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説課稿模板合集5篇

來源:文書谷 1.35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認真擬定説課稿,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説課稿模板合集5篇

説課稿 篇1

一, 説教材:詩歌是文學女神桂冠上璀璨的明珠本單元所選的這幾首現代詩,它們的創業背景不同,風格情景不同,但都屬於抒情詩其中有抒發對歷經磨難而又經歷磨難而又充滿希望的祖國的摯愛之情,有表達了孤身居住孤島的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對祖國統一的期盼;有謳歌了青春,謳歌了希望,傾訴童年的夢想作者艾青,現代詩人,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曾赴法國學畫,後開始詩歌創作,回國後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被捕入獄,在獄中寫了詩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舉成名這首《我愛這土地》寫於風雨飄搖的1938年,那時日寇的鐵蹄正肆虐着祖國詩人面對山河破碎,無法抑制內心的拳拳愛國之情,報國之心,於是拿起筆,毅然投身抗戰洪流,寫下這首詩

二, 説目標:(教學目標)

1, 蘇霍姆林斯基:我一千次地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的全面智力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忽視詩歌的審美作用可以借詩歌來濡染心靈,陶冶情操,培養純正的趣味,提高學生的文學綜合素養,特別在這首詩中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

2,思想品德目標:讓學生體會詩中表現的對歷經磨難兒又充滿希望的祖國的摯愛之情

3,知識掌握目標:瞭解詩歌的特點,通過朗讀,背誦,拓展閲讀來培養閲讀詩歌的興趣

4,能力目標:能把握詩歌的意像,能體會詩歌 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學會欣賞詩歌

三, 學情分析:本人所教學的班級是八年級年七八兩班,這兩個班學生的基礎不夠紮實,理解能力並不高,特別是學生的厭學情緒較濃而且互相影響教學時不能只做純粹的分析,還應融會貫通促進學生理解接受

四, 説教法:1,本問的教學重點是朗讀品味詩歌,因此應先教給學生詩歌朗讀的具體方法,讓學生在朗讀中做到情感的遷移

2,本文的教學難點是意象的分析,即從意象入手引起學生的聯想與想象

3,合作探究;重視學生的參與合作,啟發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去探究,以此來突破:“欣賞文學做婆娘,能設身處地地體驗和理解作品”這一難點,從而體會詩的內涵

五, 説學法:1,重視學生的實踐調查:學生從調查學習入手,調查作者和寫作背景有關的材料,在調查中形成對詩歌的自我理解

2,多朗讀,朗讀中體會詩歌濃郁的情感,從而體會美感

3,把握意象分析意象,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完成請感的遷移

六, 教學設計

1, 介紹作者以及寫作背景:先由學生談談課前預習情況,談談收集到的關於詩人艾青,關於詩歌的寫作背景的資料,教師做必要的補充,強調創作的時代特點

2, 聽錄音,指導朗讀,注重分步驟朗讀

A,讀準字音(方法:學生讀,教師指導)桂冠( ) 璀璨( )謳歌( )洶湧( )

B,讀準節奏,學會斷句,學會讀輕重音(結合附文教師指導朗讀,學生討論,讀對讀懂)

教師示範一例: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詩句中“也”“嘶啞”“歌唱”應重讀,因為他們能突出抗戰時期悲壯的時代氣氛,也是“悲哀的詩人”(詩人自稱)所具有的`特殊的氣質和個性的深情流露因而讀重音的應是最能體現詩句感情的字詞根據詩句的意義來劃分停頓,即斷句為: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其餘有學生討論劃分,教師點撥全詩的節奏如下(展示課件)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着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着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休止息地吹颳着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温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C,教師導讀深入內容

提問:詩人説“我愛這土地”就是熱愛祖國,詩如何講“土地”與祖國相聯繫起來呢,這就是運用了象徵手法象徵:象徵與意象:象徵就是根據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繫,藉助某人某物的具體形象(象徵體),以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而所藉助的具體形象我們稱之為意象詩歌常藉助意象來抒發作者的主觀思想感情

本文意象象徵義分析:

土地這個意象象徵了祖國象徵了中華民族,鳥這個意象象徵了詩人自己,河流風這個意象象徵了我們民族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徵瞭解放前象徵了光明與希望,讓學生理解把握意象,指出意象的使用是詩人用來表現自己,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是詩人感情的寄託

