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後感【精品】

來源:文書谷 1.97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目送》讀後感【精品】

《目送》讀後感1

龍應台的《目送》一共由74篇散文組成,取第一篇散文題作為書名。書裏,作者用真摯、細膩而又優美的文字,捕捉生活裏常被我們忽視或者極易消失的情景片段,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細細品嚐,你會發現,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也許是龍應台的《目送》為何受廣大讀者喜愛的原因吧。

我在讀《目送》時心裏總有一種酸楚,不免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因為在書裏,我隨時隨刻,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找到自己的曾經,找到我們沒人幾乎都有過的那一剎那,那一瞬間,這就是作者龍應台帶給我們精神上的靈動、震撼和共鳴。生活裏,幾乎每天都會真實的.演繹着書中那樣平凡而動人的情景鏡頭---目送、父女、母子、兄弟、姐妹、朋友。

“今天我們吃鮪魚”“媽,我不吃魚”“吃魚有益於健康”“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魚”……讀這本書不僅有這樣場景對話裏真實的感觸,深深的感動,更有對人生以及對生活的思考:我們應當為生命留白。

我們都知道,國畫中的“留白”,為審美思維提供了想象、品味、鑑賞的空間,也讓作品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和魅力。而生活中的留白,則是把自己交換給自己,停下匆匆的腳步,放置久已勞累的心靈,如閒雲野鶴一樣地逍遙,如山澗小溪一樣地自如流淌,讓疲憊的心得以舒心地休憩和修復,從而增加生命的質量。

然而生活裏,很多時候,房子、工資、成績……填滿了我們,使我們整日疲於奔波勞累,忙於應付。忙着事業,忙着生活,卻不知究竟為何而忙?浮躁的社會,忙碌的生活,矇蔽了我們的心靈,扭曲了我們的生命。我們是否留下時間想過,能與父母、親人相望的日子在一天天減少?難道要經歷最後的目送才能頓悟嗎?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們已然喪失了生命中的真諦,這時候,我們是否應該在奔波勞累之餘,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片空白,靜靜的享受生活呢。

正如書的扉頁所寫:“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成長時,父母已然老去。我們唯有停下腳步,多陪陪他們,多陪陪親人,時常送上一句寒暄,一杯熱茶,一個擁抱……

也許,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懂得珍惜,學會讓自己沉靜下來,純粹起來,為生命留白,讓父母有更多的目光落在我們的臉上,莫讓我們徒然地目送父母逐漸消失在那人生小路的拐角處。別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便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的事情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多麼閒適的生活狀態!,當我們覺得生活太擁擠、太喧囂、太華麗的時候,我們就應該要放棄和舍予,這就是為生命留白。留一點空白,去看看草葉花瓣的精緻美麗,聽聽蟲鳴鳥語的浸人心肺,去體會陽光、炊煙的輕柔舒緩,去領受雨水雪花的慈祥滋潤,還有音樂繪畫的出神入化、賞心悦目,友情愛情的銷魂蕩魄、感天動地。

為生命留白,在我們自己的世界裏種花育草,且用心灌溉,相信收穫的一定是世間最美好的心靈花園。

《目送》讀後感2

曾經,我一次次目送那些真正的文字隨着人性與真情的淡泊遠去。直至翻開《目送》的扉頁,縷縷書香撲面來,我的視野裏出現一個漸漸清晰的身影——她拖沓着疲憊的身軀,艱難卻堅毅地開始了追求親情、友情、愛情、鄉情的文化苦旅。——題記

(一)

目送。

一個詞,飽含百般情愫。

作者的記憶中的一次次目送,似乎交融着愛與痛。目送親人的背影漸行漸遠,目送父親的逝、母親的老、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目送花樣年華悄然流逝,目送純真的喜悦灰飛煙滅……從那時青葱歲月,當如今滄桑萬種,龍應台的眼裏,目送,是流水年華里刻骨銘心的記憶,是時光荏苒造就的必然。

到如今,歷經離別的龍應枱面對那一個個遠去的身影不再哀聲歎氣,而是嘗試着,平淡、沉着地蕩起一絲靜謐而安詳的微笑——

他走遠了,但我還看得見。看得見,便是幸福。

回首往事,幼年時候懵懂地看着身邊的事物如買了單程的火車票一般呼嘯着遠去,心裏流着天真的淚。現在,緩緩地仰起頭,目送着童年漸行漸遠,心中盪漾的竟是滿滿的甜蜜。

童年走了,背影被我留下。

喜歡《目送》,因為她的“看見”,那麼平靜,那麼深情。

(二)

有些時候,有些人,走了,才覺得,他在,該多好。

我們總是很少留意身邊,卻一次又一次把目光投向斜陽下那一個個漸漸遠去的身影,目送着他們與夕陽同歸。也許有一天,親人、朋友的英容會在記憶中模糊,而他們的背影卻清晰如昨日,因為我們曾一次又一次看着他們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心中湧上無盡的思念與祝福。

逝者如斯夫,生活留下了滄海桑田的痕跡。但是目送時的'那份堅毅與執着,未曾褪色。

喜歡《目送》,因為她的陪伴,那麼“固執”,那麼堅強。

(三)

沒有想到,目光會與那偶然間消逝的背影邂逅。

春天,目送白雪匿跡。

夏天,目送鶯燕飛遠。

秋天,目送秋水西去。

冬天,目送葉落歸根。

當親人走遠的時候,我目送他們笑容依舊,只是慢慢模糊。

當朋友離別的時候,我目送他們承載着新的希望起航,千言萬語只剩下了目光裏的祝福。有誰不會在目送中走向寧靜、走向深沉?

