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閲讀答案

來源:文書谷 2.37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閲讀答案了,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虛構》閲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虛構》閲讀答案

《虛構》閲讀答案1

只要提到“虛構”,自然而然,我們就想到“真實”,從古典文學一直到十八世紀,“虛構”作為“欺騙”的意思,總是附屬於神學或者認識論的框架內。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文學虛構才得到承認並被推崇。

德國文學理論家沃爾夫岡·伊瑟爾對此做出了理論貢獻,他指出“虛構”不具有本體性的意義,只不過具有重要的功能而已。文學虛構既然是語言,就必然具有語義學的意義,同時,它還是審美交流的工具,在我們的生活裏以及追求人生意義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只是這些,文學虛構最有價值的還在於它具有人類學的功能,能讓我們認清現實獲得真實感。伊瑟爾把文學虛構與“現實”和“想象”相提並論,指出這三者是形成千變萬化的文學文本最重要的因素。當然,“真實”不是科學意義上能經試驗證明,而是一種情感真實,或者説具有一種真理性的“真實”,是讓我們看清這個現實中看不清楚的事物,這是一種基於現實又超越現實的“世界”。因為只有經過人的眼光,經過文學家的重新虛構,“文本世界”對我們的現實世界才有價值和意義,才有真理性和倫理性。

文學虛構之所以具有人類學的價值,是它不同於宗教和政治意識形態的虛構,比它們更具有解放和超越的能力。

首先,在基督教傳統中,“上帝”這個形象是經過多重虛構形成的。現代科學的發展證明了宇宙的浩瀚無邊和人類世界的狹小偏窄,然而宗教虛構對人類仍然具有價值和意義。但是,我們要看到宗教虛構的巨大缺陷,它的和諧虛構在很大程度上使人類滿足於虛假的幻象。相比之下,文學虛構比宗教更有價值,這是英國作家毛姆深刻地指出過的事實。“每個藝術家都希望有人相信他,但對那些拒不接受他的人也不發火。上帝卻沒有這樣通情達理,他渴求被人信仰,其迫切程度簡直會讓你覺得他似乎需要你的信仰來證明他的存在似的。”(毛姆)在虛構作品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審美體驗,是以神聖感為特徵的生命意識的自覺;然而宗教中卻含有政治的權力因素,它是以控制和束縛人們為主要目的。

其次,意識形態的虛構更是一種和諧的虛構,在它的籠罩下,我們往往很難掙脱它的嚴絲密封的控制,也難以認清它無孔不入的本性。而在文學虛構的世界裏,我們會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雙重視角來重新體驗這個世界。欣賞作品時我們會把主人公的命運和情感移情到自己的身上,從而潛移默化地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不再固守以前的生死觀,這樣,我們的生活無形中得到改變。“我們在改變自己的同時,也以一種極好的間接的方式改變了世界。”(弗蘭克·克默德)伊瑟爾正確地指出,文學虛構行為的選擇、融合和自我揭示能力,使我們看到意識形態的破綻,因而能夠不被矇騙。

文學虛構是人類自古以來就具有的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和屬性,不但給困境中的人們以慰藉和希望,而且能夠刺破意識形態虛構和宗教虛構的欺騙性和虛幻性。“涉及人類的一切都是創造出來的;只有當人用豐富的想象力打開大門,使人們得以進入已創造的世界後,他們才能懂得,為什麼宗教和政治組織如此害怕這種創造過程,並尋找一切藉口去限制、控制或剷除它。”(諾思洛普·弗萊)弗萊的文學人類學見解是深刻的,人類的自我理解和解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能夠穿透“假象”的文學虛構實現的。

5.下列説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3分)

A.“文本世界”經過了文學家的重新虛構,因而就對現實世界產生了價值和意義。

B宗教虛構對人類的價值和意義,是它能較大程度地使人類滿足於虛假的幻象。

C.通過文學虛構獲得的真實感,是一種基於現實又超越現實的“世界”。

D.欣賞文學作品往往能改變人們的生活,也直接地改變了世界。

6.下列説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 文學虛構具有語義學的意義,是一種審美交流的工具,在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B. 文學虛構能使人們認識到政治意識形態的破綻,從而能夠不被矇騙。

C. 文學虛構的世界,人們既要“置身其中”,又要人們“置身其外”才能重新體驗。

D. 文學虛構能夠穿透“假象”,在很大程度上能幫助人類實現自我理解和解放。

7.文學虛構“不同於宗教和政治意識形態的虛構”,具體表現在哪裏?你怎樣看待文學虛構的價值?(5分)

參考答案:

5.(3分)C。 (A項把“文學家的重新虛構”説成是“‘文本世界’對現實世界產生價值和意義”的充分條件,而原文中它只是“對現實世界產生價值和意義”的必要條件; B項是強加因果,前後兩個分句在原文中是轉折關係。

D項錯在“直接”改變了世界。)

6、(3分)C。 (“既要……又要……”屬於無中生有,原文是“我們會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雙重視角來重新體驗這個世界”)

7.①文學虛構主要目的是通過審美體驗,獲得以神聖感為特徵的生命意識的自覺;

②宗教的虛構則含有政治的權力因素,它是以控制和束縛人們為主要目的。

③意識形態的虛構使人很難掙脱它的控制,難以認清它的本性;文學虛構中,人們則能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雙重視角來重新體驗這個世界。(每點1分,3分)談自己的觀點(略、2分)

《虛構》閲讀答案2

閲讀《虛構》,完成文後第18-21題。(20分)

⑴我在大學教文學理論。

⑵這天,我上國小四年級的寶貝兒子米米一回來就衝我發火。我看到他手裏的作文本,老師打了個“59分”。我仔細看了看,題目是“我的爺爺”,文章寫的很樸實,爺爺“倔”的特點也寫的很鮮明。兒子,文章寫的不錯嘛!什麼不錯,老師説沒有虛構,缺乏昇華。媽媽,你説,什麼叫虛構?

