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作文(通用37篇)

來源:文書谷 1.04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陶淵明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陶淵明作文(通用37篇)

陶淵明作文 篇1

他,逃離官場,遠離世俗,隱逸山間,嗜酒如命。

他,就是陶淵明。

年幼時期,你家道中落,早年喪父,與母親妹妹在外祖父家生活。雖然日子過得清貧,但卻受到外祖父的薰陶,泛舟學海,攀登書山。

少年時期,你有着“猛志溢四海”的大志。滿腔熱血外出尋官,然而卻屢屢受挫。做官三十年,只有無盡的煩悶和牢騷。於是你大筆一揮,寫下《歸去來兮辭》,甩出一句“不為五斗米折腰”便隱居田園,與世隔絕。

歸隱後,你過着躬耕自資的生活。雖困頓,卻快樂。雖嗜酒如命,但才華橫溢。於是今天的我們讀到了《飲酒》二十首

老年時期,你重病在身,但你對此也毫不在意,依然每日喝酒不斷,倒也真是隨性灑脱。

時至今日,每當看到《歸去來兮辭》時,我彷彿聽到了一生悠遠的吟唱從天邊傳來——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陶淵明作文 篇2

清晨,人們都睜開了雙眼,開始了耕種。

他們把豆子都耕種在南山腳下。放眼望去,野草長得非常茂盛。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大自然像一幅美妙的風景畫。

微風在我不經意間悄悄走過,不然這窗外的山怎會如此綠呢?這樣的美景使我頓時心曠神怡,田園生活真好!

我與農人扛着鋤頭來到了山腳下,想要在這種些豆苗。瘋長的草兒使我無法耕種,只得先將雜草除掉。不一會,我的額頭上溢出了汗水,但我心裏很高興,也許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直到天黑了,我才頂着月亮扛着鋤頭回家。在歸來的路上,兩旁的小草長的很茂密,行走不便。草上的露珠像調皮的娃娃,跳到我的衣服上,將我的衣服打濕了。衣服濕了不要緊,只要我能夠天天這樣,過着自由的日子,那我就會十分滿足。累點又算什麼?至少我離開了那陰暗、紛紛擾擾的官場,過起了我夢寐以求的田園生活。就算每天這樣辛苦我也很開心!

陶淵明作文 篇3

我心目中的陶淵明陶淵明是一個自學成才的人,他生性愛創作,因此被鄉民所推薦

陶淵明留着一頭長髮,這是他的特徵之一,他的第2特徵就是寫的書很多。

陶淵明是南朝時代的人,而他卻創作了許多不朽的名著,正因為陶淵明這一創作,所以才造福了廣大讀者,吸引了上億人的眼球。陶淵明曾經寫過一部《五柳先生傳》藉以述説自己的生平情狀。該傳寫道:“有一位先生,不知其姓名,也不知道是怎樣一位人。只知他家屋旁有5棵柳樹,因號五柳先生。《五柳先生傳》自序就是這樣寫的。當時的人們説,這其實是述説陶淵明自己生平的真實記錄。陶淵明外表十分文靜,但他天性酗酒。所以親朋好友知道這種情況後,常常擺酒款待他。但他一去,就一定會將酒喝得一乾二淨,而且一定要喝得大醉才擺。喝醉了就走,一點也不使自己拘束不盡興。

陶淵明家裏十分破陋,不足以遮風避日。家裏人穿的也是鄉民般打了補丁的破爛短衫,吃的常常顧了上頓沒下頓。雖然如此,先生還是常常寫文章,給廣大的讀者一部又一部“神來之作”,來抒發自己志向抱負。並以此忘懷世事人情之得失,度過自己的一生。陶淵明就是這樣一位和藹可親的一位老人,他為世人創造了不朽的名著。

陶淵明作文 篇4

在語文課上,語文教師用了“落寞”兩個字評價他辭官歸隱後的心境,我有不一樣的理解。陶淵明從小就深受儒家和道家兩大學派的影響,逐漸的思想產生了“達則兼濟天下”和“窮則獨善其身”的思想,在家人及朋友的鼓勵下,他五次出仕。然官府的黑暗,兵禍連年不斷,根本無法實現心中的夢想。

十三年的宦遊生涯,對陶淵明來説,僅僅是一場噩夢,他的《歸去來兮辭》寫得再明確可是了。“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這是心性與出仕的矛盾;“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這是心性與世俗的矛盾;“羨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這是心性與時代的矛盾。既然如此,“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更何況“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呢!“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這不是一時的感情衝動,而是深思熟慮後的理性抉擇。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告別仕途,戡破宦海,歸隱田園,是情之所致,性之必然。所以即便是晚年的窮苦潦倒,但內心仍是甘之如飴。所以他是幸福的。

陶淵明作文 篇5

身居鬧市,心在山林。把鬧看作虛無,把靜看作享樂。不為官場,不要名利,只為快樂放蕩不羈。幽靜的山,湛藍的天,碧綠的湖,搭配掩映着金黃的葉,黃葉姍姍落下,緩緩入水,他醉了,沉醉其中。

累了,歇息在牆下,看見那金色的菊花,忽覺心頭一陣,便笑了,正在入微欣賞時,不經意間,眼睛朝前望去,本想感知其菊,悠然見南山,南山勝景,使我倍感精神,天空飛鳥結隊而歸,這真是令人感慨啊,沒有了華市的喧鬧,有的只是“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般的清新脱俗,累了去睡,餓了去食,渴了喝酒,這是一個多麼真實的,多麼自由的。淡泊是一種心境,一種無止境的心境。 遠眺高山,瞻望歸鳥,那將是多麼的自由,心遠喧鬧,是對的,不必歎息,棄離官場,不必可惜。清靜、自然,永遠是不開心時,給予心靈的方向。

