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齋》閲讀答案

來源:文書谷 1.59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閲讀答案,閲讀答案具有開放性,不是唯一的,我們要敢於辨證揚棄,吸取精華,棄其糟粕,使其更完善。一份好的閲讀答案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書齋》閲讀答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書齋》閲讀答案

《書齋》閲讀答案1

書齋,顧名思義,是讀書的房間,同時也是藏書的地方,還是書寫的地方。讀書、藏書、書寫是書齋的基本功能。後來,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鑑賞常在這裏進行,詩詞歌賦和書法繪畫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討也常常在這裏進行。書齋是以個人名義建立,以主人和密友為主體,進行文化藝術活動的中心。書齋姓“文”,所以別名稱作“文房”。

早在春秋時期,與朝廷興建的學校——“官學”不同,諸子百家大興私人講學之風,諸子家中的講學之處往往白天是課堂,晚上就成了讀書的地方。這應該就是書齋的雛形。漢代儒家學者和詩賦作家,均有自己的書齋從事文化藝術活動。因此,可以説漢代是書齋興起的時期。唐代是一個相對自由、開放、多元化的時期,文化藝術繁榮而發達,學術氛圍也比較寬鬆。可以説盛唐是書齋成熟的時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書齋。

在中國傳統宅院中,書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場所。它一般位於宅院的僻靜之處,如有後花園,必與之相鄰,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環境。

書齋有三大特點。一是文化傳承的匯集點。書齋的主體——讀書人或做學問的人,在這裏藏書,在這裏讀書,在這裏思索;以往優秀的文化,在這裏以研讀、考證、校注、闡發的方式得以傳承;中華民族的文明之光在這裏化整為零,熊熊燃燒,然後又影響社會的發展進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傳承和發展。二是個性創造的發酵池。書齋是個人的領地,是書齋主人個性得以施展的空間。在這裏,他們的創造力得以迸發,從而產生出新的思想,創造出新的藝術,使得文化發展的鏈條上,不斷有閃動的靈光。三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書齋宜明朗、清淨,不可太寬敞。明淨可以使人心情舒暢、神氣清爽,太寬敞便會損傷目力。窗外四壁,藤蘿滿牆,中間擺上松柏盆景,或劍蘭一二盆。石階周圍種上青翠的芸香草。書齋中宜設長桌一張,放古硯一方,置筆筒一個,牆壁上掛古琴一把;書齋右邊設一書架,書架上陳列《周易古佔》等書及字帖畫卷。人獨坐於書齋之中,或對日吟誦,或秉燭夜讀,於書齋裏享受一份清福,從學問中得到一份快樂。

進入21世紀,人們對傳統的興趣在逐步衰減。有些人認為,作為傳統文化標誌的書齋也將被“讀圖時代”的電腦和網絡所替代。然而,從文化發展的宏觀趨勢上看,在新的時代,書齋仍將成為現代社會持續存在的文化現象。隨着社會發展帶來的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必然促進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這為書齋的普及提供了基礎。

今天,歷史傳統和科技時尚在現代書齋已和諧地統一在一起。書齋永遠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

(轉引自《新華文摘》,有刪改)

6.根據文意,下列對中國傳統“書齋”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書齋是文人讀書、藏書、寫書、作畫以及從事其他文化藝術活動的地方。

B.書齋姓“文”,其中所設書桌、文具、字帖畫卷等都體現了主人的興趣愛好和精神追求。

C.書齋空間一般較小,大多位於宅院的僻靜之處,環境優雅,明朗清淨。

D.書齋是私人講學的地方,白天是課堂,晚上便是書房。

答案:D。分析:選項D對應的原文“諸子家中的講學之處往往白天是課堂,晚上就成了讀書的地方。這應該就是書齋的雛形”,選項去掉了“往往”,是邏輯範圍發生變化,邏輯範圍不當。

7.下列對“書齋永遠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這句話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書齋是私人空間,置身其中,可以充分展示個性,施展才華,並且從學問中得到快樂。

B.書齋的格局、佈置和裝飾大多體現了中國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這也正是中國文人一直追求的精神境界。

C.書齋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已深入到中國文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他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並將永遠存在。

D.書齋往往是傳統民宅中唯有的精神場所,歷代文人在這裏辛勤耕耘,研究學問,優秀的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答案:C。分析:選項C對應的原文“歷史傳統和科技時尚在現代書齋已和諧地統一在一起。書齋永遠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選項為“永遠存在”。偷換了文中的“永遠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書齋發源於春秋,興起於漢代,成熟於盛唐,杜甫草堂就是成熟時期文人書齋的典型。

B.漢代是書齋的形成期,儒家學者和詩賦作家的文化藝術活動都在自己的書齋中進行。

C.21世紀是信息時代,作者擔心作為傳統文化標誌的書齋也將被“讀圖時代”的電腦和網絡所替代。

D.現代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使人們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和書齋的普及成為必然趨勢。

答案:A。分析:選項B對應的原文是“漢代儒家學者和詩賦作家,均有自己的書齋從事文化藝術活動”;選項C對應的原文是“然而,從文化發展的宏觀趨勢上看,在新的時代,書齋仍將成為現代社會持續存在的文化現象”選項是“有些人”的觀點,作者認為“書齋仍將成為現代社會持續存在的文化現象”;選項D對應的原文“隨着社會發展帶來的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必然促進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這為書齋的普及提供了基礎”,選項“必然趨勢”判斷武斷,無中生有。

《書齋》閲讀答案2

書齋

凝石

書齋,顧名思義,是讀書的房間,同時也是藏書的地方,還是書寫的地方。讀書、藏書、書寫是書齋的基本功能。後來,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鑑賞常在這裏進行,詩詞歌賦和書法繪畫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討也常常在這裏進行。書齋是以個人名義建立,以主人和密友為主體,進行文化藝術活動的中心。書齋姓“文”,所以別名稱作“文房”。

