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閲讀讀後感12篇

來源:文書谷 3.1W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親子閲讀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親子閲讀讀後感12篇

親子閲讀讀後感1

我們知道,人的智力高低在於大腦的發育。一個成人的大腦平均約重1.4千克,幼兒長到九個月時腦重已達到成人的47%;長到三歲,已達到成人的78.5%;長到十二歲,已與成人不相上下。如果十七歲的智力為100,四歲時就可以達到50。由此看來,作為智力的物質基礎——腦容量,在嬰幼兒時期就已經奠定了。

科學家們還發現,人的智力高低與否,除了遺傳等因素外,還與腦細胞間彼此聯絡的線路多寡有關。一般人的大腦大約有一百億至二百億個腦細胞;而其中只有百分之五是充分發展並經常加以運用的,其餘仍在未充分發展的原始狀態。少數發展至某種程度的腦細胞,大多隻有數十條線路與其他腦細胞聯絡,而那些已充分發展了的腦細胞,有的可有高達二尤餘條線路與其他腦細胞聯絡。腦細胞彼此間的聯絡線路,絕大多數是在嬰兒出生後,受到外界環境種種刺激而逐漸發展形成,因此,一個嬰兒出生後,如果將他與外界隔離,各腦細胞間的聯絡就無法發展。研究發現,腦細胞間聯絡線路越多,就越能發揮各腦細胞間的彼此分工合作,人也就越聰明,智力越高。

可見,開發人的智力應從嬰幼兒抓起。首先應保證大腦生長髮育的`各種營養物質的供應,如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另外,在嬰幼兒時期讓他多接觸外界的事物多點感覺上的刺激,可以使他的腦細胞間聯絡線路的增多。在孩提時代,儘可能地讓孩子自由地探索周圍的環境,接受各種各樣的感覺刺激,在刺激中去學習,去發展,增長智力,讓他變得更加聰明。

親子閲讀讀後感2

太平洋中有一個島嶼,形狀像一條側躺的海豚。島的周圍有海豚在游泳,有海獺在嬉戲,有海像在爭雄,有野狗在決鬥---以前,在這個島上住着印第安人,他們受到捕獵海獺的阿留申人的迫害,後來離開這個島到東方去居住。他們離開時,留下一位小姑娘---卡拉娜。她在島上孤零零的生活了十八年,等待救援船隻的到來。她獨自修建住所,製造武器和捕魚工具,於野狗鬥爭,歷盡艱辛才得以生存下來。

《藍色的海豚島》一書共有二十九章,八萬五千字,用了一週的時間才陪孩子讀完,由於篇幅過長,在閲讀的過程中總是感覺口乾舌燥,但是每當看到孩子被精彩的故事情節所深深吸引時,又倍感精神。該書作者--斯。奧台爾是一個經歷十分豐富的作家,他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還是好萊塢最早一批電影精英中的一員。

《藍色的海豚島》是一部專門寫給孩子、但對大人也同樣充滿魔力的`歷史小説,每章都是一個故事情節,可以説一章一個故事,相互關聯,且個個精彩萬分、驚心動魄,家長和孩子一起閲讀就會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當中。

在暑假的第一週,爸爸、媽媽和我共同讀完了《藍色的海豚島》這本書,書的內容主要講的是: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卡拉娜的小姑娘獨自在一個叫海豚島的島嶼上生活,她自己學會蓋房子,製造武器,歷盡千辛萬苦才生存下來。