陶淵明作文 篇6

滿山的菊花,包裹着白雲中醉人的芬芳,穿着藍色的襯衫,洗盡了鉛花。陶淵明,穿越歷史的迷霧,我要探索你獨立的心,駛入你飲酒的河流。

你才華出眾,傲然挺立,有遠大的志向去實現自己的抱負,卻選擇了退休;你在詩中多次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卻不願意再去抗爭,反而選擇了退縮,渴望平淡的生活。你不想為了五桶米低頭。在人死之前,你的心已經死了。你埋在菊花的芬芳裏,感歎亂世之惡,放下歷史的枷鎖,我在茫茫人海中遇見了你。陶淵明,你出身貧寒,父親早逝。你有很大的野心,想贏得眼前和身後的名聲,但你嚮往山河之美和鄉村的歡樂。

迷失在背景裏,深深的在桃源裏。一個衣着樸素,相貌不凡的人慢慢走着,一陣風打在樹上和桃花上。一瞬間,一棵樹芳香四溢,遍地開花。你渴望在桃花源過平靜的生活。《桃花源》桃林之美讓我留戀,淳樸的民風讓我感動。沒有剝削壓迫陰謀詭計。大家安居樂業。因為這個原因,你把激情埋在心裏,把對和平與幸福的思考寄託在筆裏。

陶淵明,你像世間萬物一樣從我身邊飛過,像風一樣輕盈,像蝴蝶一樣飛舞。回憶往事,你有暢快飲酒的心思,你有歸田的勤快忙碌。很高興認識你,你是我眼中最美的!

陶淵明作文 篇7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眾所周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從陶淵明的詩中,我們可見他鄙棄名利,喜愛田園生活的高尚情操。

有理有據。

幽幽菊香與他為伴,下地耕耘給他自足,“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寫出了他辭官回鄉的無怨無悔,鄙棄名利,歸隱田園而終一生。

首句簡練工整,體現出作者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但有人認為他逃避現實,官場的黑暗讓他無法接受,而他“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的性格不得不讓他這樣做,也有人説他不適應這個社會,放着高官不做卻要去種地,因此遭人唾泣。

對比列舉不同觀點,反襯陶淵明。

不管官場生活也好,田園生活也罷,他都堅守自己的信念。

可惜沒有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隱隱約約間,耳邊似乎迴盪着: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結尾很有詩意,意藴悠悠。

陶淵明作文 篇8

從“不為五斗米折腰”到“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陶淵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個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立居。超凡脱俗,是我給陶淵明的定義,他是安貧樂道,他自得其樂,他淡泊名利,他不願與世同流合污,他寧願過清貧的生活,也不願生活在世俗中,他寧願“夕露沾我衣”也要“但使願無違”。我崇尚陶淵明的精神境界,我向往陶淵明的生活方式,但是我註定不可能如同陶淵明一般,放棄紅塵,捨棄所有,隱居深林,因為這隻有心境自然平靜的人才能做到,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像陶淵明一樣呢?

現在是21世紀,當然不能同很久很久前那個社會相比較,現在處處需要競爭,而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在當今社會,不競爭是不行的,然而在競爭中卻要做到像陶淵明一樣的不慕榮利,在競爭中,不僅要為自己想,也要為他人着想,做到共享,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競爭。

不過,每天生活在百花間,看百花齊放,聽百鳥共鳴,觀日出日落,又是何等的享受呢?

永遠的陶淵明,永遠的五柳先生,永遠的活在我心中,永遠是我心中的天枰。

陶淵明作文 篇9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歸隱後的悠閒自在;“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是陶淵明歸隱後的輕鬆愉快。詩中句句描寫的都是他厭惡官場污穢,返自然的喜悦,可他真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嗎?他真是因為厭惡官場而歸隱?終究是他本身所決定的,他無法適應官場,無法改變自己去適應世俗。天津固然是倔強的,卻是一味錯誤地倔強,歸隱後“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哪裏是輕鬆,哪裏體會出喜悦與自由,無疑是為自己的失敗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

陶淵明壓根就是一個失敗之人,他不懂得去適應世俗,一個成功之人必定是因世俗的變化,時代的變遷去改變自己,順應社會發展,陶淵明不過無法適應世俗的變化,無法在社會中生存,因此,辭官歸隱,過着他口中的田園生活。辭官歸隱,不過無法適應社會被迫所做的決定;歸隱夠輕鬆與喜悦,不過無奈之下對自我的安慰與慰藉;哪裏有“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不過失敗的藉口。

陶淵明,一個失敗之人,一個真真正正的人生失敗者。

陶淵明作文 篇10

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題記

在官場中,你是一位真正的勇士。你不願為五斗米而向鄉里小兒折腰,從此退隱江湖,歸隱田園。你是一個做官的人,怎會懂得農田的勞作。在南山下,你灑下一片豆子卻草盛豆苗稀,但你仍樂此不疲。每天迎着朝陽出門勞作。在南山的巍峨下懷藏的是你那寧靜而自由的心。傍晚你揹着鋤頭,行走在鄉間小路,即使露水沾滿你的衣角,也從不抱怨。也許這就是你所向往的生活,也許這樣你的心才會慢慢沉澱下來,靜靜的享受這個世界。

多想和你一樣,追隨着內心最渴求的地方。多想和你一起奔跑在自由與愜意的國度裏。靜靜地享受着生活的美好,靜靜地享受你帶給我的一切!

陶淵明作文 篇11

縱觀世上隱居之士,上下千年,唯陶潛一人而已。作此文,以懷陶潛。

——題記

南山悠悠,花香淡淡,晚風習習,良辰獨往,執杖耘耔。

披星戴月地耕耘,卻是草盛豆稀,簞瓢屢空,空蕩的四壁透出冰冷的風,回想那時的錦衣玉食,你沒有後悔,沒有什麼能使你低下高傲的頭顱,又豈會因五斗米折腰?

清高淡雅,酒醉撫無絃琴;豪放不羈,悠然吟田園詩。沒有勾心鬥角,沒有明爭暗鬥,這裏只有超然與灑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你昂首走出黑暗卻又榮華富貴的官場,你沒有不捨,心中只有着釋然。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山清得透明,水秀的透明,心淡的透明,甩袖一揮,繁華無視,歸園田居,隱於南山,又有誰如你這般灑脱?

