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

來源:文書谷 7.56K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1

一、以禮待人、微笑與家長溝通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只要是踏進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就必須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潔,精神煥發會給家長留下美好的印象,這也是對家長的尊重。在外人看來,教師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職業,我倒覺得除了教書育人以外,更是為孩子和家長服務的。其次教師要學會微笑。微笑是人與人之間傳遞友好情感的最簡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和家長交流時,一個友好的微笑和禮貌的點頭,都能時時交流、理解在良好的氣氛下進行。同時,微笑和熱情還可以拉近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在面對家長的指責這種特殊情況時,要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更不要挖苦諷刺孩子而傷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那麼無論是在多麼尷尬或困難的場合,都能輕易渡過,贏得家長的好感,體現自己的寬容大度,從而最終消除誤解和矛盾。最後,教師還要學會一些簡單的禮儀。比如説與家長交談時,要用眼睛注視對方,並且要和他們平視,也就是要站起來或者讓家長坐下來和你交談。

二、以誠相待,以心換心與家長溝通

家長既然把孩子交給了教師,那教師就是家長最信任的人。家長若想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情況,只有與教師進行溝通。當家長問到孩子的學習、生活等情況時,教師一定要以誠相待,不厭其煩。

三、以積極、耐心的原則與不同類型的家長溝通

在工作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不好相處的家長,他們一般要求很多,言語中充滿了對教師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實,這些家長往往是對幼兒教育有一定的瞭解,並且對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的類型。

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動中細緻觀察,這樣才能有理有據的回答家長們的問題。而且,在回答家長問題時,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而要能夠講出孩子表現的過程和自己的客觀評價,這才是家長真正需要的'信息。越是常來與教師交流的家長,越能磨鍊教師的耐心和責任心,如果我們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煩,而是促進自己改進,不斷成長的途徑,這何嘗不也是一種體驗幸福、成長的過程。

四、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

幼兒園裏年輕教師越來越多了,好多教師還沒有為人父母,好多老師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所有教師要了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體活動中有時手或頭碰破一點皮,家長接孩子時十分驚訝、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師表現得若無其事的態度,認為家長大驚小怪,那麼,一件小事立即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對自己孩子不夠關心,對工作不夠負責,而影響家長與老師的關係,給家園溝通設置了障礙。如果老師從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換個角度想想,如果受傷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很自然的理解家長的心情,處事態度也會大不相同,那麼家園溝通就不會受阻。

五、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

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當,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教師是有一定育兒知識的專業人員,遇到問題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

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主要靠幼兒教師做出努力。教師常常要換位思考,善於與不同類型的家長相處,遭到家長誤解時教師要保持冷靜,善於自控;遇到矛盾時,教師要主動反思,為暢通渠道做出努力。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關鍵在於教師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夥伴關係與親密感情。而這種關係與感情的建立首先取決於教師的態度與行為:對孩子的關愛、對工作的責任感、對家長的尊重和理解。當家長感受道教師喜愛並關心自己的孩子時,工作盡心盡責時,自然的產生信任感,並由衷的尊重教師,心理上的距離自然消除,從而樂於與教師接近,願意與家長溝通,家長與老師的關係會十分融洽。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教師的教育思想、育兒之方、知識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家園溝通的工作,讓老師受益匪淺。

拓展閲讀:幼兒教師與家長的實用溝通技巧

一、通過家教園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

平時老師與家長交流的時間只有入園或離園那麼一點時間,因此通過家長了解孩子成了老師的一個問題。於是我們便充分的利用的家教園地這個小欄目,我們把孩子近階段在園的情況簡要的記錄到專門的小本子,這樣不管家長什麼時候來都能清楚的瞭解到孩子在園的情況,同時我們還通過家教園地讓家長與家長、家長與老師一起交流和探討更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做到家園同步。

二、通過“快樂星期天”增進與家長的溝通、交流

為了能與家長能更有機會面對面更好的交流,可根據社會發展、家長的實際情況與幼兒的發展情況開設了“快樂星期天”的活動(利用星期天組織家長與幼兒一起進行有意義的活動。如:才智大比拼)在每次的活動中95%的家長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和配合,還能提出自己的寶貴意見起到了家園一致的效果,同時老師與家長有更多面對面交流的時間並且在不知不覺之中增進了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度和配合度,總之“快樂的星期天”不僅愉悦了老師、家長、孩子的身心,還增進的大家的感情、信任度、配合度。

三、通過網絡的途徑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

隨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現代化的通訊工具湧入家庭,尤其是多媒體的使用,教學網絡的出現。我園也有了自己的教學網絡,我們把這功能廣博的網絡運用在教學上,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也是教學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年來我園給每個班級都申請了一個電子郵箱,給老師與家長進行溝通和交流提供了機會。當我們打開班級的郵箱時總能看到家長在家教育孩子中所遇到的問題、孩子在家的發展情況、家長對老師、阿姨工作的肯定,同時老師們也會響應的給予他們迴應。

四、設立“幼兒成長檔案”進行隨時的溝通

根據大部分家長因為上班幫,常常是來去匆匆連個逗留的時間都沒有這一特點,我們可以設立一本“幼兒成長檔案”放置幼兒的書包,這樣老師、家長可以通過成長檔案被記錄幼兒在園、在家的表現以做及時的溝通同時提出所互相要配合的事項等,這樣可以更好的做好家園同步,以便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2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交流是一門藝術。作為一名工作不久的新教師,甚是挑戰。《幼兒園工作規程》第四十八條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教師要與家長建立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共同生成適宜於促進每個幼兒最大限度發展的教育。

我園處於新建一年的一個嶄新的幼兒園更是一個挑戰,尤其是我園今後的發展方向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把我園建設成為樂園、花園、文化園”。那麼,幼兒園教師該如何有效的與家長溝通呢?我通過收集有關資料整理成以下幾點。

一、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1)一句話溝通法。這種辦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各個領域的各項目標發展中不存在明顯的問題而家長也很少過問的。這樣的孩子和家長是最讓老師省心的,如果我們對自己稍微放鬆一些,就可以不去和這樣的家長溝通。家長不主動找你,並不代表家長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園的各種情況,相反,他們只是由於時間關係或不願給老師添麻煩等原因而壓抑着自己。於是,我們針對這樣的家長採取了一句話溝通法,即利用接送環節用一兩句話向家長反映情況,如:今天某某學會了……今天某某吃了幾碗飯等等,當你説完後,往往會看到家長會心的微笑。

