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説課稿模板彙總八篇

來源:文書谷 1.3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説課稿模板彙總八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水墨遊戲》一課為人教課標版美術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課的內容。讓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嘗試各種美術表現方法對學生的美術能力的挖掘具有重要的意義。水墨的眼光曾經是我們民族的審美眼光,但水墨畫長期被兒童美術教育所忽略。其實,可以變化自如的毛筆,奇妙滲化的宣紙等不失為一套吸引孩子的好玩的畫具。水墨畫自有其隨機、變通、接近童趣的一面。如果對教學進程進行一些設計,讓孩子們在水墨中玩起來,在遊戲中瞭解傳統、感悟自然,創造自己的表達方式,就可能開闢出一塊兒童繪畫的新天地。

(一)、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目標從三個方面制定

1、認知目標:瞭解水墨畫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點,認識水墨畫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標:能控制水墨線條的變化,懂得調配墨色的濃淡層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型練習。

3、情感目標:感受中國畫獨特的水墨韻味美感,增強民族自豪感,體驗探索的自由遊戲的快樂。

(二)、重難點

水墨畫有其變化多端的特點,濃、淡,幹,濕及不同的運筆方式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因而讓初次接觸水墨的學生了解掌握多種水墨語言是學習水墨畫的基礎,也是本課的重點,而要畫出水墨的墨韻難在對墨色濃淡以及水分的控制,因而這就成了本課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點。

二、説教法

本課教學採用情境教學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用故事、遊戲穿插於教學中充分營造出了水墨遊戲的氛圍。在導入時,我採用了對比法,讓學生通過對比水墨畫作品與其他畫種作品的區別,瞭解水墨畫的特點。在水墨欣賞環節,我採用了故事介入法,通過講齊白石老人的《小雞圖》讓學生對水墨畫產生興趣。在講解技法的嘗試水墨環節,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啟發法將各種水墨語言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最後在學生創作環節也是以畫故事遊戲《珍珠泉》進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水墨畫創作的樂趣,併產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三、説學法

學生在學習本課時主要採用探究式學習法,通過觀察畫種的區別自主發現水墨畫與其他畫種的區別,瞭解水墨畫的特點。期間各種水墨語言的變化也是通過學生自主地嘗試,發現並掌握的。探究性學習方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增強探究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巧妙地“引”,學生自主地“學”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在和諧的`教育氣氛和積極主動的學習生活得到發展。

四、説教學程序

本課教學流程我是這樣設計的

認識水墨——欣賞水墨——嘗試水墨——水墨故事

首先在導入環節,先以我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的片段開始。讓學生在比較喜愛的動畫片中開始自己的水墨畫學習,接着再出示幾種學生熟悉的畫種:水粉、油畫棒作品,與之前的水墨動畫畫面進行對比。思考有什麼不同之處。並猜一猜它們分別是用什麼工具材料畫的。之後揭題,這堂課我們也用這些工具材料來玩一玩水墨遊戲——板書課題《水墨遊戲》

在新知學習環節中首先是欣賞水墨,採用欣賞名作進入,欣賞書本中齊白石老人的水墨作品引導學生對作品中水墨的各種變化進行關注並説一説自己的感受。“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麼優秀的作品是誰畫出來的嗎?”在這裏穿插對齊白石的簡單介紹,並讓學生了解水墨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畫種。接着展示同齡人的作品。大師的作品畢竟離學生太遙遠了,學生欣賞同齡人的作品,不僅能從中發現技法的運用方法,同時又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的慾望。 以上就是欣賞水墨環節接下來進入嘗試水墨環節。

在這一環節的開始,採用遊戲的方式進入。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工具,學生跟着老師一起把墨汁滴到水盆中,觀察變化,當墨汁滴入水中時,墨花一朵朵散開,學生從未見過這樣的景象定會驚喜大喊,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此時課堂將進入一個高潮;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將宣紙覆蓋在水盆上“附印”出墨汁在水中變化的肌理。這時我接着示範運筆方法。

接下來水墨語言變化的學習我採用遊戲“變魔術”的方式進行。

第一個魔術:小朋友們,看老師手中的這支毛筆會變魔術哦,看老師用它畫點(教師示範畫點)貼在黑板上,再

用它畫線(教師示範畫線)貼在黑板上,“小朋友們看,這些點、線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學生在觀察探究中發現毛筆的運筆的特點:力度大小、速度快慢都會產生變化。

第二個魔術:老師用這隻有一種黑黑的顏色的墨來變出很多種不同深淺的顏色哦。教師用不斷加水的方法在紙上畫樓梯。貼在黑板上。請學生説説為什麼會變出這麼多顏色,學生都很聰明同時教師的直觀演示,也讓學生對這個墨色濃淡的技法一目瞭然,肯定都知道了因為加了水,加得多顏色就淡,加得少,顏色就濃,此時教師再引出技法——墨色的濃淡變化。