在這裏,沒有金碧輝煌的樓閣,只有幽靜簡陋的茅屋,“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南山,如一位素衣女子,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回眸一笑,雖不是雍容華貴,卻仍是惹人心醉。更何況是為官多年、一身疲倦的陶淵明?

臨溪賦詩,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皋舒嘯,呼“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苦盡甘來,戴月而歸,在矮小的茅屋中一覺睡去——夢裏南山。

陶淵明作文 篇12

晉陶淵明是一位聞名於世,名留青史的詩人兼隱士,他的精神及他的詩作,一直為後人所傳頌。但今天,我,一個普通中學生卻對其略有疑問。當時,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而折腰”而辭官隱居,這種剛烈的性格確實值得讚頌,但也有一句話叫:“大丈夫能屈能伸”。

如果世人皆學陶淵明,在官場中因不願與奸臣同流合污而歸隱田園,過着舒心的生活,固然自在,但清官忠誠一旦辭官,那奸臣豈不如魚得水,更加橫行霸道?那麼岳飛、韓世忠豈不是也可以歸隱田園,任秦檜奸賊一手遮天,任金賊侵佔中原?

郭子儀、李光弼豈不是也可以過自在生活,任李林甫、楊國忠當道掌權,任安祿山、史思明推翻唐朝嗎?眾所周知的紀曉嵐也不是能辭去官職,任和珅大貪特貪嗎?非也非也,陶淵明當與朝中奸賊小人鬥爭,即使是一個小縣令,也可為一縣百姓剷除惡霸,幫助百姓。另外,他的《桃花源記》説明了他對黑暗社會的厭惡、憎恨,希望生活在沒有壓迫,沒有戰爭,人人平等,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世外桃源中。此處固然令人嚮往,但這種生活有返古現象,人人生活在這種環境中,幸福快樂,人人滿足,那社會怎能進步呢?人類怎能發展呢?諸君,不要認為名留青史的名人偉人就毫無缺點錯誤啊!

陶淵明作文 篇13

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會有一個影響着自己,推動着自己前進的偶像。或許,他就像天使,在前方為我們指路。或許,他就是我們的良師益友,讓我們獲益匪淺。我的偶像就是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是誰呢?沒錯,他就是陶淵明。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傳為美談。他堅持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傲品格,成為後世之正直文人的人生標杆。

五柳先生,他閒靜少言,不慕名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物。

是的,他就是周敦頤筆下的蓮一般的君子!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表明君子不會在黑暗、醜惡的現實中與權貴同流合污;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也説明君子是正直的人,不會被世俗與權勢所折服。君子他只想永遠的像蓮花一般清純,不被環境所染指。君子對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獨特想法,更表明自己要在黑暗的現實中保留尊嚴而不被踐踏。

君子對蓮的態度和認知使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人在任何困難面前都不能低頭,做人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則,在困難面前應昂起頭,挺直腰勇敢的往前走,要活得有尊嚴。

先生“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更讓我明白了擁有金錢不等於擁有一切,金錢,名利,富貴並不代表一切,唯有學識才是我們的全部。

陶淵明作文 篇14

刀劍,是冷情的,是多變的。即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而在我心中,陶淵明就像一把利劍。

一方面,我比較崇敬他。“不為五斗米折腰”一向到“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陶淵明正是以一個遠離官場世俗之外的形象立足。不拘小節,超凡脱俗是對他的評價。我崇拜他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物我兩忘的境界;也崇敬他“心遠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我更加讚賞他“但使願無違”寧可躬耕田園,受苦受累也不願參與到世俗現實中。體現了他不與世俗同流污的高尚情操。

同時,我也對他心存怨恨。他是一位對一切事物不負職責的人。“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看出他對生活不會搭理。原先有的“草屋八九間”也因他的不搭理一點點消失殆盡。本身作為一名五尺男兒肩上不擔着任何職責,這種消極的態度是不允許的。至少在今日不能夠。我們需要拼搏,抓住一切機會要競爭。而逃避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心中的陶淵明,如同那傲骨凌風的秋菊。高潔傲岸,不向現實低頭但也遇事躲避,消極而對。一個人永遠都是存在兩面性,沒有盡善盡美的人。所以他是我心中的一根標杆,時刻衡量着我的道德素養!

陶淵明作文 篇15

我心中的陶淵明是清高的,驕傲的。陶淵明多次辭官,厭倦勾心鬥角的官場,而嚮往幽遠靜謐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早年沒有做官,二十九歲時,因為親人衰老、家道貧困的緣故,他出仕做祭酒,由於不能忍受官場的腐敗和黑暗,沒過幾天便辭職不幹了。州里又召他做主薄,他也是“辭不就”,在柴桑過起了自給自足的隱居生活。七年之後,陶淵明又出任桓玄鎮軍的參軍。母親去世後,他辭官奔喪,守制兩年。

後來,陶淵明又做了彭澤縣令。

陶淵明當上彭澤縣令沒多長時間,有一天,潯陽郡郡守派一個督郵到縣裏視察,縣吏告訴他:“您應當穿好衣服,束好衣帶前去拜見。”陶淵明聽後,歎了口氣説:“我豈能為了五斗米,就向那些鄉里小兒卑躬屈膝?”當天便辭了彭澤縣令這個職務,迴歸故鄉。

陶淵明只當了八十五天的彭澤縣令,從此就沒有再做官,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隱居生活。

陶淵明是生活的進取者,他不追求名利,不向往金山銀山,始終堅持一顆歡樂的心,堅持一種進取的態度,讓自我處於一種主觀完美的境界。我佩服陶淵明的毅然決然,他不被名利所誘惑,雖然他在事業上沒有取得成功,卻在後世留下良好的口碑。

陶淵明作文 篇16

有一位老者,在落英繽紛之際,在桃花源深處舞出一曲淡泊,在進退間遺萬世芳香。

曾經的少年也是胸懷大志,也曾想過要大濟蒼生,然而一個祭酒三個參軍的官場經歷使他看透了黑暗的官場,一個個官員貪慕榮華富貴、追求高官厚祿的醜惡嘴臉使他厭惡不已,他瀟灑地拋出一句“不為五斗米折腰”便灑脱地離開了官場。

