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模板錦集8篇

來源:文書谷 3.35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模板錦集8篇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規範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五冊第92~93頁的內容。幾分之一這局部內容是分數知識中最為基礎的內容,它是在同學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來認識分數的。分數和整數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以和計算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別。認識分數是同學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同學學好這局部內容,可以為後續學習小數和進一步系統學習分數作鋪墊。認識幾分之一是國小數學概念學習中比較籠統的內容,同學開始掌握分數的意義是比較困難的。

同學情況分析

小同學從認識整數發展到認識分數,是一次飛躍,同學在生活中聽説過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們並不理解。分數的發生是從等分某個不可分的`單位開始的,兒童生活裏有這樣的經驗,但不會以分數來表述。

教學目標

《課程規範》對這節教材的要求是這樣的: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簡單的分數。根據教材地位、課程規範的要求和同學的認知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使同學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幾分之一,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幾分之一,並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這類分數的大小。

結合觀察、操作、比較等數學活動,引導同學學會和同伴交流數學考慮的結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同學體會數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發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分數和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學難點:理解分數的含義,形成“幾分之一”的表象。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課內容包括認識一兩位小數和它的讀、寫法。認識一位小數是小數的初步認識中最基礎的知識,它的學習,不僅為學生準確清晰地理解小數的含義,也為今後系統地學習小數的知識打下初步基礎。同時,小數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較廣泛,利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能來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二、説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知識點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四則運算,初步認識了分數,這是學習小數的起始階段,是對數的認識的再一次拓展。

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景瞭解小數的含義,會讀、寫簡單的小數 。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把十分之幾的分數寫成一位小數,百分之幾寫成兩位小數,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中的變與不變,相互轉化的思想教育。

四、説教學重難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國小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兩位小數是百分之幾的分數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元角分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屬於小數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中要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五、説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了以下幾個思想:

1、《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全新理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參與知識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嘗試採取多種手段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2、講練結合。在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思想。

3、增添趣味,驅動發展。在拋出每一個任務時,都創設適當的情景,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4、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本課取材於生活,課堂知識的掌握在課外得到了更好的延伸,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增強了情感交流,為生活創造了快樂,體驗到了運用知識的樂趣。

六、説教學法

教法:

1、生活情景引入,新舊知識的銜接,突出小數與生活、小數與分數的聯繫。

2、充分運用直觀演示,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發現規律,溝通分數與小數的聯繫,形成正確的表象。

3、為學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間,豐富學生的學習形式。

學法:

1、通過生活情景和已有生活經驗,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

2、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發揮其內在的潛力,獨立主動地探究知識,不僅學會知識,而且會學知識。

3、通過比較、分析、概括出小數的含義,在交流中輕鬆愉快的學習知識,增長本領,從而達到創造性學習的境界。

七、説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八、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引出小數

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要求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一開始我便與學生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幾月嗎?(三月)對,三月是學雷鋒活動月,你們願意做小雷鋒嗎?(願意)有個小朋友聰聰到百和超市買文具,可他看不懂標籤上的價格,大家能不能幫幫他?(能)大家一起幫他讀出這些文具的價格是多少好嗎?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滿愛心和自信心走進課堂。然後請學生仔細觀察黑板上的數,跟我們以前學的整數一樣嗎?那這些數有什麼共同特點呢?通過小組同學交流發現這些數中間都有一個小圓點,從而引出小數的概念。(板書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

2、認識小數點

通過師生交談:我們以前學習的分數中間有一條線叫什麼?(分數線)那麼小數中間的小圓點叫小數點讓學生經歷知識遷移的思考過程,認識了小數點。

3、教學讀法

我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和知識廣度。聰明的學生可能一下子就能讀出小數,有的學生家長教過或聽到過小數怎樣讀,所以我讓學生大膽試一試,然後經過學生小組討論總結出小數的讀法。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認識以米為單位小數的實際含義

