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勵志哲理故事

來源:文書谷 2.49W

關於職場勵志哲理故事有哪些呢?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請安靜且愉快地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膽地,而且永遠地微笑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職場勵志哲理故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職場勵志哲理故事

職場勵志哲理故事篇一:讓自己做一顆可以被替代的螺絲釘

大劉和小李分別是學校里語文和英語科的骨幹教師。

大劉呢,三年才帶一次畢業班,逍遙自在,平常還經常有到外地進修充電學習的機會,雙休日要麼在家陪陪家人,要麼就帶着家人到鄉下去體驗一下農家生活,到了寒假暑假,就乾脆到外地去旅遊一把,一家人其樂融融,工作生活兩不誤,人也似乎越過越年輕了。

小李可就完全不一樣了,跟大劉差不多大的歲數,臉色發灰,活像個小老頭,年年都是高三的把關教師,不是上課,就是補課,幾乎沒有寒假和暑假,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家與學校之間奔波,雙休日成了單休日,一個星期下來,累得半死,哪有時間輔導兒子的功課,兒子的班主任已經説過好幾次了,你也是老師,該好好輔導一下六年級的兒子了,兒子的成績老是提不上去,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他也着急,家長會一次也沒去開過,更不用説領着兒子去透透風,減輕一下學習的壓力了,一説起家人,就覺得很愧疚,自己早就想像大劉一樣到外面的世界去走走看看,更新一下自己的知識,可學校領導説:你是把關教師,一個釘子一個眼兒,你去了,誰來代你的課,種田只是耽誤一季,教書可是事關學生一輩子的事。小李想想也是,千難萬難,自己想辦法克服吧。

一天,小李和大劉恰好湊在了一塊兒,小李向大劉訴説了自己的苦惱,向大劉請教該怎麼辦。

大劉什麼也沒説,只是領着小李來到宿舍,從工具箱裏拿了一把鐵錘和一顆釘子交給小李,説:“你把這顆釘子敲進木頭裏,咚咚幾下,小李就把釘子砸進了木頭,只露出釘子帽。

這時,大劉説:“你再把釘子給我拔出來。”小李試了好幾次,但釘子卻牢牢地嵌在木頭裏,紋絲不動。

“你就像這顆釘子,牢牢地佔據了高三把關老師的位置,誰也無法替代你,自然,你就得一直在這個位置上無法脱開。”大劉説:“我嘛,就像這顆螺絲釘。”

只見大劉拿出一顆螺絲釘,只幾下就用螺絲刀把螺絲釘鑽進了木頭裏,“我要是讓螺絲釘從木頭裏拔出來,那很簡單,只需要用螺絲刀反轉幾下就行了。”

果然,大劉用螺絲刀反轉了幾下,螺絲釘就退了出來。

“其實,你只要像這顆螺絲釘一樣,很容易地讓自己退出來,讓自己不要老是處在那個位置上,就容易解脱了。”

聽了大劉的分析,小李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去做,他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教給英語組裏的其他老師,讓自己可以替代,英語組裏的把關教師多了,小李也就把自己從把關教師這個崗位上解放了出來,人也像大劉一樣輕鬆多了。

説起自己輕鬆的原因,小李説:“關鍵是讓自己做一顆螺絲釘,可以被替代。走自己的路,把別人也扶上路,你會很輕鬆。”

職場勵志哲理故事篇二:多做一點助你成功

這是一個最普通的職員的故事。

初入職場,新鮮生澀。一天中午,他剛吃完飯,就迎頭撞上老闆。

老闆微笑着隨口吩咐:“你能不能幫我訂一份盒飯,或者讓王主任回來時幫我帶一份?”

