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精選9篇)

來源:文書谷 2.01W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認真擬定説課稿,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精選9篇)

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簡單的平面圖形,初步認識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其它空間與圖形的基礎。所以要落實好這部分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快樂、自主的學習中得到一定層次的提高。

教材首先出示了一幅校園場景圖,圖上有許多關於“空間與圖形”的信息。目的是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他們對圖形特別是對四邊形的感性認識,並從整體上感知自己生活中的幾何圖形。

接下來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藉助塗顏色活動,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分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有四條直的邊和四個角的特點。例2讓學生對各種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徵有所瞭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它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教材通過找一找、塗一塗、分一分等一系列活動,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瞭解。我覺得教材這樣的安排遵循了兒童學習數學的規律,選擇活動化的方式呈現是符合中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的。

教學目標

依據《課標》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確定本節課所要達到的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A 讓學生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掌握四邊形的特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B 通過找一找、塗一塗、分一分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活動,理解和掌握四邊形的特點,並對不同的四邊形進行分類;通過課堂練習,鞏固四邊形的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主題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四邊形的特徵。

教學難點:通過對四邊形的分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二 、説教法

根據中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形式的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特點,本節課的教學我將運用直觀的教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將情景教學法、實驗操作法、直觀演示法等有機地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

三 、説學法

達爾文曾説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論的知識。”這充分説明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通過師生交流、合作探究、生生交流等活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機會,指導學生運用:動手操作的方法、小組合作的方法、觀察比較的方法來學習知識,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組合,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探究新知識的過程。

四 、説教學程序

一 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 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哪項運動?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並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2、出示主題圖,這是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

3、仔細觀察,看看操場上有你認識的圖形嗎?(學生自由暢言)

4、同學們,這些圖形有很多不同之處,我們可不可以給它們分類呢(學生通過觀察,很快就得出圓是沒有角的圖形,三角形是三個角、三條邊的圖形,而其它的是有四個角、四條邊的圖形。)那我們可不可以給第三類圖形取一個統一的名字呢?(生回答:四邊形)。於是分類的結果是:

第一類:圓

第二類:三角形

第三類:四邊形

5、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二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認識四邊形

1、找一找,塗一塗:讓學生在課文35頁中找出四邊形並塗上顏色。 學生塗完後,説説理由。

2、小組討論:你發現四邊形有什麼特點?

學生彙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四條直的邊

四邊形

四個角

3、鞏固運用:在教室裏找四邊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不僅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更是為了通過聯繫實際,進一步感知四邊形的特徵。】

(二)教學例2:給四邊形分類

1、動手實踐:讓學生拿出學具盒,給四邊形分類。

2、小組合作:給找出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在分類過程中,如果學生感到困難,可温馨提示:用三角板量角,用尺子量邊。)

預計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第一種:按有沒有四個直角的標準,把長方形、正方形分為一類,把其它分為一類。

第二種:按對邊相等的標準,把長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邊形分為一類,把其它分為一類。

第三種:按四條邊有沒有相等的標準,把正方形、菱形分為一類,把其它分為一類。

提問:你們還有不同的分法嗎?你能説出你的理由嗎?對於學生的不同分法,只要合理,就給予肯定並表揚。

(三)小結:概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提問:通過剛才的分類,你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學生通過分類,很容易觀察到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個直角;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同具體的實物結合起來,化抽象為具體。教學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培養了合作學習的意識,為學生親身經歷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四)反饋練習、鞏固提高

1、基本練習:課文第36頁“做一做”的第1、2題。

2、開放提高:剪一刀,使長方形變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四邊形。(這題我會讓學生上台操作,預計可能出現:兩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兩個梯形。)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把學到的知識進行及時的鞏固,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 、總結收穫,反思提升

讓學生自由説: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由發表所感,從中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本節課的得失。】

六、 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練習九的第1題。

2、思考:將一個四邊形剪去一角,會變成什麼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質疑引導學生知識延伸,激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七、 板書設計

四邊形

第一類:圓

第二類:三角形 四條直的邊

第三類:四邊形 四個角

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 篇2

據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本節內容的作用,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四邊形的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一些圖形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以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融合,加強了集合建模以及探究的過程,更好地體現了“空間與圖形”的教育價值,是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空間,有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認識四邊形,瞭解四邊形的特點,並能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精神。