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即便是兒童,也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小數,尤其是超市裏隨處可見的價格。因此,我充分利用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充分相信兒童的能力,讓他們通過小組討論,自己總結出以元為單位小數的實際含義。

2、認識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這一部分內容既是全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利用課件演示日常家居中搜集到到的一組有關小數的信息,告訴學生1分米除了可以用分數表示以外,還可以用小數表示為0.1米。然後由學生自己得出3分米用小數表示的方法,進而延伸到5分米以及0.8米表示幾分之幾米的方法,學生通過自己探索深切感知一位小數與十分之幾的關係。然後利用知識遷移探索出兩位小數與百分之幾的關係,並瞭解到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又通過學生自己的測量活動、彙報身高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為進一步強化所學知識,幫助學生感知小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我把練習安排成小動物的跳遠比賽成績,促使學生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練習,在練習中鞏固,從而鞏固了對小數含義的認識。我又以猜謎語的形式展開第二個練習,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到更多關於小數的知識。

(四)回顧總結 ,完善新知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如果滿分為10分,你給自己打多少分?用我們今天學的小數給自己打一個合適的分數。

師:今天,大家學到了這麼多知識,還發現了許多生活中的數學,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希望大家在以後的學習中留心觀察,勤于思考,就能發現更多數學的奧妙!

又一次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首尾呼應,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用於生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九、説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我力求做到形象直觀,重點突出,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最終達到概括、鞏固、提高的教學目的。

小數的初步認識

米=0.1米

米=0.01米

總之,本節課教學活動我力求充分體現以下特點:以學生為主體,思維為主線的思想;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對一個問題的解決不是要教師將現成的方法傳授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給學生一把在知識的海洋中行舟的槳,讓學生在積極思考,大膽嘗試,主動探索中,獲取成功並體驗成功的喜悦。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3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情境,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數學學習的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的。”“數學源於生活,以用於生活”。因此,我將“加強生活體驗,注重學生髮展”設定為本節課的教學理念和指導思想。《秒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通過前兩節課的實踐活動,學生已對1分鐘、1小時持續的時間具有一定感性體驗,知道時與分之間的進率關係,能正確認讀幾時幾分,本節課是在學生已初步建立時、分觀念的基礎上進行地順勢教學。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認識鐘面上的秒針,瞭解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2、經歷聯繫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並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積極、愉悦的數學情感。並且我認為本節課教學重點應為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教學難點是如何才能讓學生正確區分時間單位時、分、秒,並能在實際生活中學以致用。我認為,學生是否能選用恰當的時間單位進行事件表述,是其時間觀念建立情況的反饋,而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正是我們教學追求的最終目標。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力求體現本課的設計理念“實踐活動,體驗交流,培養應用意識”這一教學思想,在教學中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設疑激情: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在導入時我利用奧運冠軍劉翔奪金時的場景,詢問其奪冠所用時間,在舊知和生活經驗的影響下,由學生自己引出“秒”,學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揭示課題“秒的認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來。

2、引導探索:當學生產生探索慾望和興趣之後,教師所要考慮的應是如何提供適當的條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識。在教學中,我通過開放性的發問“你還知道秒針走幾大格就是幾秒?”,讓學生自主探索秒針的走動情況;組織學生拍手體驗60秒,觀察分針走動情況,讓學生知道1分=60秒;通過集體活動、合作活動、小組活動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續時間。

3、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知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從中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學中,我讓學生欣賞秒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更深刻地感受秒這一時間單位應用的廣泛性。練習中,我加入有關明明的短文,實際是綜合考察了學生對時間單位的應用能力。

4、交流評價:通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愉快地交流活動中的感受和經驗,交換意見與看法,一方面可將每一個成功的經驗收穫轉化成為大家共同的財富,成為影響其他同學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要不時對照目標要求,形成自我反饋機制。在小組交流中認識自我,也學會評價他人的學習。

“教法為學法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鑑於這樣的認識,本節課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指導學生掌握以下的學習方法:

①觀察的方法,通過觀察鐘面,認識秒針與分針、時針的區別;觀察分針和秒針的走動,抽象出1分=60秒。

②活動實踐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體驗秒。為了學生能更有效地學會用拍手等方式估測活動的時間,集體活動時我將電子錶放於課件屏幕上,由此學生可以進一步鞏固1秒的感受在,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同桌練習。

③獨立思考的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把積極思維、獨立思考的方法教給學生,最重要的是給學生創設積極思維、獨立思考的機會。例:在教學中,開放性的發問“你還知道秒針走幾大格就是幾秒?”,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説出自己的答案。

④小組交流的方法,在小組交流中每一個成員的發現轉化成為大家共同的財富,成為影響其他同學的關鍵因素。對於教學中的部分環節,採用小組討論交流的方法更有利於學習。例如:練習中有關明明的短文,交流更有利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

⑤課外閲讀的方法,學生在欣賞秒在生活中應用短片的過程中,更深刻地認識了秒,認識了交叉學科的知識。

依據這節課的教材知識結構及國小生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為優化教學過程,實現“加強生活體驗,注重學生髮展”的課堂教學要求,這節課是這樣安排的: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知道在希臘雅典奧運會上,我國共奪得了多少枚金牌嗎?其中有一枚金牌獲得者被世界稱為“東方神鹿”,他是中國人的驕傲,你知道他是誰嗎?(劉翔)

讓我們來重温一下劉翔110米欄的奪金時激動人心的場景吧!感覺怎麼樣?為了給祖國爭光,劉翔奮力拼搏,跑出了好成績。畫面上顯示12.91的12表示的是他剛才所用時間是12小時嗎?12分鐘?那是多少呢?

秒是比分更小的單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秒。(揭示課題:秒的認識)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説,在學習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的熱情尤為重要。本節課開始由激動人心的奧運比賽錄像引入,緊緊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感到數學並不神祕,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更激起了他們的探索新知的慾望。]

二、觀察探究

1、認識秒針

讓我們觀察一下商店裏的鐘,你發現鐘面上的針有什麼不同嗎?(有的兩根針,有的三根針)有兩根針的各是什麼針?其實,鐘面上應該有形影不離的三兄弟,看又來了一根針,你知道它叫什麼嗎?對!秒針長什麼樣?(引導:和時針、分針比呢?秒針最長最細)

①我們知道分針走1小格是一分,秒針走1小格是多長時間呢?(1秒)請兩生完整地説,同桌互説。(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就是1秒)

②秒針走1大格的時間又是多少呢?為什麼?你還知道秒針走幾大格是幾秒?舉例。

③秒針從12走到6是多長時間?秒針走一圈呢?(板書:60秒)

2、秒與分的關係

下面我們跟着秒針弟弟的每一下走動,邊數數邊輕輕拍手,感受一下60秒有多長,好嗎?注意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有什麼變化。

分針有什麼變化?(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一小格)同桌互相説。

分針走了一小格是多長時間?(板書:1分)

你發現了什麼?(1分=60秒)兩生説一説。(板書:=)

3、思考:想想時針、分針、秒針每天都在鐘面上賽跑,誰跑得最快,誰跑得最慢?為什麼?小組討論,再集體交流。(引導:這説明了1時、1分、1秒,誰的時間最長?誰的時間最短?對比把握好時、分、秒之間的關係)

4、老師這裏有個電子錶被花瓶擋住了一部分,你會認這個時間嗎?(8時30分)你是怎麼認的'?把花瓶拿開這個時間你會認嗎?(8時30分34秒)還差多長時間就是8時31分?

(課件演示)電子錶計時介紹:只有秒在走,滿60秒,增加一分。滿60分,增加一時。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認識秒針的特徵,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係以及電子鐘的計時方式。以拍手的形式,初步感受1秒的時間。小組交流討論,區別時、分、秒三個時間單位,正確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三、活動感受

大家想進一步感受秒,和秒做朋友嗎?