早在春秋時期,諸子百家大興私人講學之風,諸子家中的講學之處往往白天是課堂,晚上就成了讀書的地方。這應該就是書齋的雛形。漢代儒家學者和詩賦作家,均有自己的書齋從事文化藝術活動。因此,可以説漢代是書齋興起的時期。唐代文化藝術繁榮而發達,學術氛圍也比較寬鬆,是書齋成熟的時期。

書齋是文化傳承的匯集點。書齋的主體——讀書人或做學問的人,在這裏藏書,在這裏讀書,在這裏思索;以往優秀的文化,在這裏以研讀、考證、校注、闡發的方式得以傳承;中華民族的文明之光在這裏化整為零,熊熊燃燒,然後又影響社會的發展進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傳承和發展。書齋是個性創造的發酵池。書齋是個人的領地,是書齋主人個性得以施展的空間。在這裏,他們的創造力得以進發,從而產生出新的思想,創造出新的藝術,使得文化發展的鏈條上,不斷有閃動的靈光。書齋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書齋宜明朗、清淨,不可太寬敞。明淨可以使人心情舒暢、神氣清爽,太寬敞便會損傷目力。窗外四壁,藤蘿滿牆,中間擺上松柏盆景,或劍蘭一二盆。石階周圍種上青翠的芸香草。書齋中宜設長桌一張,放古硯一方,置筆筒一個,牆壁上掛古琴一把;書齋右邊設一書架,書架上陳列《周易古佔》等書及字帖畫卷。人獨坐於書齋之中,或對日吟誦,或秉燭夜讀,於書齋裏享受一份清福,從學問中得到一份快樂。

進入21世紀,人們對傳統的興趣在逐步衰減。有些人認為,作為傳統文化標誌的書齋也將被“讀圖時代”的電腦和網絡所替代。然而,從文化發展的宏觀趨勢上看,在新的時代,書齋仍將成為現代社會持續存在的文化現象。隨着社會發展帶來的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必然促進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這為書齋的普及提供了基礎。

今天,歷史傳統和科技時尚在現代書齋已和諧地統一在一起。書齋永遠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

(轉引自《新華文摘》,有改動)

《書齋》閲讀習題

20.請結合本文內容,概括書齋具有哪些特點?(3分)

21.根據本文內容和下面提供的兩話,給“書齋”下定義。(可適當增減詞語)(3分)

A.書齋興起漢代,盛於唐代,具有讀、藏、寫的基本功能。

B.書齋是以個人名義建立,以主人與密友為主體,進行文體藝術活動的中心。

書齋是

22.下面句子中劃橫線的詞語如果刪掉,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2分)

詩詞歌賦和書法繪畫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討也常常在這裏進行。

《書齋》閲讀答案

20.答:①書齋是文化傳承的匯集點。②書齋是個性創造的發酵池。③書齋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

21.書齋是文人讀書、藏書、寫書、作畫以及從事其他文化藝術活動的地方。

22.答:“常常”表示經常之意。刪掉“常常”,句意就變成“詩詞歌賦和書法繪畫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討全都在這裏進行”,這與實際不附。“常常”一詞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書齋》閲讀答案3

閲讀文章,回答問題。

書齋——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

凝石

在中國傳統宅院中,除祖堂外,另一個重要的精神場所便是書齋,但祖堂大多和中堂合一,所以,大體上書齋是民居之中惟有的精神場所。書齋一般位於宅院的僻靜之處,如有後花園,必與之相鄰,形成營造書齋高雅恬淡的良好環境的重要因素。

書齋是文化傳承的匯集點。書籍是前人社會經驗的總結,書籍是民族歷史文化的結晶。書齋的主體——讀書人或學問人,在這裏藏書,在這裏讀書,在這裏思索。文化在這裏彙集,文化在這裏傳承。之所以有“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之説,就是因為以往優秀的文化,在這裏以研讀、考證、校注、闡發的方式得以傳承,中華民族的文明之光在這裏化整為零,熊熊燃燒,然後又影響社會的發展和進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傳承和發展。可以這樣比喻:因為當時國家沒有社會科學院,而許多個體存在併發揮作用的書齋聯合起來,實際上就起到了社科院的作用,而且國家不用投資。諸葛亮的“茅廬”,造就了蜀國鞠躬盡瘁的宰相。劉備“三顧茅廬”,獲得了人才和天下大計,才豐富了經天緯地、威武雄壯、扣人心絃、傳播不息的“三國演義”。同時,許多民族的文化經典在這裏得到了繼承和弘揚。

書齋又是個性創造的發酵池。書齋是個人的領地,在封建社會,無論是官場還是社會,乃至家庭,一定要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的約束。當一個知識分子回到書房,雖然仍有強大的封建社會的倫理規範融合在書籍的字裏行間,但軀體和大腦畢竟屬於自己,書齋的主人得到了個性施展的空間,於是,他們的創造力得以迸發,從而產生出新的思想,創造出新的藝術。可以説,知識分子在繼承前人精華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現實經歷,加上自己的文學藝術創造,在書齋裏融合、發酵,最後,醖釀出嶄新的、清醇的、甘洌的美酒。這些美酒不斷地融進整體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發展的鏈條上,不斷有閃動的靈光。如王維在“輞川山莊”寫就的如畫詩歌、黃公望開山水畫之宗的《江山萬里圖》、曹雪芹的堪稱百科全書的《紅樓夢》、嚴復啟迪國人的《天演論》、魯迅振聾發聵的《狂人日記》、徐悲鴻歌頌民族精神的《愚公移山》,真是不勝枚舉。(選自20xx年第2期《新華文摘》,有刪節)

