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模板彙編8篇

來源:文書谷 5.19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模板彙編8篇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1

一、説課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第24---25頁。

二、教材簡析

“找規律”是第三單元“乘法”的第一節課,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並掌握了表內乘法、兩位數乘一位數和一位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已學知識的遷移作用,通過比較,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形成基本的計算能力。教材設計了“算一算”、“試一試”、“練一練”等算法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認真觀察、獨立思考、探索交流、概括總結的學習機會,學生可以在這些算法活動中體驗和感受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並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以上教學內容的特點,本節課達成的教學目標如下: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方法,感受積的變化規律,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2、能熟練進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計算,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設想

為達成教學目標,設計本課時我意圖體現如下教法:

1、採用主題式教學,以生動有趣的情境為依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究的慾望。

2、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經歷數學的建模過程。

3、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每個活動面向全體,同時在開放性練習的基礎上又注重個性的張揚。

同時又設計了與教法相適應的學法,即:

1、讓學生始終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2、通過男女同學搶答比賽及小組合作,給每個學生創造充分的實踐機會,在探究過程中理解計算的規律。

3、練習設計層層深入,注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實施

備課時的教學理念、教學意圖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實踐、通過學生動態表現的綜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在開展對本課教學時我分以下幾個步驟努力實現我的備課精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談話創設情境: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課堂來了一位可愛的小動物,它就是米老鼠,請大家向它問個好好嗎?(同學們紛紛向米老鼠問好)為了感謝同學們的友好,米老鼠給大家帶來了禮物,快看看是什麼禮物?你能從情境圖中知道哪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樣的數學問題?(播放課件,出示情境圖。)

(二)探索規律,歸納方法

師:孩子們,從情境圖中你瞭解到哪些數學信息?誰來告訴我們?

生:米老鼠給我們帶來了31盒彩筆,每盒20支。

師: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一共帶來多少支彩筆?

師:誰會列式呢?

生:生:31×20

師:不錯!大家能算出得數嗎?

生1:一共帶來……,帶來600支。

生2:620支。

生3:620支。

師:有些同學能算出來,有些同學不能算出來,不過沒有關係,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們就會知道正確答案的,孩子們有信心嗎?

生:有。

師:那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大屏幕上的算式,並思考這些算式的特點。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師:孩子們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這些算式嗎?請同學們拿出題單1,仔細地計算。

(師巡視,並表揚計算快的學生。一分鐘後老師請同學開始彙報計算結果。)

師:下面我們請同學們來説説自己是怎樣做的?

生1:等於5、50、500、

師:那你能告訴大家是怎樣算這道題的嗎?

(學生説算法。)

師:你們計算得又快又正確,在計算過程中肯定有一定的規律,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找找這些算式裏面的乘數和積的變化有什麼規律。好不好?(好)師板書課題:找規律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大約三分鐘左右請學生彙報:)

師:下面我們就請一些小組的代表來説説他們有什麼發現?

生1:我們發現每道算式依次增加一個0。

生2:我們組發現每組算式中的乘數一共有幾個0,積就有幾個0。

師:孩子們真會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充滿智慧的大腦去發現,那每組下面的算式結果為什麼都會多些一個0呢?根據大家發現的規律,現在請孩子們再繼續觀察這些算式裏乘數末尾0的個數與積的末尾0的個數有什麼特別的關係呢?

(一個學生馬上就發現:算式裏面乘數0的個數與積裏面的0的個數一樣。)

師:很好。如果我們想把這種規律運用到做這種類似的題當中去的話就會變得越來越快。那誰來説説怎樣才會算得又對又快呢?