學生在發現了奧祕之後帶着勝利的成就感,進行墨色濃淡的變化練習。本環節我講水墨枯燥的技法講解均用遊戲“變魔術”的形式一一化解,講各種水墨語言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在玩耍中自主觀察,發現,嘗試,掌握各種水墨語言。

本課的重點難點一一迎刃而解之後就進入了水墨故事環節,本環節還是玩遊戲,師生一起畫語文的《珍珠泉》一文“孩子們準備好了嗎?我們來跟着作者一起一步一步的走進珍珠泉,村前的小山包??石板小路??樹林??珍珠泉??珍珠泉周圍的花草如花環??珍珠泉的水……”在故事遊戲中學生結束了創作。

評價環節,讓學生將作品貼到黑板上,評一評哪張畫最有趣,墨色最豐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順應兒童的思維,尊重兒童的想法。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這種成功的喜悦和滿足會進一步產生自我激勵的心理狀態,自信心也會隨之產生。

拓展環節,讓學生用不同的線、形和不同的墨色在宣紙上表現自己心中的故事。小朋友們剛剛我們一起畫了一個我們的語文課文裏的故事,小朋友肯定還有許多自己的故事,回家可以試着把自己心裏的故事畫下來。

一、説教材:人教課標版美術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一課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2、能力目標:

3、情感目標:

(二)、重難點

二、説教法

三、説學法

四、説教學程序

認識水墨——欣賞水墨——嘗試水墨——水墨故事

説課稿 篇2

説教材

1、教材簡析:《背影》選自我國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朱自請的一篇著名的記實散文。一直作為語文教材的傳統課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因為它寫出了一種異常真誠與至誠的父子之愛,反映了我國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正如季羨林先生所説:我覺得,讀朱自請先生的《背影》,就應該把眼光方遠,遠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然後才能真正體會這篇名文所藴涵的真精神。閲讀這篇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教學目標: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走近作者,認識生字、生詞。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散文的特點及散文的選材。

能力目標:學習在平實的敍述、抒情中藴藏着的極為精巧的構思;關鍵語句含義的理解

情感目標:,認真體會文中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深厚的感情,理解語文與家庭生活的關係。

3、教學重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國中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很適合朗讀,要讓學生多讀。讀出文中的感情,使學生自己能夠受到感動。所以我把該文教學重點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深情,激發孩子理解父母、熱愛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語文課程標準還要求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結構。八年級學生,他們的閲讀範圍還不是很廣,掌握的閲讀技巧不是很多。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如何理解文中父親那個不怎麼優美的背影?學生還無能為力。因此,我把此當作本文的教學難點。

説教法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難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我採用以下的方法及教具進行教學: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進行朗讀評價的教學方法。

5、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6、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想結合,激發創新思維的學習方法。

7、教學用具:多媒體。

選擇以上教法的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國中學生必須達到一定的閲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選擇教法上必須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據此,我在教學該課時主要採用朗讀的方法,教師不必過多的講解,作者的感情讓學生在讀中慢慢感受出來,以達到教學目的,而不是一上來就分析文章,以至把整篇文章分得支離破碎,使學生失去了閲讀興趣。只有在朗讀中學生才會自主地去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地去解決問題。

説學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和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據此,教學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

8、自主收集資料,增加課外閲讀量的方法,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

9、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10、 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家庭,走向社會而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説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趣:導入新課的開場白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導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設計的導語是:

同學們,人們常説,“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象個寶,沒媽的孩子象棵草。”可是在我們生活中,有一個人也時時刻刻在關心、愛護、影響着我們,那就是父親。在生活中你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在成長的歷程中他對你有什麼影響?你怎樣評價你的父親呢?

1、由導語引出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2、自由發言,鼓勵學生多發言。

3、教師小結,引出新課。

此設計能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能讓學生與課文中的主人公達成感情上的共鳴,從而幫助同學們理解課文內容。

(二) 檢查預習情況,明確學習目標:

1、 生字、生詞的練習。(運用多媒體顯示出來)

2、 讓學生介紹收集到的朱自清的

有關資料

3、 檢查朗讀情況,並讓學生作出評價。

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自己收集資料,查閲工具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閲讀興趣。從而完成教學目標。是學法1的實施。

(三) 啟發誘導,合作探究

1、 配樂朗讀此文(運用多媒體),讓學生注意朗讀的要求和技巧。

2、 整體把握文章,讓學生談聽後的感受。

3、 把握文章脈絡,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4、 文中出現了幾次“背影“?着重寫的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

5、 本文通過車站送別表現了父子間的什麼的感情?

6、 體味文中父親的幾句話。

以上設計的'問題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言。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進一不理解作者的感情,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閲讀興趣。完成教學目標2。

(四) 教師小結,佈置作業:熟讀全文,進一不感知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我設計瞭如下導語)

同學門,上節課我們理清了作者的寫作思路,也感受到了一位普通的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親,今天我們繼續探討這篇課文。

(二)明確目標

1、 抓住“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

2、 領會樸實的語言風格。

3、 繼續感受父子情深。

(三)自主合作,探究質疑(用多媒體顯示下列問題)

1、 文中四次“背影”的描寫哪一次給你留下的映象最深?為什麼?