3)通過主題圖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進行思想教育。

3、教學重難點:

在以往的知識當中,學生只對各種圖形有所認識,而對什麼是四邊形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引導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徵是本課的重點。

三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觀察,比較能力還是很弱,所以説出四邊形的分類標準是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是國小數學幾何教學的重要任務,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講,幾何圖形是比較抽象的,而學生的生活世界大都與空間圖形有關,他們的生活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因此在教學時我會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整節課將採用觀察法、操作法、演示法和討論法,讓同學們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的概括,充分遵循了感知——表象——概念——認知規律,採取找一找、看一看、塗一塗、比一比、想一想等教學手段,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從而調動他們的興趣,是全體同學都參與探求新知的過程。

三、説教學過程:

1、主題導入:

首先,我會提出問題,問他們是否喜歡體育運動?喜歡那種運動?這裏就對學生進行了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然後問他們從主題圖中看到了什麼,讓同學們從自己熟悉的運動場上找到生活中的感覺,從而自然走進本課。由於同學們在這節課之前就有一些圖形的基本知識了,所以讓他們仔細觀察這張圖片,從中發現各種各樣的圖形並進行彙報交流。之後我便會引出本課的主題《四邊形》。

2、自主探索:

在上課之前我就給同學們發了印有各種圖形的紙,這時便讓他們分組並給自己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塗上顏色,然後彙報交流,讓幾名同學代表他們那組將四邊形貼在黑板上並説出原因。通過同學們的討論,加上老師的適當引導,大概就知道了四邊形的特點了。這時便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出四邊形的具體特點,請同學發言,引導他們説出什麼是四邊形,並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其進行分類,分成規則的和不規則的。這樣就達到了自己探索出結果的效果,有利於同學們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

3、聯繫實際讓學生討論生活中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的,達到一種從生或中提煉知識再回歸生活的效果。

4、課後練習,鞏固拓展:同學們在完成了教材第36頁1、2題後,我便會引導他們從四邊形的特點引申出五邊形、六邊形等等多邊形的特點,培養他們發善思維的能力。

5、總結結課:

首先請同學們説説我們今天學到了什麼,回顧本課的知識,加深記憶。

其次就由老師總結,説出四邊形的特點,和根據特點分類的標準,讓他們所形成的概念規範化。

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 篇3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35頁。

二、教學目標:

1、能從各種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認識四邊形的特徵。

2、通過對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徵有所瞭解,特別是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3、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準備水彩筆一支。四人小組:一袋四邊形的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主題圖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什麼體育運動?

2、光明國小校園裏,同學們也正在進行各種活動,我們一起去看看。(課件出示主題圖)

(1)仔細觀察,在這美麗的校園裏你發現了什麼圖形?(先自己找一找,再同桌交流)

(2)交流彙報,學生可能找到的圖形有:(指名回答,課件單一閃動)

3、導入課題。

在美麗的校園裏有許多的圖形,像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梯形(同時閃動這些圖形)這些都是平面圖形,都叫四邊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四邊形。

板書:四邊形的認識。

4、初步感知:你認為怎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二)探索交流、概括特徵。

1、動手操作。

(1)塗一塗(讓學生感知面)

同學們,數學書第35也有許多的圖形,你能從中找出四邊形嗎?並塗上你自己喜歡的顏色。比一比,看誰塗得又快又好看。

(2)塗完後,同桌交流,説説理由。

(3)集體反饋,為什麼這些是四邊形,而那些卻不是?

2、討論,概括四邊形的特徵。

(1)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四邊形有什麼特點?(先小組,再反饋)

(2)根據學生的反饋,板書。

3、判斷四邊形。

老師這裏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一下他們是四邊形嗎?(集體用手勢判斷,並説明理由)如果不是,你能把他變成四邊形嗎?(課件演示)

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本教材根據《標準》的理念,加強了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增加了圖形變換、位置的確定等內容,加強了幾何建模以及探究的過程。這樣,把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地融合,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體現“空間與圖形”的教育價值,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理解和把握自己賴以生存的空間,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藉助於塗顏色的活動,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有四條邊和四個角。例2讓學生通過把各種四邊形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性有所瞭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從而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它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教材呈現的是四名學生小組活動時的場景,展示了三種不同的分法。最後還提出:“你還有不同的分法嗎?説説你的理由。”“做一做”的第1題,是讓學生舉例説一説身邊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的;第2題是讓學生説出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以及任意四邊形之間有什麼不同,進一步把握這些圖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點,特別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2、教學目標:

(1)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分和辨認四邊形,知道四邊形的特徵。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們的角都是直角。

(2)通過畫一畫、找一找、拼一拼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發展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四邊形的共同特點,分辨不同四邊形的的不同之處。

二、説學生: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是國小數學幾何教學的重要任務。幾何初步知識,無論是線、面、體的特徵還是圖形特徵、性質,對於國小生來講,都比較抽象的,也較難掌握。而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空間與圖形有關,他們的生活經驗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

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這些素材的作用,將視野從課堂拓寬到生活的空間,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從現實世界中發現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採用活動化的呈現方式,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等,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從事數學活動,讓他們通過觀察、操作、有條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動,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探索圖形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過程,從而獲得鮮明、生動和形象的認識,進而形成表象,發展空間觀念。

三、説教法學法:

1、聯繫生活,展開教學。

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空間與圖形有關,他們的生活經驗就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所以在設計這節課時,我充分利用生活實際的情境:校園場景引入四邊形的教學,把認識四邊形這一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繫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圖形無處不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設情境,探究規律。

幾何圖形的特徵、性質,對於國小生來講都比較抽象。所以我儘量提供各種感性材料,如教材例1中的圖,各種各樣的圖形卡片等等,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抽象出四邊形的共同特點,然後再通過學生動手圍一圍、分一分、畫一畫、剪一剪的活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交流、思考,使學生對四邊形有鮮明、生動和形象的認識,從而也進一步認識了兩種特殊的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

3、小組合作,全體發展。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貫穿全課,充分應用分組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與同伴交流,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如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給四邊形分類,一方面使學生學會分工、協作,一方面在這種面對面的交流中,各種層次的學生互相影響,取長補短。又如:在小組合作中,培養他們學會謙讓、團結友愛等的情感、態度方面的優點。這樣做,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知識,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思維活動也更加活躍。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二)、初步感知,發現特徵

1、你想像中的四邊形應該是什麼樣的?(指名回答,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

2、四邊形到底是什麼樣的圖形呢?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塗上相同的顏色,同桌互相檢查評價。

3、觀察,我們找出的“四邊形”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嗎?(在小組內説一説,學生彙報、互交流。)

4、説一説生活中哪些物體表面的形狀是四邊形的。

(三)、動手操作,拓展新知

1、四邊形分類。

(1)指導分法。

(2)小組合作進行分類。

(3)反饋、交流。

2、圍四邊形。

3、試一試,把一個四邊形剪去一個角後,它會變成什麼形狀?

(四)、總結。

五:課後反思:

課後,最大的感受是本節課是在學生對四邊形的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是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四邊形的,學生對分、圍四邊形都非常有興趣,學習的興趣非常濃厚。但是“四邊形的分類”這一教學環節的處理還不夠理想,學生能直觀的進行分類,但用語言表達分類的標準比較困難,學生都説得不理想,教師應進一步反思、探究。

總之,我將在多聽課、多學習、多探究、多總結中不斷的提高和完善自我。

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 篇5

複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四邊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2、使學生進一步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3、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和估算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複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先量一量,再計算下面各圖形的周長。

2、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完成p47頁第2題。

(1)指名説一説題意:怎麼才能知道獎狀能不能放進鏡框?就是要知道它們的什麼?

(2)你準備怎樣計算?小組討論。

(3)組織全班彙報交流。

2、完成p48頁第4題。

(1)學生分組在釘子板上圍一圍。

(2)分組展示,看看哪個組圍的種類多。

(3)在方格紙上畫一畫。

3、完成p48頁第6題。

(1)同桌討論: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的周長?哪個圖形的周長長?

(2)組織彙報交流: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長。

三、實踐應用

1、獨立完成p47頁第3題。

2、找自己喜歡的物品,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並記錄在p48頁表格中。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複習,你有什麼新的收穫?

