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説課稿模板合集十篇

來源:文書谷 1.01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説課稿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門】説課稿模板合集十篇

説課稿 篇1

一、教材解析

《神筆馬良》是長春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11版塊第三課的內容,本版塊的主題是奇思妙想。我們都知道想象是創造的開始,可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多麼重要。本文充滿了童趣和想象,是一篇深受兒童喜愛、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窮苦人家的孩子馬良歷經坎坷、最後用畫筆戰勝邪惡,得到窮苦人民愛戴的故事。全篇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內容淺顯易懂,可讀性強,是訓練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能力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由於本篇課文篇幅較長,學生年齡又小,並且三年級是由識字教學向閲讀教學轉變的轉折期。況且農村的學生在素質方面也與城裏的學生有一定的差別,給予本班實際情況,以及教材的特色,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以下幾點:

知識與技能:

1、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能根據提示覆述馬良巧懲大官的過程。

2、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文章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 藉助語言文字訓練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價值觀:學習馬良不畏威脅誘惑,一心為窮苦人民做好事的品質,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滲透愛憎分明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1、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能根據提示覆述馬良巧懲大官德過程。

2、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文章的內容。

四、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滲透愛憎分明的情感。

説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一。葉聖陶先生説:“教是為了不教。”本着這一教學思想,我採用以下兩種方法教學。

(1)情境教學法: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和運用音樂渲染情境,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感悟能力。

(2)以讀促悟法:採用多種形式的讀,感悟文章內容。

學法:我貫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指導思想,本着教是為了學服務,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方法。《語文課標》也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講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所以本課學法主要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讀中學,思中悟。

説流程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在課的伊始。我播放《神筆馬良》的動畫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且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動畫片,做到學有目的。這一環節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初步感受本文的語言美,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喚起心中美好的情感,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這也充分體現了情境教學法的恰到好處。

二、回憶舊知,理清脈絡。

這一環節通過複習,讓學生獲得整體感知,分清層次。

三、講讀1—5自然段。

首先讓學生分角色讀文,然後用:“因為——所以——”句式回答:白鬍子老爺爺為什麼將神筆送給馬良。目的在於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歸納概括能力。然後用筆分別畫出馬良喜歡畫畫的句子和用心畫畫的句子,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馬良的刻苦學習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從而為下文馬良學畫目的做了良好鋪墊,也為突破重難點做了準備。

四、講讀6—10自然段

首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想:馬良的神筆神在哪?他用神筆為人民做了那些事情?這樣讓學生攜疑讀文,有目的讀文,目的在訓練學生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根據學生的回答我順勢提出問題:這麼神奇的筆,大官早就垂涎三尺,想法設法想得到神筆,那麼馬良是怎樣巧妙懲罰大官的呢?請同學用:馬良“先——然後——接着—— 最後——終於——”説一説馬良巧懲大官的過程。這樣的設計,既降低了難度,也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使學生説話有條理性。

五、激發認識,提升情感。

在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説説:“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會用它做什麼?”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在學生説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學習馬良的思想品質,而不是羨慕那支神筆。然後出示詩歌,讓學生仿寫詩歌,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想象能力。

六、總結全文

通過學習,希望同學們在以後做人做事時,要明辨是非、愛憎分明。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收到別人的喜愛。

七、課後作業

1、讓學生閲讀我給他們事先蒐集的故事,從故事中感悟人物美好心靈。

2、讓學生課後蒐集表現人物美好心靈的童話故事和神話故事,為下週故事會做準備。

通過這兩個作業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個微型教案,在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此板書設計清晰直觀,力求全面而簡明地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便於學生理解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板書設計:

神筆馬良

為窮人(1)畫耕牛 (2)畫牢門 (3)畫水牛(愛窮人)

為大官(4)畫大海 畫 船 畫 風 (憎惡人) 愛憎分明

以上是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做的説明,總之本節課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讓學生有本可依,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滲透愛憎分明的情感。

説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女”。

2、模擬自選商場,設置購物情況,在環境識字同時進行口語交際,瞭解自選商場的售貨方式,體會它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3、讓學生願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商品的詞卡、學生自帶的商品、學生蒐集的食品包裝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探究生活,談話引入

1、談話引入:小朋友們,你們去過自選商場嗎?揭示課題。

2、認讀生字:商、場。

3、教師扮演記者採訪學生,請學生談談自己去自選商場購物的感受。(如:商品很多,價格比校便宜,可以自由選購,很方便等等。)

二、聯繫生活,交流展示

1、聽説大家蒐集了許多商品包裝袋,也認識了部分漢字,請讀給同伴聽。

2、學習小組的組員互相交流。

3、將學生蒐集的包裝袋貼在展示板上。

三、走進生活,情境識字

1、創設情境。

教室的四周擺着許多自選商場的商品,有面包、牛奶、糖果、方便麪、火腿腸、牙膏、毛巾、洗衣粉、鉛筆、臉盆、牛肉乾、尺子、作業本、鉛筆盒……

2、談話:小朋友,現在我們這兒便是自選商場了,你們瞧,這個自選商場的東西也不少。

3、學習生字:東、西。

4、教師出示詞語卡片。

miàn bāo niú nǎi huǒ tuǐ chánɡ yá ɡāo máo jīn

面 包 牛 奶 火 腿 腸 牙 膏 毛 巾

xǐ yī fěn qiān bǐ chǐ zi zuò yè běn

洗衣 粉 鉛 筆 尺 子 作 業 本

5、教師要求:哪一小組最快記住的詞語,便能拿下詞卡,作為提貨單,憑提貨單馬上可以拿到相對應的商品。

6、小組合作學習:藉助拼音認讀詞語,小組交流,用什麼方法最快記住詞語,對小夥伴提醒什麼?