人生難得是歡聚,難忘今宵,你我同行,明日各奔天涯。但願相聚時,今夕歡欣猶在,昔日深情尚存。

喜歡《目送》,因為她的目光,聚焦了身邊的美,沉澱下平凡的愛。

(四)

有時,趴在窗邊,聽着馬路上人聲喧囂,我不禁輕歎凡塵俗世的雜亂,害怕自己會迷失在一片粲然之中。回憶自己漫漫成長之路,為了到達那花團錦簇的彼岸,我奮力奔跑着,幾乎忘記了——路旁,也有風景無限。

翻開《目送》,她輕輕地對我説:

“孩子,路很長,堅持走下去的,都是英雄。”

“孩子,路邊很美,奔跑的時候,別傷害了足下的小花。”

“孩子,再好的運動員也有跌倒的時候,你不僅要學會奔跑,還要學會怎麼包紮。”

“孩子,事物都是在變的,但你心裏的愛和美,是可以成為永恆的。”

我思索着,放慢腳步——原來,身邊尚留有暖意還未遠去:

年過花甲的外婆在廚房裏忙碌着,烹煮着我最愛吃的香葱炒蛋;

優哉遊哉的外公在花園裏漫步,順便和小區裏的老人們話話家常;

媽媽在客廳的木桌上製作着巧克力餅乾;

爸爸在電視機前指點國家大事;

走出家門,潺潺的小溪上閃耀着夕陽的餘暉。我目送着太陽遠去,默唸着:

愛,和親情,一直在。

真好。

《目送》讀後感3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龍應台的《目送》一書,字行間流露着讓人不禁觸景生情的感動與親情。而在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龍應台與父親之間的親情。

父親,是一位慈愛、關心女兒但又孤單,寂寞的老人。他全心全意地陪伴着女兒,但卻只能“目送”她的走遠。女兒由於工作的繁忙又或自己家庭的瑣事,不能陪伴父親,從以下這一段便可以看出兩者的矛盾。

“‘禮拜天可不可以跟我去開同學會?’他突然在後面大聲對你説,隔着正在徐徐關上的鐵門。鐵門‘哐當’一聲關上,你想他可能沒聽見你‘沒時間’的回答。”

讀完這一段,我不禁觸目傷懷,“大聲説”、“徐徐關上的鐵門”、“沒時間”等字眼,讓我觸景生情。父親想與女兒一起去同學會,唯恐女兒不願,直到最後才鼓足了勇氣大聲説,但最後仍遭到女兒的冷漠拒絕,在鐵門“哐當”一聲關上的時候,父親心中多麼失落與孤寂,這樣的場景直擊我的心房,讓我感到悽入肝脾。為龍應台父親難過的心情感到傷感,同時也為龍應台的工作繁忙感到無奈。是的,在現代社會中,有多少兒女也同樣如此為了奔波勞碌工作而不能陪伴父母,甚至不能陪他們吃頓飯?這種遺憾,也許只有年邁的父親才能體會吧。

而不珍惜年輕的時光,待到父親的油盡燈枯時,再想回頭挽回以前的點點滴滴,卻怎麼也回不去了。

“你要陪他出去散步,發現他無法從沙發裏站立起來。他的.身體微微向右傾斜,口涎也就從右邊的嘴角流出。他必須由你用兩隻手臂去拉,才能從沙發裏起身。他的腿不聽腦的指揮,所以腳步怎麼都邁不出去。他的手,發抖。”

這一段則講述了龍應台想陪伴父親出去散步,卻發現父親已不再年輕了,他變得瘦弱、年邁,甚至不能行走。“口涎從右邊的嘴角流出”、“無法從沙發裏站起來”、“發抖的手”都指向着同一個事實——父親已不再健壯了,父親年輕的時光已經逝去,他在慢慢走向生命的終點。龍應台可能想起,是時候該陪陪父親了,但當她回來時,卻只能“目送”着父親的離去了。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在《注視》這一篇中,有一段讓人傷感得落淚的字語:

“他的嘴不能言語,他的眼睛不能傳神,他的手不能動彈,他的心跳愈來愈微弱,他已經失去了所有能夠與你們感應的密碼,但是你天打雷劈地肯定:他心中不捨,他心中留戀,他想觸摸,想擁抱,想流淚,想愛……”

這是父親瀕臨死亡的時刻,死神在父親的身上環繞,他心中的確不捨,他想兒女、妻子、朋友、親人,而他失去的,是與你們感應的密碼。死亡像一把鎖,人們拼盡了平生的氣力渴望去打開,但父親卻失去了與親人們感應的密碼。那些悲傷的字句,真是透骨酸心。

龍應台的《目送》一書,是一本生死筆記,道盡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生死離別,它深邃、憂傷、美麗、傷感。親情的那些感人心脾的瞬間,真真正正地打動了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龍應台與父親之間的親情,或許正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年老父母親的願望,也許只是希望我們多多陪伴他們,放下工作,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們。多陪陪父親去散心;多幫幫母親的家務,別在“目送”父母親離去時,還抱有遺憾。

《目送》所傾訴的,也許就是這個道理。

《目送》讀後感4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龍應台

這篇文章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作為母親,龍應台敍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部分,作者作為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字裏行間沒有歇斯底里的情感,卻能讓人產生共鳴,體會到一種隱隱的悔恨與哀傷。我想作者是在用她的心酸經歷為我們還未曾有過悲傷體會的人們指點迷津。

由此我也想到了自己,七年級的暑假幾個要好的同學約好了騎自行車出去玩,大熱天的下午也不怕熱。途中經過爸爸做生活的工地,我隱約感覺到父親看到我並喜悦地和我打招呼,可是當時我也不知道是虛榮心作祟還是因為處在叛逆期。就是當做沒事兒人似的和同學們談笑風生地走了。我後來想,他當時看着我的背影是否感覺到很心寒呢?

