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閲讀答案

來源:文書谷 2.05W

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許多人都需要跟閲讀答案打交道,閲讀答案可以給我們提供解題指導和解題思路。你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孟子》的閲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子》的閲讀答案

《孟子》的閲讀答案1

孟子曰:“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敍,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后稷:人名。②樹藝:種植。③契:人名。

(1)下列各項對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后稷教百姓從事稼檣、種植五穀,使穀物成熟來養活他們,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問題。

B孟子認為,百姓豐衣食足,過上安逸的生活,但如果沒有教養就會和禽獸差不多。

C孟子認為,縱然百姓生活窮困,衣食沒有着落,但對他們的教化也不能鬆懈、放棄。

D孟子認為, 在吃、穿、住的問題解決之後,統治者應該以人的倫常關係來教導百姓。

(2)概括文中所體現的孟子的觀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文段中無此內容)

(2)孟子認為要讓百姓生活富足,在此基礎上對他們進行教化。(意思對即可)

【譯文】

孟子説:“……后稷教導百姓要種好莊稼,栽培穀物,穀物成熟了,老百姓便得到了養育。人之所以為人,除了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安逸,但不進行教育,就和禽獸差不多。聖人又為此擔憂了,便派契做司徒的.官,主管教育,用關於人與人相處關係的大道理和行為準則來教導人民:父子之間有骨肉親情,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婦之間相親相愛而又有內外之別,老幼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

《孟子》的閲讀答案2

閲讀下面《論語》《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材料一: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論語·雍也》)

材料二: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①也?”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②。君子引而不發,躍如③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孟子·盡心上》)

[注] ①孳孳:同“孜孜”,勤勉。②彀率:拉開弓的標準。③躍如:躍躍欲試的樣子。

(1)孟子以“大匠”“羿”為例,是要説明什麼問題?

(2)從以上兩個選段看,孔孟的教育方法怎樣體現“中道而立”的思想?

參考答案:

(1)是要説明教學不能降低“道”的標準。

(2)①孔子主張因材施教,根據從學者才智水平的高低傳授相應的知識,這種恰到好處的教育,正是中道的體現。②孟子要求教育既要啟發到位又不要包辦代替,這種恰到好處的指導也是中道的體現。(本題的難點在於理解“中道而立”的含義,從第二則料可知,“中道而立”強調的是“示範”而不是“代替”“降低”,聯繫第一則材料的“中”,就可以推斷出“中”其實就是“中庸”。明確了“中”的含義後,結合兩個語段的教育方法,略加闡述即可。)

參考譯文:

材料一:孔子説:“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材料二:公孫丑説:“道是很高很好啊,(但要學它,)那就像登天那樣,似乎不可能達到;何不讓它變得有希望達到從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孟子説:“高明的木匠不會因為笨拙的徒工而改變、廢棄繩墨,羿不會因為笨拙的射手而改變拉開弓的標準。君子(教導別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滿了弓卻不射出箭,只是躍躍欲試(地做示範)。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間,有能力的人便會跟從他學。”

《孟子》的閲讀答案3

閲讀下面《孟子》選段,完成後面題目。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曰:“可得聞與?”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人。”

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眾。”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畋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小題1:下列關於文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並不是開門見山地把自己的論點擺出來,而是巧妙地運用對話的方式,在談話中自然地轉換話題,借題發揮,從齊王好樂切入,歸結到與民同樂的主旨上。B.本文寫國君是否與民同樂,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運用的是對比方式。兩段話在內容上是對立的,但語言上既有相對之句。C.本文用平實的語言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從正反兩面進行闡述,對齊宣王進行説教,用嚴密的論證使齊宣王接受自己的觀點。D.孟子抓住齊王的心理,因利勢導,借題發揮,轉換內容,把“好樂”與治國聯繫起來,引起齊王的興趣,緩和了談話的氣氛。小題2:翻譯文中劃線句子(6分)

(1)(3分)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2)(3分)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小題3:(3分)孟子用了什麼方法來論證“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的觀點的?這體現了他什麼思想?