7、鞏固字詞:小組派代表認讀卡片,憑卡片現場選購相對應的商品。

⑴ 認讀注音的詞語。

⑵ 認讀不注音的`詞語。

⑵ 認讀詞語中的生字。

⑷ 怎樣記住漢字“本、筆”?(“本”用“木”字加一橫的方法記;“筆”用出示毛筆引導識記。)

⑸ 把認讀的字詞讀給同伴聽,讀給其他學習小組的組員聽。

⑹ 到教室四周找相對應的商品。

8、商品分類。

哪些商品擺放在同一貨架上。

⑴ 指名擺詞卡(麪包、牙膏、鉛筆、牛奶、毛巾、洗衣粉、火腿腸、作業本)。

⑵ 讀詞。

9、小結:商品分類擺放,人們在自選商場購物真方便。

10、出示句子:“在自選商場買東西真方便”指導朗讀。

四、熱愛生活,拓展識字

1、環境識字:教室四周中還擺放了許多商品,上面有些字大家可能認識也可能不認識,現在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商品包裝或商標上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學習夥伴,也可以請教老師。

⑴ 生挑選商品,並認讀商品包裝上的漢字。

⑵ 生到講台上,找一找相對應的詞卡貼在商品上,並讀一讀。

2、教師採訪“購物”的學生。

你選購了什麼商品,讀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聽。

3、指名生去認讀上課時貼在展示板上的食品包裝中的漢字、詞。

4、佈置任務,課後延伸。

小朋友們課後再去搜集商品包裝袋或商標帶到學校,貼在展示板上,當小老師教其他小朋友們認字。

5、總結:在生活中,只要小朋友們用心去觀察去思考;會認識更多的字。

第二課時-自選商場教案説課稿

一、複習鞏固

1、開火車認讀商品名。

2、開火車認讀生字。

3、複習女字旁,説説你認識的女字旁的字還有哪些?

二、學習課文

1、學生自學課文:

注意自學方法:把不會拼讀的詞語用鉛筆做上記號。

2、小組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由小組自由決定用怎樣的方式學習。(如:一個人一個人輪讀,沒輪到讀的同學認真聽,並用筆做出別人讀得不對的地方;每個小組成員都當一次小老師,帶小組員讀,不會讀的,互相幫忙等等,只要是對學習有幫助,怎麼合作都可以。)教師巡視指導。

3、彙報學習情況

請2個小組的同學讀一讀。評議。

注意長句的停頓:我和媽媽/從貨架上/選了一些食品。收款的阿姨/用電腦/很快算出了要付的錢。

4、理解課文:

師:你們認真讀了課文,讀懂了什麼呢?

生:他們是從貨架上選東西的。

師:對,他們是自己直接從貨架上選的,不需要售貨員的幫忙。你還知道些什麼呢?

生:我還知道了,自選商場裏收錢時用電腦算的,而且算的很快。

生:在自選商場買東西很方便。

師:對啊,自選商場裏商品的擺放是向顧客開放的,只要你想買,你可以直接從貨架上選,然後到收款台付款,非常方便。

三、看錄像,做實地演習-自選商場教案説課稿

1、看在自選商場購買商品的錄像,讓學生對自選商場有更深一步的認識。

2、學生表演在自選商場買東西。

四、指導書寫“尺、毛、巾、牙””

1、找一找,找出每個字的關鍵筆畫。

2、看一看,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想一想每個字的筆順,再書空。

4、教師範寫。

5、學生描紅,臨寫。

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垂直與平行”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直線、線段、射線的性質、學習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在“空間與圖形”的領域中,垂直與平行是學生以後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幾何形體的基礎,也為培養學生空間觀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是在學習了單一的直線知識後,開始學習兩條直線間的關係,為以後學習複雜的幾何圖形打下基礎。

從學生思維角度看,垂直與平行這些幾何圖形,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學生頭腦中已經積累了許多表象,但由於學生生活的侷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較困難;由於年齡特點的原因,學生空間想像力不強,想像理解局部不想交,但延長後相交有一定的難度;還有學生年齡尚小,空間觀念及空間想象能力尚不豐富,導致他們不能正確理解“同一平面”的本質;再加上以前學習的直線、射線、線段等研究的都是單一對象的特徵,而垂線與平行線研究的是同一個平面內兩條直線位置的相互關係,這種相互關係,學生還沒有建立表象。這些問題都需要教師幫助他們解決。