2、老師總結。

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 篇6

教學內容: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從各種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認識四邊形的特徵。通過對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徵有所瞭解,特別是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發展空間想象能力。

3.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四邊形及其特徵。

教學難點:從各種圖形中區別出四邊形。

教學具準備:、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看誰眼尖嘴快説出它們的名字。(出示各種圖形)

2.看來同學們都沒有忘記我們學過的這些圖形,(出示主題圖)我們現在在這幅校園圖中找一找,都有哪些圖形?指出:看來圖形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一種圖形——四邊形。(板書課題)

3.畫一畫:同學們,你們想象中的四邊形會是什麼樣的呢?

你們一定對四邊形有很多的想法,根據你的想象,動手把四邊形畫出來。

4.討論四邊形特點。

學生展示介紹自己畫出的四邊形。

(如果學生畫出的以正方形和長方形為主,教師應及時點撥引導,適當補充

一些梯形和平行四邊形以及不規則四邊形。)

(1)提問:看着同學們畫的這麼多四邊形,你能説一説,到底什麼樣的圖形是四邊形?

(2)結合圖形歸納出:有四條直直的邊,有四個角的圖形就是四邊形。

(二)尋找四邊形

1.在校園主題圖中,你發現了四邊形的蹤跡嗎?

2.在我們周圍你在哪兒還看到過四邊形?出示:生活中表面是四邊形的物體

3.出示圖形,圖中有很多圖形混雜在四邊形中間。在眾多圖形中找出四邊形,請你把四邊形都塗上相同的顏色。

(三)動手操作

1.剪四邊形。

提問:如果老師請你剪一個四邊形,你覺得要注意些什麼?怎樣可以使自己剪的是四邊形。(老師給了小朋友一些白紙,想請你動手剪成四邊形,要求每個同學剪出兩個以上不同的四邊形。)

學生獨立動手(教師巡視並參與)。

反饋,有選擇地讓學生上台展示(各種類型),教師適當加以評論。

2.分類。

提問: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這些四邊形的特點,能不能根據你們發現的特點給這些四邊形分類?

小組合作,教師巡視(請其中一個組上台將台上的四邊形分類。)

彙報:要求學生説一説分類的依據和理由?

小結:通過同學的分類,我們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不僅四個角都是直角而且對邊相等。

(四)課堂小結

在這一節課的學習中,你有什麼收穫?

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 篇7

【教材分析】

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給四邊形的學習提供了大量有趣的素材。在本節課內容的呈現中,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現實世界的物體,通過讓學生觀察大量豐富的平面圖形,從而加強對圖形的直觀認識和感受,從中“發現”四邊形,歸納其基本特徵。另外,在介紹新知識時,要儘量與生活實際相聯繫,便於學生理解。

【學情分析】

本節課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和主動參與,讓他們在觀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動中學習各種四邊形。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與其他內容相比,“空間與圖形”的教學更容易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目標】

1.經歷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通過圈一圈、塗一塗、説一説、找一找等系列活動,感知四邊形的特徵,能運用四邊形的特徵區分和辨認四邊形。

2.在一系列感知四邊形特徵的活動過程中,培養觀察、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知四邊形的特徵,給四邊形分類。

難點:培養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水彩筆、學具、小棒、七巧板。

【情境導入】

1.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看看吧!(課件出示小房子、方磚鋪成的走廊、松樹、蘋果樹……)這幅畫設計的漂亮嗎?我們再仔細觀察一下,這幅畫都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2.找出你認識的圖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還有其他一些你叫不出名字的圖形。

3.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現各種形狀,得出教材中的主題圖。

4.揭示課題:這幅美麗的圖畫裏包含了許多圖形,圖形中有一種叫四邊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四邊形。(板書課題)

【探究新知】

1.感知四邊形特徵。

課件出示教材第79頁例1主題圖。

師:同學們,這裏有許多圖形,你能從中找出四邊形嗎?

學生先看一看,找一找,再把自己認為是四邊形的用筆做出標記。

展示學習成果,學生之間進行評價。

小組討論交流:你為什麼認為這些圖形是四邊形?其他的圖形不是四邊形?

2.探究四邊形特徵。

出示選好的四邊形。

(1)看一看。

師:觀察他們有什麼共同點?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得出結論:四邊形有4個角,有四條直的邊。

(2)摸一摸。

師:請每個同學手裏拿一個四邊形,和老師一起來摸一摸它的四周。

歸納: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這就是四邊形的特點。(板書)

3.尋找生活中的四邊形。

師:剛才同學們找出了書中的四邊形,那你們能不能在實際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是四邊形?

