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通用29篇)

來源:文書谷 9.23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通用29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

每天,總是辛苦地在外奔波,回到家裏當然要舒舒服服了,所以在家裏我最喜歡穿拖鞋。

它不僅脱穿方便,而且走起路來十分得勁兒。拖在地上,發出“嚓嚓”的聲音,很有節奏感。可是,爸爸説“穿拖鞋走路不要發出聲音。”我勉強答應了。

一天,我放學回家,剛換好鞋還沒走兩步,爸爸説:“你又這樣走路,跟你説過多少遍了。”我無精打采的説:“您怎麼這麼愛管閒事啊!”爸爸又説:“你穿拖鞋發出這種‘嚓嚓’的聲音,人家聽了不煩嗎?”我厭倦地説:“我在學校呆了一天了,我不累嗎?再説了,拖鞋不是用來拖的是幹什麼的?”“我在屋裏你不是聽不到了嗎?”爸爸耐心地説:“不是我聽了煩,是樓下的人聽了煩,如果我們家樓上的人也像這樣,你一定也會煩的。”

聽到這,我覺得爸爸説的有道理,我答應了以後一定要注意。

到了週末,快期末考試了,我一個人在家複習英語,只聽見樓上傳來“咚咚——”地響聲,過了一會兒,聲音停了,我總算可以靜下心來複習英語,可沒過幾分鐘,又傳出聲音了,還有小孩子的叫喊聲,真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他們吵得我沒有辦法複習。等到聲音停下來,已是深夜,我看書時連打哈欠,只好睡覺了。

第二天,我上學時發現有兩個小孩從樓上走下來,這時我才明白:昨天,樓上來了兩個調皮的小朋友。我突然明白了曾經的.我不也是沒有考慮別人的感受,只想着自己嗎?爸爸能捨身處地地為別人着想,我的心裏真暗暗佩服爸爸。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條件也有了明顯的改善,但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多為別人着想,俗話説“遠親不如近鄰”,我們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做一個處處為別人着想的人,其實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

農場裏,一隻小雞和小鴨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正在歡快地玩耍,暢談着。不知為什麼,突然吵起架來,誰也不理誰,各奔東西。

小鴨走到河邊,下了水,在水中悶悶不樂地尋找食物。小雞飛快地回到自己的“房間”裏,吃着撒滿一地的米粒兒。這時,這對好朋友的死對頭——農場主人出現了。農場主人是個蛇蠍心腸的'人,別看他平時笑呵呵的,肚子裏卻裝了一肚子壞水。他養動物,就是為了能掙到更多的錢,所有動物都可怕他了。他躡手躡腳地走進雞舍,説:“小雞,我帶你去吃好吃的,好嗎?”“不,你這個壞蛋,你曾經就是用這個辦法害死了我的許多同伴。”小雞嘴裏吃着米,含糊不清地説。“那我帶你和鴨子和好,好嗎?”農主換了個辦法,小雞彷彿相信他了,一步步向小河走去。

到了小河邊,小鴨充滿怨氣地説:“你來幹什麼?”"我......我。”小雞吞吞吐吐地説,“我想跟你和好。”“什麼,和好?”“是的。”農主不耐煩地説:“哎呀,你看你離他這麼遠,他又不相信你,你乾脆下水和他好好商量吧!”話音剛落,他伸手向小雞推去,沒想到,小雞一個華麗的轉身,讓農主撲了個空。因為小雞知道自己不會游泳,農場主人想害他。農主氣急敗壞,臉漲得通紅,説:”你這個小兔崽子,看我怎麼收拾你。“農主又撲了上去,這次,農主一下子撲到水裏面去了,他大喊道:“救命啊,救命啊......”可始終沒人理會他,小雞小鴨歡快地擊了個掌,大搖大擺地走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農場主人自己是個“旱鴨子”,還想讓小雞去游泳。我們做人也是如此,自己不會做的事情,不能施加到別人身上。我們也不能像農主那樣狠毒。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3

一個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為什麼自己有錢以後很多人不喜歡他了。哲學家説:因為你有錢後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了,富人仔細體味着這句平淡無奇的話,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較小而已。但這個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遠是不受歡迎的。世界是由許多人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都是隻有一隻翅膀的天使,只有擁抱着才能飛翔,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輩子,其實就是與其他人溝通。要能夠溝通,就務必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此刻許多人就如前面那個富人,一有些錢就目中無人,説話也變了味,這樣的人渾身盡是銅臭味,他只願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記了“達者兼濟天下”這句話,別人在他眼裏都是窮光蛋,説話不客氣,完全不思考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是要吃大虧的。