二、説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本節課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1、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感知生活中的垂直與平行。

2、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位置關係。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及空間想象能力,引導學生樹立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特別要注意對看似不相交,而實際上可以相交現象的理解。教學難點是:正確理解“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質屬性。

三、説教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年年齡特徵,我選用了歸納法、比較法和觀察分析法。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和學情狀況,結合數學知識的生成特點,設計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分類比較法和觀察發現法。即先讓學生想像在一個平面上有兩條直線,並記下它們的位置,找出一些有代表性進行分類比較,得出平面內的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有“不相交”和“相交”兩種情況,然後帶領學生逐一進行研究和學習。這樣既體現了知識的邏輯性,有照顧到了學生的特點。在每學習一種位置關係後,便讓學生舉出身邊平行和垂直的例子,以加深學生的映像。最後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增加課堂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得出兩個結果:同時平行(或垂直)於一條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四、説教學設計

(一)發揮想像,創設情境

教師首先説明本節課的地位及目標,即我們在前面學習了直線、射線及線段的有關知識,本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與直線有關的知識——研究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係。

關於歸納分類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的素材,我採取了從學生中來的方法。讓學生拿出一張白紙放在桌面上,閉上眼睛,展開想像,想像這張紙不斷變大,紙上出現了兩條直線,然後睜開眼睛畫下這兩條直線,這樣做即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又為下面的兩直線的位置關係分類提供了素材,因為素材是來自於學生自己的,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一環節中,重點要分析清楚局部不相交,但延長後相交的例子,當學生把這樣的兩條直線分到不相交這一類時,教師應安排學生自己動手把這兩條直線延長,並指出因為直線可以兩端無限延長,所以我們這麼做是可行的。在學生分析歸納的基礎之上,得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分為不相交與相交兩種情況。同時我們還可以問一問學生,我們能不能畫出第三種情況。

(二)逐一研究、認清概念

在學生對自己提供的素材進行分類的基礎之上,得出了兩直線位置關係的兩種情況,然後告訴學生,下面我們來一一對這兩種情況進行研究,先研究不相交的,教師給出平等的定義,並告訴學生,要注意定義適用的範圍、滿足的條件,這也是以後學生概念應注意的問題。這裏對於在同一平面內,學生理解起來會很困難,我是提前做好了一個長方體的盒子,在盒子的不同平面上畫兩條直線,讓學生觀察它們能不能相交,叫不叫平行。還指出不相交是永不相交,不論把直線怎樣延長,它們都不會相交;平行是研究的直線的位置關係,兩條距離相等的曲線不能叫平等。接着讓學生觀察舉例。

講完了平行之後,引導學生,我們再來研究第二種情況,兩直線相交的,讓學生觀察兩直線相交構成了幾個角,並觀察角的大小,得出在兩直線相交的情況中,有一種特殊情況,即所成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然後引出垂直與垂足的定義,並上學生舉例。

(三)動手操作,加深理解

在讓學生完成了課本讓練習中的第一題後,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木棒,擺一擺,先擺同時平行於一條直線的兩直線,觀察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再擺同時垂直的。這裏要注意語言的表述及指代清楚。

(四)運用概念、鞏固拓展

課後我佈置了找平行和垂直的作業,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

説課稿 篇4

寫一篇説課稿的步驟 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一、簡析教材 教材是進行教學的評判憑據,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教師要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容、教學 目的、教學重點、難點。

①教材內容部分要求説明講稿內容的科目、冊數,所在單元或章節;②教學內容是什麼?包含哪些 知識點;③本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後的聯繫;④教學大綱對這部分內容的要求是什麼;⑤教 學目標的確定,一般從知識目標、智能目標、德育目標幾個方面來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的確定,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它的確定要遵循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教學的難點是學生學 習時困難所在,它是依據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而定。

二、闡述教法 教師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怎樣運用教材,引導學生搞好學習,這是教法問題。教學得法往往是事 半功倍。在撰寫説課稿時應簡要地説明:①教法的總體構造及依據;②具體採用了哪些教學方法、教學手 段及理由;③所用的教具、學具。教學實踐證明,一堂課根據教材特點選用幾種不同才教法結合使用,可 增強教學效果。

三、指導學法 學法包括"學習方法的選擇"、"學習方法的指導"、"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在擬定時應突出地説明:

①學法指導的重點及依據;②學法指導的具體安排及實施途徑;③教給學生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哪 些能力,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概説教學程序 這部分內容實際就是課堂教學設計,但要與流水賬式的條款羅列區別開,既要有具體步驟安排,又 要把針對性的理論依據闡述融會其中。

擬定時應科學地闡述:①課前預習準備情況;②完整的教學程序(主要是:怎樣鋪墊、如何導入、新 課怎 樣進行、練習設計安排、如何小結、時間如何支配、如何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大課堂的密度、強化 認知效果);③扼要説明作業佈置和板書設計;④教學過程中雙邊活動的組織及調控反饋措施;⑤教學方 法、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學法指導的落實;⑥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及各項教學目的的實現。