生:教室的門、窗户、地磚、黑板……

4.動手畫一畫。

畫出幾個不同的四邊形。

針對同學畫出的四邊形進行評價。

5.動手做一做。

師:看來,生活中的四邊形實在是太多了!那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也來做一做四邊形呢?在做之前,請看清楚下面的要求。

課件展示要求:

(1)請選好小棒,做出的每個四邊形要形狀不同。

(2)小組合作完成,看哪一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做的四邊形又快又多。

師:(示範)老師為每個組準備了兩種長度不同的小棒,紅色的更長,藍色的更短,顏色相同的小棒長度是相同的,現在請小組長拿出學具袋中的`小棒,開始動手吧。

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活動中播放音樂)

師:時間到,放

下手中的小棒。請小組長彙報個數,説出都擺了哪幾種形狀的四邊形。(生答)

【鞏固應用】

教材第79頁做一做。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計】

四邊形

四邊形的特徵:有四條邊、四個角。

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 篇8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第五冊第三單元《四邊形》的第一課時。

首先,我對這一課時的教材和學生情況進行簡單的分析。

一、教材和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平面圖形、認識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基本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其它圖形的基礎。所以,要落實好這部分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在快樂、充實的課堂中得到一定層次的提高。因此,本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例一是藉助塗顏色的活動,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分出四邊形,並感悟到四邊形的特點;例二讓學生對各種四邊形進行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徵有所瞭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材通過找一找、塗一塗、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動,加深學生對四邊形的瞭解。我覺得教材這樣的編排符合中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

所以,為了進一步瞭解學生的起點,我作了課前調查,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對於四邊形並不是一無所知,但也並不十分清晰,而且不同學生的認識存在差異,學生只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尤其是對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學生還只能在直觀上理解,還不能概括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對學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四邊形,瞭解四邊形的特點,並能根據四邊形的特點對四邊形進行分類。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學習精神。

3、通過主題圖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經過初步分析,我認為本課時的重難點是:

三、重點和難點。

掌握四邊形的特徵,通過對四邊形的分類,進一步認識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徵。

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創設適合學生的問題情境和探索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因此,本節課的教法和學法我是這樣設想的:

四、説教法學法

(一)説教法

中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形式正處在形象思維過度到抽象思維的階段。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我儘量運用直觀的教具和現代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所以教法的選擇以直觀演示法、實驗操作法、情景教學法為主。

(二)説學法

托夫勒有句耐人尋味的名言:“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達爾文也曾説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論的知識。”這些至理名言充分説明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為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始終貫徹主體性和活動性的教學思想,指導學生運用以下學習方法

1、動手操作的方法。如讓學生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四邊形,剪一剪四邊形。

2、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如在合作中分類出不同的四邊形。

3、觀察比較法。如讓學生觀察長方形和正方形,引導學生逐步概括出他們的異同點。

五、説教具學具準備

根據教學需要,這節課我準備的教具有多媒體課件一套、學具盒一套。

一切好課行如流水。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重在激趣;主動探索,研究問題力求自主創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意在啟智培能。為此,對本節課的主要教學過程,我做如下設計:

六、説教學程序:

一、主題圖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你喜歡什麼運動?(對學生進行熱愛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思想教育。)

2、這是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給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同桌説或小組説。)

3、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許多圖形。

學生彙報、交流。

4、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四邊形”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認識四邊形)

(1)下面的圖形中,你認為是四邊形的就圖上你喜歡的顏色

學生剪完後彙報,並説説理由。

(2)小組討論。

你發現四邊形有什麼特點?