2、 體會父親親爬月台時的幾個動詞。

3、 文章為什麼不寫父親的正面,而寫父親的背影呢?

4、 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竟然感動得流淚,你相信嗎?

5、 你認為文章是通過選取什麼角度來表現“父愛”這一主題的?

此設計意在拓寬學生的思路,在師生質疑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是突破重點、難點的重要一環,是對學法2的指導,從完成教學目標2。

(四)學生朗讀課文,分組討論,就文中不解之處質疑。(教師點撥)

此設計是讓學生養成自主提問,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是學法2的進一步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五)佈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後多瞭解爸媽,體會他們子女的關愛。

(六)總結全文,滲透思想教育,完成教學目標。

説課稿 篇3

教材簡析:《稱象》是北師大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講曹衝小時候稱象的故事,教育我們應該多觀察、遇事多動腦筋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節課的設計我是在學生通過快兩年的語文學習基礎上,已經具有初步理解詞句能力、思維能力和説話能力的基礎,以繼續抓好詞句教學、落實訓練重點為目的進行教學設計的。

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已有的知識基礎,我將本節課教學目標確定為:

1、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知道多音字“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曹衝稱象的過程,懂得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生活中問題。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曹衝稱象的過程,懂得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生活中問題。

教法:由於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在學習曹衝稱象的方法時,我利用了簡單幫助學生理解曹衝稱象的具體方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本課教學我主要採用多層次朗讀法、啟發式教學法,使學生在以讀代講中理解詞句,引導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以“見過別人稱東西嗎?”的談話方式導入新課,並相機指導寫“稱”字,目的是使學生“無意識”地進入的'學習情境中,再説生字教學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

(二)初步瞭解課文內容,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請孩子們自由地、小聲地讀課文,並藉助拼音解決不認識的字詞,然後教師出示生詞和生字,指名認讀,並正音,我覺得這樣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字詞教學落到了實處。接着再讀課文,並提出要求: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呢?這一步,我按照閲讀教學從“整體---部份---整體”的程序進行設計,使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和激發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把握。

(三)理解曹衝稱象的過程,並能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

由於理解曹衝稱象的過程是本節課的重點,所以課文教學我直奔重點,通過讓學生默讀,説曹衝稱象的步驟,找動詞和表示先後順序的詞,通過層層設疑,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逐步加深,同時活躍學生思維。接着再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用上表示先後順序的詞口述曹衝的稱象方法,老師演示操作過程。電腦形象地表現課文內容,課文的文字表達是反映圖中的事物。這一操作過程就是突破難點的過程。以讀為主,我採用多種朗讀的形式,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增長詞彙的作用,也是突出本節課教學重點的手段。接着拋出:“曹操有什麼反應?”引出對第五自然段的學習,同時引出“果然”一詞。幫助學生理解。

(四)瞭解曹衝稱象的原因。

用曹衝為什麼要去稱象呢引出描寫大象大的句子,進而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五) 比較曹沖和官員們稱象的方法。

這一環節我啟發學生把官員們提出的稱像方法與曹衝提出的稱像方法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生説的基礎上,我便對本節課進行了小結。

(六)課堂作業

我設計了連線的練習,對量詞和名詞的恰當搭配進行鞏固。

課後,我覺得對於指導學生的感情朗讀方面還很不到位,以及多次朗讀之間是否具有層次性和一定的深度,希望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説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花園幼兒園的教師:趙潔,同時也是國家xx立項課題“幼兒交通安全教育策略的研究”和xx立項課題“幼兒園校園交通安全文化教育研究”課題組成員。幼兒交通安全教育已是我園“一園一品”園本特色課程之一。今天,我帶來的就是一節大班社會領域活動“交通規則我知道”根據河北省編教材大班社會領域“安安全全過馬路”升成。

一、説教材

教材

環節二:自由探索(欣賞各自收集來的交通標誌)、分組交流,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互相討論交通標誌的名稱及用途,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在集體分享中,培養幼兒注意傾聽對方講話的習慣和準確的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這一過程是幼兒和家長在家中搜集而來的體現了家園共育的園本理念,我通過有效引導:“和你周圍的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標誌是什麼,有什麼作用。”讓幼兒將帶來的交通標誌介紹給大家。教學目標二得到了體現。

環節三:收穫新知,播放PPT課件,瞭解兩種馬路標線的名稱及作用。通過多種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幼兒聽覺、視覺充分調動起來,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在輕鬆的環境中使幼兒的.觸覺等感覺器官調動起來智力水平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這一環節中我通過提問“今天,我又給你們帶來了兩個新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在哪見過?”將幼兒帶入對新知識瞭解的渴望中。讓他們對了解兩種標線充滿興趣。

