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説課稿範文

來源:文書谷 1.05W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模板説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模板説課稿範文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1

一、教材分析:

《健康的殺手》是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健康的生活》第二個活動主題《遠離誘惑》中的第一個活動,本單元讓學生認識到健康對人的意義,瞭解危害我們健康的事物和行為,初步掌握維護身心健康的知識,在生活中養成責任心、自覺抵制“誘惑”的良好素質,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和明確生活中危害青少年成長的不良誘惑。

2、瞭解迷戀電子遊戲的危害,正確對待電子遊戲,能有節制的玩電子遊戲,堅決不到吧遊戲機房去玩。

3、培養學生分析、反省社會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自覺抵制不良生活習慣的侵襲。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一個個真實的案例中認清健康殺手的罪惡,堅定遠離不良誘惑的決心。

2、通過彙報交流與展示,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總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用豐富的實例給學生帶去強烈的心靈感受,使其對不良誘惑產生堅決抵制的共鳴。

2、培養學生明辨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對自己的生命持一種負責任的態度,逐漸養成高雅的愛好和高尚的情操。

三、説教學過程

1、圖片激趣,瞭解“電子遊戲”

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玩電子遊戲的圖片,立足於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他們從無意注意發展到有意注意,讓學生在教師創造的`良好學習環境中,儘快地帶着本節課的內容的濃厚興趣,帶着問題進入學習。

2、探究沉迷絡遊戲的心裏成因

分析迷戀遊戲的成因,在這裏面所用到的調查數據都________於學生,並根據學生實際分析心裏原因,學生易於信服。

3、心裏測試,理解迷戀

通過做小測試,讓孩子明白怎樣才算是迷戀電子遊戲,讓學生理解迷戀。

4、探究迷戀電子遊戲的危害

分小組交流,迷戀電子遊戲的危害,並在全班交流彙報,讓學生從生活中列舉事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生活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引入鮮活的資料

5、如何做到不迷戀電子遊戲

6、拓展延伸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2

教學目標:感知活動和情感美的表達活動,引導兒童“觀賞自然和美術作品的形與色,用簡短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重點難點:欣賞飛行作品,體驗美的樂趣感知自然中的色彩、花紋、形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創設自然環境:樹林,草叢,花叢,池塘……

設問:小朋友在尋找什麼?

2、創設由地面到天空的情境。一年級美術教案

設問:你發現了什麼?二、板書課題。一年級美術教案

二、講授新課

1、觀察與思考,集體回答……

2、小組議論:飛行的鳥,自由自在,天空一望無際,還可以看到地面上美麗的風景。

3、思考與自由發言:

我認為天空有些什麼?什麼是“美”?什麼是“妙”?

設置懸念,吸引學習興趣。

重點引導對形與色的注意。

教師不作結論。轉入下一個環

4、課堂發展

1)、觀察比較不同地域天的鳥望圖

設問:你能尋找哪幾種不同的色彩

2)、設問:除了美麗的天空,還能看到什麼?

3)、導賞大師與兒童作品。

設問:上述圖片中那些地方使你產生“可愛、生動、神奇、驚喜、美麗、奇怪”的感覺?

藝術家創造了那些會飛的'形象呢?

5)、思考想像:用詞組描述科技手段帶來哪些衝擊力強的視覺感受。

(太空、航空業的發展)

6)、動手錶達:怎樣學習畫家表現會飛的形象呢?

