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説課稿集錦6篇

來源:文書谷 1.6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説課稿集錦6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三月桃花水》是北師大版第八冊第二單元“春潮”中的一篇主體課文。本課是一篇優美的散文,用優美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美麗的春水圖,讚美了春天的美麗。課文篇幅雖然較短,但由於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多種句式,文質兼美,適合學生反覆品讀,積累語言。同時把《三月桃花水》安排在《春潮》之後,便於與《春潮》對比閲讀,感受兩篇文章的不同。

教學目標:(出示課件)

(1)知識目標:

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比較閲讀的能力,讓學生在熟讀成誦中,理解課文的意境,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出示課件4)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比較閲讀的能力,讓學生在熟讀成誦中,理解課文的意境,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引導孩子展開想象,讓學生在層層推進的想象中感受語言美的薰陶。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素質教育的新思想和語文課標的新理念,充分考慮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學生的實際,綜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的要求,我遵循“初步感知——整體感知——精讀品味——整體回顧”的閲讀規律,採用“層進性教學模式”設計教學。以讀為主線,以讀代講,以讀促表達的教學方法,在朗讀中創設情境,理解課文的意境。這節課,我主要教給孩子們邊讀邊悟並及時批註自己閲讀感悟的學習方法,再抓住段後的省略號,引導孩子展開想象,讓學生在層層推進的想象中受到語言美的薰陶。

三、説教學流程:(出示課件5:)

情景渲染,直奔重點

與作者對話,品詞悟情引發共鳴

層進對話,感悟美景與文本對話,感受“水聲如琴聲”

小組間對話,想象“水清如明鏡”

對比閲讀,感受風格的不同

熟讀成誦,自主積累

回顧重點,總結全文

推薦作業,自主選擇

板塊一:情景渲染,直奔重點

上課伊始教我與學生談話:(課件展示)學生通過欣賞美妙的畫面,聆聽潺潺的水聲,再現教材的情境,給學生以強烈的真實感,較快地把學生帶入文。此時我問: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板書:水聲如琴聲水清如明鏡)學生的情感被調動,順利回答老師的問題輕鬆又積極。這樣的導入既創設了情景,又讓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回到了全文的重點部分。

第二:層進對話,感悟美景

(一)與作者對話,品詞悟情引發共鳴

(課件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內容,學生自由朗讀,重點體會紅色的詞)

讓學生抓住“一千朵櫻花”、“一萬個小酒窩”以及動詞“醒來”、“舞動”、“流淌”和“迴旋”聯繫生活實際,反覆朗讀、細細品味。指名彙報,談體會。我這樣問:孩子們,想一想一千朵櫻花就是_一朵朵浪花___,那一萬個小酒窩就是一個個波紋、一張張笑臉啊!看到這些你的心情如何?(驚奇、興奮、激動)讀出你的驚奇、興奮、激動。

這樣抓住重點詞語,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達到有感情的朗讀。

(二)與文本對話,感受“水聲如琴聲”

1、方法引領,自主閲讀

我注重對學生閲讀方法的指導。(邊讀邊悟並及時批註自己閲讀感悟的學習方法。)我深情地説:瞧!大地復甦了,河流醒來了!聽,什麼聲音,像一串小鈴鐺?(出示課件:找出和下面兩句話相對應的.段落,讀一讀。)這一問題學生完全可以快速做出正確的回答,因此直接切入重點:默讀課文3、4自然段,用“——”劃出表示聲音的詞語,用“﹎﹎”劃出聲音特點的詞,並做簡單的批註。(出示課件)學生彙報。正因為有了方法的指引,學生的目的明確,學有所獲。

⒉方式多樣品析詞語,突破難點。

通過品味詞語能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和理解力,能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通過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此處讓學生聯繫生活經歷理解“應和”、“纖細的低語”、“談心”、“催促”,就為下面的感情朗讀做了鋪墊。

①師生合作理解“應和”。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表演拖拉機的轟鳴,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水波

