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歌》(第一課時)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1.19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九九歌》(第一課時)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九歌》(第一課時)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九九歌》這篇課文是吉林省新遍教材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中的11課中的第二課。

《九九歌》是農諺之一,歷代流傳,是我國勞動人民生活經驗的結晶。課文圖文並茂,情景交融,具體描繪了“一九”至“四九”,小朋友在冰天雪地中嬉戲玩耍和“五九”至“xxx”氣候逐漸轉暖,柳綠、冰消、雁來以及“九九”過後大自然的壯觀景色,書中六幅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於學生觀察和學習本文,讓學生體會到千萬年來,祖先們在這塊大地上辛勤勞作,創造了燦爛的民族地地方文化,充分地顯示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二、教學目標:

1、感受農諺作為中華民族一種特有文化現象的魅力,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掌握隨圖,隨文識字的方法,掌握引讀、接讀、拍手讀、看插圖背等多種朗讀和背誦的策略,在查資料、間又的過程中增強語文實踐能力。

3、會認7個生字,認識1個新筆畫“豎彎”,學會寫“四”、“六”這兩個生字。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7個生字並正確書寫“四、六”兩個生字,掌握新的筆畫。

2、教學難點:背誦諺語

四、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翻看日曆或者詢問爸爸媽媽,弄清“一九”“二九”……都是哪些天。

2、準備本課的生字詞語卡片,放大的插圖等用課件出示。

五、教學理念:

1、採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以情境導入,在反覆練習和教師指導的朗讀過程在認識生字,並有效地解決低年級學生唱讀課文的問題。)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打破一貫從頭到尾按順序學習課文的傳統,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句子讀,把要我讀變成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

3、充分開展探究活動。(努力開闊學生的思維,發揮想象,讓學生感受自然美、生活美,感受農諺作為中華民族一種特有文化現象的魅力,為我們祖先的智慧所驚歎。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創造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主動發言,於是開始我用課件出示一幅冬天圖畫,讓學生欣賞優美的冬景圖,同時提問:你覺得圖上的景色怎麼樣?你知道冬季節氣嗎?這種情境的創設能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冬天的美麗,從而激發他們對冬季節氣的探索和好奇心。

(二)品讀課文,讀中識字。

新課程改革提倡採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即讓學生在聽、説、讀的過程中儘快的認識並掌握生字,於是我相機讓學生自瀆課文,並採用四步讀書法來引導他們:

1、初讀:讀準字音,感知內容即慢速地、大聲地讀。

2、再讀:整體感知,加深印象即速度稍微加快讀。

3、三讀:圈圈劃劃,識記生字即把本課要求識記的生字劃出來。

4、四讀:試讀課文,鞏固生字即能夠把課文較通順、流暢地讀出來。

經過以上幾層層提高的辦法就是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瞭解,對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低年級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為了使他們進一步加深印象,我又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有趣的“選水果認生字”的識字遊戲即一種水果對應一個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找到他喜歡的水果,並快速地讀出生字。(教師提問:同學們,這些水果後面都有祕密呦!你喜歡哪種水果呢?把後面的祕密弄明白,説對了,老師就把水果卡片送給你,如果説錯了,你可以找好朋友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在整個遊戲中,給學生充分選擇的時間和機會,讓生字和他們一次次見面,使他們在快樂中識字、記字,這樣就達到鞏固識字的目標了。

(三)指導朗讀,體會意義。

通過前面的自己練讀過程,學生對課文已經比較熟練了。但是一年級學生唱讀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怎樣克服呢?在這裏通過裏領讀、接讀、拍手讀、看插圖背和自評、互評的方式來訓練學生掌握朗讀技巧。例如:在進行朗讀訓練時,教師提問:同學們,你認為他讀的好嗎?你讀的怎麼樣?怎麼讀更好呢?讓學生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看法,品讀階段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在教師範讀的基礎上,有效的朗讀方式是引讀,在這裏引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領讀過程中,保留了節奏美;接讀時可以讓學生上台做自己創造出來的動作,經過這樣多方式的朗讀指導,學生讀起來就有聲有色了,唱讀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自主選擇,開闊思維。

經過識記,練讀,體會的過程,學生已經對課文朗朗上口了,怎樣使他們對課文印象更深刻呢?於是,我打破一貫從頭到尾講讀課文的教學傳統,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讀,學生們很主動、很樂意的去選擇,把要我讀變成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提高了閲讀質量。

在自主選擇的同時,我安排了拓寬思維訓練。例如:當學生選擇“五九、六九,河邊看柳”,這個句子時,教師提問:“五九”“六九”都是哪些天?氣候發生了哪些變化?“河邊看柳”是什麼意思呢?讓學生把自己親身經歷的或者是自己想到的都説出來,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打破了課本的限制,然後在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背誦,可以隨圖背誦,也可以選擇喜歡的句子來背,看誰背課文又快又好,這樣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增長了知識,學生樂此不疲。

(五)巧識字形,學會生字。

在讀中學生已多次感知了生字的音、形、義,但學生對生字的認識還是一種輪廓現象,尤其對一年級學生來説學會寫字,對字形的分析必不可少。我在指導學生學會寫字時,激勵學生結合字形、字義。巧識巧記:學生會説“四”象窗户和窗簾;“六”象小孩坐在板凳上;還可以用數筆畫的方法識記。學習新筆畫“”,教師在虛字格在範寫,“四”“六”強調在虛字格中的位置,及時進行點撥指導,加快學生識字的速度,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六)趣味作業,課外延伸。

在本課教學即將結束時,告訴學生,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域氣候也不盡相同。《九九歌》中指出的天寒、冰凍、柳綠、冰消、雁來、春耕等現象主要針對華北黃河流域一帶而言,有時我們查日曆就會發現現實生活中的氣候與《九九歌》中的描述的不一樣。《九九歌》也因地而異,課後可以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收集祖國各地《九九歌》的資料,體會不同地區不一樣的泥土氣息和甘醇如酒的親情,也可以根據冬季節氣的特徵把春夏秋三季的特徵,用書上的句式編一編,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