通過這本書,讓我瞭解到卡拉娜的聰明、勇敢和細心,我要學習卡拉娜的聰明、勇敢和細心,碰到任何的困難,都要勇敢面對和克服。

親子閲讀讀後感3

在暑假期間,應女兒的強烈要求共度幾本書,本來為了生活忙忙碌碌,無暇看書看報,但女兒盛情難卻。也就瀟灑的坐下讀一會書,使女兒高興一把。

伴女兒讀書的第一本書是魯迅先生傳著的《朝花夕拾》,這是一本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集,在書中作者發自內心的那份熱愛自然,嚮往自由和童真童趣,以及用鞭策和諷刺的手法批判社會的不公平。這也引起了很多人包括本人在內的心中的共鳴。小時候老家在鄉下,出門就能看到金黃的.丘陵和碧綠的田野。和大多數人一樣,而是經歷了很多有趣和難以忘懷的記憶。每當在和女兒讀書的閒暇時候,和女兒説起一些童年的往事,都要引起女兒不斷的追問,還會問一些令人非常尷尬的童年趣事。通過讀書和女兒的交流,更增進了對於讀書意義的理解,更增進了父女之間的感情。對於多讀書,多好書,這更加深了理解和受益的理解,更增加了對於讀書之間的交流與探討,更加理解了人生的深刻意義。

作為家長應該在有空的時候帶頭多讀點好書,多和孩子探討一些人生哲理,是孩子更多瞭解讀書的意義,多瞭解社會、人生的意義,使之成為一個在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好學生,多從好書中吸取一些營養,做一個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作為成年人該多讀一點書,也會產生一些思考和對人生更近一步的理解,更能引起一些共鳴。對於引導孩子將來走向社會更能產生積極的意義和影響。

願我們多讀點書吧!

親子閲讀讀後感4

一個希望優秀的人,是應該親近文學的。親近文學的方式當然就是閲讀。閲讀那些經典和傑作,在故事和語言間得到和世俗不一樣的氣息,優雅的心情和感覺在這同時也就滋生出來;還有很多的智慧和見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課堂上和別的書裏難以如此生動和有趣地看見的。----梅子涵

我覺得,能感受文學魅力的人是非常幸運的`,在這點上,我們家的人都非常幸運,我們都愛看書,也傾向於選擇優質的書籍來閲讀。不可否認,現在的小孩可以選擇娛樂的東西非常多,不像我們小時候,有書看就很滿足了。所以家庭氛圍的影響非常重要。在家裏看書對我們來説是一種習慣,和吃飯一樣平常。去圖書館看書也是我們週末的常規活動。

這是環境的因素,另外對書籍的選擇也很關鍵。現在市面上的書籍琳琅滿目,也存在魚目混雜的現象,如果全部讓小孩自己選擇,可能會被那些類似《爆笑校園》的快餐書所吸引,這樣的話,書看得再多也很難實現我們所追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願望。所以我們還是會引導小孩儘可能多地閲讀經典書籍。這樣,慢慢地,慢慢地,就會擁有不平庸的眼睛,對美與醜也會有正確和獨到的見地。

美國詩人惠特曼有一首詩:《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詩裏説: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

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開的紫丁香,那麼它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雜亂的野草,那麼它也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

我們都想看見一個孩子一步步地走進經典裏去,走進優秀。

讓我們帶領孩子一起領略浩瀚書海的無盡魅力吧!

親子閲讀讀後感5

這本書充滿這神奇,我和孩子非常喜歡。當我和孩子閲讀時,孩子就對那些神奇的泡泡所吸引。講述了一個叫小梅的女孩吹出了很多很多的泡泡,而其中一個特別淘氣,它飄到了小寶寶的頭上,帶着它一起飄走了。我們讀到這時覺得這個小孩肯定嚇哭了,然而他在空中飄來飄去非常開心。一個這麼小的孩子在離開媽媽温暖的懷抱,又在這麼有着生命危險的.情況下沒有哭。真的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面對自己的生活要樂觀。

全鎮的人都在追着、都想救下泡泡裏的小寶寶。讀到這時,特別提到脾氣古怪的柯普夫婦一瘸一拐的走過來了。這個神奇的泡泡,讓這對老夫婦從一瘸一拐立刻變成了一路小跑,快得就像發射的火箭一樣,好像他們從來沒有瘸過似的。可以看出為了孩子他們忘記了一切,只在想快點追上那個神奇的泡泡。全鎮的人都在擔心寶寶的安慰,一個人接着一個人在追那個神奇的泡泡。人們的尖叫聲、嚷嚷聲奏響了一曲《齊心協力》之歌。