聲,共同表演理解什麼是“應和”。

②聯繫生活經歷理解“催促”。

先問:水浪聲的特點是什麼?(急)你從哪裏看出來?(催促)它催促人們幹什麼?(開犁播種)是啊!春雨貴如油,正是播種的大好時節,誰能不急?誰來讀出你的急。(指名讀)學生讀完後,我説:村民們,還等什麼,讓我們趕快開犁播種吧!此刻孩子們的情感已完全融入課文,會情不自禁地答:好嘞!馬上行動。

③聯繫生活經歷理解“纖細的低語”和“談心”。

“纖細的低語”是什麼?(小聲地説話)什麼是談心,你經常和誰談

心?它們在談些什麼呢?讓我們來聽聽。(指名讓平時比較好的學生回答:學生的回答就是對詞語的正確理解。)

⒊感情朗讀。

讀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有感情的讀是學生感悟的真情流露。我抓住這

一時機讓學生通過配樂讀、比賽讀、師生共讀等形式,層層深入文本,達到人文合一。

4、提煉寫法,體會作者用詞的巧妙。

美妙的琴聲撥動了你我的心絃,如果説美妙的畫面豐富了我們的視野,那麼優美的文字則更滋養我們的心田。這篇文章多處運用修辭手法,此時讓學生找找這一段的修辭手法,體會修辭手法的好處,並在今後的寫作過程中學習運用這種方法。

5説話訓練,迴歸重點。

葉老曾説:“凡是技術,沒有不需要練的。”闡明瞭訓練的重要性。所以課堂上,我抓住一切可選用的機會進行説話訓練,提高表達能力。

現在誰能告訴大家,是什麼,像一串小鈴鐺輕輕地走過村邊?

出示課件:説話訓練:是_________的聲音,像一串小鈴鐺輕輕地走過村邊。學生根據理解會説是豎琴的聲音,是浪花的聲音,是纖細的低語等。這樣的設計既訓練了能力,又回顧了這一小節。

(三)小組間對話,想象“水清如明鏡”

1、小組合作學習。

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發生教學。而“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合作交流的有效途徑。因此,這一環節的教學我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五六分鐘之後小組展開彙報:學生或有感情朗讀或展示自己的畫,這些成果其實都是學生對文字理解、感悟的表現。

2、瞭解省略號的妙用。

教學省略號先讓學生展開想象,然後教師補充資料的形式進行。(課件出示:是啊!三月桃花水它看見————;它看見————;它看見————;它看見————;它看見————……想象一下,它還看見了什麼?瞧,從省略號的背後老師也看見了——(教師補充圖片,體會省略號的妙用。)這時讓學生想象讀、比賽讀,讓學生透過文字感受三月桃花水如明鏡一樣美麗。

3、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此時學生情感被激發,感情自然流露,師生接讀讀出了情,讀出了對三月桃花水的喜愛,達到了情景交融。

(四)對比閲讀,感受風格的不同

北師大版教材十分注重單元整合,提倡單元備課,因此本環節我將風格迥異的《三月桃花水》和《春潮》對比閲讀,讓學生感受風格的不同。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説輕柔的三月桃花水較難把握,因此我準備配樂範讀3——6自然段。我對孩子們説:“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江南春天的詩情畫意,處處洋溢着陰柔之美。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了?願意聽嗎?師配樂朗讀三月桃花水第3自然段。(生談感受)

孩子們,還記得氣勢磅礴的二月《春潮》嗎?讓我們一起朗讀《春潮》第3自然段,再次感受春潮不可抗拒的威力。通過師生對比閲讀,兩篇文章的風格不言自明。

第三:熟讀成誦,自主積累

本文用優美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美麗的春水圖。課文篇幅雖然較短,但語言優美,適合學生反覆品讀,積累語言。因此,課堂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積累空間,讓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四:回顧重點,總結全文

為了讓學生整體把握全文,此時回顧重點,總結全文使文章從整體——部分——整體,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條,體現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當學生回顧課文後,我總結:孩子們三月桃花水像豎琴,像明鏡,更像一把小提琴,彈奏着春天美妙的旋律。(板畫)

