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小路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2.93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故鄉的小路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鄉的小路説課稿

故鄉的小路説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音版國小五年級上冊第五課中的學唱歌曲《故鄉的小路》。

一、教材分析

《故鄉的小路》是這是一首兩段體的優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宮調式,曲調流暢而又抒情。歌曲表達了人們回憶美好童年的內心激動的心情。歌曲的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此段音區低而深沉,樂句都以弱拍起音開始,平穩的曲調,表達了人們帶着思緒萬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對往事美好的回憶。在第二樂句中還出現了一個臨時變化音。音調上使人感到對小路是多麼親切的情感流露。在第二樂句中一個八度跳進,使人彷彿追憶到兒時歡樂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進到第二樂段,使情緒漸漸地得以抒發,在音區上升高,由衷地抒發了熱愛家鄉的心情。全曲未句,在“呣”的哼鳴中結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往事歷歷在目,彷彿“童年多美好”的話語還要向你傾訴。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隨着年齡的增長,見識的擴展,自主意識不斷增強,特別是受流行音樂的影響,已經不滿足於課堂教學上的曲子,他們對音樂課的興趣逐漸減弱,他們渴望音樂,卻不喜歡書本上的歌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許培養對音樂課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轉為從心底上真心喜歡音樂,並具有一定的優劣作品辨別能力。尤其是要注意音樂課基本常規和提高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良好的歌唱習慣、歌唱方法的指導;形成良好的持續發展狀態。提高他們的音樂綜合素質,並在教學中進行教育,滲透人文思想,得到高尚的音樂情操薰陶。

三、教學目標

綜合本課的教材和學情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能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愛。

2.通過創編動作,瞭解變拍子與變音記號,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樂曲的特點,加強對變拍子的認識。

3.唱好二聲部合唱,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

説重點:用柔美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變拍子節奏,表現出歌曲優美和抒情。

説難點:感受三拍子、四拍子樂曲的特點,加強對變拍子的認識。

四、説教法、學法

説教法:

課堂上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關注每一位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狀態,在聽、説、唱、演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尋找學生的興趣點,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成為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創造者。

1.視聽結合法:設計了多次聆聽歌曲,體驗歌曲中優美、抒情的思鄉情,體會人們帶着思緒萬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對往事美好的回憶,豐富了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

2.對比感受法:在學習節奏中,我採用了對比方法,讓他們感受三拍子、四拍子樂曲的特點,加強對變拍子的認識。

3.體驗性學習法:音樂課倡導完整聆聽音樂作品,我在聆聽導入、歌曲學唱藝術表現的兩個環節中,使學生在充分聆聽後談自己的感受及自己的新發現,使學生在聽、説、唱、演等音樂實踐活動中學生真正喜歡此曲。

説學法

教學中我有意識地進行學法指導與滲透,創設音樂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用聽、説、唱、演等形式激發情感,從音樂的角度出發,培養音樂的審美能力,具體學法如下:

1.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學生在兩次聆聽導入後能描述歌曲演唱形式及意境。旋律每小節的拍數是不一樣的,除第一小節外,每小節的拍數有兩種類型等,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發現其趣味性,從而達到探求新知的慾望,達到高效學習。

2.交流互動,快樂喜得:彈奏歌曲第二樂句,並將變化音改動一次, 會喜得到此句有變化音的加入。

3.創造表演,參與表演:在創編活動中,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歌曲的意境,並能用歌聲及動作表現歌曲,抒發了熱愛家鄉的心情。

到底要怎樣使我的音樂課堂成為學生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呢?我決定這樣安排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及相關考慮:

第一個教學過程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聲練習

(發聲練習它既可以訓練咬字吐詞的清晰,可以訓練聲音的靈巧彈性和控制力,還可以培養良好的節奏感和音樂分析能力,也能訓練聲音在對音樂處理的情感表達能力。所以每堂音樂課發聲練習是必不可少的。)

3.律動

快樂的音樂課又開始了,讓我們動起來吧!播放(《蘋果豐收》、《我怎樣長大》)並做律動。

剛才我們大家一起聽的這兩首歌曲是本學期剛學過的,你們誰還記得它是哪個國家的作品? 你們還記得這兩首作品的拍號嗎?

