未來裏創造美,讓美融入每一個孩子的心裏。

板書設計:本課教學我採用圖文式板書,目的是激發學生情趣,重點突出,讓學生一目瞭然。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老爺爺趕鵝

多媒體展示區

1、複習《歌唱二小放牛郎》。

2、學習《老爺爺趕鵝》。

3、二聲部輪唱訓練。

三年級音樂説課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選自人教版國小音樂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賣報歌》,我把本課定為一課時,課型為:唱歌綜合課型。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賣報歌》是我國著名音樂家聶耳根據舊上海一個小報童的真實生活經歷創作的一首歌曲。歌曲為五聲宮調式,四二拍,基調樂觀活潑,形象單純,結構短小,是四個樂句的單樂段結構。這三段歌詞在演唱時要進行不同的情感處理。因此,本節課我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重視音樂情感體驗,鼓勵音樂表現為基本理念,培養學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生動地表演歌曲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創設特定的音樂情境,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賣報歌》,在生動的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報童生活經歷的感受。

(2)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學習小報童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所保持的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3)技能目標:通過歌曲情感的表現,訓練學生通過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動作等音樂要素的變化得到體現。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參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正確的評價能力。

(三)教學重點:

(1)學會正確演唱歌曲。

(2)能對歌曲進行歌表演的創作。

教學難點:

(1)後十六節奏的正確演唱。

(2)使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四)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課件、報紙等與多媒體相結合。

二、説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通過兩年來的學習,掌握了一些基本節奏,積累了少量的學習經驗和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更要求我要利用學生的已有學習經驗和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完成教學目標。

三、説教法:

本課我通過運用故事法、聽唱法、談話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為他們提供了充滿自信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的機會。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

四、説學法:

1、體驗感知法:通過體驗舊社會貧苦的孩子小報童的悲慘生活經歷及他對待這種生活那種樂觀向上的態度,從而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並且要學習小報童樂觀自信的對待每一天的學習生活。

2、自主探究式學習法:通過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比較選擇最適合體現歌曲內容的演唱方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我讓學生觀看視頻圖片,從而引出一位特殊的賣報人物——解放前舊社會窮苦人家的孩子——小報童,然後我以講故事的形式來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和作者,把學生帶入解放前舊社會這個環境當中,使學生懂得音樂來源於生活。接着,我再設置一個疑問——真正觸動著名作曲家聶耳的是掩藏在小報童單薄破舊的衣衫後閃閃發光的東西——就是對待悲慘生活的態度,那是什麼呢?請同學們用心聽了歌曲後就會感受到的,從而自然的引出課題《賣報歌》,使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及情感,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了必要的鋪墊。

(二)聆聽學唱,突破難點

1、不同方式的兩次聆聽歌曲的第一段。

2、填詞演唱,發現節奏問題,並進行節奏唸白。

3、學唱第二段時,後十六的`節奏再次應用。

4、學唱第三段,讓學生自行突破。

説明:這樣循序漸進教唱既遵循了音樂學科的特點,又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介紹、使用打擊樂器

1、引導學生認識打擊樂器——沙錘。

2、唱、奏兩種形式體驗音樂快樂的情緒。

説明:唱、奏、兩種形式的體驗音樂,會把同學們的愉悦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設定的激發學生對於音樂喜愛的情感目標。

(四)動作創編——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結合

1、嘗試對歌曲的表演創作。

2、分組進行,教師巡視幫助。

3、分組表演,進行評價,改進提高。

説明:新課標中鼓勵音樂創造,注重個性發展,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五)教學評價

在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的評價過程中,能使學生達到感受自我,正確評價自我的目的。

六、説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中,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每個知識點的出現儘量做到自然流暢,難點教學中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或聆聽感受,或聽辯體驗。40分鐘的快樂學習,一定會讓全體同學都有所收穫!