(2)引起注意法。這種方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領域的某一方面或多個領域的多個方面存在問題,但是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由於家長對幼兒教育理念不太瞭解,又被親情矇住了眼睛,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點缺點也會樹大自直,所以對孩子的情況不太關注。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就採取了引起注意法。過程是這樣的:

(3)真情感動法。這種辦法是針對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領域的發展中不存在問題,但家長有許多的不放心。每天圍着老師問這問那。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就採用的是真情感動法,即:將孩子在各領域發展中的點點滴滴及時向家長彙報,尤其家長特別關注的問題,我們要在日常工作中認真觀察,細緻指導,耐心細緻的向家長反映情況,讓家長感到老師瞭解孩子,關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師心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師會為孩子的進步而高興,為孩子的失敗而難過,用我們細緻的工作感動家長,讓家長相信我們,支持我們!讓家園共育的合力促進孩子更快更好的發展。

二、家園溝通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要尊重家長。我們要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尊重他們的人格與觀點,要耐心、虛心、誠心的聽取家長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議,努力營造和諧、輕鬆、愉快的交流環境,這樣家園才能保持協調一致。

(二)要肯定孩子。教師一句微不足道的稱讚,都會讓家長感到高興,直至影響對待孩子的態度,如“你真棒!老師喜歡你。”而這種獎賞性的行為和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孩子繼續努力的心理。同時這種肯定也能使家長輕鬆、自信、愉快地面對教師,主動向教師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育兒的困惑,期望得到教師的指點與幫助。這樣,交流的主題就會得到延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三)教師應耐心輔導家長運用科學的育兒方式。許多家長由於對孩子年齡特點不瞭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一味的溺愛,甚至放縱。而老師應通過各種方式啟發、引導家長,讓他們瞭解孩子的身心特點,更新教育觀念,掌握正確的育兒方法。

(四)對家長要一視同仁。家長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歷、職位、性格均有所不同。無論家長間存在什麼樣的差異,教師應該學會與每一位家長交流,讓每位家長都能感受教師的關注或重視。這就需要教師深入地瞭解家長,以便有針對性地與家長溝通。

(五)教師應以“換位”的思維方式與家長溝通。我們好多老師現在還很年輕,尚沒有為人父母的角色體驗,有的即便是已經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時,常常會遇到難以達成共識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瞭解父母的角色,並從父母的角色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

(六)要充分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在家園交流中,雙方難免會談到孩子的缺點,作為教師,應客觀的向家長告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而不應該摻雜主觀色彩和情緒。教師應一分為二的觀點與家長交流。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如果教師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她與家長之間的交談一定會順利進行,它會讓孩子家長感受到教師是誠意喜愛關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長就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使家長堅定了教育好孩子的`信心。

(七)對孩子共同的愛是溝通的基礎。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教育好孩子。溝通是雙向的,家長的積極參與是溝通的必要條件,由於各種原因,如工作忙或不好意思給教師添麻煩等,不少家長很少主動與教師溝通,這對家園共育十分不利。因此,我們教師要鼓勵家長採用多種形式與教師溝通。

三、教師和家長談話時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切忌“告狀”式的談話方法。這樣會讓家長誤認為老師不喜歡甚至是討厭自己的孩子,從而覺得自己的孩子在班裏會受到不公正待遇而產生抵制情緒。

(二)和家長溝通要講究談話的策略性和藝術性。要讓家長相信我們,尊重並聽取我們的意見,要讓家長感到教師在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老師比他們更深入地瞭解孩子。同時,要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以請教的態度耐心的聽取家長的意見,使家長產生信任感,從而樂意與教師進行充分的交流,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四、教師應通過多渠道,採取多種方法與家長溝通

1、家長委員會。老師們要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幼兒園大型家園共育活動,可請家長委員會代表參與制定方案並一起組織實施。還可通過家長委員會真實瞭解家長們的心聲。

2、家長辯論會。老師舉出幾個班上幼兒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以家長為主,讓家長分析討論,各抒己見。在激烈的辯論中,家長們更新教育觀,對照事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併產生學習和參與各種教育活動的興趣。待家長們發言完畢,教師再有的放矢的發表意見,表明觀點,介紹經驗,其效果事半功倍。

3、家長園地。家長園地是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一個重要窗口。老師們似乎已習慣於用更多的心思來設計欄目、尋找內容,而忽略了家長參與的深度與廣度。我們為什麼不準備一塊小天地,將家長請到家長園地中來。如“誇寶寶”欄目可寫孩子在家的表現;“我的育兒心得”讓家長暢所欲言;“我的問題”可寫上家長的困惑等等。家長園地不能只是教師唱“獨角戲”,要調動家長積極參與的興趣,為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搭起一座彩橋。

4、家園共育袋。我們可給每個孩子準備一個家園袋。每週,我們都將幼兒所學的內容及作品全部放入袋中,由於袋裏裝着孩子們小小的成果,家長們會很樂意每個週末將袋子帶回家,週一再帶入幼兒園。另外,家長對老師的工作有何意見、要求都可寫下來裝入袋中,以助於老師工作的提高。家園共育袋使忙碌的家長能更瞭解幼兒的發展情況,無聲的交流促進了教師與家長的溝通。

5、個別化的家園溝通。由於每個孩子個性的不同;家庭環境的不同;家長文化素質的不同,大量的通常性的溝通是個別化的。個別化家園溝通的方式有家訪、約談、家園聯繫冊、電話、便條以及接送孩子時的交談等。個別化的溝通要着重於針對每個幼兒不同的問題和不同的家長在教育上的問題而進行,以促進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為目的。

教師與家長的溝通雙方都有責任,但教師更應主動些,並且要努力為溝通渠道創造條件。幼兒教師要真正從狹隘的教育觀中走出來,必須充分認識到:家長工作的最終目的在於實現家園合作,共同為幼兒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主要靠幼兒教師做出努力。教師常常要換位思考,善於與不同類型的家長相處,遭到家長誤解時教師要保持冷靜,善於自控;遇到矛盾時,教師要主動反思,為暢通渠道做出努力。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3

沒有溝通就沒有雙方的相互作用。溝通是一種相互理解、彼此接納對方的觀點、行為,創造彼此新關係的動力,是在雙向交流中彼此相互協調的默契。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實施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徑,其溝通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1、簡短談話

