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科學説課稿模板錦集7篇

來源:文書谷 1.53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説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科學説課稿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科學説課稿模板錦集7篇

國小科學説課稿 篇1

果實累累的季節

教學目標:

1、根據物體特徵進行簡單分類

2、對植物的果實進行分類

3、瞭解蟋蟀的生活習性,瞭解果實的種類

教學要點:

這一節課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實。通過學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麼是果實。

學生準備果實,毛巾或餐巾紙。

教師準備小刀,盤子。

教學過程:

1、激發活動興趣

先評比上節課製作的樹葉書籤:小組內評比,每個小組推薦2件好作品。

教師對優秀作品進行點評,並在“小科學家成果展示欄”裏展示一個星期。

提出問題:植物都長有形狀不同、顏色各異的葉子。除了葉子之外,樹上最常見的還有什麼?

2、果實展示會

大家拿出自己帶來的果實,開一個展示會。

(1)果實都有不同的形狀和顏色。看到的和觸摸到的果實形狀一樣嗎?

(2)果實都有不同的味道,聞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樣嗎?

學生小組內進行觀察。邊觀察、邊討論、邊記錄。把觀察到的問題存入“問題銀行”。

3、趣味活動——找“星星”

選擇梨、蘋果等果實,指導學生從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誰能找到“星星”,即種子的排列形式。

歸納果實的特徵:

注意事項:

(1)使用小刀時要注意安全,既不能傷害自己,更不能傷害到他人;

(2)找到“星星”後,切開的果實、餐巾紙等要及時清理;

(3)小刀、盤子、毛巾要及時清洗乾淨。

4、分類:找果實

把水果分一類,蔬菜分一類;

把桔子分一類,蘋果分一類;

根據能否生吃進行分類;

按照果實的顏色分類;

科學自助餐:馬鈴薯為什麼不能參加果實大會。

拓展活動:採集植物的種子。

國小科學説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認識螺絲並瞭解其功能。

2、能説出正確使用工具固定螺絲的方法,要求動作規範、安全。

科學探究

1、能通過觀察螺絲的外形特點,有計劃地選擇合適的工具來固定螺絲。

2、能在選用工具時大膽猜想,並在使用其固定螺絲的過程中對猜想進行驗證。

3、能在探究過程中和同學進行討論、交流。

科學態度

1、能對擰螺絲的活動產生深厚的興趣。

2、能對選擇的工具是否合適進行判斷,在使用過程中用事實驗證猜想。

3、能按要求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有孔的`帶條,十字螺絲、一字螺絲、內六角螺絲、內三角螺絲,六角螺絲,十字型螺絲刀等。

教師與學生共同準備。

《科學學生活動手冊》、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問題

1、同學們看一下,這些物品都使用了同一個零件,你們能找到它嗎學生回答,對是螺絲,螺絲的用途可真大,你會擰螺絲嗎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擰螺絲。

(二)探究與發現

活動1:選擇工具

1、螺絲的種類很多,我們要學會選擇工具。

利用大屏幕,讓學生練習。

2、完成《科學學生活動手冊》

活動2、固定螺絲

看視頻。然後讓學生看老師擰,再讓學生一個一個操作,老師一定要手把手的,注意安全。

讓其他學生觀察評價。完成活動手冊。

(三)應用與拓展

讓學生觀察桌子與板凳的螺絲有鬆動的現象沒有,有的話擰緊。

國小科學説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來自臨川實驗國小的萬國奇,我説課的是國小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槓桿》。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説課。

首先説教材:

槓桿是《簡單機械》這一單元的第一課,主要研究槓桿的有關知識,是在學習了天平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簡單機械,是學生順利操作、設計簡單機械的重要一步,也是學生形成合理知識鏈的重要一環。對下一步學習複雜的機械具有着重要意義。