在撰寫時應重點講清楚每個環節安排的基本思路及其理論依據,還要做到前後呼應,使前三個方面 內容落實到實處。

五、教學效果分析 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深廣度的估計,學生達成教學目標狀況的估計。

説課活動分課前説課和課後説課兩種形式,不論是課前説課還是課後説課上述內容必須闡述清楚。

課前説課還應説疑點,説明在備課中自己拿不準的疑點,求教於其他教師。課後説課還應包括"學生學得怎 樣"的教學效果評估。

撰寫説課稿不必拘泥於固定、呆板的模式。可以分塊寫清,按部分闡述;可以按照整體構思融為一 體,綜合論述。另外,在語言表述上,既要把問題論述清楚,又切忌過長,避免陳詞濫調,泛泛而談,力 求言簡意賅,文詞準確,語言針對性強。要做到這些,並非易事,還需要認真學習,深入研究,多下苦功。 説課稿範例 各位評委老師:

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奴隸英雄》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第十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課。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關於古今中外英雄人物的,意在讓學生走近英雄人物,瞭解他們的英雄事蹟,感受他們的英雄氣概,激發對他們的崇敬之情。

本文寫了斯巴達克在古羅馬鬥獸場被逼先與獅子搏鬥,得勝後,又跟十個奴隸搏鬥,他便動員奴隸們起來反抗並帶領奴隸們舉行起義的故事,揭露了奴隸主貴族的殘忍和奴隸社會的黑暗,歌頌了奴隸英雄斯巴達克的勇武、富有反抗精神。

全文分成四個部分:首先課文闡述了當時的社會情況,交待了斯巴達克的身份和特點。然後寫斯巴達克打死了獅子,司令官下令讓他和十個奴隸打,並且都拿着武器。接着又敍述了斯巴達克啟發奴隸弟兄訴説苦難,激起他們對奴隸主的仇恨,鼓勵他們起來反抗。最後講奴隸們在斯巴達克的帶領下衝出鐵門,舉行起義。課文的重點是斯巴達克啟發奴隸弟兄們訴説苦難,動員奴隸們起來反抗的部分。這一部分的內容直接反映了劇本的主旨:揭露奴隸主的殘忍本性,歌頌斯巴達克勇武、富有反抗的精神。

課文是一個獨幕劇,與平常所見的文章表達形式有所不同。劇本開頭先説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劇中人物和佈景等,然後再寫人物對話。故事中情節的發展變化,人物的動作、感情、語氣等,則在括號里加以註明。

斯巴達克作為奴隸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蹟數不勝數,作者寫這個獨幕劇,特意選擇鬥獸場這一地點,選擇斯巴達克帶領奴隸們舉行起義這一特定的事件來展開故事。全文情節緊湊,主題鮮明,扣人心絃。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雖然也知道不少英雄人物的故事,但是這篇課文講的是兩千多年以前在羅馬城鬥獸場上發生的奴隸起義的故事,學生缺乏對那段歷史的瞭解,不清楚當時的社會背景,與文本有很大的距離。

另外,這是一個獨幕劇,它的表達形式與平常所見文章不同,學習方法也不一樣,學生沒有很多學習的經驗,不能很好地把括號裏表示人物的動作、感情、語氣等內容和對話聯繫起來閲讀和思考,因此,他們難以深刻地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閲讀起來有障礙。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本年級的教學目標,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自主學習生字新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鬥獸場、奴隸、殘殺、連滾帶爬”等詞語;進一步把握劇本的特點;對奴隸制社會及斯巴達克起義有所瞭解。

五年級的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還要繼續培養。有些可以在語境中加以理解;而有些詞語的理解要老師幫助提供資料,如“鬥獸場”、“奴隸”等。

目標二:分角色朗讀課文,從羅馬貴族的殘忍與斯巴達克的英雄氣概兩方面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學習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了解人物的內心的方法。

這是劇本,表達形式與一般課文不同,學生學習起來有難度。在學生自讀課文時,要引導其閲讀方法,要將括號裏的內容和對話聯繫起來閲讀,邊讀邊思,邊讀邊談談感受。

目標三:感受奴隸們的悲慘命運,感悟斯巴達克勇武、富於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

括號裏的內容是作者為表達的需要精心設計的。要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就要把多種表達形式聯繫起來閲讀和思考,展開想象,引導學生在大腦“屏幕”上演戲、看戲;同時,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中瞭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四、教學設計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學中做了以下嘗試:

(一)補充資料 走近文本

由於課文所寫的故事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距離學生非常遙遠。因此,在學習課文前有必要將故事的背景向學生作一下介紹。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對“奴隸”、“鬥獸場”有所瞭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認識奴隸起義的必然性,又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另外,我在學生適時地補充了圖片,生動直觀地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貴族的殘忍,使其對人物體會更加深刻。