後來,我開始住校了,也開始懂事起來。那時候大部分住校生都是蒸飯自己帶菜的,每個週三中午母親都會給我送一次菜,每次囑咐一番之後出校門,我就以最快的速度衝到教學樓的`最高層,望着學校外面通往家裏的那條公路,喘息着等着,我知道馬上就會出現媽媽騎車回家的身影,每當此時,我就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讓父母親過上好的生活。

大學第一次出遠門,爸爸執意要送我。學校一切都安頓好之後,爸爸説:”好,那我回去了!“我點點頭,也沒有説送他去火車站。在校門口目送着他的背影遠去,我呆呆地回到寢室。當時心裏就是有一種要跟去的衝動,於是我一路狂奔到公交車站,到了火車站之後給爸爸打電話,這個時候他已經上車回家了。我還裝着沒事兒人似的和他聊了幾句,掛了電話之後就開始哭了。説句酸的,其實不是沒有愛,只是缺少的是表達。

而今想想,自從讀高中之後在家的時間也很少很少,每次回家也只是一種短暫的停留。似乎也沒有辦法兑現心中曾許下的小小願望。時間長了,就浮躁、着急、懊惱、抱怨,漸漸地就似乎忘了其實我們背後那雙關切的眼神一直都在凝視着我們。不要説忙碌、不要談獨立,不要自私地只顧着尋找自己的方向。

想想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為我們喜悦的,是父母。

現在我們遠在外地工作學習,依然牽掛着我們的,還是父母。

懷一顆感恩之心,從微不足道的點滴開始做起吧。我們做兒女的要明白,雖然我們無法醫治父母身上的病痛,也無法阻止生命進程的客觀規律,但我們至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裏多陪陪他們,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

《目送》讀後感5

讀龍應台的書很早了,雜文、散文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深深被她那外表樸實無華但內心赤城火熱所吸引。她的文字,把人性本質和文學內核剝繭、刻畫得絲絲入扣,直指核心。她關心時事、熱愛和平,鍼砭時事,鞭辟入裏,不光是作家,更是位思想家、公眾知識分子,大家對她的評論是“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而我的感覺則是:如果説索爾尼仁琴被譽為是“俄羅斯的良心”,那麼龍應台可否説是“台灣的良心呢”?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主打温情牌,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分別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

本書的同名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為母親,龍應台敍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台作為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不由得想起我的點點滴滴。當我第一次踏進國小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出差離家時,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區的拐角。當我第一次上大學,父母送校後離開時我並沒有回頭,反而是馬上扎入新生火熱的報名中去;生孩子出產房,他們炙熱的眼神送來的温暖和關切,在得知父母雙雙得重病,去醫生辦公室代表家屬簽字時,那被迅速關在大門外焦慮的眼神……

打開郵箱,第一封郵件永遠定格在20xx年11月28日,那是爸爸在我結婚後給我發的一封信,題目是《女兒是父親的最後一個情人》這篇轉載的文章,結尾他寫道“音音,老爸沒有息,你知道嗎?在你結婚的那天晚上,老爸流淚一晚上啊!不知道別的女孩的老爸是否也是這樣?” 此文不能多看,每次光看到標題就已泣不成聲,一切也都盡在不言中,而此時,遠在天堂的爸爸不知是不是會常常透過天幕衝我温暖地一笑呢?

以前還不能完全體會到親人“目送”中飽含的深意,以為理所當然,但當父母都漸漸老去或去世時,曾經的點點滴滴會經常無意識地在浮現在腦海,年紀越大,浮現的時刻就越多……

我們總説自己已經長大,可是給親人們做過些什麼呢?我們注意過他們在我們身後的祝福和期盼嗎?我們感受到他們期待的眼神嗎?我們凝視過我們的親人離開的背影嗎?……

不要讓我們的親人也因我們而傷心和失望,不要讓那滿腔的祝福變成沒有主人的青煙,不要讓親人的目光從期盼變成傷感……

這就是真實的目送,這就是我在低低淺淺的文字裏讀出的感受。

目送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子女,那幾乎可以穿越時光的眼神指引着我們共同去經歷,一起去相互送別,一起相互慰藉,在這淺長而又深邃的日子裏,在親情的温暖中,在這茫茫的人海里!

《目送》讀後感6

多少書值得回味,多少情可以重來。人生是單行道,從起點出發,只有一個終點,舊時光回不去,但卻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記憶。龍應台的《目送》引發了我諸多的感慨,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目送》只是一件件小事的堆砌,最終建成了人生的大廈。

回首盡是繁華處,終是一人闖天下

露天場裏熱鬧而又喧囂,密密麻麻的一片人海,令人震撼。蔡琴的歌聲是一條柔軟的絲帶,拂過四五十歲的一代人的心,今晚的蔡琴一襲青衣,衣袂在風裏翩翩蝶動,鎂光燈閃爍,提問聲不斷,然而在繁華下,蔡琴是一個孤獨的人,正如她所説,你們聽了我的歌,卻聽不出我的故事。自丈夫楊昌德的去世,蔡琴便只剩下一人。而此時的沈中山卻躺在重症監護室,城市中的燈火與他無關,掌聲笑聲,歌亦與他無關。有時候人生不就是這樣: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闖。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從我們呱呱落地到我們慢慢變老,我們都只是一個人。