那些可愛的人想出搭人梯救小寶寶,就在這時淘氣包――阿貝出現了。他自己打起壞主意,爬到塔頂用彈打破了泡泡。我們讀到着的時候,在想這個場面太嚇人了,寶寶有生命危險。真沒有想到的是,小梅、泰寶等人沒有驚慌,而是立刻把波太太的牀罩抓了過來,為小寶寶隨時掉下來準備着。我覺得這些可愛的人,真的值得我們每一個學習。學會解決問題、做一個機智的人。

可愛的小寶得救了,回到媽媽温暖的懷抱,好幸福。全鎮的人度過了麻煩的一天。

這本書充滿着神奇,充滿着幻想,我想家長朋友和小朋友也一定會喜歡的,閲讀它也會有很多的收穫。

親子閲讀讀後感6

曾經問過很多人,你最喜歡的作者是誰?聽到最多的答案就是魯迅。我帶着欣賞打開了這本書。

書的作者是魯迅,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少年時代在家塾學習詩書經傳,喜歡野史雜錄和民間繪畫藝術。十三歲那年家裏發生一場很大的變故,經濟狀況漸入困頓,接着父親一病不起,是他飽嘗了冷眼的滋味,看見世人的正面目。

書中是魯迅想從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的作品,題材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是魯迅對自己過去生活的憶寫,在這些往事中,呈現出魯迅情感的`另一面:對於童年生活的珍愛,對於坎坷人生的珍重,對於親情、友情的珍視,對於鄉土之情的珍惜。它含蓄、自然、樸實的筆調背後充滿温馨的柔情,藴含着萬千情思,展示出一位有情有義的魯迅形象。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大多是用嫻熟的文學手法寫成的優美的散文精品。作者擷取那些難忘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動描述,選擇富有個性的情節和細節描摹人物神情心態,刻畫人物,使作品充滿濃厚的藝術氣息,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給人以深刻印象。如在《阿長與<山海經>》中,對於阿長的描寫,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雖然有些落後但卻十分淳樸的農村婦女形象。在《範愛農》中對範愛農的描寫,雖然着墨不多,但寥寥數筆,卻刻畫出了人物鮮活的神態。在《藤野先生》中對藤野先生的描寫,也十分精彩。

合上書,心裏由衷的覺得學到許多道理、知識。這就是讀書的魅力吧!

親子閲讀讀後感7

女兒上國小一年級了,本以為可能因為作業太多等方面的原因而與女兒一齊讀書的時間會減少,沒想到李老師個性強調親子閲讀,作為家長我感到個性欣慰。

女兒上國小前,就問我國小生與幼兒園小朋友有什麼不同,我告訴她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多事情要自己做,不能再依靠父母和老師了,而且以為我們家長就應比女兒上幼兒園要簡單一些,很多事情在學校有教師教孩子就足夠了,但親子閲讀,讓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女兒的教育需要我們家長與學校共同來完成。親子閲讀,更加融洽了我們家長與女兒之間的關係。女兒上幼兒園時,回家我們家長也會抽時間陪她玩包括主角扮演的遊戲,但在必須程度上都是女兒自己編的,而在與女兒一齊讀書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停下來模擬故事中人物來表演,與女兒討論各類人物的行為正確與否,增加了與女兒互動交流的機會,我們家長與女兒的關係顯得更加融洽了。

當然,作為家長,我們認為親子閲讀最為重要的.是為女兒養成了每一天讀書的好習慣,並且從閲讀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例如昨日,我與女兒一齊閲讀了一篇《小黃花的言與行》,我就告訴女兒遇到困難時就應抱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去應對,並針對她平時的類似行為提出了善意的批評,女兒很樂意地理解了,我感到這比單純的説教甚至大聲斥責的效果好多了。

