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

來源:文書谷 2.75K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閲讀答案了,閲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閲讀題的金鑰匙。一份好的閲讀答案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1

《兩小兒辯日》閲讀理解答案。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給加點字注音。

盂( ) 滄( ) 孰( ) 汝( ) 多知( )乎

2.解釋下列加點詞。

⑴兩小兒辯鬥( ) ⑵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 )

⑶及其日中如探湯( )( ) ⑷孔子不能決也( )

⑸孰為汝多知乎( )( )

3.翻譯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⑵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4.下面兩句話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間接引用句。試將第一句改寫為間接引用句,將第二句改寫為直接引用句。

⑴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⑵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5.從文中哪一句話可見兩小兒辯論內容的複雜性?

6.“孰為汝多知乎?”你覺得這能怪孔子嗎?這説明了什麼?

7.兩小兒的“辯鬥”對你有什麼啟發?請聯繫實際談談。

《兩小兒辨日》閲讀理解答案:

1、yú cāng shú rú zhì

2、(1)爭辯,爭論 (2)認為 距離 (3)到 熱水 (4)判斷 (5)誰 通”智”

3、(1)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

(2)太陽剛出來時像個大圓車蓬,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子或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4、(1)一兒以日始出近,而日中時遠也。

(2)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遠,而日中時近也。”

5、孔子不能決也。

6、不能。因為這是當時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説明一個人懂得的知識總是有限的,知識無窮盡,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

7、略。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2

閲讀下文,回答1——5題。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解釋下列加粗詞。

①及其日中如探湯 ( )

②孰為汝多知乎( )

2、下面兩句話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間接引用句。試將第一句改寫為間接引用句,將第二句改寫為直接引用句。

①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文中哪一句話可見兩小兒辯論內容的複雜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畫出文中加線句子的朗讀停頓。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5、結合文章內容,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分別説明兩個小孩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的依據和結論。

一個小孩説:“因為________,所以我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個小孩説:“因為____________,所以我認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參考答案:

1、①到;② 通“謂”智慧

2、①一兒以日始出近,而日中時遠也。

②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遠,而日中時近也。”

3、孔子不能決也。

4、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5、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裏一樣;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

(意思對即可)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3

閲讀下文,完成14—17題.

兩小兒辯日《列子》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2分)

①孔子東遊( )

②孔子不能決也( )

【小題2】、下面兩句話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間接引用句。試將第一句改寫為間接引用句,將第二句改寫為直接引用句。(2分)

①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②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小題3】、用“/”畫出文中加線句子的朗讀停頓。(1分)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小題4】、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

(1)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2)孰為汝多知乎?

答案:

【小題1】①在東方 ②判斷

【小題1】①一兒以日始出近,而日中時遠也。

②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遠,而日中時近也。”

【小題1】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小題1】(1)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裏一樣

(2)誰説你知識豐富呢?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4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5、《兩小兒辯日》選自《________》,這部書內容中的學術觀點屬於________學派,而孔子是________學派的創始人。(3 分)

16.給下列加粗字注音(3分)

①盤盂( ) ②孰為汝多知( )( )

17.解釋加粗的字。(3分)

故: 去: 日中: 滄滄: 及: 湯:

18.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6分)

①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

②孔子不能決也

③孰為汝多知乎?

19.用自己的話説明兩小兒的觀點。(3分)

答案

20.兩小兒的説理角度分別是:(2分)

答案:

15、《列子.湯問》 道家 儒家

16、① yú ②shú zhì

17、原因 、距離、正午、清涼略帶寒意、到 至、熱水

18、略

19、一兒認為太陽剛出時離人近,中午離人遠;另一兒認為太陽剛出時離人遠,中午離人近。)

20、一兒從大小角度(視覺)看問題,另一兒從人對陽光的感受(觸覺)看問題。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5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給加粗字注音。

盂( ) 滄( ) 孰( ) 汝( ) 多知( )乎

2、解釋下列加線的詞。

(1)兩小兒辯鬥( )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

(3)及其日中如探湯( )

(4)孔子不能決也 ( )

(5)孰為汝多知乎 ( )( )

3、從文中哪一句話可見兩小兒辯論內容的複雜性?