理不清的人間事,剪不斷的母子情

龍應台是一個外省人,教育是一條垂到井底的繩子,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繩子跳出井來,父母孤注一擲地將全部希望寄託在她身上,她從小便不被要求做家務事,但因為做了母親,她看食譜,做蛋糕,將孩子們的生活瑣事處理得井井有條,是愛讓她改變。當孩子長大,她又變成了個不會燒菜做飯的人,不懂得照顧自己,吃變質的食物,當安德烈教會她做牛排時,她説:“好,我學會了,以後可以做給你吃”,海風徐徐地吹,一枚濃稠蛋黃似的月亮在海面升起,正如安德烈的赤子之心,他所需要的是她的健康,而不是讓她做給他吃。母子情在書中散開,在我心中激起漣漪,因愛而成長,因愛而懂得,因愛而美好。哪怕母子分隔多年,時光依舊難擋濃濃的情感。

你忘記了世界,卻忘不了我

母愛是當她老年痴呆,當她分不清左右,當她不知道你是誰,但她依舊唸叨着你的名字。與母親打電話的.龍應台,第一句話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兒。”對方總是回答:“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母親忘記了全世界卻依舊忘不了自己的女兒,她與時代脱節不懂得洗温泉,她與記憶脱節記不清自己的兒女,活在一個人的世界裏默默記掛着你。母愛是年輕時您送我一次次遠行時朦朧的淚眼,感恩是您陪着我長大,我陪着你,慢慢變老的行動。龍應台的故事洋溢着親情的味道,悄悄潛入你的心,讓温暖綻放。

今朝有酒今朝醉,忘卻昔時烽火連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觸碰;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正如金門的歷史,今日金門旅遊興起,可誰曾想過這片土地曾沾滿了多少鮮血,1958年的秋天,這個小小的美麗的島在四十多天內承受了四十七萬枚炸彈從天而降。這裏的孩子,註定沒有在沙灘上嬉戲的權利,這裏的大人沒有見過家鄉的版圖,每天生活在恐慌之中。這樣的金門,你還有要去旅遊的慾望,或許當你踏入金門的一片森林時,你不知道腳下踩着的是什麼,是骸骨,還是地雷。

讀完了《目送》,我感受到最多的是情,也感受到了龍應台對政治與歷史的緬懷,一篇篇小故事被娓娓道來,一份份小感動充盈着我的心,在《目送》中,我找到了黃金屋,也找到了顏如玉。

《目送》讀後感7

離家時,你是否會回眸?

背影,

是離別,是開始,是傷感,是不捨,

但是,

我們又毫無可能的避免那一次一次的離別,

只能徒留他人目送。

《目送》包含了73篇散文,整本書由“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和“滿山遍野茶樹開花”三部分組成,描繪平凡的生活,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是幸福,是牽掛,是精神上的感動與震撼。

龍應台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牽繫着三代人的生活,在文中,作者為人母,為人女,她的每一次目送,都是悲傷的。一次次的目送,失去了孩子對她的依賴,失去了父親對她的關愛。我想,這部作品的目的之一,就是作者希望能通過她的經歷,指點我們繁忙之際抽空陪陪父母,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讀後感《《目送》有感》。

“生命裏有多少個漸遠的背影,有多少次不捨的目送。也許我們會低落,會惆悵。但這就是生命,無數的背影與目送串成了我們生命的起止輪迴。”我們的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會目送着自己的孩子蹦跳着離開,但我們很難回頭去張望,只因那份愛一直存在着。《目送》篇中,在兒子赴美學習的機場,“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不禁讓我們想到自己,每次離家,父母是否同樣期待過我們能夠回頭看一眼?讀書時期,按每年假期回家2次,每次30天,再計算和父母真正呆在一起的時間,又剩下多少?或許有人會説,我現在離家遠,以後工作了肯定常常回家,可你是否考慮過工作以後哪裏來的假期?工作後你人又在哪裏?別等了,常回家看看,或者帶父母來你在的城市玩,珍惜相處的每一天。

文中的骨肉之情很深很濃,足以讓每一個讀者都熱淚盈眶,淡淡的.文字,淡淡的憂傷,卻是深深的情。小時候,我們依戀父母,他們是我們的唯一;長大時,我們不由自主的遠離他們;年老時,即使深愛孩子,卻希望不被顧念。當子女能懂得這份最深的親情時,父母卻在歲月流逝中慢慢老去,正所謂不懂時擁有,懂得時失去,於是,出現感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你不敢去注視。”我們必須學會珍惜這份情。

母親的愛就像空氣,無影無蹤又無處不在,當我們終於長大,離鄉求學,在忙碌的生活裏,總會有一瞬間想起她。愛,就是夜裏突然餓了想起的味道,就是天冷時來自遠方喊你加衣的話語。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如作者所言“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不管我們在哪裏,試着做做撥通電話,定束花,買盒點心,哪怕一個微信紅包,都能讓她知道,我們是關心她的,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都做不了,時光從來不會優待每一個人,別等到來不及才去説我愛你。

《目送》讀後感8

是時間教會我們只能目送光陰流逝嗎?

是歷史告訴我們只能目送歷史蒼茫嗎?

