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説課稿模板合集八篇

來源:文書谷 2.52W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説課稿模板合集八篇

説課稿 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瞭解荔枝的生態、結構及生長等科學知識。

(二)掌握本文從主到次、由表及裏的説明順序。

(三)理解文中“引用”等説明方法的作用。

(四)鑑賞本文作為科學小品所具有的科學性和文學性。

二、課時安排3課時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從感性知識入手)你吃過荔枝嗎荔枝與其他水果比較有什麼不同

學生可能回答:吃過。荔枝表皮粗糙,呈紅色,肉白嫩,特甜等。

教師提示:學習本文,我們將對荔枝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

(二)文體知識及作者簡介

1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通俗性。

解釋“科學小品”文體特徵(可投影):科學小品多用文藝性筆調介紹科學知識和闡述科學道理,使人在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某種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藝術上的享受。

2作者簡介:

賈祖璋,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科普作家。生於1901年,浙江省海寧縣人。早在三十年代,他就編著了60多萬字的《中國植物圖鑑》等專著。1931年,他撰寫的《鳥類概論》,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現代鳥類學著作。他創作了大量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寫《鳥與文學》、《動物珍話》、《生活素描》等,解放後出版了《生物學碎錦》(課文就選自此書)。

賈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絢麗多彩的生物為寫作對象,把豐富的科學知識、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融為一體,有着很高的思想性、科學性和藝術性。

(三)課文探究

1正字、正音:

繒( ) 綃( ) 醴酪( ) 絳囊( )

褐色( ) 貯藏( ) 一騎( ) 佗( )

襄( ) 櫱( ) 啖( ) 渣滓( )

2學生瀏覽課文,畫出生字及重要詞語,藉助課文註釋或工具書讀一讀、悟一悟。然後,學習小組討論、探究以下兩個問題:

(1)標題給我們提供了關於荔枝的哪幾點信息這一標題有何創意

(2)作者認為白居易的《荔枝圖序》裏的“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甘酸漿液如醴酪”的話對嗎如有不當之處,請加以更正。

(以上討論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自讀、討論、反饋。

學生自主閲讀探討可得:

(1)標題給我們提供了三點信息:

產地南州——泛指我國南方

成熟期六月——陽曆7月

顏色丹——紅色

本文以詩為題,凝練、新穎,同時概括力強,多角度提供了關於荔枝的重要信息,對理解全文起到了舉“綱”的作用。

(2)白居易的話有對有錯:殼如紅繒——錯(正:塊狀裂片、粗糙);膜如紫綃——錯(正:白色薄膜);瓤肉瑩白如冰雪——正確;甘酸漿液如醴酪——正確

3本文介紹了不少荔枝的有關知識,學生細讀課文後,小組討論、概述各自然段説明的主要內容,並分析其説明順序。

討論探究後,班級交流,教師點撥:

(1)關於荔枝的`有關知識:(板書)

外部形態 外殼:塊狀裂片、粗糙

主 由 顏色:深紅色、紫色

外 形狀:心臟形、卵圓形或圓形

內↓

↓ 果實:直徑三四釐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次 內部結構 內膜:白、薄

肉: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

核:長圓形、表面光滑,棕褐色。無核。

花期:二月初到四月初長

產地:我國

習性:喜温暖

(2)主要説明順序:由外到內、由表及裏;先主後次。

(四)佈置作業

1編寫文章結構提綱或畫出結構圖。

2找出文中運用的多種説明方法。

3讀一讀,説説文中除了介紹荔枝的知識,還有哪些內容。

第二課時

(一)小組合作學習

思考:文中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分別起了怎樣的作用本文除了介紹荔枝的知識,還有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有何作用

討論後交流。明確:

1説明方法有:

(1)舉例説明(2)比較説明(3)列數字説明(4)詮釋説明

(作用略)

2介紹荔枝知識以外的內容有:

(1)引用詩文及其作用:

《荔枝圖序》 説明荔枝的外形及內部特徵

《詠荔枝膜》 説明荔枝膜的輕薄

《過華清宮絕句》(一) 説明荔枝的不耐貯藏

《惠州一絕》 突出蘇軾對荔枝的喜愛

(2)引用掌故及其作用:

唐明皇寵幸楊貴妃兼程送荔枝 説明荔枝不耐貯藏

宋徽宗移荔枝於宣和殿 説明荔枝性喜温暖

文徵明説顧氏種活荔枝事 説明荔枝性喜温暖

(3)運用比喻極其作用:

絳囊、紅星、珊瑚珠 説明荔枝顏色呈紅色

飛焰欲橫天、紅雲幾萬重 説明荔枝成片成林的絢麗美景

教師點撥:本文作為一篇文藝性説明文,作者十分注重其文藝性和趣味性,大量引用了古代的詩文和掌故,這些內容極大地豐富了文章的知識性和趣味性,使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和文化內涵,也極大地激發了我們閲讀的興趣。

畫出文中引用的古詩文,讀讀,議議,背背,並逐步學會欣賞。

(二)佈置作業

1背誦文中引用的古詩文。

2找一篇課外科學小品文進行閲讀,瞭解有關科普知識,學習其寫作方法。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情況

(二)品味語言

作為一篇文藝性説明文,作者在注意突出文藝性、趣味性的同時,更注重體現科學性和準確性。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本文語言的準確性體現在何處

師生討論後可得:

1明確的科學術語。

(1)裂片中央有突出部分,有的尖鋭如刺,這叫做片峯。

(2)蒂部周圍微微突起,稱為果肩。

2適當的列出數字。

(1)荔枝的大小通常直徑三四釐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2)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襄的在內,現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種,以記福建所產的為多,尚存八種;記載廣東所產的僅存一種。

3限制性詞語的運用。

(1)現在科學發達,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2)古代講荔枝的書,包括蔡襄的在內,現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種,以記福建所產的為多,尚存八種;記載廣東所產的僅存一種。

教師點撥:

學習文藝性説明文中“文藝性筆調”的特點:

(1)文體上,可編織故事。

(2)內容上,可穿插詩文、掌故、傳説等。

(3)在表達方式上,可有生動的描寫、巧妙的比喻、個性化的擬人等。

説課稿 篇2

1、説教材

《三隻箱子》是“讀課文識字”部分的課文,這部分除了要完成識字任務外,還要注重對詞句的有選擇的訓練,結合朗讀提高學生的理解思維能力。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一個想當童話作家的小男孩向一位老作家要“寫作的祕訣”,老作家請小男孩到自己家裏,珍藏的三個箱子讓小男孩終於明白了成功的祕訣就是不怕失敗。課文共有9個生字,構詞率較高,通過擴詞、組詞學生對這些詞的理解不難。寫字教學上,難度不大,教師只要加強指導,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容易,更投入。第3節是全文的重點,須加強數量詞、長句的朗讀指導和理解。

2、説學情

學生已具有較強的識字能力,有一定的自學和交流能力。在閲讀方面,學生對童話題材的課文有興趣,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下能讀懂一些短小、淺顯、有趣的文章,嚐到閲讀所帶來的快樂。大多數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基礎好一些的學生能讀出句子的語氣。但學生們在口語表達的條理性和豐富性上仍很欠缺。

3、説教學目標

根據單元目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來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具體目標詳見[教學設計及説明]部分。

目標之一在於知識點的落實。課文共有9個生字,構詞率較高,通過擴詞、組詞學生對這些詞的理解不難。寫字教學上,難度不大,教師只要加強指導,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容易,更投入。目標之二、三是理解課文的關鍵所在,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讀正確,在指導學生讀好數量詞、長句的同時,藉助説話訓練來加深學生的感悟。

4、説教法

(1) 創設寬鬆時空,讓學生主動學習,習得能力。

創設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課文和生字,引導學生帶着問題整體感知課文,自學課文。不斷鞏固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採取“以讀促悟”的教學方式學習重點部分,然後通過填空練習,進一步幫助學生展開聯想,通過有條理地表達與交流,促進學生體會和感悟成功的祕訣是不怕失敗。

(2) “整體感知—重點體悟—整體提升”的整體設計教學。

首先引導學生帶着問題整體感知課文,自學課文。積極思考、動筆圈劃。再選擇重點學習體悟第3節,深入思考、交流體悟。最後又回到整體,讓學生説説“老作家成功的祕訣是什麼?”,積累一些名言既可以提升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又可以讓學生拓展積累。收集小故事可以培養學生的課後探究的好習慣,進一步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使語文教學向課外延伸。

5、説學法

從小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是低年級教學不容忽視的方面,因而教師在課堂上的指導作用至關重要。例如在識字理解詞語方面,在學生已經掌握一定學習方法後,可以引導他們用學會的方法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在教學中,我嘗試讓學生通過查字典解決這些困難,而且在這一過程中多給一些鼓勵與讚賞,調動了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説實施

根據教學設計,將教學分成五個環節在課堂中實施。整個教學過程,我從教學伊始的談話導入開始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從學生的認知興奮點出發,以期有個“良好的教學開端”。同時設計了一個語言訓練點,讓學生練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可以讓學生積累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同時體會漢語言的表達十分豐富,培養熱愛漢語言的情感。