家長工作都非常忙,接送孩子都是來去匆匆,幾十個家長几乎在同一時間出現,這就決定了教師與家長談話的時間不可能太長,只能採用簡短談話的形式與家長溝通。溝通時明確目的是給家長帶來價值。

方法一:如有的家長想了解孩子近階段在校的表現,教師首先要肯定孩子的進步,然後針對孩子的不足,提出相應的改進辦法,以便家校隨時配合,促進孩子健康的發展。針對孩子出現的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教師可同時向多位家長一起説,以便節約時間,一般談話時間不超過5分鐘。考慮到有些家長會對孩子的某些行為有不同看法時,教師可事先編制計劃,列出具體的談話內容,然後再分時間、分批向他們宣傳科學的育兒方法。

方法二:很多老師抱怨跟家長溝通沒有素材,不知道該説些什麼。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在和家長溝通過程中,與其彙報孩子在機構的學習表現,不如和家長聊聊孩子在家裏的表現,然後給家長做一些有意義的建議和意見。

2、便條、短信/微信

有時簡短談話並不能達到家校溝通的目的。此時,教師可採取便條、短信/微信的形式與家長溝通。如教師可把孩子在校的表現及要求家長配合做的工作以短信/微信的形式寫出來,讓孩子帶給父母。也可要求家長隨時將自己的想法、經驗、建議寫成便條、短信/微信,反饋給教師,教師通過對家長反饋的意見進行總結,與家長交流,力求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教師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向家長提供給一些具體適用的指導。這樣,有利於拉近家長與老師的距離,家長、老師之間暢所欲言,更加增進了教師與家長的情感交流,使家長對老師更加理解、尊重和信任。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4

我一向覺得孩子就應在簡單的環境中成長,享受她無憂無慮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方式,也是我們認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夠讓她們獲得無盡的樂趣,還能夠學到各種知識,透過遊戲還能夠讓她們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敗的苦惱。

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學多少文化知識,我們平常關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讓她懂得自尊、自強、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個富有愛心、懂得寬容團結的孩子。平時期望她能多參加集體活動,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塊兒,從平時的溝通和交往中來激發她的`社會交往潛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處理事情的應變能力。能及時告訴老師自我的需求,在課間能大膽發言。我覺得這個階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融入集體對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幫忙的。

在家裏,我們會有意識地給她營造一個寬鬆自主的生活氛圍,平常也把她當作朋友一樣來溝通,不會拘束於某種特定的形式來教育她,而是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進行,其實我們就是她的參照物,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她產生影響,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時我們更嚴格地要求自我。

在家裏,我們會給她一點獨立的空間,讓她學會自我管理。比如我們房間的一個角落是專門給她置放玩具的,那裏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我來整理。這個效果很好,這樣讓她體會到了媽媽平時整理家務的辛苦,還有物件需擺放整齊,從哪裏取來就要放回哪裏。平常在處理問題時,我們都會徵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給她買衣服的時候,會徵求一下她喜歡哪個顏色,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我們很尊重他,那麼以後她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會思考到別人的感受,多替別人着想。平常我們會盡可能抽出多的時光去與她溝通,耐心傾聽她的心聲,允許她發表不一樣的意見,營造能讓她充分吐露心聲的氣氛,對於正確的觀點,我們會鼓勵,對於不妥當的想法,我們會跟她講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們再適時地加以引導。

總之,我們就應放下家長的架子,多點朋友式的溝通,把她真正當作家庭的一份子,讓孩子感覺到自我的重要和職責,給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讓她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5

家園共育是幼兒健康成長的基礎,是幼兒園工作的重要環節。有一句就概括了家長工作的重要性“忽略了一個家長,就等於放棄了一個孩子的教育。”雖然家長因各自身份、素質不同,言行舉止也各不相同,但他(她)們和老師有一個共同的方向——那就是愛孩子。在幼兒園裏家長工作是衡量一個班級工作成績的條件之一。現在我來談一談我班是如何開展家長工作的。

一、笑着面對每一位家長

微笑服務在當今社會裏是各行各業都提倡的,也是優質服務的標準。幼兒園老師也不例外,早晨,當家長迎着陽光出現在教室門口時,看到班上笑容可掬的老師,聽到老師與孩子親切的問候,也許家長一天的好心情從此開始,他們會覺得孩子在幼兒園像在家一樣,他們放心;下午,當工作了一天的家長來園接孩子時,老師微笑着對他説:“您的孩子真棒,今天學會了穿衣服。”也許他的勞累立刻減輕了許多;當家長有事耽誤了接孩子時,面對心急如焚,滿臉歉意的家長,老師依舊微笑的説:“沒關係的,您彆着急!”這又怎能不讓家長感動呢?微笑的魅力是無窮的,對於老師,它是你啟動家長心扉的鑰匙。

二、對待家長的方式概括成十二個字:“一視同仁、區別對待、真誠溝通”。

(1)“一視同仁”我們的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所受過的教育和從事的職業也各不相同。當今社會以貌取人的現象比較嚴重,用穿衣戴帽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是很尋常的`事。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人,當看到某人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就會對這人畢恭畢敬,當看到另外一個破衣爛衫就會對人家愛答不理。我認為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不應該存有這種世俗觀,即無論家長相貌、衣着或職業等如何不同,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家長,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家長和孩子,不分貴賤、不論親疏。

(2)區別對待在孩子的問題上,家長都很重視,也能積極主動與教師交流。但是,由於家長的性格以及對幼兒園和教師的信任程度不同,於是教師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要注意“區別對待”,注意方式、方法。班級的家長由對幼兒園的認識和理解不同,又可以分為主動配合型家長,被動配合型家長,和拒絕配合型家長。

主動配合型家長樂於與老師配合,積極接受老師的建議,常常主動地與老師聯繫,對於這類家長,我們要將“感謝”二字掛在口頭,向他們更細緻的介紹班級的工作,並將活動深入到家庭中去,使他們成為家長工作的領頭人。

被動配合型家長有時會向老師詢問一些情況,但對於老師的要求,不能按時完成,他們對老師的工作持懷疑態度,所以我們要讓他們看到我們實際的工作成績,用事實來説明問題,給他們更多參加各類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活動中瞭解幼兒園,瞭解自己的孩子,理解班上老師的工作。