本課從“妍妍要打開餅乾罐蓋子”的問題出發,通過三個活動“怎樣更容易把蓋子打開”,“研究罐子凸起邊緣的作用”,“用槓桿做個起重機”引導學生認識槓桿,通過活動探究槓桿原理,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説教學目標: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在考慮到六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認知結構的基礎上 ,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槓桿的組成,瞭解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能力目標: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情感目標:通過學生的實驗活動,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且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係。

接下來説教學重難點,在本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槓桿的組成,瞭解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

難點:找出科學規律。區分生活中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

説教法:

那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呢?我採用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的順序,重點運用探究式、互動式的方法去教學,逐步使學生學會掌握槓桿概念以及應用。

説學法:

學生要學好這一課,我應該這樣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

1.以探究活動為科學學習的核心,安排相關情景與三個科學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自主探究機會。

2讓學生通過參與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計劃,觀察實驗,收集整理,分析歸納,表達交流等過程,在親歷中體驗感悟和內化,感受學習科學的樂趣。

説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設計符合六年級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過程,本節課我將進行如下教學:

一、情景導入:

通過一幅妍妍要打開餅乾罐蓋,但又感到罐蓋很難打開的.情景,以及主題人物的對話,探討打開罐蓋的方法,從而引起學生的思考。

二、自主探究、研究槓桿:

(一)初步認識槓桿

開展活動一,怎樣更容易把蓋子打開?先讓學生直接動手試一試,在利用使用工具打開。然後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把蓋子打開的最佳方案寫下來。使學生體會使用槓桿的感受。

開展活動二,研究罐子凸起邊緣的作用。講台上放置倆個罐子,一個沒凸起邊緣,一個有凸起邊緣,讓學生比賽把蓋子打開,小組討論結果,使學生明白如果沒有凸起的邊緣即支點,儘管有一支螺絲刀也是不能打開的。對槓桿的結構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結合資料卡和示意圖,讓學生直觀的認識、理解槓桿的科學定義,認識槓桿中的支點、動力作用點和阻力作用點。

(二)開展活動三,研究槓桿的作用

用槓桿做個起重機的活動,其實就是研究槓桿支點的活動。 小組總結交流實驗結果,配合學生演示,共同總結我們的發現。得出結論。學生記錄槓桿的祕密,即:在什麼情況下槓桿省力?在什麼情況下槓桿費力?在什麼情況下不省力也不費力?併發揮想象力,利用得出的規律揭示阿基米德為什麼會説:“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像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一樣,經歷了一次科學探究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分析歸納的能力。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運用了 “猜想、實驗、論證、交流”教學模式。

(三)探討槓桿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清生活中,哪裏用到省力槓桿,哪裏用到費力槓桿,哪裏用到等臂槓桿,找出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三、拓展活動:

瞭解古代汲水的桔槔,金字塔建造使用槓桿情況。理解槓桿是人類征服自然界的武器。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然後我再進行補充,總結性複述,最終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轉化為學生頭腦中的知識。

總之,教學過程一直貫穿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動為科學學習的核心,培養尊重事實和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發展創新思維。

(八)、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一個好的板書,可以使人一目瞭然,清晰易懂。

國小科學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個活動,是學生在探究儲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來的一個觀察活動。在此課之前是關於食物的營養和變質以及儲存食物的方法的探究,這節課研究食物包裝袋上的信息,也是對食物單元前面6課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教材主要安排了三個活動: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期;調查瞭解食品的配料。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觸到食品包裝,但色彩亮麗、美觀精緻的食品包裝上的信息,卻經常被學生所忽視。通過這節課讓學生對食物包裝的觀察研究,啟發學生從更寬廣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動獲取食品信息,學會比較辨別食品優劣,延伸拓展探討食品安全問題,尤其是處於生長髮育時期的青少年學生,更要掌握有關信息。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有效抵制偽劣食品,並培養他們良好的飲食習慣。進而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有益於身體健康。