進入課文教學時,我按“整體感知—重點體悟—整體提升”的教學思路,首先引導學生帶着問題整體感知課文,自學課文。創設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課文和生字,不斷鞏固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字詞教學反饋時有重點地對字音、字形、字義進行強化。

重點學習第3節時,採取“以讀促悟”的教學方式,先讓學生讀清楚數量詞,讀好長句;再引導學生抓數量詞和“寫滿了”“塞滿了”“密密麻麻”幾個詞,瞭解一部優秀童話的誕生是經歷過了無數次的失敗。然後通過填空練習,進一步幫助學生展開聯想,通過有條理地表達與交流,促進學生體會和感悟成功的祕訣是不怕失敗。

最後又回到整體,讓學生説説“老作家成功的祕訣是什麼?”,積累一些名言既可以提升學生對課文的感悟,又可以讓學生拓展積累。收集小故事可以培養學生的課後探究的好習慣,進一步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使語文教學向課外延伸。增長見識,深化理解。字詞的鞏固以遊戲的形式進行,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遊戲的過程又是學生與生字反覆見面的過程,不但能起到複習鞏固的作用,而且對於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提高識字效率起到促進作用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

《實驗: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選修3-5第十六章《動量守恆定律》的第一節內容。本節教材從生產、生活及科學實驗的多種碰撞現象中提出研究的問題,接着提出猜想,進而為了證實猜想而提出多種實驗方案,最後讓學生親自動手體驗科學探究。教材的核心是引導學生經歷對碰撞問題的探究過程,使實驗技能訓練與科學探究過程的體驗有機的結合。

與過去的教材相比,本章教材變化較大,動量守恆定律不再是牛頓定律演繹的結果。編者在本節教材中力求突出兩點:強調物理研究中“不變量”的思想;體現學習中的探究精神。

編者力求通過學校實驗室這個小小的天地讓學生體會科學的探究性和探究中的不確定性,使學生對科學本質的認識能夠有所理解。

(二)教學目標

動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守恆定律之一,是研究微觀粒子所必須的知識。根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要求、教材內容分析及學生原有基礎,制定本課教學的三維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碰撞的不同類型,知道一維碰撞的實驗方法;

(2)知道質量改變的方法,知道物塊碰撞前後速度的測量方法;

(3)知道使兩個碰撞物塊粘在一起運動的操作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猜想兩個物體碰撞前後可能不變的物理量,並寫出相應的'表達式;

(2)學習設計比較完整的實驗方案,合理安排操作步驟;

(3)通過實驗收集記錄數據,學習實驗數據分析,得出實驗結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實驗方案的設計,養成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並鍛鍊思考的全面性、準確性與邏輯性;

(2)通過對實驗數據的記錄與處理,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靈活地運用科學方法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創新意識;

(3)在對實驗數據的猜測過程中,形成樂於合作探究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要求及對教材的認識,本節課教學重點是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的科學探究方法,教學難點是可行性較強的實驗方案設計。

二、説教法

1、觀察和實驗是學生認識物理世界,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學生智力的前提條件,是檢驗物理知識真理性的標準。本節課總體採用啟發式實驗探究教學法,即從實驗觀察現象入手,引導學生提出研究的問題,並提出猜想,進而引導學生提出多種實驗方案,並按選定的實驗方案收集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2、本節課重點是科學探究方法教育,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領悟在多變的世界裏尋找不變量的研究方法,因而本節教材內容設計為2個課時,本節教學為第一課時,將教材設計的學生實驗改為演示實驗,突出物理思想滲透,對教材的重點、難點進行各個擊破。

3、在本節課教學中,將探究的重點放在實驗方案的設計上,在設計實驗方案之前,先就實驗研究的對象、條件控制和數值測定等方面進行引導、啟發性提問;在學生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後,引導學生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價;在收集數據、分析與論證等過程中,及時發現和鼓勵學生的思維閃光點,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交流的機會。

4、由於學生的動量守恆觀念是通過實驗建立的,在演示實驗操作中要儘量減少誤差,以得出較合理的結論。

5、由於將學生實驗改為演示實驗,採用啟發式實驗探究教學法,突出了物理思想滲透,因而在整個教學中,要始終應用興趣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處於最佳學習狀態。

三、説學法

1、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 、“強調科學探究過程”,體現在課堂教學上,就是學生由原來的“接受式”為主的學習轉變為“探究式”為主的學習。本節課教學要讓學生採取主動探究學習方法,即要求做到:認真觀察現象,主動提出研究的問題,大膽提出科學猜想,積極進行實驗方案設計,參與實驗數據收集與處理,慎重得出科學結論,勇於進行合作交流。通過主動探究學習,體驗“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的研究方法,提高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2、本節學習的對象是高二理科班學生,他們在必修I中學習了運動學知識,知道了利用光電門測量速度和打點計時器測速度、機械能守恆等知識。本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採取回憶、聯想學習方法,分析三種測量速度的實驗方案。