D,課外拓展:(教師展示課件材料)

以下是我寫的一首淺顯的小詩《紙鶴》,請同學們找出詩中使用的意象,並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適當討論)

課間時

我疊了一隻紙鶴兒

它雪白雪白的

沒有一些兒顏色

但它——有一對可愛的翅膀

站在陽台上

我放飛我的紙鶴

它飄飄搖搖

隨風兒起起落落

終了時,卻落在了污渠裏

哦,我的紙鶴

我終於明白

夢其實只是一種美麗

(提示:詩歌借紙鶴這個意象,來表達理想與現實的衝突,紙鶴象徵着夢想)

E,作業設計:

課內作業:背誦這首詩,並能準確默寫

課外作業:合作探究找出郭沫若《爐中煤》詩中的意象,並能學習體會詩中藴涵的感情(印發材料)

附文: (女郎——象徵所摯愛的祖國,煤——詩人自己,我為了我的祖國身心憔悴,形容枯槁,表現對祖國的摯愛之情)

一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負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

二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該不嫌棄、我黑奴鹵莽?要我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樑,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

四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從重見了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

七, 板書設計: 我愛這土地 艾青

朗讀感情基調:深沉悲愴

意象 與 象徵

土地 —————— 祖國大地

鳥 ——————詩人自己

河流,風 ———————反抗精神

黎明 ———————解放區(光明與希望)

説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課文所處的地位及聯繫

語文出版社編寫的九年義務教育中學語文教材七年級、八年級(上)對淺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編寫。通過三冊的學習,學生對文言文有一定的學習基礎,有必要讓學生更深入地去學習、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樣式。文言散文在整個中學教育階段佔有不可忽視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級(下)第七單元開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記”篇幅相對前三冊出現的文章來得長。而《桃花源記》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它是我國千古散文中的奇葩,傳誦千古而不衰。這一課給學生印象好壞必將影響到以後學生對文言散文學習的興趣。因此,有必要對這一課進行時代的處理,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散文的興趣。

本單元在文體上屬於“記”一類的文字,四篇都被選入《古文觀止》作為傳誦千古的美文,學習、背誦這樣的文章對培養、提高學生的文言語感很有幫助。教學中應該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在學習現代遊記類散文和其他記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識,形成能力來學習這幾篇文言課文。

(二)教學內容

本課是本單元的重點,而作為文言文,在教學上,首先要幫助學生解決閲讀中遇到的字障礙,然後引導他們把握文章的大意,瞭解文章的主旨,並從現代的角度對文章的主旨作進一步思考,因此,本課共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瞭解作者,把握“記”文體特點,疏通文意並熟讀第二課時,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並從現代文的角度對文章的主旨作進一步思考,這是第一課時。

(三)教學目的

1、掌握“交通、問訊、絕境、間隔、無論、妻子”等詞的古今異義,掌握“志、尋”等字的一詞多義,及省略句的運用。

2、初步瞭解“記”的一般特點。

3、疏通文章

4、流利運用普通話朗讀

(四)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文的重點實詞和部分虛詞

2、順暢朗讀並熟讀成誦

3、領會本文按漁人所經歷的順序記敍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且詳略得當的寫法。

二、教學方法

1、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以存疑——質疑——解疑的模式解決字面上的翻譯。

2、運用歸納教學法學習實詞、虛詞,引導學生學會歸納同類知識點。

3、邊讀邊譯,反覆朗讀增強語感。

運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學習規律並形成習慣。

三、學法指導

1、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養成查閲資料、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課前佈置學生預習,瞭解作者、掌握新出現的字詞的含義,並能翻譯全文。

2、為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語言感受能力,課堂上儘量讓學生多讀。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

佈置預習、準備課文錄音帶、錄音機,並準備好《天仙配》音樂磁帶,小黑板。

(二)設置情景導入

現在請同學們欣賞一段音樂《天仙配》———(曲終)你從歌曲中聽見了什麼?看見了什麼?(待學生回答後歸結)歌曲描繪的是一副環境優美、夫妻怡然自樂、男耕女織的社會生活美景。這種美景過去有嗎?現在有嗎?將來有嗎?(學生作出回答後)不會,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誰能用一個成語來比喻?——“世外桃源”。是的,這個成語出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現在我們一起跟陶先生走進世外桃源吧。