參考答案:

小題1:C

小題2:(1)幾天後,孟子在覲見齊王時問道:“大王曾經和莊子談論過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語”、“諸”各1分,句子通順1分)(2)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快樂,與和他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樂”、“樂”各1分,句子通順1分)

小題3:本文就君王“獨樂樂”還是“與人樂樂”的問題進行論證,假設百姓對齊宣王演奏音樂和打獵的態度,通過對比的方法,(説出“對比”得1分)描繪出“與民同樂”和“不與民同樂”兩種截然不同的後果,闡明瞭要取得天下就必須得民心,(1分)“與民同樂”,這體現了孟子的民本思想。(説出“民本”得1分)

小題1:

試題分析:本文雖是議論文,語言卻很生動形象,孟子在論述自己觀點時,完全沒有用枯燥的説教,而是通過兩幅圖畫,生動自然地得出結論。解答此類題時,閲讀一定要細緻,要在整體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項。

小題2:

試題分析:第一句中“語”為動詞,解釋為“談論或告訴”,“諸”為兼詞,本句中相當於“之乎”;第二句中第一個“樂”為“欣賞音樂”,第二個“樂”為“快樂”。做翻譯題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遵循“信、達、雅”的三字原則,運用“留、刪、替、補、調”的五字方法進行翻譯。

小題3:

試題分析:本題第一問藉助第一小題C選項就可回答,分析時要結合具體內容展開,不能僅僅答出論證方法,還要分析論證過程;第二問體會“與百姓同樂”這一短語,就能體會出“民本”思想。

【參考譯文】

莊暴進見孟子,説:“我被大王召見,大王告訴我(他)喜好音樂的事,我沒有話應答。”

接着問道:“喜好音樂怎麼樣啊?”

孟子説,“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錯了!”

幾天後,孟子在覲見齊王時問道:“大王曾經和莊子談論過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

齊王臉色一變,不好意思地説:“我並不是喜好先王清靜典雅的音樂,只不過喜好當下世俗流行的音樂罷了。

孟子説,“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很不錯了!在這件事上,現在的俗樂與古代的雅樂差不多。”

齊王説:“能讓我知道是什麼道理嗎?”

孟子説:“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快樂,與和他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

齊王説:“不如與他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説:“和少數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與和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

齊王説:“不如與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説,“請讓我給大王講講什麼是真正的快樂吧!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簫奏笛的音聲,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説:‘我們大王喜好音樂,為什麼要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見到華麗的儀仗,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説:‘我們大王喜好圍獵,為什麼要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於不和民眾一起娛樂的緣故。

“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蕭奏笛的音聲,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説:‘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麼能奏樂呢?’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囂,見到華麗的旗幟,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説:‘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麼能圍獵呢?’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於和民眾一起娛樂的緣故。

“ 假如大王能和百姓們同樂,那就可以成就王業,統一天下。”

《孟子》的閲讀答案4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①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②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註釋】:

①凍餒:挨餓受凍。②士師:古代的司法官,其下有鄉士、遂士等屬官。

10、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

①比( )其反( )也

②則如之何( )

③王曰:“已之。”( )

④王顧左右( )而言他

11、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都不相同( )

A、其:則凍餒其妻子

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十則》)

B、之:而之楚遊者

學而時習之(《〈論語〉十則》)

C、而:王顧左右而言他

温故而知新(《〈論語〉十則》)

12、用“/”表示下面句子的.語意停頓並翻譯句子。

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有個成語,常用來比喻對方不正面回答問題,而故意扯些不相干的事,或與對方交談時,有意離題,説到別的事情上去了。這個成語就出自本篇短文,它是: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0.①比,及、等到;反,通“返”②如之何,該怎麼辦③已之,免掉他④左右,指齊宣王周圍的人 11、B 12、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翻譯:您有一位臣子把妻子兒女託付給朋友(照顧),自己到楚國去遊覽。 13、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的閲讀答案5

歷史上有一種通行觀點:孔子後儒分為八,到戰國中後期演變為兩支。一支始於子夏,講文獻之學,數傳至荀子;一支始於曾參,究義理之學,二傳至孟子。以後,荀子便是漢代經學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經傳的先師,孟子則成為兩宋起道學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內部這兩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謂學統與道統之別,漢學與宋學之分。對這個説法,學界歷來意見不同,這裏不必細究。此説至少有一點不錯,即孟子其人其書的重要性的確是從兩宋開始凸顯的。這以後,孔孟之道幾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詞。

孟子去世後,由他為代表的儒家中的一派似無太大發展。到戰國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漸露頭角。荀子稍晚於孟子,他長期居齊,因學問博洽,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的祭酒。他精通多種儒經,被認為是儒家經學早期傳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對子思、孟子一派有嚴厲的批評,當然,荀子的'批評只能説是當時儒家內部的派別鬥爭。