以至於我們只記得目送親人遠去而忘了回望親情。

在文章裏,作者的兒子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時間無形的抵擋了母親的靠近,當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遠行企盼他回頭時,他只自顧自的離開了。

在我抱怨作者兒子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週末返校時,總要出現送別的情景,母親那不厭其煩的囑咐聲總要跟到自己踏上校車台階的那一刻。每次都是這樣,已經和母親説再見了,她的話還是會鋪天蓋地的過來。我越嫌她嘮叨她越説不停,我走的越遠她説的就越大聲,"記得每天都要吃維生素片"這是我每次進校車聽到的最後一句話。我有時甚至不懂事的認為母親的話像‘機關槍’,‘咻咻的掃來’,而我像是‘落荒而逃’。

我突然想起,我從來沒有一次回過頭,看着她説:“好的,我知道了媽媽。”母親肯定像作者一般“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和作者一樣“一直等待着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而我也和作者的兒子一樣一次也沒回頭,一次也沒有。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也絲毫不敢想象母親那是心中的落寞。只要是對你好的,哪怕重複過千遍萬遍的,母親也還會對你説。你以為她不煩嗎?她也會煩。原來不單是離別是需要回望,父母的心思也需要你的回望。

“一件事的畢業是另一件事的開始”,生命也是這樣,一個終點聯繫着另一個起點。或許母親在囑咐我的同時腦海裏會想起外婆對她離開時的囑咐,如同我身後的背影一樣,母親的身後也有一個背影。

外婆的突然離世,對母親來説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母親強忍着痛楚準備着外婆的葬禮,而父親帶過的一句話讓母親更加自責:“葬禮是給活人看的,人在的'時候不多孝順一點。現在人沒了,做些表面文章有意思嗎?”後來閒聊時,母親常和我提及:年輕時和我一樣,想要什麼就突然要了。也不管外婆辛苦,然後外婆就大街小巷的去找去買,現在你外婆走了,輪到我遇到你這個“小祖宗”。

我想母親和外婆也是這樣的,在母親成長的過程中。外婆對母親如同母親對我一樣百般呵護,但也少不了母親長大後對她一次又一次的目送,直到母親目送外婆離開。母親也有回望,也有感激,只是她總自責説晚了些。當我們在人生道路上行走時,千萬要記得及時回望,及時迴應那束渴望的目光。

龍應台説:“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便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不必追,生命的腳步是無法追逐的。但也不能忘記回望啊!對自己來説,那是一種學會感恩的發現,如同朱自清回望,看到自己老父親翻欄艱辛的背影。不知我們回望,有會發現一個如何艱辛付出的背影。對於父母來説,那一回望。則是內心對自己所付出的肯定,是內心不知名的喜悦與安心吧。

如果説目送是父母眼底止不住的淚珠,那回望就是替他們拭去淚痕的雙手;如果説目送是父母心底無聲的嗚咽,那回望便是使他們釋懷的安慰。回望永遠是目送最好的回答,感恩永遠是親情的回報。

《目送》讀後感9

老實説,作為一個孩子,我可能還未曾親自目送過其他人遠去,畢竟年紀還小,就算有過,也不會有過多麼複雜的情感,也不曾有過如此多的感概與思緒。

但是,被目送的經歷,我有過多次,不知為何,記憶中的一個個片段始終格外清晰,清晰到那一次離別的每一點細節,清楚到每一句叮嚀,一聲離別的話語,還有那一雙雙眼睛,那一雙雙目送兒女們離去的眼睛仍然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是目送兒女遠行的眼睛。

我總記得,每次稍遠或稍長的分別,比如去軍訓、去夏令營等,只要有條件,都是父母雙雙一起為我送別的。每次與父母分別時,父親總是默默地為我從車上取下行李後便又會靜靜地回到車裏,讓母親陪我走到大巴車上,而我與他的別離似乎也格外的簡短,短到有時我甚至還來不及去再與他道一聲“再見”,給他一個擁抱。可是我永遠忘不了,那雙最後望向我的寫滿並非都是不捨,而是一種鼓勵、堅定與信念的眼睛。我當然知道其實他內心會有更多的擔心和不捨,只是那一瞬間眼神的交錯給了我足夠安心,讓我感覺到什麼是後盾,讓我明白,我不止一個人。

母親每每也總會催促我早點上車,好找個靠窗的座位,別再暈車了,我也總會聽話,一個人拿着包走上車,挑個靠近窗户的座位坐下,然後再靜靜地多看幾眼媽媽的身影。媽媽也會快速地找到我的位置,然後同樣靜靜地看着我。

其實,我心中也清楚的很,在那平靜的目光背後,又是怎樣複雜的思緒,不捨、擔心、緊張、期待、信任、鼓勵,或許都有,或許還有更多。這天下的父母,又有幾個不是心疼兒女的呢?每個人都是在這種自相矛盾中經歷別離,逐漸成熟起來的。我衝窗外的媽媽搖了搖手,示意她快點走,畢竟她工作很忙,還要加班加點,她見了也點點頭,卻仍站在那裏沒有挪動半步,又朝我揮了揮手,讓我別管她。看着目不轉睛望向我的媽媽的眼睛,頓時,一股酸澀在心頭無限蔓延,親愛的'媽媽,你可曾知道,我怎麼捨得又怎麼可能願意離你遠去呢?

車子最終還是發動了,然後緩緩地駛離了,望向窗外,是一直在朝我招手道別的母親,哦,對,還有那角落裏那輛一直未開動的車子,父親還是沒走。車子越行越遠,母親的身影從漸漸模糊到消失。可是,我卻能感覺到母親目光的追逐,我知道,縱使我在天涯海角,您的目光也從未離我遠去,是吧,親愛的媽媽?

