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課總結 (15篇)

來源:文書谷 2.65W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磨課總結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磨課總結 (15篇)

磨課總結 1

時間流走的真快,轉眼暑期遠程研修到現在的磨課半年時間過去了。回顧半年來與音樂組各位老師的共同學習,通過對課例的打磨,探討了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現總結如下:

1、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能圍繞自己設定的課題來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突出,採用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比如老師用黃燈和紅燈這一孩子們熟悉的生活現象,把不同時值的休止符形象化、具體化,由此突破了教學難點。

2、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整堂課都給學生營造音樂的氛圍,給學生們充分的練習機會,並將教師的講解換成多媒體的呈現,加深記憶。這一切都是很符合國小生的特點,充分吸引每個學生的注意力,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其中的感覺,積極參與,積極思考。老師能抓住兒童好奇心強的特點,把握時機,把學生帶進喜聞樂見,貼近兒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老師的"敲鑼鼓"導入新課,吸引了學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注意學生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採用歌、舞、圖片、遊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上課、下課利用音樂。既使課堂開始和結束有序,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音樂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很感興趣。

4、知識與技能的培養:

能聽辨打擊樂器的音色,如:強弱、長短不同的音。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的.初步技能;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表現活動中運用樂譜。

5、體現了教師的親和力:

老師還很注意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隨時用肢體語言,表情,以及誇獎鼓勵的語言給學生以暗示,既可以掌握課堂的節奏,給每個同學以練習和表現的機會,給學生被關注的感覺,與學生保持親善友好的交流關係,教師的語言充滿了親切感。老師在一節課的各個環節中有許多次鼓勵學習的言語和動作,給學生很大的自我效能感。比如,於老師上課時始終面帶微笑,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和安全感。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時,做對了説"我真為你高興!"或"你真了不起!"這些語言已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師生間形成了一種默契,這是課堂教學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有效保證。

整堂課體現了於老師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基本功紮實,重視學生學習動機、興趣、習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養,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學目標達成度高,教學效果好。學生會學,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

寶劍峯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一次次紮實而規範的課例打磨中,磨礪出團隊教師創新思維的火花;磨礪出團隊教師合作交流的默契;磨礪出團隊教師研讀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在一次次紮實而規範的的磨課反思中成長、進步。

磨課總結 2

光陰荏苒,一轉眼一個學期又已結束,回顧一個學期來語文組的磨課工作,有耕耘,有收穫,有欣慰,有滿足,也有不足。一學期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簡要小結如下:

一、校本磨課繼續紮實

本學期我組的磨課活動仍然結合我校的“四步走”作文品牌進行,並以此為主題。作為教研組,我們深深地感到,教研組應該始終站在改革浪潮的前頭,為學校的語文教學,為推動學校整體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發揮教師集體的智慧和才能。因此,本學期,我校語文教研組繼續深入開展校本磨課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紮實上課。磨課做到:結合新課程理念,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革新;結合課題研究,注重成果的推廣應用新。評課做到:上課教師説課、聽課教師議課、骨幹教師點評。真正做到“人人蔘與,人人思考,人人發言,人人受益”。

二、區域磨課由點及面

區域磨課豐富了磨課的形式與內涵,較好的發揮了自身的作用。本學期,我們組參加了吳林教研室組織的區域磨課。由我組的任昭麗、趙慧慧以及賈曉麗老師執教的三節課。在評課過程中,其他學校的老師積極踴躍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進行了深入的研討。此次區域磨課活動,使我們對我校的作文品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無論是執教教師還是評課教師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益。

三、網絡磨課發揮實效

本學期的`網絡磨課分兩部分,一是按照磨課計劃所進行的網絡視頻以及名師教學實錄的觀摩,二是20xx山東雙對接遠程網絡研修中的課例打磨。無論是哪一種內容的網絡磨課,我組力爭把此作為一項重點進行落實,以最大可能的發揮網絡磨課的作用。

1、本學期我們主要觀磨了網絡上一些優秀的作文教學視頻,如《孫文吉老師執教的《寫一個熟悉的人》,以及專家、名師的課堂實錄,如《管建剛作文講評課實錄》。通過觀摩、閲讀,我們更新的觀念,並嘗試學以致用,借名家名師的經驗,完善自己的習作課堂。

2、在遠程研修的課例打磨中,我組青年教師胡修珍代表我們組執教了《九色鹿》。這次打磨上課,從教學環節處理到課堂語言組織,執教老師都把握得非常到位,教學過程十分流暢。我們在感歎之餘也多了幾分思考:一堂好課的誕生除了上課教師的付出之外,離不開諸多老師共同的努力,這堂課確實體現出了集體智慧和個人主體悟性。細想,課例研磨的每一個環節,老師們總會有很多的想法和不同的見解,一個細節都要反覆琢磨,一句評價也要不斷推敲。磨課讓老師們被捆到了一起,每一輪嘗試下來,大家都要細緻地分析問題,尋求對策,思想不斷受到碰撞,研討氣氛異常活躍。

課例打磨將經驗、理論、實踐融為一體,讓我們學習、設計、教學、反思;再學習、再設計、再教學、再反思;繼續學習、繼續設計、繼續教學、繼續反思,磨出了教師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師提升教材的高度,磨出了教師創新思維的火花,磨出了教師合作交流的默契。讓教師工作方式由封閉走向了開放,個體的行為變成了羣體的行為,潛移默化地感染着教師的教研行為和價值取向。

磨課總結 3

這個學期我們學校組織了磨課活動。通過活動我受益匪淺,汲取了老師們的精華也認識到上課中的不足。細細反思取得以下幾點感悟:

一:深入鑽研教材是上好課的基礎

教材是教師呈現教學藝術的依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抓住核心目標、分清主次。磨課的過程首先就是對教材理解的辯論,同組教師對相同教材見仁見智的理解。通過本輪的磨課我對教材的理解進一步加強了。

二、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是上好課的前提

有人説:好課是“磨”出來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磨”課的時候,一般的做法是先讓執教者自主設計一種教法,第一次試教後,執講者要對自己本輪磨課進行反思,聽課者進行討論。我們組要求聽課者把發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來教,我會如何教”上,

各種教法一一亮相,找出本輪磨課中的教學“亮點”,認真分析,進一步完善,促進教師開課的信心和熱情,營造和諧的教研氛圍;也可以讓其他教師抱着“找刺”的心理,滿腔熱忱地幫助同仁指出毛病,良藥苦口利於“行”,分析原因,找出對策,以促使執講者開拓思路,誘發智慧,促進反思,改進教學行動。執教者再次從上課的各個環節進行反思和自我診斷,吸取各方意見,把別人的教育經驗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在不斷的磨練中,教師自然會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課應該考慮到的各

種因素。如此往復下去,何愁教學水平和教學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三、豐富教學手段是上好課條件

一節好課不應該脱離教學實際,教學手段不應該過於花哨,教學評價不應以是否運用多媒體一票否決,這是毫無意義的。通過考查試教的效果,我們能明顯地看到這堂課所運用的多媒體課件在數量、質量以及展示時機等方面存大的問題,進而為執教者更好地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度”。

每一次的公開課,執講者總會花大量的時間製作精美的課件,這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更讓課堂蓬篳生輝。但有時不免做得花哨。但試教磨課後,發現了這個問題,那麼,以後的課件製作中,就會注意這方面的製作弊端。

四、學會精益求精是上好的關鍵

磨課是一個艱苦的反覆修正的過程。在磨課中,先通過自己的學習,吸取精華,加以改造,靈活運用於該課教學及教研之中。對自己的説課、講課認真回憶、思考,向大家簡析自己該課教學的優點和缺點,對某些重要問題作簡要説明,提出某些問題請大家討論,並虛心聽取參與教師的評議,對參與教師提出的問題和意見作必要的解釋,要作好記錄,發現失誤,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總之,磨課活動促進了每位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了個人業務水平,今後我將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磨課中去,不斷地歷練、完善自己!

磨課總結 4

我們研修2組的數學老師們在組長張**老師的帶領下,認認真真的進行3周的探討與交流,終於完成了三年級數學上冊《筆算乘法(不進位)》的磨課過程,雖然很苦很累,但是經過了3周的歷練,在專家和老師們的集體智慧下,我這個普通的一線教師,還是覺得自己明白了許多以前從未深究過的東西,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以後應該努力的方向。

首先,深層次的研究了計算教學中,算法和算理結合問題。

以前的計算課教學,雖然也認真的看了教材,但是對於算法和算裏的結合,非常的淺顯,往往注重的是算法,可是至於為什麼這樣算,學生還是含糊説不清楚。經過這堂課的研究,我才真切的知道,算理是算法的基礎,只有明白算理了,學生才會之所以然。本節課,有效的使用了點子圖,通過圈一圈,畫一畫,説一説。讓學生經歷算法多樣化,開闊了學生的思維,然後優化出簡單有效的算法,再對照點子圖,説説這樣算的原因,使抽象的算理有了具體形象的依託,學生表達起來也就簡單的多了,避免了空洞的説教。

其次,課堂教學中學生交流反饋問題,要突出層次性。

平日的教學,自己有些隨意,對於課堂教學的細節問題,思考的有些欠缺,也就出現了不少問題,在學生交流反饋問題上,因為老師走到學生中間瞭解的甚少,所以,在學生的交流反饋上,缺乏一定層次性,也就顯得課堂有些亂,同學説過的問題,不停有重複回答問題的現象,使課堂低效了。通過磨課,我學習到了要走到學生中間,真正的和學生融入到一起,瞭解學生的學情。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交流反饋時,突出層次性,先呈現給學生的是什麼,心中要有數,這樣學生的認識才會慢慢的有條理性,突出教學的重點,本課中,先呈現給學生的加法計算的方法,然後轉化成表內乘法的方法,最後是拆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的方法,然後將重點放在這種方法上展開,學生一步一步認識到了哪種方法最好,算理在這期間也就慢慢了解了。

再次,教師語言錘鍊問題,應該反覆推敲。

在這之前,總覺得自己的教學語言還是比較簡練的,可是其實這存在着很多問題,語言的.前後銜接連貫問題,是否有多餘的廢話?學生回答問題時,課堂評價是否到位,是否給學生正確的引導?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本節課的第一堂課時,自己的教學設計與學生的現狀不符,課前的種種預設,還是沒有預設到學生會列豎式,所以自己有些無措,但是下來後仔細想一想,即使這樣,這堂課還是可以進行下去,抓住學生為什麼這樣列豎式展開,相信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契機,而我抓住問題的核心,在我的問題下,學生跑偏了,所以語言的很重要,直接引導了課堂的方向問題。

很感謝學校領導和研修2組的全體老師,他們為這節課獻計獻策,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和我探討,給我指點迷津,讓我在不知不覺中我慢慢成長了,提高了。今後我一定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鑽研教材,嚴肅課堂教學,使自身得到更大的進步!