秦漢以降至兩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視為一般的儒家學者;孟子其書,只能歸入子部一類。在官私文獻中,多是周孔或孔顏並提,鮮見有孔孟合稱的。值得注意的是,東漢趙岐在註解《孟子》時,曾把孟子尊為亞聖,還提到西漢文帝時設置過《孟子》的傳記博士。可亞聖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認可過;而傳記博士即使存在過也為時很短,且不説此事因不見於《史》、《漢》記載而頗啟後人疑竇。當時,也有人批評孟子,最典型的是東漢的王充,他在《論衡》中專立了《刺孟》一篇,列舉了孟子八個方面加以批評。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爭論國子學當祭周孔還是孔顏時;唐太宗時,增加從左丘明到範寧二十二位儒者從祀孔廟時;唐玄宗封顏淵為亞聖和兗國公,封孔門十哲和七十子為侯、伯時:孟子都隻字未被提及。當時科舉考試的明經科目中只有《周禮》、《左傳》等九經,《論語》和《孝經》被列入兼通,而《孟子》一書沒有資格入選。

但從中唐起,情況發生了變化。漸漸地,孟子之名被廁於孔子之後,成為僅次於孔子的賢人;孟子其人被政府封了爵號,從祀孔廟;孟子其書被增入儒經之列,懸為科舉功令,不久又超越五經而躋身於四書,變成中國士人必讀的官方教科書。這個變化過程,就是歷史上的孟子升格運動。

(選自徐洪興撰《孟子直解》,復旦大學出版社)

1.下列各項,對孟子升格運動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從戰國初期開始,與以荀子為代表的儒學相比,以孟子為代表的儒學發展一直曲折,過程始終不順利。

B.孟子去世後,孟子學派經歷了多個朝代的相對沉寂,中唐之後情況漸漸改變,孟子及其著作漸獲重視。

C.秦漢到兩宋之間,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官私文獻不見孟子之名,《孟子》甚至沒入選科舉考試的科目。

D.從兩宋開始,孟子本人及其著作的重要性才初次凸顯。此後,孔孟之道便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詞。

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以荀、孟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分別研究義理之學和文獻之學,荀、孟二人分別影響了漢代經學與兩宋道學。

B.荀子有長期居齊、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祭酒的優勢,因此,以他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得以迅速發展。

C.官私文獻中鮮見有孔孟合稱,孟子的亞聖之名在宋朝以前也從未被認可過,可見孟子曾經被冷落。

D.中唐以後孟子升格運動開始。孟子逐漸成為僅次於孔子的賢人,其人被政府封爵,其書躋身四書。

3.下列對原文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戰國中後期儒學演變為兩支,存在學統、漢學與道統、宋學的分別,這種學説只能説明孟子學派的發展在兩宋之後。

B.學問博洽、精通多種儒經的荀子在其著作的《非十二子》中對孟子一派有過嚴厲批評,這一行為只能看做是當時儒家內部的派別鬥爭。

C.東漢時王充特別在《論衡·刺孟》中批評孟子,唐朝前期一些與儒學有關的學術活動或政府行為都很少提孟子,孟子的地位一直不高。

D.東漢趙岐把孟子尊為亞聖,還提到西漢文帝時設置過《孟子》的傳記博士,這些可以説明孟子升格運動當時已初現端倪。

答案:

1.B

2.D

3.B

答案解析:

1.A、從戰國初期開始錯誤C、官私文獻不見孟子之名錯誤D、孔孟之道便成為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詞錯誤。

2.A 、義理之學和文獻之學應顛倒;B、荀子有長期居齊、三次出任稷下學宮祭酒的優勢與以他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得以迅速發展之間不存在因果關係,屬強加邏輯聯繫;C、孟子的亞聖之名在宋以前也從未被認可過錯誤

3.A、只能説明孟子學派的發展在兩宋之後屬以偏概全,説法錯誤;C、唐朝前期一些與儒學有關的學術活動或政府行為都很少提孟子錯誤,應是隻字未提;D、這些可以説明孟子升格運動當時已初現端倪錯誤。

《孟子》的閲讀答案6

文言文閲讀。

【甲】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乙】孟子少時誦①,其母方②織。孟輟然③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問之曰:“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織,以此誡之。自是之後,孟子不復喧矣。(選自《韓詩外傳》卷九)

【注】①誦:背誦。②方:正在。③輟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④喧:遺忘。⑤引:拿來。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1)人恆過然後能改( )

(2)其母引刀裂其織( )