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提出見解,教師不作任何裁判。

引導學生抓住自己感興趣的細節,説出並畫出自己飛行的夢想。

8)各組組長組織反思評價:可以自由選擇其中集體進行評價。

自評,他評鼓勵、自信

教學後記:學生的想象力比較豐富,但表現起來就不是那麼理想了。

第二課時

一、學生説説上堂課的學習內容給你什麼收穫,談談體會。

二、小組活動,互相説説自己飛行的夢想

三、學生活動,把畫添畫完整,實現自己的飛行的夢。

四、小觀摩活動,學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的夢想,體會樂趣。

五、總結,推薦學生上台説説你是怎樣畫出自己的飛行夢想的。

鼓勵學生多想象,創作更多有趣的物品。

教學後記:學生畫完之後,不願開口來表達,不夠大膽。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妙不可言的位置》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的一篇選讀類科普短文。__採用列數字、作比較等説明方法,介紹了地球之所以存在生命,有液態水,是因為其在太陽系中的獨特位置。課文共有5個自然段,第1段簡要概括了地球在太陽系中的具體位置。第2段説明了地球出現生命是因為地表存在液態水。第3、4段將地球與靠近太陽的金星作比較,用列數字的方法闡明地球存在液態水的條件,解釋了稍遠成冰,太近成氣的微妙關係。最後一段則總結全文,迴歸標題再次強調了地球位置的妙不可言。突出運用作比較和列數字的説明方法是__在寫作上的重要特點。 2、説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教材分析和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依照“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和要求,我擬定了如下4點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詞,讀準“籠罩、地獄、輻射、液態水”等詞語,通過或聯繫上下文理解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進一步鞏固作比較、列數字兩種説明方法,明白“地球的位置妙不可言”的緣由。

(4)激發對探索宇宙自然的興趣,增進熱愛地球的情感三年級《妙不可言的位置》説課稿三年級《妙不可言的位置》説課稿。

3、教學重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瞭解地球位置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來説明地球位置的'妙不可言的。

二、説教法和學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學方法:

1、對比式教學。由於學生在《太陽》一課中已經首次接觸了説明文,對説明方法有了初步的瞭解,所以我採用對比式教學,通過與已學精讀課文的對比,讓學生逐步明白這篇選讀課文是怎樣再次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説明方法的。

2、讀寫結合法。本課的第3、4自然段都是講金星、地球、比地球更遠離太陽的行星,與太陽距離、受到的輻射強度、水的存在形式的三者間的不同。讓學生將內容清晰地記錄在表格中,把從課文中瞭解到的知識,進行重構,凝練,讓語言和知識在轉化中再一次得到同構共生。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反饋表格內容,通過讀讀、劃劃、寫寫、議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三、説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選讀的課文一般用一課時時間來完成教學目標,所以重點不能過多側重於字詞的解讀。本課時的主要任務是細讀課文3、4自然段,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來説明地球位置的獨特性的。略讀課文125自然段,對學生進行言語能力訓練。在本課時安排中,我主要分了四個板塊。第一板塊——導入新課,複習方法;第二板塊——引入對象,習得生字;第三板塊——幫扶學習,對比範例;第四板塊——小組合作,對比特點;第五板塊——總結髮散,激發情感。

第一板塊:導入新課,複習方法

1、板書詞語“妙不可言”,讓學生解釋大意,並結合生活實際説説“妙不可言的__”,相機板書“妙不可言的” 2、直接揭題,“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來共同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妙不可言的’”,一邊説一邊將“位置”兩個字補充完整。再次提問“你們知道是誰的位置嗎?”根據學生回答將“地球”兩個字寫在黑板中央。引導齊讀課題。

3、第三小步,直接揭示__的文體,同時在大屏幕回顧説明文的閲讀方法:如,先找説明對象,再找説明方法

【一節課的時間不多,直接叩題導入有利於將時間放在後面的內容上,同時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解釋“妙不可言”,將它和“位置”相聯繫,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再次回顧説明文的閲讀方法,可以喚醒舊知,快速進入文本學習】

第二板塊:引入對象,習得生字

學生不是第一次接觸説明文,將__作為資源再次複習説明文的幾大要點,同時掃除生字詞,為接下來進一步學習做鋪墊三年級《妙不可言的位置》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4

一、説教材

本節課的設計理念是把數學與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充分利用購物素材,引導學生從現實情景中發現並提出問題,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讓學生在自主探究、操作,交流中充分感知、體驗位數相同小數加、減法,主動建構新的計算方法,體會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獨立探求數學知識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探索並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能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相關的一些實際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在探索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重點: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例題以購物問題呈現,貨幣寫成以“元”為單位時,百分位上表示的是分,十分位上表示的是角,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自己探索、合作交流獲得小數加減法的筆算方法。

(三)、教學難點: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由於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和一位小數的加減法(不退位)的計算的基礎,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知識經驗,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教師不給學生任何提示,促使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去解決問題,嘗試小數加減法的豎式寫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通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活動將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筆算的一般方法,進一步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四)、新知識點: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五)、德育滲透點: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六)、授課內容在全冊教材和某單元中所處的地位及作用等內容:

第二單元編排了“小數加減法”這一教學內容學生在這冊教材第一單元剛學習完小數,掌握了小數的.意義和性質,而且對一位小數的加減法(不退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安排學習的,教材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學習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第二層次學習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本課是學習第一層次的第一課時,是學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進一步學習、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數加減法的算理,(即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相加減),和算法(把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把小數點對齊)是學習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的關鍵,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備的數學知識、技能與方法。

二、説教學設計

(一)導入環節

課件出示情境圖,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教育學生多看書,看好書,同時説明有很多數學問題,值得研究。

(二)新課環節

這一環節首先引導探索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根據圖片信息,提出數學問題,能不能用已學過的知識嘗試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嘗試計算、體驗認知的過程。又通過彙報交流,初步總結出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1)呈現信息,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課外書的價格。

《童話故事》:6.62元 《科學家的故事》:2.75元

師問學生髮現了哪些數學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讓學生提問。

教師篩選(出示)問題,師:我們來解決“買這兩本書一共多少元?”

【設計意圖】教師創設課外書價格的情境,貼切近學生的生活,學生自主提問,根據學生編出的問題,教師及時捕捉問題,引出小數的加減法。這樣靈活地使用教材、同時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數加法:

學生比較容易就列出算式,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計算的方法

(2)自主探索,發現方法。

①自主嘗試。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想想有沒有不同的方法?再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答。做好後,可以在小組內(或與同桌)交流。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這是個預設性的的問題,學生能通過以往的學習,來尋找不同的解答方法,如:估算,口算,筆算……引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

②彙報交流。

A、估算這兩本書總價是多少元?對有估算意識的學生及時表揚還要抓住機會是加強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

B、6元6角2分+2元7角5分=9元3角7分

C、用豎式計算6.62+2.75=9.37(元)

多數學生會選擇用豎式計算,一名學生彙報,師板書。

通過學生口述計算方法,抓住時機追問,(問:寫豎式時怎樣對位?為什麼要這樣對位?為什麼把小數點對齊便可以直接相加了呢?)從而解決課的重難點,理解列豎式時小數點對齊的道理,小數點對齊了,就是把相同的數位對齊了,相同數位上的數可以相加。

口述完畢一起觀察整個豎式過程:再完整敍述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抓住三點:①小數點對齊②最低位加起③滿十向前進一

●小數減法:解決問題 “《童話故事》比《科學家的故事》貴多少元?”,列式後直接用豎式計算?學生獨立做。師巡視、指導。訂正時讓學生説説是怎樣想的?

讓學生仿照加法算理進行敍述,並加以比較總結。

【設計意圖】由於學生已有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法計算的知識作鋪墊,就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嘗試,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在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3)引導總結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引導概括出: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也就是要把小數點對齊。

(4)看書36頁 讀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

(三)拓展練習:

1.用豎式計算 4.37+2.93 7.54+6.84

【設計意圖】練習的目的是鞏固算法,同時暴露新的認知衝突,計算結果末尾有“0”,正確處理“0”的問題。學生髮現問題,提出解決辦法,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小數的性質,正確認識和掌握計算結果末尾有“0”的時候要化簡,即劃掉末尾的“0”的問題。

2.解決實際問題

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解決身邊的問題,體會新知識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在解決問題中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正確計算小數加減法,掌握新的本領。

(四)、課堂小結:

分為兩部分,先看書36頁,整理所學知識;再由學生談收穫、談體會。歸納總結是否達到知識情感的預定目標。

(五)、作業設計:37頁2題

(六)、板書設計:略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5

一、説教材:

《給予是快樂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人間真情”專題欄的一篇閲讀課文。__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保羅在聖誕節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人生哲理。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引導學生在閲讀中深切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

二、説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點撥法。講授法教師可以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是討論法、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閲讀習慣。

三、説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節展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生活中什麼樣的事情能夠讓你感到快樂呢?2、揭題《給予是快樂的》(正音:給予jǐyǔ理解詞義)。 3、解釋題意

設計意圖: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本設計着眼與對文本含藴的充分挖掘,以“在生活中什麼事讓你感到快樂?”這個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為學習起點和重組學習內容的主線,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積極思維。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同學們老師讀完課文深受感動,故事的情節一波三折。現在我們趕緊來看看這個故事吧!

課件出示要求:

1.認真讀讀課文,讀準字音。

設計意圖:首先,教師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這為學生閲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2、找一找:文中出現了那些人物。

3、在故事的發展過程當中,有很多情節都十分出人意料,讓人感動聰明的你都發現了嗎?找一處,讀一處。並説一説為什麼讓你感動?

