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行為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2.08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會行為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社會行為説課稿

社會行為説課稿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簡析

本節是人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的內容。教材安排這一章對培養學生生物學素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章第一節講的是動物的運動,它是學習第二、三節動物行為的基礎。動物的行為多種多樣,而動物的社會行為是動物行為的一種。

《社會行為》這節內容主要是研究動物社會行為的特徵及信息交流的方式及意義。動物社會行為的知識與人類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本節課的特點,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教師提供的分析和實驗用的素材,讓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認識動物社會行為的形成機理,理解社會行為的意義,獲取動物社會行為方面的有關知識。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動物社會行為的概念、

2、能舉例説出動物的社會行為、

3、描述動物羣體中信息交流的意義。

4、認同羣體的力量大於個體。

5、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同成功的科學探究需要探索精神。

2、認同同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3、初步形成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增加學習興趣和探究意識。

2、注重培養學生熱愛動物的情感,增強體驗情感的意識,而不是單純的説教,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昇華出熱愛生命的情感。

二、教法與學法:

學生是認知的主體,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不是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主動同化和順應的過程。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學習始於他們在生活實踐中對自然界的認識,而不是單純對書本知識的記憶和接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關注學生原有認識對科學學習的影響,盡最大可能借助各種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認識原有經驗的侷限性,主動構建科學知識,學習科學方法,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培養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瞭解技術與社會的關係。因此本節課主要採用多媒體演示創設情景、師生雙向交流、觀察與探究、學生討論等多種學習方法。鼓勵每一個學生充分參與整個教學過程,重視師生、學生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真實的體驗。

三、教學程序

以生物學科的特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為出發點,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動物社會行為的有關知識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形成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

(一)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通過圖書館、上網等途徑大量收集閲讀有關動物行為的文章和資料,並觀察螞蟻、狗、貓等一些身邊動物的取食過程。這個環節的目的在於以點帶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課堂活動

1、導入階段

針對學生課前觀察螞蟻、狗、貓等一些身邊動物的取食過程,提出以下問題:

(1)這些動物取食行為都相同嗎?

(2)哪些是羣體生活的動物。

這一環節的目的在於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入生活

2、新知識學習階段

教師引導學生在以上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並最終引導學生共同探討社會行為的特徵。學生能提出很多問題。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帶着問題去學習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意識。

動物社會行為的特徵:

先對學生提出如下問題:

1、蜜蜂,白蟻羣體成員分別有哪些?它們的職能分別是什麼?

2、在狒狒的羣體中哪一個是首領?為什麼?

然後,多媒體演示白蟻等生物的羣體生活,並觀察圖片狒狒的羣體生活。

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引導學生分析討論白蟻、狒狒羣體的社會行為特點。在此基礎上熱烈的討論最後得出結論。

帶着問題觀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能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的參與到分析和討論中,在表達交流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可以更好的掌握動物的社會行為的特徵。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説明理由,教師引導方向為:

1、羣體中等級次序是如何形成的?

2、這些生物為什麼要結羣生生活?

3、羣體中的社會行為的意義是什麼?

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思維能力。

接下來讓學生推測:為什麼牧羊人放牧時管好頭羊就可以?

進行推測能夠使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問題,對社會行為的特徵加深了理解,同時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羣體中的信息交流

不用語言人類如何進行交流?引導學生明白人類可以通過表情、動作和氣味進行信息交流。

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舉出這樣的例子。如:1、用聞花香的氣味辨別花的種類。2、學生做各種表情和動作讓同學去猜一猜所表達的意思。通過學生親身體驗明確人類除了可用語言進行交流外,還可以通過動作、表情、氣味進行信息交流,為學習動物羣體中的信息交流打基礎。

動物羣體是如何進行信息交流的呢?教師先提出問題:蜜蜂,螞蟻,鳥類,靈長類動物是如何傳遞信息的?然後引導學生帶着問題錄像學生看錄像後,説出動物羣體間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動作、聲音,這種交流使羣體間保持聯繫,共同取食和禦敵。

通過對問題的探究,使學生明白動物羣體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認識羣體生活對個體及種族的延續有重要的意義。

探究螞蟻的通迅

教師提供資料:觀察螞蟻取食時,一隻螞蟻發現食物,會迅速返回巢穴,一會兒,一大羣螞蟻排着長長的隊伍奔向食物所在地。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資料提出問題、作出假設。教師引導方向:

1、螞蟻沒有發出聲音,是靠什麼傳遞信息的?

2、領路的螞蟻為什麼總是要經過曲折的路徑再次找到食物,並沒有走一條捷徑呢?

作出假設:螞蟻是靠氣味傳遞信息的。

這樣設計能培養學生髮現問題、作出假設的能力,增強探究意識。

每四人一組閲讀教材提示,擬定計劃,進行探究。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可以不按教材中的實驗進行。小組成員確定實驗步驟;明確實驗材料;進行分工,確定記錄的方法,實施方案。

組內的分工與合作可以使學生體會合作與信息交流的意義,同時體會組內成員共同完成的實驗要比個人單獨完成要好。

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提示:

1、螞蟻喜歡吃什麼?