第五、推薦作業,自主選擇

課標提出:要重視學生的閲讀積累。結合教材對學生摘錄筆記的要求及單元目標,我設計了較靈活的作業:

1、摘抄積累《三月桃花水》中優美的段落。

2、將《三月桃花水》這篇課文讀給同學、老師或爸爸媽媽聽,讓他們感受春水的美麗。

四、説板書

隨機板書,凸顯重點

板書是全文內容的高度概括,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過程,體現教學的重難點。基於這一目的我板書圍繞“水聲如琴聲水清如明鏡”進行,達到圖文並茂。

整堂課教學,我始終把學習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多形式朗讀,感受文本的內涵,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和內化,在讀中訓練語言,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今天的説課就算拋磚引玉,有不到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説課稿 篇2

各位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細胞的癌變》,我將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細胞的癌變”是新課標教材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模塊中第六章第4節的內容。本章的思路是使學生了解細胞的完整生命歷程,同時瞭解細胞的癌變是細胞生命歷程中出現的異常現象。癌症既是生物學熱點,又是醫學界與社會的熱點,因此,本節課是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點範。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描述癌細胞的特徵;舉例説出生活中常見的致癌因子;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區別。

2.能力目標:討論如何預防癌症;學會蒐集並整理從書籍、報刊及網絡等途徑中查詢相關的信息;學會更好的與他人合作;擬定健康的生活方案,學以致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健康生活的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正確對待癌症,儘早培養學生提高生活質量。

本節課的重點是:癌細胞的特徵、癌症的預防為重點;原癌基因與抑癌基因的區別及其關係為難點。

二.説教法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將用以下教學方法:比較法、例舉法、討論法,以PPT輔助教學。

比較正常細胞與癌細胞的區別,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癌細胞的特徵,同時例舉出與癌細胞相關的疾病;採用例舉法舉出生活中常見的致癌因子,並討論進行分類,使學生更加清晰明瞭致癌因子的類別,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知;癌症的預防和健康的生活,通過學生自主討論,得出健康生活的方式,並討論制定家庭健康生活方案。

三.説學法: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通過情景體驗法、聯繫實際、合作探究法、興趣式指導法、領悟式指導法、對比式指導法等,以實現師生、生生互動,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使學生感受一堂難忘的生命教育課。

四.説教學過程:這堂課的大致設計思路為:

1、課前準備,感性認識:利用網絡和書籍查閲癌症及癌症名稱,導致癌症的原因以及預防癌症的方法,讓學生主動獲得癌症的感性材料,對癌症有初步瞭解,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

2、聯繫生活,導入新課:PPT展示皮膚癌患者圖片和正常人圖片,兩者進行對比,學生思考小組討論曬太陽的好處與害處,進而癌細胞的概念與特徵。

3、主動探究,建構知識:

(1)癌細胞的'概念:知識點在課程標準中沒作要求,因此只從條件、實質、表現結果進行分析,使學生對癌細胞有初步的瞭解,癌細胞的圖片使學生獲得對癌細胞的感性認識,為後面的重點內容癌細胞的特徵打基礎。

(2)癌細胞的特徵:該知識點是本節第一個重點,內容較簡單,通過癌變細胞與正常細胞圖片的比較,列表總結出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不同,從而讓學生輕鬆地瞭解癌細胞的特徵。

(3)細胞癌變的原因,即致癌因子:本環節我將原癌基因比作車間的運行機制,將抑癌基因比作懲罰紀律,使學生對難點有形象深刻的認識。之後,讓學生討論為什麼老年人易患癌症,進行知識深化,並引導學生關愛老人,有利於提升學生道德品質。舉例生活中不良習慣,如垃圾食品,長時間使用輻射產品,病毒感染引發癌症等,導致的各種癌症,從而使學生明白致癌因子,以及致癌因子的分類,使本節知識與生活的聯繫更加緊密,同時引出本節課第二個重點內容:癌症的預防。