3、本節以演示實驗教學為突破口,要引導學生根據所講授的每項知識,確定觀察的重點,有序地逐項觀察,逐項分析,再綜合觀察,綜合分析。使學生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完成認識上的飛躍。

4、面向全體學生,分層次地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習基礎較差者,提問回答觀察到的現象等較簡單的問題並給予適當的鼓勵;對學習基礎較好,提問實驗方案評價等較複雜有難度的問題,並適當給予嚴格要求。總之,使每個學生主動參與、學有所得、有所提高。

四、説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為導入新課的指導思想。通過生活中的頭碰牆壁、生產中汽車碰撞實驗、競技體育中的身體碰撞與枱球碰撞、科學研究中的粒子撞擊等視頻或動畫,激發學生探究碰撞現象的興趣。進而讓學生列舉自己瞭解的碰撞實例,教師説明:碰撞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且種類繁多、變化多端。

在各種碰撞現象中,人們關注的問題也各不相同。作為基礎科學,物理學家在關注什麼呢?在複雜多變的世界裏找出簡單不變的規律,正是物理研究基本思維方式,從而引出課題――《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板書)

(二)演示誘導、提出問題

1、明確研究切入口

碰撞現象變化多端,我們從最簡單的情況入手研究。兩個物體碰撞前後均沿同一條直線運動,這種碰撞叫做一維碰撞。

2、演示“兩球碰撞”實驗,讓學生觀察碰撞前後兩球運動的變化,進一步引發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自主思考、建立猜想

通過觀察,學生已經認識到兩個物體碰撞前後的速度會發生變化,物體的質量不同時速度變化的情況也不一樣。教師順勢啟發:碰撞現象中涉及到質量和速度兩個物理量,那麼可能不變的會是什麼量呢?讓學生稍做思考後,提問請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

(四)設計實驗、得出結論

教師首先要啟發學生: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怎麼測量?然後引導學生回憶質量和速度的測量方法。並組織討論比較速度測量的三種方案的特點和原理。教師進一步説明,根據學校實驗室條件選定其中一種實驗方案。(本節課採用教材所示的“參考案例一”進行演示實驗)。

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兩物體的質量要有適當的差異。數據處理時,讓學生根據教材提供的參考表格進行數據記錄;對於多種碰撞,第一組數據讓學生自主利用計算器運算處理,第二組、第三組數據拷貝到Excel表格中,利用Excel的函數功能算出各個量,讓學生分析什麼量在碰撞前後變化最小。

(五)合作交流、課堂總結

教師請同學們根據實驗説明,在實驗允許的誤差範圍內,是否找到了碰撞前後的“不變量”?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教師做總結:碰撞前後,mv的總和變化較小,當然認定碰撞中的mv保持不變,使猜想成為一條定律,還需更多的實驗來驗證。雖然我們並沒有就此總結出一條物理定律,但通過本節的學習,讓我們再一次體驗了科學家探究的過程。

(六)佈置作業、結束教學

作業:教材中課後“問題與練習”第1、2題。

(七)板書設計

實驗: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

説課稿 篇4

一、 説教材

1、 本框在教材知識體系中的地位

“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是哲學常識第七課的第三節第一

框,是屬於人生觀教育的內容。人生價值總是與人生目標聯繫在一起的,可以説人生目標指導人生價值的根本方向。人生價值觀正確與否,最終要看樹立了什麼樣的人生目標,由此引出了第三節——選擇崇高的人生目標,本框就是這節的第一框即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其中闡述了理想的含義、類型、理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作用。生活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青少年應該樹立崇高的理想。

2、 教學目標的確立

(1)依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確立的知識目標是:通過學習,要求學生識記理想的含義、類型,要理解的基本觀點是理想作為一種社會意識也是社會存在的反映,體會理想的階級性、時代性,能對不同時代的不同的理想進行比較,並使學生能夠説明樹立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對社會巨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2)確立的能力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理解能力,提高學生善於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的能力。

(3)針對思想政治課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某些學生思想上存在的實際問題,確立的思想教育目標是:本框是哲學常識集中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要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樹立崇高理想的意義,並要落實到行動上,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對自己選擇正確的人生理想目標認真思考。