拒絕配合型家長則表現為對老師的工作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但總會以各種藉口推託老師交待的事情,我們老師不能着急,可以先從這類家長的孩子入手,讓孩子成為小廣播,每天向家長播報幼兒園的趣事,樂事,吸引他關注幼兒園,關注老師的工作,然後請他參加一些活動,與孩子互動,與家長互動,用別人的熱情去影響他。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6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教導,做好班主任工作,離不開家長的輔助。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才能讓家長及時瞭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同時也能讓老師更清楚每一個孩子的個性,針對孩子的問題與家長共同解決。目前的校訊通,確實讓老師與家長的交流聯繫簡單密切了許多,使班主任工作更好地開展。班主任工作,尤其是中學班主任工作,突發事情很多、瑣碎事情很多、小問題很多,並不輕鬆,需要有計劃地完成,需要有耐心、細緻地做,確定做好每一件小事情,處理好每一個小問題,班主任工作才不會存在大問題。對於班主任工作,有了小小的體會,如何去做好,卻仍需要在以後的實踐中改善。

做一個被學生認同的好老師首先要不斷學習增強自己的教育教學素質,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自己要有“一桶水”;其次還要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才能進入專心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要建立民主與規範,不能把課堂管死,但是課堂的學習行為規範必須使其明確;然後接着要在課堂上確立合理的教學內容,中學生的`注意力最多也就20分鐘,所以必須要抓住這有限的時間把具體任務交代下去,這樣才能讓學生自覺控制注意力。當然還要多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操作練習;還有就是對課堂問題的處理要機智巧妙,比如:英語的對話表演法、停頓休整法、遊戲法和獎勵法。最後是對學生的評價,在評價時要準確,肯定評價多於否定評價,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為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以上是我教學以來的一些初淺體會,以後要繼續學習,提高自己,發揮自己的餘熱,努力教好學生。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7

我是新埭幼兒園大四班陸天宇的爸爸,在家裏,我們都叫他“天天”。3年前,我們把天天送到新埭幼兒園。3年後的今天,他已經不再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不點了。他可以用普通話跟我簡單地交流,他的畫在幼兒園被貼出來展覽,他為下一屆小朋友留下了七巧板的模板……這些成長,都得益於各位老師對我兒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和付出,還有新埭幼兒園全體工作人員對我們家長的關心與幫助,使得我們能像一個家庭一樣温暖。

我相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願望,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想讓孩子好好學習健康成長是每個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心願,而這也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對於子女的教育,我也希望能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互相借鑑。

首先,我想我們家長都會遇到一個相同的問題。我們的孩子,總是會問一些很奇怪的問題。比如,他們會突然問:樹葉為什麼會落下來?而大多數家長往往都回答不上來。更有家長直接就會説不知道。其實這時候我們就是孩子的老師,我們的態度給孩子造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我們應該盡全力給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不要覺得這些都是學校的老師該做的。比如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因為冬天要來了,氣候乾燥,水分少了,大樹需要的水分不夠了,所以樹葉才會掉下來。明年春天樹葉還會再長出來的。千萬不要敷衍孩子,耐心解釋他們的每一個問題,對於孩子的勇於發問,我們應該給予鼓勵。我相信善於提問的孩子會越來越聰明。

其次,適當的'給他看些動畫片,科教類的片子。天天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偶然間買了一盤歌舞類的動畫片VCD給他看。當時是想在他哭鬧的時候給他看,讓他安靜下來。但是結果我卻發現他對那些兒童歌曲很感興趣,並且跟着畫面中的角色一起手舞足蹈。這使我們都非常驚喜。我覺得這對於培養他日後的興趣愛好是有一定幫助的。畢竟接觸的方面多了,你才會發現孩子在哪方面有天賦,然後才可以因材施教,發揮他的特長。

我兒子很喜歡畫畫,我們也很鼓勵他,讓他自由地發揮想象,不去幹涉。不會因為怕弄髒地板,弄髒衣服就去制止他。我相信我們的鼓勵,會成為孩子的動力。他需要什麼學習用具我也總是會毫不猶豫地給他買回來,不會吝嗇。就像所有的家長一樣,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

還有,適當的給孩子買一些玩具。各位家長千萬不要覺得給孩子買玩具是一種浪費。其實孩子玩玩具的時候是在鍛鍊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特別是一些益智類的玩具。積木,橡皮泥,這些很普通的玩具都是可以發揮孩子很大的創造力的。對於天天,我會帶他到玩具店,讓他自己挑選,只要是覺得對他有益的我都捨得買給他。

另外,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做,不會的事讓他學着去做。一開始他肯定會犯錯,畢竟孩子年紀還小,所以我們要注意多鼓勵和指導,少批評,從小事中逐步培養他獨立,堅強的個性。

總之,在生活中,要積極配合好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學校組織的活動也一定要儘量參加。平時不要給孩子太多負擔,讓他們能在快樂而又輕鬆的環境下學習與成長。我們希望通過家庭,學校的共同努力,讓孩子健康,出色地成長。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做法,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大家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教育方法。僅此作為交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一起進步。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8

時間過得真快呢,轉眼間半學期的時間過去了,與這羣活潑可愛的孩子相處了大半年的時光。更是與這一批陌生的家長慢慢的通過溝通、交流,到彼此之間的熟悉。同時也非常感謝日常中家長對班內活動的支持,對老師的尊重、對孩子的愛護。感謝家長帶來的教育理念,讓我們相互學習、相互探討。

在這一半學期中與家長的交流慢慢的發生改變,從不認識、不敢交流到最後的常言無談,一起討論孩子;分析孩子生活中的點滴。在交流中慢慢的懂得,面對眾多的.家長中也會有所不同的交流,不同性格的家長要有不同的交流方式。

面對家長:

1、隨着與家長的交流中,慢慢的也懂得學會傾聽,傾聽她人的講述;與家長溝通時細細的耐心傾聽家長講述孩子的一點一滴;傾聽後和將慢慢的分析孩子出現的點滴。

2、首先面對與家長的交流中,切記以“告狀”的形式、以直接説出“目的的形式來與家長交流,以告狀的形式與家長交流,反而會捨得其反,同時也會讓家長心中不舒服;其次中與之交流時切記要學會慢慢的和家長分析孩子的近期情況,慢慢的引導着家長去關注孩子。

3、以平等的方式與家長交流,切不可逾越過線,覺得自己是老師就高高在上,而要以平等、交流的語氣與家長探討、學習。

4、交流時要學會運用技巧的交流;交流中一定要字字在理,不可含糊其辭的説不清楚;更不可用一些流行的語詞來形容孩子,面對問題學會用理論來與家長分析。

面對孩子:

1、學會包容:引導家長當孩子在犯下錯誤時,不要急於的去指責孩子、怒罵孩子,要學會去試圖的包容孩子;面對孩子時,有時在家長眼中看似是錯誤,可能在孩子的世界中只是一個小小的任性或玩耍。試圖去包容孩子的每一點,然後與孩子坐下來分析自己剛才的行為,再指出其中的不足指出或存在的隱患,這樣孩子就會易於接受,家長或老師也不會由此的去生氣、埋怨孩子的不理解。

2、學會蹲下來:有時在和家長交流中,時常聽到家長評價自己家的寶貝有時説他幾句還不高興或弄壞了東西説説他還嘟囔着嘴不情願;聽到這些後,我問了家長一句您是站着與孩子交流孩子以平實的眼光與孩子交流呢;家長一聽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似乎明白其中的含義。因此鼓勵家長在與孩子交流中,要學會蹲下來以平視的視線與孩子交流,不要高高在上的讓孩子仰視您;蹲下來和孩子交流,孩子內心會得到尊重,更加會願意與您相處。

3、學會換位思考時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為什麼在學校中表現的如此的好,在家中就什麼也不幹,那麼的懶啊;聽到這樣的話時,引導着家長換位思考一下,就好比自己,白天上了一天的班,在領導面前時刻的約束着自己,回到家後就會放鬆很多,甚至是坐沒有坐象、站沒有站象一樣的道理;孩子一天在學校中回到家也會想着釋放一天束縛的自己,也想找一些自由,當看到孩子放鬆自己時,家長不要去制止孩子可以適當的加入孩子中和孩子一起放鬆自己。

在這一大半學期中,在家長身上也學習到不少的東西;如:把孩子當成朋友每天分享彼此之間的開心事、不開心的事情;講述自己一天的經歷;與孩子制定平等的規則相互監督等等。也感受到現在家長的教育理念越來越先進,為了孩子希望我們多交流、多溝通,相互提出寶貝的建議。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9

一、瞭解家庭背景

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情況,並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這樣才會有説服力。每個家庭都是有特點的,不同的類型應使用不同的方法。學生的家庭背景,平常生活的環境都是影響學生性格及學習的重要方面。

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應當對家長的職業,文化水平,年齡,家教思想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不同層次的家庭需要用到不同的溝通方法。但是在瞭解家庭背景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與各個家庭保持一定距離,凡事都有度,不能過分親密。一旦關係親密後,教師很容易參與到家庭矛盾中,再者學生會產生優越感,這樣也會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要以誠相待

1、主動聯繫家長

當學生的某些方面差強人意時,教師一定要主動聯繫家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誠意。在國小階段,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比較高。這個時候的家長,一方面想讓孩子實現自己的教育願望,急切又熱情地想要得到老師的幫助;另一方面也對教師的業務能力持有審視的態度。因此在這段時期內一定要創建與家長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圍。

2、家長來後主動讓座、倒水,表示尊重

不管家長是以平和的心態還是憤怒的面孔出現在你面前,老師都應當給予家長充分的尊重。家長如果心平氣和的話,那一杯水,一個座位都會拉近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這樣溝通起來比較容易。如果家長是抱着打架的心態出現在辦公室的話,那老師的一杯水會澆滅家長心中憤怒的火苗,為後面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3、不要當着家長的面訓斥他的孩子

在家長心裏自己的孩子總是最優秀的!如果當面訓斥,家長心裏肯定不舒服。把家長叫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平心靜氣地談談孩子的情況,直到最後達成一致意見。當家長了解到學校交流合作的氛圍及老師們都是在非常耐心的進行教育工作後,他們自然會覺得將自己的孩子放到這樣的環境中非常放心。

4、態度一定要誠懇

家長都希望老師能經常徵求並尊重他們的意見,所以和家長及時溝通很重要,這樣能讓家長覺得老師比較民主,善良,有利於交流溝通。調整自己的心態,把自己當成家長,設身處地的從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實際而有效的指導是家長們迫切需要的。教師要多站在家長的角度考慮問題,用自身的力量去感染家長,這樣更有利於取得家長的信任和配合。

5、抓住每次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老師要及時把孩子的表現情況與父母交流,並積極瞭解孩子在家的情況,這樣直接地、近距離地與家長接觸是一種非常有針對性的溝通,而且取得的成效比較大。

6、選擇合適的家訪時間

家訪應因人而異,有的學生適合家訪,而有些學生可以不用。一定要在恰當的時間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家訪,可以利用公共假期或家長下班後比較空閒的時間。家訪之前做好準備工作,正確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實事求是,並且應提出較為合理的建議和措施。切忌一進門就開始抱怨學生不聽話不愛學習等缺點,這樣只會讓家長產生反感心理。要先表揚孩子的優點,讓家長對學生有信心,然後再提出缺點及老師的建議,讓家長幫忙改進。這樣的家訪才是有積極意義的,能確實幫助到孩子學習的。

三、要講究説話藝術

老師的工作是非常煩瑣而又細緻的,這種幾乎每天的面對面接觸需要老師保持清醒的頭腦與良好的心態,如若不注意説話方式,帶着情緒與家長交流,那效果肯定差強人意。教師態度一定要誠懇,面對不同的家長説話方式應因人而異。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眼中的寶貝都是聰明伶俐,乖巧可愛的。所以跟家長交流時,對孩子的情況一定要多讚美少批評。老師不起眼的一句讚揚的話將會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也會成為家長的動力。

只有這樣才能使家長在交流的過程中慢慢接受孩子的缺點,更有利於解決孩子的問題。在敍述學生的錯誤時語氣應當委婉,也要請家長不要擔心,讓家長耐心的和教師配合,幫助孩子渡過難關。教育好孩子是老師和家長的共同目標,老師應當讓家長感受到自己對孩子的重視和關注。

四、形成一致意見

教師和家長溝通的最終目的都是幫孩子解決問題,在經過合理而又全面的交談之後一定要形成一致意見,這樣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教師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家長,得到家長的有效配合才能省時高效地解決問題。也可以讓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這樣的溝通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走入同一軌道,對學生的成長十分有利。