(二)引導方法 加深體會

根據本文的內容、形式特點,我在佈置自學要求時引導學生關注課文的表達形式,讓他們與一般課文比較,看看有哪些不同。接着,我簡單介紹了劇本的閲讀方法,降低了文體上的閲讀障礙。然後,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想象,鼓勵其讀出不同人物不同的情感。在學習時,我有意識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把多種表達形式聯繫起來閲讀和思考,展開想象,在大腦“屏幕”上演戲、看戲;同時,從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中瞭解人物的內心活動,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應該是教學的主要手段和活動。朗讀要體現人物地位、性格和情感的變化。讀貴族所説的話,要表現出他們的兇殘;讀奴隸們説的話,要掌握他們由痛苦畏縮到覺悟反抗的情感變化過程;讀斯巴達克對十個奴隸説的話,應親切有力,具有號召力。最後奴隸們團結起來衝殺出去,要讀得興奮、激昂。讀括號裏的場景説明,總的要用解説、描述的語調,情感要隨劇情發展有所變化。為了進一步加深體會,最後我又兩次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此時,學生的感受通過朗讀就能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課堂的氣氛達到高潮。

説課稿 篇6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家們關於恐龍滅絕的説法為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五種原因。課文的內容和主題,引起了孩子們的探究心理,是對學生進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觀察,發現身邊的科學,豐富學生對恐龍的瞭解,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我所講授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依據課程標準改革精神,以及實驗要求,確定了本課的教養、教育和發展目標是在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基礎上,孩子們能對書上的解釋提出一些疑問或者自己能提出別的猜想。依據實驗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結合本課教材特點,教學重難點是朗讀理解課文,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好奇心,有對恐龍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根據科學小品文特點和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我以“課內得法,課外受益”為指導思想,抓住文本解讀和延伸拓展兩大版塊,通過環環相扣的流程,進行探究性學習。在課堂上我是這樣做的:

一、 鞏固生字,寫字指導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人教版實驗教材對此十分重視,本課有15個要求認識的字,為進一步鞏固對生字的識記,我通過課件先出示生字,讀準字音,再給這個字組詞就會有恐龍圖片的展現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寫字指導中,我運用先進的教學媒體作為輔助的教學手段,對生字的重點筆畫都用醒目的顏色標識出來,便於學生觀察,在直觀的演示中幫助學生寫好字。

二、 閲讀理解,指導朗讀

新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閲讀的基礎。在閲讀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地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因此,本文的教學着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 引發想象,質疑探究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前一環節的朗讀,學生對課文已有一定感受與體會。我以“恐龍化石”為啟發點,文中科學家向我們介紹了5中恐龍滅絕的説法,那麼你們分別贊同哪一種説法呢?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相互質疑,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學得開心,學得投入。同時又啟發學生髮揮想象,“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還有哪些呢?”培養學生對恐龍滅絕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

四、 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新大綱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因此,在對課文內容有了充分認識後,使學生理解恐龍的滅絕與生存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把課堂內外,書本內外有機結合,變“封閉型”教學為“開放型”教學,讓我們共同來保護自然環境。

在本課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採用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我想學,我會學。總之,我在儘量地嘗試着新課程帶來的新理念。我的課還很稚嫩,由於自己從教時間短,在教學中有時有急噪情緒,不能耐心地聽取完學生的發言,打斷學生的發言,還有指導朗讀不到位等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正。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文章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作者着力描寫的兩個場景,一個是老天鵝帶頭破冰的特寫鏡頭,一個是天鵝羣集體破冰的熱火朝天的場面。所以要充分利用信息資源的優勢,通過生動的動畫、優美的音樂,使學生受到美的薰陶,讓孩子們感受到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

二、説教學目標。

信息素養:運用視頻、圖片、音樂、動畫、文字等信息資源,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課文的學習,深入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感悟語言文字的內涵和美感。

三、説教學重難點。

四、説教學流程。

1、欣賞天鵝視頻,導入新課。

設計的目的: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欣賞有關天鵝的視頻和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天鵝的資料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將學生帶入意境之中。

讓學生把課前蒐集的關於天鵝的資料介紹介紹。

2、直奔重點,自學思考。

用大屏幕出示自學思考。讓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有效引導學生自學課文,及時進行朗讀反思,寫出心得體會。

3、交流品讀,體會段落。

①交流第5段中,課件出示老天鵝破冰相關句子,重點詞語成紅色提示。體會比喻句“像石頭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撲打在冰面上”時,啟發學生回憶觀看的視頻,通過“天鵝美麗優雅的與堅硬的石頭的對比”體會到老天鵝的奉獻精神,使他忘記了疼痛,全力一擊。

②第2是讓學生觀看這隻老天鵝接二連三撞擊冰面的鏡頭,老師配以動情的解説,由於畫面連續清楚、形象直觀,一隻勇敢奉獻的老天鵝形象出現在眼前,學生很容易讀出那種對老天鵝的敬佩之情。

③交流第六七段羣鵝破冰場面。

出示描寫羣鵝集體破冰的場面和動畫。接着播放天鵝破冰成功後歡快的叫聲,激發想象。朗讀體會天鵝歡呼的場面。讀出天鵝集體破冰激動人心的場面。充分感受到天鵝那拼搏團結的精神。