磨課總結 5

在研修中幸福成長-國小語文研修組磨課研討總結 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理念老師們雖能脱口而出,但真正落實起來卻很難,尤其在低年級。本次我們選取了“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怎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識字寫、字並積累運用語言”這個主題進行研究。在沈教授、張教授、畢校長以及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羣組所有老師迎難而上,通過對課例進行三次設計兩輪打磨,對研究問題有了很大的突破。整個研修過程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一以貫之追蹤問題,課例改進明顯

首先,本研究專題,是根據新課標理念,並彙集了羣組成員教學的困惑、問題後產生的,來源於老師們的教學困惑。然後,以劉小露老師執教的《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為例,多次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辦法。在整個磨課過程當中,緊緊盯着“低年級怎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如,這篇課文中“我”想變的事物很多,但“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課文的重點,為突出教學重點,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課例打磨後,就把第2—4小節的教學合併施教,採用小組合作、練習朗讀和質疑解疑的方式略處理;把教學重點放在第5 小節上,突出了大大的荷葉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情感體驗,同時,進行誰來了,怎麼樣的句式訓練。在觀課、評課環節,觀課點又是圍繞“發揮低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這一問題展開,設計了“學生參與度”、“師生活動所用時間分配”、“教學目標達成”等幾個觀課量表。在課後研討中,又對問題解決的效果做出針對性分析,最後,每個老師針對研討主題中的三個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反思總結。因此,整個課例研究是老師們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聚焦學生,生成學生學習

1.基於學生的問題組織教學 一節好的語文課,應該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快樂讀書、敢於質疑、大膽交流。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要尊重學生,研究學生是怎麼學的,尋求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備這節課之前我們在思考,如果讓學生們來讀這個文本,哪些地方是他們可能讀得懂的,哪些地方可能讀不懂?為此我們進行了前測,瞭解了學生的問題,都是對詞語的不理解。為此根據這一特點,在課上老師就安排有質疑問難的環節,引導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以學定教。“穿梭”“清凌凌”“嬉戲”等詞語都是由學生提出來的。教師只是鼓勵他們互相幫助,解答疑難。在此基礎上,恰當運用圖片,並作準確簡潔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本課新詞。

2.根據學生的興趣設計活動。

這節課65.9%的時間是學生聽説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比較好地摒棄了低年級那種看似活躍的一問一答式教學。並且課堂上以學生活動為主,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有個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有合作朗讀、詞語質疑、句式訓練表演、以及猜字遊戲等,都緊緊圍繞低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識字和朗讀展開。比如,進行第一次試講中,教學設計是引導學生學習1-4小節時,讓學生提出喜歡哪一小節就來美美地讀這一小節,讀一段學一段,一節課講下來總覺得教學手段重複、單調,而且學生的注意力學着學着就下降了。後來,通過不斷打磨,我們採取了略讀1-4小節,重點指導第5小節的做法,增多學生聽説讀寫的機會,先讓學生們快樂地、自由地讀一讀詩歌,再讓他們提出自己讀不懂的問題,由學生互助解答,再由老師點撥的做法。我們發現,學生的小手更多地舉起來了,小嘴巴讀得更有勁頭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了。 3. 心中有學生,跟進練習到位。如,在讓學生劃出“我想變什麼的.詞語”以及“指導書寫”時,都讓學生再次修改、練寫,糾偏改錯,做得紮實有效,不流於形式。

總之,我們根據學情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來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由不會到學會,學得輕鬆,學得投入。

三、團隊成員主動參與,在磨課中幸福成長

從接到任務開始,所有團隊成員全身心投入,定計劃、備課、磨課、發貼、觀課,用研究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在研修的這兩個月中,過程是艱辛的,是一個不斷否定自我的過程。我們有過眾説紛紜,彷徨迷茫的的焦灼期,但是羣組教師沒有放棄,在不斷嘗試中,硬生生的創出了有我們自己特色的課例設計。執教者劉小露老師從研修開始基本上就沒有了休息日,悶在家裏安靜思考。特別是在第二次教學設計沒有突破的瓶頸期時,劉老師面對試教的屢次受挫,能夠堅韌執着,潛心研究;羣組教師也克服了很多困難,對於研修不離不棄,學校春季活動特別多,羣組教師基本上都是班主任老師,他們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學任務和班級管理任務,放棄自己的空堂休息時間,一起陪着試教老師聽課、議課,錯過了午飯時間都沒有覺察;“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經過近二十稿的反覆修改,羣組的每一位教師都在“磨課”中得到了成長,教學理念發生變化,教學行為跟進改善。

四、過程比結果重要

記得研修的開始,參加研修培訓的時候,教授就對我們説,這次我們的任務不是追求最後要出一節多麼精彩的課,追求一個完美的結果。我們的任務是要體會一詞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這樣的一次經歷,讓每個老師都參與其中,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如何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如何解決問題。現在回想整個過程,有很多難忘的鏡頭,發現問題時候緊鎖的眉頭,共同討論時的激情飛揚和頻頻點頭,解決問題時的會心微笑……這一幕幕都那麼讓人留戀,充滿魔力和誘惑。正是這種發自內心的快樂,讓我們化辛苦為快樂,在艱辛的歷程中,收穫一份快樂而充實的心情。

通過本次研修讓我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台上重審語文教學,對今後的語文教學改革有了明確的方向。我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細細咀嚼,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讓我們一起收穫,一起分享專業成長的快樂吧。

磨課總結 6

我們組《植樹問題》的課例打磨過程已接近尾聲,在磨課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研究如何運用一一對應,建立植樹問題模型。研究如何設計數學活動的生活化,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靈活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這一專題有以下四大特點:

一、磨課的過程緊張忙碌高效。

回顧整個磨課過程可以看出,我們研修組在指導老師楊麗老師的引領下,經歷了一個科學而規範磨課的過程:首先,確立研究專題,制定磨課計劃;接着,梳理教學內容,選定執教課題;然後,全組進行課例打磨;最後,整理觀課資料,做好磨課總結。整個過程,我們組的每一位老師積極投入、坦誠相待,相互評議,相互學習,相互交換意見、心得、體會。我們的每一位老師不管是年齡大的,還是年輕的他們都辛苦着、忙碌着、收穫着、耕耘者、幸福着、快樂着正如老師們一篇篇的“磨課總結”中寫的那樣、、

二、課例打磨的過程穩步紮實。

反思“植樹”的磨課過程穩步而紮實。

首先磨課開始首先帶領全組學習磨課流程操作以及理論學習。通過相關理論和操作流程的學習,指導研修實踐,規範磨課行為。第二規範磨課行為。在磨課理論的`指導下,我們組經歷“三次備課兩次打磨”的磨課過程,而且每次觀課活動都做到:召開課前會議,確立觀察維度,落實教學目標,進行課後研討,反思總結提高,撰寫觀課分析報告。在在一次次的打磨過程中教師們營造了濃郁的教研氛圍,促進了教師成長,磨出教師的創新精神。

三、有效構建“植樹問題”的數學模型

研究中,我們以“植樹問題”為課例,通過對“植樹問題”的課例打磨,探討了一條構建應用問題“數學模型”的根本途徑:“植樹問題”的解決過程即“植樹模型”的建構過程。教學“植樹問題”時,遵照“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理念,我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第一教學環節:創設生活情境,發現提出問題這是“建模準備階段”;第二教學環節:自主整理信息,探究解決問題這是“建立模型階段”;第三教學環節:應用遷移拓展,體驗數學價值這是“運用模型階段”。由此可知,“植樹問題的解決”和“植樹模型的建構”相依相惜、形影不離。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建構“植樹模型”,在構建“植樹模型”的過程中解決“植樹問題”,實現了“模型構建”與“問題解決”的和諧統一。“數學建模”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結果,又是一種數學思想方法。主要價值在於:引領學生經歷“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數學建模過程,培養建模意識;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問題解決過程,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形成解題策略,積累解題經驗,獲得數學思想方法,寓“四基教學”於“模型構建”之中,實現“四基教學”與“模型構建”的和諧統一。

課例《植樹問題》,我們設計了一明一暗兩條線:明線是指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活動經驗,即“植樹問題”的本質內涵、分析思路、解題方法、數學模型等;暗線是指數學思想方法,即解決“植樹問題”時,學生運用並形成的模擬與實驗、操作與畫圖、摘錄與列表、分類與比較、綜合與分析等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策略,及其數形結合、數學建模等數學思想方法。這樣,將教學

“數學四基”有機地融合於解決“植樹問題”之中,在解決“植樹問題”的過程中,落實“四基教學”,突出“思想方法”,實現數學“四基教學”的和諧統一。

四、設計數學活動的生活化,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靈活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

研究中,我們以“植樹問題”為課例,通過對“植樹問題”的課例打磨,探討設計數學活動的生活化,應用植樹問題的模型靈活解決一些相關的實際問題。課的導入階段設計了活動,採用讓學生觀察手指的方法,在談話中讓學生清晰地看出手指的個數和間隔數之間相差1,使學生初步感知間隔數和植樹棵樹的關係,為新知的學習埋下伏筆,這樣導入還附有生活性,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透着數學的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的探究階段,採用小組合作研究去發現間隔數與栽樹棵數之間的規律,讓學生身臨其境的看到了間隔與棵數之間的關係,輕鬆地突破了難點,而且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與生活是緊密相關的。這裏的多媒體幫助胡老師輕鬆地突出了重點,而這樣的收效是其他任何教學手段所不及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磨課總結 7

教學生涯中首次參加這麼精細的磨課活動,收穫頗豐,感慨良多。 深刻明白要想磨出一節好課,需要經過無數次的試教、研磨,進行不斷的修改。通過備課研討、修改教案、觀課評課等一系列教研活動, 我感受到集體磨課的巨大力量。我珍惜每一次聽課以及與研修小組老 師們交流的機會,尤其是聽了劉老師對自己上課的反思及聽課老師們 的評價,使我有許多的感想和收穫。下面談一談我在磨課活動中的認 識和思考。

一、找準結合點,讓學生主體參與學習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曾説:“影響學習的最主要原因是學 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 通過對教案的反覆修改,讓我深切體會到只有充分關注學生,突出學 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

二、強化主體意識,培養探索精神

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低起點,多層次的訓練,真正使每一 位同學的智能得到發揮,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 要按照學生的認識規律組織教學,面向全體設計問題,給學生創造思 維的情景,就是要圍繞學習的主線去開展教學,在學生的認識情趣、 主觀意識中去開發課堂。

三、注重評價研究,增加課堂活力

新課程呼喚充滿活力的課堂,提倡“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評價。 國小生非常看重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評價語言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 極性、主動性;教師的評價要做到語言簡潔,客觀具體,要能讓學生 清楚的看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對學生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既不能 一味的肯定,也不能一味的批評,要讓學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 的,哪是對的,哪是錯的,錯在何處。

四、加強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劉老師的課堂根據學生學習的規律和年齡特點,通過教師的“教” 和教師的“導”,把有關學習方法的概念和理論,科學地變成學習過 程中可供實際操作的具體步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步步按計劃有 序的進行學習。

磨課總結 8

很榮幸,我從美術教學的畫卷裏邁入語文教學的百花叢中。很慶幸,我參加了20xx年山東省首批國小教師遠程研修學習。很幸福,研修學習讓我發生了美麗的蜕變。

很激動,我領略了磨課那魅力四射的世界。認識到了“玉不磨不成器,課不磨不精彩”的深刻道理!