學生回答教師會及時的表揚、鼓勵。

(此環節做律動,聆聽感受了三拍四拍子樂曲的節奏特點,並用形體的動作增強學生對兩種拍子的韻律特徵,不僅温故舊知,還激發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

第二個教學過程歌曲學習: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變拍子的歌曲《故鄉的小路》。

2.聆聽歌曲

此環節我設計了兩次聆聽。

第一次聆聽從歌曲中你感受了怎樣一種情感?

第二次聆聽旋律每小節的拍數是否一樣? 除第一小節外,每小節的拍數有幾種類型?

歸納:歌曲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拍子組成,這就是變拍子 (音樂,作為一門聽覺藝術,學會傾聽是為學習歌曲打下良好基礎,在聆聽中感知、認識、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

3、節奏遊戲,興趣引路:

聽歌曲《故鄉的小路》的伴奏音樂,教師帶領大家做變拍子的拍手遊戲,讓學生通過拍手這一簡單的動作,領會變拍子歌曲的特點。首先,教師規定一套表現三拍子和四拍子強弱規律的動作,例如:三拍子——拍手掌、點手心、點手心;四拍子——拍手掌、點手心、點手心、點手心。老師舉起拍號卡,(3/4拍和4/4拍的)帶領學生一邊做動作,不同的卡代表不同的拍子。其次,讓學生開動腦筋,各自編創一套獨具風格的動作,並與大家一起分享;最後,老師將學生們的注意力重新收攏,集體進行變拍子的音樂遊戲:

4.教師範唱第二聲部

(此處教師範唱,是讓學生更好直觀的感受音樂,“範唱”是提高學生對歌曲產生興趣的關鍵,它能充分激發學生對唱歌學習的積極性。不管科學技術發展到何種地步,音響器材如何先進,這些電聲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師在學生面前的正確範唱。)

5.學唱齊唱部分

(1)輕聲演唱歌曲第一段,要求情感到位

(2)剛才大家唱的非常好,老師現在想測試一下你們的聽力。請聽老師彈奏的這兩個樂句,有什麼不同?

彈奏歌曲第二樂句,並將變化音改動一次,讓學生聽辨其中的不同。感受#4的作用,加以練唱,解決關鍵音的演唱。

6.學唱低聲部

(1)演唱低聲部樂譜,邊唱邊想合唱部分有幾句,用比較法學習樂譜,

(2)跟老師合作演唱

7.學唱高聲部

(1)教師引領學生用LU表現故鄉小路的意境,注意聲音的位置。

(2)填唱歌詞並熟唱歌詞。

8.二聲部合作

(1)學生自己兩個聲部演唱

(2)完整聆聽歌曲,展示小路圖片,揭示演唱次序,認識體會延長記號的作用。

(3)最後的“嗯”哼鳴作漸慢漸弱處理。

在藝術處理中,強調音色、速度、力度等,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這也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要以對故鄉“彎彎的小路”“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傾訴的歌曲,使學生在聽説唱演等音樂實踐活動中正確演唱歌曲《故鄉的小路》。

第三個教學過程拓展延伸:

分組:一組練習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一組練習歌曲的領唱與合唱,一組練習為歌曲編舞。

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無論我們走到何方,思鄉的旋律將永遠縈繞在我們的身旁。讓我們共同來熱愛我們的家鄉,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家鄉的小路。讓我們用最美妙的音樂,來表達對家鄉的思念,共同演唱《故鄉的小路》。

六、説教學板書

第一頁:優美的圖片做背景,插入三拍子、四拍子音樂,聽音樂做動作,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慾。

第二頁:三拍子、四拍子的強弱規律圖示。做遊戲時的節奏圖譜

第三頁: 變化音符的演奏樂譜。

第四頁:歌曲《故鄉的小路》的歌詞,配合讀詞做遊戲

第五頁: 歌曲《故鄉的小路》的圖譜

第六頁:優美圖片做背景,插入歌曲《故鄉的小路》的範唱音樂以及伴奏音樂,進行接唱、領唱、齊唱的練習。

七、課堂預設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我認為《故鄉的小路》以唱歌為主的音樂課,重點是用柔美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變拍子節奏,表現出歌曲優美、抒情的思鄉情。在這個環節,我採取教師語言描述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想象中抒發自己內心對故鄉的情感,而在變拍子的這一環節主要也是採用玩遊戲自由編創這樣的形式將這個難點化難為易,輕鬆帶過。