2、怎樣飼養螞蟻?

3、觀察螞蟻的取食行為時飢餓狀態和吃飽的狀態哪一個效果好?

4、怎樣能更好地控制螞蟻的行為?

5、能不能用其它的一些物體代替紙片?

6、最好將觀察過程拍下來。

實驗完後,請各小組派代表在班級進行交流,其它小組的同學評價其小組實驗的優缺點,並對提出的問題給予解釋和説明。教師也要適時的參與評價。

小組代表發言,其他組同學評價其實驗方案的優、缺點,並對提出的問題給予解答。讓學生評價優點和缺點使學生在看到其它組的同學不足時,也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展開熱烈的討論。

“在中國由於我們的文化比較強調求同和服從權威,不太注重尊重孩子本身的思考和自決的權利。”而新課程的實施旨在改變這種現狀,重在放開學生的手腳,放開他們的思想,作為教師就應適當給每個學生創造機會,讓所有學生參與進來,去想象、去自由表達屬於他們自己獨特的情緒、情感,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滿

足感。

實驗完成以後讓學生設想如果自己是一隻小螞蟻會有什麼感受?我們應該怎麼樣對待動物?

學生談感受。讓學生換位思考,體驗生命的脆弱,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的情感。在此基礎上油然而生熱愛生命的情感。接下來談如何對待動物,學生髮自內心地説應該熱愛動物,保護動物。

三、總結與反思

動物的羣體生活及社會行為離不開信息交流,動物的信息是什麼,怎麼交流?對於這些問題進行單純的講解,學生也能記住,但是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對生物學知識的掌握,很容易處於機械的記憶狀態。通過這樣的探究活動突出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讓學生通過觀察提出問題,在問題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結論。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獲得知識,使探究更有趣、更有效,學生對知識記得紮實,難以忘懷。

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不但對生物學知識掌握較好,而且學生的創新精神也能得到培養。如探究氣味是螞蟻的通訊方式之一時,用紙片搭一條通道,在移動紙片的過程中,螞蟻很容易受到驚擾,影響螞蟻的行為,不容易觀察,因此可以鼓勵他們大膽創新,設計出比教材的實驗更簡便易行、效果更明顯的實驗方案。

四、板書設計

第三節動物的社會行為

一、動物的社會行特徵

1,羣體內部形成一定的組織,

2、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

3,有的羣體中還形成等級,

二、羣體中的信息交流

動作、聲音、氣味等

三、探究螞蟻的通迅

社會行為説課稿2

各位老師好: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社會行為》。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1、教材地位和內容

《社會行為》是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章第三節的內容。根據國中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本節是在學生學習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動物的社會行為。動物的行為是目前生物學研究中一個十分活躍的領域,動物行為的知識與人類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

本節知識點清晰,一是社會行為的特徵,二是羣體中的信息交流。呈現的方式也很直觀,主要是兩幅圖片和文字資料,讓學生先觀察再討論總結,易於學生接受。內容看似簡單,但要能讓學生構建“生物與環境之間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動物為了生存和繁衍種族,表現出複雜多樣的動物行為特徵”這一觀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觀教學手段,認真組織教學,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這個基本的生物學觀點。

2、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中關於社會行為的具體要求,我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舉例説出動物的社會行為;闡明社會行為的特徵;説出分工合作對於動物生存的意義;舉例説出動物羣體中信息交流的意義。

(2)能力目標

通過對動物社會行為的觀察和羣體組織特點的總結,逐步培養分析處理資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對動物社會行為的瞭解,使學生能夠以科學的態度去認識生命世界,認同羣體的力量大於個體,增強集體意識。

3、教學重點、難點

(1)社會行為的基本特徵是教學的重點。營羣體生活的動物才具有社會行為,而社會行為又不是同種的許多個體簡單地聚集在一起。因此,只有學生充分理解社會行為的基本特徵,才能更好地理解社會行為的意義,瞭解羣體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2)羣體中的“信息交流”是教學的一個難點。一方面學生對這些知識缺乏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容易片面理解“語言”。

二、説教法

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認為: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相關聯,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下、一種“親、助、樂”人際關係中學習。教師應與兒童共同創設“以情啟思,以思促知”的生動而豐富的教學情境。本節課貫穿觀察和討論,主要運用啟發式談話法,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習熱情,並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利用多媒體的現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逐漸認識到社會行為特點和意義。

三、説學法

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説過“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 這節課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去發現知識、總結規律,逐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通過課後的探究活動和課上的交流,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感悟科學探究的方法,體會同學間合作的魅力,嚐到探究性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教師展示蜜蜂、螞蟻、鹿、象等動物羣居生活的圖像和資料,師生一起欣賞,然後提示學生:通過這些資料,你想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討論:是不是在一起生活的動物就存在社會行為?讓學生思考討論,由社會行為的含義引入新課的學習。

本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欣賞圖片資料,對羣體生活的動物先有一個感性認識,然後引出課題。

