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小故事大綱

來源:文書谷 1.48W

三國故事是在三國史實基礎上,經主觀加工而成的歷史故事和神化故事的總稱。那麼關於三國演義,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呢?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三國演義中的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三國演義中的小故事大綱

三國演義中的小故事篇1:曹阿瞞為何不稱帝

很多人一直在説,諸葛亮如果想當皇帝,可以輕而易舉地廢除劉禪並取而代之。沒必要為此推測爭執得面紅耳赤,看看曹操父子兩代人完成代漢自立的過程,或許對了解當時歷史背景,瞭解取代漢室之難度有所裨益。

自董卓及其部屬李傕、郭汜之亂後,那位叫做劉協的獻帝,不僅是名存實亡,而且已命懸一線,最先劉協為董卓手中的玩偶,前邊的那個小皇帝劉辯已作出樣子,在被廢黜不久就被董卓所鴆殺,獻帝還能存活多久,全在董卓一念之間。之後為李傕綁架,成為同郭汜爭權奪利的籌碼,擔驚受怕中,漢獻帝及其百官、內宮嬪妃宮女們從長安逃到河南,誠為當時民謠所説的那樣:“侯非侯,王非王,千騎萬乘走北邙”《獻帝春秋》。中經楊奉、董承趕來救駕,最後為曹操迎接入許昌,自此才得以安身。

曹操迎接漢獻帝未必是忠君勤王,更多的是,他要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生價值,以膺服天命為己任,迎接漢獻帝安居許昌,就取得“挾天子以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聽”的特殊資格。打着皇帝這面旗幟,不僅受到封建士大夫擁戴,受到廣大民眾的擁戴,招兵買馬、積蓄糧草容易一些;更重要的是,討伐不聽命皇室的軍閥時候(實際是不聽命於曹操),未曾出兵已佔盡政治優勢,已將對方推到不義境地,戴上了叛逆謀反的帽子。因了他挾有政治優勢,更兼之卓越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從公元192年——220xx年的20xx年中,曹操陸續剪滅了軍閥韓遂、馬超、陶謙、呂布、袁術、袁紹、袁譚、袁尚、袁熙、劉琮等,平定了烏桓叛亂,使黃河流域亦即全國三分之二富庶地區得以統一,僅留下東南六郡的孫權,益州的劉璋,漢中張魯和四處流竄的劉備四支軍閥。

當時曹操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漢獻帝不過是一具傀儡,是圖章皇帝,然而曹操並沒有黃袍加身,代漢自立。這不是曹操對漢室心存耿耿忠貞,是政治形勢不允許取代。所謂的政治形勢不是別的,是封建士大夫和民眾的皇室情結。東漢王朝雖在黃巾大起義後已名存實亡,但依然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皇室情結是一種巨大的保守力量,始終阻止着正常的改朝換代;更加之漢獻帝雖年幼無知,卻不是暴戾專橫、作惡多端的獨夫民賊,社會方方面面對他還有着不切實際的幻想;獨當一面的異姓帶兵將領,雖然都是曹操一手培植提拔或者收服籠絡的可靠將領,但在長期征戰過程中,實際上已經成為地方實力派人物,很難保證在東漢王朝和曹氏集團二選一時候站在哪面,所以曹操不輕舉妄動,不願因取代引起內亂,引起戰爭。公元220xx年12月,曹操曾説過:“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以此表明沒有覬覦之心。這不是曹操真心話,權臣和皇帝之間詭譎多變的微妙關係,是一種極不穩定的危險平衡,牽動一發就可能造成宮廷地震,兩者都不會君明臣忠的泰然處之,以曹操之明,他當然看到其中的風湧雷動。之所以還要這樣説,不是掩耳盜鈴式自欺,而是在麻痺別人,增加自身的安全係數。

公元220xx年,孫權上書稱臣時,同時説天命勸曹操稱帝,曹操看罷來信後罵道:“是兒欲踞吾着爐火上耶!”這不僅是曹操對孫權捧殺的警惕,也是對代漢而立政治風險的評估。當時夏侯惇、陳羣、桓階等認為,曹操南征北戰30多年,功勛卓着,羽翼豐滿,人心歸附,時機已經成熟了,應順從天理民心,黃袍加身,代漢自立。曹操知道自己的來日已經不多,寧可將阻力估計得高些大些,不能將阻力估計得小些低些,不願意天亮時尿在牀上,那時會身敗名裂,遺臭萬年,上天不會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他也沒時間改過重來,故而委婉謝辭道:“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曹操有兩次可以名正言順地代漢自立的機會。第一次,公元220xx年,車騎將軍、獻帝妻舅董承懷揣衣帶詔,糾集長水校尉種輯,將軍王子服、吳子蘭,議郎吳碩以及劉備等人,準備發動宮廷政變殺害曹操。這標誌着,曹操同漢獻帝之間的矛盾衝突,已經發展到你死我活的程度,而且已麻風出面,不可協調。陰謀破敗後,如果加以徹底追究,漢獻帝這位幕後黑手難辭其咎,乘機廢除不無不可。但是曹操並沒有追究到底,只是嚴懲了前台的董承等人,甚或,連核心成員都未仔細清查,以至於使劉備這樣的大魚得以漏網,漢獻帝更安然無恙地穩坐龍椅。 第二次,公元220xx年,漢獻帝通過伏皇后指示父親伏完,陰謀再一次發動宮廷政變殺害曹操。照理説,一之已甚,豈可再乎?漢獻帝這次應該受到懲罰了,但依然沒有!只是伏皇后父女弟兄等人伏法被殺,漢獻帝依然坐在龍椅上免予追究。這不是曹操寬仁厚德,他沒有這種雅量。沒有廢除漢獻帝原因,依然是顧忌到當時的政治形勢,擔心搶摘了生西瓜。