⑶我於是拿出了文藝理論書,唸了一段:“虛構就是動用作家的想象,製造一個非現實的能給人無限遐想的廣闊空間……”哎,兒子,説這些你都聽不懂,還是看看我寫的小説吧。我隨手把我新近出版的小説《張飛與張飛燕》遞給了他,好好看看,你就懂什麼是“虛構”了!兒子高興地拿了書屁顛屁顛地跑出去了。

⑷順便説一句,我除了教文學理論,還寫網絡小説。“黃河飛俠”就是我的網名——只要經常上網的人,沒有不知曉這個名字的。我的長篇傳奇小説《李太白笑戲楊貴妃》《紅髮魔女與關公》點擊率都在百萬以上。由此,一個叫《獵豹》的雜誌盯上了我。主編不惜以一個字一元錢的高稿酬徵集我的小説。他們的寫作要求是“新、奇、怪”,編得越“出格”,稿費越高。於是,我成了他們的專欄作家。因我的小説,雜誌的月銷售量達到50萬份以上。編輯部上下一片歡騰!我也因此有了豐厚的回報:在海南買了一套200平方的別墅。但我在章市的房子還只有60平方米,因為我覺得,露富總要遭麻煩。

⑸米米常翻看我在雜誌上發表的小説,他也很喜歡的。

⑹這天,米米還沒放學,他的班主任王老師便來家訪了。王老師是第一次來我家,因為小孩轉到這裏上學還不到半年。一進屋,王老師就東看西看,一邊搖頭,哎,住房的條件太差了!接着,又盯着我的臉看了半天。我有些不好意思:這幾天寫稿熬了一星期的夜,莫非我變形了?

⑺王老師説,米米的媽媽,你要堅強,要挺住啊!一邊從書包裏拿出了一沓錢。

⑻給我錢幹什麼?我有些奇怪。

⑼王老師接着説,這是全班同學捐的一點錢,不夠你手術費的。明天,全班同學準備上街去募捐!我們一定幫你到底!我們知道米米這孩子特有自尊,所以這一切都瞞着他做的!

⑽我簡直是鬧蒙了!王老師,發生什麼事了!

⑾米米媽媽,別再瞞我們了。我們全知道了!

⑿米米的爸爸得了胃癌剛去逝,你又查出了肝癌!哎,老天怎麼這麼不公平!説着,王老師的眼睛紅了。

⒀老米去逝了?他還剛得了北京鐵人三項賽的冠軍呢!我雖這幾天去過幾次醫院,是治拉肚子,吃了不乾淨的海鮮。去看病碰到樓下米米的同學二胖,莫非是他告訴老師的?這傻孩子!

⒁不是的,是米米告訴我們的!

⒂米米?這孩子瘋了?開這麼大的玩笑?

⒃王老師拿出了米米的作文。我打開一看,上面老師批了一個鮮紅的“95”分。作文的題目是《我要堅強,我不哭》。作文寫他的爸爸剛因胃癌去逝,媽媽又查出患了肝癌,而且已到了晚期!米米寫道:我知道媽媽不久將離開人世,我一個人要堅強地活下去,將來要考大學!

⒄天哪!這就是虛構?我的胡編的小説,會給孩子帶來這麼大的影響?

(選自《小小説選刊》20xx·8)

18、文中出現的主要人物有三個:我(米米的媽媽)、米米、王老師(米米的老師)。三人之間圍繞一件事來展開故事情節,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件事。(4分)

19、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下面兩句話分別刻畫人物什麼樣的性格特徵。(4分)

⑴兒子高興地拿着書屁顛屁顛地跑出去了。

⑵唉,老天怎麼這麼不公平!説着,王老師的眼圈紅了。

20、第四段文字主要寫“我”在網絡小説方面的成就,請分析這段文字能否刪去?為什麼?(6分)

21、文章結尾一連出現兩個問句,請分析這兩句話在結構和內容上的作用。(6分)

參考答案:

18、米米的作文中選材樸實、主題鮮明的文章不及格,而在我的“引導”下,所寫的離奇胡編的文章卻得沒高分,鬧出了笑話,給米米的成長帶來了影響。(4分)

19、⑴刻畫了兒子的虛心好學的性格。(2分)⑵刻畫了王老師富有同情心。(2分)

20、不能,因為①米米作文風格的改變是受“我”作品的.影響。(2分)②虛假離奇的作品在社會上廣受好評,具有眾多的讀者羣體。(2分)③學校作文的指導和評價標準也受到社會價值體系的衝擊,追求虛假和離奇。(2分)(只表態,不能闡述理由,不給分。)

21、結構上:這兩個問句激發讀者思考,照應了問題。(2分)內容上:告訴讀者,這種作文的構思不是虛構而是虛假,是胡編亂造,(2分)社會上虛假離奇的作文風格嚴重誤導了孩子。(2分)

《虛構》閲讀答案3

⑴認不認得這個英文單詞esquivalience?不認得?那你可以去查一下新版的《新牛津美語詞典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裏面會告訴你這個詞的意思是:“故意逃避自己的官方責任。19世紀開始出現,或許是源自法文esquiver,‘躲避,溜走’”。

⑵不過如果你拿起家中案頭的其他詞典,或者將詞輸入到各種電子詞典中,保證你怎麼查都查不到這個詞,要是你查到了,那可就有事了。

⑶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這個詞根本就是《新牛津美語詞典》編輯部發明的,是不存在的詞。什麼?詞典裏竟然有虛構的詞?編詞典的人怎麼可以幹這種事?