三年級音樂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各位老師,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省編義務教育國小音樂第十一冊第四課學唱歌曲《讀書郎》。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生動、形象、通俗易懂二段體歌曲。十六分音符和附點音符的運用使歌曲節奏緊湊、跳躍,下滑音和前倚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將兒童活潑、頑皮,但天真、可愛的形象表現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認識了音樂作品中常見的音樂記號,也曾接觸過相關的音樂作品,對它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較初步的瞭解,能運用所學知識對音樂作品進行鑑賞、學習和適當的表現。因而,我計劃以一課時完成教學,並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通過學唱歌曲,進一步瞭解並學習運用下滑音和前倚音對音樂形象的表

現所起的作用;

2、引導學生用跳躍、有彈性的歌聲表現音樂形象,培養其熱愛學習的良好

品質;

3、引導學生藉助自己認為的方式來表現音樂作品。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確立,我認為本次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藉助自己的方式來表現作品《讀書郎》。

二、説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以學生親自參與的音樂實踐活動貫穿始終,創設特定的情境,引導學生藉助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聲勢”活動來欣賞、熟悉歌曲的情緒與節奏特點;通過對比演唱來體會、表現音樂形象,然後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來表現音樂作品。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音樂作品進行再度創作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鋼琴、錄音機、打擊樂器若干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二)對比實踐學唱歌曲

(三)創作表演情感延伸

三、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組織教學:學生在《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聲裏進入教室

2、提問:“歌曲所表現的內容和情緒?”

“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方式將歌曲的意境表現出來呢?”

3、以節奏×0|為歌曲伴奏

【情境創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儘快地吸引進入課堂,使教學前的組織更加有效,學生將很快融入角色,這對後面教學的順利進行是大有幫助。六年級的學生不再向低年級學生一樣好動,而樂於參加有挑戰性的實踐活動,因而選擇以表現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為切入口,引導學生藉助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聲勢”活動為歌曲伴奏,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後面環節的'教學實踐作好了鋪墊。】

(二)對比實踐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

(1)初聽

提問:“再用以上節奏為歌曲伴奏,合適嗎?為什麼?”

(2)復聽

提問:“我們能用怎樣的形式為歌曲伴奏更能表現歌曲的情緒呢?”

2、創編“聲勢”節奏

(1)學生自主創編,教師加以歸納,並將其寫在黑板上

(2)學生選擇認為最合適的“聲勢”節奏為歌曲伴奏

拍手0×0×0×××

跺腳×0×0×00

【通過對比兩首歌曲所表現的不同情緒和音樂形象,選擇不同的“聲勢”伴奏,學生欣賞了歌曲,對歌曲的音樂特點有了初步的瞭解,可為歌曲的學唱做準備。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充分的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學唱歌曲

(1)出示歌譜,欣賞歌曲

提問:“歌曲表現了什麼?(怎樣的音樂形象?)”

(2)學生試唱歌曲(教師以鋼琴引領)

提問:“歌曲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現這樣的形象?”

(3)對比演唱

體會“下滑音”和“前倚音”對音樂形象的表現所起的作用

(4)試唱旋律

提問:“旋律有些什麼特點?”——十六分音符、附點音符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環環相扣的對比實踐,使學生更深入地瞭解、體會“下滑音”和“前倚音”對音樂形象的表現所起的作用。培養了學生通過欣賞發現問題,通過對比實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音樂鑑賞和音樂審美能力也在不知不覺得到培養和提高,更為後面對作品進行再度創作提供了充分的物質保障。】

(三)創作表演情感延伸

1、導入

以“聲勢”為歌曲伴奏

2、選擇其他聲源(身體樂器或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為歌曲填詞,創作現代《讀書郎》

4、綜合表演、相互評價

5、結束課程

【“創作表演”環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的極好機會,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實踐對音樂作品進行再度的創作。尋找、選擇其他聲源為歌曲伴奏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多角度看待問題,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填寫歌詞,創作出具有時代氣息的現代《讀書郎》,有利於學生鞏固本次的學習內容,更引導着學生放眼音樂學科以外,藉助自己的文學素養來幫助音樂創作。培養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起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學生熱愛學習,敢於創新的情感在此得到延伸,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優秀品質在此得到昇華。】