以音樂渲染情境,美好的音樂能吸引學生,激起學生對審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預習檢查

1、全班齊讀課文。

2、教師出示卡片指名解釋字詞。

3、讓學生説説對“記”的理解。

4、指名概述課文內容。

朗讀一是為了檢查學生預習時關於字音的掌握情況;二是引導學生初步有節奏地朗讀課文,進一步地熟悉課文。卡片解詞有利於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程度,符合八年級學生應側重於基礎知識的積累原則。概述內容符合課標要求: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四)閲讀課文

1、聽課文錄音,注意讀音及朗讀節奏,進一步感知全文。

錄音示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更加專注閲讀課文。

2、瞭解作者及背景——以《愛蓮説》及《飲酒》兩篇詩文回顧作者,並讓學生藉助資料進一步介紹作者。之後,教師強調與本文創作有關的內容:陶淵明生活在東晉的分裂崩亡時期和晉末的換代之際,社會矛盾尖鋭,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他對東晉的黑暗現實不滿而歸隱,而對這些慘痛的現實,越來越堅決地否定自己所處的社會,不斷構思和嚮往理想的生活圖景。《桃花源記》就是他親筆繪出的理想社會圖景。

讓學生簡介作者是為了讓學生養成通過查閲資料蒐集信息的習慣並形成能力。教師的進一步補充強調則是為了後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礎。

3、解疑、掃除文字障礙

請同學把預習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詞句指出來,同學間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決的疑問由老師解答明確。

符合課標的閲讀要求——對課文的內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5、在個別字、詞、句排除疑難的基礎上準確翻譯並反覆朗讀。方法:同桌一人讀原文一人口譯,逐句疏通文章。對於串譯有不妥之處,師生共同加以糾正。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基礎。對於八年級學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詩詞並能嘗試着現代漢語把文意表達出來,已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節奏反覆朗讀並能熟讀成誦是國中生閲讀淺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讀課文沒,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見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引導學生熟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對作者描繪的“世外桃源”有個感性認識,同時讓學生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

説課稿 篇3

一、設計意圖

幼兒時期是培養幼兒愛國情感的最佳時期。為了對幼兒更好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幼兒從小形成良好的愛國主義情操,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結合學習歌曲的需要,我又設計了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整節教學活動。課件內容生動,色彩鮮明,動畫效果突出,通過每頁不同的畫面來滲透了每句歌詞的內容,便於幼兒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

1、活動目標:《綱要》中指出,幼兒音樂教育的任務是“教給幼兒唱歌跳舞等粗淺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等,陶冶幼兒的性情和品格。”教師結合《綱要》精神,對本次活動做了目標定位:

(1)能夠運用正確的方法演唱歌曲;

(2)吐字清晰,曲調、節奏準確;

(3)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2、活動重點:理解歌詞含義,完成演唱歌曲。

3、活動難點:附點音符、八分休止符、切分音的唱法。

4、活動準備:升旗圖片、小木棍、紅亮光紙、黃色亮光紙五角星、膠水、棉棒、濕巾、課件《國旗紅紅的哩》。

5、環境佈置:為了結合活動的需要豐富幼兒的視覺感受,突出歌詞的內容,我又在活動區內創設了環境,將亮光紙做的國旗粘貼在了活動區內,便於幼兒在活動開始的時候直接的觀察國旗,為活動創設了濃郁的愛國氛圍。

6、説教法:本次活動以集體活動為主,分組操作、討論為輔的方式進行。

7、説學法:本次活動運用了觀察法,視聽結合法,操作法,討論法來使幼兒獲得以下方面的有益經驗

(1)培養幼兒音樂的興趣和音樂的審美感;

(2)能運用正確的方法來演唱歌曲,有感情的表現出歌曲的激昂;