生:看因數裏面有幾個0,積裏面就有幾個0。

師:那我們計算時可以怎樣做呢?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2

説課的內容是國小義務教育課程人教板三年級第六冊第二單元(口算除法)

本冊教材是建立在學生已掌握乘法口訣的基礎之上,學習口算除法是為今後學習筆算除法打基礎的。

根據本冊教材的知識點與技能的要求,我先闡述本課的教學設計前的背景,我先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先讓學生難看主題圖,從整體入手,使學生了解主題圖的要求,再讓學生説出圖中的信息,然後根據這些信息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根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方面提出如下的教學目標。

一是技能目標。先讓學生根據信息提出的問題一個一個地解決,先讓學生説出用什麼方法計算,然後列式計算,並説出計算過程。

二是發展性目標,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後,用分小棒的過程説自己想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掌握口算的方法。

情感發展目標,通過説計算過程和分小棒的過程,體驗口算除法的過程,從而達到計算的準確性與靈活性,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掌握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是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順利完成上述教學目標,我在教法上運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分析口算過程的同時又用分小棒的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操作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我本課的教學設計流程是;

第一流程是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流程是探索新知。

第三流程是鞏固新知。

第四流程是深化應用。

在第一流程創設情景中,我用課件出示情景圖,三個猴子分桃子,讓學生説出你是怎麼想的,然後列出算式(630÷3)再進行計算,計算完成後再讓學生説出計算過程。其次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2)和第(3)個問題。

在第二流程探索新知中,讓學生看書中的小朋友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然後全班交流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第三流程鞏固新知中,我給學生出示口算提,讓學生熟練地計算,進一步深化口算方法的掌握。

在第四流程深化應用中,編排許多闖關練習題,如9000÷3300÷3200÷2等等,加強了學生口算除法的計算技巧,為今後的筆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正方形的面積》是北師大版國小三年級下冊數學第五單元的第53頁—54頁的內容是本單元“面積”中的教學重點。學好這一內容,對於平行四邊形面積等的公式推導及面積的計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作用。鑑於這種認識,我認為,本節課不僅與實際相結合,而且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

二、説學情分析

(一)心理特徵:三年級的學生好學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聯繫和模仿能力較強,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創造條件和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感受成功的快樂。

(二)認知狀況: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面積和麪積單位,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順利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打下了基礎,但對於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理解,學生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學中應加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三、説教法

根據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鑑於本節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徵,我確定了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法、設疑誘導法、類比法。

(一)組織小組合作探究:本課探究的難度不大,結論比較容易發現,而且便於展開直觀的操作實驗,因此我讓學生通過“實驗——猜想——驗證——概括” 的過程來學習。

(二)設疑誘導法:在講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推導時,需要老師給予設疑誘導,深入淺出的幫助學生理解。

(三)類比法:正方形面積公式的得出,是由一個長方形漸變成正方形,求面積的過程中得來的。

教具:多媒體。學具:邊長為1釐米的正方形。

四、説學法

合作交流法 自主探究法 觀察發現法 動手操作法

五、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情境導入

1.首先複習兩個概念,一是面積,二是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再區分1分米和1平方分米。設計意圖:讓同學們通過複習,為學習新知識做鋪墊。

(二)自主探索,領悟方法

2.有四個步驟:做一做、猜一猜、驗一驗、説一説。

首先做一做,讓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解決例題1,在預習紙上寫出自己的方法,再交流。例 1:一個長方形長5釐米、寬3釐米。想辦法測量出它的面積。小組成員可能三種方法:(1)畫一畫(畫方格)(2)擺一擺(兩種擺法:一是全擺上,二是隻擺一行一列)(3)算一算(5×3=15(平方釐米))

同學們合作交流後得到共識:用乘法計算最簡便。接着猜一猜,我將提問學生有什麼樣的猜想?有人可能會説出:這個長方形面積 = 長×寬。我會肯定這一猜想是對的,然後提問其他長方形的面積是不是也可以用“長×寬”來計算?然後驗一驗,學生自己根據預習紙上的3個圖形(圖1:3行2列,圖2:2行5列,圖3:4行3列),擺一擺填一填,之後再彙報結果。通過剛才的過程驗證了這個猜想是對的,即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最後説一説,我以例題1為例設疑誘導,找同學説出長方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不斷的提問:長方形長5釐米,沿着長邊一行可以擺幾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寬3釐米,沿着寬邊可以擺幾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説可以擺幾行?(同時配合課件的演示)繼續提問:這個長方形每行擺5個正方形,擺了3行,一共擺了幾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怎樣列式計算?算式中5、3、15是長方形的什麼?這個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麼關係?最後得出結論:每行擺的個數就是長方形的長,擺的行數是寬,小正方形的個數(即長方形面積單位的個數)就是長方形的面積。也就得出長方形面積=長×寬