機場上,我打開了書,翻到了這篇名為《目送》的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淚水也忍不住悄然落下。爸爸媽媽,您們也如此嗎?也是在目送我的背影漸行漸遠嗎?您們也會目送我長大然後離您們遠去嗎?您們也會捨不得嗎?也會倔強地想我像小時候一樣留在您們身邊嗎?我恍然明白,原來目送並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宿命,我們總會有那麼一天,在目送中長大成人,然後目送我們的父母老去,目送我們的下一代長大。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着一次又一次目送,我們目送時間的流轉,目送歲月的遠去,目送一天一天來了又去.......我們根本不必追,因為,追不到。

後來,我逐漸明白,我們的一生啊,便是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10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孩提時看這本書,喜歡的是它入微的細節描寫和温柔靜好的語言。而今,時光在輕紗流霜中漸行漸遠,歲月在悄無聲息中變了容顏。我赴學離家,才覺光陰似箭,親人遠離。再度品讀《目送》,感慨萬千,早已淚眼婆娑。

《目送》是龍應台女士在經歷過至親死亡後提筆書寫的感悟,飽含滿滿的親情、濃濃的不捨。“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深邃,憂傷,美麗。輕輕翻開書,重寄一段過往。

曾經我以為,長大就是鮮衣怒馬,仗劍天涯。後來,在一遍一遍目送後,我恍然,長大還意味着獨自漂泊,心中牽掛。原來,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曾經,年幼的弟弟想我陪他玩,若我在寫作業、在看電視,甚至只是因疲倦煩躁便會拒絕他,讓他自個兒玩。後來,要離家時,看着他恬靜美好的睡顏,我只能深深地看着,看着,好似我在“目送”他。我只想將他的模樣連同我們朝夕相處的點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曾經,日子很長,只是陪在爸媽的身旁。昨天爸爸又做了糖醋魚,今天放學媽媽又給我買了小蛋糕;上週爸媽帶我去買裙子,這周又帶我去放風箏……童年歲月是那麼美好,讓人以為那段與家人相伴的甜蜜時光會一直延續。

後來,生命很短,山間果脯成養老枝椏。記得那個中午要離家,媽媽在廚房張羅了一大桌子菜,爸爸坐在陽台搖椅上,摘下眼鏡,微眯着眼,替我縫緊新校服的扣子。我看着廚房中媽媽微駝、瘦弱的背影,看着爸爸眯着雙眼,小心翼翼穿針的側顏……父母老了,我是多麼的不捨啊!可我只能看着,看着啊!

那天,要去車站了。下樓後一抬眼,媽媽站在陽台上,連連囑咐我注意安全。爸爸的車駛離前,再次回頭,媽媽還在那兒遠遠地張望。到了車站,我接過爸爸手中的行李,道別。檢票進站前,一回頭,竟還能一下子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看見了遠處的爸爸——他一直望着我,然後朝我招招手,笑了。

這些都是自己最深切的情感體會,怎能不對《目送》產生共鳴?

曾經,外公幫我種花,為我做糕點,教我念詩……我相信外公會一直呵護着我。後來,老屋裏堆滿白花,牆上的`老風扇吱呀呀地轉,唱着別離的歌。外公全身被纏上白布,旁邊是一副冰冷的深褐色棺木。我竟沒見到外公最後一面!我只能盯着那白布,深深地看着,看着。

曾經,我看着幫助了我的陌生人道別離去;看着幼時好友搬家遠去;看着畢業晚會後老師的身影淡去……我以為我們都會再相遇。後來,我看到一句話:相逢如初見,回首是一生。是啊,有些人,有些事,或許一生都無法再遇見了。

庭前,花開花落;窗外,雲捲雲舒。晨曦微暖,幾聲犬吠,就這麼靜下來了。緩緩合上書,合上一段過往。

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曾經,我們沒心沒肺,不在意時光,不知曉離別。後來,我們真正注意到過往時光時,便明白那最真摯的情感一直珍藏於心,只是那寸寸時光,我們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曾經……後來……有很多美好轉瞬即逝。既然醒悟了,我們更應把握時光,珍惜身邊人,心中夢,活在當下,不負韶華。

畢竟,一目送,一轉身,已是經年。

《目送》讀後感1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生命的注目禮——《目送》讀後感。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是龍應台散文集《目送》的開篇要義,也就是因為讀到了這句話,讓我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本書。

《目送》分為三個大篇章:“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講述了龍應台與父母、兒子以及朋友在生活中的小故事;“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是以小見大,對生活中很隨意的事物所激起的思考和感悟;而最後一篇“滿山遍野茶樹開花”則是通過日記體的形式,記錄了父親最後日子裏的身心變化。如果説是時間雕刻了我們的生命,那麼龍應台用文字為我們拭去了雕塑上的灰塵,讓我們更清晰的看到生死之門間的點點滴滴,而正是這份清晰讓我們明白很多事情只能目送,不必追,這是一種無奈,然而目送之間也充滿着喜悦的存在,生命就是這樣令人悲欣交集着。龍應台寫此書時,50多歲,所面對的是病危的父親,有些痴呆的母親和獨立而叛逆的兒子,書中用了很多對話的形式反映了家庭的交流,而這些對話讀來也讓人感慨萬千:“爸爸,是我,讀後感《生命的注目禮——《目送》讀後感》。今天怎麼樣?做了什麼?”“在寫字。禮拜天你回不回來吃飯?”“不行呢,我要開會。”……“是我,爸爸,今天好嗎?什麼痛?”“腳痛,忍不住吃雞,痛風又發了。”“不是知道不能吃雞嗎?媽媽不是不准你吃嗎?你偷吃的是吧?”……“媽媽,是我,爸爸能説話嗎?”“一天都沒説一句話。”“把聽筒給他,我還是試試看吧。”……“你是哪一位?”“我是你的女兒。”“你怎麼都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我昨天才去看你,今早剛離開你。”……“我發現一隻長尾山雉,興奮得指給華飛(兒子)看——他卻轉過身去,一個快步離我五步之遙,站定,説:‘拜託,媽,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來實在太尷尬了。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五歲小孩!’”我們從這些對話中一定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人生雖各不相同,但都大致如此,我也常因工作不回家吃飯;我母親也曾責備外公偷吃油條;我外婆也愛不停的講述幾十年前的往事;我爺爺彌留時也一天都沒説一句話;我也曾覺得我母親沒見過世面,一起出行很尷尬……這些都是我們眼中生命歷程的一部分阿,只是我們一目十行,甚至根本不入法眼,沒有向這些過程行注目禮,有時候想起來了往往已經來不及。