設計意圖:經歷“學生與文本初步的對話”,通過對全文人物的鏈接,達到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的目的。以“文中出現了哪些人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些什麼事情?”為切入點,根據交流情況進行板書,提綱挈領,突現教學目標,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導行作用,以此引出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中有那些出人意料的情節來進行討論。

4、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設計意圖:新課標對學生閲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閲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説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三)文中的保羅體會到給予是快樂的?從哪裏可以感受到?

指導朗讀第12-13自然段。

設計意圖: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閲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説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按照課程標準,學生應在教師引導下進入情景體驗,在讀中揣摩、感悟、體會語言所承載的知識、情感、文化、思維,從而表現出對語言本體的學習,而不應拘泥於教材對材料展現的邏輯順序,以及結果分析展開教學過程。因此,以這一材料為載體,以“讀-品、讀-思、讀-悟”為基本學習活動程序,讓學生通過不同角度感悟和表達快樂的意藴,使學習程序螺旋式重現、上升,使他們比較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並促使其語文素養(朗讀水平、讀書能力)得到多方面的提升(四)合理想象,感悟主題

1、聖誕節的夜晚流光異彩、熠熠生輝,美麗的聖誕樹上掛滿了一份份美好的祝願,聖誕音樂在每個人耳邊盡情流淌,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街道。請大家想象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怎樣難忘的夜晚。

2、是啊,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夜晚,因為他們心中都裝着他人,把愛獻給人,這就是給予令人快樂

3、再次讀題感受給予是快樂的

設計意圖:本環節在學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礎上,通過想象、交流,將結構化後的以符號為主要載體的書本重新“激活”,與學生經驗世界溝通。激活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興趣、信心,提升他們主動探求的慾望及能力。再次點擊“中心”,收到畫龍點睛的功效。

(五)拓展昇華,深化主題

1、那麼你有過因幫助別人或被他人幫助而自己感到快樂的經歷嗎?説一説。

(出示)我也曾因為_________而感到快樂。

總結:同學們都幫助過他人或被他人幫助過這個世界是多麼美好。

2、讀了這篇__你想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請寫下來。設計意圖: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閲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閲讀期待。按照《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教學精神,根據學生與教師的自身特點,以及由此而設定的教學目標,為了更好的突現本節課的“學習主題”,教者對教材內容進行了大膽整合處理,使學習內容得到合理的昇華,有效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新的學習信息與已有經驗的耦合,並實現了思維的內化、情意的激發。努力使“教師執行”的課程轉變為“學生經驗”的課程,真正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課程標準得以有效落實。

三、作業超市

1、閲讀《給,永遠比拿愉快》,並寫下自己的感受。 2、課外收集“給予是快樂的”相關名人名言。 3、今後的生活中,向文中的保羅、小男孩學習。

設計意圖:鞏固知識點,發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

四、説板書設計

24、給予是快樂的

保羅————小男孩————弟弟不是獲得而是給予不是炫耀而是關愛

設計意圖: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__脈絡。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6

一、教材

1、教學內容:五年制國小數學第七冊第三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第三課時:“小數的性質”(課本第64—6 5頁,例1—例4)包括:

(1)小數的性質;

(2)小數性質的應用(六年制第八冊第四單元)。

2、教材所處地位:本節是系統學習小數的開始,為後面學習小數四則計算做了必要的準備,起鋪墊作用。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對小數的性質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節的難點,小數性質的應用是本節的重點。

4、教學目標:

(1)識記理解小數的性質;

(2)根據需要把小數化簡或是把整數改寫成指定數位的小數。

二、教法

1、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後經過比較歸納,最後概括小數的性質,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採用快樂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和敢於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動眼以及採用對口令搶答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學法

通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地觀察問題、對比分析問題、概括知識及聯想的'方法。

四、教學程序

(一)談話法導入新課

在商店裏,經常把商品的標價寫成這樣的小數:手套每雙2。50元,毛巾每條3。00元。這裏的2。50元、3。00元分別是多少錢?(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為什麼能這樣寫呢?這是小數的一個重要性質,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並板書“小數的性質”。

(二)講授新課

1、研究小數的性質

(1)出示例1,比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米尺(10釐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10釐米、100毫米是同一點,説明:1分米=10釐米=100毫米(板書)。