(4)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區別:這部分是教學難點,為講清楚這一難點知識,首先指導學生看書找找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然後幫助學生理解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共同調節細胞週期。細胞癌變是基因突變的結果,引出癌症是基因突變的累積效應。

4、學以致用,健康生活:

(1)癌症的預防:作為本節最重要內容,且與生活息息相關,我採用老師引導、學生討論總結的方法進行教學。從生活各方面總結出保健良方,既對知識有很好應用,又體現對生命的熱愛,同時指導學生討論制定家庭健康生活方案,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2)癌症的治療:通過講述癌症治療方法的副作用,激發學生探究生物學X望,激勵學生立志除癌。在此,我選用一則關於一名癌症晚期病人運用心理療法成功戰勝癌症的故事,在於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多方面啟發教育,體現面向全體學生的課程理念。

板書設計:

第4節細胞的癌變

一、癌細胞的概念二、癌細胞的特徵

三、致癌因子的種類四、預防癌症,並制定健康生活方案

説課稿 篇3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重要的概念課,對於學習小數的性質,單名數與複名數改寫都有着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新課標提出重視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重視學生對新知識的生成過程,同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到知識發展的過程當中。國小四年級學生對小數並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接觸,但是由於小數是十進制分數的特殊表現形式,對其意義的理解學生會感覺有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一現象,我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水平,找出生活與小數知識的契合點,利用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繫,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四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操作、觀察、類比等活動讓學生在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2、在學習小數意義過程中,培養探求知識的興趣,提高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

會用小數表示計量單位換算的結果。

充分利用直觀教具,以長度為單為例,説明小數實際上是十進制分數的另一種表示形式。

在學生初步認識一位和兩位小數的基礎上,進一步把認數範圍擴展到三位小數,使學生明確小數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理解小數的意義。並瞭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我學法上談談。

説教法。

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置情景教學法,直觀演示法,活動探究法,集體討論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周邊的客觀事物,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心理狀況。當然老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教學過程:詳見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在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有些數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數表示,例如商品的價錢,(舉例)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錢,在進行測量的時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數的結果,常常用小數表示。(實際測量)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小數。(板書課題:小數的意義)

二、 出示學習目標:

1、瞭解小數產生的過程,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

2、經歷小數的發現、認識過程,感知知識與生活以及知識間的密切聯繫,體驗探究發現和遷移推理的學習方法

三、自學指導:

(1)通過觀察米尺,引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都可用小數表示。先想想,米、分米、釐米、毫米的進率分別是多少?

觀察米尺。思考:

①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幾分米?寫成分數是幾米?寫成小數是幾米?②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寫成分數是多少米?寫成小數呢?

③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份在尺子上是多少?(1毫米) 千分之一米怎樣用小數表示?

我們還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繼續分下去,還可以得到什麼樣的小數?

四、先學

1、自學看書50頁,認識一位小數。

2、看書自學51頁,認識兩位小數,三位小數。

3、師:這些小數都是怎麼得到的呢?

五、後教:

明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就是十分之一或者十分之幾,寫成小數就是0.1或者0.幾,

師;這些小數的小數點後面都是隻有一位,我們就把這樣的小數叫做一位小數,那麼象這樣的一位小數表示什麼呢?(明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師: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認識兩位小數,

知道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就是1釐米,1/100米,0.01米,兩份就是2釐米,2/100米,0.02米,-------;小數點後面有兩位的就叫兩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為了測量的更精確,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就是1毫米,1/1000米,0.001米,兩份就是2毫米,2/1000米,0.001米,------,小數點後面有三位的就叫兩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延伸:這樣繼續分下去,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100000份------,表示這樣的1份就是0.0001米,0.00001米-------,

六、總結小數的意義:

師:回顧剛才的認識學習,小數到底是什麼樣的數?它究竟表示什麼意義呢

明確:小數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這樣一份或幾份的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一位小數就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就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簡單的用一句話概括:小數就是 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

七、課堂練習,運用反饋:

a) 説出下面小數表示的意義:

0.3元 0.45米 0.089千克

b) 7釐米=()分米=()米 56克=()千克

c) 一塊蛋糕兩人平均分吃,每人分得()塊?