1、閲讀全文,説説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説明“書齋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細讀文中畫線的語句,聯繫上下文作答。

①文明之光“熊熊燃燒”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

②在書齋裏“融合、發酵”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美酒”指的是_____________。

3、知識分子在書齋裏“創造力得以迸發”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結尾説:“這些美酒不斷地融進整體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發展的鏈條上,不斷有閃動的靈光。”請從王維、曹雪芹、魯迅三個例子中任選一個,説説他的作品在文化發展的鏈條上閃動着怎樣的靈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書齋是文化傳承的匯集點;書齋又是個性創造的發酵池或:書齋是文人彙集文化傳承文化的地方;書齋是文人施展個性的地方。

2、①比喻優秀文化在書齋裏彙集並不斷地得到傳承、發展和弘揚。

②前人的精華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文藝創造新的思想和藝術,或文藝作品。

3、因為書齋是個人的領地,不受三綱五常的約束,利於個性施展。

4、例如:王維寫就的山水田園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中國詩壇享有崇高的地位。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説,是中國古典長篇小説創作的顛峯之作,堪稱百科全書。

魯迅的《狂人日記》,是我國第一篇白話小説,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書齋》閲讀答案4

高樹蟬聲秋巷裏,朱門冷靜似閒居。

重裝墨畫數莖竹,長著香兼一架書。

語笑侍兒知禮數,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愛讀英雄傳,欲立功勛恐不如。

19、詩題中“過”字的意思是。首聯中“”一詞點出了李將的地位。(2分)

20、全詩是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塑造李將軍的獨特形象的?請結合詩句分析。(6分)

答案:

19、(2分)造訪朱門

20、(6分)

通過環境描寫,如“高樹蟬聲”“冷靜似閒居”和“重裝墨畫”“香兼一架書”,分別寫出了將軍住處的清幽安靜和書齋的素淨雅緻,表現了將軍的文人趣味。

運用襯托,用“侍兒知禮數”襯托將軍的文化修養。

通過“吟哦”“任狂疏”“愛讀英雄傳”等動作、神態描寫,寫出了李將軍的豪放和志趣。

《書齋》閲讀答案5

走出書齋的閲讀

凸凹

依據自己的閲讀體驗,我感到,生活本身比書籍的世界要豐富多了,如果讀書幽閉了我的內心,真的不如沒有書。個體生命的侷限性,是人們選擇閲讀的原動力。人的心靈,是開在路口的客棧,誰願進來誰進來。這種對事物的多樣性追求,才使生命絢爛激越起來。所以,讀書應該使心靈達到更開闊、更開朗的境界,營造一種無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種能隨時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而這種敏感卻在有些讀書人那裏悄然丟失了。何以至此蓋因在長期的讀書生活中,過於眷戀一種思想,導致思維方式的固化。把書籍倫理當成了現實的生活倫理。私塾的書齋環境,培植了閲讀者的生活慣性和生命惰性。

讀書的功利性追求,使讀書人根本地忽視了閲讀過程中應享有的樂趣。

於是,在這暗淡的讀書生活面前,根本的選擇,就是拋掉書本,到遠離書齋的曠野,去傾聽風聲。紀德在《地糧》一書中説:“拋掉我的書吧,不要在這書中尋求滿足;也不要以為別人能幫你找到——這種念頭正是你的奇恥大辱:假如我為你找到食品,你會反而不餓了;假如我為你鋪好牀鋪,你會反而不困了……拋掉我這本書吧,須知對待生活有千姿百態,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去尋找你獨特的生活方式吧,別人能做得跟你同樣好的事情,你就不必去做;別人能寫得跟你同樣好的文章,你就不必去寫。凡是你感到自身獨具、別處皆無的東西,才值得你眷戀。要急切而又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無法替代的人。”

這裏的含義是深刻的,因為,選擇就意味着放棄。對一種思想的眷戀,就意味着對其他的一切的放棄。而這其他一切卻是大量的,往往比所眷戀的更有價值、更可取。因此,智性的讀書人,應該像智慧的愛者不貪戀對美色的佔有一樣,對思想也不要拘泥於一時的佔有。同時,對已有思想的迷執,正是獨立思考能力喪失的前提,也正是獨創價值消亡的深層根源。如果這還不能讓讀書人醒悟,那麼,反對思想多元、主張文化霸權的人,往往是讀書人這一事實,也應讓偏執的閲讀者警醒了。

不用諱言,讀書人是對書籍倫理有過分嗜好的人。所謂書籍倫理,就是書本中的道德原則和價值觀念。所以,讀書人與市井人的分野,就在於讀書人對事物的判斷,有形而上的既定判斷;而在市井人那裏,除了生存的智慧,不再有別的智慧。因此,在突發的生活事件面前,普通人往往有比讀書人更靈活的“變通”能力,他們生活得更靈動、更有生氣,也更有力量

有人問紀德:“倫理能增加你的樂趣嗎?”