東漢王朝的江山,在董卓和李傕、郭汜之亂後,葬送得一乾二淨,點滴未留。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20xx年,南征北戰得來的整個北方,都是曹操打下的,同東漢王朝的江山社稷沒有瓜葛,漢獻帝不過是曹操委託的保管員而已;套一句現代經濟術語,整個北方的疆域,是戴着公有制紅帽子的私人企業,曹操才是企業的法人代表。曹操以家族子弟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等人為為核心執掌軍隊,異姓軍事將領臧霸、張繡、張遼、徐晃、張合、樂進、李典、于禁等,都是曹操通過多年考驗信得過的鐵桿哥兒們,已經成為清一色的曹氏黨徒。朝廷官員。相府官員等,也是曹操通過不斷篩選,不斷清洗,不斷培養提拔的親信。東漢皇室早被邊沿化為一具空殼,並逐步從封建士大夫和民眾的頭腦中淡出。即令如此,曹操不敢貿然的黃袍加身,説明由臣位蕩向君位的鞦韆擺動,是一個極其複雜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聯想一下諸葛亮。西蜀的益州地盤,是劉備打下來的,同諸葛亮沒有多大關係;西蜀的文臣武將,是劉備多年培養提拔或收降,同諸葛亮沒有淵源;諸葛亮執政時候,軍權還在涿郡籍和益州籍將領手中,諸葛亮身邊不僅沒有掌軍者,甚或,荊州籍幫派體系尚未形成;更加之諸葛亮同益州民眾沒有建立起信賴關係,憑什麼取代劉禪自稱皇帝! 形式決定,諸葛亮取代劉禪的,只能是一個漫長過程。

三國演義中的小故事篇2:智聖孔明也有被騙時

諸葛亮是三國時候的智者,尤其是小説的刻畫,把諸葛亮用兵如神、謀略出眾演繹的栩栩如生,其實諸葛亮一生也很鬱悶,自從綁到了劉備的戰車上,就馬不停蹄的為劉備效力,可想而知,睿智的諸葛亮上的做大的當就是答應了劉備的要求,繼而為劉備父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除了劉備之外,諸葛亮還上了另外一個人的當,此人就是劉表的大公子劉琦。

小説和正史都有這件事,事情大同小異:

劉琦雖然是劉表的嫡長子,可是因為劉表又娶了繼室蔡氏,因此對劉琦很不看好,劉琦明白自己在父親眼裏形同棄嬰,而自己本來又不容於後母,因此更加鬱悶。劉琦長吁短歎無計可施。當時蔡氏已經有了小兒劉琮,這孩子比劉琦更漂亮更聰明,劉表愛不釋手,又加上蔡氏的地位很鞏固。蔡瑁兄弟掌握兵權,蔡氏的親友張允是劉表手下大將,因此劉琦更是如坐鍼氈。

劉琦認識諸葛亮,諸葛亮的妻子是蔡夫人親外甥女,因此彼此雖然不常見面,也應該知道相互的名聲。諸葛亮當時已經歸屬劉備,一日劉表請人赴宴,亮與劉備同行。劉琦曾經求救於諸葛亮,如何才能自保。諸葛亮覺得自己怎好在劉表父子中間周旋,畢竟還是血溶於水,他不敢出任何主意。

劉琦是一個有辦法的人,他知道諸葛亮號稱卧龍,肯定有良策。於是就請諸葛亮遊觀後圓。劉家的花園自然是樹木參天,奇花異草煞是好看。來到一座高樓下,劉琦和諸葛亮手挽着手一同登上高樓,此時登高遠眺,天朗氣清,別有一番洞天。劉琦讓人備好酒菜,席間談笑風生。突然讓人去掉梯子,對諸葛亮説:先生,現在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話從你口中出來,來到我耳中,可以説句話救救我嗎?