二、説學情

學生缺少有關食物變質的原因和儲存方法有關方法的學習,但學生卻有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生活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但是對於食物包裝上的信息,學生們往往不會去刻意關注,很多值得研究的問題被忽視。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種類的食品出現在學生面前,食品包裝是學生了解食品的主要途徑,通過對食物包裝袋的研究活動,使學生不僅能對自己吃的食物有感性的認識,並能有意識地關注周圍的世界,學會在過程中去發現問題,並能想辦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學會挑選安全食品。

三、説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食品具有保質期,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物對人體有害。

2、過程與方法:學習蒐集、整理信息的.方法,並在分析處理信息的過程中,產生問題,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食品安全,提高選擇食品的能力,珍愛生命。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意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培養珍愛生命的情感態度。研究影響保質期的因素。教學難點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步養成重視食品安全的健康生活理念。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研究影響食品保質期的因素。

五、説教學過程

在導入環節設計採用了讓食物包裝上的信息從學生的視線中消失的策略,即用黑色的袋子將學生熟悉的食品——袋裝牛奶包起來,讓學生猜是什麼食品?學生失去了包裝上的信息,從食物的形狀、軟硬、輕重等方面很難準確猜測是什麼食物,從而產生疑惑,對觀察食物包裝上的信息產生興趣,這樣就自然進入了第一個活動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

順着導入環節,我讓學生先分組,再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觀察觀察自己帶來的食品袋,同時把自己的發現用關鍵字記錄下來。比一比看看哪組觀察最仔細,最認真.然後再小組交流、彙報。彙報時要求其他學生找到彙報信息的位置,看看自己蒐集的信息與別人的哪裏不一樣,可以進行補充.這樣既培養用事實説話的科學素養,又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

從眾多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到食品的保質期並進行研究,我提出:“從健康的角度考慮,你在購買食品時最關心其中的什麼信息?”問題的縮小了範圍,將包裝上無關飲食健康的信息排除,將學生思維引向購買時要選擇新鮮不變質的食物,保證身體的健康。這樣學生認識到保質期的價值,就能很快集中到對保質期的研究。接着我給每組提供五種材料,讓學生分小組在表上記錄它們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保存條件。由於這些信息在包裝上的位置並不固定,較難查找,在填表前要求有明確的分工,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研究影響保質期長短的因素上。接着觀察比較:從記錄的五種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中發現什麼問題?通過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找出最近和最早生產的食品、最新鮮的食品、保質期最長和最短的食品。再小組討論:選擇保質期最短和最長的兩種食品,是哪些因素影響了食品的保質期?引導學生從兩種食品的特點、包裝和保存方法、配料等方面去尋找原因。最後討論:如果是同一種食品,我們選擇保質期長的食品,還是選擇保質期短的食品?這個部分,讓孩子們展開充分的辯論,引導孩子們明白廠家為了延長保質期,通常會放入一些防腐劑之類的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劑對人體有害;保質期較短的食物,通常不含食品添加劑,如果是短期內能食用完的,一般考慮選擇保質期短的食品。讓孩子們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有益健康的食品。調查食品配料,如何將學生的思維引入第三個活動對配料的研究呢?我設計了吃餅乾的環節,作為一種對學生研究發現的獎勵,更重要的是在實際的品嚐過程中體驗到餅乾的香、甜、酥、滑與裏面的配料有關。通過吃餅乾猜測配料,再瞭解它們的作用。這個環節需要用多媒體幫助,在學生猜到相應的配料時,點擊出現配料的介紹,認識這些配料同時進一步瞭解一些添加劑對人體有害。

總結延伸:總結階段通過思考“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會怎樣去購買食品?”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進行再次的整理,意識到消費也需要科學的觀念,會用科學改善生活,提高飲食質量。

國小科學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這節課的教材選自教科版的國小五年級下冊《沉和浮》單元中的第七課。它是繼“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之後從另一個角度探究影響物體沉浮因素的一課。本課使學生經歷了一個十分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有助於學生形成科學的研究思想和方法。