在交流過程中,教師不能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去訓斥家長,畢竟家長不是學生,家長的素養並不是説提高就提高的,盛氣凌人的態度只會引起家長的反感。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在交談中和家長形成一致意見後,便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和家長的交流溝通不僅應當誠懇,而且應注意溝通的方法和技巧,這樣就一定會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學校和家庭的關係密切,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遠的,因此家校之間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怎樣與家長溝通,直接關係到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也關係到教師的工作能否得到家長的肯定。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掌握了溝通的竅門才能為學生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發展。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10

一、關心孩子心靈的成長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前提

教師認真工作的態度和言行是家長對老師是否信服的關鍵。你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地教育學生,並要經常在感情上與學生進行溝通。教好學生做人及為人處事的本領,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怎樣與父母交流。教會學生平時經常和父母多談談心,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告訴父母,讓他們判斷一下正確與否,如果和家長溝通不好,就會鬧情緒,讀書成績下降,與父母關係不和。

有的父母顧了事業難顧家庭,缺少與子女的溝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自己很少安排時間與子女在一起溝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與父母之間容易產生“陌生感”和“距離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靈深處形成一個不願輕易向人開啟的自我。

由於認識上的誤區,只關心子女學習生活,忽略了孩子心靈成長,造成親子溝通障礙,甚至造成家庭悲劇。從心理的角度講,子女與父母溝通非常必要,對家庭、對社會都有利。這樣家長看到孩子變化的同時,教師的形象也就在家長的心中樹立起來了。

二、“瞭解”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

作為教師也應該有服務意識。由於縣城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複雜。所以教師對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了解。才能更好地與學生家長交流、溝通,及時處理出現的各方面的問題。與家長溝通有各種方式方法:可以談話、發信息、通電話、家訪等。老師與家長的.談話都是為了瞭解孩子的學習成績,xx格特點、特長和愛好,優點和缺點等等。我和家長談話時總是把家長當成熟人或朋友一樣“拉家常”,而不是訓斥,指責家長,或動輒向家長“告狀”。讓家長有親切感,自己得到尊重的感覺。家訪時我把家長當成知心朋友,徵詢家長對自己孩子、對老師對學校的看法,讓家長先説,我們就可以瞭解到家長對學生、對老師、對學校的態度。“您覺得你的孩子近來的表現怎麼樣?”“您對我們各科老師的教學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您對學校的各項工作有什麼好的意見或建議嗎?”這是我在家訪中經常提到的幾個問題,讓家長感覺到學校對家長的理視,對學生的重視。以心換心,坦誠地與家長交流,這樣就可以達到共同解決孩子問題的目的了。

三、“傾聽”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

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麼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都不可能把複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錯。而且隨着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鑑。因此,教師要放下架子,經常幫助家長解決一些生活中對孩子習慣的教育問題,以提高家長對自己的信賴。我就注意營造輕鬆的氣氛,從不以教育者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家長交談,不用“必須”、“應該”等詞語要求家長怎樣做,孩子的錯更不會責怪家長,而是尊重家長,積極接納每一位家長,把家長當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傾聽家長的話,引導家長提出寶貴建議,答應家長只要自己能辦到的事一定會盡力而為,如果不能辦到的我也坦然相告爭取家長的諒解。在與家長提出共同促進孩子發展的措施時,採用商量的口吻,徵求家長的意見,常用的句式是“您看這一行不行”、“您覺得這樣好不好”等。這樣,讓家長感覺到得到老師的尊重,更從感情上也拉近了距離,與家長的談話自然就輕鬆多了,家長也就會經常願意主動和我聯繫和溝通了。

例如:1、有一次,班上一個女孩的媽媽給我發了信息:孩子的外公去世了,她這幾天不怎麼吃飯,也不理別人,一個人關在房間裏哭。請老師幫我開導開導孩子。我知道這個學生父母在外打工多年,是外公把她帶大,所以外公去世對她打擊很大。我就對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女孩子的心情才慢慢平靜下來。例如2:有位家長給我打電話説:“老師,我家孩子到現在都不太願意吃飯,有時甚至喂他才吃,真是急死人,請你幫我説説。”後來,我就在課堂上把“吃飯”對身體健康的重要xx講清楚。學生明白了道理,就改掉了“吃飯難”的不良習慣,家長非常高興。這樣做,也會使家長覺得教師可親可信,從而誠心誠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師的工作,維護教師的威信。

總之,在教育工作實踐中,我懂得了教師應以一種陽光的心態對待生活、對待工作、對待學生。用一顆真誠的心對待生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只要我們老師把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覺得你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成為一個優秀學生,並以平常人的心態,用朋友的方式與家長交談,就一定能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11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隨着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我們要充分掌握這一有利條件,積極發動家長配合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所以,如何與家長進行融恰的溝通,至關重要。確實與家長溝通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智慧。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很重要:

一、尊重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前提

儘管在教師與家長關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我們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要尊重所謂“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還要客觀地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切忌動不動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作為教師,更不能訓斥、指責家長,不説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不做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事。否則會造成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甚至對立,還可能引起學生對家長或教師的不滿,損害教師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別人是自尊的表現,也是得到別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説:“敬人者,人恆敬之”。

二、家訪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重要手段

每次家訪我都事先與家長約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長因我的突然來訪而感到不自在。家訪一定要圍繞事先確定的目的進行,有時請數學老師陪同。一方面顯得我們較有誠意與重視,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繫。在家訪中我表現出了足夠的誠心和愛心,講話也特別注意方式,多表揚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儘可能委婉的表達。如果我們對家長抱有誠心,對學生擁有一顆愛心,那麼,家長必然會成為我們的朋友。切記,表揚學生就是表揚家長,批評學生就是在打家長的臉。