2.翻譯下列句子。

(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之後,孟子不復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文在表達方面有什麼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認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麼獨特的地方?這個故事説明了什麼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常常犯錯誤 (2)割斷

2.(1)因有憂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樂而衰亡。

(2)從此以後,孟子不再因為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容了。

3.【甲】文以議論為主,語言精練,分析透闢;【乙】文以敍述為主,用引刀裂織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4.孟母是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説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貫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意思對即可)

《孟子》的閲讀答案7

孟子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1)下列各項中,對上面《孟子》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景春對公孫衍等名噪一時的縱橫家崇拜不已,認為他們一怒而諸侯懼,威震八方,叱吒風雲,着實讓人羨慕不已,是男子漢大丈夫之所為。

B、孟子則嘲諷公孫衍等人只會搖脣鼓舌,在諸侯面前竟像妻妾順從丈夫一樣,不問是非,一味順從,沒有仁義道德的準則,只是妾婦之道,根本稱不上大丈夫。

C、孟子的語言含蓄而幽默,他以禮設譬,通過對女子出嫁時母親的訓導,來説明把順從當作正理的做法很不可取。

D、孟子認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與孔子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觀點不謀而合。

(2)請結合本文,談談你對孟子的大丈夫的理解。(3分)

答:

參考答案:

(1)(3分)D(孟子認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只能算是實現大丈夫之道的前提。【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閲讀附答案】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閲讀附答案。)

(2)(3分)孟子認為大丈夫應該要心懷仁德,踐行禮義,志在天下;得志時,與百姓一同遵循仁義道德,不得志時,獨自踐行自己的主張;並能不因外界因素(富貴、貧賤、強權)改變自己的`追求。

譯文:

景春説: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説: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説: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最大原則,是婦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居住在天下最廣大的住宅仁裏,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與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理想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強權不能屈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孟子》的閲讀答案8

(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見周公!”

(3)子路曰:“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小題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見周公!”這兩個倒裝句表達了孔子怎樣的心情?

答:

小題2:孔子評價子路“野哉,由也!”,理由是什麼?請結合以上摘錄的語錄分條簡要闡述。

答:

參考答案

小題1:陳述句中的主謂倒裝,主要是突出感情,強調謂語表達的內容。這兩個句子,表達出孔子對周禮理想境界的嚮往及自己為理想努力難以實現的感慨。對身體衰老,身心疲憊的'感歎,對周公的崇敬,對西周社會的嚮往,對現實中禮崩樂亂的無奈。

小題2:①孔子主張“非禮勿言”,人的行為規範要合乎“禮”。子路出語不恭,不合“禮”; ②孔子認為君子對於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應存疑。不要妄加評論;“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③孔子認為“言順、事成、興樂禮、中刑罰、百姓有所適從”,都是建立在合乎“禮”的“名分”的基礎上的,所以若要管理衞國,應從正名分入手。子路對“正名分”不以為然 ,因此孔子批評他。

《孟子》的閲讀答案9

文言文閲讀。

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官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而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解釋下列加線詞的意思。

①蹴爾而與之( )

②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

③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

2.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B.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謂/失其本心

D.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3.下列各組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屋舍儼然

B.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 同舍生皆被綺繡

C.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萬鍾於我何加焉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中的“是心”指什麼?(用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觀點廣為後人贊同,請找出本文觀點並寫出與本文觀點一致的兩句詩。

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用腳踢。②高官厚祿。③侍奉。④停止,放棄。

2.D

3.C

4.(1)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2)用腳踢着(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5.所欲者有甚於生者,所惡者有甚於死者

6.捨生而取義 第二問答案提示:①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7.如果一個人,所喜愛的沒有超過生命的,所厭惡的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麼這樣的人就會無所不為,就會成為卑鄙無恥的人。

《孟子》的閲讀答案10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1.將下面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2)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2.孟子這段話藴含了什麼哲理?他用什麼手法闡述這個哲理?