1、集體活動

①請兩生同時跳繩20下,其他生用喜歡的方式為他們計時,可以拍手、心中默數數,有困難的同學隨着屏幕中的電子錶秒的走動計時。

② 同樣的方法,估測從教室後走到前面用了幾秒。

2、同桌活動

同桌合作,互測做一次深呼吸用了幾秒。

3、小組活動

由組長分配小組成員,分別進行四項活動。

①寫字:老師 百年 乒乓 買肉 網夾 丟盡(都為六畫)

②口算:小組內集體檢查。

③數脈搏:

④數數:從0開始儘可能快而清楚地數

(教師用秒錶計時15秒)

通過活動,你覺得秒怎樣?你知道了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分層次性的活動,讓學生感受秒,逐漸學會用秒作單位的估測,也是學生進一步建立“秒”概念的過程。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四、生活實踐

1、剛才老師幫大家計時用了專門測秒的計時工具,叫秒錶。瞧!你還在什麼時候見過它嗎?(體育課計賽跑時間)用法介紹:按一下計時開始,再按一下計時結束。

2、你知道哪些事情需要用秒做時間單位?秒雖然是很小的時間單位,但生活中用到它的機會可不少!讓我們一起走進生活看一看!

(課件介紹:①獵豹是陸地上的跑步冠軍,它最快時每秒約跑30米。

②雨燕是飛行健將,它的最快記錄約是每秒飛行47米。

③日本的磁懸浮列車每秒行駛約153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車。

④光每秒總大約跑300000000米,只要一秒,光就可以在北京和上海之間跑一百多個來回

⑤南京紫金電視塔的高速電梯每秒上升6米。

⑥全球每30秒就因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43人受傷,為了生命安全,請多等幾秒!)

看了這些和秒有關的信息,你有什麼想法?

[設計意圖:在生活中感受秒的應用。]

3、闖關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哪些時間單位?根據生活實際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時間單位,你會用嗎?敢不敢接受挑戰,去闖闖關?

①想想做做3(填合適的時間單位)

搶答,有問題的集體交流。

②日記:

明明是個乖孩子。每天他總是早早起牀,把語文書讀20小時才吃早飯。媽媽説吃飯不能太快,所以明明會花15秒把早飯吃得乾乾淨淨才上學。明明家就在學校旁邊,今天上學時剛巧碰到了玲玲,他們用了3小時邊説邊笑地跑進了教室。上午的體育課上,明明跑50米只用了12秒,全班第一名。為了下午上課有精神,明明總會睡30秒鐘的午覺。放學後,他回到家便抓緊時間寫作業,一般1分鐘就能做完。晚上,他經常會陪爺爺看30秒的新聞聯播。有時,他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分鐘很累,就説學校有趣的事讓他開心。

A、這篇日記,在你的小組中討論一下有沒有問題?

B、你覺的明明怎麼樣?(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③趣味智力題:想想做做5

小組討論再交流。

改“5人各唱這首歌要多長時間?”

④認時刻:想想做做4(可依時考慮是否納入教學內容)

小組討論先認時刻,在説説這些時刻同學們各在做什麼。

[設計意圖:在層次性的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能夠靈活應用。闖關1是基礎性練習,闖關2是綜合性練習,通過小組交流,讓學生經歷合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闖關3是道趣味智力題,通過對教材的改編“5人各唱這首歌要多長時間?”,學生更深刻地加強了對本題的認識,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總結全課,談談收穫

今天學習了秒,你有什麼收穫?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回憶歸納本節課所學內容,讓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知識網絡,培養了抽象概括能力。]

 六、板書設計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國小數學蘇教版國標本三年級的教材。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認識了周長及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的基礎上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我從學生熟悉的故事情景境引入,提出問題,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吸引學生探索的慾望,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學習新知。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具體情況,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制訂如下教學目標:

1、有條理地總結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培養學生觀察、推理、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本着課程標準,我在認識了本節課教材在整個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考慮學生認知情況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1、教學重點: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2、教學難點:理解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教學關鍵點: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

四、教學方法:

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在本節課的教學方法中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理念:

1、從學生愛聽的故事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

2、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

4、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引導學生以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我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師生互動探討新知、引導學生總結、點撥學生迷惑等教學方法。

五、學生的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麼,如何體現新課程所提倡的學習方式呢?設計教學時我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

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活動,總結規律,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

通過聯繫生活實際解決問題來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並體驗數學的樂趣。

六、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傳統的教,將讓位於學生的學,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一切只有從學生出發,才能有效的促進教學,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律,我運用電教手段,在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教師引導的學習方式中進行教學。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同學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自從龜兔賽跑兔子失敗之後,它一直很不服氣,總想找個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這一天,在遙遠的森林裏,動物又舉行了一次龜兔賽跑。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裁判員虎王正在宣佈比賽路線。説:請運動員小兔沿第一塊草坪跑一圈,運動員烏龜沿第二塊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着急地説: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烏龜的長!

師述: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烏龜的長呢?咱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體課件)

你有辦法判斷出誰跑的路程長嗎?

學生討論。(得出可以比較這兩塊圖形的周長。)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出示目標指名讀讀 )

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設計思路:我從學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引入,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景,提出問題。在問題的召喚下,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新知的動機。)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兔子的路程:

提問:兔子的路線有什麼特點?(長方形)

長方形的特徵是什麼呢?

怎麼算長方形的周長呢?

小組討論解決方法:小組討論看你們有幾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彙報結果。師:現在我們發現求長方形的周長有這麼多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小組裏説説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周長?

小組討論、後彙報小結:

寬+長+寬+長=周長 寬+寬+長+長=周長

寬2+長2=周長

(長+寬)2=周長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有這麼多種,這裏的每一種方法都很棒,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今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

(設計思路: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學習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規律和聯繫。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為學生創設主動學習的機會,提供嘗試探索的空間,使學生樂於、善於自主學習,能主動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使組員之間形成觀點交鋒,思維共享,達到學習互補的目的。實現知識的'學習、互補和再創造。在這個環節中,儘量讓學生多做多説多看多交流,老師放手使學生在動手中深刻的體會,並且驗證自己的觀點,並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使學生操作,思維,語言相結合,深刻的體會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這樣的設計還有利於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鍛鍊。)

2、小龜的路程。

提問:怎樣計算烏龜的路線(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特徵是什麼?

小組討論解決方法:討論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你有哪些方法? 總結成公式。

彙報結果: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周長 邊長2+邊長2=周長 邊長4=周長

(設計思路:有了長方形周長的基礎進行知識遷移,學生會輕輕鬆鬆的總結出來正方形的周長公式。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3、得出他倆的路程一樣長。

烏龜和兔子比賽究竟誰勝利了?(對,小兔獲得了勝利。)

4、給小兔點掌聲,有錯就改,真棒!希望我們也能像小兔那樣作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學生。

(設計思路:前後照應,並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鞏固深化,聯繫生活,解決實際問題(課件出示)

1、在釘子板上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並求它們的周長。

2、求數學課本封面的周長:(學生測量、計算。)

3、求毛巾的周長:(課件出示)

4、求跑兩週多長:(課件出示)

5、求籬笆的長:(課件出示)

(設計思路:課堂教學的好壞,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否,學生髮展的有無,一一都要通過練習來檢驗。本課中,依據教學重、難點,分層設計了以上幾個習題,通過練習,既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鞏固、記憶,又為第二課時的教學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四)課堂總結。學生交流本節課都學到了什麼?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你有什麼收穫?你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同桌互説,然後告訴大家。

(五)課後延伸,解決實際問題。

1、小組為單位,尋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長的知識?(3—5個)

2、蒐集數據計算教室門、窗、課桌、凳子面的周長。

(設計思路: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要聯繫生活實際,學有用的數學。周長的問題在兒童的生活中接觸還是比較多的。這幾個習題的設計,更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使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體驗周長。)

七、規律總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按照新課標要求,讓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總結規律,説出規律。既鍛鍊了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八、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 周 長的計算