請同學們看米尺想,1分米是1/1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米);10釐米是10個1/10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米),100毫米是100個1/1000米可寫成怎樣的小數?(0。100米)

板書:因為1分米=10釐米=100毫米

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在這裏應用直觀演示法,變抽象為具體。然後板書準備比較,觀察上下兩個等式,説明0。1、0。10、0。100相等,再添上“因為”、“所以”、“=”。

A。從左往右看,是什麼情況?(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大小不變)

B。從右往左看是什麼情況?(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大小不變)

C。由此,你發現了什麼規律?(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在這裏應用了比較法,便於發現規律,揭示規律,總結性質。

(2)為了進一步證明小數性質的可靠性出示例2:比較0。30和0。3的大小。(圖略)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7

幼兒在認識5的組成的基礎上學習6和7的組成。通過學習,能使幼兒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為學習加減法打下基礎,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數概念的認識。

一、説教材

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第二課時。這部分教材是為學生快速而正確進行6和7加減法計算做鋪墊的內容。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藉助於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紮實的基礎。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通過動手擺學具教學使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掌握6和7的組成。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口頭表達的能力,滲透數學________於生活,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並運用於生活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6、7的組成。

本課難點是:‘6、7的組成’在實際中的靈活運用。

二、説教法

1.情景教學法

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於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知道了5的組成有4種,從而問學生想不想知道6和7的組成各有幾種,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觀察法

通過學生觀察7的組成知道只要記住了前3種,後面3種是前者的調換位置,便很快熟記7的組成。

3.發現法

通過把圓片分成兩部分,讓學生髮現了6的組成有5種,7的組成有6種。教師的作用是組織發現活動,關注活動中的學生,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

三、説學法

通過把圓片分成兩部分,讓學生髮現了6的組成有5種,7的組成有6種。教師的作用是組織發現活動,關注活動中的學生,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三、説學法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觀察比較以及合作交流是學同時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法、觀察比較法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方式,同時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1.觀察法通過學生觀察7的組成知道只要記住了前3種,後面3種是前者的調換位置,便很快熟記7的組成。在學習了6的組成後,通過觀察找出規律很快能討論出7的組成。 2、實踐操作法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他們需要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學1—5各數的大小比較的時候,通過學生動手擺圓片,親身感知、體驗數的順序,從而得出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培養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知識的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有創設情景,探究新知,反饋練習,檢測評價四大環節,每一環節都非常重要,環環相扣,探究新知是最重要的環節,學生理解透徹了才能掌握學習內容。反饋練習為學生的知識缺陷提供信息,這樣老師就能及時去補救,然後通過檢測題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8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説課稿 各位老師、 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要談的是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 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第一課時的教學。

一、 教材分析

z(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學習的是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食物,由 Section A , Section B 和 Self check 三個部分組成。本節課是第六單元的第一課時,因此主要是 Section A 部分的內容。

教材內容圍繞着談論喜歡與不喜歡的食物展開,易於激發學生的學 習興趣。

本課時以聽説為主, 要求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運用所學單詞和句型進行交 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 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中説: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1. 知識目標 1) 通過對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將能夠認識並掌握一些有關食物方面的 單詞,如 hamburger, French fries, salad, strawberry, broccoli. 2) 能理解並正確使用以下句型: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 2. 能力目標 1) 能用本課所學句型自由的談論喜歡喝不喜歡的食物。

2) 能區分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3. 情感目標 1) 在小組合作中積極參與討論,互相幫助,團隊合作意識增強。

2) 能夠養成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學會關心父母。

(三) 教學重點及難點 1. 教學重點:掌握各種有關食物方面的名詞;實義動詞 like 一般現在時的 疑問是及其答語。

2. 教學難點:如何談論自己的喜好和厭惡;區分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

二、 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性格特點是活潑好動,愛表現,參與活動的熱情會很高。面對可塑性 很強的學生,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一定要保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所以,本 節課,我要求學生以小組活動為主,充分實踐,展示個性,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 來解決問題。同時多進行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三、 教法 依據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本節課主要採用任務型教學法,並輔助於情景交 際教學法和互動式教學法。

根據課程的總體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的任務活 動,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同時聯繫實際,創設情景,引入討論主題,讓學 生在交際中學英語。