三、傾聽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

任何教師,無論他具有多麼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修養,都不可能把複雜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錯。而且隨着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家長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他們的許多見解值得教師學習和借鑑。加之“旁觀者清”,有時家長比我們更容易發現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因此,我覺得要根據實際情況巧妙地運用語言藝術與不同類型的家長進行溝通。如:一是對於素質比較高的家長,我就坦率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如實地向家長反映,並主動地請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認真傾聽他的意見和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對於那些比較溺愛孩子的家長,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長處,給予真摯的讚賞和肯定,然後再用婉轉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處,誠懇而耐心地説服家長採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三是對於那些對孩子放任不管,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的家長,我就多報憂,少報喜,從而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教育孩子的活動中來,開始主動關心孩子,主動與子女溝通,與學校溝通,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四是對於後進生或是認為自己對孩子已經管不了的家長,我們應儘量挖掘其孩子的閃光點和特長,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和進步,對孩子的缺點適時地每次説一點,語氣委婉,並提出改正孩子缺點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長對孩子的希望,使家長對孩子充滿信心,只有這樣,家長才會主動地與我交流孩子的情況,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五是對於個別不太講理的家長,或是不理解學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就沉住氣,先讓家長説完,發完脾氣和牢騷,並對家長的這種心情表示理解,然後再耐心地以平靜的語氣與家長解釋、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對錯,以理服人並體現出自己的寬容大度,贏得家長的好感,從而得到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確實,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師與家長溝通時的方式無處不在,涉及的內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長“多報喜,巧報憂”,更要把教師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濃濃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深切的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他的孩子,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那麼我們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12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學會與家長溝通。與家長溝通好了,家長可以理解、支持老師的工作,可以取得家校協同教育的良好效果;反之,因為教師不善於和家長溝通,產生不必要的麻煩,費力不討好。那麼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如何與家長有效溝通呢?

一、要尊重家長

儘管在教師與家長關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但他們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別。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家長,特別是要尊重“差生”和“不聽話”孩子家長的人格。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和家長的家庭教育工作,與家長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常言説:“敬人者,人恆敬之”。

二、以表揚為主

教師的'稱讚,會讓家長感到高興。作為教師不要動輒就向家長“告狀”,不要當眾責備他們的子女。更不能訓斥、指責家長,不説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話,不做侮辱學生家長人格的事。面對家長,多向家長透露孩子的優點,這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家長輕鬆、自信、愉快地面對教師,主動向教師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師的指點與幫助。

三、給家長支招,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

一個星期天的傍晚,我到學生王玄燁家家訪時,正巧這個學生在外玩耍,家中有一牌局,父母在看牌,可以説一點學習環境都沒有。我委婉地提醒他父母應該給自己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另外我檢查發現,這個學生星期天的作業只完成了一小部分,而他的父母説,他們已經詢問過孩子的作業情況了,孩子説已經完成。很明顯他們對孩子作業的督促僅僅停留在口頭。我給他父母出謀劃策:建立家校聯繫本,讓孩子把每天的家庭作業的要求寫在上面,每天由老師督促並簽名,完成後由家長逐項檢查核實完成情況並簽名,至於作業的質量則由教師批改後在下次作業簽名時反饋在這個本上。經過一段時間後,這個學生的家庭作業完成情況有很大的提高。在我的引導下,他父母對他的訓斥和打罵也逐漸減少了。

總之,通過本次學習,我覺得了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關鍵在於教師與家長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教師應以一種陽光的心態對待生活、對待工作、對待學生。當家長感到教師喜愛並關心自己的孩子時,自然樂於與教師接近,那麼我們就會取得有效地溝通。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13

第一、我認為必須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家長的基本信息。

因為家長的職業、性格、認知水平的不同,他們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也不盡相同。你可以通過走訪、電訪或和學生的聊天中,瞭解家裏父母的立場,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甚至可以感覺出家庭是否和睦,什麼是他們忌諱的,什麼是他們喜歡的等等。這樣,在和家長的溝通時,就更能知己知彼。

第二、對不同的家長,一定要有不同的態度。

比如對於那些對孩子相對寵愛的家長,交流時,首先應該肯定他孩子的優點,在充分、客觀的讚揚中,家長會對你的尊重回報尊重,之後,你再委婉指出他的孩子的不足之處,這樣讓他接受你的觀點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又比如對於那些平時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不管的家長,我們要不斷激發家長的責任感,積極主動讓他們參與到對孩子的各項教育活動中來,也必須對他們指出放任不管對孩子成長帶來的危害。再比如對那些後進生的家長,我們不能總是橫向比較,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進步和成長,家長對孩子有了信心,他才會主動跟我們班主任交流,配合我們的工作。

第三、在信息發達的當今,我們可以用多種先進科學、便捷有效的的方式提高交流的`實效性。

像筆者所在學校,交流形式就是豐富多彩。比如家校聯繫通,每週一次的反饋,包括學生的近況,家庭作業,要交的費用,家長要注意的事項等等。比如班級QQ羣,一般每個班級都有一個羣,有必要時家長(或兄弟姐妹等)都加入進來,可以聊下當天的作業,學生的表現,教育的心得等。比如電訪,學生有任何特殊表現或要請假出校門,班主任都要告知家長,當然不是隨意把學生的缺點放大,更不是打小報告。比如走訪,這是最有效的家校聯繫手段。

像我們學校,每個學期期末都會組織全校教職工,自上而下,大面積的對學生家庭進行走訪。在這種近距離的交流中,我們總能及早發現問題,從而有效解決問題。還有每學期的家長會,讓家長之間多交流心得,談談自己的教育經驗,也是深受家長喜歡並有很好效果的溝通方式。當然,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策略多多,我想我們無論採用什麼樣的方法,都必須遵循下列幾條原則:

1、坦誠相對,有禮有節。

班主任要本着誠懇的態度和家長進行交流,尊重他們的人格與觀點,耐心、虛心、誠心地聽取他們合理有益的建議。家長都是要面子的,我們不能為了孩子一點錯誤,就立馬讓家長到學校來接受“教育”,如果方式方法不對,可能還會引發家長的反感甚至抗拒心理。只有我們先積極主動,誠心誠意去打動他的心,再循序漸進,慢慢實現教育目標。共同的坦誠,換位思考,有禮有節,才能讓溝通和諧、持續。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首先必須能沉得住氣,不能性急,更不能辱罵家長,否則一切工作前功盡棄。

2、天時地利人和。

和家長的溝通,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時機和地點,還要找準話題的切入點。假如是很小的問題,可以電話通知;假如是私人的問題,就絕對不能在辦公室裏交流;假如學生犯錯比較嚴重,也適宜選取走廊、或人少的地方交流。話題的切入點要合適,比如學生父母,可以直接入正題,而學生的爺爺奶奶,最好能以拉家常的形式進入話題,在舒適温馨的環境中進行溝通。只有場合找對了,人的心情才能舒暢了,交流就順利多了。