“不能,”紀德回答説,“只會證明我的樂趣是正當的。”

那麼,書籍倫理的直接作用,就是使人長期處在對自己行為後果的考慮之中,猶豫躑躅,弄得筋疲力盡,最後確信,只有乾脆一動不動,才不會犯錯誤。

在生存原則是首要的原則、甚至是唯一的原則的現實面前,在不容分説的生活洪流面前,書籍倫理顯得多麼蒼白,書生的面孔顯得多麼柔弱。

讀書人生命最美好的部分被幽禁於書本。也正像家庭把偉岸的丈夫奴役為庸夫,書本也把智者奴役成腐儒。腐儒是什麼是與自然、社會和生氣格格不入的邊緣人,是離開書本就不能發出生命之音的人。他疏離了社稷民生的所在,非但傾聽不到生命因受到生活的創擊而發出的人性的吶喊,更不會聽到正義的訟辭。

走出書齋吧。

美的東西一旦超過了我們的渴求,就弱化了在我們心中的價值;過於魘飽的閲讀,會淡化讀書的生命樂趣。我們應該時常到市井上走走,不僅是因為,生活的給予與教化大於書本,也因為對書本的暫時疏離,會找回久已不嘗的對閲讀的“飢餓感”——因為飢餓,才有渴望,才有被滿足之後的酣暢醉意。

到了這般天地,書才真正融入讀書人的生命之中;讀書生活已遠離了功利,成為一種天倫之樂。(選自《書摘》)

15.選出下列對本文中心觀點理解恰當的一項。(3分)

A.智性的讀書人,應該像智慧的愛者不貪戀對美色的佔有一樣,對思想也不要拘泥於一時的佔有。

B.個體生命的侷限性,是人們選擇閲讀的原動力。如果讀書幽閉了我的內心,真的不如沒有書。

C.讀書應該使心靈達到更開闊、更開朗的境界,營造一種無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種能隨時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D.因為生活的給予與教化大於書本,我們應該走出書齋,離開書本,走入市井,這才是讀書的一種天倫之樂。

16.作者認為,讀書人如果長期在書齋生活,會產生哪些不良後果?(6分)

17.根據作者的觀點,正確的讀書方法是什麼?請概括説明作者這樣認識的理由。(6分)

【參考答案】

15.C

16.讀書人如果長期在書齋生活,容易眷戀一種思想,導致思維方式的固化,並把書籍倫理當成了現實的生活倫理。(每點3分)

17.答案:讀書但不要眷戀書,被書所束縛。(2分)思想、文化是多元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眷戀書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生存的智慧。(4分)

《書齋》閲讀答案6

於堂左潔一室,為書齋,明窗素壁,泊如也。設幾二,一陳筆墨,一置香爐茗碗之屬。竹牀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書架書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塵尾諸什物,亦雜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頭①,拂案上塵,注水硯中,研磨及丹鉛,飽飲墨以俟。隨意抽書一帙,據坐批閲之。傾至會心處,則朱墨淋漓漬紙上,字大半為之隱。有時或歌或歎,或笑或泣,或怒罵,或悶欲絕,或大叫稱快,或咄咄詫異,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②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後乃不復持至。逾時或猶未食,無敢前請者。惟內子時映簾窺餘,得間始進,曰:日午矣,可以飯乎?餘應諾。內子出,復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數四。及就食,仍夾一冊與俱,且啖且閲,羹炙雖寒,或且變味,亦不覺也。至或誤以雙箸亂點所閲書,良久始悟非筆,而內子及婢輩罔不竊笑者。夜坐漏常午,顧童侍,無人在側,俄而鼾震左右,起視之,皆爛漫睡地上矣。

客或訪餘者,刺③已入,值餘方校書,不遽見。客伺久,輒大怒詬,或索取原刺,餘亦不知也。蓋餘性既嚴急,家中人啟事不以時,即叱出,而事之急緩不更問,一故倉卒不得白。而家中鹽米諸瑣物,皆內子主之,頗有序。餘是以無所顧慮,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謀立誓戒之,商於內子,內子笑曰:君無效劉伶斷飲法④,只賺餘酒脯,補五臟勞耶?吾亦惟坐視君沉湎耳,不能贊成君謀。餘悵然久之,因思餘於書,誠不異伶於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為文字飲,不猶愈於紅裙耶?遂笑應之曰:如卿言,亦復佳。乃不復立戒,而採其語意,以名吾齋曰醉書。[來源:學§科§網]

(選自《續古文觀止》,有刪改)

【注】①科頭:不戴帽子。②瞷(jiàn):窺視。③刺:名帖。④劉伶斷飲:劉伶或酒《管書劉伶傳》載,劉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後依然嗜酒如故。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甫晨起,即科頭 甫:剛剛

B.惟內子時映簾窺餘,得間始進 間:機會

C.客伺久,輒大怒詬 詬:責罵

D.只賺餘酒脯,補五臟勞耶 賺:獲取。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 起而狂走 輒怒而責

B. 竹牀一,坐以之 飽飲墨以俟

C. 或且變味,亦不覺也 且為文字飲,不猶意於紅裙耶

D. 乃竊相議 乃不復立戒

7、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能夠表現作者醉書的一組是( )

①書架書筲各四,古今籍在焉②隨意抽書一帙,據坐批閲之

③則朱墨淋漓漬紙上,字大半為之隱 ④逾時或猶未食,無敢前請者

⑤夜坐漏常午,顧童侍,無人在側 ⑥他日忽自悔,謀立誓戒之

A.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②④⑥

8、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描繪了書齋主人為了讀書常常置酒茶、飯食、睡眠和家人、賓客於腦後等痴醉後的狀態,展示了一個嗜書如命的書痴形象,表現了作者自得其樂、自我陶醉的心態。

B. 作者性格嚴厲急躁,不諳世事,不近人情,讀書入迷時,常對家人呵斥怒責,並拒絕會見來訪的客人,因而經常得罪來訪者,造成了緊張的人際關係。

C. 作者夫人主持家務,井然有序,客觀上縱容了丈夫的醉書習性:當作者對這種習性悔而思改時,她幽默地表示反對,可見她主觀上對丈夫的醉書持讚賞態度。

D. 作者本打算成除醉書的習性,但又考慮到男人痴迷詩文總勝於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終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放棄了這種打算。