(三)利用遷移,探究知識

首先引導學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我把一個長7米、寬6米的長方形花壇,漸變成邊長6米的正方形花壇的過程;讓學生去猜想、發現其面積的計算方法。得出: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接着讓學生交流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否正確?最後讓小組交流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聯繫。

(四)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競賽能手

2.足球場的長是80米,寬是80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勤學巧用

籃球場的長是28米,寬是15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六、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把收穫講給大家聽。

七、板書設計

板書簡單明瞭,基本概況的本節課的內容。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決問題”是人教版國小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8單元中的內容。本節內容安排了兩個例題,分4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説的是其中的第1課時。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數量關係及解決問題的經驗,初步瞭解了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學好本課知識,必將為學生以後的解決數學問題提高一個階層。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學習時,已經會用表內乘法、除法以及加減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對本課所研究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在生活的實踐體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經驗。

(三)目標定位

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及本課的知識特點,我預定如下幾個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2. 注意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3.通過解決具體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重點是讓學生學會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難點是會用不同方法解決同一問題。

二、説教學理念:

1、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以學生熟悉的廣播操、跑步、相冊等為教學資源,讓學生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對解決新問題產生積極的影響,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學會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在教學時,我立足於讓學生自主收集、理解數學信息,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尋找方法,對於學生合乎情理的闡述,給於積極鼓勵,激發學生探索的慾望,增強信心。不斷的引導和鼓勵,使學生逐步形成從多角度去觀察問題的習慣,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説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 以舊引新

這一環節,我從學生熟悉的廣播操入手,通過讓學生説説是怎麼猜的,加深學生對行列的認識,同時也鞏固了幾個幾。

2、注重發現 收集信息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從一個小方陣,很自然地呈現出書本的例題:三個大方陣,讓學生通過觀察,去發現題中所呈現的數學信息,再出示問題,形成一道完整的解決問題。通過例題的分析與解答,旨在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一題多解的思維。當然,此時的教師不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積極參與。在解題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會存在着一定的差異,此題的教學,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理解並能掌握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解題方法,而其餘學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種方法即可。

3、聯繫生活 學以致用

這裏我安排了三個練習,第一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第二題放手讓學生自己來探索,在反饋時重點讓學生來説説是怎樣想的,第三題安排了一題讓學生自己來提問,並解決問題。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通過“你今天學到了什麼?”讓學生對本課有一個回顧,然後通過數學日記的形式來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錢?”?這個問題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這兩類兩步計算問題的不同有一個初步的比較,為後續學習做好鋪墊。

在兩年的新課程數學教學發現,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普遍有所下降,很多的學生拿到題目後,總是很茫然,或是有些學生知道該怎麼解決,但讓他把想的過程説出來卻很困難,那麼他還不是真正地懂應該怎麼做。拿到這一課時,我問了一些教過老教材的教師,她們認為以前教老教材時,用先提中間問題的方法來教,學生普遍掌握得比較好,思路很清晰。於是在本課中,我借鑑了老教材的一些做法,把傳統的方法引進了新課程課堂,在學生把想的過程説出來以後,我把它板書在黑板上,一來想給後進的學生一個引領,當然最大的目的還是想把學生混亂的思維整理出來,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有條理地説,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裏只是想嘗試一下。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5

本單元主要有2個知識點,一是學習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新方向;二是辨認簡單路線圖。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東,南,西,北,以及上一課時學習了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新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4個新方向的認識,並能根據已學知識,辨認簡單的路線圖。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本節課應該達到如下三個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通過教學,學生能初步應用所學知識,辨認簡單的路線圖。