四、説時間安排和本課的預計效果

本次教學三個環節的時間安排為5’、20’、15’分鐘左右,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可能將會作適當的調整。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在輕鬆、愉快中瞭解、體會了下滑音”和“前倚音”對音樂形象的表現所起的作用,並將其運用與自己的實踐表演中,學生大膽實踐、勇於探索,藉助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對作品進行再度創作。學生各方面的才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課堂氣氛融洽,互相合作、互相學習的畫面隨處可見,相信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年級音樂説課稿 篇4

一、説學生

今天上這節課的同學是我們學校三年級一班的孩子。三年級的孩子是介於1、2年級以唱遊、律動、感受體驗為主和5、6年級已經掌握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之間的這麼一個階段。

二、説學法

1、語言:3年級孩子年齡小,注意方式,思維方式,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與高年級不同。在學習中,我會用一些他們認為很有趣的語言:請做我歌聲的影子;

2、發聲練習:發聲練習的設計是由《森林深處的杜鵑》和《頑皮的杜鵑》衍生而來的,它的目的1是讓孩子們用聲音去感受2種音樂形象,目的2是讓孩子們唱好由慢到快、由連音到頓音的旋律,也更好的為後面的歌表演做準備。

3、旋律:孩子們能流暢的演唱旋律

4、歌表演:這個環節是為了在遊戲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參與音樂,表現音樂。當然這個環節裏的內容是從學歌部分就開始做鋪墊,層層遞進的。

三、説教法

1、對比感受

在這節課中,從第一個環節“猜杜鵑”開始就對比聆聽2段音樂,《森林深處的杜鵑》表現的是一隻在森林深處很孤獨、憂傷的杜鵑;>則是表現是一隻截然不同的活潑、可愛、頑皮的杜鵑。孩子們基本能從第一首樂曲裏杜鵑的叫聲就能猜出答案。緊接着第二個環節“聽杜鵑”就比較細緻的`從音樂要素:音區、音色、速度等方面分析,更加進一步的把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做出對比。發聲練習這個環節同樣也是根據這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所發出的不同的叫聲來設計的。

2、激勵創新

這也是和這次研究課的主題“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密切相連的一點。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音樂,比如説:我請孩子們用動作表現頑皮杜鵑的不同動作,這種學習方式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使他們獲得快樂,並享受了成功的歡愉。

3、創設情境。最後一個環節“演杜鵑”創設了一個與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們對歌曲情境的體會。方法生動,簡潔。

三年級音樂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可愛的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首學唱歌曲。是十九世紀英國作曲家享利羅裏比肖普與美國詩人劇作家佩恩合作,為歌劇《克拉麗——米蘭姑娘》也譯作《甜密的家》的主題歌。歌曲以“家庭”為主線,以其親切、温暖的格調、抒情純樸的音樂語彙,使人們從音樂中感受到家庭生活中和諧温馨,其樂融融的情景。

歌曲為bE大調,一段體結構。除第五樂句外,每一樂句的開頭均為弱起小節。第一、二樂句旋律基本相同,第三、四樂句也基本相同,第六句是第四樂句的完全重複。歌曲悠揚流暢,略帶傷感,表達了作者對家的懷念,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特點及學生實際情況。我將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能力目標

準確演唱歌曲的弱起節奏和附點節奏。

2、情感目標

從音樂中尋找意境用心聆聽。用情演唱歌曲《可愛的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啟發學生珍惜現在擁有的幸福家庭。以自己的愛回報父母的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我把重點定為:通過歌曲的聆聽學唱,把聽覺感受,體驗轉化為自我表現——講講自己“可愛的家”,發自內心地深情歌唱《可愛的家》。難點:準確地演唱歌曲《可愛的愛》的弱起節奏和附點節奏。

