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能及其轉化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5.57K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機械能及其轉化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機械能及其轉化説課稿

機械能及其轉化説課稿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

能用實例説明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能解釋有關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之間相互轉化的簡單現象、

初步瞭解機械能守恆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認識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的過程、

動手設計實驗,勇於探索自然現象和身邊的物理道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心機械能與人們生活的聯繫,有將機械能應用於生活的意識、

樂於參加觀察、實驗、製作等科學實踐、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量守恆的理解和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教學方法:實驗演示法、分析歸納法

教學用具:粉筆、滾擺、單擺、上發條的玩具小車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手持粉筆頭舉起。以此事例提問:被舉高的粉筆具不具有能量?為什麼?

學生回答提問後,再引導學生分析粉筆頭下落的過程。首先提出,當粉筆頭下落路過某一點時,粉筆頭具有什麼能量?(此時既有重力勢能,又有動能)繼而讓學生比較在該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筆頭的重力勢能和動能各有什麼變化?(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

在粉筆頭下落的過程,重力勢能和動能都有變化,自然界中動能和勢能變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們共同觀察滾擺的運動,並思考動能和勢能的變化。

二、進行新課

機械能:讓學生分析靜止在桌面上的粉筆是否具有能量?(具有重力勢能)繼而讓學生分析在空中下落的粉筆具有什麼能?通過分析得知下落的粉筆既有動能,又有勢能。

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一個物體既有動能,又有勢能,那麼動能和勢能的和就是它的總機械能。

實驗1:滾擺實驗。新-課-標-第-一-網

出示滾擺,並簡單介紹滾擺的構造及實驗做法。事先應在擺輪的側面某處塗上鮮明的顏色標誌,告訴學生觀察顏色標誌,可以判斷擺輪轉動的快慢。

引導學生複述並分析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開始釋放擺輪時,擺輪在最高點靜止,此時擺輪只有重力勢能,沒有動能。擺輪下降時其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少;擺輪旋轉着下降;而且越轉越快,其動能越來越大。擺輪到最低點時,轉動最快,動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勢能最小。在擺輪下降的過程中,其重力勢能逐漸轉化為動能。

仿照擺輪下降過程的分析,得出擺輪上升過程中,擺輪的動能逐漸轉化為重力勢能。

實驗2:單擺實驗。

此實驗擺繩宜長些,擺球宜重些。最好能掛在天花板上,使單擺在黑板前,平行於黑板振動,以便在黑板上記錄擺球運動路線中左、右最高點和最低點的位置。分析單擺實驗時,擺球高度的變化比較直觀,而判斷擺球速度大小的變化比較困難,可以從擺球在最高點前後運動方向不同,分析擺球運動到最高點時的速度為零,作為這一難點的突破口。順便指出像單擺這種往復的運動,在物理學中叫做振動。

綜述實驗1、2,説明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實驗3:彈性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化。

演示課本動能和彈性勢能的轉化實驗。實驗可分兩步做。首先手持着木球將彈簧片推彎,而後突然釋放木球,木球在彈簧片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內運動。讓學生分析在此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第二步實驗,讓木球從斜槽上端滾下,讓學生觀察木球碰擊彈簧片的過程。然後,依據課本圖1—7,甲→乙圖和乙→丙圖分析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和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得出:動能和彈性勢能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自然界中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事例很多。其中有一些比較直觀,例如:物體從高處落下、瀑布流水等這些事例也可以讓學生列舉,説明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有些事例比較複雜,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條曲線(拋物線)運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是如何相互轉化的呢?(板畫足球軌跡,依圖分析)很明顯,在上升過程中足球的重力勢能增加;在下降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接着再分析足球的速度。足球在最高點時不再上升,説明它向上不能再運動。所以,足球在上升過程中,速度逐漸變小;在下降過程中速度又逐漸變大。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足球在上升階段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在下降階段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人造地球衞星在運行過程中,也發生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衞星由近地點

向遠地點運行時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向重力勢能轉化。直到遠地點時,動能最小,重力勢能最大。衞星由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時,重力勢能向動能轉化。在衞星運行過程中,不斷地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課後“動手動腦學物理”。

板書設計:

機械能及其轉化

1、動能與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2、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3、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機械能是守恆的。

教學後記:

機械能及其轉化説課稿2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對滾擺實驗的分析,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2、通過引導學生舉例並解釋一些有關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相互轉化的簡單物理現象,理解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培養學生運用能的轉化知識分析有關物理現象的轉化。

2、培養學生從能量觀點分析問題的意識。

情感與態度目標:

通過閲讀“科學世界”人造地球衞星,結合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教學難點:

解釋一些有關動能和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相互轉化現象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情境導入:

手持粉筆頭高高舉起。以此事例提問:被舉高的粉筆具不具有能量?為什麼?