⑷詞典裏有虛構的詞,不只《新牛津美語詞典》,基本上每一本詞典裏都藏有這種憑空創造的詞,放這樣的詞在詞典裏,倒不是出於編輯的惡作劇,而是有具體的用處。

⑸這是保護著作權的重要機關。辛辛苦苦編出一本厚重的詞典,要如何防止別人把你的詞典拿去剪剪貼貼,改頭換面就變出他們的詞典呢?詞是共通的,詞的意思解釋也不會有多大的差別,要怎樣證明別人的詞典抄襲、盜取你的內容?

⑹要是esquivalience這個詞出現在《新牛津美語詞典》以外的詞典裏,就一定牽涉到抄襲、盜取,這個詞就是為了找出抄襲、盜取而放在那裏埋伏的。

⑺同樣的道理,百科全書裏也會有其實不存在的人或物或事。例如《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中有一個叫做莉蓮·弗尼吉亞的女士,她於1942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31歲英年早逝。她原先是一位專業的噴泉設計家,後來改行當攝影師,最有名的作品是一系列拍攝美國鄉間路邊家户信箱的照片。

⑻別忙着去找她拍的系列信箱。世界上從來沒有這麼一個人,她從頭到尾只存在,而且只能存在於《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裏。

⑼人是假的,但編派給她的事卻很有趣,一個人拿着照相機,什麼都不拍,光拍每個人家門口小小的信箱。信箱能有多大變化?信箱或許大同小異,但信箱所處的環境背景,卻可以千變萬化,還能引發觀者對於這家人如何使用信箱,和信箱發生什麼關係,產生諸多好奇聯想。信箱曾經是人和外在世界的關鍵連結點,這項特色就讓信箱值得被拍攝,尤其在信箱失去其傳統功能的今天,被以系列影像作品的形式保留下來,其意義非同尋常。

⑽我們還真希望有這麼一個人做了這麼一件事呢。

⑾此外,esquivalience一詞是假的,但被編派來指涉的意思,卻一點也不假。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碰到該管事的人不管事,找了各式藉口逃避,讓人氣得牙癢,很希望能有一個直接、簡潔的詞來形容這種行為,不是嗎?那你就記住esquivalience這個詞吧,別人不懂,但你自己明白。

14、本文第⑵段畫線句中“有事了”,具體指什麼事?( )(3分)

A、《新牛津美語詞典》編輯部虛構了一個不存在的詞。

B、《新牛津美語詞典》有可能被其他詞典抄襲、盜版。

C、《新哥倫比亞百科全書》也有不存在的人、物、事。

D、基本上每一本詞典裏都藏有類似的憑空創造的詞。

15、本文第⑸段中加點詞“機關”的意思是()(3分)

A、機構,部門 B、核心,焦點 C、懸念,佈景 D、計策,計謀

16、對本文題目的作用,分析最恰當的一項是()(4分)

A、表達了作者瞭解真相後的驚訝和不滿。 B、從讀者角度提出疑問,更能引起關注。

C、説明作為工具書的詞典,也不能信任。 D、引發好奇,提示本文涉及的主要內容。

17、在第⑼段中作者認為“信箱值得被拍攝”的原因是:(4分)

18、有人認為本文的第⑾段應該放在第⑹段之後,你同意嗎?為什麼?(6分)

參考答案:

14. (3 分)B

15. (3 分)D

16. D (4 分)B(2 分)

17. (4 分)

(1) 信箱是人和外在世界的關鍵連結點(2分)

(2) 信箱已失去傳統功能,正在消失(2分)

18. (6分)不同意。(1分)因為(1)一(6)段介紹《新牛津美語詞典》虛構詞語防盜版的做法,(9) 一 (11)段説明虛構的內容也具有一定的意義,(11)段放在第(6)段之後,內容 上無法與上下文關聯;(3分)結構上.(11)段與第(1)段首尾呼應,對虛構詞的意義做進一步説明,能使文章結構更完整。(2分)

【答“同意”不得分.理由可酌情給分,最高3分。】

《虛構》閲讀答案4

從概念的嚴謹性來看,“非虛構寫作”無疑有值得商榷之處,因為它似乎涵蓋了虛構之外的所有文體。但倘若就目前已發表的一些作品來看,它又呈現出某些獨特的文體特徵。譬如,它與報告文學、紀實文學頗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記敍的完整性,不強調話語表達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題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確的主觀介入性的姿態,直接展示創作主體對事件本身的觀察、分析和思考。同時,它又不同於一般的敍事散文,不僅擁有較長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現場紀實性的過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詩性的懷想。

“非虛構寫作”的最大魅力,在於當代作家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度介入。這種介入,是積極主動的,是微觀化的,是現場直擊式的。譬如李輝的《封面中國》,就是以《時代》週刊封面上的中國人物作為聚焦,通過大量的史料梳理,在一系列微觀化的細節呈現中,傳達作家對這些人物以及歷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鴻的《中國在樑莊》和《樑莊在中國》,則以故鄉樑莊作為考察座標,通過田野調查的方式,記錄樑莊的社會變化與存在的問題,也跟蹤了樑莊人在全國各地謀生的艱辛與尷尬,並從中展示了作者對中國鄉村現代化進程的獨特反思。

