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課稿模板合集6篇

來源:文書谷 2.87W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6篇,歡迎大家分享。

説課稿模板合集6篇

説課稿 篇1

在中學數學的新課程中,導數單元作為初等數學和高等數學重要的銜接點,顯得格外引人矚目。導數的思想及其內涵豐富了對函數等問題的研究方法,已經成為近幾年大學聯考數學的一大熱點。另外,導數又具有很強的知識交匯功能,以其為載體的問題情景很多,給師生在複習內容和方法上的選擇帶來困惑。從這個意義上説,高三師生採取什麼樣的策略複習,複習的重點落在何處?顯得至關重要。

1、 教材分析與考點分析

在教材中,導數處於一種特殊的地位。一方面它是溝通初、高等數學知識的重要銜接點,滲透和加強了對學生由有限到無限的辯證思想的教育,突破了許多初等數學在思想和方法上的障礙,拓寬、優化和豐富了許多數學問題解決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它具有很強的知識交匯功能,可以聯繫多個章節內容,如常與函數、數列、三角、向量、不等式、解析幾何等內容交叉滲透,併成為解決相關問題的重要工具。

從大學聯考關於導數單元的考查情況來看,以下兩個特點非常明顯:

(1) 循序漸進:從總體上看,大學聯考考查導數的有關知識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導數的內容剛進入大學聯考數學新課程卷時,其考試要求都是很基本的,以後逐漸加深,分析近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可以看出大學聯考對導數考查的思路已基本成熟。考查的基本原則是重點考查導數的概念與應用。

這部分內容的考查一般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主要考查導數的概念、求導公式、求導法則和與實際背景有關的問題(如瞬時速度,邊際成本,加速度、切線的斜率)

第二層次:主要考查導數的簡單應用,包括求函數的極值、最值,求函數的單調區間,證明函數的單調性等。

第三層次:綜合考查,將導數內容和傳統內容中有關函數、三角、數列、不等式和解析幾何等有機地結合在一塊,設計綜合題(包括應用題)。這是學生感到困難和疑惑的主要部分。

(2) 與時俱進:大學聯考關於導數部分的命題的第二個特點是與時俱進。由於利用導數這個有效的工具,突破了許多初等數學在思想和方法上的障礙,拓寬了許多數學問題解決得思路,優化和豐富瞭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大大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思想方法去分析、解決數學問題和實際問題的能力,因而越來越多地受到大學聯考命題專家的'青睞,加之大學聯考命題專家一般都有高等數學的背景,對導數的內涵和價值的認識比較深刻,導數的應用是命題的熱點。

2、 導數單元的複習策略和重點

從導數本身的重要性和大學聯考命題的趨勢看,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導數單元的複習。

首先課標明確指出:通過導數及其應用部分的教學,理解導數的含義,體會導數的思想及其內涵;掌握導數在研究函數的單調性、極值等性質及其在實際中的作用;感受導數在解決數學問題和實際問題中的作用以及變量數學的思想方法,提高學生運用導數的知識和函數的思想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和實際問題的能力。

其次,從近幾年全國大學聯考新課程卷的命題重點來看,利用導數研究函數性質的數學試題有上升的趨勢。在這類試題中,導數只不過是一種工具,是創設這類題的一種取向,求導的過程並不難,它不是這類試題的最後落腳點,最後落腳點是考查函數的性質及等價轉化,數形結合、歸納類比和分類討論等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由此可見,在導數單元的複習中我們要防止僅僅將導數作為一種規則和步驟來學習和複習,而忽視它的思想和價值,在複習中應該突出導數的工具價值。

導數的工具性和應用性3個方面:切線的斜率(導數的幾何意義);函數的單調性;函數的極值和最值。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海底世界》是蘇教版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六冊的第七單元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有關海洋的常識性課文,全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緊扣課題提出問題:“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麼樣的嗎?”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第二至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具體、生動、有序的描述了海底的聲音、動物、植物、礦藏,展現了一幅神祕有趣、色彩鮮豔、生動活潑、千姿百態的海底世界圖。最後一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指出“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給學生留下一個整體的深刻印象。