環節四:交流體驗,通過運用交互式白板教學,引導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分辨哪些行為違反了交通規則,並親自操作將不正確的行為改正。通過提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下面的行為哪些是不對的,為什麼?”、“你能將行使不正確的車輛正確行使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並能大膽講述自己對違反交通規則行為的認識。並能積極的參與互動,通過交互式白板的使用,讓孩子親自對違反交通規則的車輛進行改正從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教學目標一得到體現。

環節五:操作表現,分享快樂: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瞭解交通法規,我讓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進行自由創作“如果你是未來的交通設計者,你會為公路設計些什麼?”通過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發散思維的能力。這是活動的延伸,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通過製作、想象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未來道路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後建設未來社會的快樂。《綱要》指出“為幼兒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幼兒在這一環節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很有成就感。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我們收穫了很多。孩子們不僅認識了很多的交通標誌,懂得各種標識的用途,還學會了很多有關如何遵守交通規則的常識,感受了很多交通法規的知識。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僅自己學會了還能提醒父母遵守交通規則,成為每個家庭安全的小小監督員。這也實現了我們進行此項研究的初衷:“教育一個幼兒,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輻射整個社會”相信,在今後的研究中我們一定會收穫更多,我們的交通秩序也會隨着更多家庭的參與變得更暢通、更有序。

謝謝您的聆聽。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説教學內容

“秒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59~61頁的內容。

2、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進一步學習時間單位的內容,學生在一年級已經學會了看整時與半時,初步認識了時針與分針,會讀寫幾時幾分,掌握了1時=60分,並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對“時分秒”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來學習的。由於“秒”對學生來説比較抽象且不易理解,不能借助具體的實物表現出來,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一系列的具體活動,引導學生體驗秒的長短,幫助建立秒的概念。學好秒的認識,讓學生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對於加強學生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有着重要的作用,也為學生以後學習其它時間單位打好基礎。

3、説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情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因此根據教材編寫的特點以及我班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3).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4、説教學重點、難點:

我把本節課的重、難點定為:學生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二、説教法

根據以上目標,我選擇了以下的教學方法:引導觀察、學具操作、多媒體輔助教學、組織討論探索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發展過程,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三、説學法

為了體現教學意圖,我主要引導學生掌握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 觀察的方法——目的是通過觀察分針和秒針的走動,抽象出1分=60秒

2、 實踐活動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體驗秒

3、 小組交流的方法——把小組每個成員的發現轉化為大家共同的財富。

四、教學過程

根據本節課教材的`知識結構及國小生認知規律和發展水平,這節課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情境導入,秒的認識

放映課件:再現春節聯歡晚會倒計時情景,從學生熟悉的春晚創設情境,讓學生參與倒計時的活動,結合學過的時和分,喚醒學生己有的生活經驗,引出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揭示課題:秒的認識。

【設計意圖本環節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使學生直觀認識生活中“秒”的存在,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時間概念。】

(二)合作探究。獲取新知。

【一】秒的認識

1.認識秒針。

師:我們知道計量時間的工具是鐘錶。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手上的鐘面,你看到什麼?

生:時針、分針、秒針。秒針是最細最長的那一根。秒針跑得最快。

師:對,這根長長的細細的針就是秒針。課件演示動畫出現秒針

2.認識1秒。

師:秒針在鐘面上跑得最快,它可以記錄比1分更短的時間。那怎樣才是1秒呢?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秒針走l小格是1秒。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秒”這個時間單位學生早有認知,幾乎所有的大掛鐘都有秒針,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們不可能不注意到那個形狀特殊的“長針”。由學生自己引出秒針,並輔以多媒體,效果更顯著】

3.體會1秒。

(1) 師:我們來感受一下,請把你的鬧鐘和手錶放在耳邊,你聽到了什麼?(滴答聲)滴答聲和秒有什麼關係?(滴答一聲經過的時間就是一秒。) 收鬧鐘

(2)1秒鐘你能做一個什麼樣的動作?(拍手、數數、眨眼睛、點頭等)

(3)瞭解“1秒能幹什麼“的信息。

課件演示:動畫出現飛機、火車、汽車、衞星、車間,並顯示相應的文字。噴氣式飛機每秒飛行500米;火車每秒約行55米;小汽車每秒約行20米;衞星每秒飛行7900米等等。

師: (出示劉翔照片)小朋友,認識他嗎?是呀,在20xx雅典奧運會110米欄中以12秒91的成績為我國奪得奧運史上田徑比賽的第一枚金牌。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吧!

課件演示:劉翔在20xx.年8月27日的雅典奧運會上奪冠的鏡頭。

小結:怎麼樣?時間很珍貴,連1秒鐘都不能小看,因此,我們要珍惜每一秒鐘!

