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2.76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青蛙看海》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青蛙看海》説課稿

《青蛙看海》説課稿1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中的《青蛙看海》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話故事,敍述張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後來在蒼鷹的指點下,在松鼠的鼓勵下,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跳完了所有的台階,最後終於到達了山頂,看到了大海,針對課文特點,結合本人承擔的課題,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識字,夯實基礎

(1)識字是讀寫的基礎,識字太少,讀書,寫話必將遇到很大困難。低年級段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就是識字寫字,面面廣量大的“隨課文識字”是知識教學中的“重頭戲”。我們知道一個字(詞)的意思是隨着語言環境的確定而最終得到確認的,要在短短几十分鐘的課堂上讓學生認識,會寫那麼多的生字,對於每一位低年級老師來説都應該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寫應該貫穿於整個語文教學的過程,因而在教學時,我始終抓住識字教學不鬆手,如在複習環節中認讀的“蒼鷹、一雙、登山……”等詞都是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通過認讀,目的是讓學生再次讀準生字的字音,再現它們的字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説一説“一雙( )”,旨在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雙”這個量詞,對於“善跑”、“展翅”這些新詞,對於剛升入二年級的學生來説可能不太會使用,因而採用了課文中現有的規範用語,事業幫助學生來積累詞組,讓學生初步學會使用這引起生詞,

(2)在閲讀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則是側重了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在語言環境中較好的理解生詞的意思,如理解“失望”,學生肯定無法用語言來描述,而把它放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青蛙很想看看大海,而要想看到大海就必須要登上山項,可它又覺得自己上不去,所以它感很失望,這樣學生就容易接受。

(3)在學習生字環節中,再次把這篇課文中所有要求會寫的生字進行認讀,目的是考察、學生在脱離了語言環境還能否認出這些生字,這樣識字教學貫穿於整個閲讀教學之中,也是使識字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但使更多的學生去主動識字,鞏固識字效果,夯實基礎。

二、誦讀體味,增強體驗

低年級的閲讀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起步階段。這個階段的閲讀教學首先是要求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閲讀的興趣而我們使用的教材用語言描寫的形象,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得以展示,使抽象的語言文字變得逼真,具體富有感染力。我們在這一環節中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與課文內容產生共鳴,如在讀青蛙和蒼鷹的對話時,抓住“天哪,這麼高的山!”“我沒有……也沒有……”來體會青蛙當時的畏難情緒,教學時,我採用了圖文結合,先讀正確,既而指導讀懂,在此基礎上讀好課文,培養學生的語感。

三、創設情境,強化能力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要鍛鍊學生積極參加討論,讓他們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能做到認真聽別人講話,能用普通話比較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説話能力,在教學中,我針對本課的特點有意識的設計了幾個説話的訓練點。

(1)在複習環節中,設計了“初讀了課文,你瞭解了課文哪些內容”,目的是檢查學生在第一課時中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瞭解程度。

(2)另外一個説話的訓練點,就是在讀到“不知不覺,它們已經跳完了台階,到達了山頂”時,“青蛙終於到達了山頂,它會説什麼呀!”因為有了前感悟課文內容的輔墊,青蛙從失望到充滿信心,一級一級地跳完了,所有的台階學生也是有感而發了,因而説出了“我疑義於看到大海了!”“大海真美呀!”……我想,針對每篇課文內容的不同,設計相應的説話訓練點,對於提高低年級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一定是受益匪淺的。

《青蛙看海》説課稿2

一、説教材。

童話故事《青蛙看海》講的是一隻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着松鼠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跳,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故事。説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全文共11個自然段,分兩部分。第1~3自然段是課文的第一部分,講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須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可青蛙對能否登上高山沒有信心。第4~11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講了青蛙跟着松鼠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向上攀登,最後終於到達了山頂,看到了大海。

課文言近旨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故事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進行描寫,形象鮮明生動,插圖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利於學生的觀察想象。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頭像。

二、説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看見過大海嗎?(出示大海圖)

2.看,大海的海水是那麼的藍,那麼的清澈,那麼的一望無邊。你們喜歡大海嗎?(喜歡)

3.不僅我們喜歡大海,一隻住在湖邊的小青蛙也很想去看大海。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第10課《青蛙看海》。(揭題,板書。)

一起來聽聽,青蛙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它看到海了嗎?(學貴有疑,有疑亦有變通,有變通才有創造。通過問題來激發學生強烈的閲讀動機和情感,使學生具有最佳的閲讀心境,同時自然而然把教學過渡到第二個環節。)

(二)整體感知。

聽故事。

故事裏出現了幾個人物?(生答,師出示小動物頭像。)

(通過聽,讓學生感知了故事的基本內容,又激發了學生自讀的強烈慾望。)

(三)、精讀感悟。

1.哦,原來青蛙身上發生了那麼多的事呢!接下來,我們細細地來學習一下。(課件出示1~3自然段)

⑴自由讀1~3自然段。

⑵指名讀蒼鷹和青蛙的對話:邊聽邊想:青蛙要怎樣才能看到海?