粉筆頭下落的過程。粉筆頭下落路過某一點時,粉筆頭具有什麼能量?在該位置和起始位置,粉筆頭的重力勢能和動能各有什麼變化?(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在粉筆頭下落的過程,重力勢能和動能都有變化,自然界中動能和勢能變化的事例很多,下面我們共同觀察滾擺的運動,並思考動能和勢能的變化。

活動2【活動】合作探究:

1、實驗1:滾擺實驗。

圖11、4—1,出示滾擺,並簡單介紹滾擺的.構造及實驗的做法。

開始釋放擺輪時,擺輪在最高點靜止,此時擺輪只有重力勢能,沒有動能。擺輪下降時其高度降低,重力勢能減少;擺輪旋轉着下降;而且越轉越快,其動能越來越大。擺輪到最低點時,轉動最快,動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勢能最小。在擺輪下降的過程中,其重力勢能逐漸轉化為動能。

仿照擺輪下降過程的分析,得出擺輪上升過程中,擺輪的動能逐漸轉化為重力勢能。

“想想做做”用鐵鎖做單擺。

綜述實驗,説明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2、實驗2:彈性勢能和動能的相互轉化。

實驗分兩步做。

首先手持着木球將彈簧片推彎,而後突然釋放木球,木球在彈簧片

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內運動。讓學生分析在此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第二步實驗,讓木球從斜槽上端滾下,讓學生觀察木球碰擊彈簧片的過程。然後,分析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和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得出:動能和彈性勢能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3、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機械能守恆的條件是隻有動能和勢能的轉化。

4、科學世界

人造地球衞星在運行過程中,也發生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化。

它在近地點時,速度最大,動能最大;此時離地面最近,重力勢能最小。衞星由近地點向遠地點運行時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向重力勢能轉化。直到遠地點時,動能最小,重力勢能最大。衞星由遠地點向近地點運行時,重力勢能向動能轉化。在衞星運行過程中,不斷地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活動3【練習】達標反饋:

課本後練習。

活動4【講授】課堂小結:

1、動能與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2、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3、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機械能是守恆的

機械能及其轉化説課稿3

一、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

本節內容不僅要求學生知道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而且要了解轉化過程中遵從的規律。

內容由“機械能及其轉化”“水能和風能的利用”兩部分組成,教學的重點是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讓學生充分討論生活中的盪鞦韆、跳蹦蹦牀、拍皮球等過程中物體高度、速度的變化,進而討論動能和勢能的變化情況,引出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規律。

教學中,以滲透機械能守恆思想為前提,加強實驗探究,並利多媒體,用動畫,視頻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從影響物體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的角度判斷物體的機械能如何變化。教師起引導組織作用,儘可能讓學生合作探究,總結規律。“水能和風能的利用”這部分內容要很好體現物理與生活的聯繫,學以致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實驗、分析概括能力,他們對問題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求知慾更強,認識事物的興趣更濃,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探究、討論,主要引導學生分析、歸納。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麼是機械能;理解動能和勢能的轉化,機械能守恆;能的利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和觀察,瞭解機械能的轉化,及機械能與其他形式能的轉化。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滲透合理利用能源、保護環境意識的教育。

四、重點難點

1.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2.難點:

理解機械能守恆

五、教學過程

5.1一課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機械能及其轉化

教師活動,課題引入:播放過山車視頻,演示實驗:教材P74頁(自制教具)

學生活動,學生觀察、思考,教師激發學生自己提一些問題。

活動1講授機械能的定義

新課教學

學生活動:

知識回顧,教師PPT展示圖片,請你判斷下列物體具有哪種形式的能量?

(學案):在水平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具有()能;懸掛在天花板上的吊燈具有()能;拉開的弓把箭射出具有()能;在空中飛行的飛機具有()和()能 ;動能的大小跟物體的()和 ()有關;重力勢能的大小跟物體的()和()有關;彈性勢能跟物體的()有關

教師活動

學生完成學案後,教師直接給出機械能的定義。

(一)機械能

1.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2.物體具有機械能的總量等於動能、勢能兩種能量之和

活動2活動機械能的轉化

學生實驗探究

學生實驗探究單擺、滾擺實驗。教師指導:讓學生明確,哪些量改變?怎樣改變?哪些量不改變?能量如何轉化?

(學案)單擺實驗,滾擺實驗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歸納

(二)機械能的轉化及守恆

1.動能和重力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然後教師先舉幾個例子:玩具小車、彈簧門、筆,讓學生分析涉及哪些能量轉化?

視頻:何雯娜蹦牀決賽,學生歸納。

(學案)教師引導學生歸納:運動員在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當與蹦牀將要接觸時具有一定的動能。與蹦牀接觸後,牀面發生彈性形變,運動員的動能轉化為蹦牀的彈性勢能,當牀面達到最大彈性形變時彈性勢能最大。牀面在恢復原狀的過程中,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運動員在上升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2.動能和彈性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活動3活動機械能守恆

學生實踐活動,教科書。鐵鎖會打到鼻子嗎?

設置問題:為什麼鐵鎖會慢慢停下來?在動能和彈性勢能發生相互轉化時,還有哪些形式的能參與?如果沒有空氣阻力,鐵鎖將怎樣運動?

這樣引出機械能守恆學生較易接受,也更容易理解機械能守恆。

3.機械能守恆:當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時,機械能的總和不變。

然後:播放視頻:一些常見的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的事例。

現象解釋,舉例:盪鞦韆、跳蹦蹦牀、拍皮球等,引導學生自己歸納能量轉化。

活動4講授水能和風能的利用

圖片展示PPT,學生分析。

1.水能和風能是機械能

2.水能的破壞性釋放造成災害

3.在水(風)力發電站,水(風)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小結本節內容

Tags:4節,機械能,及其,轉化,課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