我已迫不及待,要把這幅七彩的畫卷展現在每一位語文老師的眼前:

磨課在我看來,彷彿是在創作一幅優美的風景油畫,要把所有的柔情與激情投入其中,每增加一筆動感的筆觸,每增加一筆富有表現力的色彩,都會給畫面帶來無盡的美感!磨課中,每一位老師智慧與經驗的聚集,每一處細緻入微的分析與修改,同樣會把一堂美妙的課呈現於人們眼前:

(一)磨教學目標,磨出璀璨的金黃色,宛如伊人秋色裏那金燦燦的碩果,等着求知的孩子來採摘!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我們磨課團隊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基於對語文新課程標準的深入解讀,嚴格遵循新課標關於“第三學段”的目標要求,結合五年級學生知識基礎和心理特徵,以及對本課教學內容的深入研究,運用本次研修學習“專題四”的有關知識,進行反覆研討,不斷修改,最終制定出了合理、具體、可操作性強的'教學目標。並且,通過課堂教學實踐證明,我們制定的目標實效性非常強,目標達成情況比較理想,同學們都摘得了甜美的果子!(附:磨課案例目標修改原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通過對重點段的學習,掌握金蟬脱殼的過程和每一過程的特點。

3.在學生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加強默讀訓練,邊讀邊思,邊讀邊想象。

4.學會在領悟課文內容,瞭解表達方法、理清表達順序、掌握關鍵詞句的基礎上,練習背誦,熟讀成誦。

5.引導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認識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經團隊研磨修改後的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指導“枝丫”和“抽搐”的讀音和“搜”字的筆順。

2、在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第4自然段。

3.重點學習4、5自然段,理解課文內容,理清表達順序,學習作者把金蟬脱殼的過程寫具體、生動的方法。

4、感受金蟬脱殼的神奇,激發樂於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二)磨教學流程,磨出幽邃的湖藍色,宛如伊人秋色裏那清凌凌的小河,等着求知的孩子來暢遊!

教學流程設計是依據對學習需求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採用各種教學策略使教學效果達到優化的系統決策過程。我們團隊,在充分研究分析教材和學生的前提下,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教學目標。然後,抓住金蟬脱殼的過程“脱殼前脱殼中脱殼後”這一主線,設計出周密詳實的教學過程:“激情導入檢查預習品讀關鍵詞句領悟全文精髓由讀生情由情引誦習得方法拓展延伸讀寫結合”。有了清晰的脈絡,才會把營養的血液輸送到每一位學生的心田,才會讓一堂課迸發出蓬勃的活力。附:磨課案例教學流程圖

新課標解讀、教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拓展激情導入檢查預習品讀關鍵詞句領悟全文精髓由讀生情由情引誦習得方法拓展延伸讀寫結合。

(三)磨教學熱情,磨出似火的大紅色,宛如伊人秋色裏那紅豔豔的楓葉,伴着求知的孩子一起歡歌笑語!

磨課不僅僅是一場學識的大比拼,更是老師們熱情洋溢的新舞台。在這激情燃燒的歲月裏,大家那種渴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品質着實讓人為之欽佩。在這如火如荼的熱潮中,那些為磨課打造的勵言:“山不厭高,水不厭深,課不厭磨”“先磨課之憂而憂,後磨課之樂而樂”“好事多磨,好課也多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又怎能不讓人為之鼓舞啊!老師們有了如此激情,相信以後的語文課堂一定會越來越精彩,孩子們的笑臉也會更加燦爛!附:磨課隨便感言

假如您在磨課中遇到了困惑,不要煩惱,不要心急!磨課的日子裏需要沉着:

只要研討的問題永遠向着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現在雖常是困惑:

只要我們追尋一堂好課的夢不停息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先磨課之憂而憂,後磨課之樂而樂:好事多磨,好課多磨;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當一堂精彩的課綻放異彩之時,

那快樂不僅屬於磨課者,更屬於每一個求知的孩子!

(四)磨教學經驗,磨出盎然的綠色,宛如初春裏那柔嫩嫩的小苗,伴着求知的孩子一起茁壯成長!

再美的玉石也多少會有一點瑕疵,看似茂密的樹木有可能藏有害蟲,我們要發現每一堂課的瑕疵,找出每一堂課的害蟲,然後將其剔除,這樣才能保證那份青翠的綠意繼續延伸,把一堂堂健康快樂的課堂奉獻給學生。比如在本次磨課中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一點失誤,課堂上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顯得有些拘謹,總怕學生理解不到位,可是事實卻是學生的狀態很好,反而是老師自己過於緊張。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老師就處於“不淡定”的狀態中,課堂上就顯得教師的“戲份”過多,而作為主體的學生,似乎就被壓制了本該有的活躍。課堂是不斷生成的,只有在生成中才會更加鮮活。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會注意這些方面的探究與改正!讓語文教學這棵常青樹,永遠鬱鬱葱葱,生機勃勃!

磨,一個牽動千萬教師靈魂的字,一個造就千萬孩子幸福的字,只要我們每一位老師用心、用情去研究、去揣摩,一定會讓我們的課堂充滿美麗的色彩,一定能把最美的畫卷展現給我們可愛的孩子們!