總之,我們感覺親子閲讀不僅僅提高了孩子的閲讀潛力,增長了知識,同時也讓我們家長從親子閲讀中體味到教育子女的快樂、職責,以及對自身素質的提升。我們真誠地期望也十分樂意與李老師一齊將親子閲讀一向進行下去。

親子閲讀讀後感8

在前幾天,我剛剛讀完了《父與子》這本書。書中以漫畫的形式講述了一位父親與一位兒子,兩人發生的生活趣事,如:父親把自己藏在蛋糕裏嚇唬兒子;父親醉酒,給鏡子裏的自己剃鬍子;兒子用父親的光頭畫畫等搞笑幽默的事,這些事經常逗得我哈哈的笑,笑得我上氣不接下氣。

書中主要以生活中的小事寫的,我認為這樣很親切。但是讀久了,我也會發現書中的道理。

在有趣的`發明中,父與子在設計各種發明,有:象棋領帶、無頂的帽子、帶鎖的上衣等有趣發明。我十分羨慕父與子:為什麼它沒能設計出這麼多的發明?後來我才發現,這些僅僅是想象!我陷入了沉思:生活會中是不是也有像父與子一樣的人?

我想到了鄰居洋洋。洋洋有一次來我家做客,他見我在畫大公雞,也想學。於是,我一心一意,教他學畫大公雞。我一邊低頭小心翼翼的畫畫,一邊告訴洋洋:要畫好大公雞的肚子……下筆要輕一點……肚子要畫圓,不然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結果,我讓他畫大公雞時,他卻説他只是想畫,並不想畫。

後來,我把《父與子》這本書給他看,洋洋似乎也明白了,一心一意跟我學。最後,他畫了一幅很好的風景圖。我認為:做事不能只想不做,想做就要好好的,認真的做,堅持做下去就一定會成功。

《父與子》教會了我許多:要孝敬父母,要體諒父母,不能糊塗地辦事……父與子是一本好書,我決定要好好珍藏它,讓跟多人知道父與子的精神。

親子閲讀讀後感9

魯迅少年時期,家道中落,父親也一病不起。幼小的魯迅受盡譏笑、嘲諷,最後離家到南京求學,後又東渡日本學醫。在日本,魯迅遇到了令他終身難忘的一位可親可敬的一位解剖學教授,他的老師——藤野先生。本文主要是懷念、紀念他的。

藤野先生,“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黑瘦,八字須,戴着眼鏡,挾着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他不太拘泥於小節,但教學態度十分嚴謹,十分關心魯迅先生,有着忘乎國界的教學態度。“我”抄的講義,他一行不漏的認真批改了,用紅筆添改了;“我”畫的解剖圖,畫錯了一根血管,他認真的糾正了錯誤;他肯定“我”的一點點進步,細緻入微。熱情誠懇又要求嚴格。他的一絲不苟、嚴謹的教學風格,令魯迅先生念念不忘又心懷感恩。

在仙台,有一次,教室裏放映日本抗俄的紀錄片。曾經有中國人給俄軍當偵探,被日軍捉去槍斃。面對慘劇,一羣看熱鬧的中國人毫無感觸且神情麻木。這是魯迅先生深受刺激。他終於明白,醫治國人麻木的靈魂和思想比醫治肉體的痛苦更重要。

就這樣,從此魯迅先生棄醫從文,成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國文學的奠基人。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藤野先生,“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説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於是點上一枝煙,再繼續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親子閲讀讀後感10

暑假我和媽媽一起讀了《它們從哪裏來》,《藍精靈故事書》,《兒童百問百答——機器人》,這些書又好看又好笑,很有意思哦!

《它們從哪裏來》這本書告訴我們塑料是什麼,奶牛為什麼能產奶呢?還有真的有巧克力樹嗎?小麥是怎麼變成金黃色的麪包?用甜菜能製作出糖嗎?水龍頭裏的水是從哪裏來的?樹和紙有什麼關係?大米是怎樣長出來的?毛衣是用羊毛織成的嗎?這所有的`問題書上都會告訴小朋友答案,還有這本書很有趣哦!轉動轉盤,翻開摺頁,無數的驚喜都藏在不斷翻開的書頁裏,小朋友們,如果你們有興趣,讓我們一邊娛樂,一邊探索這個世界!