【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在本節課中,把學生對秒的體驗預設為重點,新課程着力強調“經歷”,對於抽象的、非物化的“時間”,通過學生自己用聲音和圖像等來配音、配動作,使學生有了具體的、物化的感受。通過介紹、演示,學生明確1秒雖然短暫,但是用處也非常大,正是由那麼多的“秒”才構成時間長河,使學生自己意識到要珍惜時間,並藉機滲透做用時比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來記時。教師飽含激情的語氣和劉翔闖過終點的精彩瞬問讓學生熱情洋溢】

【二】秒的體驗

體驗10秒鐘

師:平常,我們通過看鐘知道時間過去了多少,如果不看鐘,你還能知道時間過去了幾秒嗎?接下來,我們一起玩一個10秒的遊戲。

老師説“開始”,你們就閉上眼睛,你認為10秒鐘到了,就悄悄的高高的舉起你的手告訴老師。

師:你是怎樣知道10秒鐘到了?

生:(從1數到10)

2.我們再來進行一個寫數字的小活動:老師説“開始”,你就從1按順序開始寫數字,當過了十秒老師喊停的時候看看那位同學寫的數字最多。

小結:10秒鐘雖然很短,但是我們大約可以寫十幾個數字哦。

【設計意圖:此處教學,再一次讓學生體驗了時間單位“秒”,加深了學生對秒的認識,同時還尊重了學生認知水平的差異,最後,通過教師的引導優化了方法。】

(三)分的認識和體驗。

1.秒與分的關係。

(1)下面我們來放鬆一下聽一段音樂,聽的時候,同學們可以在心裏數數,或點頭估算,也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一起來估算這段音樂大約是多少秒?。

課件演示:播放1分鐘的音樂。

學生彙報自己的估算時間。

(2)剛才這一段音樂播放的時間就是1分鐘,1分鐘是多少秒呢?我們一起來看電腦演示。

課件演示:剛才的1分鐘音樂作背景,伴着“嘀噠”聲音,鐘面上秒針走了60小格,分針同時走了一小格。

師:,你們發現了什麼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分=60秒。

【設計意圖:此處教學重點又一次放在了體驗上,通過課件上秒針走一圈和分針就走一小格的直觀演示,讓學生能通過觀察,親身體驗分與秒的關係,從而抽象出1分=60秒的結論。】

2.體驗1分鐘。

(1)師:同學們對10秒鐘的感覺已經很準了,如果是1分鐘,你還能像剛才那樣準確嗎?

遊戲規則不變,一起來感受1分鐘寫數字。1分鐘你能寫多少數字呢?

小結:雖然一分鐘不長,但是在一分鐘時間我們還可以寫40多個數字呢!所以我們可要珍惜每一分鐘哦!

【設計意圖:動靜結合的一分鐘體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1分鐘的長短,體驗1分鐘的價值,學生們興味盎然,積極性非常高,同時通過活動還將時間相同,做的數量越多,速度就越快的數學思想加以了滲透。教學中還注意評價的多樣化,培養評價別人發言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傾聽的能力。】

(四)鞏固練習。

師:接下來,讓我們再一起到數學樂園去闖闖關吧!課件演示:闖關題。

第一關:做一做,在( )裏填上時、分、秒。學生獨自完成

(1)小朋友爬一層樓梯大約需10( );

(2)一節數學課的時間為40( );

(3)放學前整隊大約要用46( );

(4)同學們每天睡覺時間大約10( )。

師:你為什麼這樣填呢?

第二關:綜合應用(這是一段關於小璇的短文,請一位同學給我們讀一讀)

同桌討論後指名學生回答

小璇是個懂事的孩子,每天她總是早早起牀,把語文書讀15小時才吃早餐。今天上學時剛巧碰到了玲玲,她們用了3小時邊説邊笑地走進了教室。上午的體育課上,小璇跑50米只用了12小時,全班第一名。為了下午上課有精神,小璇總會睡30秒鐘的午覺。放學後,她回到家便抓緊時間寫作業,一般1分鐘就能做完。晚上,她經常會陪爸爸看30小時的新聞聯播。星期六的晚上,她還看40秒的動畫片。(你覺得這段短文有問題嗎?小組討論一下。學生彙報)

第三關:趣味智力題 四人小組討論

(1)一個人唱一首歌要3分鐘,10個人合唱這首歌要幾分鐘? 全班合唱呢?

(2)5人各唱這首歌要多長時間呢?(學生彙報,教師肯定)

【設計意圖:通過層次性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並靈活應用,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用了40分鐘來學習秒的認識,你學到什麼呢?