能力目標: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初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

情感目標:將教學密切同生活實際聯繫起來,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根據所學知識辨認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難點:給點一個地點,根據題目所提供的信息,找出相關的地點。

 教學方法:本節課教師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開啟學生思路,拓展學生思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把思考的時間留給學生,把成功的喜悦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享受勞動的成果。

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時將採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同以為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傳統教學方式不同,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學習,更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不再是師生間的單向交流,而是生生,師生間的良性互動。

教學流程:

一、遊戲導入,創設情景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教學開始時,讓學生作一個辨認的方向的小遊戲,能最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並有效的對舊知識進行了複習。接着教師創設了一個學習情景,幫助迷路的小朋友找到路,讓學生在貫穿始終的情景中進行學習。

二、講授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軟件出示一張路線路,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描述出通過路線圖如何坐車。在這裏教師應對一些常識性的東西進行簡單的講解,譬如出發的起點,終點,坐車坐幾站。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合作進行自學,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當遇到較難的問題時,教師可適當引導,但主要還是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和小組內的交流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鞏固練習,拓展思維

課堂練習是整個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教師設計練習時,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共性和個性,課題練習是針對全體學生的,這就是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共性。個性則是教師要注意學生間的差異,因材施教。

四、課堂總結

教學結束時,讓學生説一説本節課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這不是搞形式,通過這樣的訓練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概括能力。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6

教學重點是: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是:使學生理解和發現兩種計時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並能正確地進行互換。

為了較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創設情境、媒體演示、指導觀察、組織交流等方法,以使教師定位於學生學習數學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參與者的角色;在學法上重點教會學生觀察、比較、體驗、合作、交流等方法,力求實現師生間動態的對話,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鑑於以上分析,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 聯繫實際教學24時記時法。

生活中經常應用24時記時法,學生或多或少都有過接觸。首先,以學生喜歡的腦筋急轉彎引入,他們知道一天的兩個6時可以用普通計時法區分,個別同學會用18時記錄,接着,在生活中尋找類似18時的時刻,然後老師展示自己蒐集到的信息,引出課題。

(2) 設計了較好的教學形式。

學生理解並掌握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的關係是有些困難的。我首先提問:你認為一天是從什麼時間開始,什麼時間結束的?藉助課件,學生感受了一天裏時針的轉動過程,知道一天時針轉兩圈,是24時,在轉的過程中,選擇有些時刻讓學生動作表演,加強了與生活的聯繫。同時加深了學生對一天是24時的理解和體會。

其次,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同桌討論:鐘面上的內圈和外圈的數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相差12,這為後面兩種計時法的互換打好基礎。

再次,就是能根據教學的實況和進程來處理好課前預設和課堂動態生成的關係。原來在講解“兩種計時方法的互換”這個環節的設計上,我本來是做了比較多的鋪墊。但是在上課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孩子對這兩種記時方法的互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和經驗。所以我就臨時做了改動:這部分內容就讓孩子們自己去講,通過生生互動,他們把自己的課外知識和課內感悟進行交流,這樣等於讓他們去當“小老師”,這就減輕了老師的負擔,也讓孩子們更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再就是在歸納、小結兩種記時方法怎麼進行互換(這個環節,我根據孩子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他們自己來講,這樣,或許孩子們能聽得更清楚;

(3) 紮實、靈活地安排練習形式。

以練習兩種記時法的互換為主。先是學一種練一種,隨學隨練,再就是鞏固練習時,以做一做,畫一畫,搶答題等形式把兩種計時法放在一起加強練習,同時還注意與生活相聯繫,讓他們用兩種計時法生活舉例,帶他們去超市,按24時計時法改寫後,又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點拓展內容)。這樣練習,層層遞進,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兩種記時方法,同時也培養學生有條理思考問題的習慣。