本課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多樣的教學手段,為課堂帶來了活力,注入了生機,彌補了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以直觀的美感享受。

當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對本課的一種設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課堂教學中去,我想還應該考慮孩子們的學習的習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樣,我認為,一堂音樂課只要能成為了孩子們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就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境界!

故鄉的小路説課稿2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準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為克服重難點採取的教法和學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説教材

作為一名教師,對教材的瞭解是必不可少的。

《故鄉的小路》是人音版九年義務教育國小音樂五年級上冊第5課的一節歌唱課。

這是一首兩段體的優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宮調式,曲調流暢而又抒情。歌曲表達了人們回憶美好童年,內心激動的心情。

歌曲的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此段音區低而深沉,樂句都以弱拍起音開始,平穩的曲調,表達了人們帶着思緒萬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對往事美好的回憶。在第二樂句中還出現了一個臨時變化音,彷彿感受到人物對故鄉小路的真情流露。在第二樂句中一個八度跳進,使人彷彿追憶到兒時歡樂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進到第二樂段,使情緒漸漸地得以抒發,在音區上升高,由衷地抒發了熱愛家鄉的心情。全曲未句,在“嗯”的哼鳴中結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往事歷歷在目,彷彿“童年多美好”的話語還要向你傾訴。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體會到歌曲輕鬆、自然的情緒特點,同時能夠產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逐步養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説學情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國小階段的學生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樂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聲音進行模仿,能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學生樂於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但是由於存在着個體差異,所以在教學中就要求因材施教,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我會指導他們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對能力稍弱的學生需要多鼓勵、多引導,評價標準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三、説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歌曲的學習,學生能夠感受歌曲的內在美,能用優美舒展的歌聲由衷的讚美故鄉,並抒發熱愛故鄉,熱愛生活的真摯感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演唱、聆聽、分辨等方法,指導學生用連貫,平穩的氣息唱出優美舒展的旋律,做到音準和諧,音量均衡,音色統一。

知識與技能:掌握並唱好變化音,瞭解變化音在歌曲中的感覺,並完整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體驗旋律的美感,並能夠完整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難點是唱好變化音,瞭解變化音在歌曲中的感覺。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

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五個環節:情境導入——感受體驗——學唱歌曲——鞏固提高——小結作業。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

上課伊始,我將採用談話法,請學生説説自己的故鄉有哪些美景,通過學生的自由發言,瞭解到同學們的故鄉都有着不同的魅力,我會引導學生今天來看看故鄉的小路上又有什麼美好的事物,順勢引入本課課題。

這樣設計,既鍛鍊了他們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地、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初步感知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在這一環節,我會播放歌曲並提問:從歌曲中同學們能聽到哪些美好的事物?

通過同學們的自由發言,總結出:歌曲描述了故鄉的小路,路上的小花帶給我們歡樂和幸福。

緊接着我會再次播放歌曲並提問:歌曲給大家帶來什麼樣的感受?

通過同學們的自由發言我會總結出:歌曲婉轉優美,稍慢,給人一種舒緩、愉悦的感受。

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學唱歌曲做了良好的準備。

第三環節是學唱歌曲環節

學唱歌曲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

這一環節,我選擇用教師彈唱歌曲、學生跟琴哼唱的方式展開教學,精心誘導,變枯燥為生動,學生能夠按照學習“旋律-歌詞-加歌詞完整演唱”的步驟,親身實踐、自主探究。

首先是學唱旋律,我會利用鋼琴彈唱,學生看譜哼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變化音,這個階段他們對變化音把握的還不夠準確。我會先給學生介紹變化音,隨後用鋼琴帶着學生反覆演唱變化音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音準。