雖然家徒四壁,雖然短褐穿結,雖然單食瓢漿,但是看到那倦飛而知還的鳥兒,那叮叮咚咚的涓涓泉水,雲霧環繞的青山,他笑了,這就是他要回歸的生活。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脱下象徵着權力的官袍,穿着粗布麻衣躬耕田園,雖然辛苦,倒也清閒自在。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這樣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勞作、飲酒、賞花,返璞歸真,快活逍遙。

“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不為日子貧窮地位卑微而感到侷促不安,不為榮華富貴和高官厚祿而迫切追求,安然靜心隱於山,如同葛天氏、無懷氏之民,自得其樂。

燈火闌珊驀然回首時,隱約可見陶淵明舞着一曲淡泊,紛紛揚揚的桃花從他身邊落下,留下永恆的芬芳……

陶淵明作文 篇17

五柳先生——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可謂盡人皆知了,《桃花源記》恐怕也無人不曉,人人都對這位先生的文采嘖嘖不已,但我對他的一生與詩文另有一番感觸。

“我豈能為五十鬥米向鄉里小兒折腰。”,這當然是不錯的,與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是頗相宜的,只不過“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似乎過消極了些吧!

生逢亂世,身為七尺男兒,何不奮臂而出,輔一明主,豈不也隨了他“大濟蒼生”之願?哪能只是憑藉殘財餘資“理荒穢”養家餬口?難道幾個朽吏便可攔住他報世之途?

我很欣賞辛棄疾的豪放,“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這是如何的豪氣?陸游臨死還不忘“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對國家民族是如何的惦念?總是是一女輩李清照,亦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悲憤。可數次任吏的陶淵明確無甚作為,沒有“猛志逸四海”的勇氣,只好成為“性本愛丘山”的墨客。

不過總的來説,陶淵明是為我國文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他的是貼近生活,通俗易懂,是不可多得的田園美詩!

陶淵明作文 篇18

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説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説:“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

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歎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

説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陶淵明作文 篇19

人生在世,始終一帆風順是天方夜譚的,面對挫折堅信,我們絕不能望而生畏,徘徊不前,生活的積極者,應像陶淵明一樣為自己的志向不為五斗米折腰不求名利,保持一顆快樂的心,於濁世中,潔身獨立。

在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中,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寫出了他不涉官場的爾虞我詐,不陷入世俗的恩恩怨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嫻靜少言,不慕容利,點點風骨,躍然紙上,從不為五斗米折腰到嫻靜少言,不慕容利陶淵明在我心中一直以一個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立居。

陶淵明在歸隱田居後寫了許多以山水田園為題的題材的詩作,他應該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寫的每一首詩或詞,語言都讓人感到很質樸、簡練。

陶淵明,他的一生不知該用怎樣的詞去描述,或悲或喜吧,這隻有他本人所能領悟到的,但是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給後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財富——文學。

他的成功和喜悦讓我們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敗和悲傷讓我們一同陪他承擔;至於他的一生中的遺憾,就讓後人來彌補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卻活着”。我想:陶淵明也在其中吧!

陶淵明作文 篇20

淡淡的月光下,一位衣着簡陋的幽然農夫正肩扛鋤頭,慢悠悠地漫步於草色青青的田徑裏,他的臉上掛着歡樂的微笑,如露水般感染着遠處的行人,鋤頭上沾着一點點帶着芳香味的泥土,竟也披上了那銀白色的月光……

藍藍的天空下,一位心情閒適的淡泊居民正手採着一朵朵傲然若霜的菊花,享受着花朵帶來的嗅覺上的一次次驚喜,從東籬南邊拾階而下。突然,一個不經意的回頭,他便瞥見了那座温暖如春的南山,於是又停住了,久久地沉迷,似乎忘卻了手中的菊花,一朵朵地散落下來,又一朵朵地被微風吹起,再次飄來了那種縈繞心頭的幽香……

空空的庭院裏,一位空空如也的超脱詩人,不僅不減其樂,還詩興大增,一邊喝酒,一邊作詩……

這就是我想象中的陶淵明.

他淡泊,他超脱,他幽然.他如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只寄情于山水之間,以酒為跡.他如李白般浪漫灑,卻少了幾分張揚;他如杜甫般心懷大志,卻多了幾分明智.看透了一切,他也就學會了一切,領會了一切的真善美.

我想象中的陶淵明,如此,如此……

陶淵明作文 篇21

歡這冷冷清清的山林中?”“非也,非也”,陶先生邊走邊扇着扇子説:“我們坐下説話。”於是指了指前面的凳子,我扶陶先生坐下來,“我十分喜歡清靜之地,然而這個地方既有令人眼花繚亂的桃花林,又有我喜歡的花中四君子,以至於説我不喜歡熱鬧,看來你還沒有享受山林中的哎!

你自己親身體會一下呢,才會感覺到動物們的言語,清新的空氣…”“哦,對了。陶先生,在您喜愛的事物中,您最喜歡。”陶先生打開酒壺,喝了一口酒,回答道:“老朽當然喜歡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四君子中您最喜歡哪兩種植物呢?”“這個,我最喜歡菊和梅”陶先生摸了摸鬍子接着説:“老朽為什麼喜歡他們呢?正是因為菊花可供人們賞用,供人們欣賞,它盛開的爛漫,凋謝時菀轉,老朽所以説‘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嘛,至於梅花,我喜歡它樂觀謙虛,凌寒獨放的品格,這做人哪,也就要有菊花和梅花的品格,在逆境中生長,在逆境中愈戰愈勇,子禎,你説對不對?” “哦!”“哎”陶先生長歎一口氣,説道:“雖然在這深山野林中生活,城市,我也想去呀!”