二、説教法、學法

1、激發興趣

《海底世界》一課着重描寫了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的特點。教材雖配有插圖,但卻是靜止的,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於是我們精心製作了一套動畫課件,為學生創設了形象、直觀的和諧情境。

2、突破重點

《海底世界》一課,教學重點之一是讓學生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異之處,但這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海底那靜中有聲,動靜結合的奇異景色。為了便於學生充分了解海底世界的景色,我創設了和諧情境,即通過CAI讓每位學生親自去領略一番。

①進行海面和海底的對比:利用動畫先後演示海面上波濤澎湃(伴有海浪拍打巖石的聲音)和海底悄然無聲的對比情境,並分別提問:這樣的景象可以用個什麼詞來形容它?學生不僅理解了“波濤澎湃”和“寧靜”這兩個詞的意思,更體會到了大海動中有靜的奇異之處。

②整體感知,加深印象:通過CAI欣賞海底美麗的景色,再次整體感受“海底是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從而激發學生從小立下大志,長大探究海洋奧祕的情感。

這樣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創設和諧情境,把抽象的語言文字外顯為直觀形象的動態畫面,讓學生充分感受了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的重點,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3、強化訓練

加強語言文字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一環。

我在教學《海底世界》時,是這樣進行訓練的:

(1)觀察訓練。在教學第2自然段時,根據課文內容設計CAI課件,把文字介紹轉化成動態畫面。要求學生在觀看畫面時,用一個詞來概括其內容,這促使學生在觀察時抓住事物特點,積極進行思考。

(2)説話訓練。觀察解決了言之有物的問題,而説話應該是培養學生表現事物的能力。在進行説話訓練時,我是這樣做的:

①看畫面,説圖意。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把第2自然段的語言描述用對比的動態情境形象地表現出來。讓學生用學過的觀察方法仔細地看了畫面以後,用自己的話説説畫面的意思。由於説話訓練是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學生在表達觀察時都能做到有條有理。

②看畫面,練複述。在學完課文後,出示總起句“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通過電腦把海底美麗奇異的景象呈現於學生面前,要求學生看着畫面,用上總起句和板書上的重點詞語説一説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表現在哪些方面。這樣,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加深了理解,同時又鍛鍊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總之,通過CAI創設和諧情境進行強化訓練,學生在自我參與中興趣盎然,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發展。

三、教學程序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堂課我們初步學習了24課,你們能否用一句話概括一下海底是怎樣的世界?那麼,海底景色的奇異表現在哪裏?物產豐富又表現在哪裏?這一節課,我們再一次去探索一下。

(二)創設情境,講讀課文第2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這一段共幾句話?每句講的是什麼?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什麼?

2、細讀交流

①講讀第一、二句(板書:寧靜)(相機出示課件)

②講讀第三句(板書:有聲音)(相機出示課件)

③講讀第四句(相機出示課件)

④講讀第五句(相機出示課件)

⑤引讀第六句

3、齊讀第二自然段。

小結:海底的景象就是這麼光怪陸離,這麼千奇百怪。

(三)講讀第三自然段。

1、小組討論:第三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寫的?這句話中的關鍵詞是什麼?

2、請同學們自由讀,看看你對哪種動物的活動方式最感興趣,説説它的活動特點。(相機出示課件)

3、選擇讀。

小結過渡:為了寫動物活動方式的多種多樣,作者選取了五種動物來具體説明,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由於這些動物不同的活動方式,也使海底世界奇異無比。海底植物的風采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接着學習第四自然段。

(四)講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學生再自由讀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板書:色彩多樣,形態各異)

3、欣賞美麗的海藻。

小結過渡:海底植物真是千姿百態,奇觀異彩,不僅豐富了海底的物產,使海底的景色也如此奇異。海底除了我們所看到的動植物,還有什麼?