9、翻譯下面的句子。(10分)

①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數四(3分)

②而事之急緩不更問,一故倉卒不得白(3分)

③因思餘於書,誠不異伶於酒,正恐旋誓且旋畔(4分)

《書齋》閲讀答案7

閲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後面題目。(共12分)

書齋——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

凝 石

在中國傳統宅院中,除祖堂外,另一個重要的精神場所便是書齋,但祖堂大多和中堂合一,所以,大體上書齋是民居之中惟有的精神場所。書齋一般位於宅院的僻靜之處,如有後花園,必與之相鄰,形成營造書齋高雅恬淡的良好環境的重要因素。

書齋是文化傳承的匯集點。書籍是前人社會經驗的總結,書籍是民族歷史文化的結晶。書齋的主體——讀書人或學問人,在這裏藏書,在這裏讀書,在這裏思索。文化在這裏彙集,文化在這裏傳承。之所以有“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之説,就是因為以往優秀的文化,在這裏以研讀、考證、校注、闡發的方式得以傳承,中華民族的文明之光在這裏化整為零,熊熊燃燒,然後又影響社會的發展和進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傳承和發展。可以這樣比喻:因為當時國家沒有社會科學院,而許多個體存在併發揮作用的書齋聯合起來,實際上就起到了社科院的作用,而且國家不用投資。諸葛亮的“茅廬”,造就了蜀國鞠躬盡瘁的宰相。劉備“三顧茅廬”,獲得了人才和天下大計,才豐富了經天緯地、威武雄壯、扣人心絃、傳播不息的“三國演義”。同時,許多民族的文化經典在這裏得到了繼承和弘揚。

書齋又是個性創造的發酵池。書齋是個人的領地,在封建社會,無論是官場還是社會,乃至家庭,一定要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的約束。當一個知識分子回到書房,雖然仍有強大的封建社會的倫理規範融合在書籍的字裏行間,但軀體和大腦畢竟屬於自己,書齋的主人得到了個性施展的空間,於是,他們的創造力得以迸發,從而產生出新的思想,創造出新的藝術。可以説,知識分子在繼承前人精華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現實經歷,加上自己的文學藝術創造,在書齋裏融合、發酵,最後,醖釀出嶄新的、清醇的、甘洌的美酒。這些美酒不斷地融進整體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發展的鏈條上,不斷有閃動的靈光。如王維在“輞川山莊”寫就的如畫詩歌、黃公望開山水畫之宗的《江山萬里圖》、曹雪芹的堪稱百科全書的《紅樓夢》、嚴復啟迪國人的《天演論》、魯迅振聾發聵的《狂人日記》、徐悲鴻歌頌民族精神的《愚公移山》,真是不勝枚舉。

【題文1】閲讀全文,説説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説明“書齋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的。(2分)

小題1:細讀文中畫線的語句,聯繫上下文作答。(5分)

①文明之光“熊熊燃燒”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書齋裏“融合、發酵”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酒”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知識分子在書齋裏“創造力得以迸發”的原因是什麼?(2分)

小題3:文章結尾説:“這些美酒不斷地融進整體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發展的鏈條上,不斷有閃動的靈光。”請從王維、曹雪芹、魯迅三個例子中任選一個,説説他的作品在文化發展的鏈條上閃動着怎樣的靈光。(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書齋是文化傳承的匯集點;書齋又是個性創造的發酵池 或:書齋是文人彙集文化傳承文化的地方;書齋是文人施展個性的地方。

小題2:①比喻優秀文化在書齋裏彙集並不斷地得到傳承、發展和弘揚。②前人的精華 自己的經歷自己的創造 新的思想和藝術,或文藝作品。

小題3:因為書齋是個人的領地,不受三綱五常的.約束,利於個性施展。

小題4:例如:王維寫就的山水田園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中國詩壇享有崇高的地位。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中國最具文學成就的古典小説,是中國長篇小説創作的巔峯之作,堪稱百科全書。魯迅的《狂人日記》,是我國第一篇白話小説,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小題1:

試題分析:本文共三段,第一段總領全文,後面兩段是對書齋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的具體闡述,並且每段開頭都有中心句,所以此題很容易借解決了。答此題需要把握全文,尤其要注意每段額中心句。

小題2: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查比喻修辭的變式題,小題①知道喻體,尋求本體。根據本體喻體之間要有相似點,從原文中可抓住某些關鍵性的詞語或句子,得出本體“比喻優秀文化在書齋裏彙集並不斷得到傳承、發展和弘揚。小題②“融合、發酵”的“原料”從此句的前面表述中可知是“繼承前人精華”“結合自己的現實經歷”。“美酒”是喻體,本體是“新的思想,新的藝術”。這道題不難,關鍵要揣摩出出題人的意圖,並要在答題區域細細分析,找到有效信息加以利用。

小題3:

試題分析:此題的題幹是對第三自然段提問的,所以要細讀此段,很快由“書齋是個人的領地,在封建社會,無論是官場還是社會,乃至家庭,一定要遵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五常的約束。當一個知識分子回到書房,雖然仍有強大的封建社會的倫理規範融合在書籍的字裏行間,但軀體和大腦畢竟屬於自己,書齋的主人得到了個性施展的空間”這句篩選並總結出此題的答案。

小題4: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查課外閲讀的題型,並且這三個人的作品在國中人教版語文課本中都涉及到了。王維《使至塞上》《竹裏館》等作品,無一不體現他詩作中“詩中有畫,話中有詩”的特點。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説的巔峯之作,迄今無人企及。魯迅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旗手,《狂人日記》是我國第一篇白話小説。課外閲讀聯繫課內學習,是答好此題的關鍵。