無論是面對歷史還是現實,“非虛構”所體現出來的這種現場式的介入性寫作姿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改變了當代作家習慣蟄居書齋的想象性寫作,激發了作家觀察社會的興趣,使作家能夠帶着明確的主觀意願或問題意識,深入某些具有表徵性的社會現實領域,通過田野調查的手段,獲取第一手資料,也獲得最為原始的感知體驗。同時,它還體現了作家對社會歷史的研究意願,以及對某種重要問題的深入思考。像孫惠芬的《生死十日談》,就是通過對故鄉一些自殺個案的追蹤採訪、記錄和反思,指出巨大的醫療負擔和尖鋭的家庭關係,仍是威脅中國農民生存尊嚴的重要因素。

現在,有不少作家僅僅通過媒介資訊瞭解社會,只是憑藉既往的經驗慣性來處理現實,由此導致很多作品因為“不接地氣”而問題頻仍。讀這些作品,我們常常覺得很“隔”,換句話説就是“經驗的貧乏”。而“非虛構寫作”的興起,表明了作家們置身生活現場,開始積極地介入歷史或現實內部,直面複雜的生存邏輯與倫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態和思想作為,也為人們瞭解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提供獨特的思考。像慕容雪村的《中國,少了一味藥》,以作家自己“卧底”傳銷組織的親身經歷,鮮活演繹“傳銷”這顆社會毒瘤之所以屢除不滅的緣由。而李天田的《相親記》則通過自己的相親經歷,揭示了各類婚介機構的隱祕內幕,對人們的道德倫理提出了尖鋭的質疑。此外,像韓石山的《既賤且辱此一生》、黃永玉的《無愁河的浪蕩漢子》等作品,在追憶自我成長經歷的同時,不斷追問歷史深處的沉重與詭異。

當然,這種以獨特的現場感和真實感作為主要審美目標的寫作,藝術性上有時會偏弱些。那些現實調查類作品尤其明顯。畢竟,它們突出的是“實錄”之後的分析和思考,彰顯的是創作主體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當代作家都能夠抽出一些時間,親身介入社會歷史之中,進行一些必要的“非虛構寫作”,我以為,這會為他們的虛構性寫作提供巨大的幫助。

6.關於“非虛構寫作”,下列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項是

A.從理論上講,“非虛構寫作”應該涵蓋虛構之外的所有文體,但從發表的作品實際看,它又有自己獨特的文體特徵。

B.“非虛構寫作”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對事件本身的觀察、分析和思考,表現出非常明確的主觀介入性的姿態。

C.與傳統的“紀實文學”相比,“非虛構寫作”記敍的事件可以是不完整的,所表達的主題也不一定是宏大的。

D.在紀實過程中,“非虛構寫作”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為主,有時也會有一定的感性抒情和詩性懷想。

7.下列對“非虛構寫作”價值的認識,不準確的一項是

A.“非虛構寫作”能夠激發當代作家觀察社會的興趣,改變他們蟄居書齋進行想象性寫作的習慣。

B.“非虛構寫作”能使作家深入某些具有表徵性的社會現實領域,通過調查,獲得最為原始的感知體驗。

C.“非虛構寫作”使作家不再僅僅憑藉媒介資訊和既往經驗的慣性來了解社會,進而克服作品“不接地氣”的問題。

D.“非虛構寫作”能夠讓作家通過對歷史或現實的細緻觀察和分析,為人們瞭解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提供獨特的思考。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微觀化的、現場直擊式的介入是“非虛構寫作”的最大魅力,作家的有效思考正是通過一系列的細節呈現來達成的。

B.作者舉李天田的《相親記》為例,意在揭示各類婚介機構的隱祕內幕,對人們的道德倫理提出尖鋭的質疑。

C.因為“非虛構寫作”追求獨特的現場感和真實感,強調彰顯創作主體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因此藝術性難免受到影響。

D.從“非虛構寫作”的內容來看,既有來自歷史的,也有來自現實的,甚至有的還來自作家個人的成長經歷。

參考答案:

6.B(不是“作品主人公”,應該是“作家”,即“創作主體”。)

7.C(“不再僅僅憑藉媒介資訊和既往經驗的慣性來了解社會”錯。)

8.B(舉李天田的《相親記》為例,意在證明“作家們置身生活現場,開始積極地介入歷史或現實內部,直面複雜的生存邏輯與倫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態和思想作為,也為人們瞭解中國社會的現代化進程提供獨特的思考”。)

《虛構》閲讀答案5

  文學虛構的人類學價值

  賀曉武

只要提到“虛構”,自然而然,我們就想到“真實”,從古典文學一直到十八世紀,“虛構”作為“欺騙”的意思,總是附屬於神學或者認識論的框架內。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文學虛構才得到承認並被推崇。

德國文學理論家沃爾夫岡·伊瑟爾對此做出了理論貢獻,他指出“虛構”不具有本體性的意義,只不過具有重要的功能而已。文學虛構既然是語言,就必然具有語義學的意義,同時,它還是審美交流的工具,在我們的生活裏以及追求人生意義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只是這些,文學虛構最有價值的還在於它具有人類學的功能,能讓我們認清現實獲得真實感。伊瑟爾把文學虛構與“現實”和“想象”相提並論,指出這三者是形成千變萬化的文學文本最重要的因素。當然,“真實”不是科學意義上能經試驗證明,而是一種情感真實,或者説具有一種真理性的“真實”,是讓我們看清這個現實中看不清楚的事物,這是一種基於現實又超越現實的“世界”。因為只有經過人的眼光,經過文學家的重新虛構,“文本世界”對我們的現實世界才有價值和意義,才有真理性和倫理性。