④三次叫聲

通過多媒體將三個句子同時呈現,讓學生對比、分析,進而理解句子的不同含意。這樣也節省了課堂時間。

4、迴環整合,深化感知。

再次出示老人的話,迴應前段學習質疑。扣住“深情”,讀好第8自然段。

5、總結昇華,佈置作業。

總結:從這篇課文中學到兩點精神:第一是學習天鵝“勇敢、奉獻、團結、拼搏”的'精神;第二是向老人學習對動物的一顆愛心,保護動物,不傷害它們。

②佈置作業:偏於語言綜合運用。

五、信息整合反思。

信息技術與本節課程整合的應用實踐證明,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這節課前,我組織了學生課前上網收集了貝加爾湖和有關天鵝的信息,教會學生整理、篩選這些信息。課上,又引導學生運用信息,結合所觀看動畫視頻和圖片來體會。這樣一來,使學生有了深刻的體驗。在後來的口語交際環節,學生對老天鵝的精神體會得特別深入,朗讀得非常好。

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適時介入,有效地創設了教學情境。課件的製作圍繞着學生閲讀、深入體會的學習規律,突出了實效與精美的特點,並配以圖片、動畫和音樂資料,輔助教學,處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予以潛移默化的啟迪。在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之中,使語言文字的魅力就在此時顯露無餘。

六、課堂再現。

第5自然段:觀看破冰動人場景,感悟生命可貴精神。

剛才同學們交流品析第五段的有關詞語和句子,都説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表現非常好。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老天鵝破冰的動畫。

出示動畫:老天鵝撲打冰面,教師配以解説。

看過動畫,你覺得這是一隻什麼樣的老天鵝?這是一隻勇敢奉獻的老天鵝。

是啊,老天鵝勇敢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們,誰來讀讀這一段。

讀得真好,讀出了對老天鵝的敬佩之心。全班一起讀一讀。

説課稿 篇8

各位同行、各位領導:

大家好!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教科書第二章第二節整式的加減第二課時去括號,下面我將從知識背景,設計理念等方面簡述我對這節課的理解和處理。

一、 知識背景:

1.教材:《人教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整式的加減第二課時內容。 2.學情分析: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引導學生去發現、比較、猜想與歸納。結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特徵,充分體現由簡單到複雜,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突出了學生對知識的發生及其發展過程的整體認識。教師要組織學生立足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引導他們每一個運算步驟都要依據的重要性。相信學生能很好地掌握,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知識分析:“去括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整式加減》的第4節。是在學生學習了合併同類項之後,且對字母表示數已具有一定的認知的基礎上展開的,重點探討去括號的法則。去括號是中學數學代數部分的一個基礎知識點,與合併同類項相同,是整式加減及以後化簡代數式、解方程等知識點當中的重要環節,特別是去帶有負號的括號,對於七年級學生來説接受該知識點存在一個思維上的轉換過程,所以又是一個難點,由此不難看出,該知識點在國中數學教材中有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

4.學習目標:依據課標要求和學生學情我把學習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目標:能運用運算律探究去括號法則,並且利用去括號法則將整式化簡。

過程目標:經歷類比帶括號的有理數的運算,發現去括號時的`符號變化規律,歸納出去括號法則,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進一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嚴謹治學的學習態度。

5.重點與難點:

重點:去括號法則,準確應用法則將整式化簡。

難點:括號前面是“-”號去括號時,括號內各項變號容易產生錯誤。

6.教學評價:

(1)評價量規:隨堂提問,練習反饋,作業反饋。

(2)評價策略:堅持“及時評價與激勵評價相結合,定量化評價與定性化評價相統一”的原則,最大限度的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將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教師概括引領,激勵式點評相結合,既有即興評價,又有概要性評價;既有學生自評,又有師生,生生之間的互評,力求在評價中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使其逐步養成獨立思考,自助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二.設計理念:

本節課藉助多媒體及動畫演示,設置問題情境,通過學生們動腦、動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不僅培養了學生數學直覺能力,還啟發了學生的探索靈感,從中獲得數學的“思想、方法、能力、素質”,同時也獲取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責任是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一個和諧、開放的思考、討論、探討的氣氛,要為他們創造“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課堂境界,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方法、科學精神。最大限度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教法學法:

(1)教法選擇,本節課採用引導發現的方法組織教學,以問題的設置為主要引導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在積極觀察,共同探討等數學活動中,體會數學學習帶來的快樂,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思想,進而體現“主 2

動獲取,落實四基,發展能力”的數學原則。

(2)學法指導,為充分體現教師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推動者,同時鑑於七年紀學生的思維所呈現出的具體、直觀、形象之特點,為突破難點,選用“情境——探索——發現”的教學模式,藉助多媒體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激發學習興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以“自主參與、勇於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學法為主,從而達到提高學習能力的目的。

四.活動流程和時間劃分:

五.教學流程(見教案)

六.板書設計:

板書是教學的聚焦點,在教育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能展示教學思路,引導思維的作用。黑板分作兩部分右邊屏幕投影和左邊板書,中間板書課題,下面板書去括號法則和板演等。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處理,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我的説課到此為止,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細胞》,選自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經教育部2012年審定的《義務教育教科書 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一節,我將從以下六個方面闡述本節課的教學:(説課導航):

