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説課稿模板彙總五篇

來源:文書谷 9.2K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認真擬定説課稿,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説課稿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四年級數學説課稿模板彙總五篇

四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探索與發現(四)商不變的規律”是義務教育課程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P75—76頁的內容。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熟練掌握了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基礎上安排的,讓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既為學習簡便運算作好準備,也有利於以後學習小數除法、分數和比的有關知識,是國小數學中十分重要的基礎知識,同時商不變的規律在實際應用中較為廣泛,有利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參與、觀察、比較、猜想、概括、驗證等學習活動過程中體驗成功。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商不變的規律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3、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嚴謹的學習態度

4、能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一些除法運算的簡便計算,並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和運用商不變的規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歸納商的不變性質,

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引導發現法為主,輔以談話法、直觀演示法、小組合作等方法的優化組合。充分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發現規律、分析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

教法和學法是和諧統一的。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教學時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誘發其內在的潛力,獨立主動的探索規律,使他們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如教學商不變規律時,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發現規律,學生先從上往下觀察,找到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接着讓學生從下往上觀察,遷移類推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把學生的求知慾由潛伏狀態誘發為活動狀態,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概括歸納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設疑,提出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要結合教例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問題學習情境。認知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疑”產生於一定的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學生展開自主學習的重要載體。所以我創設這樣的情境。

出示狐狸圖,這是什麼動物?想不想聽聽狐狸四兄弟的故事?狐狸四兄弟為了賣香蕉誰賣得便宜都吵了起來了。

老大説: 2千克 賣了8元錢;

老二説: 20千克 賣了80元錢;

老三説: 200千克 賣了800元錢;

老四説: 20xx千克 賣了8000元錢.

師:你認為誰賣得便宜?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生:8÷2=4 80÷20=4 800÷200=4 8000÷20xx=4

師:哦,原來是這樣,你真聰明!為什麼賣的斤和錢數都在變化,可是每斤的價錢都一樣呢?

用“算式設疑”引發學生認知上的衝突,使學生欲罷不能,在學習行為中遇到障礙時,讓學生觀察之前面的算式,引導提出“被除數和除數是怎樣變化的?”“商在什麼情況下會不變?”等數學問題,明確學習目標,起到目標定向的作用。

二、分析問題、總結規律

在這一環節中,我安排了三個步驟,先讓學生自主發現規律,然後驗證規律,最後是深化理解規律。

學生分小組討論、自主探索,教師要參與、指導討論。由於學生討論容易偏離重點,所以要注意把學生的討論引導到重點上來。如:你們組的觀察順序是?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又是怎樣變的?

學生圍繞討論的問題、向全班交流討論的情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誘導學生説出重點內容。教師最後小結: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商不變。

根據學生剛才的總結,教師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被除數乘以或除以0,除數也乘以或除以0,商變不變?接着讓小組進行討論?這時學生很容易就發現商不再等於4。

教師補充到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

同學們發現的.這個規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請你們接下來再舉幾個例子

在學生驗證這後,然學生給本節課發現的規律起名字“誰能給我們發現的規律取個名字?這個規律人們通常叫“商不變的規律”。(板書:商不變的規律)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去,充分利用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索。數學家波利亞説“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繫。” “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現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對教師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探索和討論,從中感悟到納税的重要意義。同時使學生的主體精神也得到良好的培養。

三、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主要是運用“商不變性質”來解決“3600÷600=”等被除數、除數末尾同時有0的除法,讓學生所有學用,在口算是尋找最佳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四、鞏固練習,擴展應用

共三道練習,第一道是口算,讓學生用今天學過的知識進行簡算,其中象“7500÷50=”等學生易錯的題目,通過學生提醒學生的方式,提醒學生在簡算時,被除數和除數末尾要去掉相同個數的0。

第二道練習屬於開放性練習:200÷50=(200○□)÷(50○□)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從不同角度、不同類型、不同形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展學生創新思維。

第三道是實際生活問題,一捆鐵絲有多長?(提高性練習)讓學生觀察圖片,説出圖中兩個小朋友是怎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學生討論,要求運用定律解決的過程要説出來。

第四道是觀察與思考(拓展性練習)

出示題目。

400÷25=(400×4)÷(25×4)=1600÷100

先讓學生思考:觀察算式特點,怎樣使除法變得簡便?為使除法簡便,在被除數400和除數25中,首先要對哪個數擴大倍數?根據什麼可以同時擴大相同倍數?