“禎兒——醒醒”我掙開眼睛,原來是一場夢,不過陶先生説的話,我會銘記在心,並且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陶淵明作文 篇22

陶淵明,東晉的'田園詩人,“好讀書”、“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娛”。陶淵明是個不慕榮利的隱士,雖然生活環境不太好,我卻願像陶淵明一樣。

我願像陶淵明一樣,像他學習這種不求富貴,不慕名利的性格在當今的社會上實在難得。雖然不是説當今社會上的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私心而去謀害他人,好達到自己的目的,但這種行為實在是令人憤怒。但是,陶淵明卻對這些看得很淡,所謂“不慼慼於負賤,不汲汲於富貴”指的就是這種人吧。所以,我原鄉陶淵明一樣,不因物質上的利益讓自己勞累。

我願像陶淵明一樣,像他這種率真的態度如今已很少見了,一些宴會上,你常常能夠聽到一些過於客套、做作的話語。不過,陶淵明那是很率真的,舊友請他到家中喝酒,他卻“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絲毫沒有覺得自己的行為有所不妥,但是,他卻不是那種沒有禮貌的人,只是在他的眼裏,一段真正的友情時不需要用這些客套話來增進的,因此,他也沒有做出一些矯揉做作的行為。所以,我原鄉陶淵明一樣,做一個率真,卻不是分寸的人。

我願像陶淵明一樣,學習他的人生態度,精神品質,待人率真的一個人。

陶淵明作文 篇23

他建造房屋在深山裏,有一次他邀請我去他家玩,因為在深山裏,我找了很久也沒找到,後來他拄着木棍,在野花叢中緩緩走出,他很瘦,那小眼珠中流露出一絲絲喜悦,我跟隨着他漫步在那花海中,花隨着風擺動,一絲花香飄出,我發現這裏聽不到遠處的車馬喧鬧,感受不到喧囂擾攘,這是寧靜卻不失一種大自然的活力。

到了他家,他的家在一處不深的小湖邊,周圍有幾隻牛在散步,陶淵明的家門外放着幾壇他自己釀的酒,屋後有一棵桃樹,開的正燦爛,一片桃花瓣飄到我的手心,一股香味流入心田,我隨他進入他的屋中,屋子不大,裏面卻陳列齊全。陶淵明提議一起去摘菊花,我慢慢地走到東邊的籬笆下,我抬頭遠望,南邊的山映入眼簾,真美。

傍晚,我與陶淵明飲完酒後便告辭,他卻堅持要來送我,我拗不過他,只能與他一起走。傍晚山間的雲氣十分美麗,若隱若現,幾隻飛鳥結伴歸巢,在巢穴中是他們的孩子在等他們。

在這我找到了人生的意義,我想要直觀地告訴其他人,卻忘記了該如何表達這一切。

陶淵明作文 篇24

事態萬千,有多少人,試圖想埋沒於世間滾滾紅塵中,惟留一方心靈的淨土。可走出去的又有幾個人?只有你,陶潛。右手可有千年無人能懂得丹青墨巷,左手可有令你悟已往之不諫的醇香良液,悠悠靠着南窗,扶孤鬆眄庭柯,字斟自飲,傲然自得。

在那個亂離的時代,無人能懂你超脱的思想,也無人知道你究竟看盡多少血淚縱橫、離亂痛苦。你放棄了,帶着失望,帶着無奈,離開了那個少年時代想要“大志濟於蒼生”的現實社會。可你卻得到了,帶着欣喜,帶着解脱,回到了鬆菊猶存,撫松盤桓的簡居。你得到真正屬於心靈的真實,放棄的是對外物的一時悲喜;得到的是最潔淨、永恆的心靈,放棄的是爾虞我詐的黑暗。

你可知,當事無知音後世懂你者的含義?你一定想不到北宋歐公評價你的《歸去來兮辭》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你一定想不到顏延之説:“賦詩歸來,高蹈獨著,亦既超曠,無適非心”。你更想不到,淵明,千百年後的今天,你這樣撫松養菊的老人,早已帶去我心中的一瓣菊香。

時至今日,你這壺卷於手,尋壑經丘,舒曉賦詩的隱逸傳説依舊存在我們深深的腦海裏,不曾離去。淵明。我們,懂你。

陶淵明作文 篇25

在歷朝歷代,人們都向往官場生活,盼望能飛黃騰達,但有位詩人,他身處官場,卻嚮往田園生活,他就是陶淵明。有的人主張積極入世,去實現自己經一濟世的宏偉抱負,而他選擇了歸隱,過着他所追求的田園生活。

把陶淵明與普通人進行對比,更突出了其性格特點。

從他的角度來説,他選擇歸隱,是因為他受不了官場的生活,面對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他無力抗爭,只好逃避。

從我的角度來看,他的這種行為就是懦夫,男子漢大丈夫,有何不可?就算當時的社會再黑暗,再無奈,也要選擇堅持,用自己的淡泊名利去挽救,去扶植,儘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如果實在不行,也不後悔。

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有質疑精神。

不過,雖然我不太贊同,但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獲得身心的自由,寫出了流傳千古的詩文。在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的這種淡泊名利,熱愛自然,值得我們佩服。“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他是多麼地厭惡官場的黑暗,又是多麼地熱愛田園生活啊!

再次補充陶淵明的可貴之處,完善對人物的認識。

他的無奈,他的追求,他的嚮往,他的精神,他的作品,為後世所留,遺留在這無際的世界。

陶淵明作文 篇26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自命清高的陶淵明胸懷淡雅之願,一卷書畫,兩袖清風地走了。而我總覺得,他是逃了。餘秋雨説過:“不願的,就是逃避。”其實,往往是逃不過的。可是,陶淵明卻趁着酒瘋,逃了!

於陶淵明,我是不能妄加褒貶的。誇吧,他自私、膽怯,只懂得逃避,不敢跳出來,做破舊立新的闖將;罵吧,又確實不敢鄙薄他那曠世的田園之作。

於是,只借“五柳先生”來談談陶公。

親舊置酒而招之,先生是“造飲輒盡,期在必醉”,原本是一個無節制之人,且“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禮尚往來不要説,道一聲謝又有何妨!擱至今日,那就是痴漢一個呀!“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又能讓人做何感想呢?你當然可以説,“他的精神是飽滿的呀!”哼!一個只知“忘懷得失”,“着文章自娛”,對社會毫無價值的醉漢,你會説他精神飽滿,可笑之極,可悲之極!試想,上下五千年,全社會都是五柳先生之類的閒雲野鶴,社會何談進步,小康如何邁進!詩、詞、歌、賦要其何用。

課後要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與志趣,我會説,他性格怪癖,不重小節,興趣低俗,胸無大志!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人生苦短,何不叱吒一回!