二、説教法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表現是實現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中年級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合唱”。在教學中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歌唱教學法、談話法”。演唱歌曲是中國小生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表現形式。在教學中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薰陶。

三、説學法

根據教學內容及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聆聽音樂,感受音樂。引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採用:聽、看、想、讀、畫、説、演等方法來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説教具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五、説教學過程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對課堂的每一環節作了精心的設計,製作了相應課件。通過課件讓學生直觀體驗音樂情緒。教學內容共分為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導入

1、激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畫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講個故事,在講故事前我們來聽一首歌。

“興趣是的老師”我覺得動畫故事比較形象生動,十分符合國小生的審美情趣。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所以一開始我就利用課件播放《星仔走天涯》的主題歌。

2、簡單介紹《星仔走天涯》的故事。

通過説故事、聽音樂學生已經初步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家人的.重要。

3、提問題:星仔他要到哪兒去?去幹什麼?

提這些問題是為學生理解星仔不畏艱難遠走天涯尋找他的爸爸,是為了愛、為了家。

4、談話引入新課

“有家真好!家,首先是一所房子,有樑柱的支撐和堅實的牆壁。父母是房子的屋頂,可遮風避雨,抵擋冷雪酷日。孩子是房屋的窗户,以便房子裏的新鮮空氣流通,家,是一首輕音樂,讓人心曠神怡。”

通過談話,引入“家”的主題。

第二個環節新歌教學

1、感受音樂。

家是那麼的温馨,現在就讓我們來聽一首描寫家的歌曲,聽的時候請大家隨着音樂旋律擺動身體。

播放《可愛的家》,讓學生聆聽感受。在聽的時候隨着音樂旋律擺動身體。是為學生在學唱旋律時,能更好地掌握節奏。

2、介紹作家的小故事。

[設計理念:根據國小生愛聽故事的心理特點,通過講故事,使學生體會作者思念家的感覺。]

3、朗讀歌詞

先全體後個別

通過在音樂背景下朗讀歌詞,使學生從聽、讀中去體會作者想家的心情,進而更能理解音樂、感受音樂。

4、帶唱

利用電子琴伴奏,教師帶唱的方式,引導學生唱好弱起節奏和附點節奏。

第三個環節延伸

[設計理念:新課改提倡學科綜合。依據這一理念,我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動手畫一畫,體現了音樂與美術的聯繫,讓學生從畫中體會家的温馨。再用歌聲表達自己對家的感情。

1、畫一畫

讓學生動手畫一畫自己的家。提示學生家是怎麼樣的?有哪些人?

2、説一説

先讓學生説一説自己畫的“家”(可以是想象的家),再説説自己“可愛的家”(真實的家),啟發學生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愛,啟發學生珍惜現在擁有的幸福家庭,以自己的愛去回報父母的愛。

3、唱一唱

讓學生把聽覺感受、體驗轉化為自我表現。我讓個別學生來演唱,強調學生用“自然”、“自主”、“自信”有表情的來演唱。

第四個環節總結

[通過談話小結,進一步進行思想教育,在音樂中結束課堂。]

種子的長大離不開雨水的滋潤和陽光的温暖。我們的成長離不開家、離不開父母的關愛。因而我們要愛我們的父母、愛我們的家。讓我們再次唱起這首優美動聽的歌,把它送給我們的爸爸媽媽。

三年級音樂説課稿 篇6

教學內容:欣賞《嘎子嘎》,用打擊樂為歌曲加配伴奏。

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嘎子嘎》,結合電影《小兵張嘎》瞭解革命歷史,更好的'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景。

2、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3、能即興隨歌曲表演。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教師播放電影《小兵張嘎》片斷,並簡介影片背景及內容。

