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説課稿《年月日》

來源:文書谷 2.35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下冊説課稿《年月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下冊説課稿《年月日》

三年級下冊説課稿《年月日》1

一、説教材

首先説教材,本課的內容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這節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是在掌握了時、分、秒的基礎上初步認識年月日這三個時間單位的。體現了時間由短到長的設計思路,認識這幾個時間單位,不僅是時間單位換算的基礎,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將目標確定為:

1、使同學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係,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並記住各月和平年、閏年的天數,能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2、協助同學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培養同學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

3、通過教學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激發同學愛數學、學數學。

4、通過教學,培養同學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並相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根據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重點定為認識年、月、日,區分大月和小月,判別平年和閏年。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很容易將平年和閏年混淆,所以本課的難點是發現並掌握閏年的判斷方法。在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現上,我選用多媒體課件,年曆卡,統計卡,等一些教學手段,這樣更直觀易懂。

二、教法學法

新課標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課學生學習新知的主要方法。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我還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引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觀念。縱觀本節課的教學,突出了學生用探究的方式來學習,觀察探究,綜合探究,獨立探究,合作探究。這樣既體現了新教材的特點,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三、説教學過程

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謎語引入,激發興趣。第二個環節是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第三個環節是實踐應用。第四個環節是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上課伊始,我會問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小朋友肯定齊聲説“喜歡”。於是我出示謎面,孩子們開始興味盎然的猜謎底。這樣既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然後播放xxxx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順其自然地導入課題《年、月、日》,教師板書課題。讓學生通過對主題圖的觀察,明白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有密切的聯繫,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下面的環節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我將分三個層次來進行教學第一層次,年月日間的關係。第二層次,學會識記大月、小月的方法。第三層次,平年、閏年的認識、計算和判斷。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於是,我大膽放手,先讓學生觀察年曆卡,把自己的`發現與同桌交流,完成這張統計卡。(出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提倡的理念。引導學生探索識記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這一理念下設計的。首先,讓學生根據統計卡對12個月進行分類,教師詮釋大月小月的含義。其次,鼓勵學生:你有什麼巧妙的辦法很快記住哪個幾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探究出方法來。學生彙報後,我出示了兩種記憶方法:左拳記憶法,和兒歌記憶法。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吸收新知識,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小遊戲:遊戲規則是: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在叫到二月時,學生可能猶豫不決,是站起來呢?還是不站起來?教師適時詮釋二月是個特殊月,從而引入平年閏年的學習。對於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這一難點,我主要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來突破。首先,讓學生觀察19xx——20xx年的2月的天數,並討論發現“四年一閏”的規律。並通過小知識的形式讓學生知道: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公曆年份是整百數時,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總結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後,讓學生判斷平年還是閏年。最後,讓學生算出全年的天數。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將本課的知識點進行整合,設計了四個練習題,從易到難,這樣,學生更能深刻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四)全課總結,評價提高

引導學生暢所欲言,結合學習目標交流本節的學習收穫。這樣有利於學生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更好地學好數學知識。並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四、説板書設計

綜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板書設計得很簡潔,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書內容:年、月、日

一年有12個月

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大月)

30天:4月、6月、9月、11月(小月)

二月:28天平年365天

29天閏年366天

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又閏。

三年級下冊説課稿《年月日》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西師版國小數學第五冊第五單元的《年、月、日》。

一、分析教材,明確方向

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三年級國小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並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因此,這節課我引導學生完成下列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使學生會看年曆卡,並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初步學會判斷平年、閏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並結合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認識時間諺語學會珍惜時間。

認識年、月、日是教學的重點,平年、閏年的判斷是教學的難點。

二、選擇教法,指導學法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中“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直觀演示、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優化教程,完成目標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學本課我採用了“問題探究”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激活思維

首先,我從生活實際引入:同學們我們居住在什麼星球上呢?在地球上能看到哪些星體?隨之電腦演示太陽、地球、月亮三球體在宇宙中運動的情景。繼而又問:你們知道地球圍繞太陽旋轉一週需要多長的時間?月亮圍繞地球旋轉一週需要多長的時間?地球自轉一週需要多長的時間嗎?從而揭示本節課的課題。