所以我非常慶幸自己在26歲的時候就讀到這本書,提前懂得了一些到時候才明白的`事,得以重新審視自己對於親人、朋友以及生命的態度,免得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至少在大家尚能互相清醒感知,目光尚炯炯有神的時候,讓對方明白這一段路上有我們的深情厚誼。我也非常希望自己的親人、朋友也能讀一讀這本書,加深理解,因為生命的目送是相互的,你目送着我,我也目送着你,若是能夠目光交處,會心一笑,一切皆瞭然於胸,我們的生命必將多一些寧靜安詳之美,少一些遺憾和追悔。

《目送》是一本深邃美麗的生命筆記,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龍應台用筆尖在夜空中為我們點上星星,發幽微之光,引人仰望沉思。讓我們記得打開這本書,記得生命的注目禮。

《目送》讀後感1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34歲做母親,自稱從此開始上“人生課”,這段話大概是她最深沉的“課堂啟示”。

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最平凡的母女兄弟,卻透出最深沉的人生思考,最深邃的滄桑。

讀《目送》,讓人不得不想到朱自清的《背影》。二者各有不同,《背影》是即將遠行的兒子作為男人,用內斂含蓄的筆觸描寫父親的背影,才恍然發覺,父親老了;《目送》中,作者既是被父親送至工作單位的女兒,又是送兒子遠行的母親,在交叉的角色轉換中體會到對時間的目送,在日益長大的兒子身上看到當年的自己。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温和的筆觸描寫了從兒子上幼兒園、國小、出國的一次次送別,字裏行間無不體現這作為母親的欣慰、幸福、失落,讓讀者感同身受。《背影》是兩代人的故事,《目送》是三代人的感動,所以,頗有些父母與子女易地而處,換位思考的味道。古人云:養兒方知父母恩。説的大概就是這種感受吧。

我想,這本書中一篇名為《同學會》的散文我定會終身難忘。因為一個讓我淚流滿面的情節。女兒陪年邁的爸爸去參加同學會,剛下樓,這位父親就牽住了女兒的手,女兒説:“我四十歲了,你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

他説:“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後來,女兒又很嚴肅地告訴他:“我已經五十歲了,你真的不必牽着我的手過街。”他説:“好。”到了過街,他的手又伸了過來。這個女兒,就是龍應台她自己。故事到這裏

還在繼續,直到有一天,一個個兒很高,腿很瘦很長的.年輕人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很認真地對她説:“我已經十八歲了,你真的要剋制一下牽我手過街的反射衝動了。”這時的她,龍應台,站在車來車往的馬路上,眼淚止不住地流。那個年輕人,是他呵護了十幾年的兒子呀。我想,那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體驗呢?作為母親的她,內心是怎樣的空曠和荒涼呢?是怎樣的失落和懊悔呢?作為母親的她,大概對當時牽她手的父親的心情感同身受吧。

物物交換產生了便利的貨幣,情緒交換造就了真誠的朋友,利益交換催生了必要的合作,各種形式的交換每天都發生在不經意的瞬間,那麼,社會身份的交換會發生什麼呢?父母習慣性地關心呵護,兒女不經意的冷漠排斥,是不是隻有在身份的交換中才會讓人有所察覺呢?有所感動亦或是愧疚呢?

可惜社會身份的同時交換不可能發生,它像所有的交換一樣,有一個“時間差”。如果時間差足夠小,也許可以彌補許多不經意的遺憾。如龍應台,在父親反射性的牽她的手時,她再也不説那一句傷人又傷己的話了,她

“像綿羊一樣”讓父親牽着手,一步一步走過去。但如果時間差過大,也許就是一生的遺憾。多少人,在初嘗為人父母的辛苦委屈後,想要報答父母時已經遲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目送》讀後感13

時間是一直藏在黑暗中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題記

當我第一次閲讀這本書時,很容易便是我聯想到了朱自清先生《背影》中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同樣是以人間親情為切入點,但龍應台的《目送》,帶給我們的卻不僅是一份血濃於水的感觸與温暖,更核心的還是一份對生命輪迴及其本質的深刻思考與深切關懷。文中的龍應台,是一位母親,同樣,她也是一個女兒,而她就是用自己兩種角色的目光,牽連着生命由起至終的整個過程,而那一個個背影藴積着得是那漸遠漸濃的至深親情。當然,對於這本散文式書來説,不可或缺的還有那作者的敏鋭,以及她文字特有的深情,字裏行間,溢出着的是與生命素面相對的真誠與理解。

本文看似隨性散漫,實則嚴謹縝密,構思精巧,形散神不散,文章開始敍寫“我”對兒子成長的關注,目送兒子漸行漸遠的背影,忽而筆鋒一轉,由母親寫到作為女兒的“我”眼中的父親緩緩消失的背影,及後來目送父親進入火葬場那一刻,前後的敍寫從表面上看似乎並無多大關聯,可實際上確有着內在的契合,作者在這裏敍述得是生命輪迴起止的過程,是一個生命的開始,是成長與自立,而對於作為女兒的“我”來説,目送着日益衰老的父親,這是以父親的經歷連接着兒子的生命軌跡,走向那生命的衰老與終點,而這看似散亂的行文中寫出的卻是人一生的生命情感歷程。在至親的注目中,人完成了生命的一切程序,正如樑銜所説:“散文,是一種深湛而美妙的藝術,它最大的特點便是‘散’,散得讓你無所適從,它是文學形式中的醉拳,看似醉,卻路數不亂,絕招暗藏。”也正是如此,這篇文章也顯得那般不同尋常。