⑶蒼鷹對它説了什麼呢?這對青蛙來説容易嗎?你是怎麼知道的?(相機板書)

⑷那山能不能不過呢?咱們來看蒼鷹後來説的話。

⑸分角色朗讀1—3自然段。(教學時我特別抓住關鍵語句:“天哪,這麼高的山!”

“我沒有……也沒有……?怎麼上得去呢?”讓學生感受到青蛙很想看大海卻又怕登不上山頂的害怕、失望的語氣。)

(6)如果你是小青蛙,聽了蒼鷹的話又會怎樣呢?

(我設計這個換位訓練是因為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我們在努力為他們創設學習的最佳情境時,還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他們在交流、探索中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把學習引“深”或拓寬。)

2.學習第4~11自然段。

⑴首先讓學生合作朗讀第4~9自然段。

⑵通過朗讀,你知道又有誰出現啦?

⑶松鼠説了什麼呢?青蛙又是怎樣回答的呢?(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引讀、表演讀、分角色朗讀),體味課文的語言,感受青蛙在松鼠的關愛下心情從“失望→興奮→有信心”的變化過程。)

⑷教師參與朗讀活動,與學生共同體會。(因為我認為教師的參與教學活動更能激發學生朗讀表演的積極性)

3.學習第10自然段。(教學這一自然段時我注意到了“扶”中有“放”)

(1)齊讀第10自然段。

(2)課中律動:(播放旋律,全體學生做小青蛙,一步一步接連不斷,不停地原地跳,通過學生主動參與體會青蛙上山的艱難。)

(3)引導學生討論想象:上山過程中青蛙還會遇到什麼困難?

(4)它又會怎樣克服呢?(集體討論討論,為它想想辦法。)

(5)品讀第10自然段。

過渡:青蛙登上了山頂,結果呢?

4.學習第11自然段。

⑴出示大海的畫面。

⑵如果你是小青蛙,大海就在你的眼前,你會想説什麼呢?(利用文中的空白處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鍛鍊學生的説寫能力。)

松鼠又會説什麼呢?(這是借松鼠的嘴説出故事藴含的道理。)

⑶帶着這種歡暢的情緒來練讀第11自然段。

(四)小練筆:

青蛙看到大海會説什麼呢?請小朋友想象一下,把他可能説的話寫下來。

《青蛙看海》説課稿3

一、説教材

蘇教版語文二上第九課《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話故事。敍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着松鼠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跳,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事。

二、説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教學重點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是: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藴含的深刻道理。

三、説教學方法

教法與學法相輔相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眼看、耳聽、口讀、腦想、身演一體化的語文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他們有機會動腦想、動口評、動身演,激發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

四、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新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閲讀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所以,在開課伊始,讓學生先複習生詞及課文第一自然段為新課作鋪墊,使教學內容前後銜接,以達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加深感悟(學習2-3自然段)

在教學第2、3自然段時,我採用簡筆畫、青蛙圖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的方法,再現課文情境,給學生強烈的真實感,創設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出青蛙和蒼鷹的對話指導學生在朗讀、評價、感悟中批文入境。體會青蛙登山的艱難和此刻青蛙失望的心情,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角色遷移、加深體驗(學習4—10自然段)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難點,為了突出重、難點,我設計了兩步進行教學。

1、播放青蛙和松鼠對話的動畫片。

2、角色朗讀。

先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練習分角色朗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指名在全班朗讀,通過朗讀、評議和指導,讓學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變化,明確它們説話語氣的不同。接着,讓學生帶上頭飾分角色演讀,然後,師生配合分角色演讀。

(四)拓展延伸、展開相象(學習11、12自然段)

1、請同學們默讀第11自然段,把青蛙登山辛苦的詞找出來。

2、齊讀第11自然段,體會青蛙登山的艱難。

3、齊讀第12自然段、指導讀出高興的語氣。

4、想象説話:登上了山頂,看到了大海。

(五)總結全文、昇華感情

《青蛙看海》説課稿4

一、説教材

《青蛙看海》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一篇發人深思的童話故事。故事敍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導下,跟着松鼠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跳,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事。説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課文言近旨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耐人尋味。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描寫,形象鮮明生動。課文配有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利於學生觀察想象。本課我計劃用三課時完成,我今天要講的是第二課時。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和方法: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讀出人物不同的語氣。

(2)能根據課文內容,結合課文插圖,展開合理的想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三、説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

2、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讀出人物不同的語氣。

(2)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這個道理。

四、説學情

1、有利因素: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他們思維處於表象思維階段,活潑好動、求知慾強、想象豐富、易進入情境,通過一年來的學習和訓練,已經掌握了一些閲讀方法和技能,形成了初步較好的學習習慣。

2、不利因素:國小二年級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自控能力不強,加上上課觀念還沒有形成。他們基本是憑着興趣上課的。因此,可能會給本節課帶來一些困難。