《藍精靈故事書》是講一羣可愛的藍精靈和格格巫鬥智鬥勇的故事,我覺得每個藍精靈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愛音樂,有的愛學習,有的愛寫詩,有的愛發明,還有他們也很聰明,還有個藍爸爸他年紀比較大了,他帶領所有的藍精靈做操,唱歌,建設漂亮的家園,和格格巫鬥智鬥勇,這本書很好看,也很好笑,我非常喜歡,天天睡覺都偷偷拿來看,不知道小朋友喜不喜歡看呢?

《機器人》的就更有趣了,它是一本爆笑漫畫書,主角是刺頭和肥貓,它們對機器人非常有興趣,它們兩個經常會嘲笑對方,而且肥貓很搞笑,刺頭總是知道奇怪的東西,它們也發明出了很多機械寵物,不過有時它們總是會搞砸事情。這本書還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機器人知識,比如説用鐵棍子做出來的機器人,還有機器人太陽,還有跳舞機器人、吃垃圾的機器人、西瓜型的士兵機器人,還有可以在太空飛的火車、無人駕駛潛水機器人,還有很多很多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很好笑,很有創意!作文

親子閲讀讀後感11

以前我也曾讀過《童年》這本書,但大概內容在記憶中已經很淡,這次“十一”放假期間,在孩子的催促下,我又與孩子一起捧起這本書從新讀起,心情真是久久不能平靜。

小説中的主人翁阿廖沙,三歲便失去父親只好跟着母親一起來到外婆家生活,外公又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兩個舅舅也同樣是粗暴自私的人,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是同樣。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裏,阿廖沙受盡了折磨和欺辱,無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那阿廖沙幼小的心靈會不會也被玷污?沒有,幸好他身邊還有母親、外祖母等善良正直人的存在,他們給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也是阿廖沙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因為外婆就是他的太陽。

和阿廖沙相比,想想今天的孩子們,他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多彩的、是沒有痛苦和煩惱的、更是無憂無慮的.,他們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中的皇帝;他們每天都能夠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裏聽老師講課。但擁有這一切,孩子們仍然不知足,不懂得去珍惜身邊的一切。

通過這次讀書,我以後一定會抽出更多時間同孩子一起多讀此類書籍,教育孩子用換位的方法思考問題,是他們懂得怎樣去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掌握知識,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通過這次與兒子共同讀書,更增進了我與兒子的溝通,讓我從與兒子一起讀書中分享他成長的快樂吧!

親子閲讀讀後感12

放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法國著名科學幻想小説家儒勒·凡爾納筆下的著名《格蘭特船長的兒女》,這部小説描寫了蘇格蘭籍遊船“鄧肯”號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個悠然的機會而到了兩年前因海事遇難失蹤的蘇格蘭航海家哈里格蘭特發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請求英國政府派遣船隊去尋找。可英國政府對蘇格蘭一直很歧視,便拒絕了爵士的請求,格里那凡爵士對英國的態度很氣憤,於是他組織了一支小型旅行船隊,親自帶隊去完成尋找格蘭特船長的任務,他帶着格蘭特船長的一雙兒女,環繞了地球一週,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於在太平洋的一個荒島上找的了格蘭特船長。

這是一個滿腹激情的'故事,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這是一種精神。

小説中,最令人敬畏的是格里那凡爵士無比堅強的毅力和他克服困難的勇氣,也是文中所體現出的堅強毅力震撼着讀者的心靈。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認爾東西南北風”。清朝著名書畫家鄭板橋所言足以看出毅力對於成功的重要性。

其實,我們的人生就如長跑,從長跑中我們不但可以感悟人生,更能享受人生。你別小看了開始起跑的那一兩圈,別以為那是多麼輕鬆,舒坦,它關係着你以後的速度。這正如我們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好的,終生受益,壞的,必然抱憾終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