陳世美一心只想榮華富貴,他攀龍附鳳,殺妻滅子,終究是人才兩空,死在包大人鍘刀之下。唐明皇寵信楊貴妃,不顧百姓勞頓,嶺南快馬送荔枝往長安,終究弄得眾叛親離,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則明白這個道理,他採納魏徵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國泰民安,歷才有貞觀之治的.美譽。

孟子進言齊威王,以“齊桓晉文之事”曉之以理,闡述了要體諒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則天下可運於掌上,民之歸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多為別人想想,世界將更加和平。想想那些醫療事故,那些殘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戰俘,那些流離失所,掙扎在水深火熱中的難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頭、熊掌,難道動物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嗎?這些太可怕了,可這卻是一些人的所作所為,他們的行為將被人們唾棄,他們終有受到懲罰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着想,別人也會為你着想,真誠才能換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必須會更加和平,安寧。生活得更加和諧,充滿快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4

在距離二戰將近六十年的今日,大部分國家都在尋求和平,尋求安心的發展,可是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卻在不斷的惹起紛端,稍微觸犯了他們自身的利益,便不斷的以強權欺壓,與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背道而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大概的意思就是自己不願意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是中華文化五千年來的精華所在,無論是生活中為人,還是國際中處理事務,都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思考方式,至少受益的國家也不在少數。而美國一些霸權國家,本該進取維護世界的安定卻打着為了世界的安定,招搖撞騙,強權欺壓,將聯合國置之度外,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盤,企圖謀取很多不義戰爭之才也是為了轉移國內的矛盾,公然繞開聯合國安理會直接轟炸科索沃,直接削弱了聯合國維護和平的'本事,也是給世界的人民一個最為顯目的警示,是值得這些國家的人們深深的深思,到底有沒有將別人不願意承受的強加於別人。

乃至此刻,前陣子發生的烏克蘭事件,在歐盟的軟硬兼施期望烏克蘭加入的情景下,烏克蘭極端的分子不斷挑起事端,俄羅斯一面竭盡所能拉攏,原因也就是烏克蘭的500多公里的防線一旦歸歐盟所有,那麼俄羅斯的導彈將會被大大的削弱,這麼迫切的條件下,俄羅斯也不得不出動軍隊。所以歐盟與俄羅斯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烏克蘭人民的身上,烏克蘭國家成為了大國權勢之間的炮灰,導致最終國家分裂,苦不堪言。想一想,像烏克蘭這樣的國家世界又何嘗少呢?

如果大國之間願意用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事原則,那麼這些紛爭,這些動亂恐怕就不會發生,如果我們能夠以倆次世界大戰帶來的慘痛的代價而警示,我們就更應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我們懂得珍惜生命。那麼我們必須學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為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5

眾所周知,《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這短短的幾句話中藴含了學習的態度、思想、品德、做人等的深刻道理。宋朝時期開國宰相趙普便以這半部論語治理天下。可見其作用之大和重要。

這部《論語》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那句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短短的八個字,卻道出了做人的真實意義。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這句話相當普遍,大都人都學過。我們都明白它的意思: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替別人想一想。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真的做到了嗎?

那是開學不久後,老師要調動我們的座位。換完位置後,我做的桌椅大不如以前好了。老是搖搖晃晃的,還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我坐着不舒服,所以就想趁中午沒人時把我以前坐的桌椅換回來。我走到那桌椅面前,注視了一會兒,又走開了。為什麼呢?因為我想到了孔子先生的'那句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這張爛桌椅,自己不想坐,別人也不想啊。第一次坐到了好桌椅,第二次別人也好不容易坐到了好桌椅,憑什麼又讓別人坐一會爛桌椅呢?更何況自己都不想要,別人又怎麼會想要呢?將心比心,也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替別人想一想。

還有一個在新聞上看到的故事。非洲某個國家,黑皮膚的人不允許進入白皮膚人的公用場所。白人也不喜歡與黑人來往,認為他們是卑賤的種族,避之惟恐不及。有一天,一個白膚美女在沙灘上曬日光浴。曬了大半天后走進附近一家餐館用餐,但很久沒有侍者前來招待她。她滿腔怒火,準備要發火時,卻從旁邊鏡子看到自己被曬黑的皮膚。此時,她才真正體會到黑人被白人歧視的滋味。

我從論語中深刻體會到: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要設身處地的替別人想一想。正如孔子先生所言: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論語教給了我很多道理,而這些道理我們要學以致用,用在生活當中,提高自己的修養。而這些道理,我們也同時能夠在生活當中細細體會到。論語它激勵我們前進,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體會生活的樂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6