文學虛構之所以具有人類學的價值,是它不同於宗教和政治意識形態的虛構,比它們更具有解放和超越的能力。

首先,在基督教傳統中,“上帝”這個形象是經過多重虛構形成的。現代科學的發展證明了宇宙的浩瀚無邊和人類世界的狹小偏窄,然而宗教虛構對人類仍然具有價值和意義。但是,我們要看到宗教虛構的巨大缺陷,它的和諧虛構在很大程度上使人類滿足於虛假的幻象。相比之下,文學虛構比宗教更有價值,這是英國作家毛姆深刻地指出過的事實。“每個藝術家都希望有人相信他,但對那些拒不接受他的人也不發火。上帝卻沒有這樣通情達理,他渴求被人信仰,其迫切程度簡直會讓你覺得他似乎需要你的信仰來證明他的存在似的。”(毛姆)在虛構作品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審美體驗,是以神聖感為特徵的生命意識的自覺;然而宗教中卻含有政治的權力因素,它是以控制和束縛人們為主要目的。

其次,意識形態的虛構更是一種和諧的虛構,在它的籠罩下,我們往往很難掙脱它的嚴絲密封的控制,也難以認清它無孔不入的本性。而在文學虛構的世界裏,我們會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雙重視角來重新體驗這個世界。欣賞作品時我們會把主人公的命運和情感移情到自己的身上,從而潛移默化地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不再固守以前的生死觀,這樣,我們的生活無形中得到改變。“我們在改變自己的同時,也以一種極好的間接的方式改變了世界。”(弗蘭克·克默德)伊瑟爾正確地指出,文學虛構行為的選擇、融合和自我揭示能力,使我們看到意識形態的破綻,因而能夠不被矇騙。

文學虛構是人類自古以來就具有的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和屬性,不但給困境中的人們以慰藉和希望,而且能夠刺破意識形態虛構和宗教虛構的欺騙性和虛幻性。“涉及人類的一切都是創造出來的;只有當人用豐富的想象力打開大門,使人們得以進入已創造的世界後,他們才能懂得,為什麼宗教和政治組織如此害怕這種創造過程,並尋找一切藉口去限制、控制或剷除它。”(諾思洛普·弗萊)弗萊的文學人類學見解是深刻的,人類的自我理解和解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能夠穿透“假象”的文學虛構實現的。

閲讀題目

1、下列關於“文學虛構”概念的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古典文學一直到十八世紀,“虛構”作為“欺騙”的意思,受到人們貶斥,一直附屬於神學或者認識論的框架內。

B.德國文學理論家沃爾夫岡·伊瑟爾對文學虛構得到承認並被推崇做出了理論貢獻。

C.文學虛構具有語義學的意義,是一種審美交流的工具,在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D.伊瑟爾認為文學虛構與“現實”和“想象”同樣重要,這三者是形成千變萬化的文學文本最重要的因素。

2、下列説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文本世界”經過了文學家的重新虛構,就對現實世界產生了價值和意義。

B.宗教虛構對人類的價值和意義,是它能較大程度地使人類滿足於虛假的幻象。

C.文學虛構帶來的“真實”雖然不能在科學意義上經試驗證明,但是能讓我們看清這個現實中看不清楚的事物。

D.弗萊的文學人類學見解是深刻的,人類的自我理解和解放是由能夠穿透“假象”的文學虛構實現的。

3、《水滸傳》受到歷代統治者對它的仇視、禁燬。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咸豐、道光等朝,都認為《水滸傳》蠱惑愚民,誘以為惡,應“一體嚴禁”。請從文學人類學價值的角度,結合文中的相應觀點,談談統治者這樣做的原因。

參考答案

1、A

2、C

3、人們很難掙脱意識形態的嚴密控制,難以認清它的本質,而在文學虛構的世界我們會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雙重視角重新體驗這個世界。欣賞《水滸傳》時,讀者會跟隨主人公如林沖等去體驗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和主人公不得不反的心理,並進而觀照自己所處的社會,反思自身處境。讀者認識到統治者極力描繪的和諧幸福只是謊言,甚至可能導致推翻現行制度的行動。這樣看來,也就不難理解《水滸傳》受到歷代統治者對它的仇視、禁燬了。

《虛構》閲讀答案6

文學虛構的人類學價值(節選)

賀曉武

只要提到虛構,自然而然,我們就想到真實,從古典文學一直到十八世紀,虛構作為欺騙的意思,總是附屬於神學或者認識論的框架內。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文學虛構才得到承認並被推崇。

德國文學理論家沃爾夫岡·伊瑟爾對此做出了理論貢獻,他指出虛構不具有本體性的意義,只不過具有重要的功能而已。文學虛構既然是語言,就必然具有語義學的意義,同時,它還是審美交流的工具,在我們的生活裏以及追求人生意義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只是這些,文學虛構最有價值的還在於它具有人類學的功能,能讓我們認清現實獲得真實感。伊瑟爾把文學虛構與現實和想象相提並論,指出這三者是形成千變萬化的文學文本最重要的因素。當然,真實不是科學意義上能經試驗證明,而是一種情感真實,或者説具有一種真理性的真實,是讓我們看清這個現實中看不清楚的事物,這是一種基於現實又超越現實的世界。因為只有經過人的眼光,經過文學家的重新虛構,文本世界對我們的現實世界才有價值和意義,才有真理性和倫理性。