磨課總結 9

回首研修經歷,透過磨課我們每一個成員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感到我獲得了很多很多的東西,現總結一下幾點。

1、透過磨課,我們清晰的認識到,對教師來説,磨課的過程既是一個學習、探究、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合作交流、反思和創新的過程,更是一個專業素養提升的過程。我們組教師利用課餘時間,對磨課資料進行反覆研討,探討遇到的問題。出現問題及時解決。整個磨課過程,全組教師羣策羣力,開展的紮紮實實,正是有了這樣規範的磨課過程,才會有良好的研修效果。

2、在磨課的過程中,我和老師們合作學習,共同研討從而在認識上我明白團隊的力量是我們進步和教學水平和潛力提高的能源。在研討中,我們老師的知識經驗,思想方法進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從而使我們在這種交流和碰撞中激發了靈感,劇烈的觸動了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的思想認識有了巨大的提高。經過研修,我們真正的認識到和體會到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的引導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在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自己能夠學,而且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主動去探究,學會主動學習。我想這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而不是教授孩子課本上簡單的知識。

3、教學永遠是一門藝術。單就課堂展示而言,教師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始終帶着問題探索知識,結構清晰,層層深入,使教學過程緊湊而且環環相扣,有效地到達了教學目標。但不足也是存在的,於是利用課後時間用心進行教學反思。讓上課與自主反思交互發展,螺旋上升。長期堅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師都能成為一流教師,教出讓社會、家長滿意的學生。由此,我們也覺悟到,磨課的內涵,課堂上需要打磨的`東西很多很多,教學需要全方位的打磨。

總之,這次磨課活動促進了我們研究潛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師專業化的水平,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個性是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將起到深遠的影響。“磨課”活動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我們的思考和研究將在新的起跑線上開始。

磨課總結 10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研修即將結束,但這並不意味着學習的結束,為了更好的發展,現對我們組這次研修狀況進行總結。

活動回顧:

接到磨課通知後,我們組的幾個老師立刻召開會議,認真學習有關磨課的要求,課題確定後,我們圍繞如何把握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難點、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創設問題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等問題進行了多次探討,拿出了最佳授課方案,羣眾製作課件,為磨課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一輪磨課結束,我們都坐到一齊交流課後的感悟,不斷對教學設計進行調整,確保後一節課比前一節課有新的突破。“一磨”結束後,老師們都覺得教學過程流暢,結構層次分明,環節佈局緊扣教學的重難點,但教師沒有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時間較緊張等,馬老師提出了一個讓師生互動的推薦,又花了很多時間幫我們改善課件。針對這些狀況,“二磨”的教師調整了教學結構,加大了課堂容量,把課堂設計為展現學生潛力的舞台,師生互動操作恰到好處。課堂環節有條不紊,層層推進。本次磨課,我們發揮了羣眾的智慧,磨出教師創新思維的火花,磨出教師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師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師揭開教材的高度。

我們的.收穫:

1、磨課讓我們的教學水平得以很大的提高。

磨課的過程是學習、研究、實踐的過程,是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過程。要磨出精品課,就務必鑽研教材,瞭解編者的意圖,才能設計出最佳的教學方案。在磨課中,為了得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花了不少心血,上網查找資料,撰寫教案,製作課件,反覆推敲,幾經斟酌,深入到每一個細節。對如何調動學生的用心性、如何處理教材等,進行了反覆研討。透過互相聽課、評課,取長補短,借鑑他人的優點,使自己的專業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透過磨課,教師的教學組織潛力、應變潛力、教學創新潛力都得以提升。研修的過程就是教學潛力提高的過程。

2、磨課讓我們不斷地審視自我,反思不足。

磨課給教師帶給了一個深入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最大地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潛能。在磨課、評課、議課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對課程標準,新的教學理念知識的缺乏,好多問題可説卻無法上升到理論高度。專業知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對教材深度挖掘不夠,引導學生思考的活動設計較少,指導學生學習方法較少。課堂駕馭潛力、應變潛力不強等等。用這樣的流程進行磨課操作,雖然這個過程需要牽扯我們太多的精力,雖然我們要克服很多困難去完成每個任務,但是,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穫的太多太多:我們用心思考後的十分有價值的備課研討;根據自己的觀課緯度用心記錄、認真分析用心思考的態度;課後評議的真知灼見等等。這對於教師的錘鍊,對於教師的成長,無疑是潛移默化,水到渠成的!

總之,磨課活動的開展,給許多教師帶給了一個互動交流的平台,給予教師一個充分展示自我和鍛鍊成長的機會。我們緊張、忙碌。但我們一路走來,收穫頗豐。它像一縷春風,盪滌着我們的心靈,像一股清泉,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將以此為契機,讓“差距”成為自身發展的源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

磨課總結 11

研修磨課階段馬上就要結束了,回首這一段時間的緊張經歷,我組的收穫頗多。

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我們數學組成員積極學習有關磨課的相關資料,制定計劃、確定課題、制定觀課觀察點。全體成員羣策羣力,積極備戰。

研修磨課讓我經歷了與老師們合作學習、共同研討的過程,讓我明白了團隊的力量是我們進步和能力提高的源泉。在研討中,我們老師的知識經驗、思想方法進行相互的碰撞,從而使我們在這種交流和碰撞中激發了靈感,劇烈的觸動了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使我們對教育教學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經過研修磨課,使我真正的認識到要磨出一節好課,只有通過無數次的試教,不斷的修改,反思才能成為一堂高效的優質課。而正是一次次地試教,一次次的與個性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進行交流,真切感受到了課堂教學的生成性本質,才一次次地發現自己在教學修行的不足與蒼白。