教材的編排思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馬鈴薯的沉浮。通過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對沉浮條件的深入思考。第二部分:觀察比較兩個水槽的液體。通過實驗驗證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第三部分:推測與驗證。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讓學生理解物體沉浮與液體密切相關。最後是對本課的擴展。

2、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①通過實驗探究發現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知道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②讓學生體驗“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情感態度目標:

在活動中,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髮現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知道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難點:推測及驗證清水、鹽水的過程;引導學生自行設計驗證實驗。

二、説教學對象

五年級學生的好奇心強,對實驗很感興趣,而且對物體沉浮的因素已經有了一些知識基礎,他們還有一些生活經驗,對於物體的沉浮有一定的聯想。在以往的實驗中,他們還積累了一些探究的思維方法。

三、説教學法

有人將科學比喻為引導學生過河,但學生不能自己盲目地過河,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運用好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過河”的下腳石。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法確定如下:

從教的方面來説,本課主要採用“探究-研討”的教學方法,通過讓學生對水槽裏的馬鈴薯進行觀察、研討、推測、驗證,以及進一步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從而讓學生學到探究科學規律的本領。為了能使本課的教學目標得以落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還同時綜合運用了發現法、實驗法、演示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

從學的方面來説,本課主要採用觀察法、探究實驗法、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對物體的沉浮現象進行有意識的初步認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能獨立進行探究實驗,能充分發揮手、腦、眼的功能,從而獲取新知識,培養技能技巧。

四、説教學程序

我的教學設計是以“探究、開放、自主、合作”為基本指導思想的。下面是我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的説明。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1、準備兩個的水槽, 教師拿起一大、一小的兩個馬鈴薯,問:“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

2、學生討論、猜測,教師動手演示實驗。

3、學生交流發現:水槽中的液體也是也是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

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引入,使學生的思維產生強烈的碰撞,這一錘就敲到了學生的心坎上,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慾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組織探究活動,得出探究結論。

(1)觀察比較兩個水槽的液體。

1、 鼓勵學生討論研究: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它們是不同的液體。

2、 引導學生用火烤的方法來檢驗水。

3、 驗證實驗:在清水中慢慢加鹽。

4、 通過實驗得出結論:馬鈴薯可以上浮是因為在水中溶入了鹽。

(2)尋找鹽水浮力大的原因。

1、 學生產生疑問:為什麼在水中溶入了鹽就可以使馬鈴薯上浮呢?

2、 用量筒分別從兩個水槽中取出同量的液體,放在天平上比較,結果發現同體積的.鹽水比清水重,因而鹽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馬鈴薯浮起來。

3、 通過不斷的探究實驗,推理出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輕的浮力越小。

此過程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學生不易想到用火烤的方法來檢驗水,因此,我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去猜一猜,動一動手。在這一探究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都能獲得一個發現的“經歷”,他們的科學素養在這個過程中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科學》是一門強調“做”的學科,在這一探究活動中,我讓學生通過“做”去獲得要掌握的知識,從中體會到,科學並不神祕,動手“做”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同時,我還對教材進行了挖深研究,引導學生推理出另一個重要的結論。從而進一步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涵,深化了他們的探究活動,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三)擴展探究活動,培養學科學、用科學熱情。

1、師生一起做有趣的實驗:分層漂浮實驗、銅砝碼在水銀中漂浮的實驗。

2、師生共同介紹死海的有關奇特現象。

3、利用“加鹽可以增大水的浮力”的道理,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師生一起做有趣的實驗,進一步擴展了學生的探究活動。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死海的奇特現象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看到這一奇觀之後,萌發用科學的熱情。接着讓學生課後思考,令科學知識從書本走向實踐,由課堂走向社會。

板書設計:

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相同體積時:鹽水重 浮力大

清水輕 浮力小

相同體積的液體越重浮力越大,越輕浮力越小。

為了緊扣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我用以下的板書,簡潔明瞭地概況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讓學生一目瞭然,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説教學評價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所以評價時,我不是過於看重學生所獲得的知識的多少及作品的優劣,而是特別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本節課的評價方式是靈活多樣的,各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例如:在“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這個環節中我採取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在 “組織探究活動,得出探究結論”這個環節中我採取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展示所作出的評價相結合;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學會發現自我、欣賞別人。

回放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學習中時,給科學教學活動帶來無限生機,更可以感受到小組合作在解決問題中的巨大作用。也許,這就是新科學課程的魅力!

國小科學説課稿 篇6

一、教材簡析

《不同用途的紙》是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紙》單元的第三課,教學內容包括:“觀察各種紙做的物品”、“蒐集各種紙樣”、“研究不同用途的紙(吸水的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承受彎曲的性能)”三部分。

二、對教材的處理

原教材的內容太多,所以要在一節課內完成只能是蜻蜓點水。為了能讓學生的探究“一英寸寬,一英里深”,我對教材進行了處理,只選擇“研究不同用途的紙”這個內容中的“紙的吸水性”這個問題來讓學生進行探究。探究的面只有“一英寸寬”,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就有更充裕的時間進行“一英里深”的探究。

“觀察各種紙做的物品”和“蒐集各種紙樣”這兩部分內容我會放在課前讓學生自主完成,而紙的承受拉伸性和承受彎曲性的探究我會放在第二課時。

三、學情分析

下面我就從知識儲備、技能基礎、認知特點這三方面來分析一下學生的學習情況:

1、知識儲備

在本單元的第一課《紙的觀察》,學生已經接觸過多種紙,他們已經知道紙是由纖維組成的。通過比較不同的紙,學生也認識到不同紙的厚薄不同,也有學生説到不同紙的吸水性不同,這説明學生在生活中有觀察過不同紙吸水性的情況。

2、技能基礎

通過前面四個單元《植物》《動物》《我們自己》《水》的學習,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他們能觀察比較出事物較明顯的不同點。

在設計實驗方案方面,學生在《比較水的多少》一課學生已有設計實驗的經歷,並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變量控制實驗是三年級學生初次接觸,學生對實驗要控制的條件理解比較困難。

在實驗操作方面,學生在《水》單元曾經使用過滴管進行實驗,知道滴管的使用方法,但控制水滴數量方面不太熟練。

3、認知特點

三年級的學生思維處於具體運算階段,思維上解除了自我中心性,他們會對自己的選擇作出解釋。

四、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處理和三年級學生實際,我把這節課的目標定位如下:

科學概念:

知道紙的吸水性有強弱,不同吸水性的紙就有不同的用途。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經歷研究紙的吸水性強弱的實驗設計,初步感受變量控制實驗的研究方法和過程。

2.能用簡單器材做觀察紙的實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感受紙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體會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3.進一步體驗探究的樂趣。

五、教學重難點

“研究不同用途的紙”是為了讓學生了解紙的不同性能,知道人們就是利用紙的不同性能製成了不同用途的紙製品。所以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通過經歷紙吸水性的變量控制實驗,認識紙的吸水性有強弱,知道不同吸水性的紙就有不同的用途。

而從上面對學生情況分析可知,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變量控制實驗,所以我把教學的難點設定為:

通過設計紙的吸水性強弱實驗,初步感受變量控制實驗的研究方法和過程。

六、教學設想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課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所以本課教學的設計上,我是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把本課的立腳點放在變量控制實驗上。雖然觀察能力是三年級要重點培養的能力,但在前面《植物》《動物》《我們自己》《水》這些單元的學習中都有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而變量控制實驗是學生初次接觸,在設計變量控制實驗和變量控制方面學生都存在不少問題,所以本課把立腳點放在變量控制實驗上,而不是實驗現象的觀察上。