文學虛構之所以具有人類學的價值,是它不同於宗教和政治意識形態的虛構,比它們更具有解放和超越的能力。

首先,在基督教傳統中,上帝這個形象是經過多重虛構形成的。現代科學的發展證明了宇宙的浩瀚無邊和人類世界的狹小偏窄,然而宗教虛構對人類仍然具有價值和意義。但是,我們要看到宗教虛構的巨大缺陷,它的和諧虛構在很大程度上使人類滿足於虛假的幻象。相比之下,文學虛構比宗教更有價值,這是英國作家毛姆深刻地指出過的事實。每個藝術家都希望有人相信他,但對那些拒不接受他的人也不發火。上帝卻沒有這樣通情達理,他渴求被人信仰,其迫切程度簡直會讓你覺得他似乎需要你的信仰來證明他的存在似的。(毛姆)在虛構作品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審美體驗,是以神聖感為特徵的生命意識的自覺;然而宗教中卻含有政治的權力因素,它是以控制和束縛人們為主要目的。

其次,意識形態的虛構更是一種和諧的虛構,在它的籠罩下,我們往往很難掙脱它的嚴絲密封的控制,也難以認清它無孔不入的本性。而在文學虛構的世界裏,我們會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雙重視角來重新體驗這個世界。欣賞作品時我們會把主人公的命運和情感移情到自己的身上,從而潛移默化地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不再固守以前的生死觀,這樣,我們的生活無形中得到改變。我們在改變自己的同時,也以一種極好的間接的方式改變了世界。(弗蘭克·克默德)伊瑟爾正確地指出,文學虛構行為的選擇、融合和自我揭示能力,使我們看到意識形態的破綻,因而能夠不被矇騙。

文學虛構是人類自古以來就具有的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和屬性,不但給困境中的人們以慰藉和希望,而且能夠刺破意識形態虛構和宗教虛構的欺騙性和虛幻性。涉及人類的一切都是創造出來的;只有當人用豐富的想象力打開大門,使人們得以進入已創造的世界後,他們才能懂得,為什麼宗教和政治組織如此害怕這種創造過程,並尋找一切藉口去限制、控制或剷除它。(諾思洛普·弗萊)弗萊的文學人類學見解是深刻的,人類的自我理解和解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能夠穿透假象的文學虛構實現的。

1.下列説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沃爾夫岡·伊瑟爾認為,虛構不具有本體性的意義,但具有重要的功能。

B.通過文學虛構獲得的真實感,一種基於現實又超越現實的世界。

C.文本世界經過了文學家的重新虛構,因而就對現實世界產生了價值和意義。

D.宗教虛構對人類的價值和意義,是它能較大程度地使人類滿足於虛假的幻象。

E.欣賞文學作品往往能改變人們的生活,也間接得地改變了世界。

2.下列説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文學虛構具有語義學的意義,是一種審美交流的工具,在生活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B.文學虛構能使人們認識到政治意識形態的破綻,從而能夠不被矇騙。

C.文學虛構的世界,人們既要置身其中,又要人們置身其外才能重新體驗。

D.文學虛構能夠穿透假象, 在很大程度上能幫助人類實現自我理解和解放。

3.根據文意,文學虛構的人類學價值是什麼?(4分)

4.文學虛構不同於宗教和政治意識形態的虛構,具體表現在哪裏?(4分)

答案:

1.C、D

2.C

3.文學虛構不但能給困境中的人們以慰藉和希望,而且能夠刺破意識形態虛構和宗教虛構的欺騙性和虛幻性。(每方面2分)

4.①文學虛構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審美體驗,獲得以神聖感為特徵的生命意識的自覺;宗教的虛構則含有政治的權力因素,它是以控制和束縛人們為主要目的。(2分)

②意識形態的虛構使人很難掙脱它的控制,難以認清它的本性;文學虛構中,人們則能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雙重視角來重新體驗這個世界。(2分) 答案解析: 1.

試題分析:C項把文學家的重新虛構説成是文本世界對現實世界產生價值和意義的充分條件,而原文中它只是對現實世界產生價值和意義的必要條件;D項是強加因果,前後兩個分句在原文中是轉折關係。

2.

試題分析:既要又要屬於無中生有,原文是我們會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雙重視角來重新體驗這個世界。

3.

試題分析:原文文學虛構是人類自古以來就具有的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和屬性,不但給困境中的人們以慰藉和希望,而且能夠刺破意識形態虛構和宗教虛構的欺騙性和虛幻性已經很明確地給出了答案。

4.

試題分析:從原文在虛構作品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審美體驗,是以神聖感為特徵的生命意識的自覺;然而宗教中卻含有政治的權力因素,它是以控制和束縛人們為主要目的。其次,意識形態的虛構更是一種和諧的虛構,在它的籠罩下,我們往往很難掙脱它的嚴絲密封的控制,也難以認清它無孔不入的本性。而在文學虛構的世界裏,我們會以置身其中和置身其外的雙重視角來重新體驗這個世界可歸納概括出答案。

《虛構》閲讀答案7

在美國文化和圖書分類中,虛構文學與非虛構文學是兩種主要的類型,虛構文學主要指小説"戲劇、詩歌等,非虛構文學則是紀實文學、散文、傳記、調查報告等。1966年美國新聞記者杜魯門?卡波特《冷血》被視為非虛構文學的發端,作品憑藉對新聞背後故事的深入發掘,參與到美國社會60年代的自我反思、批判之中。

回到中國語境,非虛構寫作的流行大致有兩個脈絡,一個集中在文學領域,出現了一批如《中國在樑莊》《大地上的親人》等作品;二是集中在新聞領域,藉助移動互聯網平台,非虛構式的新聞報道如《太平洋大逃殺親歷者自述》《少年殺母事件》《了不起的茅侃侃》等成為“ 10萬+ ”文章。前者主要是專業作家或和文學有密切關係的寫作者完成,後者基本上是新聞人、媒體人,很多有在傳統新聞媒體工作的經驗。