2、初次欣賞,談感受。

二、欣賞樂曲。

1、有節奏的讀歌詞,並瞭解歌曲內容。

2、出示節奏譜,引導學生唱。

3、逐段欣賞,並交流感受,完成課本填空。

4、完整欣賞,並嘗試並聽邊打節奏。

三、創編活動:用動作表現人物、故事情節。

教學反思:

學生能配合着音樂用打擊樂器伴奏。

三年級音樂説課稿 篇7

(一)過程與方法:

感受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優美、自然、流暢的音樂風格與孔雀舞獨特的舞蹈風韻,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舞蹈學習的興趣。

(二)情感與態度:

感受孔雀輕盈、美麗的形象,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思想。

一、説教法學法

唱遊與律動課不是單純的講解和示範,而是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他們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欣賞法、練習法、表演法和情景創設法。針對智障學生的特點,設計簡單形象的孔雀舞動作,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在遊戲中練習舞蹈動作,豐富學生的身體語言,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

二、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共分為四個環節,第一環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第二環節:多維感悟,學習歌曲;第三環節:探究學習,學習舞蹈;第四環節:拓展延伸,愛護動物。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課堂伊始,讓學生戴着動物頭飾在律動中步入 “森林動物狂歡節”的情境,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孔雀舞。

(二)多維感悟,學習歌曲

教師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學生描述孔雀生活的地方以及孔雀舞的由來。同時播放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教師隨音樂朗誦歌詞,同時演示孔雀舞的基本動作幫助學生感受歌曲風格,並以拍手打節奏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啟發學生用不同的肢體語言來表達2/4拍節奏的理解。

(三)探究學習,學習舞蹈

教師示範“孔雀指”,指導學生觀察模仿。“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學習孔雀指,拇指和食指相捏,另外三個手指翹起來。大家看一看捏在一起的.拇指食指像不像孔雀的嘴巴?另外三個翹起來的手指像什麼呀?像不像孔雀的羽冠?手腕到小臂的地方像不像孔雀的脖子?”通過教師生動形象地描述,指導學生掌握孔雀舞的基本動作—孔雀指。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我還創設了孔雀散步的活動場景,在活動中,通過孔雀散步、梳理羽毛、喝水等動作指導學生對“孔雀指”動作的掌握。

在學習“孔雀指”動作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學習“孔雀鶴立”。首先,展示舞蹈家楊麗萍的經典舞蹈動作“孔雀鶴立”,帶給學生視覺上的享受。接着教師展示“孔雀鶴立”的動作並講解動作要領,讓學生在觀察中進行模仿。為豐富學生的舞蹈語言,在讓學生保持“孔雀鶴立”造型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孔雀遊玩、梳理羽毛、喝水等遊戲動作。

播放歌曲《金孔雀輕輕跳》,讓學生跟隨教師一起翩翩舞蹈,在音樂中繼續鞏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孔雀指”和“孔雀鶴立”的舞蹈動作。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適時地進行個別化指導,激發學生的表現力。

(四)拓展延伸,愛護環境

在課的結尾,滲透環境保護的知識,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的意識。啟發學生我們要好好愛護我們的環境,愛護動物,讓它們和人類一樣有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一節好課的結束應該是學生課外活動的開始,為鼓勵和督促學生更好的掌握孔雀舞的基本動作,我將在課外活動中組織學生編排舞蹈《金孔雀輕輕跳》,讓學生感受舞蹈的美與情的交融。

三年級音樂説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小而優美的歐美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優美抒情,歌曲的音域僅六度,開始的4小節是全曲的主要素材,由1、2、3、4四個音組成,第5、6小節是第3、4小節的完全重複,主要節奏型輕盈而有動感。歌曲通過簡單的三句歌詞,描繪了一幅歐美地區黃昏、教堂、鐘聲的景色,給人一種雅緻、悠閒的感覺。

二、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學唱歌曲的能力增強,通過教師引導,能較好的表現歌曲的情緒。教學活動的.設計儘量生動有趣,吸引學生的興趣。二年級曾經接觸過二部輪唱的歌曲,這首歌曲是學生第二次接觸二部輪唱,對學生還是充滿信心的。