這樣通過生動的畫面導入新課,一方面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明確了方向。

2、分組探究,學習新知

“相信自己的學生,別以為他做不到”,“凡是學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師絕不代替。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是沒有找到學好的方法”。我開始就讓學生拿出課前蒐集的年曆卡查閲有關資料等,然後投影出示要求:(1)思考:除了前面我們學的時、分、秒外,還有哪些常用的時間單位?各自的含義及他們的關係是什麼?(2)小組討論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各自彙報自己對年、月、日知識的認識。然後由一人執筆用表格或列提綱的方法進行系統整理。

這樣就給學生探究知識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先獨立思考後小組交流整理,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研究的態度。然後再指導學生彙報交流,各組代表走上講台,利用實物展台,把本組整理的情況進行彙報,其他小組可以隨時提問,本小組的其他學生也可以幫助解答,在此過程中,我適時點撥,及時評價,由傳授者變為合作者、引導者。

3、系統整理,歸納概括

(1)在小組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我出示了一張自己整理的表格,讓學生大膽地進行修改、評價,並大力表揚、鼓勵給老師提意見的學生,使學生放開膽子暢所欲言。這樣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評價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2)待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我再用準確的語言概括本課所學的時間單位及其之間的關係等。我們把每個月的天數是31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大月,天數是30天的這幾個月叫做小月。只有二月比較特殊我們把它叫做平月。我們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做閏年。隨後課件出示如下題目:

①一年有幾個月?哪幾個月份有31天?哪幾個月份有30天?二月有多少天?

②今年二月有多少天?去年、明年呢?

完成快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説一説大小月的排列規律及記憶方法。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特殊二月二十八。

平年全年365,閏年全年366。”

接下來我鼓勵學生看書質疑,因為善於提問題是學生創新思維最突出的特點,應提倡學生多問“為什麼?”。

4、深化練習,拓展提高

(1)重點練習:學生對本課知識已有了較完整的認識,比較難的是對閏年的判斷。針對難點我先用課件顯示1991年至2000年的'二月份,讓學生快速判斷平年和閏年。之後用紅色顯示閏年的幾個年份,引導學生“用4除”來判斷閏年的方法。這是一般的方法,公曆年份是整百的要“用400去除”來判斷是否是閏年,並告訴學生,大家喜愛的奧運會一般在閏年舉行。

(2)發展練習:説説自己的生日在幾月?是大月還是小月?根據學生髮言我又提出了下列問題:在某一個月中,都有誰過生日?其中兩位小朋友的生日相差多少天?等等。由此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提高。

(3)出示幾個難忘的日子,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如“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2005年7月1日,香港迴歸祖國8週年”,“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發射成功”等。

(4)練習之餘認識幾條有關時間的諺語,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

5、課堂小結,昇華認識

引導學生回憶總結:這節課我們都知道了些什麼?按照老師板書的年、月、日給填寫關係。你有哪些收穫?這節課你表現得怎樣?等等,這樣的小結有利於學生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大大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更好地學好數學知識。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活潑、興奮的狀態,讓學生有自己的空間去探究、合作、體驗、創造,完成各種教學活動注重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發現和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合作意識。

最後説説我的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採用師生共同完成的板書形式,直觀形象,一目瞭然,突出本課的重點,有利於學生更好地鞏固和掌握本課所學知識。

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三年級下冊説課稿《年月日》3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

年、月、日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對時間單位學習的繼續和延伸,由於這幾個單位都是比較抽象的時間單位,所以教材在編排上非常注重選擇和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素材進行教學。教材首先給學生呈現了四幅主題圖,展現了一些十分有意義的日子,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日、北京申奧成功的日子、植樹節、兒童節等,利用這些素材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同時揭示出將要認識的時間單位。接着教材通過例1給學生呈現了一張年曆,着重引導學生觀察年曆,回答一些相關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有意識地讓學生溝通年、月、日之間的關係。另外教材還特別安排“拳頭記憶法”和“歌訣記憶法”幫助學生記憶每月的天數。

學情分析:

年、月、日這幾個時間單位對於學生來講是比較抽象的,在理解這些較大時間單位是有一定困難的。由於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此他們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與他們的實際生活最接近的時間單位,如時、分等。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生才能逐步理解離他們生活較遠的較大的時間單位,如年、月等。學生已經在三年級上學期學習了時、分、秒,並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

二、説教學流程

結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激情導課,大約用5分鐘。第二個環節是民主導學。大約用25分鐘。第三個環節是檢測導結。大約用10分鐘。

(一)激情導課

上課伊始,我會告訴小朋友今天的日子(20xx年3月20日)並讓小朋友記住。然後出示情景圖,説一説圖上呈現的是什麼情景,這些情景發生在什麼時間?

孩子們開始興味盎然,從而引出年月日,這樣既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民主導學

下面的環節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民主導學。我將分兩個個層次來進行教學第一層次,年月日間的關係。第二層次,學會識記大月、小月的方法。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計算、證明等活動過程。於是,我大膽放手,先讓學生觀察年曆卡,把自己的發現與同桌交流,完成這張統計卡。(出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提倡的理念。引導學生探索識記大月小月的方法正是在這一理念下設計的.。首先,讓學生根據統計卡對12個月進行分類,教師詮釋大月小月的含義。其次,鼓勵學生:你有什麼巧妙的辦法很快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探究出方法來。學生彙報後,我出示了兩種記憶方法:左拳記憶法,和兒歌記憶法。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吸收新知識,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小遊戲:遊戲規則是: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在叫到二月時,學生可能猶豫不決,是站起來呢?還是不站起來?教師適時詮釋二月是個特殊月,從而引入平年閏年,並告訴學生這是下節要研究的內容。

(三)檢測導結。

第三個環節是檢測導結。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將本課的知識點進行整合,融合在淘氣的日記裏。這樣,學生更能深刻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以上是我對《年月日》的教學設計,教學結束前,我會對小組作出評價,表現好的小組給予表揚,發一張帶有年曆的學習卡片進行鼓勵。我這樣做是考慮到對象是三年級的國小生,他們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三、教法學法

新課標強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課學生學習新知的主要方法。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我還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引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觀念。縱觀本節課的教學,突出了學生用探究的方式來學習,觀察探究,綜合探究,獨立探究,合作探究。這樣既體現了新教材的特點,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四、説板書設計

綜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的板書設計得很簡潔,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年級下冊説課稿《年月日》4

一、説教材

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第六冊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算單位。國小在前面已經掌握了小時、分、秒,並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本單元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方面知識的。本課是讓學生藉助觀察年曆來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的,然後介紹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以及拳頭記憶法和大月歌訣記憶法,最後是算出平年、閏年全年的天數。

3、教學重點、難點:

年、月都是較大的時間單位,讓學生建立時間單位的觀念和掌握單位間的進率是教學的重點。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是教學難點。

關於練習題的編排,編者是按照新授內容的順序安排的,形成多樣。第1題是先練習了年、月、日之間的進率,再説出平年和閏年的天數;第二、三、四題是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

4、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和內容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四條教學目標:

(1)能夠説出年、月、日之間的關係,能閲讀日曆、年曆,並寫出日期。

(2)能夠説出各月的天數並能正確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並能説出平年和閏年的天數。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探究能力。

這幾條目標既有知識層,又有運用層,而且概括了本課時的知識點,明確、具體、可測。

二、説教法

1、教法上:

①努力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通過啟發、誘導、設置懸念,培養學生探討知識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步步紮實。

②儘量利用直觀教具、電化教學等手段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③努力體現目標教學特點,在突破重點、難點的過程中重視教學信息的反饋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如:在教學年、月、日的進率時,我是通過讓學生觀察1993年的年曆使學生知道一年有多少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通過教與學的雙向反饋,使教師更加清楚學生對這一教學重點的掌握情況,使下面的教學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上。再通過教師幻燈片演示近幾年二月份的天數,學生通過動腦、想、説、總結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動,突破教學難點。

2、教具準備:

分句課本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我準備了以下教具:年曆、幻燈片、錄音機等。通過這些教具,可以使學生直觀地發現規律,學到知識。

三、説學法

在學法上,通過讓學生觀察、看書、質疑、討論、總結、概括、實踐運用等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教學一年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時,首先利用年曆組織學生進行觀察等活動,並注意聯繫實際來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係;通過讓學生觀察幻燈片中二月份的天數發現每四年一閏的規律。再經過計算1980÷4和1986÷4得出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四、説教學過程

下面説一説教學過程程序。因為這是年、月、日的起始課,所以要有個好的開頭,人們常説,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我利用猜謎語的形式來導入課題,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老師讓你們猜個謎好嗎?請同學們注意聽:有個寶寶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張皮!”誰能説這是什麼?學生很快就能猜到這是日曆。然後,教師出示一本日曆,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日曆,可以知道:在日曆上我們可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年、月、日”的認識,(板書課題)。這樣,通過學生猜謎語和引導學生觀察日曆,導入課題,既直觀形象,過度又自然,同時好能激發求知慾,吸引學生注意力,為下面學習新知打下基礎。

為了讓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學習新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的特點,我分兩次口述學習目標,我是這樣出示學習目標的: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節課首先要完成哪兩個任務嗎?我來告訴你們,第一個任務是能夠説出年、月、日的關係,能閲讀日曆、年曆並寫出日期;第二個任務是能夠説出各月的天數,並能正確分辨大月和小月。這樣出示目標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還能讓學生記得住,激發求知慾。

出示完目標後,教師將沿着這條線去教,學生也將沿着這條線去學。通過讓學生有目的地觀察1993年的年曆,使學生初步學會看年曆並知道一年有多少個月,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等知識。我是這樣設計的:通過看年曆,你知道一年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都一樣?每個月各有多少天?看完後請同學們打開書80頁,這是1993年的年曆,請同學們根據鴨博士提的問題認真觀察年曆。

由於問題簡單,學生看完後會積極地舉手回答問題,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一年有12個月,每個月的天數都一樣,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這幾個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這幾個月;二月有28天。板書完後,我告訴學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稱大月(板書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書小月)。在學生熟悉了年曆之後,藉助於他們平時對時間的直接經驗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時間與具體事件聯繫在一起進行一些有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1993年的兒童節是星期幾?國慶節是幾月幾號?你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號?你能用鉛筆把它圈出來嗎?通過這樣的練習,使學生建立起了較長的時間觀念,鞏固了年、月、日之間的關係,同時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順利地完成了前兩個任務。

在學生知道什麼是大月,什麼是小月後,讓學生判斷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還是在小月從而引出二月。這時我告訴學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個特殊的月份,為什麼呢?再通過讓學生觀察不同年份的年曆,發現二月有時是28天,有時是29天(板書29天),寫完後我説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閏年(板書平、閏年)。這時,我口頭出示第三個學習目標:如何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並能説出平年和閏年的天數就是我們將要完成的第三個任務。

出現了平年和閏年後,學生會產生疑問:為什麼會有平年和閏年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充分利用電教手段,讓學生聽一段錄音:“你知道嗎?……。”這個錄音既回答了學生的疑問,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再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聽完錄音後,我用幻燈出示了1980年到1992年二月份的天數,通過讓學生認真觀察、討論,自己發現四年裏有三個平年和一個閏年的規律,並經過計算得出閏年的年份與4的關係,從而學會判斷方法。這樣既加深了理解、記憶,還培養觀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學難點。