五、説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低年級閲讀教學要讓學生喜愛閲讀、有濃厚的閲讀興趣。圍繞這一理念,教學中我以生為本,結合學生生理、心理、形象思維等特點,採用創設情境、朗讀感悟、動作表演、想象體驗等方法為主,採用評價法為輔。

六、説學法

教法與學法相輔相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眼看、耳聽、口讀、腦想、身演一體化的語文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他們有機會動腦想、動口評、動身演,激發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

七、説教學流程

(一)複習導入

《新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閲讀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所以,在開課伊始,讓學生先複習生詞及課文第一自然段為新課作鋪墊,使教學內容前後銜接,以達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精讀課文,加深感悟(學習2—3自然段)

在教學第2、3自然段時,我採用簡筆畫、青蛙圖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的方法,再現課文情境,給學生強烈的真實感,創設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出青蛙和蒼鷹的對話指導學生在朗讀、評價、感悟中批文入境。體會青蛙登山的艱難和此刻青蛙失望的心情,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這個環節我在指導學生朗讀青蛙的話時,主要採用了評價修正法,及時有效恰當的評價能起到激勵和提高的作用,通過評價來鼓舞學生的朗讀熱情,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角色遷移、加深體驗(學習4;10自然段)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難點,為了突出重、難點,我設計了兩步進行教學。

1、播放青蛙和松鼠對話的動畫片。

(設計意圖:看動畫片是低年級學生最愛,抓住他們心理將課文內容以動畫形式顯現在他們眼前,生動形象的畫面和充滿童真的配音會如磁鐵般牢牢吸引孩子,激發他們讀和演的興趣。)

2、角色朗讀。

先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練習分角色朗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指名在全班朗讀,通過朗讀、評議和指導,讓學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變化,明確它們説話語氣的不同。接着,讓學生帶上頭飾分角色演讀,然後,師生配合分角色演讀。

(設計意圖: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通過分角色練讀、演讀,充分發揮學生閲讀的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使他們自由地傾吐創意的想法激情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幸福地體驗心靈的快樂。)

(四)拓展延伸、展開相象(學習11、12自然段)

這個環節同樣是個難點。

1、請同學們默讀第11自然段,把青蛙登山辛苦的詞找出來。

2、齊讀第11自然段,體會青蛙登山的艱難。(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多朗讀幾遍11自然段的實踐活動,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從而體會青蛙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刻苦精神。)

3、齊讀第12自然段、指導讀出高興的語氣。

4、想象説話:登上了山頂,看到了大海。

青蛙説:

松鼠説:

(設計意圖:這裏我突破教材的侷限設計了説話練習。這樣調動學生自身積累的知識對教材進行了再創造,使教材內容新鮮而充滿濃厚的情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和口頭表達能力。)

(五)總結全文、昇華感情

(六)結合生活,課外拓展。

同學們,在學習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比如:今天,老師佈置了很多作業、練習,咱們寫着寫着,累了,怎麼辦?(指名説)

(七)作業

1、把對話部分讀熟,找小夥伴演一演。

2、課後收集有關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童話故事,在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課外拓展和作業第2題體現了開放性、使語文教學不僅僅侷限在課堂,還有機會拓展到了課外既體現了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實踐性、又培養了學生課外閲讀習慣,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八、説板書

青蛙看海

山簡筆畫成功

水簡筆畫自信

青蛙圖失望

(設計意圖:我採用了生動、形象、圖文並茂的板書設計。圖是對課文內容的再創作,文是課文三個部分的概括,這種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審美情趣,又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青蛙看海》説課稿5

[説教材]

童話故事《青蛙看海》敍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着松鼠一個一個台階地跳,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事,説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全文共12個自然段,分兩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講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須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而青蛙對自己是否能登上高山沒有信心。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講了青蛙跟着松鼠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向上攀登,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課文言近旨遠,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耐人尋味。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描寫,形象鮮明生動。課文中的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利於學生觀察、想象。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

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和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難點: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懂得課文所表達的道理。(擬安排2課時進行教學)

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頭飾、生字卡片、田字格

[説教法、學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學齡初期兒童的思維處於表象思維階段,他們通過感情認識而獲得表象,運用表象進行直覺的形象思維。教師通過優美的語言描述、動聽的音樂薰陶、形象的媒體再現等形式,誘導學生進入特定的藝術境界,讓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進行看、聽、想、演一體化的語文實踐活動,從而使其獲得立體的語言信息。

二、動作表演,幫助理解

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設計表演這一環節,以表演幫助理解課文內容,以演促讀,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一方面能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另一方面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使他們有機會動腦想、動身演、動口評,激活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受。

三、小組合作,鍛鍊能力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小組間、同桌間、師生間的合作學習,使他們取長補短,形成合力,將自身的潛能和創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説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歡迎進入童話天地!他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謎語,考考我們,看誰反應最快。出示謎語。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童話故事《青蛙看海》。齊讀課題。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説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要想使學生上好課,就得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火花。由猜謎導入,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快就進入了課文內容的學習。

二、創設情境,整體感知

過渡: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

課件出示:①青蛙怎麼能看到大海?②青蛙看到大海了嗎?③青蛙是怎樣看到大海的?