靈悟的言語

貌似平淡的語言卻透着另樣的味道,發人深省,如文中“他們是幼稚園的畢業生,但他們還不知道一個定律,一件事情的結束,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這句話似寫出了兒子從幼稚園畢業要上國小的過程,事實上又何嘗不是一句生命的真諦,藴含了生命必然的成長過程;生命就是這樣,一個終點必然聯繫着另一個起點,另一個起點再走向終點,終點再走向起點,如此輪迴,周而復始。作者就是把自己對生命的體驗雜糅在敍述性的語言中,使平凡的語言也閃現出了靈性的光輝,具有內在的張力,這,也不正好實現了她對散文語言的.主張。散文不應戴任何面具,主題,語言和個人心靈美感是散文非常主要的三要素,最好的散文是洗淨所有的語言污染,找回語文本來的靈性,把真正的生活融入進去。

深刻的意藴

寫實的手法——選取了我們日常生活司空見慣的事,作者卻進行了深度的思考,發出了自己獨特的聲音,別有境界,如文中無論是”我”手牽手送兒子上學,在穿梭紛亂的的人羣中,目送兒子的背影消失在門裏,還是兒子長大後,我仍只能遠遠的看着他的背影,進入不了他的內心等等,這些生命實景寫生,每日都會在我們身邊或身上上演的情節,被作者以冷靜的態度審查後,就有了自己的想法,體會到了另一種感悟,正如當代散文家劉亮程説:”作者都是通過自己接近人類的,但在此之前,他首先要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一個有價值的作者更要關注的恰恰是生活中那些一成不變的東西,它們構成了永恆。”的確,就是這些造就了《目送》。

至此,我想起了前蘇聯文豪高爾基曾説過的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在交流。”而在我看來,《目送》就是這樣一本值得交流的書,因此,我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與它交流交流,收穫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感悟。

《目送》讀後感14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喜歡龍應台了。透過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時刻不同心態的書,一點一滴地觸碰到,她豐富細膩的內涵。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樣桀驁而犀利,用鋒茫畢露的文字,呼籲國人為保護環境而努力,為社會腐敗而憤怒。

《孩子你慢慢來》中的她,是那樣慈愛而温柔,用一個母親的赤誠愛意,温暖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步,給安德烈和飛利浦一個沒有遺憾的童年。

《親愛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樣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時,用理性的頭腦,謹慎的文字傳達自己的關切,為他分擔成長的煩惱。

而今的龍應台,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讀完《目送》,忽然想起幾天前車站的一件小事。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説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脱,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回想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則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在乎他們的點點滴滴。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15

提起《目送》,最有名的莫過於這段:“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可我卻不喜歡這樣的心酸:為什麼不能一起走呢?一定要留下一個在原地,所以一定是我不是你?

直到後來。

原來是因為怕自己會想念,所以寧願離開。多無奈。

但有時候牽掛是忍不住的啊,你在不知不覺間心就飄了我身邊。

牽掛牽掛,牽腸掛肚。

可我現在漸漸長大,膩煩於你的牽掛,認為你大可不必如此擔心,我已經不是小孩子。

想着想着,思緒便無邊際無目的地蔓延開去……

於是再後來,我看見你老了也累了倦了,再也不會像從前一樣囑咐我這些那些。

而我居然不習慣。少了你的牽掛,似乎缺了什麼很重要的東西。曾經沒感覺,那是因為擁有,所以不珍惜、不在意;失去以後,才發現你融入愛的牽掛,已經一點一滴滲透了我的日子,沒了它,叫我如何安心。

作者的母親,則患了老年痴呆。她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認識了,卻一直唸叨着女兒的乳名。她居然還能記得。那是病之前殘存的記憶啊,如同被蟲啃過的葉子,儘管不完整,卻依舊有清晰的脈絡……

散漫的思緒被驚了回來。

我明白,牽掛在母親的生命裏,已經潛移默化成一種習慣甚至於一種本能,她沒有辦法不去想我念我。

幸好我還是在現在,沒有再後來。

可依然覺得心驚肉跳。

因為知道她一直在那裏,知道她會在家裏等我,知道她不捨得罵我打我對我嚴厲,就有恃無恐着,肆無忌憚地任性撒嬌發脾氣,索取着她的容忍、寵溺以及耐心。所以我從沒想過,如果有一天,她不認識我了,或是不在了,我該怎麼辦?

記憶裏的母親是一個很戀家的人,在有了我之後,戀自己家,也戀父母家。

“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嗞嗞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後捂住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掛號拿印章來’……”

這樣温馨的場景,一輩子只有一次,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能重來。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萬一有一天,她回不去了,我是不是也要開始牽掛,害怕她找不到了?

於是我才醒悟,平日裏讓我厭煩的母親的叮囑和關心,其實就是她的.牽掛。可我卻毫不留情推開她關切的手,這樣的我實在是不夠成熟不夠懂事,居然沒意識到母親的牽掛是這樣珍貴。因為時間有限生命有限,她終究會走,終究會不能再牽掛。

所以我,是不是也該學會去關心她,不辜負了那份真摯的牽掛?

答案是肯定的啊。

成熟懂事後的你離她那麼遠,母親能給你她不忘的想念——牽掛已很好,其餘的,也只有你回報的感情,才同樣重要。

不論身在何方,母愛就是不顧一切、跨越千山萬水也要來到你面前的温熱牽掛,所以請你,千萬別辜負了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