3、 重點、難點的確立及其依據

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重大指導和促進作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這是因為:(1)講清這個問題是對學生裝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完成本課教育任務方面有着重要作用。(2)從中學德育教育的情況來看,儘管從國小到國中一直進行理想教育,但由於學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有限,尚未上升到理論高度。(3)一部分學生裝對理想信念比較淡薄,似乎有無理想都無關緊要。因此,本框從世界觀、人生觀的高度去闡述理想問題,就有着特別重要的現實教育意義。

二、説教法

主要採取引導啟發、理論聯繫實際、對比歸納法,指導學生讀、思、議、練相結合,動口動腦等多種方法來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努力做到理論與實際結合、知識性與教育性結合、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想方設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説學法

(1)“具體——抽象——具體”的認知方法。

(2)通過讀、議,理解基本原理,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四、説教具

利用多媒體教學。製作的課件包括圖片、影像資料及名人名言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腦思考的機會,為學生的學習創設歡樂愉快的教學氛圍,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時間利用率,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同時,通過調動學生視覺、聽覺,縮短理論與實際的距離,拓展思維、展開豐富的想象、開發智力、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想意識。

五、説教學的佈局結構

1)新課的導入:採用展示名言等形式導課,然後轉入讓學生説一説自己都有什麼樣的理想,調動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在熱烈的氣氛中導入本框的內容。

設計意圖:利用名言及讓學生自己談理想,引導學生説出自

己的理想,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使其樂於、易於接受知識。教師選取不同類型的理想,為講解後面的內容打下伏筆。

2)新課的教學: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框的內容包括:理想的含義、理想的類型和理想的作用。

關於第一個問題:我們該怎樣給理想下定義呢?理想不等於現實,高於現實的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和嚮往。它是建立在對社會現實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基礎上的,這就使理想具有實現的可能性。理想是人生的奮鬥目標,是人們關於未來的設想,是有實現可能的目標。空想雖然也是人們對未來的一種想象,也反映人們一定的追求和目標,但它是缺乏客觀依據的隨心所欲的想象,有的是違背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是不能實現的,如空想社會主義。

理想屬於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的經濟關係和其他社會條件的產物,都要隨着經濟關係的發展而發展,隨着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那麼,理想有哪些類型呢?從此引出第二個問題。

關於第二個問題:

按理想的性質分類:可分為科學的與非科學的、崇高的與庸俗的。那麼,以什麼為標準,來區分科學與非科學、崇高與庸俗呢?要以是否符合事物發展規律、是否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為標準。凡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理想,就是科學的;反之,則是非科學的。

如果按理想的內容來對其進行分類,理想可分為:職業理想、生活理想、社會理想和道德理想等。通過分類,大家已經能夠分辯出職業理想是人們對未來工作嚮往和追求,即將來要從事什麼職業。

生活理想是人們對未來生活諸方面的具體目標的追求。如:吃、穿、住、行等。

道德理想是人們所向往的道德人格,即對做人的標準和道德境界的嚮往和追求。也就是將來在道德方面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達到什麼境界。

社會理想即人們對未來社會制度、社會面貌的預見和期望。設想幾年以後、幾十年以後我們的社會是什麼樣的。

在上述四種理想中,哪一個是最根本的呢?是社會理想。因為社會理想是一個人全部理想的基礎、歸宿,又貫穿於其他理想之中未來的社會制度、社會面貌如何,就應該成為當代每一個有責任感的青年人最關注的內容。我們熟悉的“四有”中的有理想也就是要求有社會理想。

按奮鬥的時間長短分類:可分為長期的遠大理想和近期的具體理想。

關於第三個問題:理想的作用,這是本框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特設計教學思路如下:

1) 學生首先閲讀教材,找出其作用的表現

2) 利用名人名言等資料,讓學生加深對其的理解,重點把握第三條作用。

設計意圖:引進社會生活中的典型材料,使學生既立足於教材知識,又面向社會實際,樹立崇高的理想。

人的一生,不僅作為個體而存在,而且又作為社會的一員而存在。崇高、科學的理想在促使個人實現人生理想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當一個一個的個人從當時當地的社會存在出發,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經過奮鬥獲得理想的實現之後,又會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標,並繼續為之而奮鬥——這樣,人類社會就不斷地在追求和實現理想的奮鬥中前進。所以,崇高的理想又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

人類的發展,是在不斷地實現具體目標的過程中而發展的,一個個具體目標的實現推動着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而這一切,都是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下布取得的,因而説,崇高的理想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精神力量

一個人樹立了崇高的理想,就能在理想的支配下按既定的目標自覺地進行創造性的活動。社會上無數英雄人物都是在崇高理想的鼓舞下,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的。因此説,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五、歸納總結:教師點撥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參與本框知識的重和梳理工作,然後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內容,進而使學生鞏固深化所學知識。