(3)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操,增長智慧。

二、具體説明教學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曲《走路》邊模仿歌詞動作走入活動室內,帶領幼兒進行發聲練習,並複習了上節課學習的歌曲。然後幼兒隨着歌曲《國旗紅紅的哩》來進入活動區內觀看圖片。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我國的國旗,在來看一下人們在國旗下進行什麼活動。通過隨歌曲進入活動區認識國旗,激發幼兒好奇心,熟悉歌曲主旋律,讓幼兒明確本次學習內容與國旗有關。幼兒活動方式是分散自由活動,以觀察為主,互相討論為輔,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幼兒是否在認真觀察圖片和國旗,在討論時是否與圖片有關,同時起到組織幼兒觀察和討論的作用。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師請幼兒説一説。

教師:小朋友,你們在活動區內看到了什麼?國旗是什麼顏色的,星星是什麼顏色的有幾顆?幾顆大,幾顆小呢?人們在幹什麼?我這樣做是,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對國旗進行初步的瞭解,幼兒參加活動的方式是集體活動個別回答問題,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幼兒的回答內容是否準確,同時起到提示幼兒回答問題的作用。

(二)教師帶領幼兒結合課件學習歌曲

1、觀看課件1出示國旗動畫圖片。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課件,欣賞歌曲好嗎?我是這樣想的,讓幼兒通過觀看動畫進一步對歌曲有所瞭解,並結合圖片來熟悉整首歌曲的歌詞內容。使幼兒便於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幼兒參加活動的方式是集體觀看課件個別回答問題。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幼兒回答問題是否準確,是否真正的理解歌詞內容。同時起到操作課件,提示幼兒理解歌詞內容的`作用。

2、觀看課件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隨着課件學習歌詞好嗎?這樣做是,讓幼兒隨着課件結合圖片,分句的學習歌詞內容。幼兒的活動方式是集體齊學歌詞。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幼兒在學習歌詞時是否認真,複述是否流暢。同時起到操作課件,輔助幼兒學習歌詞的作用。

3、請幼兒隨着課件的演示來欣賞長城的景色,起到歌詞和歌曲的銜接作用。

4、觀看課件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隨着課件學習歌曲好嗎?重點學習符點音符、八分休止符、切分音的唱法。通過運用課件來學習歌曲的唱法,加深幼兒對於歌詞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打破了教師教,孩子學的傳統教學手段。幼兒的活動方式是集體學習歌曲唱法。教師在這活動中關注幼兒是否認真學習歌曲的唱法,對於符點音符、八分休止符、切分音的唱發是否準確,有無不開口演唱的幼兒。同時起到操作課件、輔助幼兒學習歌曲的作用。

(三)教師帶領幼兒重新觀看課件,集體、分組讓幼兒演唱並指導、糾正幼兒錯誤的發音。這樣做是,讓幼兒重新的整體演唱,使幼兒在演唱時做到歌詞連貫、吐字清晰,節奏準確等,加強鞏固幼兒對歌曲的掌握。幼兒參加活動的方式是集體、分組相結合。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幼兒對於符點音符、八分休止符、切分音是否掌握,在演唱時歌詞,曲調是否準確。同時起到操作課件,指導、糾正幼兒錯誤發音的作用。

(四)教師向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小朋友,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無論我們走到哪裏,都要時刻的記住我們是中國人。通過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幼兒從小形成良好的愛國情操。幼兒參加活動的方式是集體教學。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幼兒是否認真的聽老師講解,同時起到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三、結束部分

粘貼活動“我愛國旗”教師,小朋友,我們認識了國旗,現在我們一起來做面小國旗好嗎?我這樣做是,通過幼兒動手粘貼,加深幼兒對於國旗的認識,結合了歌曲的伴奏,讓幼兒對歌曲又進一步的加深了記憶。幼兒參加活動的方式是分組動手操作。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幼兒粘貼是否準確,星星的位置是否準確,是否有不動手操作的幼兒,粘貼完畢的幼兒是否用濕巾擦手,是否保持了環境衞生。同時起到組織,指導幼兒粘貼的作用。

四、效果預測

通過本次活動,在認知方面希望幼兒在原有演唱技能的基礎之上,學會附點音符、八分休止符和切分音的唱法;齊唱時,能在節奏、速度、表情方面和諧一致。能在智力開發方面,希望提高幼兒的音樂聽力、記憶力、感受力等。在能力培養方面,希望能提高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活動中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1、在演唱時,幼兒對於符點音符、八分休止符和切分音的唱法錯誤;