由於歷史,我們無法回頭看,只是於這尚未涉世之年,於這遠離城市的安靜之處,大肆胡説,妄談一回。

陶淵明作文 篇27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朱淑貞

菊茶,菊酒,菊琴,菊歌,悠然的陶公,心揣菊的情懷,在歷史的舞台上,硬生生走了1600年,好一個悠然公!

東籬採菊,高山賞菊,養個女兒取名愛菊,寫的文章充滿菊香。人生的晚秋,傲然挺立於颯颯西風中,化一縷英魂演繹菊的精髓,不屈中靜靜看着百花妖媚的臉;留一抹微笑於殘陽中,任炎涼世態揮灑五斗米典故;擷一朵山菊放在鼻底,閉眼慢嗅,清香!

淡淡的香,綿延了千年;濃濃的情,渲染了整個歷史的天空。一朵遲開的花,綻放出一段不了的菊花情緣。一個燦爛的肆意瀟灑的笑臉,為曾經爭奇鬥豔的百花奪魁賽做個幹練的總結。該誰奪魁,嘉賓微笑不語,留個懸念讓歷史揭祕。陶君啊,採菊做茶,釀菊為酒,絲絲花瓣在風中翩翩起舞,遍地的灑脱分明幻作張張懂風通情的瑤琴,眩然奏起心旌搖盪的菊之歌,響徹歷史的天空。好一首千古絕唱!

醉眼迷離中,品詩讀文;恬心淡雅時,飲酒賞菊。“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簞瓢屢空,晏如也。”陶甕,菊花伴你,南山懂你,於靜謐中寫意人生絕配。“大濟蒼生”的夢寄存在桃花源,留待漁人去搖醒沉睡的世界。“草盛豆苗稀”,給自己的貧困找個出口,讓枯死的心暫緩滅亡。歷史,需要你未盡的詩行!

翻開厚重的歷史,一遍遍徜徉在鄉間小徑,抬眼向南瞭望,試圖尋找一份悠然,解讀陶淵明的那朵晚菊,品味那種與世無爭的恬淡……

陶淵明作文 篇28

陶淵明如蓮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他雖然很貧困,曾去做過幾任小官,但不願和統治者同流合污,辭官隱居,過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清苦生活,雖然有時連飯都吃不飽,但卻生活在自己的意願中,再窮。 再苦也不在乎,陶醉在“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的美好生活中。他“濯清漣而不妖。”雖然隱居避世,一身輕鬆,但依然自食其力“種豆南山下。”依然悠然自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他雖然沒有大詩人李白豪邁的胸懷,但卻同樣嗜酒,依然可以寫出“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的千古名句,依然可以把一片優美的田園風光和他熱愛的田園生活留給世人。

雖然他不能像曹雪芹那樣給世人留下《紅樓夢》般的長篇著作,但依然可以寫出讓人津津樂道的自傳——《五柳先生傳》。

它不同於常人,是留名千古的東晉大文學家,但他更比常人嚮往那生活安樂,恬淡自足,社會風氣淳厚朴實的完美生活。他雖然不能如願以償,但依然為可以隨自己的意願生活而安然自若。在自己的生活中沒有功名利祿,不用為五斗米折腰,與官場上的人同流合污,沒有戰爭,沒有剝削,高興時應朋友之邀去喝酒,喝完就走,寫寫文章自娛自樂,在自己的生活中度過餘生。

他就是淡泊名利,率真放達,安貧樂道的陶淵明。

陶淵明作文 篇29

陶淵明,這個讓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桃花源記》讓我認識了他,讓我知道了他內心的所向往;《歸園田居》讓我瞭解了他對官場的厭惡及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説明他是一位清高,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詩人;《歸去來兮辭》讓我讀懂了他遺世獨立,心胸獨曠的樂觀精神。

陶淵明帶給我的都是積極的影響,給我的感覺總是那麼的正直和清高,他的“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應該人人皆有耳聞,這也充分地體現了他自身所有的美好品質。

然而,我又覺得他的一生是那麼的不如人願,因為“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於是便有了“遂見用小邑”,做官並非是他自己的心願,但是,由於這些外界因素的所驅使,他是別無選擇。而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讓我們去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那種心情該是多麼的難過。

陶淵明在歸隱田居後寫了許多以山水田園為題的題材的詩作,他應該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寫的每一首詩或詞,語言都讓人感到很質樸、簡練。

陶淵明,他的一生不知該用怎樣的詞去描述,或悲或喜吧,這隻有他本人所能領悟到的,但是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是留給後人的一批又一批的財富——文學。

他的成功和喜悦讓我們一同陪他分享;他的失敗和悲傷讓我們一同陪他承擔;至於他的一生中的遺憾,就讓後人來彌補他吧!

“有的人死了,他卻活着”。我想:陶淵明也在其中吧!

陶淵明作文 篇30

你在東籬下采摘着菊花,悠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你肩扛鋤頭,踏着月色,穿行在田間的小路中。

你推杯換盞,只願一醉方休。

你也曾像那些熱血青年一樣,有着一腔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漸漸的,官場的黑暗澆滅了你的熱情,但沒能腐蝕你的心靈。最終,你看清了這一切,從黑暗中摔倒又爬起,義無反顧地摘下烏紗帽,歸隱於南山之下。你“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每日也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雖“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卻依舊在這樣的環境下“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偶爾為天下蒼生百姓感到惋惜,“造飲輒盡,期在必醉”,但願長醉不復醒,從而暫時擺脱那個紙迷金醉、不見天日的世道。有時詩興大發,揮灑筆墨,膾炙人口的文字和着豪興躍然紙上,又是一篇恬淡悠閒的千古佳作。歸隱,是你最好的生活方式,至少這樣,你更歡樂,你願無違。

我羨慕你的生活,但更敬佩你的人格。我常常不明白自己究竟在追求些什麼,而你的目標卻是那樣的堅定與明確——心中的那份淡然和超脱。安貧樂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你學會了選擇,學會了放棄,執著於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一身傲骨,更灑脱豁達不羈。

歸隱生活雖艱苦,你卻依舊樂觀,“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説的隱士精神了吧!