八、全課總結:你獲得什麼知識呢?

九、佈置作業。

説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是郭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雨點兒》。我的説課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説教材

《雨點兒》一文是人教版實驗版教材第五單元的一騙錢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雲彩裏飄落下來的。有了雨點兒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本課內容淺顯,情節性強。文中第五小題給我們留下了研究空間,有利於學生在閲讀時根據自己的審美體驗加以探究。

二、説學生

一年級學生通過兩個多月的拼音、識字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大多數學生識字速度較快,又喜歡朗讀。特別是分角色朗讀。更是受他們的歡迎。所以我把識字教學滲透在課文朗讀理解中。避免了因識字而識字。鞏固生字我採用多媒體《送雨點兒回家》這種遊戲。但他們的有意注意時間較短、好動、好玩。因此我採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讓看 聽 説 想有機結合。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説目標

(1)理解“數不清、飄落等詞語。正確的讀準”雨點兒、地方“。

(2)初步瞭解雨點兒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認識本課中的11個生字。

四、説教學重點和難點:

認識11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瞭解課文內容,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着密切關係。

五、説設計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引導性。而要一年級學生達到這個理想目標還不太可能。因此,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如:在整體感知這一環節:我在讓學生讀課文的基礎上説自己讀懂了什麼?出示卡片“數不清”時,讓學生結合生活説“數不清的東西” 等

(2)讓朗讀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在自讀自悟中主動探究中識字。讀懂故事,初步了(9解雨點兒的作用。同時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祕產生興趣。

(3)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來實現教學目標。孩子們學習語文應該是一個美麗的暢想。在追求自主感悟、個性體驗、人文薰陶的新課標環境下。我們的語文教學更應該給學生的學習提供美麗暢想的情感空間。培養語感提高學習興趣。在課文教學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等為學生學習創設好的'想象空間。

(4)力求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統一。語文學科有其工具性的作用。所以在體現人文性的同時,關注人文性、尊重 學生的個性體驗。同時注重朗讀感悟。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我也力求在教學設計中落實語言訓練點。如: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説話。 小花從xxx。小草從xxx。xxx從xxx。

六、説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我採用了圖文結合的方式,即是對課文的 一種再創作,同時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學生。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審美情趣。

説課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教材,即教學素材,一個供師生共同探究的素材,一個構建學生知識體系的素材,一個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為終極目標的素材。本節探究內容取自華東師大版七年級(上)第四章第一節,探究對象是生活中的常見幾何體,探究的重點是幾何體的分類,難點為分類標準的確立。通過系列探究活動,使學生由國小對圖形世界的感性認識過渡到感性與理性認識相融,從而開啟學生認識與探究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的大門。

二. 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揭示了教學過程應是使學生由不知到認知到樂知的昇華過程,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指南。根據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直觀感知、無意注意為主,空間觀念較薄弱,結合現有知識結構——國小及生活中大量幾何圖形的直觀表象,依據《課程目標》——本階段的學生應初步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生活,體會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目標:經歷直觀感知→探索歸納→應用創新的認知過程,探索立體圖形的分類,加深對圖形的.認識與感受。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探究思索、交流互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協作能力及創新意識。

3.情感與態度目標: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

三. 教學方法分析

教學方法是我們實現教學目標的催化劑,好的教學方法常常使我們事半功倍。在實施《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因此,我將本節課的教學方法確立為:

① 學法:探究學習,在實際生活背景中去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在實踐交流中合作學習;

② 教法:情景式,提供豐富的圖形素材引導學習;合作式,在師生的平等交流中評價學習;開放式,在開放式教學中昇華學習。

四. 教學程序分析

教學程序是教學目標的體現過程,是教法學法的實施過程,是教學理念的展現過程,是使知識與能力在現實背景中自然呈現的過程。結合本節的教學內容及重難點現對教學程序做一分析。