其次,帶領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引導他們説出歌詞表達的情感,學生回答後,我會進行鼓勵性的評價,並總結歌曲中描寫了故鄉的小路美好景物,表達了對故鄉的讚美之情,抒發自身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最後我會讓學生完整的演唱歌曲,提醒學生注意變化音;演唱熟悉後分成高聲部、低聲部兩個小組進行演唱,請學生跟着我的指揮手勢共同完成這首歌曲。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從而能夠更快速地學唱歌曲。

第四環節是鞏固創編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並讓音樂變得生動有趣。

我會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創編伴奏,並提醒學生注意打擊樂器和歌曲強弱規律的搭配。

隨後我還會請同學們在小組之間進行自由的展示,最終選取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討論。

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學生又可以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自身的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本節課有哪些收穫,總結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精神內涵。

在作業部分我會佈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把今天學唱的歌曲唱給家人聽,並蒐集一些關於故鄉的其他歌曲。

通過這樣的方法,在課程結束前學生能夠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時作業的佈置又可以將課堂延伸到課下,學生能夠更好的傳遞作品表達的情感與人文內涵。

七、説板書設計

最後,就是我今天的板書設計,主要羅列出本節課的難點變化音的內容,通過這個板書學生可以直觀的捕捉到本節課的核心內容,知識點呈現較為清晰明瞭。

以上是我今天的説課內容,感謝各位老師的耐心聆聽,請老師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以上就是《故鄉的小路》説課稿,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更多招教面試資料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師招聘面試頻道。

故鄉的小路説課稿3

一、説説教學思路設計:

《故鄉的小路》是人音版國小音樂第九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首兩段體的優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宮調式,曲調流暢而又抒情。歌曲表達了人們回憶美好童年的內心激動的心情。歌曲的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此段音區低而深沉,樂句都以弱拍起音開始,平穩的曲調,表達了人們帶着思緒萬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對往事美好的回憶。

在第二樂句中還出現了一個臨時變化音。音調上使人感到對小路是多麼親切的情感流露。在第二樂句中一個八度跳進,使人彷彿追憶到兒時歡樂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進到第二樂段,使情緒漸漸地得以抒發,在音區上升高,由衷地抒發了熱愛家鄉的心情。全曲未句,在“呣”的哼鳴中結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往事歷歷在目,彷彿“童年多美好”的話語還要向你傾訴。

在教學本課時,我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儘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獨立獲取知識。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因此我的教法中體現:

(1) 審美體驗價值

(2) 音樂中加強羣體意識

(3) 變難為易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孩子們全身的感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分組合作、質疑探究來突破難點解決問題。

二、説教學目標:

新課程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該是在老師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本課與前課是同一主題的內容。因為“故鄉”是“家”的擴大,是大的家。讓我們從音樂作品中領悟愛家,愛故鄉的做人基本素質。因此我的教學目標是:

1、能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愛。

2、通過創編動作,瞭解變拍子與變音記號,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樂曲的特點,加強對變拍子的認識。

3、唱好二聲部合唱,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

三、説關鍵處的處理: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我認為本課是以唱歌為主的音樂課,重點是用柔美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變拍子節奏,表現出歌曲優美、抒情的思鄉情。在這個環節,我採取老師語言描述創設情境,學生想象美麗景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用柔美的聲音演唱;另外利用遊戲的形式,將3/4與4/4變拍子節奏這一難點解決並消化,讓它變成一個輕鬆的可以一筆帶過的東西。

四、説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聽三拍子和四拍子音樂進教室(《蘋果豐收》、《我怎樣長大》) 邊做律動邊進教室,通過聆聽感受三拍四拍子樂曲的節奏特點,並運用形體的動作增強學生對兩種拍子的韻律印象。學生説出兩種拍子的不同,你是用什麼方式區分的?