師:同學們,時間是由一分一秒組成的,時間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復返,所以我們要——做時間的主人,不浪費每一分每一秒。讓我們記住列寧的名言:贏得了時間就是贏得一切!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這節課的知識點進行回顧,起到總結全課的目的,最後把一句名言送給學生,再次對學生進行惜時教育,達到課已盡意長存的教育效果。】

(六)板書設計:

秒的認識

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 1分=60秒

這樣的板書設計重點突出,簡潔明瞭,有利於學生對本節課重點的把握。

説課稿 篇6

一、教材解讀

1、教學內容與教材分析:

《小松鼠》是生本教材國小語文第一冊中第六單元的課文。整首兒歌僅僅五行三句話;16個要求會認字;4個要求會寫字以及9個詞語。是一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兒歌,朗讀起來琅琅上口,韻味十足。

“人生聰明識字始”,識字是學生提高閲讀能力的基礎。本實驗教材的主要任務就是識字,因此,教學總的原則是:排除干擾,把注意力集中在識字上。

2、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認識,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徵,及已有的學習基礎上,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掌握“鬆、鼠、乖、巧”等16個生字。

(3)體會小松鼠的活潑可愛,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激發課外蒐集和閲讀有關資料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有序、有趣、有效的遊戲中識記和鞏固生字。

難點:引導學生進行難字的分析與識記。

二、設計理念

生本教育的理念中的行為觀是“全面依靠學生”。學生是教學過程的終端,是教育的本體,生本教育的特徵之一,就是真正認識和把握學生這個本體,把一切為了學生作為教育價值原則。兒童的天性是活潑的,富有創造力的。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激勵者。因此,在本課設計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而有趣的遊戲中快樂識字,領略漢字的魅力,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設計思路

“意義識字,推進閲讀”是生本教育實驗教材研究的主題,所以識字就是教學重點。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不經意間有趣,有效識字。基於學生意志力薄弱,易分神的原因,學生很難一節課保持高昂的興致識字,所以我把教學重點放在有序、有趣、有效地識字。在教學中,我以活潑可愛的“小松鼠”為線索,創設了與課文相關的語言環境,讓學生在童話世界中在小松鼠的陪伴下輕鬆識字;而且我設計一些輕鬆愉快的遊戲形式激活學生識記難字,在遊戲中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從而使學生願學、樂學、會學。為了能讓學生有趣,有效識字,可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或個人學,小組學,玩遊戲,反覆認讀,達到有趣、有效識字的學習效果。

四、教學策略

本課教學,我將側重採取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第一,情境教學法。在課堂上我以活潑可愛的小松鼠為線索創設活潑、歡快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小松鼠的陪伴下輕鬆、愉悦地學習,讓識字課堂走進童話世界。

第二,“自主閲讀、遊戲識字”的教學方法。一心一意奔識字,充分利用邊邊角角的時間進行識字,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課文,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五、流程預設

一、激趣導入

1、看彩圖説話

2、讀課題。

(用彩圖開課,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對彩圖的描述,可以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同時認識了“鬆、鼠”兩個生字。)

二、讀文展示

1、教師範讀,學生手點着字。

2、四人小組讀

要求:

A、採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讀。

B、小聲一點,組內同學聽得見即可

3、請兩組上台交流(評價)

(教師用標準的普通話語音和正確的感情範讀在前,可以讓學生感受課文的語感,幫助學生模仿標準讀音,讓學生有樣可循。小組內讀,充分發揮小組成員資源,讀得好的帶動不太會讀的,並且形式由學生自選,學生積極性提高了。展示是為了向全體學生彙報小組學習成果。通過展示,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增強了自信心。)

三、詞語過關

“要想和小松鼠成為好朋友就得先過詞語橋,有信心嗎?”

1、粘貼詞語,讓學生自由讀

2、小老師上台來領讀

3、分男女生讀

(詞語是認讀記憶生字的語境之一。先過詞語關,能夠為識字做好鋪墊。“小老師”是學習的先行者,利用學生資源,讓學生帶領學生認讀詞語,能讓快生更自信,讓慢生樹立想當“小老師”的目標,從而積極學習,爭取當上光榮的“小老師”。)

四、遊戲識字

“恭喜大家,小松鼠已經答應和我們成為好朋友啦!它鑽到了我們的抽屜裏,快去看看吧!”

1、小字卡,兩邊分,左邊我會認,右邊問別人

(每個生字讀三遍,讀完後將不會的生字拿去請教小老師)

2、收小松鼠(拿起一張小字卡讀給同桌聽,讀對了即可收回。)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生本教育的一大任務。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我們應該充分相信學生是可以自主學習的。因此給一定的時間安排學生自主識字,旨在逐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3、教師採訪,組長彙報,粘貼難字,進行分析“你有什麼辦法記住這個字?”

A、請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B、齊讀難字

4、開火車讀字(帶上拼音)

(依託學生資源來進行教育,而獲得事半功倍之效。組長在遊戲中進行檢測並彙報,找出學生普遍覺得較難記的幾個生字,將生字遊離出課文,突出字形,整體攝入,形音聯繫,形成識記生字的形體支架,找出記憶方法,能夠加深對難字的印象,突出並解決教學重難點。再通過一輪帶拼音“開火車”讀,進一步鞏固。)

5、“小松鼠送給我們一個小禮物,它就是……快樂魔方,轉轉轉”(教師轉動魔方,學生讀生字)

6、小組玩識字魔方(組長扔魔方,哪面朝上,小組裏的同學就齊讀那一面的生字三遍。)

“冬天快到了,小松鼠必須儲存很多的松果才能熬過寒冷的冬天。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我們去幫松鼠摘松果好嗎?”