想知道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嗎?快去課文中找吧!

1、自由讀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評價

●這一環節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乃是一種自主精神,一種懷疑心態,一種探索意識。圍繞課題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很好地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產生讀書探究的慾望,促進主體的發展。

三、角色遷移,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部分

①小青蛙生活在湖邊,它怎樣才能看到大海呢?是誰給小青蛙指路的呢?齊讀第一自然段。

課件出示句子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高山,就能看到大海了!指導朗讀。指名讀,比賽讀。評價

②小青蛙認為自己能登上這座山嗎?指讀第二自然段。

③小青蛙的話説明當時它是怎樣的心情?指導朗讀。男女生讀。

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指名錶演(吸了口涼氣)。

口語訓練:回想一下你在什麼情況下也會對自己沒有信心?

●就詞解詞,就句解句,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説,是非常困難的,然而通過口語訓練,説説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事,這樣,不僅降低了理解的難度,而且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生活的經驗運用於課堂,加深了學生的體驗,碰撞了學生的心靈,課堂就會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④要想看到大海,還有其他辦法嗎?女生齊讀第三自然段。

你從哪裏讀出來的?指導朗讀。範讀。小組比賽讀。

⑤指導分角色朗讀第一部分。

課件出示指路圖及句子。比賽讀,分角色讀。

2、細讀第二部分

過渡:小青蛙能看到大海嗎?它放棄了嗎?

①請小朋友們小組合作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至第十二自然段。討論:小青蛙看到大海了嗎?小青蛙是怎樣看到大海的?並練習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然後推選代表上台朗讀。

②小組自學。

③檢查自學情況:

小青蛙看到大海了嗎?

是誰鼓勵小青蛙,給小青蛙信心的?

小青蛙是怎樣和小松鼠登上山頂的?

小青蛙跟松鼠一級一級地跳上山頂,容易嗎?

請全體學生起立跳一下,説説感覺。

請全體學生起立連續跳二十下,説説感覺。

●好動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們通過跳躍親身感受小青蛙登山的辛苦,從而體會小青蛙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刻苦精神。

過渡:小青蛙跳幾下是不難的,但要一級一級地堅持不懈地跳上連蒼鷹都認為太高了的山是很不容易的。

找找課文中哪些地方説明了他們登山的辛苦,他們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刻苦精神。課件出示句子,齊讀,指名讀,小組讀。

小組推選代表上台分角色朗讀,評價。

小朋友想不想聽聽小青蛙和松鼠是怎樣讀的嗎?多媒體播放第二部分登山的配音、配樂及動畫。

●看動畫片是低年級學生最愛,抓住他們心理將課文內容以動畫形式顯現於他們眼前,生動形象的畫面和充滿童真的配音、配樂會如磁鐵般牢牢吸引孩子,使他們深深記住課文內容。

再次有感情分角色齊讀。

3、説話訓練

過渡:小青蛙和松鼠終於登上了山頂,他們的心情怎樣?

課件出示圖,指名説。

小青蛙和松鼠站在山頂上看到了什麼?會説些什麼?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課件出示圖。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它注重創新意識和精神的培養。教師突破教材的侷限設計了説話練習,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説出小青蛙和松鼠在山頂上看到了什麼,説了些什麼。這樣調動學生自身積累的知識對教材進行了再創造,使得教學內容新鮮而充滿濃厚的情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小組合作,表演課本劇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小小組合作,選一個角色,表演課文內容,別忘了加上動作和表情,老師也參與表演。

3、小組之間開展競賽,戴上頭飾,比一比哪組表演得最棒。師生一起擔當評委,並給優勝組頒發獎品。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通過對課文分角色表演,可以充分發揮學生閲讀的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在組內自由挑選喜愛的角色,戴上喜愛的頭飾,提供一個舞台,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分角色朗讀課文。我們會發現孩子們個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

五、實踐活動,課外拓展

學了這篇童話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我們課外可以多讀些課外書。課件出示。這些故事都告訴小朋友一個道理。下課後去看看這些故事,並説給爸爸媽媽聽聽。我們在班隊課上進行一次講故事比賽,看看誰是咱們班的故事大王。

●課外拓展體現了開放性,使語文教學不僅僅侷限在課堂,還有機拓展到了課外,既體現了語文課堂的開放性、實踐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課外閲讀習慣,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青蛙看海》説課稿6