(五)講讀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你讀懂了什麼?(板書:礦物、豐富)

2、齊讀。

(六)總結課文。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是一個生氣勃勃的世界;是一個神祕的世界;是一個令人嚮往的世界。

1、欣賞海底的美麗和富饒。

2、齊讀課文,出示練習。

3、已經有不少探險家、研究海洋的科學家到過海洋,還把奇異的景色拍成電影、電視,但是,人類對海底還沒有完全認識,我們還要想辦法打開這座神祕的寶庫,這就需要科學知識,需要勇氣。

(七)作業。

1、繼續閲讀有關海洋的書,準備交流。

2、運用本課已學過的先總後分的寫法,寫一片斷:課間活動真是豐富多彩。

附:板書

景色 奇異 寧靜

有聲音

海底世界 動物 活動 有特點

物產豐富 植物 色彩 多樣

形態 各異

礦物 豐富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首先遵循整體性教學原則,無論是全文的教材處理,還是一個自然段讀的訓練,都採取了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法。其次,遵循了實踐性與主體性教學原則,讓學生在和諧情境中去理解與體會,從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再次,加強了語言文字的訓練,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發展。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只揀兒童多處行》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寫了冰心奶奶在頤和園所碰到的春遊的兒童,表現了兒童的生機勃勃、活潑歡快的情態,表達了冰心奶奶對少年兒童的喜愛以及所寄託的希望。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結合教材結構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訓練,感受到春天的花兒和兒童都是那麼生機勃勃,令人快樂。

教學重難點是

藉助語言文字感悟兒童和花兒一樣,充滿着蓬勃的生機

二、説教學方法

《課標》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根據《課標》精神和教材特點以及學生髮展特點,在課中讓學生根據自身特點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引導他們以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倡導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加深理解,培養語感,受到薰陶使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提高。

三、説教學步驟

我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如下幾步來設計:

(一)複習導入

上課一開始就直接出示題目,理解詩句:“遊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的意思。

然後直奔主題,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一句概括描寫春光的句子。“春光,竟會這樣地飽滿,這樣地爛漫!它把一冬天藴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釋放出來了!”初步感受春光的飽滿爛漫。

(二)感受春天的景美

跟隨着作者的腳步去尋找作者眼中的春光

出示第五自然段,學生自讀第五自然段,通過理解“密密層層”、“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等詞句感受海棠花開得飽滿、爛漫,通過反覆誦讀體會春天的生機勃勃。

最後發出感歎: “春光,竟會這樣地飽滿,這樣地爛漫!它把一冬天藴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釋放出來了!”通過讀感受春光在這裏是指海棠花。

(三)感悟兒童的可愛

過渡:玉瀾堂的海棠花開得多麼爛漫,多麼旺盛啊!

這麼美的花兒,作者是怎麼發現的呢?引出兒童

他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兒童?哪些地方的孩子特別多呢?仔細閲讀這部分內容,看看哪處的孩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後交流感受,交流時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地方來講

通過理解、朗讀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孩子的多和可愛。

交流結束後,老師總結:剛才我們看了三處的孩子,他們有各有各的特點,但是三處的孩子有着共同的特點,你們能説説看是什麼嗎?引導説出兒童和花兒一樣充滿着活力,生機勃勃。

老師及時總結:是啊,也有人這麼説過:花兒和兒童一樣,都是春天的一道風景線,也是這樣地飽滿,這樣地爛漫。板書——

你説這孩子現在還僅僅是孩子嗎?他們——

出示第6自然段,讓我們把這句話再來讀一遍

(出示句子)

齊讀第八自然段,只要在春天的'感召下——

四、迴歸主題,情感昇華

讀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冰心奶奶改編的詩句——(出示)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了嗎?

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總結:

兒童多處就有春,因為兒童多的地方春光最飽滿,最爛漫。

兒童就是春天,兒童和春光一樣充滿着生機和活力。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首歌,播放《滴哩滴哩》 學生可以跟唱

歌詞中説,——,你們説——,

我説——春天還在我們的校園裏,還在我們的教室裏,你們就是春天,你們就是祖國的春天。

在這一個大環節設計中,我們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了學生,讓各個學習小組根據自身特點選擇學習內容,進行再朗讀,再領悟,然後相互交流,充分發表意見,這樣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個性得到了尊重,提高了個體學習的能力,既培養了學生善於從別人身上取長補短的好習慣和全面考慮問題的能力,以發揮了羣體的集體功能,達到了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的目的。