為了鞏固判斷方法,瞭解學生掌握情況,我讓學生對“做一做”的第3題進行了練習。為了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正確判斷,我把原題進行了改動,把書中只給的年份都分別除以了4。在判斷20xx年時,我用了20xx÷4的,學生看到這題會問:“為什麼要除以400,而不是除以4呢?”我及時利用教科書下面的底注,通過讓學生看82頁下面的底注,使學生初步瞭解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由於學生年齡較小,知識有限,這裏只作為常識讓學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為了便於學生記憶一年中每個月的天數,我給學生介紹了左手拳頭數月份和用兒歌記憶大月的方法,這樣學生既學得生動活潑,又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計算一年的天數打下了基礎。我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看幻燈,圖上有一個左拳頭圖,在左手的拳頭上我們可以依次數出十二個月份。這時,我先引導學生在圖上數月份,邊數邊標出月份。再學生觀察圖知道: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月份都是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外都是小月。再引導學生在自己的拳頭上數月份進行練習。這樣既能親身體驗,又能達到鞏固的目的。由此再一道記大月的歌訣:“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在此,講清十二月就是實際生活中的常説的臘月。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各個月份的天數之後,讓學生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自己計算出平年和閏年各有幾天,並填在書上,通過提問,知道平年有365天(板書365天),閏年有366天(板書366天)。這樣設計既鞏固了新知,有培養了學生的靈活性。再通過“做一做”中的第1、2題進行練習。

到此,本課知識已經學完,通過看書質疑進行小結。小結時我採用提問題、學生小結的方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歸納概括,在學生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最後是回顧目標進行檢測,通過測評可以獲得反饋信息並及時補救,做到當堂知識當堂掌握。測評時,我充分利用課本中的練習題。這些練習緊扣重點,既有層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學生的基礎知識,有考查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學好知道的自信心。

三年級下冊説課稿《年月日》5

《年月日》是國小數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第九單元中的一個教學內容。主要介紹了時間單位“年、月、日”之間的基本含義以及內在聯繫;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判別平年、閏年的方法;每季度所包含的月份等知識。本節課融知識性、趣味性、探究性為一體,圍繞教學重點“講清時間單位年、月、日等知識”,讓學生運用網絡信息資源,自己觀察→質疑→再觀察→再質疑→結論→驗證,記住各月,平年、閏年及各季度天數的作用,掌握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情況分析:

由於年月日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所以三年級學生對其有了初步的瞭解,知道了一年有12個月,對一年、一月的天數也有初步瞭解。但是學生對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由來,判斷、記憶的方法的瞭解等幾乎沒有,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通過自己網絡搜索獲得這方面的信息。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的知識及由來;知道各月的天數和閏年的判斷方法。

2、過程能力與方法:在網絡環境下通過觀察、蒐集、整理信息和合作探究,讓學生自主學習知識;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態度情感和價值觀:通過對年、月、日的探究學習,使學生形成認真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的精神。

4、信息技術能力目標:能以獨立或協作方式正確、熟練地操作信息工具,在網上瀏覽、檢索、有關信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教學重點:

在網絡環境下通過觀察、蒐集、整理信息和合作探究,讓學生自主學習知識;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是新授課,學生對年月日的瞭解只是停留在初步階段,因此要讓學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自己探究出年月日之間的奧祕。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我共分了四個層次進行教學:

一、聯繫生活、引入新課。學生回憶生活中一些有意義的日子,自然而然地瞭解到“年、月、日”在我們生活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運用資源、探究規律。在網絡環境下學生欣賞“萬年曆”,自主尋找有意義的日子,探究年、月、日的基本規律。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整個過程是觀察→質疑→再觀察→再質疑→結論→驗證等六個環節,體現運用信息資源,自主探究的實踐過程。

三、蒐集信息、鞏固新知。豐富的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實踐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是均等的,既能為學生提供自學的舞台,又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瞭解許多課外知識。四、操作實踐、延伸拓展。本環節我設計了一組聯繫生活、拓展應用的實踐操作拓展題,不僅鞏固了學生的基礎性學力,還可以訓練學生的拓展性學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思考的條理性,數學結論的明確性。在本節課中我落實了:“逐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瞭解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思考的條理性,數學結論的明確性,以及數學的美。在有關數學內容的學習中,體會實事求是的精神,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最新理念。

三年級下冊説課稿《年月日》6

教材分析:

“年月日”一課教學內容的地位與作用:“年月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六冊第三單元的第1課時。學習和掌握好這部分內容,是進一步探索學習時間單位及時間單位換算的基礎,也有助於學生對生活實際問題的感受,便於學生更深刻地感悟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新大綱要求: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己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從以下三方面考慮的:

(1)聯繫學生已有知識,通過組織學生觀察、討論,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知道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以及相互關係,知道一年中各月的天數: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能正確判斷某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並能解決一些有關的生活實際問題。

(2)在探索年、月、日之間相互關係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數學猜想能力,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探究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計算全年的天數,培養學生髮散思維和創新思維。

(3)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發現問題的情趣,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感悟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並結合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教學重點:認識年、月、日及其相互關係,建立年、月、日的時間概念。

教學難點:正確靈活地判斷平年、閏年。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等時間知識,並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之中,學生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而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於由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能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向創造性的想象過渡;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強,具有一的定的探究能力。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規律,結合“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新理念,我確定瞭如下教學方法:

教法分析: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中“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直觀演示,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的教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因此,我特為學生設立了如下學習方法:

學法分析: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採用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提供了猜想驗證、分析實踐,合作交流、總結歸納的學習的平台,讓學生經歷一個觀察比較、實踐驗證、合作交流、總結概括的數學學習過程。

教學流程:

綜上所述,我把本節課的教學流程預設為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探究交流,構建新知→實踐應用,反饋提高→總結回顧,拓展延伸四個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多媒體展示開國大典和申奧成功的畫面,提問:“你們知道這激動人心的一幕發生在什麼時候嗎?”

2、根據學生的回答繼續提問:“你們有自己喜歡的時間嗎?”學生髮言,説出節日或生日等時間。

3、教師歸納:像剛才這樣,我們在説明一件事情時候,往往要告訴人們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年、月、日和時、分、秒一樣,也是時間單位。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新的時間單位——年月日並板書課題。

(教師從學生關心與感興趣的開國大典和申奧成功這一資源入手,動態地

呈現出具有重大意義的兩個時間,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成功地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第二環節探究交流,構建新知

1、認識年曆

A、課件展演示年月日的來歷。

B、利用手中的年曆,小組合作學習:觀察年曆,你知道了哪些知識?

C、彙報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一年有12個月

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30天:四、六、九、十一月

二月28天

二月29天

D、計算一年的`天數。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展示交流,教師板書:平年一年有365天,閏年一年有366天。

E、練習,圈出xxxx年中,你認為有意義的時間。

(採用多媒體演示年月日的來歷,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慾望。讓學生觀察年曆,自主探索、討論交流、發現創造,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了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2、認識大月、小月。

A、根據學生回答,揭示大月、小月的定義。

B、指出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

C、記憶大月和小月。(左拳記憶法和兒歌記憶法)。

D、遊戲。我們一起做遊戲吧!老師隨便報一個月份,要是大月男同學拍手,要是小月女生拍手。教師最後報到二月,根據學生的反映得出二月是一個特殊的月份,引入平年與閏年的教學中。

(通過用左拳記憶法和記大月的兒歌,輕鬆地幫助學生記住每個月的天數,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生動活潑,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平年、閏年。

A、利用1981年——xxxx年二月的月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並完成記錄表。

B、觀察記錄表,小組討論:你們發現了什麼規律?

在彙報過程中,學生會説出有的年二月有28天,有的年二月有29天,教師適時指出: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閏年,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揭示出平年和閏年的定義後,繼續提問:“為什麼會有平、閏年之分呢?”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再出示小知識,學生既知道平閏年的來歷,又知道每4年中就有一個閏年。教師再追問:“閏年的年份與數字4有什麼關係呢?”引導學生再次探究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首先出示年份除以4的結果,小組合作學習,根據學生彙報,師生共同總結得出: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是閏年。然後讓學生進行平閏年判斷的練習。當學生判斷1900除以4沒有餘數,而它卻是平年時,教師提問:“這是怎麼回事呢?”為學生設下懸念,再及時出示小知識,既解決了學生的困惑,學生也掌握了整百年是不是閏年的判斷方法,即整百年份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C、練習,再次判斷平年和閏年。

(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是不斷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本部分教學中,教師層層設疑、環環相扣,學生始終處於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

題的過程中,特別是整百年是否為閏年的判斷更是學生數學智慧的一次提升,同時插入平年閏年的課外知識,既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的數學知識更加完善。)

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了年月日的知識,並得到了好的學習方法,下面我們就帶着這些知識方法到智慧島去闖闖吧!