學生彙報,教師根據回答板書:

四邊形有四條直的邊四個角

(3)聯繫生活實際,説説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的。

2、教學例2。(給四邊形分類)

(1)學具袋的四邊形進行分類。(學生獨立操作)

(2)還有不同的分法嗎?(小組交流)

學生彙報,並説理由

三、鞏固應用。

教材第36頁的“做一做”中的第1、2題。

四、全課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學生彙報)

2、今天我們學習了四邊形,掌握了四邊形的特點;還能根據四邊形的邊和角的特點給四邊形分出不同的類型。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一些初淺的認識和想法,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三年級數學上冊《四邊形》優秀説課稿 篇9

一、教學內容

1.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2.周長的概念,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3.長度的估計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徵,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邊形。

2.使學生了解周長的概念,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3.通過對長度和周長的估計,培養學生的長度觀念。

三、編排特點

1.從日常生活中引入幾何概念,使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習幾何知識。

利用校園的情境認識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樹葉、教科書、小國旗、鐘面)來認識和計算周長。

2.利用活動鞏固對幾何概念的認識。

教材中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活動:塗色、分類、拉一拉平行四邊形、在釘子板上圍平行四邊形、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用長方形紙剪平行四邊形、用七巧板拼圖、實際測量一個物體的周長,等等。這也是由幾何知識的直觀操作性決定的。

3.周長的概念更強調從一般性的角度引入,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

從任意圖形(包括不規則圖形)入手,使學生體會到周長是一個一般概念,避免學生產生只有長方形、正方形、圓等規則圖形才能求周長的思維定勢。此外,通過對一般圖形周長求法的探索,使學生經歷長、正方形周長求法的知識形成過程。

四、具體編排

(一)四邊形和平行四邊形的認識

1.主題圖

提供了一個校園的場景,圖中有很多幾何圖形,其中包括很多四邊形,如學校大門的推拉門上有平行四邊形,人行道上有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籃球場是一個長方形、籃板是一個長方形,籃板上有一個長方形的框、羽毛球場地上有很多長方形、足球門上有長方形、梯形,遠處教學樓的樓梯上有平行四邊形、窗户是長方形的。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進行觀察。有些名詞,如平行四邊形、梯形、菱形雖然沒學過,但如果學生有這方面的知識,教師要給予肯定。通過觀察主題圖,可以看到生活中有各種四邊形。

2.例1(認識四邊形)

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是四邊形的圖形塗上顏色,從而讓學生通過討論,找出四邊形的特徵:有四條直的邊和四個角。由於學生已經有了認識長、正方形的基礎,可以利用長、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徵歸納四邊形的特徵。這也是合情推理(歸納)的一種體現。

可能有的學生一開始認為第三行第二個圖形也是四邊形,認識了四邊形的這兩個特徵以後,就能正確地判斷了。

通過本例,學生對國小階段出現的各種特殊四邊形乃至一般四邊形都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在以後的學習中將逐一認識。

3.例2(對四邊形分類)

(1)例1的目的是把四邊形從其他圖形中區別出來,例2是在四邊形內部進行分類。

(2)教材上給出了三種分類結果:

A.長方形、正方形是一類,其他是一類。

B.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是一類,梯形是一類。

C.長方形是一類,正方形和菱形是一類,平行四邊形是一類,梯形是一類。

(3)鼓勵學生髮現更多的分法,但是一定要注意讓學生説出分的理由來。

(4)通過本例,可以進一步感性地認識和區別各種四邊形的特徵。

4.“做一做”

第1題,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四邊形,可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第2題,讓學生通過在釘子板上圍不同的四邊形,可以進一步體會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矩形四個角是直角等特徵。

5.平行四邊形的認識及下面的“做一做”

(1)在前面認識四邊形時,學生已經見過平行四邊形,這兒是單獨對它進行初步的認識。

(2)通過校園裏樓梯上和伸縮門上的平行四邊形使學生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的特徵,並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小精靈提出的問題“為什麼這樣的門能伸縮?”去發現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點(變形後仍是平行四邊形)。

(3)下面的“做一做”實際上就是對例1問題的回答。通過實驗使學生髮現,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而平行四邊形具有可變性,如果把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固定,轉化成兩個三角形,就穩定了。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這一特性時,可以藉助於生活中當椅子發生前後左右晃動時,只要在凳子腿上斜着釘一根木條就固定的例子,讓學生思考為什麼要這樣做。

6.圍、畫、剪平行四邊形

(1)前面已經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在這兒也不對平行四邊形下定義,只要求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出來,然後讓學生觀察圍出的平行四邊形,説一説它的邊有什麼特徵,使學生明確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2)畫平行四邊形比圍平行四邊形稍難,要讓學生結合圍平行四邊形的過程來想應該怎樣畫。首先確定一個頂點,再任意畫出一條邊,然後任意畫出相鄰的邊,這樣就確定了三個頂點,最後一個頂點就不能任意畫了,要使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相等。