《書齋》閲讀答案8

閲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走出書齋的閲讀

依據自己的閲讀體驗,我感到,生活本身比書籍的世界要豐富多了,如果讀書幽閉了我的內心,真的不如沒有書。個體生命的侷限性,是人們選擇閲讀的原動力。人的心靈,是開在路口的客棧,誰願進來誰進來。這種對事物的多樣性追求,才使生命絢爛激越起來。所以,讀書應該使心靈達到更開闊、更開朗的境界,營造一種無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種能隨時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而這種敏感卻在有些讀書人那裏悄然丟失了。何以至此,蓋因在長期的讀書生活中,過於眷戀一種思想,導致思維方式的固化。把書籍倫理當成了現實的生活倫理。廝熟的書齋環境,培植了閲讀者的生活慣性和生命惰性。

讀書的功利性追求,使讀書人根本地忽視了閲讀過程中應享有的樂趣。

於是,在這暗淡的讀書生活面前,根本的選擇,就是拋掉書本,到遠離書齋的曠野,去傾聽風聲。

紀德在《地糧》一書中説:拋掉我的書吧,不要在這書中尋求滿足;也不要以為別人能幫你找到這種念頭正是你的奇恥大辱:假如我為你找到食品,你會反而不餓了;假如我為你鋪好牀鋪,你會反而不困了拋掉我這本書吧,須知對待生活有千姿百態,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去尋找你獨特的生活方式吧,別人能做得跟你同樣好的事情,你就不必去做;別人能寫得跟你同樣好的文章,你就不必去寫。凡是你感到自身獨具、別處皆無的東西,才值得你眷戀。啊,要急切而又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無法替代的人。

這裏的含義是深刻的,因為,選擇就意味着放棄。對一種思想的眷戀,就意味着對其他的一切的放棄。而這其他一切卻是大量的,往往比所眷戀的更有價值、更可取。因此,智性的讀書人,應該像智慧的愛者不貪戀對美色的佔有一樣,對思想也不要拘泥於一時的佔有。同時,對已有思想的迷執,正是獨立思考能力喪失的前提,也正是獨創價值消亡的深層根源。如果這還不能讓讀書人醒悟,那麼,反對思想多元、主張文化霸權的人,往往是讀書人這一事實,也應讓偏執的閲讀者警醒了。

不用諱言,讀書人是對書籍倫理有過分嗜好的人。所謂書籍倫理,就是書本中的道德原則和價值觀念。所以,讀書人與市井人的分野,就在於讀書人對事物的判斷,有形而上的既定判斷;而在市井人那裏,除了生存的智慧,不再有別的智慧。因此,在突發的生活事件面前,普通人往往有比讀書人更靈活的變通能力,他們生活得更靈動、更有生氣,也更有力量。

書籍倫理的直接作用,就是使人長期處在對自己行為後果的考慮之中,猶豫躑躅,弄得筋疲力盡,最後確信,只有乾脆一動不動,才不會犯錯誤。

在生存原則是首要的原則、甚至是唯一的原則的現實面前,在不容分説的生活洪流面前,書籍倫理顯得多麼蒼白,書生的面孔顯得多麼柔弱。

讀書人生命最美好的部分被幽禁於書本。也正像家庭把偉岸的丈夫奴役為庸夫,書本也把智者奴役成腐儒。腐儒是什麼,是與自然、社會和生氣格格不入的邊緣人,是離開書本就不能發出生命之音的人。他疏離了社稷民生的所在,非但傾聽不到生命因受到生活的創擊而發出的人性的吶喊,更不會聽到正義的訟辭。

走出書齋吧。

美的東西一旦超過了我們的渴求,就弱化了在我們心中的價值;過於魘飽的閲讀,會淡化讀書的生命樂趣。我們應該時常到市井上走走,不僅是因為,生活的給予與教化大於書本,也因為對書本的暫時疏離,會找回久已不嘗的對閲讀的飢餓感因為飢餓,才有渴望,才有被滿足之後的酣暢醉意。

到了這般天地,書才真正融入讀書人的生命之中;讀書生活已遠離了功利,成為一種天倫之樂。(選自《書摘》有刪節)

1.下列對本文中心觀點理解恰當的一項是。

A.讀書應該使心靈達到更開闊、更開朗的境界,營造一種無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種能隨時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B.個體生命的侷限性,是人們選擇閲讀的原動力。如果讀書幽閉了我的內心,真的不如沒有書。

C.智性的讀書人,應該像智慧的愛者不貪戀對美色的佔有一樣,對思想也不要拘泥於一時的佔有。

D.因為生活的給予與教化大於書本,我們應該走出書齋,離開書本,走入市井,這才是讀書的一種天倫之樂。

2.下列對作者在文中引用紀德在《地糧》一書中的話的目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讀書但不要眷戀書,被書所束縛。

B.思想、文化是多元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C.眷戀書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生存的智慧。

D.因為飢餓,才有渴望,才有被滿足之後的酣暢醉意。

3.作者主張走出書齋的閲讀。請你結合本文內容談談如何走出書齋的閲讀。(6分)

答案:

1.A

2.D

3.對書籍要有多種選擇(1分);具有接受各種思想文化的態度(1分);關注百姓民生(1分);把書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1分)。