讓學生利用這種方法獨立完成。

完成後找個別學生説説自己的運算過程。

如何利用定律解決實際問題是本課難點,利用這個練習把知識的利用具體化了,更具體顯示了定律給我們帶來的方便。

第五道練習是從課前情景中提出的問題:這時狐狸妹妹也來這裏賣香蕉了,她的售價牌上這樣寫着(8÷9)÷(2÷9),她買的香蕉便宜嗎?

五、交流感受,提升認識

“學生想牢固地掌握數學、就必須用創造與體驗的方式來學數學。”讓學生展開想象: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這部分知識有什麼用?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商不變的規律

8÷2=4(元)

80÷20=4(元)

800÷200=4(元)

8000÷20xx=4(元)

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零除外),商不變。

這就是我板書設計簡潔明瞭,突出重點,使學生一目瞭然,理解商不變的規律。

四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2

一、教材説明

1、教學內容。

“加法交換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課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27 —28頁的內容。主題圖呈現的是李叔叔騎車去旅遊,今天上午騎了40千米,下午騎了56千米。問: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可列出40+56=96(千米) 或56+40=96(千米)兩個算式,引導學生觀察兩個算式得數相等,可以用“=”連接,然後再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進而發現加法交換律,再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

2、加法交換律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中,研究數地運算,在給出運算的定義後,最主要的基礎工作就是研究該運算的性質。在運算的各種性質中,最基本的幾條性質,就是“運算定律”,可見,運算定律在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數學大廈的基石”,而“加法交換律”可能更是基石中的基石。

加法交換律的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都有過淺顯的認知基礎,只是沒有明確的概括,本節課的教學很大程度上是要將學生以前比較零散的感性認識經過整理、明晰後上升為理性認識,因此,學生學起來比較容易。但是用符號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則是學生認識上的一個難點,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從研究確定的數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數,比較抽象,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我更多的想的是,如何讓學生自然地經歷由用數到用字母表示的知識形成的過程,讓學生在理解、感悟、體驗中感受字母表示的優越性,從而為後面的其他運算定律的教學,以及正式教學“用字母表示數”打下基礎。

3、教學目標。

有了上面的想法,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的過程,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換律的價值,發展應用意識。

(2)經歷加法交換律逐步符號化,形式化的過程,使學生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的優越性,培養學生的符號感以及應用符號解決問題的意識。

(3)使學生經歷“形成猜想、舉例驗證”的完整、真實的過程,感悟數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4、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並掌握加法交換律。

5、教學難點:會用個性化的符號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

二、設計意圖

設計本節課時,我一直在思考:

我思考——教師怎麼引導學生去探究、發現、總結規律?

我思考——“加法交換律”是不是應該“濃墨重彩”去渲染? 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學生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會,只是比較零散,沒有系統的表達,這樣的活動是不是教者自娛自樂、自作多情?

我思考——既然本課的難點是學生會用個性化的符號或字

母表示加法交換律。怎麼引出字母表示式?是像舊教材上在總結出加法交換律後,直接出示還可以用字母表示α+b=b+α,還是讓學生經歷“具體的數——個性化的符號——學會數學的表示”這一逐步符號化、形式化的過程?

