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性源自內心作文(4篇)

來源:文書谷 5.61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品性源自內心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性源自內心作文(4篇)

品性源自內心作文1

我不知道是誰寫了《三字經》,但在這流傳千古的經書中有着這樣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中,它不僅未被摒棄,反而被萬世所推崇。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什麼也不懂得,我們的心靈純淨而散發着陣陣光芒,這被稱之為善良。當我們逐漸的接觸這個社會,有些人變了,有些人卻依舊活得那麼純潔無暇。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我認為是人的內心。

人的變化源自於內心。用一句很簡單的話來講,他改變了是因為他想。若是內心裏沒有一點想改變的想法,無論如何,他也是不會變的,心若不在此處,無論外物如何變化,在心裏也掀不起絲毫的`漣漪。這就像是“無欲則剛”所表達的那樣:若是我們足夠專一,堅持內心的信念,不為外物所動,那就算是任何東西也阻擋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

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遵循程序一樣的指令,而是按照我們內心所向之地一步步前行。在當今社會,人人都能受到教育,人人都知道“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可為什麼能做到的人越來越少。他們不是不知道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是不知道父母是我們最應感恩的對象,這是內心的懶惰,一切知識都無法驅使他們行動。教育無法改變人的本質,最多也只能開發他的心智。只有在內心裏真正信服,那麼無論前途多麼艱險,人能竭盡全力的去完成。

世上有那麼的窮人,有那麼多孩子想讀書。可其中大部分都是想想,認為那是一種奢望。只有那一人,拋開了環境對自己束縛,遵從內心,在放牛的間隙看書,天黑時便借用富人家透過來的光看書,因覺得光不夠大,便用錘子去敲別人的牆。世上還有比他更可愛的人嗎?沒有人逼着他學習,他做是因為他喜。他喜愛學習的本性不是別人強加給他的,而是源自於內心的渴望。

一個人的品性源自內心。如果我們的內心足夠堅定,那我們便能成為心中想成為的人。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結果都會是這樣。

吸毒的人幾乎都無法成功的戒毒,不是因為肉體上的快感,而是心靈上對毒品的依賴。身體上的慾望往往很容易控制,真正讓人無法忘懷的是在被毒品麻醉後,心裏所得到的滿足感。有些人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來尋找自己的“幸福”,就算明知道是錯,卻還是無法放棄。

內心是最容易改變的,也是最難改變的。它需要的只是一個契機。人的品性,源自內心。一切智取決於想與不想,敢與不敢,而已。

品性源自內心作文2

人的品性是內心的真實寫照,品性不同於表情,可以任你變動,你可以笑得很快樂,內心卻在緩緩抽搐,你也可以裝作很生氣的樣子,內心卻在為某事而感到驚喜,只要你願意,表情可以偽裝你自己,而品性卻不能,品性源於你的心,不會被刻意的偽裝淹沒,更不會屈服於外界。

李白的內心是自由的,所以能在統治集團腐敗的統治下保全自我,去追求那一抹自由,去藐視權貴,去反抗傳統的束縛,瀟灑的四處遊玩,寫下一篇篇詩文,展現自己的絕代風華,如果他沉醉於功名利祿,又哪裏會有流傳千古的風華呢?屈原的內心是清高的,所以才會説出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的話來,無法與唯我獨尊的帝王相抗爭,內心卻裝滿了百姓,如果他隨着同朝的腐敗大臣一起沉淪,又哪裏會寫下《離騷》呢?勾踐的內心是坦蕩的,曾經威風凜凜的君王,如今聽人使喚的奴隸,仍然沒有丟失自己的內心,忍受侮辱和折磨,忍受吳國軍隊踏過越國的淒涼和痛苦,國家淪喪,沒有誰會比這個國家的君王的心更痛,很久後,勾踐復國了,試想一下,如果勾踐在做奴隸時失去了內心,改變了品性,又哪裏會有越國的復辟呢?

品性源自內心。內心想做的事,做起來往往事半功倍。內心會決定你的性格,決定你是否開朗,決定你是否樂觀,內心會決定你的品格,決定你是否剛正,決定你是否善良。品性往往是塑造一個人的關鍵,這就要求你我要有一顆美好的內心。

人的內心一旦走向陰暗,便會墮落,會做出違背良心和道德的事來,但是,可悲的是,這個已經墮落掉的人卻渾然不知,他的心已經腐朽掉了,隨着內心的腐朽,性格會變得灰暗,最後品格也會隨着內心和性格的墮落一起淪喪掉。

人的.內心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內心會得到各種情感的滋潤,會變得越來越健全,會變得開朗大方,寬容善良,同時又會在生活中主動去習得對自己有益的東西,來淨化心靈,提升自己,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做一個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家人朋友,對得起社會的優良公民。

內心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塑造了你的性格,塑造了你的品格,也間接地塑造了你的人生,保持內心的乾淨和清淨,不要讓浮華的塵間擾亂了你的內心,內心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地方,一定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內心,不然,只會成為傀儡,失去品格,失去了人生的價值,因為品性源自內心。

品性源自內心作文3

追本朔源,談古論今,中國是一個禮儀大國,人之品性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品性源自人的內心,用心堅守品性,從而鑄造了禮儀之魂。