2、對於歌詞的第四、第五句裏的“哩”和“啦”的順序弄混;

3、在演唱時,不能表現出歌曲的節奏鮮明和情緒的激昂;

4、在粘貼時,對於大星星和小星星的數量及位置弄混。

説課稿 篇4

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來闡述本次説課。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本節課主要講述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式。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解法,所以,為本節課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學習打下基礎。另外,本節課是後續學習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礎,它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故而,既鍛鍊了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還能夠完善學生在方程這一部分的知識,讓學生在方程這一部分形成比較完善的體系。

二、説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

本階段的學生類比推理能力都有了一定的發展,並且在生活中已經遇到過很多關於一元二次方程的具體的事例,所以在生活上面有了很多的經驗基礎。為本節課的順利開展做好了充分準備。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瞭如下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式,瞭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漸形成數學建模的數學思想以及提高類比遷移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數學建模,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四、説教學重難點

本着新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瞭解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式。

(二)教學難點

建立數學模型列方程。

五、説教法和學法

古人云: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句話説明教學是有一定的方法,但是卻沒有固定的方法,難能可貴的是選擇適合自己以及自己學科的'方法。所以,我針對數學學科以及學生等特點,制定瞭如下的教學方法:講授法、練習法、小組討論法。

六、説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採用複習舊知的導入方法。我會讓學生回顧之前學習過哪些方程,並對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進行回顧。在學生充分回憶以後,明確本節課學習國中階段的最後一種方程,《一元二次方程》。

這樣的設計既可以考察學生對之前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夠為今天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打下基礎。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新知探索環節,首先我請學生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給一元二次方程下定義。

學生根據已有基礎,能夠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文字描述。即方程的兩邊都是整式,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最高次數是2。

為了加深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理解以及對於一般式的掌握。我出示例1,矩形鐵皮長100cm,寬50cm。將四周突出部分折起,製作一個無蓋方盒。如果要製作的無蓋方盒的底面積為 ,鐵皮各角應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學生能夠列出方程 ,化簡得 。

追問學生,這個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呢?學生通過判斷,讓學生再寫出幾個一元二次方程。

為了加深學生對於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適當的給出反例,讓學生判斷是否為一元二次方程。所以,我出示題目,用買10個大水杯的錢,可以買15個小水杯,大水杯比小水杯的單價多5元,兩種水杯的單價各是多少元?並追問,這個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呢?通過正例和反例的對比,學生對於一元二次方程已經有了非常直觀的理解。

通過正例和反例的對比比較,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而且通過這種辨析,能夠加深學生對於概念一般式的理解,在辨析的過程中逐步的形成對概念的認識。達到了循序漸進的目的。

接下來,請學生利用前面的多個方程,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思考什麼樣形式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我會加入到學生的討論當中去,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指導。在學生充分討論以後,小組派代表進行回答。師生共同總結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 是二次項,a是二次項係數;bx是一次項,b是一次項係數;c是常數項。

對於 這一部分是學生容易忽略的,所以我會加以強調。追問:為什麼要規定 呢?由此讓學生明確 這一重要條件。

最後簡單講解一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在這一過程中,通過適當的引導,放手讓學生進行探究,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及教師的引導性,符合課標這一理念。

(三)課堂練習

第三個環節是課堂練習環節,出示問題,將方程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並寫出其中二次項係數、一次項係數和常數項。

通過這樣一個問題的設置,能夠將本節課的重要知識點再進行鞏固一遍,鞏固對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認識,為後面討論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作準備。

(四)小結作業

最後一個環節為小結作業環節,關於課堂小結,我打算讓學生自己來總結什麼是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式以及一般式中的注意事項。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總結概括能力,讓我在第一時間得到學習反饋,及時加以疏導。

在作業佈置上,我讓學生思考一元二次方程應該如何求解呢?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為下節課的學習留下懸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七、説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遵循簡潔明瞭突出重點的意圖,這是我的板書設計。