我思考——我們的國小數學教學是否應該不僅關注“是什麼”和“怎樣做”,還應該引導學生去猜想、去探究“為什麼”和“為什麼這樣做”?這樣是不是才能夠凸顯出“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這一學科特色?是不是應該帶領學生經歷從現象到本質的探究過程,促使學生養成研究問題的良好意識?“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我們數學老師是否可以給學生一個問題模式,讓學生“知道怎樣思維”,讓學生感悟一些數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我一直在思考……

三、教學程序

本節課分四部分教學。

(一) 口算練習,引發猜想。

考慮到,我上課時已經是第三節課,學生的精力不是很充沛,

而教材上的主題圖也不是很吸引學生,所以我乾脆撇開主題圖,採用直接進入法,上課鈴一響,我就直奔主題:“聽説咱們班同學的口算能力特別強,敢不敢挑戰一把?比一比誰的口算能力強!”隨即出現一組口算題:

8+9= 18+7= 30+17=

9+8= 7+18= 17+30=

學生一邊做,我一邊問:“猜一猜,下一題會是什麼?”這樣做,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初步感知到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規律。此時,我適時問:“你想説點什麼?”學生可能還不會用完整的語言概述,只要有所感悟就可以了。

(二) 探究新知。

在新課教學中,共分4個環節進行。

1、 舉例説明。

在第一個環節之後,我以:“這樣的題目,你會考考大家嗎?”

為題接着讓學生出題,根據學生的題目,我有選擇地板書,這樣的設計,一是想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模仿能力,同時也為下一環節概括“加法交還律”打下堅實的基礎。

2、 概括規律。

“觀察這些算式,你發現了什麼?把你的發現和周圍的同

學交流交流。”學生在做了大量的口算題後,急於想表達、想交流,這時的同桌交流就滿足了他們的願望,然後再在全班交流,進而組織學生用比較準確的語言概括出加法交換律,並板書出課題——加法交換律, “同學們總結出的,就是加法的一個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在加法交換律中變的是兩個加數的——位置,不變的是——和”。不僅使學生感受到規律的普遍性,完善了學生的認知結構,還滲透了“變”與“不變” 辯證關係。

3、 個性展示。

《課程標準》把發展學生的符號感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一

個重要的數學學習內容。於是在上一個環節中,我繼續讓學生舉例,通過大量的實例,使學生髮現這樣的例子有很多,總也舉不完,再用特定的數已經滿足不了這種需要,造成了學生的認知衝突。“怎樣表示出所有的例子呢?”啟發學生探究新的表達方式,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緊接着組織學生先在小組裏説説自己是怎麼想到這樣的表達方式的,然後把用不同的符號或字母表示的式子寫到黑板上,並追問“為什麼可以這樣表示?每一個符號或字母表示什麼數?”待全部彙報完後,再把這些個性化的符號、字母表示的加法交換律和用具體的數以及語言文字表示的進行比較,讓學生談談有什麼感受?這樣,就使學生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變化規律,發展了學生的符號感,同時使學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的優越性,還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4、 統一字母。

在學生板書出大量的用不同的符號或字母表示的加法交換律後,我向學生説明,為了溝通和交流的方便,數學上通常把加法交換律用α+b=b+α表示,再一次比較,再一次讓學生談感受,使學生體會到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簡單、明瞭。

四、鞏固應用

用一組基礎練習,強化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其中25+69+75=25+( )+( )一題,既能檢驗新知,又能使學生初步感知應用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在判斷是否應用了加法交換律的練習中,254+100=100+254 的出現,會再一次使學生產生認知衝突,“同樣是等式,為什麼不是應用的加法交換律?”強化對新知的理解。

35×7=7×35題的設計目的在於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思維,是應用的加法交換律嗎?如果不是,又是什麼呢?