答:

4、“孰為汝多知乎?”你覺得這能怪孔子嗎?這説明了什麼?

答:

5、兩小兒的“辯鬥”對你有什麼啟發?請聯繫實際談談。

答:

6、兩個小孩對太陽的遠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們分別從什麼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

答:

7、這兩個小孩對太陽的探究,體現了一種什麼態度?

答:

參考答案:

1、yú cāng shú rǔ zhì

2、(1)爭辯、爭論 (2) 距離 (3)熱水 (4)判斷 (5)誰 通“智”

3、孔子不能決也。

4、不能。因為這是當時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説明一個人懂得的知識總是有限的,知識無窮盡,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

5、 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圍繞要大膽質疑等方面來答等。

6、一個是從形狀的角度,一個是從温度的角度。

7、對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態度。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6

閲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後面各題。

(甲)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孟,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選自《兩小兒辯日》)

(乙)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注)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羣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選自《世説新語》)

(注)東渡:公元316年,西晉在異族入侵中滅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晉舊臣擁司馬睿為帝,史稱東晉。

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粗字。

(1)及其日中如探湯 湯_____________

(2)元帝異之 異_____________

2.下列與例句中“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A.明帝問何以致泣

B.告以此意,更重問之

C.皆以美於徐公

D.策之不以其道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孰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故異昨日之言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段中兩小兒爭辯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乙段中晉明帝兩次回答的同一問題是___________,問題不同,但兩則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現了兒童的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熱水;(2)對……感到驚奇

2.C

3.(1)誰説你見多識廣呢?

(2)為什麼和昨天的話不同呢?

4.太陽何時距離人遠(近);長安和太陽哪個遠(近);聰慧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7

兩小兒辯日

《列子》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給加點字注音並解釋

孰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加點詞並比較古今義有何不同

日始出時去人近。 古義:_________今義_________

及其日中如探湯。古義:_________今義_________

3.用原文回答“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中“此”指代什麼?

4.翻譯下列句子

①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②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5.兩小兒提出的觀點分別是什麼?證明的根據分別是什麼?請從文中找出原話回答。

小兒甲:觀點:

論據:

小兒乙:觀點:

論據:

6.這個故事寫得生動,形象而又寓意深刻。請你根據自己的理解,任選一個角度,用三言兩語加以評説。

7.兩小兒的“辯鬥”對你有什麼啟發?

8. 文中“孔子不能決”説明了什麼?

六.對“兩小兒笑曰”一句中“笑”的理解,有人認為這是“善意的笑”;有人則認為這是“惡意的譏笑,嘲笑”。你同意哪一態度?談談你的理由。

參考答案:

五ì ,“知”通“智”,聰明。2.距離;到某地方。熱水;食物煮後所得的汁水。3.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4.略。5.小兒甲: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小兒乙: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6.略。

7.本題可以多角度進行思維。可認為兩小兒喜愛探索,精神可嘉;亦可認為事物的角度不同,標準不同,結果就不一致。 8.本題也可以多角度回答。或認為知識無窮盡,即使大學問家也有所不知;或認為孔子能正確對待小兒的問題實事求是,決不“強不知以為知”。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8

閲讀《兩小兒辯日》,回答13題。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解釋下列加粗詞語

(1)問其故( )

(2)日始出時去人近( )

(3)及日中則如盤盂( )

(4)如探湯( )

2.翻譯下列句子。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兩個小孩兒對同一現象,為什麼會得出相反的結論?你從他們的爭論中得到怎樣的啟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原因;(2)距離;(3)到,至;(4)熱水

2.一個小孩兒認為太陽剛出來耐離人遠,而中午離人近。

3. 因為他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一個是從視覺角度人手,一個是從觸覺角度人手。啟示:片面地看問題,是得不出正確結論的。

(意思對即可)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9

兩小兒辯日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孟,此不為___________?”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___________?”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1.按原文填空。

2.説説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日始出時去人近。()

(2)孔子不能決也。()

3.兩小兒“辯鬥”的是什麼事?他們為什麼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遠者小而近者大乎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2.(1)離(2)判斷

3.一天之中,太陽什麼時候離我們遠,什麼時候離我們近。一兒是以日出時太陽形體大,日中時太陽形體小為根據;一兒是以早上太陽清涼,而中午太陽熱為根據,兩人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結論也不相同。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10

根據原文補充並完成練習。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________________,問________________。

一兒曰:“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

一兒以 _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__。

一兒曰:“________________,及日中________________,此不為________________?”