我們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祖輩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其中一條寶貴的哲學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是出自孔子寫的《論語衞靈公》。他的主要意思是要換位思考,自己討厭的別人也可能會驗討厭,自己不想不願意的,不可以強加給別人,俗話説實踐出真知,孔子約這個哲學道理是在我生活實踐中逐步體會到的。

那一天,旁邊的同學A下課時見我的筆好玩,於是就擺弄着我的筆,沒想到,他不小心一撒手,把我的筆弄壞了。我當時就非常鬱悶了,好端端的幹嘛弄我的筆啊。我當時就耿耿於懷,與他爭吵了起來,直到上課了,我們也才稍微停下來一下。到下課我又很生氣,繼續跟他辯論。到了下午,我還是怒氣難平,我就想着要報復他,於是我就瞅住一個機會,把他的筆也給弄壞了。這一下,他就更生氣了,他對我説:“你幹什麼要弄我的筆啊,你閒着沒事幹是不是?”但他還是在下午練字的時候被老師狠狠的批評了一頓。就在這個時候,同學B就為他辯解道:“是你把他的筆弄壞的'!”隨後他還把手指向了我。我也不服氣的説:“那他上午不也還把我的筆弄壞了麼?”然後我和同學A又吵了起來。老師趕緊制止我們。老師告訴我們: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告訴我們,既然你不願意接受的事情,你就不應該對他人做同樣的事。這是一個做人的重要道理,我們課堂上學了,要在實踐中去領會,去應用。

老師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受益匪淺,後來我就沒再犯這樣的錯誤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7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焉知己所欲,也勿要亂施於人。

養金魚和養倉鼠是個不錯的例子。金魚沒有飽腹感,如果你認為對於一條魚來説,最幸福的事情是永無休止的餵它吃下去,那你大可試試它是否會被撐死。魚飼料遇水會膨脹,在魚的肚子裏不斷變大,最終撐死這些可愛的小動物。而倉鼠的胃不能消化鹽,我們覺得好吃的薯片薯條之類,對它們來説可能只是味道不錯的毒藥。儘管我們的初衷只是想給它們快樂,我們也將會害死它們。世界上許多東西就是如此,你喜歡的東西,總有人不喜歡。別人喜歡的東西,你不一定喜歡。如果把你喜歡的東西強加在別人的身上,終將會使他們鬱結於心。

那是小孩子的想法,自己認為好的,總覺得別人也喜歡,永遠不知道會給他人帶來什麼樣的困擾。當你喜歡玫瑰的時候,你就送給別人,卻不知道這個人恰好對玫瑰過敏;當你喜歡上吃某家火鍋的時候,你就請所有人嚐嚐那家的味道,你讓大家盛情難卻,但不知道這其中有人正好嘴角上火。生活中大家都遭遇過這樣的`困擾,一個熱情的人非要讓你和他做什麼他覺得有興趣的事情,而你卻覺得那件事無聊到寧願睡覺。在我們無法把握別人大大小小的喜好時,不要企圖讓自己喜歡的變成別人喜歡的。也許會有人説,喜歡一樣的東西,這樣才是知己。可知己哪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喜好的掌控,知己是兩個人恰好喜歡同樣的東西,相知相遇,討論與這件事情有關的話題,從話題到心靈,變成莫逆之交。如果向日葵覺得陽光是很好的東西,它就要求蛇與它共享熾熱的陽光的話,那蛇會是什麼感受;如果魚覺得水是它必不可少的物品,它就要求小狗和它共同遨遊於湖中的話,那狗又會怎樣。如果你覺得很好的物品,強行要求別人與你一起享用,而別人已經露出厭惡的表情,那別人是什麼感受。如果這個“別人”是你呢?你又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固然是言之有理,但也要時刻記住,己所不欲,勿要亂施於人。做一個成熟的人,首先要學會不強求別人的意願。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8

這句話的意思是自己不願意做或者做不到的事,不要讓別人去做。延伸開來,也可以理解為,自己不喜歡的一切,不要強加到別人頭上。

大概只要念過書的人都知道這個意思吧,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在我看來,起碼有90%以上的人做不到。就像手電筒一樣,永遠照別人不照自己。比如,常常聽到人説“不喜歡背後議論別人的人”一轉身,自己就去議論別人去了。也經常有許多人,希望朋友對自己熱情,對自己知無不言掏心挖肺,可自己卻藏着掖着永遠保留幾分。換個角度想,你對別人是什麼樣的,別人也會對你怎麼樣,經常拿鏡子照一照自己。再換句話説,有一天別人某些行為如果引起你的不快,那麼千萬提醒自己,這種行為自己就不要做了,因為同樣也會引起別人的厭惡。