3、平等獨立,不卑不亢。

我所説的平等更多意義上是指我們教育工作者也應該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尊嚴。相信每位班主任都能在工作中遇到那些蠻不講理甚至仇視班主任的家長,在他的咄咄逼人下,許多年輕班主任會招架不住,委曲求全,甚至痛哭流涕。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大可不必發言,無須過多解釋,只要我們的處理合情、合理、合法,我們不必庸人自擾,更不必低聲下氣,有損了教師的形象和人格。

教師如何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永無止境的技術。和家長説什麼,怎樣和家長説,都需教師深思熟慮。把家長説惱了,我們的德育工作就遇障礙了;把家長説通了,我們的德育工作就順了;把家長説開心了,我們的德育工作就如虎添翼,處理學生事件將得心應手。

當然,最主要的是,教育本身就是家庭、學校、社會三維一體的,只有三方面和諧了,教育才能發展,才能進步。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14

開學已經第二週了,班裏幼兒的哭鬧現象,也已經得到了好轉。除了班裏沒幾個幼兒還有哭鬧現象以外,其他幼兒基本都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這讓我很欣慰,努力沒白費。經過近兩個星期和孩子們相處下來,我發現,班裏幼兒的自理能力普遍偏差。有很大一部分幼兒不會自己穿鞋、不會自己上廁所、不會自己吃飯。後來,也在和家長的交談中知道,孩子們在家也都是父母幫着做,甚至有位奶奶説:“孩子在家從來沒有自己吃過飯”。還有一部分孩子,不是自己不會,而是“懶”,不願動手。

由於現在,孩子普遍都是獨生子、或獨生女。家裏的唯一獨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掌上明珠,都寵着、愛着。生怕孩子會嗑着、碰着、摔着。所謂是放在手心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特別是一些老人,總覺得寵着孩子、溺愛着孩子,就是對孩子好。其實,過分的寵、溺,並不是真的對孩子好,而是害孩子。正因為這種現象的普遍發生,才導致現在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現象嚴重,適應慢。試問:在家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到了幼兒園有些事情都要學着自己做,孩子怎麼會不哭鬧呢?怎麼會加快的適應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呢?

寵愛孩子,並沒有錯,但過分的寵愛那就是錯誤的。愛孩子就應該對孩子適當的放手,有些孩子應該能力所能及的事情,應該讓孩子嘗試着自己做,家長和老師應允適當的幫助是可以的`。孩子,總有一天,是要放手讓他(她)一個人去闖蕩、一個人去面對人生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現在,我們老師已經和一些自理能力比較弱的孩子的家長商量過,讓孩子慢慢地開始學習一些簡單事情,如自己穿鞋、吃飯等等,我相信在以後不久,通過我們老師和家長一起的努力,我們小二班的寶貝們一定會有進步的!

教師與家長溝通心得15

一、要開誠佈公。

老師對學生要有一片赤誠之心。要為學生成長而憂,為學生進步而急,與家長談話時要坦誠相見,推心置腹。一般情況下,老師應當着學生的面,向家長介紹學生的優點和缺點,並誠懇地指出學生今後努力的方向。這樣才能贏得家長和學生的尊敬和信賴,才能“親其師,信其道”。

二、要動之以情,要曉之有理。

老師要營造好xx的談話氛圍,在家長來校之前理好談話內容及主題,做到心中有數。語言平實而忠懇,讓家長有親切感,千萬不能漫不經心,讓家長產生失落感。通過雙方的情感交流、信息傳遞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三、要實事求是。

老師與家長交流學生的問題時,首先要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誤,切不可當着家長的面,盤點學生的過失,更不能不調查實情,而“添油加醋”,將“恨鐵不成鋼”的怨氣、牢騷嫁接給家長。要實事求是地指出學生的過失,向家長提供合情、合理、合法的教育策略。畢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優秀的學生都會有缺點,同樣,學校裏不可能存在一無是處的學生,再調皮搗蛋的孩子,他的身上也會有閃光點,關鍵在於老師要善於發現其閃光點並及時對其進行必要的引導,強化其優點,逐步轉化。

四、要虛心傾聽。

老師要充分理解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幫助家長全面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子女,取得他們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要虛心傾聽家長的意見,聽一聽他們的教育觀,看一看自己是否忽視了學生身上的某些閃光點,反思一下自身工作是否存在不足。老師面對的家長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從事不同的職業,年齡、xx格、文化修養等方面都有差異,因此,與家長交談時要因人而異,在交談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家長的心理承受能力,注意説話的態度和語言的技巧,儘量積極地、正面地、具體地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減少“告狀”的情況;與文化修養較高、重視教育的家長交談時,可與他們一起探討教育現狀,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與文化修養層次低的家長交談時,應和藹可親,多談一些實際的問題,並且要以尊重、虛心的態度對待家長,不要以為只有自己懂教育,認為自己比家長高明。這樣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用心傾聽,給予迴應。我們老師應積極、主動的關注他們,經常的與他們保持聯繫,並注意溝通的方法交流的地點,以尊重為先,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孩子的關愛,以我們的'真誠引得家長的合作。在這裏也讓我更深的體會到,與家長面對面的交談是多麼的重要,尤其是對那些“挑剔”的家長。

五、採用角xx置換法

用情和家長溝通並掌握一些溝通技巧。有時一句很普通的問候,一種愉快的語調,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與家長的交往中,我們老師常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來和家長探討孩子的問題,但是,在當今社會,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在共同教育好孩子這一目標的前提下,我們老師有時也要替家長着想,站在家長的立場上,實施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家長謀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從而贏得了家長的信賴,那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我們沒有誠心,不知道為家長着想,一味的追究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之責,最終我們只會將自己孤立於家庭教育外,失去家長的配合。所以教師和家長溝通時,要做到換位思考。我們只要能從換位體驗中做到換位思考,就能與家長達到最佳的交流狀態,取得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從而達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最佳配合。

六、“文明用語”是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潤滑油。

教師與家長溝通時多使用文明用語,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於拉近教師與家長的距離。常用的文明用語有:

⑴.今天,您的孩子過得好嗎?

⑵.您有空嗎?我們談談您的孩子好嗎?

⑶.謝謝!多虧您的支持與幫助,這件事才辦得這麼好。

⑷.請您放心,我們會記着提醒他……。

⑸對不起,這件事我不太清楚,待我瞭解一下好嗎?

(6)您好,需要我的幫忙嗎?

⑺.您的孩子最近xx方面進步很快。

⑻.請問您是來接哪位孩子的?

⑼.對不起,請您稍等片刻。

⑽.歡迎您對我們的工作多提意見和建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