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對紙媒等傳統媒體帶來多方面的衝擊,使得傳統新聞業面臨危機,體現之一是很多資深記者跳槽到移動互聯網平台,如正午故事、穀雨故事、真實故事計劃、《人物》、《南方人物週刊》等。由於非虛構文章經常成為“爆款”,這導致自媒體公號文章追求非虛構的風格,成為新聞性非虛構寫作興起的內在原因。

非虛構寫作還與社會學、人類學有一定的關係。一些經典的社會學報告和人類學田野調查現在看起來都帶有非虛構的色彩,如美國機械專家韓丁的《翻身: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紀實》,中國社會學家呂途的《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等,都是典型的非虛構作品,呈現出了新中國社會與歷史的變遷。在研究方法上,社會學、人類學所使用的民族誌、口述史、田野調查,對非虛構也完全適用。

非虛構寫作的倫理問題,主要是寫作者與被寫作對象的關係,是一種自我與他者的遭遇和交流的過程。好的非虛構作品強調的是自我與他者的平等意識和傾聽理念,不是先入為主地用自我的理念來講述他者的故事,而是首先學會傾聽,去站在他者的位置上來理解別人的邏輯,進而把自我的認同相對化,這種自我與他者的對話,既是為了使他者發出主體性的聲音,又是對自我的一次反思。非虛構寫作“天然”帶有一種平民性和人民性。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非虛構作品經常關注平民、底層和社會邊緣羣體,非虛構的文化職能是讓弱勢者變得可見;二是非虛構寫作者本身也帶有去專業化、去職業化的傾向,如新中國以來特別注意培養工人作家、農民作家,也就是説要讓工農兵從被描寫對象,變成書寫的主體,這種“文化翻身”是通過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作為支撐的,而美國創意寫作也是一種讓非職業作者掌握寫作方法,先學會用非虛構的方式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總之,非虛構有兩種基本的理念,一是平民意識,寫普通人,讓弱勢者發聲,二是全民寫作,非虛構打破了寫作的專業化、圈子化,鼓勵非職業作者借非虛構講述自己的故事。不過,非虛構寫作對流量、點擊率的追求,造成新聞性非虛構寫作有時候為了吸引眼球,也帶有獵奇性和揭祕性,這恰好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虛構文學和非虛構文學是美國文化和圖書分類的兩種主要類型,而杜魯門?卡波特《冷血》被視為美國非虛構文學的發端之作。

B.中國非虛構寫作大致集中在文學領域和新聞領域,作者來源不同,但他們的作品均有對新聞背景的挖掘、自我批判、自我反思。

C.新聞性非虛構寫作的興起離不開移動互聯網對傳統媒體的衝擊,而非虛構文章經常成“爆款”,導致自媒體公號追求非虛構風格。

D.好的非虛構作品注重傾聽和對話,強調自我與他者的換位與平等意識,既可以使他者發出主體性聲音,又是對自我的一次反思。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以“非虛構寫作”為論題,分析闡釋了非虛構寫作的由來、類型、特點及創作理念。

B.文章中多處運用了例證法對非虛構文學的不同層面的知識進行闡釋,論證頗為有力。

C.文章從非虛構平民化以及去專業化、去職業化闡釋了非虛構寫作的平民性和人民性。

D.文章採用了總分總的論證結構,論述了中國非虛構寫作的發展,邏輯縝密,結構清晰。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如果缺少了那些在傳統新聞媒體工作過又有經驗的新聞人、媒體人,非虛構文學就不可能得以流行。

B.非虛構作品因採用了社會學、人類學所用的民族誌、口述史、田野調查等方法,所以具有真實的魅力。

C.在非虛構寫作上,中、美兩國均有讓非職業作者掌握寫作方法,用非虛構的方式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D.非虛構寫作中的平民意識、全民寫作、去專業化等方法,導致媒體對流量、點擊率、獵奇性、揭祕性的追求。

參考答案

1. B解析:B.“但他們的作品均有對新聞背景的挖掘、自我批判、自我反思”張冠李戴,原文中“作品憑藉對新聞背後故事的深入發掘,參與到美國社會60年代的自我反思、批判之中”是對杜魯門·卡波特《冷血》意義的闡發。

2. D解析:D.“文章採用了總分總的論證結構,論述了中國非虛構寫作的發展”錯,文章闡釋了非虛構文學的由來、類型、特徵(跨學科)、兩種理念(人民性)等,論證層次應為並列式。

3. C解析:A.“如果缺少了那些在傳統新聞媒體工作過又有經驗的新聞人、媒體人,非虛構文學就不可能得以流行”錯,原文“由於非虛構文章經常成為‘爆款’,這導致自媒體公號文章追求非虛構的風格,這成為新聞性非虛構寫作興起的內在原因”,且“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對紙媒等傳統媒體帶來多方面的衝擊,使得傳統新聞業面臨危機”是非虛構流行的原因。B.強加因果關係。D.“非虛構寫作中的平民意識、全民寫作、去專業化等方法,導致媒體對流量、點擊率、獵奇性、揭祕性的追求”錯,原文為“非虛構寫作對流量、點擊率的追求,造成新聞性非虛構寫作有時候為了吸引眼球,也帶有獵奇性和揭祕性,這恰好是需要警惕的地方”。

《虛構》閲讀答案8

如果以《人民文學》揚起“非虛構寫作”旗幟為起點,“非虛構寫作”已走過10年的文學歷程。無論概念界定、外延釐析,還是創作實踐、批評研究,當下的“非虛構寫作”都略顯混亂。那麼,“非虛構”應如何“寫作”?