四、 學法 本節課主要採用合作學習法,在課堂活動中,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着 課堂任務分工合作,在活動中相互探討和交流,發展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五、 教學手段 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形象,易於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活躍 課堂氣氛。

六、 教學流程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我在教學中採用了任 務型教學模式,將教學活動氛圍以下五個環節,即 Warm-up;Pre-task;

While-task;

Post-task;

Homework. StageⅠ。Warm-up (3mins) 在熱身環節,我採用 Free talk 的'形式讓學生自由的談論他們所喜歡與不喜歡 的食物。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同時自然地引入本課主題——food 以及 重要句型"Do you like??" StageⅡ。 Pre-task (10mins) Step1. Stage Guess &Learn 本環節主要是學習這節課的新單詞及重要句型。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設 計了一個猜圖片學單詞的遊戲。

首先用多媒體呈現一些不完整的食物圖片,讓學 生運用想象力猜出食物的名稱, 進而學習新單詞。

然後通過師生間的問答與互動, 學習重點句型。

Step2. Memory Challenge 接下來,用多媒體課件快速閃現所學食物圖片及單詞,讓學生進行短暫記憶 後完成圖片與單詞配對練習, 為後面的中心任務做好詞彙鋪墊,同時培養學生的 觀察判斷能力。

Stage Ⅲ。 While-task (15mins) 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幾個任務型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操練所學單詞及 句型。

Step1. Make a survey &

give a report 首先,我創設了一個情境:假設某位學生要開一個生日 party,在去採購食物 之前,他首先要對同學的喜好做一個調查。活動內容是四人一組,()互相詢問對方 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然後,請每個小組選出一位同學向全班彙報調查結果,培 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Step2. Watch &

listen 多媒體展示課文對話的教學錄像,讓學生邊看邊聽,同時完成一個與課文對 話內容相關的任務, 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然後, 聽錄音, 完成課本上 Section A 中 1a,1b 部分的練習,加強聽力訓練。

Step3. Discussion &

report 活動內容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什麼是健康的食物,然後將所學實物 單詞分成 healthy food 和 unhealthy food 兩類,製作一個健康食譜。最後請一些 小組彙報他們的討論結果, 使學生養成健康合理的飲食習慣,同時也為下節課進 行一日三餐的營養搭配學習做準備。

StageⅣ。Post-task (10mins) 針對本課涉及到的語言點如何區分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我設計了一個小 組競賽活動, 看哪個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地將所學食物單詞分成可數名詞 和不可數名詞兩類。把競爭機制引進課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進小組合作與 交流。

接下來是一個評價活動, 教師與學生一起對前面幾個環節中各小組的表現 做出評價,評選出最佳表現獎和最佳合作獎,給予表揚鼓勵。

StageⅤ。 Homework (2mins) 共分為 2 項:第 1 項是讓學生回家調查父母喜歡和不喜歡的食物,並試着為 他們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目的是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讓學 生學會關心父母。第 2 項是用"I like ?,I don’t like ?."結構寫一篇小作文,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七、 板書設計 我將本課的板書分為左右兩個板塊,左半部分呈現單詞,右半部分呈現單詞, 並且上半部分都是可數名詞,下半部分都是不可數名詞。結構清晰,簡介明瞭, 便於學生理解、記憶和操練。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9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小羊的故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藝術三年級上冊教材內容,這是一節繪畫課,是一節集欣賞性、互動性等特點於一體的藝術課。教材要求用泥塑或繪畫的形式表現“羊”這一主題,這節課我將在上節課的泥塑的基礎上讓學生用繪畫的形式更好的表現“羊”。

2、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單元為《十二生肖》的系列單元,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特有的生肖文化的基礎上運用傳説的繪畫形式表現“羊”這個可愛的動物,在繪畫中鼓勵學生運用誇張的想象能力,創造性的思維等能力,在學習中體會繪畫創造美的樂趣,將童稚娛樂活動融於藝術學習活動中,做到在玩中學,在玩中創作,寓教於樂。

3、説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十二生肖羊》的動畫片,欣賞羊的圖片,羊的不同形式藝術作品,增加學生對羊的感性認識和了解。(2)學生用繪畫和形式表現羊。

4、説教學重難點:

在欣賞的過程中和學生一起分析羊的結構、羊的生活環境等,突破難點,完成本節課的任務。

二、説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

本節課主要是羊的結構和開闊學生的視野,只有做好、做足了這項工作,本節課的難點就可解決,目標就可順利完成。因此,在教學中,我選擇欣賞為主,貫穿整個課堂的始末。在欣賞的過程中不但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同時解決難點,並教會了學生畫羊和表現羊的方法。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談話式導入新課,這樣設計即總結了上節課所學內容,又直接引入新課,節省了時間。

(二)播放動畫片《十二生肖羊》師生共同欣賞

通過觀看動畫片,同學們對十二生肖羊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對羊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一個過渡。接下來在師生討論交流過程中,更是一個昇華。同時對學生進行了保護動物的教育:羊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

(三)播放課件,欣賞有關不同羊的圖片。

欣賞圖片這個環節中,同學們不但瞭解了更多有關羊的知識,最主要的是通過師生一起分析羊的結構,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解決了本課的重點,為後面的課堂任務做了很好的鋪墊。羊的結構:頭——身軀——四肢

(四)繼續播放課件,欣賞有關羊的不同形式藝術作品。

通過欣賞,開闊學生的視野,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激發學生動手創作的慾望。

(五)學生創作有關羊的繪畫作品,教師巡視指導,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把課堂的時間充分的還給學生,教師巡視可以及時掌握學生在繪畫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幫助他們解決。

三、 小結:

學生談談這節課的收穫,幫助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10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

本節所講的內容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的第25————26頁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的教學內容。

2、教材簡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基本上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性質,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這節課要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認識體積公式的來源,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是今後繼續學習幾何知識的基礎,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理解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正確進行簡單的體積計算。

②能力目標:通過動手操作,找出規律,總結出體積公式,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綜合的能力以及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進一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情感目標:使學生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繫的邏輯之美。

④評價目標:用評價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也讓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評價自己、建立自信。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

二、説教法

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了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現法、自學討論法等方法有機融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説一説、擺一擺、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動 ,把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覺協同起來,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質,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豐富表象、提升經驗、形成思考。教學時,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動態化,抽象的教學材料直觀化,力圖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組合,促使每一位學生真正參與到探索新知的學習進程。

三、説學法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節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觀察發現法、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説一説、擺一擺、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動中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我力求以"長方體、正方體體積"這一數學知識為載體,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發現結論的過程,使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建立在自己的實踐經驗和主動建構之上。

四、説教學流程

教學時。我安排了情景引入。揭示課題,自主探究。推導公式,利用關係。類推公式,鞏固練習。運用公式,全課總結。交流評價五個環節。

(一)、激情引趣。揭示課題。

首先,通過比較生活中一些物體的大小,複習體積概念。

然後課件出示圖,讓學生説出他們的體積各是多少? 並指出數一數這個長方體和正方體是由多少個稜長是1釐米的小正方體組成的,它的體積就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通過情境自然的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也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達到課始趣生的效果。

(二)、自主探究。推導公式。

探究是數學學習的生命線,倡導探索性學習是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取過程,是當前國小數學教學改革的理念。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理解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首先組織學生進行兩個探究活動。

第一個活動"想一想",是讓學生觀察一組長方體,發現長。寬相等時高的值越大體積越大,高的值越小體積越小。接着。在觀察第二。三組。再讓學生自己敍説發現的問題。通過比較發現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關係。 由於受國小生的知識基礎和製作水平的限制,要想讓學生準備這些長方體是很困難的。因此,我在這裏設計三組圖演示,既減輕學生製作的困難,又直觀、形象地認識了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都有關係。

第二個活動"做一做",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根據這一特點,先利用直觀學具,引導學生進行直觀操作、思考,並且將具體操作、思維和語言表達緊密地結合起來,然後逐步脱離操作直觀,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化。在活動中我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把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具體的過程是:

(1)每兩人一組做實驗並記錄

請學生小組合作用12個相同的小正方體 (稜長1釐米 )擺出4個不同的長方體。擺的時候思考:1、每排擺了幾個?2、每層擺了幾排?3、擺了幾層?4。一共擺了多少個?5。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你是怎樣很快算出總個數?然後把數字記錄在表格裏面。

(2)研究數字間關係。

讓學生觀察、分組討論:從這些數字中你發現了什麼?