反思後,我認為我們在近期的磨課活動中有以下收穫:

1. 導課形式要簡潔、新穎,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節課利用仲秋節的月餅引入,郭老師在討論過程中,引入了古詩思想和分享思想。

2利用多媒體,使學生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特別是在練習環節,用多媒體展示練習題高效節時。

3. 注意讓學生主動探索,更要注重課堂的生成與學生間的交流,學生的互動在剪紙環節展現的淋漓盡致,互動有助於學生感情昇華。

4. 充分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這一理念,使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分數的認識增加了學生的認知領域,開劈了新的數學天地。

5. 教師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有較高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在磨課時,好多老教師的教學藝術魅力感染着我們年輕教師。

這次磨課,我們累並快樂着,我們收穫着互動帶來的成績,感受着集體成就完美的力量。

磨課總結 12

磨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否定自我、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是一個反覆打磨、反思,讓一顆沙粒變成珍珠的過程。自從制定磨課計劃之後,全組的老師都異常地忙碌,既要備課上課完成教學任務,又要處理日常瑣事,關注學生的情況,還要參加磨課活動,真個是為伊消得人憔悴,可是衣帶漸寬終不悔。我們重視每一個環節,關注每一個細節,紮紮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

線上教案修改——讀你千遍不厭倦

李老師基於個人經驗,發佈了自己的教案。教案發出後,我們一遍遍地閲讀教案,一遍遍地重讀教材,儘量讓教案和教材相契合,然後字斟句酌,展現自己的課堂構思,提出自己的教學見解。

線下磨課研討——刪繁就簡三秋樹

線上教改修改後,在研修組長尹記國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針對李豔榮老師的教案進行了線下磨課研討。大家各抒己見,最後就教學目標和教學流程達成共識。原設計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威風凜凜、優哉遊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殺”等詞語,能運用正確書寫姿勢,書寫“搏”字,把字寫正確寫美觀,這一目標刪去。把“繼續練習快速閲讀課文,練習抓住主要情節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這一目標,改為“從課文的相關語句中感受戰象嘎羧的情懷,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原先的教學流程個別環節不流暢,結合修改後的教學目標將教學流程進行了調整,大致分為四步:直接導入,板書課題;二、交流資料,瞭解課文內容;三、品讀語言文字、走進嘎羧內心;四、總結寫法,推薦閲讀。

第二次備課——千錘萬鑿出深山

文章不厭千回改,磨課在於千遍磨。根據大家的建議,加上自己的推敲思考,反覆打磨,李老師進行了第二次備課,無論是教學環節的設計,還是教學方法的選擇,無論是提問的預設,還是學生學習的調控,李老師事無鉅細,做到心中有數。

觀課準備——眾人拾柴火焰高

我們組全體成員聚在一起,共同討論觀課的有關事宜。經過商議、討論,確立了觀課的角度。為了觀課更加科學合理、易於操作,我們還制定出觀課表格。主要從教學的目標達成度、教師的課堂有效提問、學生的學習參與度等幾個方面觀察,老師們根據自己的觀課角度,精心做好準備,熟悉操作步驟,做好詳細記錄,掌握第一手資料,便於總結與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應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閲讀,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感受”。李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時時關注學生,注重教給學生方法,尊重學生獨特的理解,體現出許多亮點。《最後一頭戰象》篇幅較長,李老師用一條主線貫穿全文:從哪些地方看出它是一頭戰象?學生各抒己見,沒有固定順序,完全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補充、更正、討論,學生沒了約束感,氣氛相當活躍。尤其是小練筆訓練:嘎羧久久的站在江邊凝望着,它都望到了什麼?更是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表達的慾望。精彩的回答源於老師不會強加給學生自己的理解,學生有了被肯定的愉悦感。

經過千淘萬濾的辛苦,才有收穫真金的喜悦。全組老師參加了聽課和研討評議活動,一致認為李老師能圍繞研究主題和學科目標,把握教學起點,在預設中生成,展示了一節精彩的課堂。

教海探航路漫漫,“磨”你千遍不厭倦。“磨課”,是精益求精的教學歷程和反思,更是充滿智慧的教學實踐和創新。一次次修改,一次次反思,一次次更新,一次次收穫,在困苦與彷徨中,在希望與欣賞中,磨去了認識的膚淺,磨出了把握教材的深度和高度;磨去了簡單和粗糙,磨出了課堂的精緻與靈動!

磨課總結 13

進入20xx年10月中旬,我參與了國小數學教師分散遠程研修,進入磨課階段後,研修組長組織全體老師召開了第一次磨課會議,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磨課計劃,大家一致決定推選劉春慧老師執教《平行與相交》。對劉老師執教的這一課教學設計,人人進行了修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執教人認真完成了三次備課;並上傳了教學視頻。全組教師全程認真參與研課打磨、觀課評課等活動;根據分工進行觀課評課,合作完成觀課報告。磨課即將結束,在一次次思考交流碰撞中,我收穫頗多。

首先,同心協力巧設計。本次我們組磨課的內容是國小三年級上冊《平行與相交》。在確定了教學內容後,先有執教老師基於個人經驗提交備課,全組成員對首次教案各抒己見,直言不諱,本着精益求精的目的,辯論了對這一節課的看法和有效設計想法,並及時提交了修改稿。足見大家對這個教學內容都作了詳細的解讀和精心的構思。在此基礎上執教教師深入研究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認知情愫,精心創設活動情境,有效地開展教學。大家真誠的相攜,為後面的磨課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關注學生促發展。不容置疑,學生是最需要被關注的,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二次備課中,執教教師接納小組成員的建議,找準知識建構點,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習習慣等做了深入的瞭解,確定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解讀生活中的平行與相交現象的教學思路恰到好處。