説教材《青蛙看海》是蘇教版國標本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篇發人深思的童話故事。故事敍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導下,跟着松鼠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跳,最後終於到達了山頂,看到了大海的事,説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課文言近旨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耐人尋味。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描寫,形象鮮明生動。課文配有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利於學生觀察想象。二、説學生二年級上學期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通過一年來的學習和訓練,他們已經積累了一些學習漢字的經驗和方法,掌握了一些閲讀的方法和技能。形成了初步較好的學習習慣和讀寫姿勢。他們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演讀更受他們歡迎。他們想象豐富、愛好畫畫、樂於表演,有強烈的表現欲和求知慾,但他們的問題意識不強,雖然他們也能圍繞某一內容提出較有深度的問題,但往往不能獨立的、主動地提出問題。根據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而深入理解課文、體驗課文內容。

2、對學生進行四能訓練,即讀、説、畫、想的語文綜合能力訓練,幫助學生樹立大語文觀。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使學生喜愛閲讀,在樂讀中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教學重、難點:朗讀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活動讓學生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三、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低年級閲讀教學要讓學生喜愛閲讀,有濃厚的閲讀興趣。教學中應以生為本,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情境,營造寬鬆、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不斷朗讀、評價、感悟中批文入境。把閲讀與口語交際聯繫起來,邊積累、邊運用,在語文實踐中學會運用語言,圍繞這一理念,我的教學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識字教學,關注經驗積累。《新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是閲讀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所以,在開課伊時,我留出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複習生字、新詞,並讓學生在認讀後説説自己的識記方法和識記經驗,用這種方式複習生字新詞,不僅讓學生加深對生字新詞的認識與瞭解,還在學生介紹經驗和方法時培植了學習漢字的興趣和信心,也鍛鍊了説話能力。

2、利用各種資源,加深理解、培養想象。《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由於我們地處剛剛開始實施課改的落後地區,各種教輔資料、工具不可能一應俱全,有些教具有了也未必方便適用。所以,我在教學中儘量開發一些方便易行的資源。如沒有教學掛圖,就用簡筆畫代替。沒有朗讀帶就用教師範讀、學生朗讀來代替,沒有動畫帶就用學生演出來代替。另外課文插圖和文本也是質量高、使用極為方便的文本資源。本文的插圖貼近課文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充滿童真童趣、很好地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服務。

本節課,我採用簡筆畫和圖片相結合的方法將課文插圖再現在黑板上,使課文內容變得直觀形象,為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創設了情境,使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水到渠成,也幫助學生正確把握了文章的價值觀。如在導課時,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座陡峭、聳入雲霄的大山和一條通向大山山頂的石階,當學生看到這座大山和這無數的石階時就會自然地感受到青蛙登山之艱辛,對青蛙傷心、失望、驚訝的心情倍感同情,同時也為學生理解青蛙勇於攀登的精神打下了基礎。本課的語言含蓄、耐人尋味。如課文結尾寫到“啊!大海就展現在他們眼前”時就戛然而止,對大海的景象和青蛙、松鼠的舉動隻字未提。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利用作者的這一寫作技巧,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暢所欲言,大膽描繪自己胸中的大海,並讓他們把自己的想象繪製在黑板上,將語言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了他們的語文能力。接着,我提醒學生站在山頂看着眼前的大海,青蛙最想説什麼?它又會對青蛙説什麼?對於這樣的提問,孩子們會眾説紛紜。他們在無拘無束中學會了欣賞美景,讚美大自然和感謝他人。這就是童話的魅力,當課堂變成了孩子們的童話世界,當孩子們變成童話中的小主人時,那智慧的火花就會在孩子們的心中點燃,孩子們就會看到和青蛙所看到的一樣的廣闊無垠的大海。

3、創設閲讀情境,體現閲讀理念。《新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這對話過程中,我力求體現以下兩個方面的閲讀理念。首先,努力體現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為對話創設輕鬆和諧的氛圍,在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不是居高臨下地對待學生,而是進行和風細雨地引導,敞開心扉與學生思與思碰撞、心與心接納、情與情交融。當孩子們的理解獨特時,就表示贊同;當孩子們遇到困惑時,就熱情指導,耐心點拔,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一定會願讀、愛想、樂説、喜動的。其次,創設情境、促進美讀。孩子們喜歡在充滿形象、充滿情感的氛圍中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生動、逼真的課文情境,如在教學青蛙和松鼠對話這一部分時,創設真實的場景。讓學生演讀課文、跳台階等,這些活動實現了語言和精神的相互交融,使他們自由地傾吐創意的想法,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幸福地體驗心靈的快樂。四、重視情感教育,恰當使用激勵手段。恰如其分地運用激勵性語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自信。對於孩子來説,教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聲激勵的話語、一下讚許的點頭、一次輕輕的撫摸、一個樹起的大拇指、一次熱情地握手。都會使他們得到一種成功感,於是就會對你的課堂倍感興趣,自然你的教學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他使孩子終身受益,所以,本節課,我將力求恰當地使用激勵性語言,讓孩子們的心田得到暖流的澆灌,得到細雨的滋潤。

4、教學流程:

1、複習字詞,積累經驗。

2、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3、精讀課文,加深體驗。

4、拓展延伸,展開想象。

5、總結全文,昇華感情。

6、課外實踐,學會合作。

《青蛙看海》説課稿7

説教材

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敍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它在蒼鷹的指點下,跟着松鼠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跳,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大海的事,説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全文共12個自然段,分兩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講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須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而青蛙對自己是否能登上高山沒有信心。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講了青蛙跟着松鼠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向上攀登,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大海。課文言近旨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耐人尋味。課文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進行描寫,形象鮮明生動,插圖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利於學生的觀察、想象。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和文中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貼圖、青蛙頭飾

説教法、學法

一、情境創設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情境是學生主體參與的重要因素。給學生創設一個與課文相符的情境,在黑板上貼圖,讓學生在表演中再現情境,在朗讀中發展情境,從而激發學生活躍的思維,喚醒學生真摯的感情。感悟語言文字以“情”為後盾,學生學得自主,學得輕鬆。

二、導讀法

“讓學生充分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感情,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以學生的自主探究貫徹課堂的實在。

三、體驗感悟法

學生是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個體,有着不同的生活體驗,通過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和文中的角色同體驗,共感悟。

四、想象法

利用文中空白處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文章最後讓學生想象青蛙和松鼠會説些什麼,鍛鍊説寫能力,並從中領悟到深刻的道理。

五、評價激勵法

有人説:“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勵。”課堂上師生之間應是平等的交流,教師的評價應充滿着對學生的一種激勵。不管是教師語言、動作還是一個小小的表情,體現的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投入、學得愉快。

説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老朋友——青蛙

屏顯:青蛙在池塘邊。你們認識它嗎?(板書:青蛙)

2、誰能説一説青蛙一般生活在哪裏?(池塘、湖邊)

●青蛙是學生所熟悉的動物,這樣設計,可以把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課文內容聯繫起來,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這隻青蛙長期生活在湖邊,有一天清晨起牀,它忽然聽到一種聲音。

屏顯:動畫大海

那是海浪拍打巖石的聲音。藍天下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碧波盪漾,許多海鷗在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板書:海)

4、聽到海浪聲,青蛙就產生了一個願望,想看看大海。(補齊板書:看)

齊讀課題:青蛙看海

5、它能實現願望,看到大海嗎?你們想不想知道?就讓我們讀一讀這個故事吧!

●英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説:“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導讀,首先要導之以趣,激發學生強烈的閲讀動機和情感,使學生具有最佳閲讀心境。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自由讀文。

現在我們來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連貫的地方多讀幾遍。

2、誰願意站起來讀課文?指名分節朗讀課文,相機正音及難讀的句子。

3、檢查字詞:遊戲讀詞

蒼鷹松鼠長期一雙台階

善跑展翅吸氣失望喝水

一級一級歇一會兒

●充分體現低年級識字的重點,真正體現寓識於讀、以讀促讀。通過自由朗讀、分節朗讀及糾正字音,是學生真正把課文讀好,使課堂教學落到實處。

4、再次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出現了哪幾個人物?

貼圖:青蛙、蒼鷹、松鼠圖

它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想不想知道?誰願意為我們讀課文?

三、精讀感悟

1、學習第一部分內容。(1—3自然段)

⑴指名讀1—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

⑵讀後交流:

a、青蛙對登上高山有沒有信心(信心不足),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b、這對青蛙來説容易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吸了口涼氣”説明什麼?(被困難嚇住了)

(相機貼圖:高山、大海)

c、“怎麼上得去呢?”是什麼意思?你能換個説法嗎?

●通過變換句式和語氣,是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句意。瞭解青蛙要實現願望就必須付出艱辛,努力登上山頂,除此之外,是沒有捷徑的。

▲相機出示:

這是外在的客觀困難。

這是青蛙自身條件的侷限。

▲相機指導朗讀

d、這山能不能不過呢?為什麼?

▲相機指導朗讀蒼鷹的話。

(3)分角色朗讀1—3自然段。(男女生分角色讀)

●學生對語文教材反應往往是多元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努力為他們創設學習的最佳情境,在交流、探究中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羣策羣力,集思廣益,把學習引“深”或拓寬。

2、學習第二部分內容。(4—12自然段)

(1)同桌合作讀。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麼?