反饋練習:圍繞本框的問題,選擇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的練習題,力爭突出體現本框的重點和難點,目的是進一步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啟智、導信、促行的教育目的,實現知情統一。同時,教師通過創設積極進取的競爭氛圍,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並將所學內容轉化為行動,樹立崇高理想。

附:板書設計

含 義

性質 助推器

內容 分類 理 想 作用 精神力量

時間 精神支柱

對青年的重要意義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説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9頁的例1、例2,練習十二第1—3題。

2、教材分析。

本教材考慮到兒童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分數加、減法在範圍上進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現常見的分母小的分數相加、減(分母一般不超過10)。在編排上適應兒童的認識規律。首先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貼近學生實際,學生感興趣,從而提出問題。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動手實踐機會,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中體會同分母分數相加、減,讓學生主動構建數學知識。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難點: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算理。

4、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教具、學具準備:主題圖、圓片,方格卡片等。

二、説教法:

①.努力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通過啟發、誘導、設置懸念,培養學生探討知識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步步紮實。②.儘量利用直觀教具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③.努力體現在突破重點、難點的過程中重視教學信息的反饋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通過動腦、想、説、總結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動,突破教學難點。④照顧全體、關注學困生,及時表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⑤努力做到當堂批改,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教具準備:根據課本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我準備了以下教具:主題圖、圓片、已均分成8份的圓片,方格卡片等。通過這些教具,可以使學生直觀地發現規律,學到知識。

三、説學法

在學法上,主要採用了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主要通過讓學生觀察、看書、想象、提問、討論、總結、概括等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説教學過程

㈠、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上課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展示分西瓜的主題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我們帶着輕鬆愉快的心情開始學習.

首先展示情境圖內容,讓學生觀察,提問:圖上畫的是什麼?(學生可能答出分西瓜)。再問;從圖中你能獲得什麼信息?(指名回答,學生可能答出: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一個男孩吃了2塊,一個女吃了1塊。)

師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課題:“分數加法的簡單計算”,板書課題。

㈡、動手操作,構建新知。

1、教學分數的加法。

(1)師:指定兩名學生到講台前一個同學拿一塊西瓜模型,另一個同學拿兩塊西瓜模型讓學生觀察。教師提問︰這兩個同學分別拿着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這兩個同學一共拿着西瓜的幾分之幾?教師引導並用教具演示2/8+1/8的過程。

(2)讓學生理解分數加法的算理。

2、教學分數的減法。

(1)師出示教具5/6的方格紙。問:這是什麼?(拿走了2個方格,)還剩下幾分之幾?學生用學具演示從5/6裏減去2/6的過程。問:你是怎樣想出來的?指名回答,共同評價。

(2)歸納出同分母分數的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同分母分數的相減,分母不變,分子相減。

㈢、課堂練習:出示小黑板完成8小題計算

㈣、總結、問:這節課有什麼收穫?你有什麼感想?(師生共同平價本節課)。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歸納概括,在學生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㈤、佈置作業。

説課稿 篇6

《景陽崗》是我國明代著名的長篇小説。它主要記敍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暢飲十八碗酒後,景陽岡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我以前教此文,更多是重視知識的教學,這期我教這篇課文時把它分為四大版塊來講。在講課文之前先讓學生認真預習,瞭解故事的時代背景。上課前看錄像《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片段。讓學生對武松這個人物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後,再講課文學生就有話可説了。

在教學時我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學習積累語言,並且體現讓學生自主選材,主動積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做到因人而異。課文重點是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自瀆自悟,整體感知和理解課文,還學生自主性。因此,在教《景陽岡》一文教學中,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讓課堂上多姿多彩,結合學習新課標的體會。聯繫課堂實際,談談對《景陽岡》一課的教學構想。

我在設計這篇課文教案時是抓住人物的特點講的,其四部分分別是:

一、打虎前寫喝酒,抓語言見特點。我教課文描寫武松打虎前的內容,先讓同學們快速默讀這一部分,並畫出武松的語言。通過武松的語言,體會武松有什麼特點。同學們默讀後很快就舉手回答:通過武松的語言,我體會到武松具有倔強的特點。通過武松的語言,我體會到武松這個人比較豪爽。我覺得武松很勇敢。我還覺得武松有點愛面子。……我根據同學們的口述板書豪爽、倔強、勇敢、酒量驚人、膽量過人。然後我趁熱打鐵追問,你是通過哪些句子體會到武松具有這些特點?學生各個舉手發言,非常踴躍。