《書齋》閲讀答案9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醉書齋記 清·鄭日奎

於堂左潔一室,為書齋,明窗素壁,泊如也。設幾二,一陳筆墨,一置香爐茗碗之屬。竹牀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書架書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塵尾諸什物,亦雜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頭①,拂案上塵,注水硯中,研磨及丹鉛,飽飲墨以俟。隨意抽書一帙,據坐批閲之。傾至會心處,則朱墨淋漓漬紙上,字大半為之隱。有時或歌或歎,或笑或泣,或怒罵,或悶欲絕,或大叫稱快,或咄咄詫異,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②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後乃不復持至。逾時或猶未食,無敢前請者。惟內子時映簾窺餘,得間始進,曰:“日午矣,可以飯乎?”餘應諾。內子出,復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數四。及就食,仍夾一冊與俱,且啖且閲,羹炙雖寒,或且變味,亦不覺也。至或誤以雙箸亂點所閲書,良久始悟非筆,而內子及婢輩罔不竊笑者。夜坐漏常午,顧童侍,無人在側,俄而鼾震左右,起視之,皆爛漫睡地上矣。

客或訪餘者,刺③已入,值餘方校書,不遽見。客伺久,輒大怒詬,或索取原刺,餘亦不知也。蓋餘性既嚴急,家中人啟事不以時,即叱出,而事之急緩不更問,一故倉卒不得白。而家中鹽米諸瑣物,皆內子主之,頗有序。餘是以無所顧慮,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謀立誓戒之,商於內子,內子笑曰:“君無效劉伶斷飲法④,只賺餘酒脯,補五臟勞耶?吾亦惟坐視君沉湎耳,不能贊成君謀。”餘悵然久之,因思餘於書,誠不異伶於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為文字飲,不猶愈於紅裙耶?遂笑應之曰:“如卿言,亦復佳。”乃不復立戒,而採其語意,以名吾齋曰“醉書”。(選自《續古文觀止》,有刪改)

【注】①科頭:不戴帽子。②瞷(jiàn):窺視。③刺:名帖。④劉伶斷飲:劉伶或酒《管書劉伶傳》載,劉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後依然嗜酒如故。

5、對下列句子中相應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甫晨起,即科頭甫:剛剛

B、惟內子時映簾窺餘,得間始進間:機會

C、客伺久,輒大怒詬詬:責罵

D、只賺餘酒脯,補五臟勞耶賺:獲取。

6、下列各組句子中,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焉:書架書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B、以:竹牀一,坐以之不敢興兵以拒大王

C、且:或且變味,亦不覺也臣死且不避

D、之:餘悵然久之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7、下列對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描繪了書齋主人為了讀書常常置酒茶、飯食、睡眠和家人、賓客於腦後等痴醉後的狀態,展示了一個嗜書如命的書痴形象,表現了作者自得其樂、自我陶醉的心態。

B.作者性格嚴厲急躁,不諳世事,不近人情,讀書入迷時,常對家人呵斥怒責,並拒絕會見來訪的客人,因而經常得罪來訪者,造成了緊張的人際關係。

C.作者夫人主持家務,井然有序,客觀上“縱容”了丈夫的“醉書”習性:當作者對這種習性悔而思改時,她幽默地表示反對,可見她主觀上對丈夫的“醉書”持讚賞態度。

D.作者本打算戒除“醉書”的習性,但又考慮到男人痴迷詩文總勝於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終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放棄了這種打算。

8、對文中畫線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家人瞷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後乃不復持至。

B、家人瞷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後乃不復持至。

C、家人瞷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後乃不復持至。

D、家人瞷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後乃不復持至。

9、翻譯下面的句子。(10分)

①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數四(3分)

②而事之急緩不更問,一故倉卒不得白(3分)

③因思餘於書,誠不異伶於酒,正恐旋誓且旋畔(4分)

答案:

5、D【賺:誑騙】

6、A【A、1、古今籍在焉,在:存擺放焉:兼詞,於之;2、風雨興焉,興:興起焉:兼詞,於之

B、1、介詞,用;2、連詞,表目的,來

C、1、副詞,將要;2、副詞,尚且

D、1、助詞,放在時間詞後,無實義;2、代詞,我】

7、B【B項相關文段第三段,“客或訪餘者,刺③已入······不遽見······或索取原刺,餘亦不知也。”只是不立即接見,並非拒見。另:“作者性格嚴厲急躁,不諳世事,不近人情”系作者於自剖自謙之詞,實際是作者讀書入迷之反應,非其本性。(原文述説中也暗寓自得之意)】

8、D

9、(1)湯、肉都涼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熱等着我去吃(採分點:羹炙、俟、數四)

而事之急緩不更問,一故倉卒不得白

(2)而事情的緊急舒緩我也不加過問,因此匆忙之中沒誰能告訴我(採分點:一故、倉卒、白)

(3)於是想到我對書,確實同劉伶對酒沒有差別,正擔心剛發誓隨即就要違背(採分點:因、誠、旋、畔)

《醉書齋記》譯文

在堂屋左側收拾乾淨一間屋子作為書齋,明亮的窗户,潔白的牆壁,很安靜。擺放了兩個几案,一個放筆墨,一個放置香爐茶碗竿。一張竹牀,用來坐;一張木榻,用來躺卧。還擺放了書架和書筒各四個,古今的書籍都存放在裏邊。琴、磬和麈尾等各種什物,也都交錯擺放在旁邊。

早晨剛起牀,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塵,把水倒進硯台裏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鉛粉,將筆蘸飽滿做好準備。隨意抽出一卷書,靠坐在案邊讀起來。一會兒讀到自己有領悟的地方,就提筆在紙上盡情批註,書上的字跡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時候唱起歌來,有時候發出感歎;有時候大笑,有時候哭泣;有時候生氣痛罵,有時候鬱悶得要死;有時候大聲叫嚷口稱痛快,有時候連連驚歎感到詫異;有時候躺着靜靜思考,有時候起身一陣亂跑。