參考答案:

1.(1)孔子登上了東山,便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覺得天下變小了。所以看過大海的人,別的水就難以吸引他了;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別的言論就很難吸引他了。

(2)日月都有光輝,細小的`縫隙都一定會照到。(意對即可)

2.這段話用極富哲理的比喻,啟示我們登高才能望遠,厚積才能薄發。打好基礎,高屋建瓴,循序漸進,必有所成。(意對即可)

翻譯:

孟子説:“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整個天下都變小了。所以,看過大海的人,便難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聖人門下學習過的人,便難以被其它言論所吸引了。觀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觀看它壯闊的波瀾;太陽、月亮有光輝,不放過每條小縫隙;流水有規律,不把坑坑窪窪填滿不向前流;君子立志於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達。”

《孟子》的閲讀答案11

閲讀下列兩段文言文,然後答題。(15分)

(甲)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

(乙)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左轉》

15、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4分)

人恆過( ) 然( )後 小惠未徧( )神弗福( )也

1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2)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17、從表達方式上看,(甲)文重在 ,從 和 兩個方面來論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乙)文重在 ,用 的.方式表現人物。(5分)

18、(乙)文中曹劌肯定了莊公“ ”的做法,這也體現了曹劌的戰略思想,那就是要 。(2分)

參考答案:

15、(1)犯過失(2)這樣(3)同“遍”,遍及(4)賜福或保佑

16、(1)內心交困,思慮堵塞,然後才能振作。(2)這是盡了本職一類的事情,可以憑藉這個來打一仗。

17、議論 個人成才 治理國家 敍事 對話(語言描寫)

18、“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取信於民(17、18題每空1分)

《孟子》的閲讀答案12

孔子對民生問題是重視的,但語焉不詳。孟子則把孔子的仁學落實到政治的措施上,要求社會統治者和管理者在解決民生基本問題上體現仁民愛物的思想感情,中國近代的民生主義即發於此。

首先,要制民之產,使百姓豐衣足食。仁政最核心的內容便是解決好民眾的吃穿問題,使他們的物質生活有起碼的保障。其次,省刑罰薄税收,人民的負擔要有一個限度,過此即有災難,所以要省刑罰,必須薄税斂。第三,救濟社會上孤苦無援者。第四,加強教育,德化民俗。孟子認為要在富民的同時,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使民去惡從善,形成禮義之風。這樣,社會才有秩序,人民才會有真正的安寧壽福。

在早期儒家代表人物中,沒有哪一位比孟子更重視民眾的社會作用和歷史地位。

孔子講過民無信不立的話。孟子則大大前進了一步,他提出得天下有道,得斯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這就是民為邦本的思想。

孟子相信天命,但他把天命化為民意,認為這兩者是一致的,這實際上是用民本思想重新解釋了傳統的天命論,大大提高了民眾的地位。他引《太誓》的話: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百姓的感受和意志,體現了上天的精神,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君王只要能使百姓滿意,就等於服從了天命。孟子用民眾的意志代表天命,從而限制君王的意志,君權天授變成了君權民授。

孟子提出了一個超越同時代人的口號: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個口號一經提出,便使社會震動,響徹了兩千多年,成為批判君主專制的有力武器。這個民貴君輕的説法,在先秦諸子之中是極為罕見的,它肯定民眾是國家的主體,對於君權至上的制度具有很大的衝擊力。按照孟子這一思想設立政治體制,至少能發展出開明的君主立憲制。這是孫中山提出民權主義的思想頭之一。

孟子最突出的貢獻之一是確立中國士人的獨立性格,提升了士人的精神境界,為中國知識分子立身處世,建立了一種較高的標準。

孟子認為君臣關係完全是相對的,他説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士可以為明君而死,但不必為昏君而死。暴虐之君可以被廢除誅討,所以他不贊成愚忠。他認為明君必須貴德而尊士,故將大有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這樣,孟子就大大提高了士君子的社會地位。

孟子刻畫了有社會責任心的知識分子的氣象,此即是: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大丈夫的氣度是何等的雄偉宏大,富貴、貧賤、威武這三樣東西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氣節,在生死考驗面前能捨生而取義,最後成全自己完美的人格。在中國歷史上,為了社會進步事業而成仁、取義的志士仁人是很多的,他們的思想多少都受到孟子的影響。

對於我們説,孟子的思想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如能認真開發而運用,對於今天人性的'改良,社會的治理,民族的復興,將有莫大的助益。

(選自牟鍾鑑《從孔子到孟子》,有刪節)

6.下列對於孟子仁政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孔子和孟子都很重視民生,但孔子的論述模糊、零散,相比之下,孟子的仁政思想更清楚,更具體,更有條理,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B.孟子不僅繼承而且創造性地發展了孔子的仁學,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社會的統治者和管理者提出了具體施政要求。

C.孔子關於民生的論述雖然語焉不詳,但它是孟子仁政學説的基礎,所以,也理應把它看做是中國近代民生主義思想頭的一部分。

D.與要求保障基本民生、減輕百姓負擔、保護和救濟社會弱勢羣體相比,孟子的仁政更強調用孝悌之義對百姓實行道德教化,以確保社會秩序。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民本思想和君權民授的新天命論,都充分體現了孟子對民眾的社會作用和歷史地位的前所未有的重視。