我眼中的陶淵明,在濁世之中不忘初心,也定能得始終,不是嗎?

陶淵明作文 篇31

一個美不用地收,遺立於世間之外的桃花源頭。那裏人人安樂,萬物和諧,而正是他讓這個桃源明瞭於世,他便是陶淵明。

或許這只是個奇妙的巧合,“桃源”與“陶淵”,不過這個桃源已經深深地刻在了這個“靖節先生”的心裏,同樣也刻在了中國人的心裏。他是幾千年中國仕人追尋的寧靜的歸宿,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氣度,召示着他超凡的人生境界。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在《五柳先生傳》裏寫道:“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他處在一個混亂的時代,雖不曾有大規模的戰爭,但社會始終不平定。他是詩人,也是散文家,還是一個辭賦家。掛着這麼多頭銜或許很累,因為這些頭銜都告訴人們陶潛會寫詩,會寫散文,還會做辭。而我則不以為為然,因為他的詩是為自己寫的,他的散文和辭賦也是為自己做的。那些詩賦都是他的理想和信念。

他二十九歲,因為家貧入仕,但他做官,做了之後又辭,辭了之後又做,直到上面派人來視察,陶淵明不願來迎接而再不入仕。“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這是他的宣誓,這是他的尊嚴與人格。

記得他在歸家之時做過一篇《歸去來兮辭》,而我總是在心情壓抑的時候吟誦最後幾句“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寶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情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那種淡然總讓我想起仙人。

我不知道陶淵明是不是神仙,但我知道那淡然瀟灑的氣質出塵脱俗。

陶淵明作文 篇32

你扛着鋤頭,像扛着一輪星和月,踏着清晨的薄霧濃雲,走在青石板路上,忘我地歌唱。

你仍有一片雄心壯志,可世俗的黑暗卻連累了你太多太多。在黑暗中你摔傷了,撞疼了。你開始解脱自己,開始向無限的莊園生活邁開步子。你有了“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舒適和悠閒。田園在你眼中是世外桃源。

不是嗎?灑脱自在的田園生活難道不是你自己的選擇嗎?一天下來,你扛着鋤頭,帶着自己疲憊的身體和充實的靈魂走在鄉間小路上,同樣也是一天,沉迷在燈紅酒綠中的官員失去了清晰地方向,卻帶來了世俗給他的權利和財富。相比之下,誰更有價值一些呢?

你的傷口在清風中愈發疼痛了,可是,你寧願疼得清醒,也不願醉得迷離。

你愛喝酒,就可以讓你暫時擺脱這個讓你憎恨惡魔一般憎恨的世界。在那朗朗的一輪明月之下,你舉起酒杯,烈火般的酒香飄出了數千米遠,飲下的不知是精華還是愁腸,而你的筆卻似千鈞一般在案前重重地放下。事嗎?我知道你手中的筆輕輕一勾,將會是文學史上最燦爛輝煌的一筆。

世人一直在讀你,而真真能讀懂你的卻少得如清晨。你想要的,是能夠解開人們心靈上的一把枷鎖。這時一個真實的你自己。

你的人乃至你的靈魂,就像黑暗中的一個白點。你有骨氣,不願向鄉里小人折腰,但這一切都無法轉變着個世界,你用文學來彌補心靈上的缺口。改變不了世界,那就改變自己吧!

你走在青石板路上,大聲唱着。猶如東邊的啟明星,永遠閃爍着光輝!

陶淵明作文 篇33

陶淵明,魏晉風流的代表,以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千古流芳的道化詩人。

那清高耿介,在仕與隱的選擇中依然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灑脱真率,他為後世的士大夫們築了一個巢,一個精神的家園。我向往陶淵明的恬淡人生,辭彭澤令對他而言,顯得清水劃痕,了無印跡。

本就“少無世俗韻”的他終究“羈鳥戀舊林”,開荒南野之際,守拙田畝之間,因為在他的骨子裏,自然之天地萬物早已與之化而為一。在一種或玄境或佛禪的藝術化世界中,陶淵明自己也陶醉了。

酌酒本就是詩人之一大嗜好,酒之於文人,似乎有着一種解不開的情結。李白能“斗酒詩百篇”,陶淵明飲酒卻也真乃陶冶性情,物我同化爾。“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人生終歸幻化與孔物,吁嗟身後之名,對他只是過往煙雲罷了,可是,歷史終歸與他開了一個玩笑,因為他的詩,他的性情,早已沉醉了後代無數文人。

在陶淵明的精神世界中,一直詩意般棲居着的,是他的桃花源,他的仙境世界中,有着不與外人往來,我自任行東西的自由,有着一種“此種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參悟禪境,還有一種歸去來兮,逍遙無待的幻化道玄。生活在這樣一種詩意的境界生涯中,不用説陶淵明,我已經沉迷不返了。

晉陶淵明獨愛菊,菊之氣節與陶淵明的人生感悟以及理想稟賦恰恰不謀而合,即使面臨悲境,他依然故我,依舊平淡揮毫“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一個清高灑脱,怡然自得,瀟灑俊逸的

陶淵明作文 篇34

人人都想出世,唯有他想避世,成不了解救水深火熱百姓的菩薩,也不願做欺民的父母官,爭名奪利的官場他不習慣,爾虞我詐的社會不適合他。本想鞠躬盡瘁造福一方百姓的他卻無法與貪官為伍成為貪官們的爪牙,毅然決定隱退過樂天知命的生活。

關於陶淵明我瞭解的不是甚多,僅僅一句“不為五斗米折腰”,便吸引了我。“有志不獲聘,終曉不能靜”的悲思,使我看到他心繫百姓,情牽國家的一面,按説歸隱後會更加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卻不曾想還會憂心思國。

倘若無法改變現狀就改變自己,我不知道陶淵明內心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從出世到避世也不過是短短几天,生性耿直的他怎麼會自己與世俗同流合污?他想如果無法改變,就遠離一切塵埃,成不了拯救人的人,那便潔身自好,也留下一些教人避世的方法吧!