長方形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5

説課內容:

我教學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下冊《森林旅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鞏固和運用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2通過活動的開展鼓勵學生認真傾聽,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善於評價,友好合作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品質。教學重難點:鞏固本單元所學知識,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森林旅遊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小數,會比較小數大小會計算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學習學習為學生提供了綜合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的機會,有利於進一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學情分析:我校地處市中心,學生大多數來自城市,家庭環境較好,購物的生活經驗較多,因此,很適合在本節課裏開展由學生扮演顧客和售貨員的“購物”遊戲活動。

教學流程:

1導入:通過創設淘氣笑笑要去旅遊的情境導出本節課的課題“森林旅遊”

2 講授新知:主要分為旅遊前的準備和旅遊中食品購物及旅遊結束時購買紀念品三部分。

這三部分的數學我是這樣設計的,在旅遊準備這一部分內通過創設藍貓商店這一情境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都想買些什麼東西並且計算出價格,充分地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訓練了孩子的發散思維。在森林食品店這一環節內的模擬情境,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組織學生以同桌為單位進行遊戲活動,同桌兩人一人扮顧客,承擔提出問題的任務:另一人扮售貨員承擔問題的任務。為了增加遊戲的挑戰性和遊戲性,我還設計了一定的平分規則,在規定時間內積分最高者為 “優秀售貨員”或“精明顧客”的榮譽稱號。當購物地點從森林食品店轉到紀念品商店,二人也隨着對換角色。這個遊戲鼓勵學生認真傾聽,獨立思考,敢於質疑,善於評價,追求完善,友好合作地學習態度和學習品質。

課外延伸:請同學們收集生活中的小數,並記錄下來與同伴説一説,這一環節的設計在於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反思小結:請學生談收穫,意在於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本節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63頁教材例1編排的主要意圖是讓學生在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二、説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筆算兩位數一位數和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筆算方法並正確計算。

2、難點:解決乘的順序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問題。

四、説教法

根據計算教學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採用練習法和討論法讓學生對自己學過的知識進行歸納小結,使他們能及時肯定自己的成績,培養學生的自信能力。

2、採用嘗試教學法,運用知識遷移規律滲透比較、分析、歸納、推理的邏輯思維方法,開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利用改錯搶答等形式,激發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他們敢於發言,敢於質疑,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效。

4、使學生學會比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與區別。

5、通過板演、討論、動腦、動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6、通過筆算,使學生養成計算認真、仔細、格式規範的良好習慣。

五、説教學程序

(一)、激趣定標

1、筆算下面各題

24×3 78×8 57×7 63×5

提問:用一位數乘兩位數,我們該怎樣計算?

小結:在計算一位數乘兩位數時,用這個一位數依次去乘第一個因數的個位、十位,滿幾十就向前進幾。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提問:兩位數乘整十數你是怎樣口算的?

(二)導入新課:

剛才我們複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和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那麼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乘法怎樣筆算呢?下邊我們一起來學習。

板書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

(三)出示目標讓學生齊讀一遍

(四)導學達標:

1、出示主題圖和例1

(1)分析:讓學生觀察圖和例題説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麼?要求媽媽一共要付多少錢?該怎樣列式?板書:24×12

提問:為什麼用乘法計算?(因為它求12個24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計算)

師説明:24乘2我們已會算,24乘12我們還沒有學過,這是兩位數的乘法,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提問:誰能把24乘以12轉化成我們這過的知識呢?4人為一小組討論。

(2)彙報:一種可以把12本分成10本和2本,我們可求出10本書多少錢,再求出2本書多少錢,然後把這兩部分的錢加起來就是媽媽要付的錢。

板書:口算

口算:12=2+10

24×2=48元

24×10=240元

48+240=288元

另一種筆算

教師:剛才我們我們求媽媽買12本書用288元,計算時一共用了3個豎式,大家想一想,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豎式給合併起來寫成一個豎式呢?