另外,我還安排了 “你知道嗎”,和簡單介紹原始人以及我國古代的計時工具的課外內容,讓學生多瞭解一些與本課有關的內容,增長學生的知識,拓寬他們的視野。

最後課餘時間用二十四時計時法設計週末的時間安排,做到學以致用,學習與生活相結合。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學生在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這裏,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學好這部分內容,能為以後系統的學習小數的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國小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之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屬於小數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既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對小數並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所接觸,但由於小數是十進分數的特殊表現形式,其意義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學生要深刻理解小數的意義,還有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現狀,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找出生活與數學知識的契合點,利用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繫,重視直觀、引導、注重啟發,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

3、通過對一位和兩位小數的初步認識,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認識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四、教學重、難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國小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而兩位小數是百分之幾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屬於小數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中要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五、説教、學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完成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組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張老師選擇了以直觀演示法為主,輔以談話啟發法、嘗試法、引導發現法、生生互動法、講練結合等方法的優化組合。充分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

六、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善於發現和挖掘學生身邊的數學,體現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教師在設計本課教學時開始讓學生進行數字遊戲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充分讓學生説一説我們身邊的小數同時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小數並作為本課課題的切入點。揭示出本節課的課題。

2、自主探究 , 認識小數

小數的含義屬於概念教學,較為抽象、教學例題時,教師結合商品的價格並讓學生説説商品的價格所表示的意義,使學生在觀察、分析中發現規律,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概括出小數的概念,歸納讀寫小數的方法。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的難點是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含義

教師緊緊結合教材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習以米、分米、釐米為素材的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含義和寫法。通過觀察、對比、總結出規律。此處採用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3、探究新知,教學例題

4、應用新知,解決問題結合身高實例,鞏固小數的認識

為了使課內的練習起到促進掌握知識,鍛鍊能力的雙重效果,教師在組織練習的時候注意了以下兩點:一是練習的形式多樣,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練習的難度逐步加深,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5、拓展延伸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8

一、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91-92頁的內容, 完成練習二十中的1-2題。

二、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結合情境初步理解以米或元為單位的一位小數的含義,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知道整數和自然數。

基本技能:能正確地認讀寫一位小數,並用小數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基本思想:讓學生在經歷在生活中體驗小數的含義過程中,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滲透抽象和“遷移、識轉化“等推理的數學思想。

基本活動經驗:在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索過程中,獲得通過觀察思考,合作交流、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等驚醒數學學習和解決問題的經驗。

情感與態度:進益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初步理解以米或元為單位的一位小數的含義,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能正確地認讀寫一位小數,並用小數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難點: 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索過程,並用小數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誰能説一下,下面這些數是什麼數?

1/2 、2、 35、 100 、2/4 1/3 、

生: 1/2 是分數;2是整數; 35是整數 ; 100是整數; 2/4 是分數; 1/3是分數。

師:我們以前學過像 2、35、100這樣的整數,還學過像 1/2 、 2/4 、 1/3.這樣的分數。生活中你還見過什麼數?

生:數字中帶小圓點的數

師:數字中帶小圓點的數我們叫做“小數”,你在哪裏見到過小數呢?

生:在超市,每樣物品多少錢有小數;

也是在超市,物品的重量在電子枱秤上也有小數

量身高時,我的身高是1.35米。

量體温時,我的體温是38.5度

師:同學們真的很善於觀察,生活中有許多的小數,小數和我們的生活聯繫很緊密,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研究小數,好不好?(板書課題)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結合情景,認識小數的讀寫。

1、小數的認識

師:老師也找到了一些有關小數的信息,請大家觀察這些數,有什麼共同特點?

生1:這些數中間都有小圓點

生2:小數點前面有數,小數點後面也有數。

師:同學觀察很仔細。像3.45 0.85 2.60 36.6 1.2 和1.5 這樣中間有一個小圓點的數,叫做小數。

師:下面誰在能説一説,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裏見過小數?

生1:我的視力是1.5

生2:數學書的價錢是7.20元

生3:我看到大瓶飲料是1.5升

師總結:剛才同學們説了這麼多小數,説明小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小數。

2、以3.45為例介紹小數的讀法

師:我們認識了小數,這些小數你會讀嗎?誰能試一下?