①體積與每排個數、排數、層數的關係。

長方體體積=每排個數×排數×層數

②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與它的長、寬、高的關係。(長方體體積等於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正好等於長方體長、寬、高的乘積)

(3)概括體積公式。

引導學生觀看課件,由學生自己總結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 b 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寫成V=a b h。進一步讓學生在理解基礎上記住了公式。指名説一説求長方體的體積。必須要知道什麼條件。?

(三)。利用關係。類推公式。

根據長方體積與正方體之間的關係,以及長方體練習題過渡到正方體,推出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嗎?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用字母a表示稜長,V=a×a×a。也可以寫成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不要誤認為a與3相乘。寫a3時3寫在a的右上角要寫小些。所以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一般寫成:V=a3

這樣的教學是把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直接遷移過來,讓學生獨立地得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加強新舊知識的銜接,使學生感覺新知識不新,新知識不難,實現平穩過渡,使學生樹立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信心,

(四)。鞏固練習。運用公式。

練習是數學中教學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正確運用公式。我設計了多層次的練習:

1、課本48頁"練一練"的第一題,通過讓學生完成看圖求體積。這樣有助於學生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關係。記住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2、填表。讓學生綜合運用長方體長、寬、高,體積之間的關係解決實際問題。

3、解決實際問題。我安排了兩個解決問題的題目。目的是讓學生用所學新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4、遊戲。通過課本48頁第三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

(五)。全課總結。交流評價

1、 讓學生説説這節課學習了什麼

2、教師總結。

課堂總結是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通過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及學生之間的評價使學生本節課的情感態度得以提升。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11

根據新課標理念,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為基礎,從教材分析、學情分

析、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設計等幾個方面對本節內容進行説明

一、首先是教材分析

本節是高中物理必修__第__章第__節的內容,本節的主要內容是__。本節編排在__之後,學

好本節課,將為接下來__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

二、接下來是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在知識上,本階段學生已經掌握__(本節內容學生在國中階段已經學習過,但只是停留在認

識的層次上),教師應在此基礎上進行引導和深化,以加深學生對本節內容__的理解。

三、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師生共同探究,掌握物理學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__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求知慾和科學探究精神以及交流

合作精神。

四、為達成以上目標,我確定了本節的重難點

重點

難點

五、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在教法上,我運用多媒體輔助,採用啟發教學法,小組討論法和演示實驗法。

在學法上,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接下來將是我本次説課最重要的部分—教學過程設計,我採用教學四步曲

第一步 創設情境 引入新課

大屏幕展示(播放視頻)

實例引入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從

而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

第二步 新課講授

我將新課講授分為__個環節

1、 讓學生理解__內容

我會

通過本環節設計,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

2、 讓學生理解__。(實驗)

我會

這一環節的體現了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學生自己探究得出而不是由教師直接給出,使

學生更有成就感,並能更深刻的理解此內容。

3、 讓學生深刻理解__,能夠靈活運用。(例題)

大屏幕展示例題,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獨立思考,然後進行小組討論。對兩種方法進行

比較,第二種方法具有優越性。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促進學生對本節知識的靈活應用。

第三步 鞏固提高(填表格)(討論)

大屏幕展示基礎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隨後教師規範解答,這樣既能鞏固本節所學知識,

讓學生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通過檢測,教師也可知道學生在哪些地方還存在問

題。

第四步 小結作業

小結:大屏幕展示表格,請學生填表格的形式複習本節的主要內容,教師補充完善,並解答學生對本節知識仍存在的疑問。之所以這樣設計是運用新課標理念,老師是指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作業(實驗,收集資料)

3-5個基礎題,體現重視基礎,部分中難題,以滿足學有餘力學生的需求,從而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

七、板書設計

為體現教材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採用脈絡式板書,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這就是我的板書。

模板説課稿範文 篇12

因此在第二板塊導讀中,我會出示這樣的

一、自讀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用筆劃出不理解的詞,用、聯繫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詞意。 2.想一想,__的'説明對象是什麼?

出示自讀要求後,分3步走,首先是掃除字詞,讀通句子:

根據學生回答在屏幕文本上劃出相對應的難點字詞,課堂上互相交流解疑。最後將所有生詞齊讀兩遍,送入相對應的句子再次鞏固。

其次要引出説明對象,初步感受語言的準確性:

解決了難讀的字詞句後,拋出問題:“那麼小朋友們,在這篇__裏,作者要説明的對象是誰呢?”再次引出地球。並讓學生談一談對地球已有的知識儲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