1、豪爽“這酒真有氣力”。

2、倔強⑴、“原來這樣。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別胡説!難道

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體會出武松的。

⑵、武松在酒店喝酒,喝完了三碗,店家勸他別喝了,因為他家的酒叫“透瓶香”又叫“出門倒”,剛喝時只覺得好喝,一會兒就醉倒了。但凡來他家喝酒的只喝上三碗,就都醉倒了,過不了山岡,過往的客人都知道,所以,往往只喝三碗就不再要了。可是武松偏偏不信,叫道:“別胡説!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

3、勇敢⑴、“就有大蟲,我也不怕”。⑵、“這是店家的詭計,嚇唬

那些膽小的人到他家裏去歇。我怕什麼!”。

4、酒量驚人。“武松前後共吃了十八碗。”“但凡客人來我店,吃了

三碗的,就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風。”

5、膽量過人。⑴、武松笑道:“……你別説這樣的話來嚇我。就有

大蟲,我也不怕。”

⑵、武松看了看笑道:“……我怕什麼!”

⑶、細想了一會,説道:“怕什麼,只管上去,看看怎

麼樣。”

⑷、武松自言自語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最後我小結,的確,店家好心好意勸他別喝了,可是他就是不信,還説:“別胡説!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這個武松真是倔強。剛才這同學體會得挺好。他們之所以體會得這麼好,就是因為他們抓住了這句話,這就是通過語言體會人物特點的方法。

二、景陽岡上打虎時,抓動作見特點教這部分時我抓住武松和老虎的動作進行教學。

提問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是通過他的什麼來寫的?(動作)扳書力量超人機敏勝人

(1)、力量超人。“武松雙手掄起哨棒,……把那樹連枝帶葉打了下來。……把那條哨棒折成兩截……”“……揪……按……提……打……”

⑵、機敏勝人。從武松三次“閃”突出武松的“機智”或“機敏”。然後我點撥,三“閃”’這個動作字跟哪些字比較接近?“閃”與“躲”在這裏哪個字用得更好?用 “閃”對錶現武松的形象好在哪裏?老虎的動作讓學生通過讀課文來體會,學生找出動詞為“一撲……一掀……一剪”通過學生的回答我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不僅能夠根據人物的語言、動作體會人物的特點。在今後的閲讀中,希望同學們能夠根據人物的語言、動作準確把握人物的特點。在你寫作時,也要為你筆下的.人物設計出符合他的特點的語言、動作,這樣,你筆下的人物就會栩栩如生,你的文章就會更加具有感染力

三、打虎後速下岡,抓心理見特點教學這段時我讓學生反覆讀課文,理解作者寫這段的用意提問:假如武松在下岡途中又碰上老虎,是老虎被武松“制服”,還是武松被老虎“制服”?引導學生讀書,尋找相關信息,提出自己的觀點,説説理由四、課外小問題,課內大辯論這是一篇閲讀課文,可外延伸很重要,於是我抓住:提出有爭議的問題:有的同學説:“現在要保護老虎,武松打虎這樣的故事不該再讀了,你同意嗎?”

1.小組討論交流,大家暢所欲言。

2.集體交流,根據同學們的意見,分成正反兩方,進行小組辯論賽。學生進行了熱烈的辯論,

然後教師小結:同學們各抒已見,都有各自的觀點。但我們應該認識到在古代,人類還不能主宰自然,老虎猛獸會傷害到人的性命。人為了保護自己,除了打虎,沒有其他的辦法,當然,現在人類有了主宰自然的能力,而且老虎也瀕臨滅絕,為了保護生態平衡,必須保護老虎。當然,我們學習這一課,並不是要學習武松機智、勇敢的精神。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精神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去體驗,這樣才能加深對課文重點的理解。才能體會作者餓寫作匠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做到“盡職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牽手。”鼓勵學生進行有創意的表達

説課稿 篇7

各位專家、各位領導,上午好,我是語文七號考生,我説課的題目是《日曆》(板書:課題、作者)。

一、 《日曆 》是當代作家馮驥才的一篇散文,文章由我們的日常所見的事物寫起,有小見大,通過前半部分寫翻日曆時有大把大把的日子而快活,後半部分引出對歲月匆匆的感慨,揭示了人要充實自己的人生日曆,寫出對生命、時間的感悟,這些感悟和態度凝聚在作者富有智慧,簡潔明快的格言式句子中,作為國中教材,它被編入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該單元的主題詞是“生之機趣”。 咱們國中二年級的學生,已經經過四五年系統的閲讀訓練,具有相當的閲讀能力,而浮躁和不求甚解的不足又廣泛存在。綜合以上教材特點、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他們的知識經驗、情感需求,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應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梳理文章脈路,品味哲理式句子的含義,理解文章用可感的具體事物來表現抽象意義的巧妙的構思;依據課文,延伸閲讀,進行寫作;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反覆的閲讀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讀中體會作者將具體事物表現抽象化意義的巧妙構思,在討論和交流中品味哲理式的語言,運用到自己以後的寫作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深入體會作者藉助日曆抒寫表達感知生命、珍惜時間的積極的人生態度 其中教學重點是:通過閲讀梳理文章的脈路;整體把握文章,理解作者的`巧妙構思,難點是:品味哲理式的語句,進行片段寫作;強化學生的時間與生命的意識