詩中常常提到酒,可我想他喝酒不僅僅因為愛酒,酒也是用來麻醉自己的一樣方法,遠離了世俗,遠離了喧囂,遠離功與利,遠離官場,心是渴望靜的。可他還在這世上生活,也還是一樣的天下,當看到戰亂,看到人民,便不由的感慨,無人會懂,那就舉杯勸影,借酒澆愁,孤獨寂寞,無與外人説!

一生與人無爭,與世無爭,坦然自若,一心追尋自己心中的桃花源,讓桃花開滿心,讓戰爭遠離人羣,這樣,多好。世人封他為靖節先生、五柳先生,我想都不適合他,他不需要什麼封號,他只是他,隱士中的君子,遠離世俗的居士——陶淵明。

陶淵明作文 篇35

你本是擁有榮華富貴的一代才子,然而你看到百姓的痛苦、官場的腐朽後,你明白自己已無力改變現實社會的污濁,於是心中的那股想法湧上腦海——做一位行者,不論塵世的喧囂,做自己。

着一身布衣,穿一雙芒鞋,飄然而去,與山間幸福相伴,贈給世人一個堅定的背影。

陶淵明在南山下隱居了兩年左右,日子雖苦,穿着打了補丁的粗布短衣,吃不好也住不好,“但使願無違,此中有真意”,都是出自這位本應享受富貴,但如今貧苦的人士之口。陶淵明素來淡泊名利,不追求繁華的社會,與世格格不入,甚有隱士風範。自得其樂,愛好讀書,又不像世人一樣深究,不像世人一樣為了名利考官而學習,陶淵明為精神快樂,直率、豪放。愛好喝酒,而且一喝就喝個盡興,期望不醉不歸。陶淵明,性格有時候也比較安靜,少説話,凸顯出他的守志不阿。

吃,愛喝酒,但不能常常喝,因為家中貧困。所以經常到親戚朋友家喝酒,家裏盛飯的盆子,舀水的盆子經常是空的。

穿,打了補丁的粗布衣,沒有金絲銀縷的大衣,在寒冷的冬天無棉抵抗低温的惡襲。

住,四周空蕩蕩的沒有任何裝飾品,不能遮風蔽日。

南山月下的那輪明月,照亮了世人的迷茫,不為權利而讀書,不為利益而拼搏,不為官名而生活。正是這輪明月,為世人迎來初升的朝光。

陶淵明,隱姓埋名生活在小山間裏,就是為了能過上安靜、悠閒的生活,拋開官場上的壓迫、剝削,不是金錢為命,只為自己而活,一生安貧樂道。

陶淵明作文 篇36

“故人俱雞黍,邀我至田家……”冬風悽冽,人們都穿上了毛衣,可你的詩卻將我們帶入了一個充滿陽光的田園小屋中,那麼明媚。

這也是我對你的第一印象,田園,樸實,明朗。我對你印象,您也清楚,説也模糊,就像水中倒影,歷史長河,我當然可以看到你灑脱的背影,伸手想要了解,你的身影,卻破碎、盪漾了。

你並不想被禁錮在官職中,所以數次辭職。你對社會並不滿意,卻又無能為力。你失望,你離去;你又回,卻亦將離去……數個官職,你都曾看過;人間百態,你也一一覽盡。你盼着那個與世無爭的桃花源的出現,卻又一次次地失望。但夢想從未停止,《桃花源》一文中,那個捕魚人,一定是夢想中的你了。悠閒,幸運,寧靜。他在那桃龍源中歡笑,你卻不得不在官場上奔波,多麼諷刺。

曠野中讀書的身影,已然成了浮沫。是社會,社會不潔哪!因此,你毅然入山,想在遭鬧生活中尋求寧靜……“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這是一幅詩意之畫,你應該感到美好吧?

你是幸運的,在田原中,找到了自己的天意,可以在裏面放飛自我,不顧世上凡塵;你是不幸的,父親早逝,家府淪落,在職場上也不受待見。

你最終離開了我們,留下一地詩情畫意。期待哪天,你的身影又會出現在那與世無爭的曠野。

陶淵明作文 篇37

初次見你是在落英繽紛,屋舍儼然眾人皆怡然自得的桃花源。這正是你所追尋的那一方淨土,在這兒,沒有紛爭,沒有喧鬧,更沒有官場所散發出來的銅臭。有的僅是一顆寄情山水,親近自然的質樸的心。

再次與你相逢是在菊香飄逸的南山下,大朵大朵的菊花正開得燦爛,你身處市井的繁華之中,卻遠離那一份喧囂與聒噪。你自以為心遠地自偏,可世俗的黑暗終究想你內心的光明發出挑戰。

於是,你毅然放棄了逸四海的猛志,重新轉向你所鍾愛的田園。然而,你的內心變得愈加矛盾。飲酒成了你寫作與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陽光成為了奢望,可以嘗試遠離陰影的哀傷。你的文字變得愈加深刻,茫茫塵世中你以生命的火焰燭照自己的人生里程,用杯中物消盡心中的塊壘。

歸去來兮,你感覺塵世像是一張無形的大網,牢牢的束縛了你的心,壓得你喘不過氣。如籠中的鳥兒一樣,你渴望自由,是到了該回去的時候了,曽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你如今是何等的興奮,淡泊的心境更適合處於鄉野之間,看到欣欣向榮的樹木和涓涓的溪流,你只有一種想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的衝動。

於是。

孤身前往陶公亭,正值深秋,大朵大朵的菊花漸次凋零。陶公安在?問菊,菊卻隱去了笑容,獨向寒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