2、導課:

剛才我們大家一起聽的這兩首歌曲是本學期剛學過的,你們誰還記得它是哪個國家的作品?那麼,你們還記得這兩首作品的拍號嗎?利用孩子們對競爭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並加以及時的表揚、鼓勵。

3、節奏遊戲,興趣引路:

在教唱《故鄉的小路》一課時,在一開始先用遊戲抓住他們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其中,將這節課的重點提出來用玩遊戲的方式來消化它。例如:聽歌曲《故鄉的小路》的伴奏音樂,老師帶領大家做變拍子的拍手遊戲,讓學生通過拍手這一簡單的動作,領會變拍子歌曲的特點。首先,老師規定一套表現三拍子和四拍子強弱規律的動作,例如:三拍子——拍手掌、點手心、點手心;四拍子——拍手掌、點手心、點手心、點手心。老師舉起拍號卡,(3/4拍和4/4拍的)帶領學生一邊做動作,不同的卡代表不同的拍子。其次,讓學生開動腦筋,各自編創一套獨具風格的動作,並與大家一起分享;最後,老師將學生們的注意力重新收攏,集體進行變拍子的音樂遊戲:

根據老師彈奏的音樂節拍特點,做出不同的規定動作。而所有的這些只是為了《故鄉的小路》這首歌曲的教唱和歌曲中變拍子節奏的把握做鋪墊。通過以上的練習,解決了曲譜教學中的難點,為新課的教學掃除了障礙。這種教學中創造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可以調動學生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條件。並且讓學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樂的源泉。

4、測試聽力,區別變音記號:

剛才大家的練習做的非常好,老師現在想測試一下你們的聽力。請聽老師彈奏的這兩個樂句,有什麼不同?

彈奏歌曲第二樂句,並將變化音改動一次,讓學生聽辨其中的不同。加以練唱,解決關鍵音的演唱。

5、熟悉旋律,合作學唱:

通過老師範唱和教唱,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並利用節奏拍手傳遞遊戲的形式,一邊拍手一邊讀歌詞。另外,採取讓他們分組接唱、分組演唱和分男女生唱。從易到難逐步將學生學習的難度降低,使學習效果更具有實效。

演唱的過程中注意情感的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最後按處理將歌曲完整的帶有情感的演唱。

6、歌聲中結束:

本課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為課堂帶來了活力,注入了生機,彌補了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以直觀的美感享受。

五、説課件設計:

第一頁:優美的圖片做背景,插入三拍子、四拍子音樂,聽音樂做動作,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慾。

第二頁:三拍子、四拍子的強弱規律圖示。做遊戲時的節奏圖譜

第三頁: 變化音符的演奏樂譜。

第四頁:歌曲《故鄉的小路》的歌詞,配合讀詞做遊戲

第五頁: 歌曲《故鄉的小路》的圖譜

第六頁:優美圖片做背景,插入歌曲《故鄉的小路》的範唱音樂以及伴奏音樂,

進行接唱、領唱、齊唱的練習。

這就是我對本課的粗淺認識,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故鄉的小路説課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你們好!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音版國小音樂第9冊第5單元《故鄉》的唱歌教學《故鄉的小路》。下面我將從以下五個內容對本節課進行闡述。

一、把握新課標、説教材:

本單元的主題是《故鄉》,通過三首聆聽作品和兩首表演作品,表達人們對故鄉的懷念。《故鄉的小路》是一首合唱歌曲。縱觀第九冊的教材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每一個單元的唱歌教學裏都有一首合唱作品,而第五課的兩首歌曲《故鄉的小路》和《如今家鄉山連山》都是合唱歌曲,這就充分的説明了合唱教學的重要性。同時也為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重點指明瞭方向。接下來我説説這首歌曲

1、歌曲的內容:這是一首優美深情的抒情歌曲,以思念故鄉的小路、小路旁盛開的小花為載體勾勒出作者對童年幸福生活的懷念,從而表達了人們回憶美好童年時內心激動的心情。

2、歌曲的旋律及演唱形式:歌曲分為齊唱和合唱兩個部分。

齊唱部分:曲調平穩,着重表現對往事的回憶。

合唱部分:曲調有所起伏,情緒較為激動,抒發了對故土親人的思念。

3、歌曲的節奏、節拍:每一個樂句都以弱拍起音開始,中間附點四分節奏,尾音在一個3拍的長音結束,同一節奏貫穿全曲。變拍子的運用使歌曲的情緒更加豐富,讓歌曲既有追憶童年的歡悦,又有思念故鄉的一絲惆悵。