這是老闆給他的第一個任務,儘管有幾分隨意。他既緊張又興奮,他給快餐店打電話,盒飯已經賣完了。王主任出去吃飯,沒有帶手機,他也一直聯繫不上。

他緊張極了,不知道怎麼辦,紅着臉告訴老闆沒有訂到盒飯也沒有聯繫到王主任。雖然沒有受到老闆的責難,但是他心裏很失落。

這件事給了他深刻的教訓。如果他靈活一點,幫老闆要到一份盒飯並不是什麼難事。

不久,他又遇到一件事。老闆打電話來找李助理。

他回答老闆説:“李助理還沒有回來。”但他意識到自己不應該這樣隨口就推掉老闆的問題,於是接着説:“我馬上讓她聯繫您。”

老闆説:“我有急事,別人也可以。”

他立即問道:“這裏有小張、小王還有我,您需要哪一位?”這樣,老闆的問題解決了。

他工作三年,漸漸變得和別人不同。因為他接電話和別的同事是不同的。“沒有”,“不清楚”,“不知道”不再是他的常用語,他接電話時會給對方提供更多的選擇和更多的信息,而不是把所有的時間浪費在一個無法解決的困境中。

三年後的他是這樣接電話的。一位客户要找最有經驗的王工幫助他解決產品故障問題,而王工正好外出未歸。他的回答是“他出去了,請問您有什麼事嗎?”他還會補充回答“我們這還有張工、李工和程工,他們都是有經驗的工程師。張工擅長您的產品那方面的故障。”這樣,客户會選擇另一位工程師,而他也不必因為王工不回來而乾着急。

他就這樣一點一點變得不同。他總是比別人多做一點,哪怕只是多説幾句話,但是他總能夠及時地解決問題。

有一天老闆找他談話,希望他出任客服部主管,因為他接電話的方式讓老闆相信他可以領導好一個客服部。他成功升職。

付出一點,便能夠得到一點。點滴的小事往往能造就優秀的職場人才。老闆給出的是命令和吩咐,而能夠真正地做好事情、解決好問題的人,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你的能力決定了你的成績。有時候,你只需要多做一點。

職場勵志哲理故事篇三:職場上不需要“玻璃心”

某公司一個90後男孩辭職了,他是公司一年前剛招來的培訓生之一,身上具備了陽光、聰明、富有激情等優點。在新人中,HR及很多老員工相當看好他。

他一提出辭職,聽聞的相關人員都極力挽留。但他鐵了心地要離開,表情裏有着一點毅然決然,甚至帶着一些忿恨。

“我實在受不了他的咆哮,”他説,“他像瘋了一般當眾罵我,太傷自尊了。”

受不了委屈是職場上的一個絆腳石,“太委屈”成了很多職場新人心頭難以排遣的一種情緒,久而久之就成了心頭一根難以自拔的刺。其實,誰的職場不委屈呢?

職場的委屈也不是站得越高就會像空氣一樣稀薄。真正站得高走得遠的人,反而都是比一般人更能消化委屈,也是比一般人吃了更多委屈的人。只不過,在委屈面前,他們能更好地消化,將委屈轉化為成長和進步的養料。

誰的職場不委屈?誰不是一邊捱罵一邊成長呢?仔細想來,哪次捱罵不是事出有因?雖然每個事情在特殊的場合可能被穿上令人尷尬的“外衣”,但是絕大多數時候,本質和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自身確實存在不足和缺失。

有時候,委屈無非是自認為委屈了。委屈,無非是覺得所謂的自尊被踐踏了,覺得“人為刀俎”,而自己成了那案板上來不及掙扎的魚肉;無非是因為覺得錯的都是別人,自己是被冤枉的;無非是心太小,撐不起自己想凌駕於別人之上的野心。

當然,職場江湖中也不乏真委屈。如果是無意詆譭,何苦因為別人的錯誤自我懲罰?如果是惡意傷害,你又何苦自我苦悶,得逞了別人呢?所以,即便是真委屈,放下了,就依然內心無恙。

在職場,如若覺得委屈之情經久不散,那你就敗了。委屈了,難以釋懷,逃離了,這是弱者的自我保護。委屈了,自我反思,改之,盡善盡美,這是強者的人生宣言。你若真無過,也無需辯解,一笑而過,繼續輕裝上陣。

若把用來體會委屈的時間用來自我反省和提升,那麼受的委屈會越來越少。沉浸在委屈中難以自拔,那麼將會與全世界為敵,與理想背道而馳。委屈是弱者逃避的最佳理由,卻是強者的珍貴養料。

所以,世界那麼大,一顆“玻璃心”,怎麼走得遠?怎麼奔跑着追趕時間與夢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