(3)講解24乘12豎式

剛才筆算時,我們是先算什麼?怎樣算?(筆算時,把相同數位對齊,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2去乘24得48,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數上的1去乘24得24,第二步積的末位4要和十位對齊,因為1個十乘4得4個十,個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寫,然後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板書:

24

×12

——

48 ……… .24×2 的積

240 ……… 24×10的積

——

288

説明:在把兩個積加起來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8加0,0只起到佔位作用,為了方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邊説邊把0擦去。

請一位同學複述計算的過程。

(4)在總結過程中提問:

①兩位數乘兩位數一種是口算方法,一種是筆算方法,你認為那種方法好。

②筆算中乘了幾步,為什麼?乘得的結果怎樣?(乘了兩步,因為第二個因數是兩位數,2和24乘完後,1和24還要乘,把兩步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③十位上的1和24乘完後4為什麼和十位對齊?(因為十位上的1和4相乘乘得的結果是4個十,所以要和十位對齊,個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寫)。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而且不需要進位的,那麼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總結出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是:相同數位對齊,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得出一個數,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得出一個數,第二步要積的末位要和第一個因數的十位對齊個位數上的0省略不寫,然後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7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教材第6冊第2——3頁上的內容)

二、教材分析: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學習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的意義,是這單元教學的重點,直接關係到小數的性質、小數的大小比較、小數的加減法等相關知識。學生對小數意義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建構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學生主動投入學習活動。本節課就是以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為背景,通過設置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情境——“笑笑買文具”讓學生經歷認、讀、寫小數的學習過程並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實現認識的提升。

三、教學目標:

①結合“買文具”的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徵。

②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③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以及與同伴交流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①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

②具體認識小數的特徵。

③學生能正確讀、寫、認小數。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的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

五、設計理念:

因為本課中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小數。為了完成從分數到小數的過渡,我力求在課上體現以下幾點:

1、注重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測量長度單位的結果不是整米數,物品的`價格不是整元數,這些都是生活中用到小數的最常見的情況。本節課選用從學生已有的“元、角、分”的經驗出發,緊密結合“笑笑買文具”這一具體情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又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小數的現實作用。

2、體現數學教學的樸素與真實。從“數學課本的單價是多少?”引出“小數的認識”“小數的讀法”“小數的意義”“小數的寫法”等知識內容,很有數學味。

3、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發揮。教學中小數的認識及小數特徵的探索,力求在學生自我觀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完成,教師應在其中起到引導者及合作者的作用。

4、在課堂設計中注重層次性和思考性。教學過程的設計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對小數的理解到對小數特徵的體會,應具有層次性。重視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在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使學生互相啟發,共同提高。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小數。

師:開學了!我們又發新書了。誰知道我們的數學課本的單價是多少?你能寫下來嗎?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中寫的定價:7.40元。

師:在數學上我們一般把它讀作:七點四零元。

説一説:這個數跟我們以前學過的數有什麼不同?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數呢?

揭示課題:認識小數。

(在這個環節中,我引領學生輕輕鬆鬆走進生活,走近小數,初步感受小數在現實生活中地應用。另外還可以瞭解學生的認知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聯繫實際,探究發現。

1、小數的認識。

(1)觀察情景圖:

板書:買文具

讓學生看買文具的情景圖,在小組裏自由地説出每件文具的價格。

(2)在班內彙報交流,讓學生讀出小數:

鉛筆:0.50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鋼筆:8.00元

水彩筆:16.85元

(在這個環節中,注重讓學生充分交流想法,因為小數表示價格在生活中比較常見,許多學生已經有體驗,並已瞭解部分相關知識,讓學生交流互學,效果會比較好。)

(3)你能説説小數的特徵嗎?