B.西歐和日本等國之所以能發展並保留成熟的君主立憲制,是因為這些國家比中國封建王朝更能接受孟子的學説,更願意放棄君權至上的封建制度。

C.孟子為中國知識分子所建立的一套立命處世的高標準,不僅確立了中國士人的獨立的人格,而且提升了士人的精神境界。

D.孟子重新闡釋了君臣關係,認為士可以為明君而死,但不必忠於昏君,暴虐之君可以被廢除誅討,這已經具有了樸素的平等和民主思想色彩。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重視和強調民眾的社會作用和歷史地位,這不僅在儒家代表人物中是最突出的,而且在先秦諸子百家中也是很少見的。

B.孟子的仁政學説對後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孫中山近代革命思想中的民生思想和民權思想也都從孟子那裏汲取了精華。

C.孟子宣揚的捨生而取義人格已經成為一種完美人格和優秀精神的座標,長久以一直影響着中國有社會責任心的知識分子的思想。

D.孟子的思想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只要我們認真開發、運用,就必定會對今天人性的改良、社會的治理和民族的復興產生巨大的助益作用。

參考答案

6.D(孟子的仁政首先要保障基本民生)

7.B(原因分析錯誤。不能從客觀結果反推主觀意願,不符合文意)

8.B(A早期儒家代表人物。C不是捨生而取義人格,而是大丈夫氣度。D只要就充分條件關係錯誤,過於肯定,原文表述為假設關係)

《孟子》的閲讀答案13

文化經典閲讀(6分)

13.閲讀下面的《孟子》選段,回答問題。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脩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脩其天爵,以要①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注】①要:通“邀”,求取,追求。

(1)下列對選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天爵”指仁義忠信等,孟子認為這些是天然值得尊崇的。

B.“人爵”則是偏重於物質的、外在的爵位,完全靠人委任、封賞或世襲取得。

C. “天爵”、 “人爵”思想,與其“仁政”、“性善”、“致仕”等思想貫通為一體,是孟子思想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D.孟子所謂的“天爵”,是一個追求的過程、修煉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而逐漸形成完美人格的過程。

(2)這段話主要講了“天爵”“人爵”,請根據選段談談你對“天爵”和“人爵”的看法。(3分)

答:

參考答案:

13.(1)B項 獲得“人爵“也需要通過人的勤奮努力和成就等。

(2)【答案示例】孟子把追求個人的功名利祿比作追求人爵,而把向人間散播仁義忠信,無私奉獻比作追求天爵。我認為追求天爵優於追求人爵,因為前者一方面可以充分實現人生價值、社會價值,還會生出無盡的快樂;後者會生出種種煩惱痛苦。

【參考譯文】孟子説:“有天賜的爵位,有人授的爵位。仁義忠信,不厭倦地樂於行善,這是天賜的爵位;公卿大夫,這是人授的爵位。古代的人修養天賜的爵位,水天渠成地獲得人授的爵位。現在的人修養天賜的爵位,其目的就是得到人授的爵位;一旦得到人授的爵位,便丟棄了天賜的爵位。這可真是糊塗得很啊!最終(他的人爵)也一定會喪失的。”

《孟子》的閲讀答案14

閲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題。(10分)

孟子去齊,充虞①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孟子·公孫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1)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夫子若有不豫色然。(3分)

譯:

②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4分)

譯:

(2)上述對話中,孟子的回答體現了一種什麼樣的`心懷?(用自己的話回答)(3分)

答:

參考答案:

8、(1) ①(3分)您似乎有不快樂的樣子。

②(4分)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當今的社會裏,除了我還能有誰呢?

(2)(3分)體現了自視極高、自任極重(或“自信心、責任感極強”)的心懷。(意思對即可)

《孟子》的閲讀答案15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論語·顏淵》)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離婁篇下》)

23.相較後世“三綱五常”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張是什麼?(2分)

24.對於君臣關係,孟子的主張比起孔子來有什麼發展?(3分)

答案:

23.孔孟主張對君臣雙方應都有要求,強調君臣各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2分)

24.孔子只是籠統地提出君臣應各守禮義,(1分)而孟子談得相當具體,他站在勞動人民的立場上,對君主的要求更加嚴明,其愛憎情感更加鮮明,其主張更有人民性。(2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