4、歌曲的結尾:以哼名重複結束,彷彿還沉浸在無限的思念之中。自由延長記號的使用,使人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給我們營造了一種聲斷而情不斷,聲止而情未止的意境。

 二、分析學生、説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很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比如:能準確的判斷和説出音樂速度,情緒,力度,以及演唱形式。知道4/4、3/4拍的強弱規律還能用動作表現出這些規律的特點,同時他們也接觸過一些合唱作品並演唱過合唱歌曲。但是孩子們在演唱這些合唱作品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1、對第二聲部的感覺不清楚,只會聽第一聲部的主旋律。2、第二聲部的音唱不準,特別是當第一聲部加進來時,找不到自己的音。3、兩個聲部在合成時聲音不均衡,不統一,不和諧。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我會採取以下措施:

1、加強對第二聲部的學習和演唱

2、加強在和聲裏對第二聲部的學習和演唱。

3、加強兩個聲部的合成訓練

這些具體做法我會在教學過程里加以展示

三、綜合分析、説目標

根據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結合《新課標》和我區提出的三性課堂,我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通過對歌曲的學習和演唱抒發對家鄉的熱愛的思想感情。

2、瞭解變拍子與變音記號並指導學生用優美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

3、在學會第二聲部的基礎上,能用和諧,統一,均衡的聲音演唱二聲部。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目標2和目標3定為教學重難點

四、培養能力、説教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點撥者、調控者。”所以為了實現本課的學習目標,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將創設寬鬆愉悦的學習環境,通過“聆聽、交流、合作、創編、評價”等學習活動,採取學生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動起來。

為了更好地完成本節課,我在教學設計中主要採用1、情境創設法:如導課,合唱教學環節。2、體驗法:如聆聽範唱。3、合作法:如二聲部的合成4、探究法:如歌曲的創編5、對比學習法,如#4音的學習等。

五、説教學過程: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理解,我發現作品所描繪的音樂意境是“優美、深情、美好的”。因此,在設計課堂的整體基調時,“優美、深情、美好的”就成了我追求的色彩。下面,我來説説教學過程是怎樣體現這一整體特色的。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聆聽歌曲《故鄉的雲》你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呢?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一起來聆聽一首歌曲《故鄉的雲》,請你感受歌曲的情緒以及歌曲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師;請生談感受。歌曲優美抒情,抒發了遊子們對祖國母親的思念,對故鄉的思念。譚老師雖然不是生活在海外的遊子,可也是遠離家鄉到成都來生活和工作的一個人,每當聽到這樣的歌曲,那種思緒萬千的心情勾起了我對家鄉的無限遐想……

設計意圖:聆聽相同類型的歌曲,給學生營造一種思鄉之情

(二)、學唱歌曲第一聲部

1、聆聽教師範唱

設問;歌曲抒發了怎樣的情感,他的情緒是怎樣的?(情緒是優美、深情的,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對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回憶)

2、聆聽錄音範唱

師:請生邊聽邊隨老師打拍子並體驗這首歌曲的拍子有什麼特點?

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完整而充分的聆聽音樂作品,讓學生在音樂體驗與感受中,享受音樂審美過程的愉悦,體驗與理解音樂的感性特徵與精神內涵。

3、自學第一聲部

師:聽了這麼優美深情的歌曲,同學們想不想用自己的歌聲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呢?

a、跟範唱小聲的哼唱。

師:你發現他的節奏有什麼特點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出示節奏卡。他們的節奏都是相同的,每一個樂句都以弱拍起音開始,中間附點四分節奏,尾音在一個3拍的長音結束。

b、歌曲裏有一個變音記號,你知道他在哪裏嗎?

師:出示#4記號,並通過鋼琴讓學生感受#4和還原4的區別。#4是在還原4的基礎上升高了半個音,這樣他離5的位置就更近了但是又沒有到5,他處在4和5之間。

c、同學們再觀察一下歌曲的結束句有什麼特點?