A.認識小數點

讓學生觀察小數,跟同桌説説小數有什麼特點,讓幾個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然後教師進行補充講解,這個數中的點叫做小數點。

師介紹,我們原來學習的數字如:7,27等數都叫做整數。讓學生説説什麼樣的數是小數,生彙報後,師做小結:像0.50,1.06……這樣的數叫做小數。

B.認識小數的兩個部分

師:我們可以把小數分為三個部分: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小數點。以小數點為界限,小數點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面是小數部分。

1。06

整數部分小數部分

(“小數”對於學生來説,是第一次真正地去接觸認識。對於小數各部分的認識應以教師的介紹和強調作為重點,不必讓為學生盲目地去猜想和討論,以免誤導。)

2、小數的讀法

讓學生再讀一讀“文具店”各商品的價格,師逐一板書“0.50讀作:零點五零元”等等。

(讀小數和寫小數的學習過程要求每個學生都開口讀一讀,動手寫一寫,才能使知識落實到位。)

3、小數可以表示什麼

在本課中,用小數表示幾元、幾角、幾分。

(1)我們剛才知道了數學課本的價錢是7.40元,那麼它到底表示幾元幾角幾分呢?

(2)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內討論,並説明自己的想法。

(3)班內交流:7.40元表示7元4角0分。

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

師做小結:整數部分是幾就是幾元,小數點後的第一位數是幾就是幾角,第二位數是幾就是幾分。

(4)讓學生説出每一件商品的標價所表示的意義。

鉛筆:0.50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鋼筆:8.00元水彩筆:16.85元

學生獨立思考後在課本上填出答案,然後在班內反饋。

4、小數的寫法。

(1)師拿出10元2角5分,讓學生説出總共是多少錢,然後讓學生試着用小數表示出來。

(2)班內反饋:10元2角5分10.25元

重點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思考過程。

師做小結:把10元寫在小數點的左邊,2角寫在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5分寫在小數點右邊的第二位。

(3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2頁的“試一試”。

學生獨立完成後在班內反饋。對做全對的學生進行鼓勵。

(三)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1、完成書上練一練①②。

2、實踐活動。

笑笑買完文具回到家後,她想把這學期的教科書的價格統計出來,我們也一起來幫她統計一下吧。

三年級下冊數學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學生在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這裏,學生第一次接觸小數,學好這部分內容,能為以後系統的學習小數的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國小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之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都是屬於小數的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既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對小數並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所接觸,但由於小數是十進分數的.特殊表現形式,其意義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學生要深刻理解小數的意義,還有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現狀,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找出生活與數學知識的契合點,利用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繫,重視直觀、引導、注重啟發,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

3、通過對一位和兩位小數的初步認識,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認識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數學的情感。

四、教學重、難點:

小數的初步認識是國小數學概念中較抽象,難理解的內容。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的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而兩位小數是百分之幾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學生雖然對分數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學過長度單位、貨幣單位間的進率,但理解小數的含義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同時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小數方面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屬於小數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數的含義(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既是本課時的重點、又是難點。在教學中要注意抓住分數與小數的含義的關鍵。

五、説教、學法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完成目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組合。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張老師選擇了以直觀演示法為主,輔以談話啟發法、嘗試法、引導發現法、生生互動法、講練結合等方法的優化組合。充分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

六、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善於發現和挖掘學生身邊的數學,體現學習數學的現實意義,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教師在設計本課教學時開始讓學生進行數字遊戲活動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充分讓學生説一説我們身邊的小數同時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小數並作為本課課題的切入點。揭示出本節課的課題。

2、自主探究 , 認識小數

小數的含義屬於概念教學,較為抽象、教學例題時,教師結合商品的價格並讓學生説説商品的價格所表示的意義,使學生在觀察、分析中發現規律,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概括出小數的概念,歸納讀寫小數的方法。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的難點是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含義

教師緊緊結合教材在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習以米、分米、釐米為素材的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含義和寫法。通過觀察、對比、總結出規律。此處採用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3、探究新知,教學例題

4、應用新知,解決問題結合身高實例,鞏固小數的認識

為了使課內的練習起到促進掌握知識,鍛鍊能力的雙重效果,教師在組織練習的時候注意了以下兩點:一是練習的形式多樣,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二是練習的難度逐步加深,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5、拓展延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