首先,應擺正“非虛構”與“寫作”的主次關係。“非虛構”在中國作為一個概念或範疇的提出,有深刻的社會肌理與複雜的文學內因。一是對“後先鋒時代”虛構文學個人化創作現狀的反撥;二是對以報告文學、紀實文學日漸偏離“非虛構”軌道而陷入單一化、模式化與體制化窠臼的匡扶;三是對“底層敍事”日漸顯露的表象化、類型化與客體化苦難書寫弊病的矯正;四是對消費主義和娛樂化書寫而引發的仿真化、虛幻化與符號化烏托邦圖景的反正。

“非虛構寫作”鼓勵作家深入現實,以親歷性、反思性與在場性姿態直視虛構文學面臨的困境,打破傳統文學秩序,使我們從個人到社會、從現實到歷史、從微小到宏大等各種關切和經驗在文學書寫中得以呈現。可見,文學書寫是內核與目的,而“非虛構”僅是手段或路徑。

其次,應凸顯“寫作”與虛構、想象間的應然關係。“非虛構寫作”在根底上仍體現為一種文學創作,無論其表現出怎樣的具體現實的真實,這種真實都應是文學的真實。而這恰是在立足於“非虛構”的現實事件基礎上,並通過虛構、想象等藝術手法超越這種基礎後呈現的。即作為文學的“非虛構寫作”與虛構、想象之間並不對立,而是共同創造出了豐富的文學世界。

非虛構寫作”在文學真實的呈現上不僅不反虛構,反而需藉助虛構與想象來深化真實。因為虛構是對真實生活的高度提煉,是藝術想象的產物。想象是依憑記憶對大腦儲存的材料進行加工而產生藝術形象的心理過程,只要不是漫無邊際不合邏輯的杜撰、編造與無根無由、不合情理的空想、幻想,其對文學真實的呈現都是有益和必要的。虛構與想象可使現實的瑣碎、蕪雜精細化,條理化,抽象的情感、意志與體驗形象化,具象化,從而渲染情感,強化主題,呈現文學的真實性。

遺憾的是,從“非虛構寫作”的創作實踐看,大多創作主體停留於記錄者、觀察者層面,使作品徘徊在“反”虛構層次。因排斥虛構與想象而將其與“非虛構”對立,致使這些“非虛構”文本無法與新聞寫作、口述實錄和社會調查等類型的“非虛構寫作”區別開來,雖説最大限度地呈現了真實,但卻喪失了鮮活的藝術意藴與美學張力。

最後,應釐清藝術真實與現實真實的邏輯關聯。“非虛構寫作”追求的是藝術真實而非現實真實。實際創作中,無論是關於現實的描摹還是歷史的記錄,不管作者如何客觀冷峻與零度敍事,都不可避免地摻雜個人想象、情感、認知,甚至是興趣與愛憎。加之作者的出身、立場與態度及所處歷史時代和社會氛圍等因素,又會在創作中隱匿着某種“虛構性”的因子或迴避某種情形以達到特定目的。

“非虛構寫作”要將人物性格、情感表達及創作主體的個性才華作為藝術追求,在最大限度地立足敍述真實、情感真實與歷史真實等基礎上呈現藝術真實。如此,“非虛構寫作”方可重新激活文學藝術與大眾生活的關聯,展露時代凡俗質感和個體生命氣息,將易被遺忘、遮蔽的日常瞬間及其潛藏的可能,通過作者親歷親驗的在場性書寫予以呈現。

問題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非虛構寫作”通過虛構、想象創造文學世界,超越了現實基礎,藝術地表現了真實。

B.想象是對大腦存儲的加工,虛構是對真實的提煉,二者對“非虛構寫作”的作用不同。

C.“非虛構”文本呈現真實,這點與新聞、口述實錄等不同,它有藝術意藴和美學張力。

D.“非虛構寫作”實踐中,因作品停留在“反”虛構層次,所以作家只是記錄、觀察者。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在分析“非虛構”概念在中國的提出時,採用了並列結構闡述其產生的原因。

B.文章採用對比手法論證“非虛構”與“寫作”的主次關係,體現了先破後立的原則。

C.文章在論證“虛構”與“想象”的關係時,層層深人,既有理論分析又有現實反思。

D.文章緊扣“非虛構寫作”,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行文,總分結合。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非虛構”與“寫作”的關係中,“寫作”為主,“非虛構”為輔,“非虛構”僅僅是文學書寫的手段。

B.作家只要深入現實,打破傳統,在寫作時呈現出各種關切和經驗,就能實現“非虛構寫作”。

C.在實際創作中,作品反映的“真實”,都帶有作者的個體化和主觀化傾向,這是藝術的真實。

D.“非虛構寫作”對激活文藝與大眾關聯,展露時代和個體特質、呈現被遺忘日常等意義重大。

答案

1.A[解析]B項“二者對‘非虛構寫作’的作用不同"錯誤,根據文本“非虛構寫作’在文學真實的呈現上不僅不反虛構,反而需藉助虛構與想象來深化真實”和“虛構與想象可使現實的瑣碎、蕪雜精細化,條理化,抽象的情感、意志與體驗形象化、具象化,從而渲染情感,強化主題,呈現文學的真實性”可知,二者對“非虛構寫作”的作用相同。C項"這點與新聞、口述實錄等不同”錯誤,在呈現真實上,“非虛構”文本和“新聞、口述實錄等”相同。D項,“因作品停留在“反”虛構層次,所以作家只是記錄、觀察者”錯誤,因果倒置。

2.B[解析]“對比"錯誤,並無對比,“先破後立"錯誤,沒有“破”。

3.B[解析]"只.....就"説法過於絕對,實現“非虛構寫作"有很多條件,這只是其中之一,比如要實現“非虛構寫作"還要擺正“非虛構”與“寫作”的關係,藉助想象和虛構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