2、導入新課

學習目標一:社會行為的特徵

先播放關於螞蟻和猴羣生活的錄像,讓學生帶着問題去看錄像,引導學生討論螞蟻,猴子的社會行為特點,並進一步概括總結社會行為的特徵: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羣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羣體中還形成等級。

在這一環節,讓學生通過直觀形象的錄像資料,對社會行為有了比較深入的瞭解。

下面我們就以白蟻和狒狒為例來説明動物的社會行為。

(展示螞蟻羣體成員的分工圖片)結合圖片進行講解如下:螞蟻羣體成員之間有明顯的分工。在螞蟻的.羣體中總共生活着以下四種類型:雌蟻、雄蟻、工蟻、兵蟻(根據圖片讓學生分辨螞蟻的類型)。它們的分工是不一樣的。工蟻的職能是築巢、餵養雌蟻、雄蟻和兵蟻。兵蟻則專管蟻穴的保衞。雌蟻是專門的“產卵機器”,也叫後蟻。有時它的腹部膨脹得很大,不能移動。工蟻負責移開雌蟻產下的卵並加以照料。

(展示狒狒的羣體生活圖片)結合圖片進行如下的講解:我們説過了,有些哺乳動物的羣體中還存在等級。在一羣阿爾卑斯狒狒組成的“等級社會”中,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級次序。作為“首領”的雄狒狒在羣體內部是“常勝將軍”。它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優先選擇築巢場地,其他成員對它會做出表示順從的姿態,對它的攻擊不敢反擊。“首領”也負責指揮整個社羣的行動,並且與其他雄狒狒共同保衞這個羣體。

通過上面的兩個例子,我們知道很多動物都有社會行為。那麼,動物為什麼要結羣生活呢?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自己收集的圖片和資料,得出結論:

羣體生活有利於動物的取食和防禦敵人,使動物羣體更好地適應生活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存。

學習目標二:羣體中的信息交流

教師展示有關資料和圖片,學生欣賞,思考問題:羣體生活的動物在分工合作時是如何做到有條不紊,彼此間一般不發生衝突的呢?他們是依靠什麼進行交流的呢?

利用多媒體播放錄像解決難點問題:羣體中的信息交流。便於學生充分理解接受。

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原因,小組內交流結果,互相補充,得出結論,展示:

羣體中的分工合作要隨時交流信息。“禽有禽言,獸有獸語”動物的動作、聲音和氣味等都可以起傳遞信息的作用。例如:黑長尾猴發現敵害時向同伴發出警報,通過聲音來傳遞信息;蜜蜂通過舞蹈來傳遞信息;鹿可以通過尾巴的動作來傳遞信息;螞蟻可以通過氣味傳遞信息等等。

教師進一步提問:動物之間的交流使羣體間保持聯繫,共同取食和禦敵。那麼,人類瞭解動物的這些特徵,有什麼用呢?請同學們從教材中尋找答案。

學生通過閲讀教材,思考後回答;人們利用昆蟲間的氣味通訊,如性外激素做引誘劑,可誘殺農業害蟲,達到控制害蟲的目的,還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這一內容是對課堂內容的理解延伸,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了解動物的行為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總結:在自然界,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於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間的聯繫錯綜複雜“牽一髮而動全身”,生物與環境才能成為統一的整體。

3、本課小結(詳見板書)

4、課堂練習(讓學生當場消化重點知識)

(1)選擇題:

①下列各項中,屬於動物的社會行為的是( C )

A、母雞帶領一羣小雞在覓食 B、山洞中居住着一大羣蝙蝠

C、蜂王從小到老由工蜂餵養 D、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動物

②下列行為中不屬於信息傳遞行為的是( C )

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B、工蜂跳8字型舞蹈

C、蟑螂晝伏夜出 D、鳥類的鳴叫

③對羣體生活的動物來説,沒有通訊就會出現下面情況,其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動物的個體間無法取得聯繫 B、覓食和禦敵比較困難

C、不同性別個體繁殖受到影響 D、立即死亡

(2)簡答題:

一羣羣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一’字,一會兒排成個‘人’字。大雁的這種行為是不是社會行為?為什麼?

答:是社會行為,因為大雁在飛行時,有條不紊,秩序井然,大雁在棲息時,也有分工合作的行為。

本環節目的是讓學生當場消化重點知識,檢驗課堂效果,鞏固所學知識。

五、説板書設計

第三節 社會行為

1、社會行為:營羣體生活的動物有社會行為

(蜜蜂、螞蟻、猴、狒狒、鹿、象等)

社會行為的特徵:羣體內部形成一定的組織

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

有的羣體還形成等級

社會行為的意義:羣體生活有利於動物的取食和防禦敵人,使動物羣體更好地適應生活環境,維持個體和種族的生存

2、羣體中的信息交流

交流方式:動作、聲音、氣味

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普遍存在

板書設計原則:結構簡單,目標明確,重點突出

六、説教學反思

本節內容學生感興趣,應引導學生多討論。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在設計課後的探究活動時,給學生創設自由的空間,鼓勵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和活動,個性化的設計,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能力非常重要。及時總結,教學效果較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