1.教學流程

生 活

數 學

生 活

─→ ─→

→ → → →

評價展望

操作探索

分類探究

模型分拆

欣賞感知

→ → → →

2.設計理念及説明

欣 賞 感 知

設 計

實物及多媒體展示生活中豐富多彩的圖形世界,同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思考。

理 念

直觀而又豐富多彩的素材能使學生由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勾起學生對現實世界中的已有知識的回憶與聯想,激發學習興趣與探究熱情。

模 型 分 拆

設 計

學生將幾何模型進行分拆,感知複雜幾何體由簡單幾何體構成。

理 念

建立模型是我們研究現實生活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把直觀形象的模型作為學生探究的素材,有利於學生對幾何體由直觀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

分 類 探 究

設 計

1.分類嘗試

2.標準討論

3.分類歸納

4.動手操作

理 念

讓學生經歷幾何體分類的過程,改變學習方式,倡導個性化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進一步激發學習與探究的熱情,同時注重動手操作在學生的知識構建中的作用。

操 作 探 索

設 計

1.情景製作

2.模型製作

3.創新制作

理 念

做中學是新課標下的重要學習方式,做——有利於學生親身經歷,有利於把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有利於美的薰陶和情感交流,有利於創造性的學習。

評 價 展 望

設 計

同學們,歷史上著名的數學家歐拉也像我們一樣,在對幾何體觀察探究的過程中得出了著名的歐拉公式(頂點數+面數-稜數=2)。以後,我們將沿着歐拉的足跡,通過研究點、線、面……走進豐富多彩的幾何世界。

理 念

進行鼓勵性評價,是學生克服學習困難的法寶,是學生樹立自信心的最佳途徑,是激發學生探究知識奧祕的動力……。

五. 教學評價分析

根據《課程標準》的評價目的: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注重過程評價,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評價,本節課的評價應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發展為目的。鼓勵式評價為主,輔之以過程評價,採用教師評價、學生評價、自我評價,課堂觀摩等方式靈活處理。

説課稿 篇6

一、整體設想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言山水遊記,因此我們的教學之中必然要遵循兩個基本規律,即文言文教學的一般規律(讀——誦——譯——析——品)和山水遊記教學的一般規律(景物特點→人物活動→情懷抒發)。而本文又不同於一般的山水遊記,它是採用的是在固定的空間(醉翁亭及其周圍)裏通過時間(朝暮)和季節(四季)的變換來寫景抒懷,暗示了人物活動的經常性,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忘懷得失、與民同樂的思想情懷。我們將在3611高效課堂的模式下來展開這一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裏去感受作者的情懷,揣摸本文的主旨。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的重點課文,也是會考的必考篇目。這是繼《小石譚記》、《岳陽樓記》之後選入的第三篇寫景抒懷的古代散文,它對學生的文言閲讀能力的提高、文言實虛詞和積累、文言句式的剖析和進一步理解認識借景抒情寫作方法有着重要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諸、壑、尤、蔚然、翼然、輒、寓、而、也”等文言詞彙,背誦全文。

2、能力目標: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並嘗試在寫作中使用。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高雅人生的品位與志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彙,背誦全文。

(2)理解文章內容和主題。

2、教學難點:能夠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體會其中藴涵的道理。

五、學情分析

文言文向來是大家較為頭痛的東西,尤其是文言文的翻譯和背誦是學生的老大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給學生比較更加精細化的翻譯和背誦指導、更能激起學生興趣的方法,才能保證這節課教學目標的如期完成。

六、教法與學法

基本教法與學法參照我們的361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並根據不同課型靈活運用。在此基礎上還有下面幾點提示:

1、誦讀法:文言文必須能過大量的朗讀來完成課文的背誦與語感的培養。在具體的誦讀過程中要以老師或錄音範讀為先、然後通過默讀、齊讀、小組比賽讀、男女生比賽讀等方式,使學生對文章爛熟於胸。

2、翻譯方法指導:要在上每次的文言課文時都要反覆強調“留、刪、補、換、調、變”翻譯六字訣,並使之熟練運用。我們要逐步培養學生素譯(不借助翻譯工具書來翻譯)的習慣與能力。