7、玩接力賽遊戲(將字卡發給學生,學生拿字卡上台來帶全班同學讀,教師相機將字卡粘貼在黑板上。)

8、玩摘松果遊戲

(A組學生站台上,B組學生在台下。B組問:“鬆字鬆字在哪裏?”A組指出生字答:“鬆字鬆字在這裏!”其他學生拍手答:“摘到啦!鬆鬆鬆,松鼠的鬆)

9、送松果回家(小組輪讀生字)

(郭思樂教授説過:玩和學是不矛盾的,生本教育的理念就在於把學轉為玩,讓學生在玩中學。這特別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而把“學”轉為“玩”,就是在教學中採用豐富多彩的遊戲創設快樂的識字活動。因此,在識字過程中使用學生最喜歡的遊戲,對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識記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多個遊戲讓學生來鞏固識字。在遊戲中會照顧到每位學生,如果學生有困難,我會鼓勵大家來幫助他(她)。不光是比賽中的學生,要讓每位學生都參與進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享受識字的快樂!)

五、拓展練習

1、出示短文

2、學生自由認讀

3、齊讀

説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㈠、地位和作用: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是本章的重要內容,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正弦線、餘弦線和誘導公式等知識的延伸,是後繼內容二倍角公式、和差化積、積化和差公式的知識基礎,對於三角變換、三角恆等式的證明和三角函數式的化簡、求值等三角問題的解決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㈡、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兩角和與差餘弦公式的推導及應用

教學難點:兩角差餘弦公式的推導

設計依據:由於“兩角和與差餘弦公式的推導及應用”對後幾節內容是否掌握具有決定意義,因此它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由於“兩角差餘弦公式的推導”需要構造向量來解決,所以它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

二、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理解兩角和與差餘弦公式的推導,並能初步應用它們進行簡的三角函數式的化簡,求值及恆等式的證明.

2、過程與方法:經歷由向量的數量積推導兩角和與差的餘弦過程,體驗和感受數學發現和數學創造的過程,體會向量和三角函數的聯繫,體會一般到特殊和數形結合的思想.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讓學生在公式的推導和運用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悦,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於探索的求知精神.

②通過觀察、對比體會公式的對稱美、思維的和諧美,給學生以美的陶冶.

三、教學方法分析

本課時授課對象是對探索未知世界有主動意識,對新知識充滿探求渴望的高一學生他們已經掌握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和向量的相關知識,但獨立地運用向量的方法來推導公式存在的困難。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心理特徵,確定教法為: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本節課是一節公式推導和應用課,應該採用啟發式教學,指導學生主動參與公式的發現、推導和應用過程。

四、教學過程分析

教學過程分為温故知新,引入新課、由特殊值探索公式結構、引導學生證明公式、通過例題體會公式的應用、通過練習題加深對本節內容的掌握、學生小結本節課的收穫、佈置作業幾個環節。

Ⅰ、引入新課

問題1 :我們已經學習了向量的數量積,請用數量積的知識完成下列練習。

練習: 已知, ,則=

Ⅱ、 新課探究

問題2 :由出發,你能推廣對任意的兩個角都成立嗎?

如圖所示,以x軸非負半軸為始邊分別作角,

且>。假設它們都為鋭角,設它們的終邊分別交單

位圓於點,那麼

表示的角是什麼?

有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兩種表示形式,得到以下等式:

在推倒的過程中,因為為與的夾角,故。實際上,當時,為與的夾角,而,由於餘弦函數的週期性,任意角都上的角可以轉化為

綜上所述, ,對於任意的角都成立。簡記為。

問題3:由公式你能推出的餘弦公式嗎?

結論:

文本框:

簡記為“余余正正符號異”

Ⅲ、應用舉例

例1、 求值:

例2、已知,求的值。

變式:已知,求的'值。

例3、

變式:

設計意圖:逆用公式是學生認識和掌握公式的重要標誌。通過步步加深,加強學生對公式的理解和應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思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等思維能力。同時滲透了一種化歸思想。

Ⅳ、課堂練習

教材練習

Ⅴ、課堂小結

1、知識層面的小結(對公式的探究過程激發方法的啟示,用向量的數量積證明公式的主要思路以及公式的特點和功能);

2、數學思維能力層面的小結(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教師概括提升------- 包括本節課所涉及到的特殊與一般的思想,數形結合的思想,換元思想的體現,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以及對數學和諧美的欣賞)。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小結,反思學習過程,加深對公式及其推導過程的理解。領會數學研究的有關基本方法和途徑,學習並能應用數學思想與方法解決有關問題。

強調公式中α、β的任意性,是本節內容的主線,它賦予了公式的強大生命力。要深刻領會公式承上啟下的核心作用。

Ⅵ、作業,

1. 必做:習題3-2A 2、,3.

2. 探究:能否由的公式得到的公式呢?