二、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本節課我準備主要採取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和探究法;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比較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閲讀習慣。

三、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五個環節展開。 第一環節:導入新課,導語是:同學們,你們見過日曆嗎?相信很多東西都見過,下面有哪位同學願意給我們分享一下日曆在他心目中的作用啊?在我心中,日曆就是一個計時器,他把原本沒有記號的日子變成了一張張帶有數字的紙,看着他是那麼多,又是那麼小,少的用手一扯,今天就會成為過去,下面一起學習一下馮驥才先生的這篇《日曆》,體會一下作者是如何寫日曆,如何表達自己感悟和思想的 第二環節: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解決生字詞,消除閲讀障礙;請同學聽讀課文,邊聽邊畫出文章段落中的關鍵詞句,理解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題解作者的巧妙構思,同時歸納文章脈路。鍛鍊學生的聽説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第三環節:研讀賞析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以多媒體出示若干問題,請學生先默讀課文後在分組討論。(作者是如何從日曆談到時間和生命的等問題)問題的設置需要一脈相承,從而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學生受到情感薰陶

獲得思想啟迪,帶着問題從而深刻體會作者巧妙的構思和語言特點,標記文章富有哲理的語句,為以後的寫作積累進而解決教學難點。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詩人海子曾經寫過一遍關於時間的文章《關於時間》(或者朱自清的《匆匆》)請同學們課下通過閲讀比較,感受一下,同樣是寫時間,兩篇有什麼不同之處,

第五環節: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同時突出重點,通過本文優美的語言和藝術手法總結出在描寫景物需要細心觀察,寫景時把自己的心放進去;課後作業方面,請學生針對平常的熟悉的景或者物,做一篇小作文,要求語言優美,描寫細緻,情感深入,字數300字左右。

四、 板書設計:

日曆

馮驥才

語言平實,通俗易懂,説理深刻

日曆生命、時間

多種修辭,生動形象,感染力強

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遵循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的原則。

以上,是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説明,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8分鐘可以講完,錄下來之後聽的感覺很呆板,感覺前面內容繁瑣)

説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趙州橋》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説明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課文開頭先交代趙州橋的所在地,設計人及建橋時間,然後重點介紹趙州橋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最後講作者由衷的讚美。全文層次清晰、重點突出,通過對趙州橋設計特點的説明,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二.教學目標

①認知目標:瞭解趙州橋的建造的特點。

②技能目標:學習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③情感目標:瞭解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理解趙州橋雄偉、堅固、 美觀的建築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2)、教學難點:

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四、説教法、學法

A.教法

1、 “以讀代講”法

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這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課文寫趙州橋“美觀”部分,語言生動優美,教學這一部分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2、 “直觀教學”法

通過圖片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啟發孩子思考,突破教學難點。

B.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採用“問——讀——説——畫——議——説”的學習方法,在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訓練中理解課文,培養能力,陶冶情操。

五、説教學程序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你們見過哪些橋呢?那些橋是用什麼材料建造的?出示圖片。

為什麼課本不説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不介紹精鋼做的橋、木頭做的'橋,而偏偏介紹一座石頭橋呢?

2.以讀促悟,説説收穫。

教學開始,我引導孩子們大膽發言,説説自己想知道關於趙州橋的知識。然後帶着自己的問題走進課文。通過讀,從課文中知道趙州橋在哪,有多久的歷史,什麼時候建造的和是誰建造的等等。

3.集體探究,解決“這是一座怎樣的橋”。

在這個環節的處理上,我大膽放手,讓孩子們在初步感知課文後用課文中的詞來説説這是一座怎樣的橋。通過學生的反饋板書關鍵詞:世界聞明、雄偉、堅固、美觀等等.再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這些詞的相關句子讀一讀畫一畫説一説。重點圍繞趙州橋的設計展開深入的學習。

4.小組合作,共同探究

1、體會趙州橋的雄偉。

2、理解趙州橋的設計特點

(1) 運用簡筆畫的方法,直觀地表現趙州橋的設計特點。

(2)理解趙州橋設計的優點

(3)初步認識過渡句。

5、總結全文,昇華感情。

用課文中的最後一段話來讚美趙州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