有很多人是講得起別人卻講不起自己的`,身邊半數以上的朋友都是這樣,我自己可能也是這樣。自己數落別人的時候起勁來,別人挑自己毛病的時候總歸是不大開心的。

我自認為大多數時候還是比較厚道的,看到別人的缺點或者惡是不會當面説出來,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再暗示一下,接不接翎子也不關我的事了。因為沒有誰喜歡別人義正嚴詞地當面指摘自己缺點的,哪怕這人説的全對。如果我準備告訴某人他的一切一切不妥的地方,那麼我也準備,接受他對我一切一切陋習的批評。

所以,請你,請我的朋友,請我自己,都要時時提醒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其實非常希望自己變成一個很nice的人,事實上,誰不喜歡這樣的人呢?通常分為2種,一種是真的有修養,真的nice;另一種是虛偽的,表面上讓你覺得nice的,或許,時間久了,虛偽也變成了他性格的一部分。但無論哪一種人,如果你不是想把他當哥們姐們的話,打起交道來還是很舒服的。

我想,如果能做到今天這8個字,起碼,我會比現在可愛許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9

惡作劇,是我們的一種遊戲。尤其是對於我們男生來説,惡作劇就是一個戰場。我也經常參與惡作劇,有開心,有快樂;但也時常氣憤,甚至憤怒。

記得有一次,我幫小志把書包帶回寢室後,突然心血來潮,想對小志來一個惡作劇。我將他枕頭藏到櫃子裏,又把他書包塞到窗簾後面。一切準備就緒,我迅速撤離到樓下,繞着教學樓跑了一圈,而後慢吞吞的跟在小志身後回寢室。

小志推開了寢室的門,我鬼颼颼跟了進去。“你幫我帶回的書包呢?”他問。“沒有啊,我沒幫你拿。”我無辜的攤攤手。他開始着急了,風一樣的跑了出去,一會兒又空手而歸。他跑來跑去,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他雙手又將牀給翻了個遍,結果還是沒有找到書包。他無奈地抬起頭,慢慢躺了下去。我忍住笑,假裝不知道。躺了一陣子,他才發現一直沒睡在枕頭上。“咦,我枕頭有腳了嗎?”我假裝睡了。他起身把櫃子翻了後,找到了枕頭。“是誰給我藏起來了?”我繼續裝睡。他去上了個廁所,我趁機把他書包放在了他牀上。他一回來,一臉激動與疑惑。就問:“我書包跑回來了嗎?”他非常迷惑,抓撓着頭皮。下午起牀,我們下樓後,我才説:“是我乾的。”他瞪了我一眼,“你記着!”

第二天,我又想重來一次,再用另一種方式耍他。我在他睡覺時將他鞋子扔在牀上。他醒了,“好煩,能安靜點嗎?”他沒有理睬我。

第三天,我睡覺時,“咦,我的書呢?”我東找找,西翻翻,急得跺腳。最後,一位同學好心告訴了我,我才把我的書從別人的櫃子裏找了出來。“誰藏的?”“我!”小志笑着。我無話可説。畢竟,這個戰場是我先發動的。

惡作劇,是一根絆人的繩子。在有人被你戲弄時,你要想一下你被別人戲弄的後果,將心比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0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記得這句話出自《論語·顏淵篇》,是孔子的弟子顏淵記錄的孔子名言。意思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現在,想起這句話就不免有幾分愧疚。

我們家樓上住着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她精力充沛,早起晚睡,整天在家裏不是跑來跑去就是敲敲打打,我們家裏就只聽到“叮叮噹噹”的噪聲。我可憐他們家的地板,更可憐我們家的天花板。當然,最可憐的是我們自己。雖然天長日久的噪聲已經習慣了,但在中午、晚上我們睡覺時,那不知疲倦的“叮叮噹噹”聲還是吵得我們睡不安穩。為了這件事,我們曾上樓提醒過多次。但是過不了兩三天,“叮叮噹噹”的`聲音就會再次響起。我一直認為我們擁有一個世界上最糟糕的鄰居。直到有一天,我在家裏蹦蹦跳跳地來到書房時,爸爸突然大聲叫住我:“停下,別蹦了!”我被嚇了一跳,扭過頭來一看,爸爸正以嚴厲的目光看着我:“你蹦什麼蹦?不知道樓下有人住呀?你不是老説樓上太亂嗎?”生氣過後,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不是剛學過這句話嗎?明知道樓上的妹妹天天亂,對她有意見,你這樣亂蹦亂跳,就不想想樓下的鄰居怎麼説?以後,可不能這樣了!”