再次,反思不足,提高磨課效率。教學永遠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單就課堂展示而言,教師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讓學生始終帶着問題探索知識,結構清晰,層層深入,使教學過程緊湊而且環環相扣,有效地達到了教學目標。但不足也是存在的,於是利用課後時間積極進行教學反思。讓上課與自主反思交互發展,螺旋上升。長期堅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師都能成為一流教師,教出讓社會、家長滿意的學生。由此,我們也覺悟到,磨課的內涵,課堂上需要打磨的東西很多很多,教學需要全方位的打磨。

整個磨課過程老師們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每個人的認真、敬業、獨到的見解無時無刻不在讓我們感動着。真是“為磨精課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一路走來,我們收穫頗多。無容置疑,這次磨課是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的絕佳機會。

磨課總結 14

參與磨課學習這一專題以來,我們在牟向前組長的帶領下,經過三個星期的時間,對我執教的《從現在開始》一課,進行了三次備課兩次打磨。通過備課研討、修改教案、觀課評課,一路走來,雖然勞累,但收穫頗豐。

第一次備課,是基於我個人經驗的備課,由於自己經驗不足,能力有限,所備之課,有許多不妥當的地方,我對自己的課一點信心都沒有,大家真誠地鼓勵,向我提出寶貴的意見。

一開始,我就遇到了突破點在哪裏的困難。這課的生字較多,要求認的字13個,要求書寫的字8個,這21個字如何能融會貫通於整篇課文的教學中有一定的難度,該怎麼辦呢?牟組長和老師們熱情地幫助,我們一起研究討論,通過反覆研讀課程標準中低年級段的學段目標,反覆解讀教材,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聯繫研修中學到的方法。大家一致認為應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多數生字還是在閲讀中進行識記效果更佳。終於想出了辦法:聯繫上下文隨文識字來突破。

在磨課過程中,我們研修組的每一位老師都在為課例打磨忙碌着,工作着,緊張着。自從我們共同研討制定了課例打磨研修計劃後,每一位老師都各顯神通般的忙碌了起來。有的負責收集資料,有的忙着審視教材,還有的字斟句酌的進行着教案的修改...... 大家不辭辛苦,暢所欲言,為高效完成每個教學環節絞盡腦汁,有的從教學目標着手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從導入入手提出了合理的建議,有的就某一個環節的教學發表了自己的見解,還有的設計出了更加科學合理的拓展練習......集思廣益的磨課讓每一位老師碰撞出了集體智慧的火花。

通過這次課例打磨,我們對“在閲讀中識字”明確了以下幾點:

1、在教學設計上不要面面俱到,要善於取捨,抓住重點。目標要小、切合實際,不能大而空。如:在引導學生識字時,剛開始我是字字分析,總覺得過程單調、重複,後來,通過磨課,我們採取了以例字悟法,部分字全班交流,其它字簡單處理.不僅節省了時間,環節也更緊湊。

2、充分發揮語言環境對識字的作用。把生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教學,是隨課文分散識字的最大優點,教學時我們充分發揮這個優勢,特別是字義教學,避免以詞釋詞,機械地照搬字典上的解釋。

3、重視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在教生字的時候,要適當教給學生一些識字方法。比如本課我們運用了“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聯繫生活”等方法識記生字,從而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4、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作為識字教學的一部分,也應該在教學中得到落實。通過指導、練習和講評,把寫字教學落到實處。

總之,教師教得靈活有趣,學生學得興致盎然,識字與閲讀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歷經痛苦和掙扎的歡愉,是語文教師轉身的美麗。

磨課總結 15

研修馬上就要結束了,回首這一個多月的緊張的研修經歷,我感到我獲得了很多很多的東西。

從大的方面來説,我經歷和老師們合作學習,共同研討從而在認識上我明白團隊的力量是我們進步和教學水平和能力提高的能源。在研討中,我們老師的知識經驗,思想方法進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從而使我們在這種交流和碰撞中激發了靈感,劇烈的觸動了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的思想認識有了巨大的提高。經過研修,我們真正的認識到和體會到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的引導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在學習活動中使學生感受到自己能夠學,而且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主動去探究,學會主動學習。我想這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而不是教授孩子課本上簡單的知識。

從小的方面來説,經過研修,我認識到數學計算教學不是簡單的.方法的教授和反覆的機械的訓練,而是要使算法和算理的有效的結合,通過算理進行算法的教學從而使學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計算的方法。通過研修,我認識到得數學概念的教學,不是讓學生像鴨子吃蝸牛那樣,簡單的去記憶和背誦相關的數學的概念,而使的我們的數學看上去顯得那樣的食而無味,而是使學生的在生活中的經驗的基礎上去了分析總結,從而得出相關概念和定義。學生對於概念和定義的掌握不是去背誦而是去應用。通過研修,我認識到了數學教學不應該使學生感受到枯燥無味,而是使學生在快樂中去學習,在學習中去感受探究的樂趣,體驗成功的樂趣。通過研修我知道了學生的快樂學習需要學生在生活中,在學習中去積累相關的學習經驗,活動經驗,從而使學生真正的會學習,樂於學習。而這個學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需要我們持續的去關注和實施。通過研修我明白了數學模型的建立使學生解決數學應用題的關鍵。通過研修我更是掌握和親身經歷了磨課過程,從而在整個磨課過程中我受益匪淺。

現在研修學習就要結束,我認為這不是繞樑三月那樣簡單,感謝老師和專家的幫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