通過佈置作業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本節的重點內容

板書設計

1、向量數量積公式:

2、問題1、2、3

3、總結提煉:

兩角和差的餘弦公式

應用舉例

練習反饋

説課稿 篇8

一、 教材分析

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着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同學們對周圍的常見材料如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不陌生,但對於這些材料瞭解並不深入。這節課主要讓學生通過調查瞭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知道一些常見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觀察,瞭解這些材料的主要的物理特性,發展學生探究物質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思維為主線"的原則貫穿教學始終,運用觀察,分析,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方式來完成課堂教學。

教學流程:

本節課我設計了"以生活經驗為基石,激發興趣,突破教學難重點"的教學主線。教學時我不僅僅要讓學生動起來親手實踐,而且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得到科學依據,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一。 根據學生心理水平激興趣,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一般都是從具體的事物逐步過渡到抽象的概念。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遵循科學課標中提倡的"國小科學教育作為科學啟蒙教育,要從國小生的現有經驗出發"基本理念為指導,體現科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力求借着生活這個"百科書"讓學生感知理解材料概念,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投入到科學學習中。

二。觀察材料的特性

三年級學生剛接觸科學才2個多月,對科學課充滿好奇。他們喜歡在比一比,猜一猜等輕鬆的活動中學習。為此,我在本環節設計了猜謎語活動,讓他們打一材料。我認為這不是一般的猜謎語,而是把謎面一句一句呈現,讓學生對所猜的謎底的範圍不斷縮小,最後,謎面呈現完才得出謎底——木頭。這一生活中最常見的,最容易瞭解的材料,再拿出一塊木頭進行驗證,補充木頭的特徵。這樣創設情景,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對木頭的特點也能夠粗步瞭解。此外這為後面讓學生用適當的詞語描述其他材料的特性作了鋪墊,便於學生輕鬆掌握材料的特點。

三。整合內容開展比賽,調查身邊的材料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在學生大腦疲勞,注意力分散時,採用變換活動的內容和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調查比賽,凸現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這一教學重點。 首先,我對教材進行整合,將身上的物品,書包的物品,教室的物品三張調查表整合為一張。讓學生在調查中,發揮小組合作能力,比一比哪個組快速完成調查表。並在快速完成調查表後全班交流。

本節課的科學概念是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而在學生彙報交流中,我也引導學生去分析使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製成一件物品來培養學生髮散思維能力。發散思維的變通性,獨特性也是我們培養的核心目標。

我想:學生科學知識的獲得,科學素養的形成,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隨時捕捉。為了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我不僅讓小組討論,還利用向孩子們展示了木頭,玻璃,塑料,纖維,金屬,紙這些材料在我們身邊被廣泛使用着,拓展延伸了課外知識。

本環節中我意在不僅完成預計教學目標,而且讓學生學到只有團結合作,分工明確,才能高質量,高效率完成任務。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談收穫。

通過本環節,使學生對材料形成較完整的認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五。課外延伸

繼續調查蒐集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新的材料,它們又可以製作哪些物品,並記錄下來。

真正有效的課外實踐不僅可以幫學生樹立 "科學能夠改善我們的生活"這一科學理念,而且使科學課程目標得以更好實施。

總之,在本節教學過程中,我力爭充分體現"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這一教學理念,充分挖掘學生思維特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科學的學習活動之中,通過學生動眼,動腦,動口,讓學生在科學學習中體會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悦。

科學教學應緊緊圍繞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全面關注學生的能力發展。要重視對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身經歷科學學習過程,使教學形成一個有序列,有結構的整體。

二、 教學過程

1、導入

出示一組學生熟悉的圖片,讓學生説説它們是什麼東西做成的。從而引入材料的概念,並板書:像木頭這樣能製作成物體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材料。

2、新授:

1)認識描述六種常見的材料。

先向學生展示六種常見的材料,讓學生通過觀察(看,摸,拿等)讓學生對材料的物理特徵有個初步的瞭解,再讓學生説説各種材料的特徵。讓學生對描述材料有一定難度,此時通過選擇的形式讓學生了解木頭的特徵。這樣不僅讓學生很好地認識了木頭的特徵也為他們對其它材料的描述做了個引導,能夠有效地突破難點。

2)瞭解周圍的材料。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這個內容設計了三個活動,首先是讓學生調查身上的物品,其次是調查書包裏的物品,再是調查教室裏的物品。為了避免單調,調查採用了不同的形式。調查身上的物品時兩個同學一組觀察,交流,完成書上的表格。調查書包裏的物品時,採取學生獨立完成的方式,將自己書包裏的東西一一列出並進行記錄,對完成較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後一個調查活動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發揮的空間,採取周圍同學互相説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活動形式的多樣性能有效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另外,在調查材料的活動中不僅讓學生認識到材料是多種多樣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由於各種材料的特性不同,用途不同,許多物品需要多種材料才能做成,不同的物體的製作需要不同的材料。這也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