▲交流:

相機出示

天哪,這麼高的山!

a、讓學生體會到青蛙的自信。

b、體會松鼠的話語中藴涵的關心、啟發誘導及激勵。以及青蛙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

(2)指名分角色朗讀,再次深入體會青蛙在松鼠關愛下心情從“失望——興奮——有信心”的變化過程。

3、學習第11自然段。

①課中律動:體會青蛙上山的艱難。

過渡語:同學們,青蛙跟着松鼠開始登山了,你們想不想也來登山呀?好,讓我們也來跟它們一起跳。

(播放登山時的旋律,請三—四名學生戴頭飾扮青蛙,一步一步接連不停往前跳,其他學生青蛙叫)

②學生談感受,在體驗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累了就在草叢中歇一會兒,渴了就喝幾口山泉水。(結合課文有感情地讀)

●課堂上,學生扮演青蛙,將文中的形象和實際感覺聯繫已積累的經驗,展開聯想和想象,加深內心體驗,創設一個寬鬆、自由、開放的學習空間,在這種毫無拘束的學習氛圍中充分體驗角色的內在情感。抓住課堂上的最佳時機來指導朗讀、感悟,體現教師一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一切都在“演”中生成、體驗,在“讀”中感悟、深華。

四、學習第12自然段。

(1)經過千辛萬苦,它們終於跳到山頂,大海就展現在它們眼前。(多媒體出示大海的畫面。)

你們看,藍天下,滄海茫茫,無邊無際,煙波浩淼,搖漾着那一種翠綠色,那種翠色美得讓人目眩神馳,澄澈得又無以復加,映射着一片翠藍色的天,美麗如畫。整個海面如一塊巨大的翡翠,直連到天邊。

(2)你們覺得大海怎麼樣?(指名説)

你能讀好最後一句話嗎?

(3)想象練説:青蛙看到此情此景太高興了,它會對松鼠會説些什麼?松鼠會對青蛙説什麼呢?蒼鷹飛過來會説什麼呢?

●教師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引讀、表演讀、分角色朗讀),去體味課文的語言,感受人物的內心。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教師還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與課文相一致的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幫助學生在讀中理解品味語言,體會語言的魅力,培養對語言的感受能力,鍛鍊説寫能力,同時獲得情感的體驗,提高審美的情趣。

五、總結全文

1、小結: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從中懂得了什麼?(學生説)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2、合作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以上為賽課教學內容★

六、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口頭組詞。

2、看筆順圖自學生字,描紅課本上的生字。

3、説説是怎麼記住生字的?

4、交流書寫注意點。

5、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二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在教學生字時,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分析字型,記憶筆順,教師更應關注的是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及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七、鞏固練習

1、擴詞。

善()()()展()()()

級()()()蒼()()()

2、比一比,再組詞。

喝()吸()夫()蒼()

渴()級()失()槍()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教師應在教學中通過練習,讓學生掌握生字,正確運用生字,豐富詞彙。

八、拓展積累

1、小小的螞蟻、爬得慢吞吞的蝸牛和烏龜聽説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羨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請你想一句話,送給你喜歡的小動物。(指名説)

2、課後排練課本劇或收集有關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童話寓言,在全班交流。

●國小閲讀教學,不僅要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九、板書設計

青蛙看海

想看海→努力登山→看到海

《青蛙看海》説課稿8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第三冊第9課《青蛙看海》。《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話故事。敍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在蒼鷹的指引下,跟着松鼠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跳,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事。雖然這篇文章文字表面淺顯易懂,但文字中所藴含的道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卻是深厚的。這也正是二年級學生理解的一個難點。二年級學生理解水平還很有限,讀了課文學生能夠體會山高,但是與小青蛙爬山難卻聯繫不起來。因此我在課前先讓學生嘗試跳台階,感受小青蛙爬山的不易。從真實的體驗中讓學生領悟文中所藴涵的深刻道理。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總結出青蛙為什麼能看到海的原因,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中我以青蛙心情的變化為主線:蒼鷹的指引讓青蛙看到了目標,可是山是那麼高,青蛙失去了信心,感到非常失望;松鼠的出現和鼓勵卻給青蛙帶來了希望;在松鼠的指引和陪伴下,青蛙通過一步一步的努力,最終實現了看海的願望。

本課着重要達成的目標是:通過朗讀、表演來體驗青蛙登山看海那麼艱辛,懂得只有不怕困難、努力想辦法去解決並能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二、 説教學流程

一、板畫體驗,感受山高。

(板畫:高山)這高山,對於小青蛙來説,確實是高不可攀。體會山高其實也是讓學生看到青蛙登山的艱難。教學中我就抓住“天哪,這麼高的山!”這一句話讓學生反覆朗讀,由此感悟青蛙驚訝、害怕、擔心的心理。讓學生用動作來演示一下“吸了口涼氣”來幫助學生體會青蛙的憂愁與無奈,讓學生真切的瞭解青蛙當時的心情——失望。

二、實踐體驗,突破難點。

就在青蛙深感失望的時候,松鼠出現了,在松鼠的鼓勵與陪伴下,青蛙經歷了看到海的辛苦,為了讓學生也能深切的體會到這一點,我從四個方面着手的:

第一、 生活體驗。 課前先讓學生嘗試跳台階,感受小青蛙登山的不易。

第二、 情景體驗。 把課前的體驗帶到課堂中來,讓學生跟着青蛙一起來跳一跳,我們跳78下,如果累了可以休息一會兒。之所以讓他們跳78下,一是讓他們感受跳一下兩下是容易的,但是要跳那麼多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二是因為我們學校教學樓一共有78個樓梯,剛才只不過跳了教學樓的四層樓那麼高,跟直插雲霄的山相比,青蛙還要跳好長時間呢。這樣以表演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深切地體會青蛙為了看海付出的努力。