從此,我再也沒有在家裏蹦過,也沒有再埋怨樓上太亂——我剛學會走路時,在家裏也是爬高上低的呢!我驚奇地發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不僅僅是對自身的一種提醒,更是對他人的一種理解,對他人的一種尊重!這使得它在我心中生根發芽。讓我對生活有了一種平和的心態。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牢記它讓我一生受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1

在生活中,我們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或願意做的事,但也有不想做的事或不願意做的事,然而,在面對自己不想做的事的時候硬加到別人身上,別人心裏往往會有一種不服氣的想法。

在一些資料上,我們常常會看到《論語》中的這樣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它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就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以前,我在書中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樑國與楚國毗鄰,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卒在各自的界地內種了西瓜,樑亭的'亭卒勤勞,瓜秧長的很好,楚亭的人懶惰,瓜秧長的細弱,楚人出於嫉妒,趁夜把樑亭的瓜秧全部扯斷,樑人發現後氣憤難平,報告縣令宋就,並準備把楚亭的瓜秧扯斷,宋就説:“楚人這樣做很卑鄙,可是,我們明明不願意他們扯斷我們的瓜秧,為什麼要反過來扯斷人家的瓜秧?別人不對,我們再跟着説,那就太狹隘了,從今起,你們每晚偷偷給他們瓜地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得好。亭卒覺得這話有道理,照辦了。楚人發現自己的瓜秧長勢一天好似一天,很高興。仔細觀察,發現每天瓜地都澆過水,而且是樑人澆的,楚亭卒報告了縣令。縣令聽後既感到慚愧又非常敬佩,把這件事報告給了楚王。楚王聽後,為樑國修睦邊鄰的誠心所感動,特備重禮送給樑國,以示自責,表示酬謝,結果,原本敵對的兩國成為友好鄰邦。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也是《論語》中的一句名句,意思是:在謀求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同時,也要幫助別人生存與發展。我們不能只顧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忽視他人的存在,更不能犧牲他人的利益來謀求自己的利益。

懂得了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深刻理解,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這一點,學習樑人的那種精神,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和諧相處,生活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2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句世人皆知,淺顯易懂的名言。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對於這句話我是百分百的同意,但是己之所欲就可以濫施於人了嗎?當然不行,做任何涉及到別人的事情都要考慮別人的觀點和感受。

有人説,普希金説了,“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説去吧!”所以自己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想做的,不要管任何人,只要對自己有利即可。我想,這種思想未免有點太自私了,對自己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上司接納了員工的意見,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失誤;自己聽了朋友的勸告,可以少走不少想不到的彎路。任何情況都是如此,你考慮到了別人,別人也想到了你。何必要充耳不聞、一意孤行呢?這樣的人隨後只能是眾叛親離,沽名釣譽!

當初,楚王想攻打宋國,魯班的雲梯都給他造好了,可最後為什麼沒有打成?這要感謝兩個人。一是出使楚國的墨子,更重要的就是楚王自身。楚王當初是用心考慮過墨子的話的,否則他也不會放棄這次攻宋的機會。可見,楚王是一個己所不欲,亦不施於人的人。假若楚王當時不管墨子,現將其除掉,然後再去打宋,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雙方損失慘重,對楚王也是不利的。

還有兩個大家都熟悉的人物---扁鵲和他的病人蔡桓公。前者是因為高超的醫術而出名,而後者就因一個以他而來的成語“諱疾忌醫”在民間流名百世。蔡桓公為什麼會死?原因就是他自己想着自己沒病,而不讓醫術高明的扁鵲來給她治療,最後病入骨髓,一命嗚呼了。

過分的獨斷主義帶了樂如此嚴重的後果,以至於把命都丟了!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吾雲:“己之所欲,聽於人,關於人,人亦思爾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3

一個富人去問一個哲學家説:“為什麼自己有了錢以後,朋友們都不喜歡我了,而且對我都避之不及。”哲學家只淡淡地説到:“因為你富有之後,你眼裏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富人對這句平淡不奇的話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人都是自私的,只是看自私的程度的不同。但這個世界是公平的,自私心重的人永遠都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與尊重。因此我們要學會想到理解、相互尊重、多為他人考慮人活在世界上,無時無刻都需要溝通,多為他人考慮,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懂得與學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我們同學之間,有些人喜歡給別人起綽號,他們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殊不知這種行為是多麼的可恥。當這些同學得到快樂的時候,是否想過別人的感受。在這裏我想問一下這些同學,當自己遭到別人侮辱的時候,又會作何感想呢?我想奉勸那些同學,千萬不要再這樣做,古人孔子在幾千年前,就意識到為創優質服務考慮,吶喊出了千古名句。古人都能做到,更何況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的我們呢?做人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多為別人想想,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動物們,如果是我們人類自己呢?倒在獵人槍管下的動物更是不計其數。難道這些地球上的“精靈”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們嗎?難道這個藍色的母親,就只能哺育人類嗎?這些太可怕了,可這卻是一些人的所作所為,他們為了自己的.私利,漠視法律的存在,置大多數人的呼籲於不顧,置地球母親呻吟於不顧,置子孫後代於不顧。這種不顧自然、不顧他人、不顧地球母親的行為將會遭到世人的唾棄,這正是他們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表現,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保護自然環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着想,只有用真誠才能換取別人的真心。如果人人都為他人考慮,這個世界將更加和平與美麗,你我的生活也將更加美好,讓我們謹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真諦,去開創美好未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4