三、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設計有四部分的內容:

(一)導入,

通過音樂的走向,請學生判斷景色中的太陽是剛剛升起的還是即將落下去的。然後根據旋律畫一座山,通過這一教學過程,讓學生明白音的高低的,併為歌曲《美麗的黃昏》畫旋律線做準備。

(二)新歌的學習,

主要通過聽唱法來學習歌曲。歌曲旋律簡單,學生很快就會學會。在學習中,請學生聽出歌曲是幾拍子的,並打拍子學唱歌曲。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歌曲餓意境來表現歌曲的情緒。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歌曲第一句與第二句的旋律對比,並畫出旋律線。

(三)輪唱歌曲,

先請同學們聽出與我們平時學的歌曲的演唱形式的不同,然後我與幾位同學做示範輪唱,再請同學們練習輪唱。

(四)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出示三角鐵、雙響筒、碰鐘、串鈴,請同學們根據歌曲的意境選擇樂器為歌曲伴奏。

三年級音樂説課稿 篇9

(一) 説教材

《小小羊兒要回家》 是五冊教材第五課《牧童短笛》的其中一個新歌教學的內容。整個大的一課安排了聆聽《牧童短笛》、《孤獨的牧羊人》,學唱新歌《小小羊兒要回家》、《剪羊毛》。而本課時是第一課時主要安排了學習新歌《小小羊兒要回家》和新授音樂符號:全音符、延長音,和初聽歌曲《剪羊毛》。

本課的重點、難點:能掌握歌曲的情緒,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難點是新歌教學中全音符的演唱時值,以及一字多音的地方。

(二)説説教學設計的總思路。

整堂課我以情景串聯每部分的音樂教學環節,讓學生能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新知識。在多年的音樂教學中我覺得情景創設是最符合低段學生年齡特點的`。情景的創設容易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提高他們課堂的注意力,也使他們在有趣地情景中,不知不覺的學習音樂。

去郊遊(律動選折的歌曲是二年級學過的歌曲《郊遊》)——來到青青草地(採花,其實就是氣息訓練和聲訊訓練。採用的奧爾夫教學方法)——尋找小動物(設計闖關遊戲:解決節奏的訓練。——和羊一起來玩耍。(學唱新歌《小小羊兒要回家》)——離開草原(聆聽另一首和羊有關的歌曲《剪羊毛》,以音樂《郊遊》結束本次的音樂活動。

(三)教學設計的幾大主要環節及設計安排的原因。

1、 去郊遊(律動選折的歌曲是二年級學過的歌曲《郊遊》)選折一首歡樂的音樂把學生迅速地帶入音樂教學活動中。

2、 來到青青草地(採花:其實就是氣息訓練和聲訊訓練。採用的奧爾夫教學方法,一改往日氣息訓練枯燥乏味。讓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主動的進行訓練,採用發聲字母啊,哦等。學生的興趣很濃。這裏多媒體視覺的衝擊很容易把學生帶入其中)

3、 尋找小動物(設計闖關遊戲:解決節奏的訓練。節奏訓練也是枯燥的訓練,如何讓學生主動的學習,我採用了“大家來闖關”。解決新歌教學中節奏的演唱難點,為學習新歌作準備)

4、 和羊一起來玩耍。(闖關成功後大家一起和小羊來玩耍。初聽歌曲,瞭解情緒。跟着音樂模仿小羊,其實是感受歌曲的旋律,熟悉歌曲。第二遍聆聽,找歌詞,瞭解歌詞的內容。

5、 離開草原(聆聽另一首和羊有關的歌曲《剪羊毛》,以音樂《郊遊》結束本次的音樂活動。通過比較,更加突出《小小羊兒要回家》歌曲的旋律美,更好的唱好歌曲。第二聆聽《剪羊毛》為下課時準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