古文翻譯口訣(來緣於網絡)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蒐集信息,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一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繫後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繫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號,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餘為我,爾汝為你。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後,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3、情景創設方法: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來為學生再現醉翁亭的美景,使之更加深刻的欣賞景物,體悟做者情懷。

七、教學流程

本節課將分為三個基本課時來展開學習

(一)第一課時:主要解決誦讀的目標

1、導入新課(關鍵詞互動導入法):

同學們,請問“醉”字都有哪些意思?(引導學生從身醉和心醉兩方面來回答)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也喜歡醉,那麼他老人家的醉又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們就走入《醉翁亭記》來感受醉翁之醉。

2、作者和寫作背景介紹(由學生收集資料完成,教師補充)

3、聽讀:學生聽錄音或教師範讀,在聽之前先由科代表把本文較為難讀的字及其注音寫地黑板上,聽完之後,則由科代表帶領大家把這些字再強化一遍。

4、學生齊讀:齊讀時提醒學生留意兩個關鍵字“而”和“也”

(1)朗讀時要注意21個“也”字,讀起來語氣不盡相同。

(2)朗讀時還要注意25個“而”字,讀時應分辨輕重。

5、對子互讀和小組齊讀

6、朗讀展示:各組抽籤展示,要注重展示前的提醒和展示後的小結,要全員參與,全體面向大家。

7、背誦比賽:可逐段開展。

(二)第二課時:主要解決翻譯任務

1、學習或複習翻譯課文的一般方法(留、刪、補、換、調、變)和一般原則(信、達、雅),使每個學生殾能記住這九個字,並明確它們所表的基本意思。

2、利用各組黑板實行“文白對照式”翻譯,學生在展示過程中,教師引導他們講清楚每個部分的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基本文言積累和常識。

本文以“也”字結尾的判斷句特別多,要使學生理解其意義和這種句式的.一般翻譯方法。

(三)第三課時:理解課文內容,明確文章主題

1、整體感知:

(1)本文的線索——樂,本文“以醉寫樂”,“醉”是其表象,為景而醉,為人而醉,為情而醉;“樂”是其內心, 以樂貫穿全文,分別寫了“山水之樂、遊人之樂、太守之樂。”

(2)欣賞本文的美景:山水相映之美、朝暮變化之美、四季變幻之美。

(3)品讀本文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

(4)明確本文主旨句:醉能同其樂。

(5)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文章極其生動地描寫了醉翁亭的秀麗環境和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並勾勒出一幅太守與民同樂的圖畫,抒發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鬱的複雜感情。

2、段落解析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間的變幻的手法,移步換景,由遠及近,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山水特寫,可歸納為:羣山環繞圖 → 琅琊秀色圖 →釀泉流水圖 →溪亭展翅圖。

(此段展示時,可以讓學生採用繪畫的方法來描繪心中的美景,也可以採用導遊介紹醉翁亭的方法來進行)

第二段,利用時間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點,描繪了對比鮮明的晦明變化圖及四季風光圖:“野芳發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陰”暑氣逼人,“風霜高潔”秋高氣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寫山山水水,花草樹木,都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懷,因而作者感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這句話把景與情直接聯繫了起來。(一切景語皆情語)

第三段,主要描繪了山水遊樂圖,此圖又分為四個場景片斷(可以讓學生自己找,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與概括能力):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

(此段展示時,可以採用表演的形式,極力來塑造醉翁的形象,要營造出歡樂無比的氣氛。)

第四段:抓住本段的關鍵句,也是一個議論句:“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來揭示本文的主旨。分析了不同層次的樂,鳥樂是本能享受山水之樂。賓客的樂是隨從太守而樂,境界不高。只有樂其樂——與民同樂才是最高層次的樂。進而點明太守不僅樂於山水。更重要的在於寄情山水,與民同樂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瞭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負,“卒章顯志”這是古人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

(此段展示可採用開放式思維:讓學生談談那些令自己快樂的人、事、景以及快樂的原因)

八、作業設置:按基礎題、發展題和提高題三類來設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