一個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為什麼自己有錢以後很多人不喜歡他了,哲學家説:因為你有錢後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了。富人仔細體味着這句平淡無奇的話,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些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較少而已。但這個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遠是不受歡迎的,世界是由許多人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都是隻有一隻翅膀的天使,只有擁有着才能飛翔,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輩子,其實就是與他人溝通,要能夠溝通,就必須堅持“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現在許多人就如前面那個富人,一有些錢就目中無人,説話也變了味,這樣的人渾身都盡是銅臭味,他只願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記了“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在他眼裏別人都是窮光蛋,説話不客氣,行事囂張,專橫拔扈,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是要吃大虧的。

陳世美一心只想榮華富貴,他攀龍附鳳,殺妻滅子,終究是人財兩空,死在包大人鍘刀之下,唐明皇寵信楊貴妃,不顧百姓勞頓,嶺南快馬送荔枝往長安,終究弄得眾叛親離,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則知道這個道理,他採納魏徵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國泰民安,歷史上才有貞觀之治的美譽。

孟子進言齊宣王,從“齊恆晉文之事”曉之以理,闡述了要體諒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則天下可以運於掌上,民之歸如水之下也。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多為別人想想世界將更加和平,想想那些醫療事故,那些殘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戰俘,那些流離失所,掙扎在水深火熱中的難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頭、熊掌,難道動物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嗎?這些太可怕了,可這卻是一些人的所作所為,他們的行為將被人們唾棄,他們始終有受懲罰的一天!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着想,別人也會為你着想,真誠才能換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將會更和平、安寧。生活一定會更加和諧,充滿快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5

每個人都有私心,但是真正的君子有私心的同時,更有一顆仁心,一份同理心。

當我們在年幼之時聽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心中便能明晰這是孔子在教導人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體諒他人。可隨着年齡的增長,搶佔先機、兵者詭道、《論語》過時等種種説法甚囂塵上。我們不禁思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過時了嗎?

雖然時代已相距甚遠,但這句話顯然仍有獨特的價值。現代社會的重要特點之一是互聯互通,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日益密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品質,是你與周圍他人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換位思考相互理解,親人更能相知相敬,朋友就能求同存異,同事方能共迎

306挑戰,盟國方能雙贏共進。這樣的換位思考並不意味着自貶身份和遷就對方,而是雙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表現。這如何能稱之為過時呢?同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是現代社會個人文明素養的體現。這句話的內核是儒家思想中的“仁”:仁者愛人,寬恕以待人。一個懂得剋制自己、關照他人的.人,方能做到換位思考。發生交通擁堵時,我們都不希望碰到路怒族的惡語惡行。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於是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規範駕駛就成為自覺意識。既然自制寬容的品質仍然被社會所需要和認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怎麼會過時呢?

每個人都有私心,但是真正的君子有私心的同時,更有一顆仁心,一份同理心。在待人接物的過程中,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思維方式,理解他人的立場與感受,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處理事務。這不但是一種尊重的體現,更是一種平等的觀念。

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的家人為爭三尺寬的地,要他利用職權與鄰居打官司。他只回信:“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最終家人與鄰居各讓三尺。“六尺巷”的佳名流傳至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古語有着它獨到的價值,值得我們去學習踐行。我們作為學生,或許生活還相對簡單,但在晚自習時收回干擾同學的言行,午休時身處安靜的教室選擇小聲交談,或許可以使我們向着君子更進一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不斷地精進自我,終將使我們走向君子之境。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6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把自己想的強加在別人身上。

麻雀遇到事情都喜歡評論,自己卻碌碌無為,每天遊手好閒,卻嘲笑那些有夢想並且為之奮鬥的人。生活中就有像麻雀這樣類似的人,老喜歡將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別人的身上。