生:3.45(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讀作:三點四五)

師:小數的中間這個小圓點叫做"小數點",讀作"點",小數點是小數的重要標誌。我們以小數點為界,小數點前面的部分是整數部分,小數點後面的部分是小數部分。

多媒體再次出示商品標籤、體温圖片等圖片,

師:請同學們來試讀其它的小數

生:學生讀出小數。(結合具體的情境,學生讀出小數,體會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師:剛才我們讀了這麼多小數,誰能説一下我們應怎麼讀小數呢?

生:整數部分按照整數的讀法去讀,小數部分要按照順序讀出每個數字。

(三)教學例1。

師:學校組織同學們測量身高,王東的身高是1米3分米,只用米作單位,怎樣表示王東的身高? 小組討論,然後交流

生1:1米我們會用1米來表示,但3分米怎樣用米表示我們組就不會了。

生2:應是1.3米,1米用1表示,3分米是0.3米 ,加起來就是1.3米

師:為什麼3分米是0.3米你能給大家講解嗎?

生:把一米分成10份,一份就是1/10米,也是0.1米

師:剛才這名同學説的非常好,其實小數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分數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幾分米?1分米是幾分之幾米?(板書)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是十分之一米

師:1/10米我們還可以寫成0.1米。請同學們一邊觀察米尺,一邊思考下面的問題:

教師在大屏幕上出示: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

1分米是(1 )/(10 )米,還可以寫成( 0.1 )米。

3分米是( )/( )米,還可以寫成( )米。

師:你還能仿照上面的例子,説幾個小數嗎?

生1:8分米是8/10米,還可以寫成0.8米

生2:6分米是8/10米,還可以寫成0.6米

師:小紅身高1米3分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為什麼?

生 :1.3米。因為1米是1米,3分米是3/10米,也是0.3米,1米3分米也就是1.3米。

4、通過分數和小數之間的關係,理解小數的含義

師:1分米是1/10米,還可以寫成0.1米,1分米和0.1米的關係是什麼?

生: 1/10米=0.1米

師:3分米是3/10米,還可以寫成0.3米。怎樣用式子表示?

生: 3/10米=0.3米

師:如果老師去掉每個式子中的單位名稱,左右兩邊還相等嗎?

1/10 = 0.1 3/10 = 0.3 (板書)

師:誰來讀一讀這幾個式子。

師:根據上面的規律,誰能很快地告訴老師:4/10=( ) 7/10=( ) 9/10=( )

生:4/10=(0.4 ) 7/10=(0.7 ) 9/10=( 0.9)

師:通過觀察,你能發現什麼?

生1:等式左邊都是十分之幾,等式右邊都是零點幾

生2:十分之幾就可以寫成零點幾

師:在線段圖上,你能很快的找到0.2 0.9 嗎? (學生理解分數和小數的關係後,脱離分數,理解小數的意義。)

師:請同學們完成課本92頁做一做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1、朋友聚會,小數進入藍房子,不是小數的進入粉房子。

師:動物朋友舉行聚會,小數進入藍房子,其它的數進入粉房子,誰能説一説這些動物都應進入那個房子呢?

2、多媒體出示課件練習二十課件

師:請同學們讀出下面的小數,誰能説一説你是怎樣來讀這些小數的?

3、我來填小數

(1)用小數表示陰影部分的面積

師:誰會來填這些小數呢,並説一説是怎麼想的?

四、瞭解歷史,拓展知識

我國古代用小棒表示數。為了表示小數,就把小數點後面的數放低一格。如3.12的表示。在西方,小數出現很晚。最早使用小圓點作為小數點的是德國數學家克拉維斯。 還有一部分國家是用逗號表示小數點的。

五、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表現得非常不錯,誰來説一下你這節課有什麼收穫呢?

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穫可真不少,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數”家族的一個成員---小數,小數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廣泛,對於小數你還想知道哪些?下課後同學們可就感興趣的問題查查資料。在以後生活中,請同學們多觀察小數並正確使用小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