第三環節實踐應用,反饋提高

1、填空我最棒!

(1)、一年有( )個大月,( )個小月。

(2)、9月1日開學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今年的一、二、三月共( )天。

(4)、平年一年有( )天,閏年一年有( )天。

(5)、四月份有( )個星期零( )天。

2、判斷我更行!

(1)每年都是365天。( )

(2)24個月就是兩年。( )

(3)小明的書包是xxxx年2月29買的。( )

3、口答:小強滿12歲的時候,只過了3個生日,猜一猜他是哪月哪日出生的?

4、拓展練習。

小明在奶奶家連住了兩個月,正好62天,這兩個月可能是哪兩個月?

(慧智島闖關的練習遵循了學生愛動、愛玩、愛挑戰的特點,營造了和諧、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不僅發展了他們的思維,也培養了他們大膽探索的精神。)

第四環節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2、談談自己在本課學習中的成功之處。

3、“你還想研究哪些關於時間的知識?

(讓學生談收穫、談感想,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及要點知識進行梳理,利於建立起完整的知識網絡。通過學生自我評價能夠起到取長補短的作用。“你還想研究哪些關於時間的知識?”通過學生上網查找,把知識向課外拓展延伸,讓學生深刻體會到學習是永無止境的。)

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的“眼睛”,是教學的“靈魂”,為課堂教學起到導航的作用。因此,我設計瞭如下板書:從板書中,可以清晰看到本節課的知識點,重點及難點知識也一目瞭然,有利於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三年級下冊説課稿《年月日》7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年月日》,這是青島版國小數學義務教育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二第26到29頁上的年內容。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與教具準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教材分析

時間單位是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在一年級下學期認識了鐘錶,二年級下學期瞭解了時、分、秒,並且在上一節課學習了24時計時法。隨着年齡增長,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因此,教材注意聯繫實際,使學生初步瞭解較長時間單位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教材是讓學生初步瞭解天文知識的基礎上,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有助於學生形成較長的時間觀念,有利於學生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基礎知識經驗

布魯姆説過:對教學影響最大的就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那麼,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時分秒的知識並對年月日有一定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學習的。

2、學生的能力

心理學家表明:8到10歲的孩子處於各種能力發展的過渡期,思維由直觀到抽象、想象由模仿到創造,並且他們的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強,探究能力。所以,能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並具備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過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藉助生活經驗,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通過觀察、比較會判斷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

2、過程方法:通過探索與交流,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以及大月、小月的記憶。

教學難點:平年、閏年判斷方法。

教具

20xx和20xx年的年曆卡、課件。通過這些教具,可以使學生直觀地發現規律,學到知識。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設疑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這一環節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

工商局的人到一個食品店檢查,僅通過食品上的保質期就很快判斷有兩種食品肯定不合格,一種是保質期到20xx年9月31日,一種是保質期到20xx年10月30日。

看日期,兩種食品並沒過期,為什麼判定不合格呢?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從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年月日)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充滿疑惑、好奇、興趣的狀態下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

2、觀察比較、探究新知

在探究新知這一環節我分四步進行教學。

(1)瞭解年月日的來歷。學習第一個小紅點“年”的知識。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進行觀察,並給學生介紹第一幅圖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它們都繞着太陽轉。第二幅圖是太陽、地球、月亮的運行圖。根據三者的運動規律,使學生知道年月日的來歷。

在瞭解了天文現象的基礎上,讓學生讀一讀圖中的數學信息,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約是一年;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地球自轉一週的時間是23時56分4秒,大約是一日。

教師補充信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一週的時間大約是一月。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年月日的`來歷,讓學生了解天文知識,將數學學習與科普教育相結合。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約是一年;誰能描述一下“一年有多長?”可能有學生會説,12個月、365天,也可能會説兩個學期、從今年的今天到明年的今天,去年生日那天到今天生日那天……