麻雀喜歡評論,竹筍想長大,想要冒出土地,可是麻雀卻嘲笑他説,你又沒有能耐,還是識趣點乖乖的躺在地上吧,無情的打擊了小竹筍生長的毅力和目標。麻雀看見了小蜜蜂在採蜜,對小蜜蜂也無情地嘲笑了一番,一個小小的蜜蜂想要釀成一缸蜂蜜肯定是白費力氣,眼前春光浪漫,為什麼不趁機欣賞一下當下的風景,怎麼去幹這種蠢事呢?幸虧小蜜蜂和小竹筍並沒有受到麻雀的打擊的影響,仍然孜孜不倦的努力生存着,最終竹筍長成了高大的竹子,蜜蜂也釀造成了一缸香甜的蜂蜜,快樂而滿足。

社會上有很多像麻雀一樣的人,但更多的是蜜蜂和竹筍一樣生活堅定的人。在大眾傳媒如此發達,科學技術如此先進的情況下,帶來了一些積極與消極的看法。傳媒為我們生活提供了多彩的顏色,演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笑點,也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閒暇生活帶來了更多的色彩,可是演員明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而在智能化的今天,網友就像麻雀一樣,沒有事情就喜歡平頭論足,評論某些明星怎麼樣啊?誰又跟誰好上了等等一系列的話語,有些演員一直以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向人民羣眾傳遞着正能量,我們要像蜜蜂和小竹筍一樣,一直孜孜不倦的生活。

其實在我們的家庭也有這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現象,父母就是麻雀,孩子就是蜜蜂和竹筍,但並不全是,只是一個比喻。

在現代社會競爭非常激烈,稍不留神就會被別人趕超,所以出生起就會被安排他們的.人生命運,經常能夠聽到誰的孩子考了100分,誰的孩子又得了什麼獎,然後被家長加以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孩子的心中,以各種名義送去補習班,沒有一點課外生活,只能夠圍繞着學習轉,成為書呆子,但是有一些學生有自己的思想就不會盲目的從眾有自己的主見。

不要盲目的去評論別人,也不要把自己的思想貫徹於別人的腦袋中,要做好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7

今天讀完了《孔子》一課,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其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它的意思是:自己所不願意的,不要施加給別人。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我們班裏發生的一件事。

我們班裏的同學小濤很喜歡捉弄人。有一次,他偷偷摸摸地跟在同學小明後面,趁小明不注意,扒下了小明的褲子,惹班裏的同學發笑。小明非常生氣,出手就是一拳,打得小濤鼻青臉腫。他真是自討苦吃,落得班裏沒人可憐他。細想一下,那時被扒下褲子的小明在眾人面前多難堪呀!耍這種卑鄙手段令同學在人前抬不起頭來,小濤實在可惡!這不僅侮辱了同學的尊嚴,還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假如小濤在扒別人褲子的時候能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想想被別人捉弄的滋味,推己及人,他可能就不會這樣做了。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平時和別人相處時,要多為別人着想,推己及人,若是自己不喜歡的,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讓我們時時謹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8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説過這樣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實意義。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説白了,不就是將心比心嘛!自己希望過怎樣的生活,就想到別人也會這樣希望;自己不願別人怎樣對自己,也就不要那樣去對別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就不要強加於別人身上。

記得我小的時候,十分喜歡吃糖,每次總纏着老爸給我買糖吃。每次買了糖,就跟藏寶貝似地藏得嚴嚴實實的,絕不允許被他人取走一顆。後來,也許是糖吃多了吧,牙齒蛀蟲了,有時疼痛難忍,受了不少苦頭。媽媽説:“霞,以後不能再吃糖了,否則你的.牙齒要被蟲蛀光了!”聽了媽媽的話,後來我就不敢再吃糖了……前段時間,我跟媽媽去安文,媽媽帶我去超市買東西,看見那些各式各樣的糖,因實在受不住誘惑,又買了一些糖,心想:人也大了,牙也換了,只要做到不經常吃,偶然的吃點總不會有多大的問題的。

糖是買了,也吃了一些,但又不敢多吃,還有一些糖就留着了。也許是人大了,以往愛它愛過自己的生命的小白兔奶糖,現在竟然忘記吃了。有一天,我發現我的糖已經有些融化了,我知道再不吃掉就浪費了!