1.説教材 2.説學生3.説教法4.説學法5.説教學程序6.教學反思

首先,我對教材進行分析――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前面講授了顯微鏡的使用,後面是對單細胞和多細胞動植物的學習,説明《細胞》這節課在整本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新版教材中把《細胞》這節從原來的第五章調整到現在的第二章,可見其重要性,所以學好這節課將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結合50個重要概念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1)知識與技能:

①闡明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②瞭解動植物細胞結構及異同點;③説明細胞各部分的功能;④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細胞結構的學習,嘗試製作細胞模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注重培養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關注細胞生物學的發展以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3.教學重難點

依據新課標和教學內容,我確定的:

教學重點是: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以及它們結構的異同點;

教學難點是:動植物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通過播放:《動植物細胞結構圖》和《動植物細胞分裂圖》等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觀察,思考,並歸納總結知識點,以突破重難點。

二、説學生

七年級學生年齡雖小,但已初步的具備了觀察事物,收集整理信息,獨立思考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他們喜歡錶現自己,樂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引導學生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説教法

本節課是圍繞概念教學這一理念來展開教學的。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以下三種教學方法:

1. 探究式教學法:通過精心設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對於本節課的重難點,我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樣可以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容易理解。

3. 對比教學法:比較法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方法,也是認是事物的的基本方法之一,通過比較動植物細胞結構讓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點。

四.説學法

要提高40分鐘的課堂教學質量,學法指導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本節知識結構的特點,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法和探究學習法來學習本課。

五.説教學程序

在本節的教學過程中,我圍繞四個重要概念展開教學,注重突出重難點,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一部分我將分為五個環節:

1. 組織教學並讓學生導讀學習目標。(1~2分鐘)

通過導讀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的學習內容,教師指出重難點,這是生物教學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

2. 導入新課。(1~2分鐘)

導入時通過展示四張圖片導入新課。

3.講授新課。(20~25分鐘)

在講授新課過程中,首先向學生闡明細胞的定義: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這是第一個重要概念。

接下來是第二個重要概念-----動植物細胞結構,為了突破這個知識點,我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利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對動植物細胞的結構一目瞭然,方便學生掌握。

對於動植物細胞結構的區別這個重要概念我採用了探究式教學法和對比教學法來進行教學,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自己通過閲讀,觀察,對比和討論等途徑來得出結論。這樣做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歸納總結的能力。之後我用近三年的結業試題來鞏固這個知識點,意在讓學生對該知識點引起重視。

在鞏固之後我會把動植物細胞的對比結構圖再次呈現,來檢驗學生的階段學習效果,學生每説一個結構我會補充這個結構的作用,並且讓學生在教材中重點標註,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脱離開教材。

最後一個重要概念説的是細胞的分裂,由一粒玉米種子是如何長成一棵玉米植株?這個問題引入這個重要概念,通過課件展示細胞分裂的過程,由學生來描述分裂過程,以此來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4.課堂小結。(3~5分鐘)

讓學生總結本課所學的知識點並通過做結業試題來強化學生的記憶。

機動教學(5~10分鐘)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設立了兩個特色活動,一個是連連看,一個是知識競猜,通過這兩個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我來演示過程。

5.板書設計

我將這樣設計本課的課堂板書,我認為這樣設計比較直觀系統,一目瞭然,簡要體現了本節的知識點,便於學生掌握理解。

六.教學反思

為了凸顯這節課中的重要概念,我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要知道,教師的“導”應立足於學生的“學”之上,要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地學習,主動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説課稿 篇10

一、教材簡析

1、説教材地位與作用

《蘇州園林》是人教版(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第三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所節選的課文主要是介紹我國的建築園林、名勝古蹟的説明文,教學本單元,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徵來介紹事物,要理清説明的順序,瞭解常用的説明方法,體會説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

《蘇州園林》是葉聖陶先生的一篇準確把握事物特徵的優美的説明文,原是為攝影集《蘇州園林》寫的序蘇州園林聞名中外,林林總總,設計者與建築者爭奇鬥巧、別出心裁,因此異彩紛呈、特色鮮明,而本文作者另闢蹊徑,異中求同,牢牢把握住蘇州園林的“圖畫美”這一特徵,從整體到局部,從大處到小處,作了富於藝術性的説明,從而使讀者不僅瞭解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又得到美的享受這是一篇很好的説明文的典範,對指導學生寫作,陶冶學生的情感大有裨益

2、説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強調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注重培養創造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擬定教學目標為:

認知目標:理解本文説明對象的特徵;瞭解常用的説明方法;學習本文圍繞中心,從整體到局部多方面説明事物的方法;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結構美;學習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從反覆誦讀和重點詞句的賞析中,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掌握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概括事物的共同特點的能力;通過對文章語言的品味,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通過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感知蘇州園林的畫意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鑑賞能力

情感目標:領略蘇州園林的圖畫美,陶冶審美情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3、説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清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描述的蘇州園林的特徵,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難點: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和畫意美