(3)用一張長方形紙剪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很多,教材上只提供了兩種,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創造出更多的剪法來,而且要保證剪出來的是嚴格意義上的平行四邊形,不能僅憑感覺剪出來像平行四邊形就可以了。

7.練習九

第3題,改平行四邊形的方法很多,體現開放性。

第4題,讓學生通過測量、比較探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邊、角的特徵。但只是初步的描述,以後還要學習更數學化的表述。

(二)周長

1.例1(概念)

(1)給出一組實物和一組幾何圖形,實物有不規則的,有規則的。但這些實物和幾何圖形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封閉圖形。

(2)用描述性的的語言來定義周長。

(3)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測量不同物體和圖形的周長,有的是拿繩子把物體圍一圈,再量繩子的長度,有的是分別測量物體的各條邊的長度,再相加。體現了知識的形成過程,為求長、正方形的周長做準備。

2.例2(長方形的周長)

體現了周長計算方法的多樣性。但在這兒沒有總結出(長+寬)times;2的公式,學生只要理解了周長的涵義並會計算就可以了。

3.“做一做”第2題

可以看作實踐活動的一種形式,開放性很大,選取的物品表面可以是規則的,也可以不規則,採取的方法也是開放的,可以直接測量,也可以先量再計算。

4.例3(正方形的周長)

編排方式同例2。

5.“做一做”第2題

解決的方式多樣,可以看作一個新的2times;1的長方形,也可以先算出兩個小正方形的周長,再減去重合的兩條邊的長。

6.練習十

第3、4題都是實際操作的題目,體現開放性。其中第3題還可以讓學生感受一下週長的實際應用,如做衣服時要知道胸圍和腰圍。

(三)長度的估計

對長度的估計不是一節課上就能完成的任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估計,逐步培養起正確的長度觀念。

1.例4

憑感覺畫出8釐米的線段,完全依靠平時積累的長度的表象。畫完後再用尺量一量,幫助學生重新建立正確的長度表象,培養估計的能力。

2.例5(對周長的估計)

涉及到對鉛筆盒長、寬的估計,周長的估算,對彩紙長度的估計。估計完了以後,可以讓學生實際測量、計算一下,建立正確的長度觀念,修正自己的估計策略。

3.“做一做”

第2題,可以先讓學生估計哪條路線近些,哪條路線遠些,再運用數學知識精確地判斷一下(兩點之間直線段最短)。有兩條路線是同樣長的,要讓學生説一説為什麼。

第3題,讓學生運用生活經驗估計一下,可以直接估計,也可以先估計出一個人的臂展,再估算出5個同學拉成一圈的周長。第2小題也是同樣。

4.練習十一

第2題,利用長度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給人的不同感覺,讓學生先進行估計。然後,可以讓學生實際測量一下

第3題,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計算策略。當長方形的一面靠牆以後,首先要從圖上判斷是哪一面靠牆,再計算。計算時,可以直接把其他三邊長度相加,也可以用計算出來的周長減去該邊長度。

第4題,由於學生還沒學習24divide;2,所以在這兒還不能要求學生用周長的逆運算來解決。可以讓學生通過嘗試的方法來解決,如可以先確定一條邊的長,如1釐米,再看另外一邊,通過數格子的方法來解決。學生通過探究圍出一個長方形後,可以啟發學生有規律地圍出其他圖形(一邊增加1釐米,另一邊減少1釐米)。

第5題,也是一個實踐活動的題目。

五、教學建議

1.選取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素材來幫助學生學習幾何知識。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把課堂拓展到生活空間中去,並引導他們觀察生活,從現實世界中發現空間與圖形的素材。例如,可以看看教室裏有哪些四邊形。

2.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幾何知識的學習要藉助於直觀的觀察、操作等手段,如平行四邊形,要通過觀察、畫一畫、圍一圍、剪一剪的方式來幫助學生認識。

對於一般圖形的周長的探索,有助於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長度觀念的建立,首先是腦中要有某個長度的表象,而這個表象的建立要藉助大量的觀察和測量等過程來逐步建立。

3.把握好教學要求。

在這兒只是讓學生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至於平行四邊形的特徵,以後還要進一步學習。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也只是會計算即可,不要求用公式來表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