第三、 文字體驗。在學生有所感受的基礎上,順理成章地出示課文第11自然段,引導學生讀好這一自然段。理解“一級一級地往上跳”、“累了……渴了……”等詞句的含義。從文字中加深學生的體驗。

第四、 動畫體驗。 課件欣賞小青蛙和松鼠登山的動畫。將課文內容以動畫的形式顯現於學生面前,生動形象的畫面使他們深深記住課文內容。再次深切的感受小青蛙堅持不懈的登山看海精神。

三、創設情境,昇華體驗。

以“小烏龜也想去看海,可它一想到路途中會遇到那麼多困難,有點退縮了。”為題,讓學生用一句話來鼓勵鼓勵小烏龜。通過這樣一個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通過遷移訓練,促使學生積累和運用語言,深化對課文的理解,讓文中所藴涵的道理在學生心中得到昇華。

《青蛙看海》説課稿9

《青蛙看海》是國標版語文教科書二年級上期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敍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着松鼠一個一個台階地跳,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事,説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全文共12個自然段,分兩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講了青蛙想看大海,必須登上前面那座很高的山。而青蛙對自己是否能登上高山沒有信心。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講了青蛙跟着松鼠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向上攀登,最後終於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課文言近旨遠,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耐人尋味。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描寫,形象鮮明生動。課文中的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內容,有利於學生觀察、想象。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徵並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朗讀、討論、評價等語言實踐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懂得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其中根據學段要求,確定1、2兩個目標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深化學生的閲讀感受應是教學難點。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 一 課 時

我準備圍繞“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自讀課文,瞭解大意”、“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識字,鞏固練字”這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引導學生據題質疑,青蛙為什麼要去看大海?它看到大海了嗎?讓學生大膽猜想課文內容,從而激發讀書興趣。(搜索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地址 )

二、自讀課文,瞭解大意

在這個環節中,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在朗讀中自學生字,瞭解課文大意。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採用指名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逐節朗讀課文,對文中重點字詞句進行正音,課文中對話的朗讀,我着重指導。在朗讀的同時,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理解部分詞義。

四 自主識字,鞏固練字

下面我重點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第 二 課 時

一、巧設情境,複習詞語。

播放動畫:小青蛙捉蟲畫面,學生複習字詞,小青蛙就呱呱叫一下,學生複習的積極性很高。

二、細讀課文,順學而導,慢慢體會青蛙看到大海的過程

1、在多媒體渲染的情境中,自然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第一段,出示句子“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高山,就能看到大海了!”指導朗讀,比賽朗讀。

2、課文的第2、3兩個自然段,我着重讓學生體會“小青蛙認為自己能登上這座山嗎?”“ 小青蛙的話説明當時它是怎樣的心情?”接着讓學生

表演(吸了口涼氣),再模仿青蛙的口氣説話,讓學生充分體會青蛙對爬上這座高山缺乏自信,蒼鷹説的話通過朗讀、表演,適時點撥,讓學生充分體會。然後我再讓學生分角色讀這兩個自然段。

3、接着請小朋友們小組合作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至第十二自然段。討論:小青蛙看到大海了嗎?是誰鼓勵小青蛙,給小青蛙信心的?小青蛙是怎樣和小松鼠登上山頂的?小青蛙跟松鼠一級一級地跳上山頂,容易嗎?請全體學生起立跳一下,説説感覺。請全體學生起立連續跳二十下,説説感覺。再通過多媒體多媒體播放第二部分登山的配音、配樂及動畫,體會他們登山的辛苦,他們頑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刻苦精神。

課件再出示句子,齊讀,指名讀,小組讀,再練習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然後推選代表上台朗讀。

4、説話訓練:小青蛙和松鼠終於登上了山頂,他們的心情怎樣?

課件出示圖,指名説:“小青蛙和松鼠站在山頂上看到了什麼?會説些什麼?”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三、小組合作,表演課本劇

分組開展競賽,戴上頭飾,比一比哪組表演得最棒。師生一起擔當評委,並給優勝組頒發獎品。

四、實踐活動,課外拓展

課件出示。這些故事都告訴小朋友一個道理。下課後去看看這些故事,並説給爸爸媽媽聽聽。我們在班隊課上進行一次講故事比賽,看看誰是咱們班的“故事大王”。

五、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體驗當小老師的快樂。

在複習字詞的基礎上,藉助小青蛙呱呱的叫聲,出示“吸、階、級”三個左右結構的生字,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請學生交流字形的同時,我從旁點撥和指導,重點指導書寫“吸”字,邊引導觀察,邊示範板書。接着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讓學生在田字格中端正、規範地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青蛙看海(堅持不懈)

爬到山頂 看到大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