五、説板書設計(略)

只揀兒童多處行

兒童 充滿活力

花兒 生機勃勃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這一課主要寫戰爭年代,聶榮臻將軍關心照料在戰火中受傷的兩個日本孤女,並設法將她們送往日軍駐地。戰後,長大成人的孤女專程前來中國看望將軍,不忘將軍救命之恩。這件事成為中日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話,從中我們可以感受聶榮臻將軍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情懷。全文共有6個自然段。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自然段寫八路軍戰士從炮火中救出兩個日本小姑娘。第二、三自然寫聶將軍無微不至地關心兩個日本孤女。第四、五自然段,寫聶將軍設法將兩個日本孤女送往日軍駐地。第六自然段,寫由親友撫養大的日本孤女專程來中國看望並感謝聶將軍。文章語言樸實,內容真切感人。教學中讓學生反覆誦讀,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聶將軍照顧兩個日本小姑娘的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感受他的崇高形象。

(二)教學目標:根據課文內容,從六年級學生的知識、能力現狀出發,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聯繫課文內容説出日本人民為什麼稱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

3、憑藉具體語言材料,使學生感知聶將軍關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誼的體現,認識到中日友好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三)教學重難點: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 體會聶將軍的慈善心腸、寬廣胸襟以及他的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難點是體會聶將軍説的話,進而讓學生感知聶將軍關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誼的體現,認識到中日友好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二、説教法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將採用以下兩種教學法。

1、採用品讀感悟法,以課文語言表達的特點為切入點,抓住形象具體的感人細節,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反覆品讀感悟,體會語言表達的特點,感悟人物形象,體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學習寫法。

2、根據本課教材特點,遵循“積極指導自學、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創造學習、前後聯繫、讀中感悟、角色體驗,多渠道接受信息。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細細揣摩,想法設法創設相應的情境,突破難點。三、説學法素質教育的真正落實,在於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真正着眼於學生的發展,就必須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要以“學生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為基本思想。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有思考,發揮、表現以至於演示的機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因此採用以下兩種學法:

1、質疑探究法。圍繞:“日本人民為什麼稱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進行提問,然後抓住描寫聶將軍的細節,讓學生主動探究。借肋文中的插圖提問:從圖上你看到什麼?感覺到什麼?再進一步交流對描寫聶將軍音容舉止的重點語句的探究,體會到聶將軍非常細心,從而體會聶將軍的“菩薩”心腸。以學生的感悟為主,教師適當點撥,以讀代講,練習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創新思維。

2、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小組討論、集體交流的學習方式來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對重點部分的概括、揣摩、想象、誦讀等方法,深入人物的內心,感受聶將軍的品質。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位學生自始至終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並掌握從讀到思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四、説教學流程設計及其理論依據總的設計意圖:設問入手,深入全文,抓重點句體悟人物精神,達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佳境。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鼓勵學生獨創思維,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進而培養了學生髮散性思維。

(一)談話複習導入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對聶將軍已有了初步的瞭解。那麼在日本人民的眼中聶將軍是個怎樣的人呢?(師板書:活菩薩 中日友誼的.使者)思考:聯繫課文內容,説説日本人民為什麼稱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這樣設計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的能力。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印象。這樣的設計是運用舊知引入新知,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為後文的學習作?鋪墊。

(二)精讀感悟,品味文本

1、在初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圍繞“日本人民為什麼稱聶將軍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這一問題,默讀課文,進行圈畫批註,然後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句段,簡要寫出自己的體會。

2、小組內討論、交流,體會聶將軍的高尚品質。這兩個環節的設計,整體把握文本命脈,給學生創設了獨立思維和與別人交流合作的空間,也就是給學生留了準備的空間。這是教學民主的體現,學生讀、思、議,教師參與引導、點撥,師生共同參與,及時引導學生聯繫課文談自己的觀點,以便學生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對人物的感悟。