一兒曰:“________________,及其日中________________,此不為________________?”

孔子不能________________。 兩小兒笑曰:“ ________________?”

1.補充原文

2.兩個小孩各是根據什麼來判斷太陽離人的遠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兩小兒的辯論中可以看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不能決”説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你感覺下列哪幅圖中的太陽大一些?請動手量一量,看哪一幅大,並説説這是怎麼回事。 (甲圖) (乙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另一個小孩的判斷該怎樣解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辯鬥其故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日中時遠也

日初出遠日中時近也

日初出大如車蓋則如盤盂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滄滄涼涼如探湯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決也 孰為汝多知乎

2.根據太陽的大小和冷熱來判斷。

3.站在不同角度考慮問題會有不同結果。

4.學無止境

5.看起來是甲圖大,實際一樣大,這是因為太陽周圍事物的影響(參照物不同),早晨太陽初升,周圍的大山、樹木與太陽相比就小了。而中午太陽則與遼闊的天空相比,就顯得小了。

6.大地經過一夜散熱,到早晨就顯得清涼,也因為太陽初升,照射時間短。但經過幾個小時到中午,陽光已使大地、空氣温度上升,所以才覺得熱。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11

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①,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日中如探湯?②,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註釋:①盂:古代的圓口器皿。②湯:熱水。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2分)

(1)兩小兒辯日( )

(2)日始出時去人近( )

【小題2】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孔子不能決也。

(2)孰為汝多知乎

【小題3】兩小兒為什麼會得出不同的結論(1分)

【小題4】這則故事可以給我們以多方面的啟示。請寫出你所得到的一種啟示。(2分)

答案

【小題1】(1)爭論有關太陽的問題 (2)距離

【小題1】(1)孔子不能做出判斷。(2)誰説你多智慧呢

【小題1】因為判斷太陽遠近的標準不同。

【小題1】略

解析【小題1】這是對文言實虛詞考點的考查。要求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注意對教材中重點詞彙的理解、識記和積累。

【小題1】這是考查對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譯。學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關鍵性詞語,瞭解句子間隱含的語意關係、有關的指代以及與本句有關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譯力求表達準確為好。其中“決、孰、知”等重點詞語要理解準確。

【小題1】這是文言文中內容理解考點。學生能瞭解文本內容並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內容要點,提高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能力。

【小題1】開放性試題,只要觀點正確,有理有據,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12

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①,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日中如探湯?②,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註釋:①盂:古代的圓口器皿。②湯:熱水。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2分)

(1)兩小兒辯日( )

(2)日始出時去人近( )

小題2: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孔子不能決也。

(2)孰為汝多知乎

小題3:兩小兒為什麼會得出不同的結論(1分)

小題4:這則故事可以給我們以多方面的啟示。請寫出你所得到的一種啟示。(2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爭論有關太陽的問題 (2)距離

小題2:(1)孔子不能做出判斷。(2)誰説你多智慧呢

小題3:因為判斷太陽遠近的標準不同。

小題4:略

小題1:這是對文言實虛詞考點的考查。要求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要求學生在學習中,注意對教材中重點詞彙的理解、識記和積累。

小題2:這是考查對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譯。學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關鍵性詞語,瞭解句子間隱含的語意關係、有關的指代以及與本句有關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譯力求表達準確為好。其中“決、孰、知”等重點詞語要理解準確。

小題3:這是文言文中內容理解考點。學生能瞭解文本內容並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內容要點,提高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能力。

小題4:開放性試題,只要觀點正確,有理有據,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兩小兒辯日》閲讀答案13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淪(cāng)淪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乎?”

1.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去:____________

及日中則如盤盂 及:____________

孔子不能決也 決: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及其日中如探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了此文章,你對文中的人物有什麼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去:離。 及:到。 決:裁決,判斷。

2.到了中午的時候,就像把手放進熱水裏一樣燙。

3.孔子:是個實事求是,敢於承認自己無知的人。兩個孩子:敢於大膽質疑,具有探究精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