本課先創設情境,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呈現出來,讓學生對紙吸水性的強弱進行猜測,接着讓學生帶着猜測設計並動手做變量控制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測。有了實驗的經歷後,再組織學生交流變量控制實驗是如何做的,有什麼實驗發現。最後讓學生根據不同紙的吸水性特點思考紙的不同用途,讓學生知道人們就是利用紙的不同性能製成了不同用途的紙製品。

七、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我把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環節二,實驗探究;環節三,交流研討;環節四,應用、拓展。

環節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在課的開始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剛才老師在準備上課時,不小心把紅墨水灑到書皮上了,現在我這裏有四張紙,分別是宣紙、打印紙、牛皮紙、報紙,能用哪張把書皮上的紅墨水擦乾淨?學生説到宣紙、報紙能把墨水擦乾,因為學生曾試過把水倒灑在報紙上,發現報紙能吸水。通過這個情境能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呈現出來,學生在選擇用什麼紙擦水的過程其實就是對紙吸水性強弱問題的考慮,那宣紙、打印紙、牛皮紙、報紙吸水性強弱的順序是怎樣,學生就提出不同的看法,為了要驗證猜想就要進行實驗探究。

環節二:實驗探究(教學重點)

實驗探究是這課的教學重點。怎樣比較紙的吸水性,學生能想出多種方法(滴、插、擠),但學生提出每種實驗方法都存在着問題,在試教中發現對每一種方法變量的控制都進行討論,需要較長的時間,導致後面的交流研討環節草草收尾。而實驗方法的多樣性學生已在《比較水的多少》這課有訓練過,所以本課對實驗方法的多樣性就不展開討論。而是在學生提出多種實驗方法後,就讓全班集中討論“滴”這種方法,這樣的設計能節省一些時間,使後面的交流研討有更充裕的時間,並能把學生的關注點集中起來,使思維碰撞出火花。若學生能理解好“滴”這種方法中哪些變量需要控制,怎樣控制,那對於其他實驗方法中的變量控制,學生一樣能掌握。

從學生對“滴”這種實驗設計方案的設計中可以發現他們沒有注意到實驗的相同條件或只注意到其中的一個相同條件,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實驗的相同條件,先讓學生討論他們熟悉的賽跑規則,讓學生對比賽的公平性有所理解,再遷移到本課的吸水性比賽,通過賽跑規則能啟發學生關注到吸水性實驗的相同條件。

當小組討論好實驗的相同條件後,之前的教學設計是先讓各組學生進行交流,在明確了實驗要控制哪些變量、如何控制後,再讓學生動手實驗。但發現三年級學生在討論變量控制實驗時精神已經開始分散,學生很想馬上動手實驗而不是進行變量控制的討論,於是整個課堂就變成老師和幾個學生的互動,這樣就達成不了預期的教學目標。與其讓學生按部就班地機械學習,不如多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學習,哪怕有時有些嘗試可能是錯誤的,但也能通過學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補充使之完善。所以我調整了教學環節的順序,在小組討論了“滴”的實驗有哪些規則後,沒有進行全班的交流直接讓學生進行實驗,這樣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在學生有了實驗體驗後再進行變量控制的分析,學生對變量控制實驗就有更多的認識。

環節三:交流研討(教學難點)

學生實驗後,我讓其中一組的學生上來演示他們的實驗過程,由於全班都是做同一實驗,但實驗的操作並不相同,下面的同學就立刻發現實驗操作的問題,提出滴水的時候沒有同時滴,沒有滴同樣多的水。學生在相互的交流中説出自己的看法,在熱烈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思維水平得到快速提高。通過質疑和研討就把實驗的操作要點理清:同時滴、同一高度滴、滴同樣多的水,這其實就是變量控制實驗中要控制的變量。最後我順勢總結變量控制實驗的要點,就是一個條件改變,其他條件保持不變,讓學生對變量控制實驗有更深的認識。通過暴露錯誤操作——同學相互質疑——老師總結要點的三點策略,輕鬆突破教學難點。