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本課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裝飾色彩,瞭解裝飾色彩在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應用,瞭解民間藝術中裝飾色彩的特點和表現方法,在教學體驗活動中感受裝飾色彩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通過對比分析,讓學生了解色彩的寫實性,瞭解裝飾畫在造型手法上突出古拙、簡練、誇張、變形的特點,用色方法上體現鮮豔、對比強和誇張的特點。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和《美術新課程標準》中造型與表現中的階段目標,我確定本節課要達到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理解色彩的概念和作用。

②、增強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感知能力。

③、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塑造學生初步的審美心理結構,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1瞭解民間藝術中裝飾色彩的特點及表現方法。

2.知道裝飾色彩在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應用,學習和掌握色彩的用色方法,運用裝飾色彩創作裝飾畫。

3.在教學活動中感受裝飾色彩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瞭解裝飾色彩在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應用,瞭解裝飾畫在造型手法和用色方法上的特點,運用裝飾色彩創作裝飾畫。

教學難點:裝飾畫的造型突出誇張變形,色彩對比強。

二、學情分析:

⑴、説學生現有階段的水平和能力

接下來我對學情進行分析:六年級的`學生在前段的學習中掌握了關於裝飾畫的學習方法(如裝飾畫的特點等)此階段的學生對色彩具有了極強的興趣,關注的注意力增強,能夠準確地對作品進行分析並且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對於色彩的感受。

⑵、説課標確定本階段學生應達到的能力

在美術課標中確定本階段學生在造型與表現領域中應達到的能力是:學習和掌握裝飾色彩的用色方法,運用線條、形狀、色彩等造型元素以描繪的形式,運用裝飾色彩創作生活中的裝飾畫。

三、説教與學的方法

1、教學分析: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明確 “學生為本”的教育設計理念,根據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通過一個簡單的生活圖片對比、大量的裝飾色彩圖片的欣賞,激發了大家的興趣,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腦中對本課時所學的內容有一個完整的感性認識;接着我再利用講述法導入正題,引出裝飾色彩的概念,並引導學生觀察、運用。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適時指導,以增加學生的理性認識,突出本課時教學的重點。

2、學法分析:

遵循“學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做到學與練緊密結合。讓學生先認真觀察、總結,再操作,將觀察——發現——交流——歸納等學習方法融合到創作的要點和難點。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課堂導入:裝飾畫中的牛與自然界中的牛對比。(展示)

引出本課課題:裝飾色彩

設計意圖:《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有貼近生活化的圖片對比可以更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為下一步的講授打下基礎。

(二)講授新課

1.學習裝飾色彩。

結合民間裝飾畫作品講授裝飾色彩找出其特點:色澤鮮明、豔麗、明快、簡單。(板書),引出裝飾色彩的含義。

設計意圖:雖然面對的是心理日趨成熟的高年級學生,但是不能忽略了任何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的環節,就興趣而言單純的講授含義並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抓住學生的興趣來初步解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2.分析裝飾色彩的運用方法

利用收集的民間裝飾畫作品,組織學生交流。

教師的有效提問和學生交流活動來完成怎樣運用裝飾色彩來體現誇張變形的裝飾畫。

設計意圖:這是本節課的難點環節之一。我在這一節課中將探究與自主學習相結合,通過提出——觀察——發現——交流——歸納等學習方法來攻克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3.介紹裝飾色彩在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運用。

觀看教學。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一個環節可以使學生有效地瞭解裝飾色彩在生活中和藝術作品中的運用,將書本中美術帶到了學生們的身邊,貼近學生們的生活實際。

使學生們瞭解民間裝飾色彩於生活、高於生活的道理。

4.教師演示

(1)展示並分析學生的優秀作品。

(2)教師示範作品。

設計意圖:在美術教學中,示範與演示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發,通過教師的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書本與實踐的聯繫,更好的理解用色和用線有效地解決繪畫中可能會出現的困難。

5.佈置作業要求。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而制定。

(三)、完成作業,教師進行輔導。在輔導過程中體現分層、分類輔導,注意培養學生個性作品,體現學生差異。

(四)、評價

組織學生進行展示與評價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展示和評價。

在評價中以學生的客觀表現為主要依據,突出教學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過程中加強評價的互動與反饋,重過程、輕結論。

(五)、課後拓展

請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裝飾色彩。

設計意圖:讓生活走進美術,讓美術表現生活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去找尋生活中的裝飾就可以將美術知識與生活有效結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