3、全班彙報交流:隨學生的交流而靈活探究,學生説到那個問題,老師就引導來學習這一處。以學生的感悟為主,教師適當點撥,以讀代講,練習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創新思維。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出示文字投影。出示聶將軍説的那段話:“他對戰士們説:“雖然敵人殘忍地殺害了我們無數的同胞,但這兩個孩子是無辜的,她們是戰爭的受害者。我們一定要好好地照料,決不能傷害日本人民和他們的後代。”

(1)引導學生緊緊抓住“雖然……但……一定要……決不能……”等詞句,反覆朗讀體會聶將軍寬廣的胸懷。

(2)激發學生想象的翅膀:想想聶將軍説這句話時會怎麼説。

(3)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這段話。設計意圖:讀書的實質是讓學生藉助文本同文章的主人公的情感碰撞,並與自己的心靈對話,讓學生通過文字走進主人公的情感世界,與之同思想,同行動,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並讓學生藉助想象的創新,帶着情感去讀書,會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無窮魅力。出示聶將軍關心、照料兩個日本小姑娘的子:“聶將軍先抱起不滿週歲的小妹妹,看到她的傷口包紮得很好,便馬上讓警衞員去老鄉家給她找吃的。然後,又慈善地拉過那個大一些的女孩,親切地問她叫什麼名字。”

(1)彙報勾畫出聶將軍關心、照料兩個日本小姑娘的語句誦讀體驗,指導學生細讀體會:“馬上讓……然後,又……拉到懷裏……一口一口……喂”等重點詞句,感受聶將軍的慈善心腸和寬厚襟懷。

(2)借肋文中的插圖,提問:從圖上你看到什麼?感覺到什麼?再進一步交流對描寫聶將軍音容舉止的重點語句的探究,體會到聶將軍非常細心,從而體會聶將軍的“菩薩”心腸。

(3)讀出聶將軍的和藹可親。 設計意圖:這一段是聶將軍關心照料日本小姑娘的具體描寫,並且配上了畫面,聶將軍的音容舉止躍然畫上、文字裏。圖是文的映現,文是圖的延伸,引導學生將圖文結合起來,誦讀體驗,具體感受聶將軍的慈善心腸和寬厚襟懷。出示聶將軍的親筆信:“中國人民決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為仇敵------我八路軍本着國際主義之精神,至仁至義,有始有終,必當為中華民族之生存與人類之永久和平而奮鬥到底……”

(1)從聶將軍的信中,你讀懂了什麼?引導學生理解“至仁至義”“ 有始有終”看出聶將軍的真誠、友善、具有國際主義精神。從這句話你還能體會出什麼?

(2)你認為這句話該怎樣讀?(真誠、友善、奮鬥到底的決心)

(3)總結:從剛才所讀所品的語句看,聶將軍確實是一位活菩薩,是至仁至義、心胸寬廣、心腸慈善的好將軍。因為聶將軍的親筆信,語言凝練,含義深刻,這樣設計引導學生思考,啟發學生:將二自然段聶將軍對戰士們説的話與信中內容聯繫起來,反覆朗讀體會,領悟聶將軍恩怨分明,為民族的生存與人類和平抗戰到底的決心。感受他的國際主義精神和至仁至義的品質,從而理解日本人民稱他是“活菩薩”,是“中日友誼的使者”。培養了學生精讀深思的良好習慣。

過渡:40年後,已成為母親的美穗子和她的家,專程從日本來到中國看望她的救命恩人聶將軍,見面的情景十分感人。你能展開想象,描述一下當時的場景嗎? 昇華人物的品格:文中沒有提及感恩的場景,引導學生想象美惠子及家人的謝恩畫面,説一説,議一議,加深對日本人民為什麼稱聶將軍是“活菩薩”“中日友誼的使者”的體會。這樣引領學生通過自己的語言、行動、神情表達對課文人物的理解與把握,再現文章的故事結局,有利於學生想象、表情達意,內化文中人物形象,同時也使人物的精神得到昇華。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情感。

(三)迴歸整體,總結全文:聶將軍的慈善心腸、寬廣胸襟以及他的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使我們感受到聶將軍關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誼的體現,也使我們認識到中日友好是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五、作業設置,拓展練習