諸葛亮無奈,看着劉琦:想當年晉獻公有三個兒子,申生重耳夷吾。後來攻打西戎的時候,當地的國君又奉獻自己的女兒麗姬和少姬,不久,晉獻公拿這兩個美女當寶貝,對她們言聽計從。

接着麗姬有一個兒子,她想讓老傢伙廢長立幼。便使勁的搬弄是非,重耳和夷吾逃跑了,後來,申生給晉獻公進貢的胙肉被麗姬下了毒,咬死了晉獻公身旁的侍衞,晉獻公大怒認定自己兒子忤逆,於是派人去抓,申生有口難辯,自殺而亡;重耳和夷吾逃往他國。

這就是説: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先要把自己的命保住,諸葛亮希望劉琦趕緊向劉表請示到江夏鎮守。果然劉琦謝過了諸葛亮的建議,然後乘一隻小船離開了荊州。

這就是劉表的兒子劉琦,一個很懂得自保的人,可惜多病,壽命不長。不過當年這一招,確實得到了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也是諸葛亮一生中被人騙很少的例子,當然劉琦的這一舉動卻讓羅貫中先生不悦,於是在小説中,把劉琦寫得更加窩囊,先讓他四處哭拜於劉備,然後再由劉備點化劉琦,真的讓人以為劉景升之子猶如笨豬狗。

不過諸葛亮這種打算卻為後來劉備聯合孫權對抗曹操埋下了伏筆,劉琦的水軍後來成為火燒赤壁的精鋭。這就是有心插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行。

三國演義中的小故事篇3:誰是真正的神箭手

一、命中目標最多的射箭能手——曹操

曹操武藝很高,曾隻身刺殺宦官張讓,被宮廷護衞包圍還能全身而退。《三國志》説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無度,”這其實就是説曹操自小就喜歡運動。曹操的文韜武略被一個高官看好,這人是太尉喬玄,喬玄是軍職官員,頗懂武術、射擊,所以將妻兒老小託付於武藝精湛的曹操。

當時權臣專朝,貴戚橫恣,曹操不願違心附和又恐禍及自身,於是不願做官,請求做一個值夜班的衞士,皇城根下的護衞,射箭技藝那是必須過硬的。

曹操不願與貪官污吏同流合污,於是護衞也不做了,在鄉下建了一處別墅,春夏讀書秋冬打獵,小時候有習武射箭的基礎,棄官在家的一段時間練就了一身高超的射箭技藝。《魏書》説他“才力絕人,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嘗於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野雞是很難射中的飛禽,必須小心翼翼,不能打草驚蛇,要保持百米以上的距離就要瞄準射擊,曹操一天就射得野雞六十三頭,其命中目標的水準無人能敵,絕對可以奪得室外射箭錦標賽的冠軍。

二、遠射冠軍——呂布

呂布是行伍出身,除手中畫杆方天戟打遍天下無敵手之外,其射箭的本事也極為了得。《三國志·呂布傳》説“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轅門射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為了替劉備解圍,他請來劉備和袁術手下大將紀靈,讓士兵把他的畫杆方天戟插在150米開外,對二人説:“轅門離中軍一百五十步,吾若一箭射中戟小枝,你兩家罷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營,安排廝殺。”一杯酒下肚,呂布搭上箭,扯滿弓,“嗖”的一聲射去,正是:弓開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畫戟小枝。呂布這一箭讓十萬大軍免予廝殺,不知挽救了多少性命。

三、箭箭十環的英雄——太史慈

太史慈弓馬嫻熟,箭法精良。為報答孔融照顧老母之恩,單槍匹馬去救孔融,連續三天埋伏在溝坎裏箭射黃巾賊,那陣勢很像現代的神槍手。後來他自告奮勇去劉備處搬取救兵,突圍而走的時候敵人都不敢露頭,等到敵人知道他的意圖後前來追趕“又射殺數人,皆應弦而倒,”箭不虛發讓敵人望而怯步。

最能突出太史慈射技的一件事,是跟隨孫策討賊的時候一箭射中城樓之上敵軍首領的手掌。《太史慈傳》説,“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嘗從策討麻保賊,賊於屯裏緣樓上行詈,以手持樓棼,慈引弓射之,矢貫手着棼,圍外萬人莫不稱善。”在城下就能射中城上人的手掌,並牢牢的釘在柱子上,這種獨門絕技若在射箭比賽中絕對可以一箭十環、箭箭十環。

四、百發百中的——黃忠

老將黃忠是蜀漢的五虎上將之一,據説能開二石力之弓,百發百中,且百步穿楊。在漢代,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約為一石,二石相當於二百四十斤。黃忠與關羽大戰,黃忠詐敗關羽追趕,黃忠回身一箭射中關羽頭盔,若不是手下留情,後果難以設想。

若以上四人活在當下,憑其精湛的射技定能讓奧運冠軍望風而拜俯首稱臣,包攬射箭金牌絕對不在話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