以哼名重複結束,彷彿還沉浸在無限的思念之中。自由延長記號的使用,使人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給我們營造了一種聲斷而情不斷,聲止而情未止的意境。

d、跟琴演唱歌曲

師:在演唱時注意歌曲的弱起,#4音,以及歌曲結束句哼名音的演唱。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並把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機的滲透在音樂教學的各個環節。

 (三)、學唱歌曲第二聲部

師:同學們的歌聲真好聽,我能從你們的歌聲裏感受到你們對家鄉的熱愛。如果説第一聲部是小路的話,那麼第二聲部就是小路上的小花,因為有了他使路上的風景更加美麗,更加迷人,讓你流連忘返,同樣的,歌曲也因為第二聲部的加入,使音樂更加豐滿,更加生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歌曲的第二聲部。

1、老師範唱第二聲部。

師:你們覺得第二聲部的音是變高了還是變低了呢?你們能跟着琴聲輕輕的哼唱嗎?

2、跟琴小聲的哼唱

注意:一邊哼唱一邊聆聽琴聲,把音唱準。

3、在和聲裏學唱

師:現在同學們已經對第二聲部比較熟悉了,我彈兩個聲部的旋律,你能聽出第二聲部的旋律嗎?

a、在和聲裏聆聽第二聲部的旋律。

b、在和聲裏哼唱第二聲部的旋律。

c、在和聲里加上歌詞演唱。(2-3遍)

4、在範唱裏演唱第二聲部。

設計意圖:通過對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形象思維。

(四)、二聲部的合成

師:“小花”的聲部我們已經學會了,來,孩子們讓我們把他裝扮到小路上,好嗎?

1、師生分角色合唱

2、生生分角色合唱(生生分角色合唱又可分為男女生合唱,小組與小組之間合唱,個人與個人之間合唱等多種形式相結合)

師:在二聲部的合成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a、一聲部的聲音過大,聽不到二聲部b、唱不準二聲部的音c、兩個聲部之間的聲音不和諧不統一等情況。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我會採取以下辦法:

a、先讓學生唱一聲部,老師唱第二聲部

b、請一聲部的同學小聲演唱,二聲部的同學大聲一點演唱

c、在演唱自己聲部的同時,傾聽另一個聲部的聲音

設計意圖: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增進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各項音樂實踐活動,以獲得的音樂的親身體驗。

(五)、情感昇華,歌曲處理

師:現在讓我們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歌曲好嗎?首先讓我們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1、合着伴奏音樂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討論歌曲的情緒,哪些地方唱的平穩,哪些地方唱的激動。

3、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有感情地、自然地、自信地歌唱。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能夠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

 (六)、拓展延伸,創編歌曲

師:啟發學生根據歌曲節奏的特點,特別是3拍長音的地方進行創編,比如採取輪唱的形式,行成迴音的效果,豐富歌曲的藝術性。

設計意圖:創造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對學生的音樂創作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行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七)、總結:

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無論我們走到何方,思鄉的旋律將永遠縈繞在我們的身旁。讓我們共同熱愛我們的家鄉,讓我們用美妙的音樂,來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最後在歌聲裏結束本課。

故鄉的小路説課稿5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情感的藝術。如何塑造音樂課的氣質,是這一年中,我在音樂教學中主要參與和設計的內容,什麼是具有音樂課的氣質?這是一個在每個人心理很模糊的印象,雖然很模糊,但它一定是美的,讓人陶醉於音樂,耐人尋味的感覺。當然,這不能離開音樂學科獨特的表現形式與特點。

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始終感覺識譜教學是一個很難把握又必須抓牢的難點,學生具有一定的識譜能力,有利於進行音樂表演和創作等教學活動的開展。

基於以上思考,我反思《故鄉的小路》這一課。讓我感受具有音樂氣質方面的有:首先從音樂主題切入,有意境的引入“路”或者用談話的方式導入。

這樣,不僅使音樂主題顯現,並有了良好發聲練習的感覺。其次,創設情境,教師設計短小經典,帶有情感,教學內容鋪墊,教師設計精製的形體律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模仿、感受、聆聽律動、演唱音樂的美。體會思念家鄉的真實情感,聯繫實際情況來表現。這樣,會讓學生感受音樂課堂所帶來的獨特氣質。