1、關注中日兩國的交往歷程,通過蒐集資料,討論聶將軍善待日本人民的現實意義。

2、想象美穗子和聶將軍40年後重逢的情景,把它寫下來。利用課文為我們提供的機會,進行寫話練習,其目的是從讀後的感慨入手,促使學生有感而發,完成讀寫結合的遷移。

六、説書設計

7 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 活菩薩 恩怨分明 慈善心腸 中日友誼的使者 寬厚襟懷 至仁至義好的板書,能生動地體現教師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巧妙的處理,清晰地展現作者的寫作思路及文章結構層次。我的板書能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容與主題,抓住文章的要領,突出課文的重點與難點,能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覺,使學生一目瞭然地洞悉文章概貌。

説課稿 篇5

一、關於選材

本活動是科學和藝術領域的綜合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它活動。”《搖搖瓶》正好切合了這一點,把幼兒常見的石頭、豆子等物品放在熟悉的可樂、礦泉水等瓶子裏搖動,運用聽覺器官,感受聲音的不同,並根據聲音的特點為歌曲《大雨小雨》伴奏,從而體驗音樂帶給我們的樂趣。通過此活動能發展幼兒的聽覺功能,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

二、關於學情

本次活動是整合活動《感官總動員》裏的一個內容。幼兒對感官已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他們已有運用感官進行初淺探索的`意識與方法。幼兒喜歡利用他們所熟悉的生活中常見物品進行操作活動。另《大雨小雨》是幼兒熟悉和喜歡演唱的歌曲,有利於伴奏和進行情緒體驗。

三、關於教學目的

新的教育觀強調幼兒興趣、態度的培養,注重幼兒的情感體驗。中班的幼兒儘管好奇好問,喜歡探索,但始終缺乏目的與意識性。並且幼兒自主發現總結的能力差,因此此次活動的重點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索和感受。具體活動目標為:

1、幼兒能在教師指導下探索不同物品放在不同瓶

子裏聲音的異同,培養幼兒探究聲音的興趣。

2、幼兒能根據自制樂器聲音的特點為歌曲伴奏,體驗為歌曲伴奏的樂趣。

四、關於重難點

聲音有樂聲和噪聲,本次活動中,如果幼兒憑着性子探索,完全可能弄出的是噪音,因此如何引導幼兒感受聲音中美的部分—樂聲,讓不同的聲音與音樂結合起來,成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要體驗到聲音的美,那發出的聲音就必須是美的,如何讓幼兒探索到的聲音更美呢?在活動中應儘量引導幼兒有節奏並輕輕地晃動瓶子,仔細傾聽。同時採用為幼兒喜歡的歌曲伴奏的形式,更有利於幼兒體驗樂聲。

五、關於教學方法

幼兒喜歡在遊戲的情景中活動。此次活動的探索過程主要圍繞—製作樂器、伴奏歌曲這樣一個情景進行,讓幼兒的探索既帶着目的同時又具有趣味性。由於幼兒獨立發現的意識差,所以在教學中採用了引導與幼兒自主動手相結合的方法。另外就是玩中學,教學形式與活動過程儘量開放,讓幼兒感覺在玩。

六、活動過程

引入部分:

由於幼兒對古詩《贈花卿》的內容很感興趣,所以活動開始讓幼兒吟頌這首詩,自然的引出製作樂器這個主題。

幼兒探索部分:

開始採用老師演示,幼兒感受和得出結論的方法。也就是老師有序的把相同的東西放在不同材料的瓶子裏;把不同的東西放在相同材料的瓶子裏,讓幼兒仔細觀察、體驗並得出結論。這裏主要幫助幼兒掌握有意識進行探索的方法,為幼兒自由探索打下基礎。接下來幼兒運用剛才獲得的經驗進行自主探索,這樣幼兒的探索就不會顯得盲目和無從下手。

為歌曲伴奏部分:

在這裏我放手讓幼兒根據自己製作的樂器的特點,自主選擇是為“大雨”還是“小雨”伴奏,並可到前台來象開演唱會一樣演奏。既滿足幼兒好表現的願望又增強他們的成功感。幼兒還可和別人交換樂器體驗,增加為歌曲伴奏的興趣。

活動結束部分:

幼兒把自制樂器放入音樂活動區。這樣既方便幼兒隨時探索又可用於其它活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説課稿 篇6

一、 關於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

《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5)》是在前面學習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及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基礎上的一節綜合實際應用課。藉助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是數學聯繫實際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含有多個未知數的實際問題,利用方程組去解決,其分析方法和解題步驟與列一元一次方程類似,而在列方程方面常比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些。教材在讓學生在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後,再次體驗二元一次方程組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和作用。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可使學生領悟到數學來源與實踐,又反過來作用於實踐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這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 關於教學目標的確定

(一) 目標分析

知識和技能目標:

1、 會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及求解

2、 能檢驗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意義

過程和方法目標

1、 通過使用代數中的方程去反映現實中的相等關係,體會代數方法的優越性

2、 在列方程組解應用題的過程中,體會列方程組往往比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

3、 通過解應用題的學習,滲透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的辨證思想,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目標

1、 學生在與同伴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2、 通過列方程組解應用題的學習,認識到數學的價值。

(二)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根據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找出兩個等量關係,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

教學難點:正確找出兩個實際問題中的兩個等量關係,並把他們列成兩個方程。

難點突破採取的.措施:

1、 可多種方法解決的實際問題引入,然後由師生共同尋找兩個等量關係,多次體驗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優越性

2、 用填空和選擇的多種題型來尋找題目中的等量關係

3、 例題中兩個問題將它們分列開,將難點分散

三、 關於教學方法的説明

從一題多解的和尚吃饅頭的引入開始,引導學生尋找等量關係,在合作中尋找解題途徑,教師在此過程中做好一個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作用,關注學生在此過程中的生命成長。幫助學生在方程探案中尋找等量關係,然後找到等量關係後,讓學生嘗試根據等量關係來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問題,接着讓學生在填空和選擇中尋找等量關係,列方程組,最後是課本例題的教學,讓學生自己尋找問題和分析問題,課外,讓學生自己編題,領悟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符合以下教育過程的規律:

1、 遵循由舊引新,由淺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體現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2、 創設問題情境,教師不斷啟發和引導學生思考,由易到難,化整為簡,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作用。

(二)學法分析

這種教學方法實際上也教給了學生一種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觀察,注意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會自己探究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會尋找、發現,學會歸納總結,逐步掌握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教學手段

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擴大教學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 關於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 導入設計

先用輕鬆的師生對白,讓學生進入問題,討論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細胞,讓學生進入學習的狀態,通過體驗新知識的優越性,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

(二) 嘗試練習

通過導入中的體驗,讓學生初步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有學生成功了,他們嚐到了學習新知識的一種成就感,有學生失敗了,鼓勵他們繼續學習,培養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嘗試練習

1、方程探案記: 你知道盜賊如何分贓嗎

一幫強盜搶來一批布匹,躲在了樹林裏分贓,由於傍晚天色太黑,看不清他們有多少人,只聽見帶頭的一個強盜喊着説:“每人分佈六匹,還剩5匹,每人分佈7匹,又少8匹。“請你根據他的説話聲來判斷,究竟有多少強盜,多少布匹?

大家一起探討

(三) 範例設計

通過對課本例題的難點進行分解,把一個較複雜的問題,分解成兩個小問題,將難點分解。

某蔬菜公司收購到某種蔬菜140噸,準備加工後上市銷售。該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噸或粗加工16噸。現計劃用15天完成加工任務。

問:1、該公司應安排幾天粗加工,幾天精加工, 才能按期完成任務?

2、如果每噸蔬菜粗加工後的利潤為1000元,精加工後為20xx元,那麼照此安排,該公司出售這些加工後的蔬菜共可獲利多少元?

(四)反饋練習

通過多種題型:填空、選擇及問答的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從多角度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讓學生根據課題來自編應用題,體現了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

(五) 歸納小結

教師啟發,學生歸納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