二、説教法

陶行知先生説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現代教育理論也認為,比傳授現成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學中最重要的是研究如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如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鑑於此,我決定在本節課中採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主要通過展示蘇州園林的圖片或視頻,創設直觀教學,主要採用啟發式、討論式、情境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另外,教會學生相應的閲讀方法,培養自學能力,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説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要是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方面,學生主要是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通過自主閲讀快速提取信息,語言的品味也要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去鑑賞、品味,對於圖片的欣賞要説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合作學習:品味語言這一方面,可以自主學習,然後小組討論,整理好派代表發言,共同探究本文典範精美的語言

探究學習:通過對本文的學習,瞭解蘇州園林的圖畫美,探究本文所表現出來的中國畫的藝術,從而設計校園公園的園林,提高鑑賞能力

四、説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俗話説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見蘇州園林的美凡到過蘇州園林的人,沒有不被蘇州園林典雅別緻的景色所陶醉的,但很多的學生沒到過或沒看過蘇州園林,所以對蘇州園林的瞭解甚少,因此在導入部分我通過播放介紹蘇州園林四大名園的視頻錄象,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

(二)自主式閲讀課文

首先指導學生閲讀説明文應從哪幾方面入手,讓學生掌握如何閲讀説明文的方法,這樣對學習説明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着給學生一段自主學習的時間,自由閲讀,圈劃不理解的詞句,找出概括蘇州園林特徵的句子老師不要包辦,讓他們自己去探究,去發現,努力做到自學文中的生字詞,自悟文中的精彩之處,從而養成良好的習慣,終身受益(生字詞通過事先設計的預習達標來檢查)

(二)合作式解讀課文

蘇州園林總的特徵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達到圖畫美這個目的,設計者和匠師們在設計時做到四個講究: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這是主要的方面除此還從角落的圖畫美、門窗的圖案美、色彩的搭配等細微方面進行介紹

四個講究在第2自然段有明顯的説明,學生容易把握,但這四個講究對應3—6自然段的內容,學生稍難理解,這時老師就要帶着他們簡單分析一下每一段所寫的內容,並注意引導學生把握每段的中心句,梳理文章的結構,突出本課的重、難點

對於文章結構的梳理先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然後合作列出提綱,選一代表回答,不足處其他組同學補充,教師小結,引導學生注意文章結構之間的總分關係寫提綱,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概括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學習動手的習慣

(三)體會畫意美

課件顯示蘇州園林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蘇州園林的圖畫美,然後通過逐段分析講解,引導學生體會蘇州園林在具體設計時是如何達到如詩如畫的效果的,體會畫意美這是文章的難點

為突破這一難點,先給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品味,然後學生講,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自悟、自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接着老師結合課文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宮殿式建築、西方園林中的行道樹、北京的宮廷園林和蘇州園林的圖片,讓學生比較鑑賞,感受蘇州園林的`“圖畫美”,提高學生鑑賞造型藝術的能力

有關説明方法的運用也是在此環節學習因前面已學過説明方法的知識,此處稍作點撥即可

(四)詳解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這是本文的又一重點、難點,主要是通過抓住幾個重點的詞句的揣摩品味,體會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周密、精練

為此,設計以下的問題:

1.“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帶點的詞是否可以刪去,為什麼?

2.比較“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與“至於他沼,全引用活水”這兩個句子,説説表達效果為何不相同並請從課文中再找出三個同樣的例子

3.“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地沼”,“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放意避免似的”這兩句中的“都有”、“可絕不”可否刪去?

這三個問題很好地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特點,問題1説明語言的準確、嚴密問題2通過比較兩個句子表達效果的不同,説明準確恰當的使用詞語,可以更準確的表達所要説明的意思,並通過找課文中同樣的例子,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問題3也是用詞準確的典型例子

語言的品味,主要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先把時間交給學生,反覆誦讀自主品味,然後小組討論,整理好後派代表發言,共同探究本文典範精美的語言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鑑賞、品味,得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在小組討論中培養合作精神和鍛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結束新課,回顧小借

學生談學習的收穫,交流心得,目的是使學生自己學會梳理知識,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教師總結所學知識,並提供相應的網站,讓學生自己去查找有關資料,更全面地去了解蘇州園林 . 引導學生利用網絡廣開語文資源,蒐集語文信息,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六)、作業

倘若聘請你為學校的園林設計,你將會如何設計,讓同學們也有“如在畫圖中”的感受?

此題的設置主要是考查學生從課文中體會到哪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從而進行遷移運用,使他們逐步養成勤思考、善探究的習慣可結合課文中的“亭台軒榭的不對稱”、“假山堆疊的藝術性”、花草樹木的映襯“、景色的層次性”等方面,暢談自己的設計思路,自由發揮,不拘一格(學生能夠領會到的方法,概括地説,是要注意園林各方面的佈局是否妥當適宜,具體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

五、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使學生體會到教材內容的系統性和內在聯繫,從而準確地把握住知識的整體結構本課的板書設計主要是文章結構的體現,層次清楚,各種關係表示準確,使學生一目瞭然,便於課堂小結時看出知識的系統和邏輯關係,使學生在整體性的體會中,對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加深理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