五、類比拓展

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繼續引發學生思考,不是用到加法交換律,是什麼呢?由此引出減法、除法、乘法中是否也有交換律?啟發學生想到用剛才舉例驗證的辦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使學生明白從個別特例中形成猜想,並舉例驗證,是一種獲取結論的方法;但有時,也可以從已有的結論中通過適當變換、聯想,形成新的猜想,進而形成新的結論。使學生經歷“形成猜想、舉例驗證”的完整、真實的過程,感悟數學研究的一般方法。

四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上午好!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第二課時《天安門廣場》。

説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空間與圖形”的知識,是在一年級從兩個方向觀察物體和二,三年級從三個方向觀察物體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們為學生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做好了有力的知識支撐。

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與發展他們觀察物體的直接經驗是相輔相成的,學好這部分內容能為五年級進一步學習從一個方向觀察由五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積累知識經驗。

説學生

學生已有的能力是從三個方向觀察立體圖形,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和想象能力,在此基礎上教材給學生提供同一物體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畫面,讓學生想象、判斷這些畫面是從什麼位置看到的,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説目標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是讓學生獲得適應未來社會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基本技能。結合教材的特點和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能説出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的不同形狀。

2.能力目標

讓學生經歷想象、猜測、判斷推理的過程,通過親身體驗,感受位置的變化導致的圖形或物體的變化,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想象的習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本節課的重難點是讓學生根據畫面的變化想象位置的變化。由於這是讓學生透視二維的畫面解決三維的問題,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

説教學法

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採用教師創設情境法,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比較,討論,實際操作等活動來完成對知識點的突破。

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發展他們的空間能力,由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探究知識,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我採用探究式教學法,反饋是教學法,主要通過創設情境、小組討論探究、班內交流分享、評價質疑問難,總結概括昇華、拓展應用達標等六個環節展開教學的。

説過程

一、創設情境

我創設了這樣的一個情景:教師出示一個汽車玩具,教師展示從教室的門口平移到對面窗前。

師:你觀察到了什麼?讓學生自由説。

設計意圖:一方面鞏固以前學習的從三個方向觀察物體,另一方面是藉此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小組探究討論、班內交流分享、評價質疑問難

教師多媒體出示課本58頁的上半部分。

1. 師:你發現了什麼?

2. 你能提出那些與觀察有關的問題?

3. 讓學閉上眼想象從正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天安門廣場的樣子。

教師出示58頁下面的四副圖片。

4. 讓學生討論分別是從什麼位置看到的。

5. 彙報交流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説出判斷的依據和方法。

6. 評價學生的回答,生評或教師評。

7. 驗證猜想;和你前面的猜想有什麼不同。

8. 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去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的中應用,通過猜測、想象、判斷推理建立空間想象的意識,培養想象能力,正真體現“做數學”的理念。

三、總結概括昇華

1.舉例説明生活中你見到過或感受到的因位置不同而畫面不同的現象。

2.談談你的收穫。

四、拓展應用達標

1.課本59頁的第一題。

2.課本60頁的第二題。

讓學生説出是如何判斷的。

3.遊戲:教師出示一個長方體紙盒,讓學生在自己的位置上動手畫出草圖,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交到教師的手裏,讓學生判斷大概是那位同學的作品。

説板書

1.板書上課題。2.板書“位置”二字。

以上是我的説課內容,懇請各位領導給予批評和指正,謝謝!

四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三位數乘兩位數》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過三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筆算。本節課在此基礎上教學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基本方法。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利於學生完整地掌握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併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小數乘法打好基礎。

二、説教法學法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計算教學都是從簡單到複雜螺旋上升的,最基礎的計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這樣的發展提高。本節課的教學以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為背景,通過探索卡通人物的祕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通過比賽等形式,引導學生動腦,動眼,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的有趣、有益、有效。

在教學例題時,讓學生嘗試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鼓勵學生自己算。學生已經能筆算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與三位數乘一位數相比,三位數乘兩位數需要多乘一步,並把兩次的部分積相加。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計算知識和經驗,把新舊知識結合在一起,體會計算時的相同點,促進認知同化,完善認知結構。

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情感與態度目標:讓學生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計算問題的體會,體驗成功的愉悦,進一步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四、説重點難點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的重點為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難點為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時的'進位。

五、教學過程

“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努力營造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從這種設計理念出發,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增強教學效果,使學生計算能力得到真正發展,我對本節課設計如下幾個環節:

(一)、複習導入

1、回顧上一節所學的內容。

2、小黑板出示口算題: 23×20= 42×30=

3、課件接着出示估算題:

23×19=42×29=

23×21=42×31=

4、筆算下面各題。

1643 3 8 65

×21 ×15×4 4×34

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同時請四位學生上台板演,講評時請同學們説説計算步驟和要點。

5、總結:兩位數乘兩位數,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最後把兩次乘的結果相加。

(二)、新授。

1、小黑板出示:李叔叔從某城市乘火車去北京用了12小時,火車1小時約行145千米。該城市到北京大約有多少千米?

2、要求學生認真審題,弄清題意,明確已知條件和問題。

3、列式:145×12=

4、計算過程。

(1)估算。

教師:請大家估一估145×12的大致範圍。

估算一:把145看成150

150×10得1500

150×2得300

1500 300=1800

因為145<150所以結果應比1800米少一些。

估算二:把12看成10。

145×10=1450

12>10,所以結果應比1450米大。

(2)筆算。

教師:你們已經學過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現在請你們嘗試列豎式計算145×12。

①學生獨立嘗試筆算,教師巡視課堂,看看他們每一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和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②反饋計算結果,要求學生回答:

先算什麼?(先算145×2)

再算什麼?(再算145×10)

最後算什麼?(2個145與10個145的和)

板書:145×12=__千米

14 5

× 1 2

29 0

1 45

1 74 0

注意什麼。(兩部分的相同數位要對齊)

③説一説,三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與步驟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有什麼區別和聯繫。(我們發現三位數乘兩位數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是一樣的。它們都是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④對照自己的估算結果,算一算估算值與準確值的誤差,是否是合乎實際,以提高學生估算的真確性。

(3)用計算器計算。讓學生用計算器算一算145×12,然後再和筆算結果對照、檢驗筆算結果是否正確。

(4)總結: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先用兩位數的個位乘三位數,再用兩位數的十位乘三位數,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結果相加。

(這一環節,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鼓勵學生相互交流,然後全班交流,進而探討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法。在這一過程中,我先是先是讓學生估算,再讓他們筆算,最後用計算器檢驗,這樣,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既掌握了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三)、鞏固練習

1、課本49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完成後,可以用計算器自行檢驗。

2、練習七第3題。

164×32=54×145= 254×36=

217×83=43×139= 328×25=

提示學生:怎樣列豎式可使計算方便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對比的基礎上反思,明白在列豎式時,上面一行寫三位數,下面一行寫兩位數,這樣計算比較方便。同時提醒學生書寫要工整,數位要對齊,計算要仔細。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根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學會了計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方法,其方法就是:先用第二個因數的個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個位對齊,再用第二個因數的十位去乘第一個因數,積的末尾和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我相信,在我的教育教學 理念和方法的指導下,我所教出來的學生會更有知識、更有智慧、人格更健全,謝謝大家。

四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5

一、 説指導思想

國小數學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教學中我切實貫徹新課程理念,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使學生獲得基本的知識與技能,在教學中既重探究的過程又重學得的結果,湛透基本的數學思想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薰陶。

二、 説教材

1、教學內容:面積和麪積單位這一教學內容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教材(人教版)第六冊第六單元70-76頁內容。

2、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從整體上看,其順序是:認識面積——引入面積單位——長度單位與相應面積單位的比較。分開來看:(1)面積概念,包括物體表面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方面;(2)面積單位,包括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以及為什麼用邊長是“1”的正方形作面積單位;(3)1釐米與1平方釐米、1分米與1平方

分米、1米與1平方米的比較。儘管這一課時內容較抽象,為貫徹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應變概念的機械學習為有意義學習。不僅能讓學生記住所學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理解它們的內在涵義,瞭解與相關數學概念的實質性聯繫。即一是讓學生初步感知為什麼選用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的形狀;二是知道每個面積單位是怎樣規定的;三是瞭解面積單位與相應長度單位的內在聯繫。