環節四:應用、拓展

課的最後我讓學生根據宣紙和牛皮紙吸水性的特點,思考它們的用途,這是對本課知識的應用。同時也提出一個新問題:那如果要用紙做一個袋子,要想提起儘量多的東西,你會選擇哪一張紙呢?自然引出了下一節課的學習內容——研究紙的承受彎曲性和承受拉伸性。

八、板書設計

遵循“清晰、突出重點”的原則,本課的教學板書設計如下:

紙的吸水性

宣紙 報紙 打印紙 牛皮紙

滴水:同時 同高 同水量 紙同大小

吸水性:強 弱

用途:寫毛筆字... 防水...

國小科學説課稿 篇7

《認識角》説課稿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67頁——68頁的教學內容。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角,但要把生活中所見到的角抽象成數學中的角學生往往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材只對角做了一個初步的介紹,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象幫助學生初步認識角的含義,體會角的基本特徵。所以在內容設計上,特別注意強化學生的實踐活動,通過折一折、找一找、比一比等實際操作,讓學生對角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根據教材的編寫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生活實際,直觀認識平面圖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比較角的大小,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能力目標:經歷“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的學習習慣,增強合作探究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直觀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基本圖形,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並能直觀區分角的大小。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程度有關。

二、説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學習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的。教師的教需要通過學生的學來體現,而學生的學則是需要教師引導的。“角”對於二年級小朋友來説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教學中我將觀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機貫穿於課堂中的各環節,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律,採用看一看、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折一折、説一説等教學手段,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並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裏。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在學法上,選用指導學生觀察、操作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

三、説教學過程

(一)瞭解學生的學習起點,複習引入。

回想一下,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平面圖形?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引導學生回顧複習,依次回答出各個圖形的名稱。然後教師引入新知:這節課我們再來認識一個新朋友,板書課題:認識角。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點出發,既能喚起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又能激起他們參與學習新知的熱情與積極性,為繼續學習做好鋪墊。

(二)從尋找生活中的角,到實物中抽象角,初步感知角。

本課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中的角”逐步提升為“數學上的角”。因此,我先通過實物演示幫助學生初步認識角:剪刀張開的兩個刀刃夾成一個角,鐘面上兩根指針夾成一個角,紅領巾的兩邊組成一個角。然後問學生:你還能從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找到角?在此基礎上,通過動態的過程把這些角抽象出幾何圖形,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初步感知數學上的“角”的形象。

(三)操作觀察,建立角的正確表象。

在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形象之後,再提出問題:你能不能想辦法折一個角呢?把摺好的角介紹給同學。這樣在激起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也使他們更充分的感知到角。這時及時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些角有什麼特點呢?閉上眼睛摸一摸,看看你有什麼感受。”充分調動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參與,引導學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稱,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角的完整表象: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然後及時設計“判斷”,在平面圖中“指角、數角”練習,通過辯認與説理,再次加深對角的本質特徵的認識。

(四)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在學生建立了角的正確表象基礎上,我設計了操作活動角和大小三角板對應角的比較兩個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角的大小。在這一環節裏,我先讓學生在小組裏充分動手操作,討論討論,看看你發現了什麼?然後在班上師生互動交流,引導學生髮現並總結出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張口有關,與角的兩邊長短無關。再巧妙運用多媒體演示驗證,變抽象為直觀,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

(五) 拓展應用,提升學生能力。

在這裏我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一張長方形紙,去掉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可以畫一畫,也可以折一折,還可以剪一剪,比比看誰想的方法多。在學生動手操作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請學生把幾種不同的剪法和同學交流,教師演示。這一設計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使教學達到了高潮。

(六)回顧總結。

讓學生回顧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然後通過出示:籃球場地、籃球板、球門架、樓梯以及樓房建築物等,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善於觀察,就會發現更多生活中的數學。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