《故鄉的小路》是一首兩段體的抒情歌曲,4/4、4/3拍D宮調式,全曲共分為兩樂段,第一樂段音區低而深沉,從弱起開始,曲調平穩,在以六度跳進到第二樂段之後,情緒逐漸得以抒發。這首歌曲要向我們表達的是一種對故鄉淡淡的回憶和深深的眷戀之情。歌曲在第一樂段似乎是在用傾訴的口吻向我們描述着一段童年往事,清幽流淌着的旋律彷彿像這條童年走過的小路一般沁入人們的心裏;第二樂段則是在第一樂段的鋪墊下,旋律上有了一些起伏,情緒逐漸在回憶的夢中升温,將一種憶往事、思故鄉的真實情感傾訴出來。《故鄉的小路》所要像我們表達的並非是噴湧而出的濃烈情感,而是像一眼淡淡的清泉,逐漸將那種內斂而深沉的愛送達心底,令人回味無窮。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本課設計思路的主線以“濃濃故鄉情”為情感鋪墊,在音樂情境中抒發故鄉情,表達故鄉愛。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1、談話導入,故鄉小路上的回憶。家鄉的變化

2、演唱《故鄉的小路》學習歌曲。

3、激發對歌曲豐富的情感體驗。縱向挖掘不同的藝術作品,歸“情”於故鄉。

歌唱是學生音樂水平的直接體驗,一首歌曲經過學生聲情並茂地表現會更富感染力,《故鄉的小路》是表現了對故鄉濃濃的思念,學生沒有這方面的親身感受,怎麼讓學生“唱好”這首歌曲呢?在這首歌曲的教學中,我抓住兩點進行歌曲教學:

1: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歌曲的導入時我對歌曲的兩個聲部進行了兩次範唱,並告訴學生個人的能力有限,請學生們幫助老師完成歌曲的範唱,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進行了師生合作的訓練,讓學生在傾聽和參與中獲得對歌曲的初步感知,在歌曲二聲部的訓練中,啟發學生傾聽聲部的音量,以培養生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在這當中,有的學生音準、節奏感都很好、樂感很強、學的很快。有的學生接受力很差、缺少樂感、學起來就很困難,加上有的學生除了在校內學習藝術課,在校外還有課外時間學習,所以一個班級裏學生的藝術素質有很大的差異,自學互助可以提高層次高的學生的能力,帶動稍差的學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以交流,相互學習,同時也可以保護較差學生的自尊心,學生也可大膽的跟老師做律動或者是自己編排律動,真正提高學習效果。

2:歌曲的意境,因為歌曲中樂句的相似性,很多同學在歌曲演唱中都唱的沒有什麼變化,缺少歌曲意境的表現、我先讓學生用朗讀的方法體驗文學朗讀的高潮。有些同學的處理是前一句強、後一句弱。有一些同學處理的是前一句強、後一句更強、自己對故鄉的無比強烈的思念。我首先肯定了他們的見解接着説:“同學們:剛才是我們文學朗讀中的處理,音樂中的高潮與文學不一樣,它必須藉助旋律來表現,我們想一下,歌曲高潮的地方旋律有什麼特點?怎麼樣的旋律才有助於我們抒發自己心中的感情?你聽一聽,想一想怎麼樣的處理能更好的表現這首歌曲?最終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一致認為先強後弱的方法能更好地表現歌曲的意境,演唱效果得到一定提高。這也正是我努力想向大家傳達的一個重要思想情感,:“長長來時路、依依寸草心”歸情於故鄉是整堂課的最終情感歸依。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於:課堂內容較滿,但是還有一些細節問題忽略了,如二聲部合唱部分還是因為時間問題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當然這也與平時的練習有關,學生對低聲部的把握有畏懼心裏,容易跑到高聲部去,以後這方面要加強練習。

總之,這節課最終能按照預想的目標得以實現,也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音樂的學習裏,我只希望學生在情感世界能夠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他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而需要我們做的便是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他們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使他們在真善美的音樂世界裏受到高尚情操的薰陶。

以上是一些收穫與進步的地方但是與此還有差距的是:對於合唱能力的提高,對於自身聲樂水平還應進一步提高,反思這一節課,希望與鼓勵自己再接再厲,也從內心很感謝給予我很多幫助的老師同行,我會更加努力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