3、教學目標:

(1) 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方式,結合實例讓學生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

(2)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表象,會應用常見的面積單位。

(3) 通過引導學生有序的觀察、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4、教學重點:認識面積和麪積單位。

5、教學難點:體會引進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6、教具:教學課件和1平方米的紙,長10釐米,寬6釐米的長方形,邊長8釐米的正方形。

學具:每人兩張卡片(長方形長:10釐米,寬6釐米的長方形;正方形邊長8釐米),每組一袋學具,內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學具若干;每個學生面積為1平方釐米、1平方分米的學具若干)

三、 説教法

根據本堂課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提供直觀往往是認識的起點,學習的開端。用好直觀手段,加強直觀教學,對於掌握空間與圖形的知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各種直觀教具和學具,以多媒體課件,注意發揮各種直觀手段的優勢,讓學生真實感受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驗,更有利於表象的形成。

2、比較法。為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確分化,在教學中我一方面注重加強不同大小面積單位之間的比較,二,加強面積單位與相應長度單位之間的辨析。

四、 説學法

空間觀念是一個人對周圍環境和實物直接感知的基礎上形成的關於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的表象。對國小生來説,受到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及生理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必須讓學生經歷感知再到表象最後到形成概念應用的過程。因此有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動手操作學習法。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手、口、眼、耳多種感官的感性認識,有效地提高知識攝取的效果。

2、小組合作學習法。通過小組的合作、同桌的合作,讓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五、説教學設計及分析

(一) 直接導入,初步感知

(課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師:我們的祖國有多大?(學生自由回答)

師:千米是什麼單位?平方千米表示什麼單位?學生回答。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面積和麪積單位。(板書課題)

(二) 情境創設,探索新知

1、 面積的定義

(1)課件出示動畫片藍貓和淘氣在打掃衞生,藍貓在抹一塊大的圖畫,淘氣在擦電腦,由學生表達情景後,教師指出,什麼是物體的表面?

學生通過自己找、摸,感受什麼是物體的表面。(體現新課標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

比較誰先擦完呢?引出面積的概念。教師指出: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並作板書)

(2)剛才大家摸的都是什麼圖形呢?(學生髮言:有正方形、長方形等)

我們以前還學過哪些圖形呢?

課件出示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圖形共有的特點:首尾相連,它們都是封閉圖形,再讓學生比較圖中長方形和圓形的大小,質疑:這些明封閉圖形也有大小,這就是封閉圖形的面積。

(3)先由學生自己小結面積的定義,教師再作補充,師生共同得出面積的定義,指出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2、 面積單位

(1)提問:如何比較黑板的表面和課桌的表面的`大小?(用眼睛看,即觀察法)

(2)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和練習本封面的面積誰大誰小?你是怎麼知道的?(用重疊法)

(3)比較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大小。(拼擺的方法)

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展示是怎樣進行拼擺的,指出要用統一的圖形為標準來拼擺)

(4)畫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指出它的面積就是1平方釐米。

(5)再引導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有物體表面的面積是1平方釐米?(學生舉例)

其實我們身體的中指指頭表面的大小就是1平方釐米。

(6) 應用:先估計一張正方形的紙有多大,再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來測量到底它的面積有多大?

(7)

請大家用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來量桌子的大小,學生認為不合適,教師順勢指出我們要用比1平方釐米大的面積單位來量,引出平方分米。並感受1平方分米的大小。

(8)如果用1平方分米來測量整個會場的大小,合適嗎?引出平方米,用實物展示1平方米的大小,由學生先估計黑板表面的面積,教師進行測量。

三、鞏固新知

1、比較路面的大小,出示圖形(因為圖形是用小正方形拼成的,所以只要用數數的方法就能比較出來)

2、單位應用題:乒乓球枱4( );電話按鍵的面積約1( ) 課桌的表面約30 ( )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嗎?

板書設計:

面積和麪積單位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