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為政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89W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為政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論語為政讀後感

論語為政讀後感1

和第一篇學而篇比較起來,個人覺得第二篇為政讀起來難度就大了很多。第一篇其實只要明白了學問指的是做人的道理,則每一句都可以理解它的用意。但是第二篇中,除了幾個句子是真正正面談到政治外,其他説的似乎都是與政治沒有關係的東西。

為此,我也專門去查了政字的意思。在古文中,政也通正用,所以我就在想,這裏是不是孔子還是在講做人?講如何做一個正直的人?不過很快我認為這樣解釋是很牽強的。其實為政就是講如何來當政,很明白不過。不過南懷謹先生的一句註釋也值得我們注意:《論語》中講的是為政,不是政治。孔子沒有系統地去提出政治相關的概念。根據這句註釋去理解為政篇的句子,似乎開始有了一些頭緒。

為政一共二十四句。第一句講的是為政的最高境界,然後用詩經的思無邪説明為政最需要解決的是思想問題,再後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來説明為政需要豐富的人生經歷。接下來,用了好幾句的篇幅講孝,然後講了一個為政者的修為問題,最後用一句話總結:為政者要有見義而為的大勇,要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胸懷。這樣一看,為政篇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當然,這個思路是南懷謹先生的《論語別裁》中間理出來的。我也曾試着去懷疑它,但是找不出比之更好的解釋,所以我還是比較認可這個解釋的。為政篇有好幾句話都是講孝的,似乎與為政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關係很大。我國古代都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在這裏講孝是有它的意義的。這點在為政第二十一句中也得到了證實: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在這一句中,孔子就明確説到:推行孝就是為政。所以該篇中間出現了很多人問孝的情況,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此外,孔子還講到了一個為政者的基本要求:要周而不比,即不要偏心眼;要不器,也就是説要全面發展;要温故而知新,要且學且思,還不能鑽牛角尖,等等。

不過,雖然為政不能翻譯成做一個正直的人,但是可以看出,這些為政的道理,放小了看,也都是做人的道理,這點在後面的章節中也有體現。所以我個人認為,《論語》總體講的還是做人,還是學而篇説的學問。不管是講為政也好,還是後面講禮、仁也好,孔子的主張都是從自身做人入手,就像第一章所講的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我想這也應該是學而篇作為開篇的原因吧。

整體來説,為政篇給我的啟發不如學而篇多,可能是為政這個話題對我們這些一般人來説,沒有如何做人更貼近。不過在專家的解釋中,我還是體會到了《論語》文章佈局的特點,對中間的一些話也還是有一些體會。我想,只要能學到一點東西,也是很好的事情。

論語為政讀後感2

曾經有一位熱愛歷史的朋友問我:“中國大多數君主提倡‘以道德教化人民’的儒家思想,但無論哪個朝代,都有相應的法律。你認為這矛盾嗎?”

我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給他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一隻羊被拴在柱子上,腳下是一片荒蕪的沙地,那他必然會奮力反抗直至死亡;如果將羊放在一片豐腴的草場上而不加約束,這隻羊依舊會走失或被狼吃掉。但如果將二者結合,將一隻拴在柱子上的羊放在一片豐腴到草場上,那麼羊會健康地活下去。

對於統治者而言,拴柱就如同法治,大片的草場如同德治。若是一味地以嚴刑峻法管理、約束百姓的方方面面,結果必然是遭到人民的反抗。如夏桀商紂,還有被譽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都因嚴刑峻法的濫用導致亡國,而那些擁有適應本國法律,並能合理使用法治的國家或君主,最終都能青史留名。比如古巴比倫的漢拉謨比法典將人民禁止做的事刻在了石柱上的告誡人們的作用。並最終創造出燦爛的古巴比倫文化。一個國家的`法治如同一塊基石,沒有法治,社會將毫無秩序,更不必説這個國家的興衰與否。

而德治,也決非法治的一種附屬品,而是處於與法治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儒家學派自創立以來,便提倡以德治國,以禮樂制度維護社會秩序,的確有一定的可取之處。漢武帝採取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儒術,統一民眾思想,並在晚年向民眾頒發《罪己詔》,反省作為一位君王的過錯,以德化民,開創一番偉業。唐太宗減輕人民負擔,輕徭薄賦,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對少數民族地區大多采用較為親和的態度,以誠感人,開創了“貞觀之治”。德治是廣大人民的意願與訴求,當權者須以水載舟,取得人們的支持,才能保證一個國家的穩定。

同時,法治與德治必須在正確的方向上發展,一旦偏離了核心方向,很難有變更的機會。王莽篡漢後,建立新朝,實行託古改制,依照古代制度大力實施改革,結果不符合國家實情,被人民推翻。北宋的王安石變法,推行“青苗法”,被地方長官利用,人們苦不堪言,若不是蘇軾等有識之士極力勸阻,將產生不可挽回的後果。而如今的中國進入新時代,修改憲法,使其更適應現在的國情,頒佈《民典法》,為人民生活提供各方面標準,推進着中國復興的巨輪駛向更加廣闊的彼岸。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一個國家,只有德治與法治相結合,並朝正確方向發展,才能走向復興與繁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