看見這些情景的僕人都感到害怕驚訝,猜不出我是什麼意思,於是偷偷地議論,等到我漸漸平靜下來,才散開離去。婢女送來酒和茶,都記不得端來喝。有時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後弄濕了書本,就很生氣地責罵,後來就不再端來了。有時候過了時間我還沒有吃飯,也沒有人敢上前請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時通過過門簾觀察我,找到間隙才走進來,説:“時間已經是正午了,可以吃飯了嗎?”我答應了。妻子出去後,又忘掉了。湯、肉都涼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熱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飯仍然帶着一本書一道前往,邊吃邊看,湯和肉即使涼了,或者味道都快變了,也不察覺。甚至有時誤用一雙筷子在讀的書上亂點畫,過了許久才醒悟過來不是筆,妻子及婢女們沒有不偷着笑的。晚上坐着讀書常常到午夜,回頭看僕人,沒有人在旁邊,一會兒身邊鼾聲震響,起身一看,他們都散亂地睡在地上了。有客人前來看望我,名帖送進來後,碰上我正在較舉書籍,沒有立即出去見面。客人等久了,就非常生氣責罵起來,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為我的性格嚴厲急躁,家裏的人稟告事情時間不恰當,就大聲呵斥並把他趕出去,而事情的緊急舒緩不再追問,因此匆忙之中沒能告訴我。家裏的鹽米等瑣碎事務,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沒有什麼顧忌和憂慮,讀書的嗜好越來越怪僻。

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髮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説:“你不會是仿效劉伶戒酒的方法,只不過是要騙得我的酒肉,彌補五臟的辛勞吧?我也文能坐看着你沉湎在書中,不能夠幫助你實現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興了很久,於是想到我對書,確實同劉伶對酒沒有區別,正擔心剛發誓隨即就要違背;況且我嗜好的是文字,不仍然比沉溺於女色好嗎?於是笑着回答她説:“像你説的那樣也是很好的,只是做李白和周太常的妻子不容易啊!”於是不再立即戒除,而是採用她的語意來為我的書齋起名,叫做“醉書齋”。

《書齋》閲讀答案10

書齋

①書齋,顧名思義,是讀書的房間,同時也是藏書的地方,還是書寫的地方。讀書、藏書、書寫是書齋的基本功能。後來,文物古玩的收藏和鑑賞常在這裏進行,詩詞歌賦和書法繪畫乃至篆刻的切磋和研討也常常在這裏進行。書齋是以個人名義建立,以主人和密友為主體,進行文化藝術活動的中心。書齋姓“文”,所以別名稱作“文房”。

②早在春秋時期,與朝廷興建的學校——“官學”不同,諸子百家大興私人講學之風,諸子家中的講學之處往往白天是課堂,晚上就成了讀書的地方。這應該就是書齋的雛形。漢代儒家學者和詩賦作家,均有自己的書齋從事文化藝術活動。因此,可以説漢代是書齋興起的時期,唐代是一個相對自由、開放、多元化的時期,文化藝術繁榮而發達,學術氛圍也比較寬鬆。可以説盛唐是書齋成熟的時期,如杜甫在成都的“草堂”,就是典型的文人書齋。

③在中國傳統宅院中,書齋往往是民居中唯有的精神場所。它一般位於宅院的僻靜之處,如有後花園,必與之相鄰,以形成高雅恬淡的良好環境。

④書齋有三大特點。一是文化傳承的匯集點。書齋的主體——讀書人或做學問的人,在這裏藏書,在這裏讀書,在這裏思索;以往優秀的文化,在這裏以研讀、考證、校注、闡發的方式得以傳承;中華民族文明之光在這裏化整為零,熊熊燃燒,然後又影響社會的發展進程,使文化得到最好的傳承和發展。二是個性創造的發酵池。書齋是個人的領地,是書齋主人個性得以施展的空間。在這裏,他們的創造力得以進發,從而產生出新的思想,創造出新的藝術,使得文化發展的鏈條上,不斷有閃動的靈光。三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典範。書齋宜明朗、清靜,不可太寬敞。明淨可以使人心情舒暢、神氣清爽,太寬敞便會損傷目力。窗外四壁,藤蘿滿牆,中間擺上松柏盆景,或壁上掛古琴一把;書齋右邊高一書架,書架上陳列《周易古佔》等書及字帖畫卷。人獨坐於書齋之中,或對日吟誦,或秉燭夜讀,於書齋裏享受一份清福,從學問中得到一份快樂。

⑤進入21世紀,人們對傳統的興趣在逐步衰減。有些人認為,作為傳統文化標誌的書齋也將被“讀圖時代”的電腦和網絡所替代。然而,從文化發展的宏觀趨勢上看,在新的時代,書齋仍將成為現代社會持續存在的文化現象。隨着社會發展帶來的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必然促進精神文化生活品位的提高,這為書齋的普及提供了基礎。

⑥今天,歷史傳統和科技時尚在現代書齋已和諧統一在一起。書齋永遠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

13、根據文意,下列對中國傳統“書齋”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書齋是文人讀書、藏書、寫書、作畫以及從事其他文化藝術活動的地方。

B、書齋姓“文”,其中所設書桌、文具、字帖畫卷等都能體現主人的興趣愛好和精神追求。

C、書齋空間一般較小,大多位於宅院的僻靜之處,環境優雅,明朗清淨。

D、一般來説書齋是私人講學的地方,白天是課堂,晚上便是書房。

14、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書齋未來走向的認識。(4分)

參考答案:

13、B

14、①書齋仍將成為現代社會持續存在的文化現象。②歷史傳統和科技時尚在現代書齋已和諧統一在一起。③書齋永遠是中國文人的精神家園。(答到一個點給2分,答到兩個點給3分,答到3點得4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