古時便有“予獨愛戀之出淤泥而不染”的潔身自好之語,以讚美蓮之白來表達內心追求的那份品性。無數哲人雅士都有着這樣一個共同的追求,心靜如月,心明如鏡,以正直做人,以孝義做事。著名田園詩陶淵明,在昏暗的官場行事沒有多久,就看清了官場的黑暗與腐朽。從而堅守內心的品性,毅然抽身離開了官場,堅守自己的潔白,追求更高層次的品性。令自己的修行更近一步昇華到了另一番高度。才會吟出”悠然現南山“這般恬淡快樂的語句,才會過着自在田園般的生活。他的品行源自內心,即使世界污濁不堪,他的內心依然明淨如月,清則是清,濁就是濁,將外部分辨得如此透徹。這是他內心的堅守,這是他品性的源泉。

即使在當今社會,品行也是人類最重要的一部分。素質教育正是這一點的體現。國民素質反映着這個國家的發展,在遵守古道的基礎上與現代教育相結合,以增強整個民族的素質。從而來富強一個國家,使之繁榮,強大,興盛。一個人的品性反映着這個年代人的思想,反映着社會人的風氣,反映着整個國家的品性。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富則中國富。所以,從小,從最初的內心培養品性,使之強愈強,盛愈盛,這樣便會在無論怎樣的情況下依然保存內心的潔白,堅守自己的品性。孔子儒家思想倡導“人之初,性本善”,佛家思想“空即是道,道即是空”都是從同一個方面來説明了這個道理。人剛出生時,本性是善良的,內心是一張純潔的白紙,最初給予他的是善良的品性,在不同的環境下,所堅守的.原則不同,這張白紙的污暗程度也將不同。品性源自內心,堅守的好壞便是一個人修行的長短,內心的空靈便是修道的深淺。只要內心堅守的足夠強烈,相信外界環境一定不會將品性的源泉磨滅。

《老人與海》中有一句話“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所以一個人,只要他有着堅定的信念,他的內心將會是強大的,他將堅守他的品性;只要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內心是廣闊的,他將堅守他的品性;只要他的靈魂是堅韌的,他的身軀是雄厚的,他將堅守他的品性。品性源自內心,只要內心所希望的還在,你就不會失敗,你的品性將永遠跟隨你。

品性源自內心,讓我們用品性來鑄造中國之魂,貫穿古今,刺破黎明,衝向未來。

品性源自內心作文4

漆黑的夜,一片死寂的寧靜,我躺在牀上,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那一幕在我腦海中浮現着,翻轉着。

還是那條蒼老疲憊的街,那列整齊青翠的樹,那條熟悉又陌生的眼眸,還有那蹲坐在花壇上的老人。這裏,演繹着一個難以忘懷的故事。

天,陰沉沉的,太陽膽怯的躲藏了起來,風掠過我的臉頰,捎帶幾絲寒意。我拉近了上衣,心情非常沉重地邁着懶散的步伐,走在這條佈滿腳印的大街上。一張張陌生的面孔從我身旁穿過,路上車流不息,汽笛聲哀長的名叫着。

忽而發現不遠處的前方彙集了一羣人,我懷着凝問的加緊了前進的步伐。透過人羣的間隙,我發現一個老人蹲坐在人羣中央的花壇上,身旁堆起一堆沾滿血跡的紙巾,一個臨街商店的服務員為他遞着紙巾。他表情非常的痛苦,身體在顫抖着。他的左手無力的抱着他的`右手,血往下滴着,嘴裏發出呻吟。所有人僅僅靜靜地觀看着

看到這一幕,我的心隱隱作痛,像一把刀子在絞着。我伸手摸了摸我的兜,掏出兜裏的紙巾,我打算上前遞給這位無助的老人。我認為,這是一種責任,是一種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的表現,更是一個現代高中生應該具備的修養。滿懷的衝動似乎抵不住腳的束縛,我向前走去。

可是,我又停了下來,我想到老人顫抖的情形和滿是血的雙手,我非常害怕,我猶豫了,我不知道是害怕自己去接近那個悲苦的人兒,是害怕去承擔那種責任,還是害怕縱人的議説紛呈,或是害怕那種世俗的觀念。想到網員上傳的那些搶眼的事件,我害怕自己也想那些好心人一樣被誣陷。

我穿過街道,走向稀少的地方。看到對面,那是兩個和我一樣穿着相同校服的女生,她們看到這個場面,就擠入人羣,毫不猶豫地掏出紙巾,為老人擦拭着受傷的手。她們的行為讓在場的所有人吃驚,我的心靈也受到極大的震撼。羞澀之情頓生。我也想想他們那麼勇敢,可是,膽怯的心理讓我違背了良知。

我默默地走着,風呼呼的颳着,任風吹起我的頭髮,任感情鞭策我的心靈,任思緒在心間飛揚。可我還是安慰着自己,我告訴自己那不是我的錯,對於那樣一個陌生人,那些大人竟如此我又何必自責呢?

身旁,有人有人推了我一把,我一望,兩個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現在我眼前。原來,是剛才那兩個女生,只見她們慌忙的走進一家醫院,他們是去給老人買藥吧!我猜測着。

當我再度反會那條街時,我查視着四周,希望為自己找一個改過補償的機會。可是,世人已去,只留下一個清潔工在花壇旁忙碌着。

想到這裏,愧疚和自由充滿我的心靈,滿腦子都是那個可憐的老人,在良知的譴責下,考問下,責任心的抨擊下,痛苦的折磨下,叫我怎能入睡?

也許,就在那舉手投足之間,我們懂得了真愛,就在那思索改進之餘,我們成就了一種品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