對於學生的回答,我們要做出合理的評價,通過學生的交流,能感受到“年的長短”,加深了對“年”理解。

為什麼一年有365天和366天不同的情況呢,引出平年、閏年,這就要了解“月”的相關知識,接下來學習第二個小紅點。

(2)學習第二個小紅點“月”的知識。

本着“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觀察年曆卡交流想法,在交流中讓學生的想法得到完善,在交流中學會思考,然後交流彙報,板書知識點。

根據板書詮釋大月和小月的含義。接着介紹記憶大小月方法。

介紹兩種方法:課本27頁兒歌、28頁拳頭記憶法。

最後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能夠很好的吸收,我設計了“我報月,你聽好,大月點頭,小月擊掌”遊戲。

【設計意圖:進一步加深對大月小月的記憶。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學習的快樂。】

(3)判斷平年、閏年

對於判斷平年、閏年這一教學難點,我採用提供科學依據和小組合作交流來突破的。

首先充分利用電教手段,讓學生看一段小資料:課本29頁知識長廊和27頁的小博士的話。

地球繞太陽轉一週需要365天5小時48分46秒。為了方便,將一年定為365天,叫做平年。這樣,每過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來,把這1天加在2月份裏,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閏年。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設計意圖:根據這樣的理論依據,説一説你對“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的理解

然後,出示了20xx年到20xx年二月份的天數,通過讓學生認真觀察、討論,自己發現四年裏有三個平年和一個閏年的規律,並經過計算得出閏年的年份與4的關係,從而學會判斷方法。

設計意圖:這樣既加深了理解、記憶,還培養觀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學難點。

重點説明20xx年、1900年和2100年的判斷方法。

不用計算,想一想:1984年是閏年,1985年是平年還是閏年呢?1986年呢?1987年、1988年呢?

1988年是閏年,再過幾年還是閏年呢?你是怎麼想的?

(4)綠點部分“日”的知識

相對於年月來説,日是較短的時間單位,並且學生剛學習了24時計時法,所以很容易理解體會一日的長短。在這裏教材藉助“卡通電腦”讓學生了解還有比“年”大的時間單位“世紀”。

3、自主練習、鞏固新知

(1)填一填對所學知識的一個簡單回顧和整理。

(2)判一判變式練習。

(3)連一連對平年閏年的理解鞏固。

(4)猜一猜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設計意圖:練習題的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有基礎題到提升題,根據孩子的心理特徵,練習的形式多樣,力求照顧到所有學生,即要考察基礎知識,也給學有力的學生創造繼續發展的空間。

4、首尾呼應、解疑答惑

設計意圖:解決了學生心中的疑惑,讓學生學會一種判斷偽劣產品的方法,體會年月日的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孩子不要買不合格的食品。

5、暢談收穫、昇華認識

設計意圖:本着“小課堂、大社會”的教育理念,本節課的總結采取,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惜時教育。

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的眼睛,教學的靈魂,為課堂起到導航的作用,我的板書設計如下:從板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本節課的知識點,重點難點一目瞭然,有利於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系統。

總之,本節課中創設富有生活味的數學情景,力求學生感受到年月日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充分的體現“充分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一教育理念。但本節課的教學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三年級下冊説課稿《年月日》8

課前考慮:

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是同學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到的,與同學的生活密切聯繫。認識年、月、日分兩課時進行教授,本課是第一課時。教學這一局部內容時,要充沛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年曆,引導同學進行觀察,找出每個月的天數填在表格裏,然後從中發現一些規律,從而揭示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儘可能地利用同學已有的知識和謹嚴,這對同學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有較大的協助。同時,由於同學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比較零碎,所以教師要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和時地引導和點撥,協助同學比較系統地梳理知識,以便他們理解和掌握。

教學建議:

教學記憶大月、小月的方法時,可以通過提問“你有方法記住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個月是小月嗎?”啟發他們自身去考慮,去發現,並組織同學交流不同的方法,在交流中比較,在交流中選擇比較好的方法。不要要求同學必需依照教師認為摸某種好的方法記憶。教學時要協助同學注意兩點:一是從1月數到7月,再數8月時要從數1月的地方數起;二是在拳頭上數到凸出的地方是大月,數到凹下的地方是小月,但2月應除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