於是乎,我拎着我的糖,走到家人面前,對他們説:“請你們吃糖,大家不要客氣!”剛開始,他們還以為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高興得很。可當他們知道這糖已經融化了的時侯,就遲疑了……。而我呢,擔憂的是再不吃就得扔了,所以就一定要他們吃,就説:“每個人都得吃,不吃就是不給我面子!”……。結果被老媽臭罵了一頓,説我是因為自己不要吃了,才要別人吃。

現在想想,覺得老媽罵的是對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要的,強加於別人,那怎麼行呢?在我們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絕對沒有上面所説的吃糖的事情那麼簡單,但道理是相同的。我們要學會多為別人着想。在替自己想之前,先替別人想想,就如我們平時所謂的“以真誠換真心”。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人與人之間就一定會更加和諧,生活會更加幸福快樂。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19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古話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對他教導的弟子們告誡道,意思是説“你自己厭惡、不想要的事情就不要強加給他人”這句話在我們這個時代同樣也適用。

現在的我們階級分化很嚴重,往往就養成了古代時候那種主僕式的關係。我們往往希望別人付出的更多,但是真正輪到自己的時候,卻偏偏找理由推脱掉,明明自己接受不了別人漠視、歧視的眼光,可偏偏曾經又對別人做過。人吶,就是這樣,不然,孔子怎會在幾千年前就説出這樣的.話呢。

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也許你曾經就有過。你也許會把自己不想幹的家務留給父母,你可曾想過他們已經很累了還要幹這麼多,如果換做你,你願意嗎?你也許會把老師安排的工作交給一個連自己的做不完的人,你可曾想過他們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完成更艱難的,如果換做你,你願意嗎?

要學會換位思考,自己不相干的未必他人就一定會幹,都是第一次做人,為什麼你有權利強加給別人思想,為什麼你可以推脱掉不想承擔的責任,也許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愛你、敬你、信任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着想,別人也會為你着想,以真誠換取人心,不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嗎?如果我們人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這個世界會不會少了很多紛爭、和平了許多呢?我們要將心比心,這個世界會更好。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0

今天中國式的教育考試製度,就好比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盛行的科舉制度,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你追我趕,最終只有精英份子才能擠過橋,其餘的紛紛逃脱不了當落水狗的下場。分數錄取線就好比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中的“一夫”,給理想豐滿而成績不優秀的學生當頭一棒,震得他們兩眼無神,心神俱碎。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教育是否不符合時代的發展,社會有沒有遵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孔子之道?

要説隋唐時期舉行的科舉制度,那無非是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而制定的選拔人才的'方法,直至明朝這一刻靠制度更是展現的淋漓盡致,文字獄層出不窮,統治者只想把那些狹義的思想灌輸給天下,好為自己博得”普天之下唯我獨尊“的功名,不得不引得一片唏噓。其實現在的中國教育何嘗不是這樣呢?在中國,要求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就是説國家以及人民寄予我們非常”高“的期望,他們認為中國的孩子具有非凡的天資,是聰慧的,有能力的,但是,卻從沒體恤學生本身的思想。學生一方面在學習上苦不堪言,另一方面還得承受家長厚厚的期望,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望子成龍,而且絕大部分肯定的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夠出人頭地,無論是在思想上,語言上,動作上,都嚴格要求孩子,輕則説,重則打。讀不好就是對自己的不孝,讀得好皆大歡喜。我們真的應該反省,到底有沒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曾經就有不少父母寄予孩子太大的厚望,因為孩子大學聯考分數線差幾分考不上重點大學就一味的責罵孩子,最終年紀輕輕的孩子因為承受不了父母的責怪以及輿論的壓力,從樓上一躍而下,用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是的,分數固然重要,但學校到底教給了孩子些什麼,除了課本上的知識,還會教什麼?他們毫無疑惑的認為讀好書就是人才,人才就能幫助國家興旺發達起來,就能實現中國的”復興“之夢,可是我要説這個觀點是不可取的。學生逃課,曠課的人與日俱增,打架鬥毆也不在少數,甚至有學生因為雞皮疙瘩點小事就將自己的老師直接刺死,我們應該反思。除了成績,是不是還應該更加註重學生們的心理素質,道德修養的培養。是不是不能再一味的追求重點高中或是其他的不是學生所喜愛的?我們是不是不能再:”己所欲,施於人“?

孔子説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值得中國式的教育徹底反思一回的,是不是應當”因材施教“而不追求完美?人生來就會有瑕疵,但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優點所在,如果人們能夠更善於並利用這一點,那我想中國的復興之夢將更快實現。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1

“文文,鄒老師叫你去辦公室。”數學課代表站在門外大聲喊道。我聽了立刻站起身拿起筆和紙,習慣性地看了看手錶,“天吶!還有五分鐘就要上課了”。我着急地想着,飛快地向辦公室跑去。

午休的時候走廊裏的人分外的多,熙熙攘攘,吵吵鬧鬧的,刺眼的陽光照着整個走道,我皺了皺眉頭,加快步子。“哎呀!”隨着一聲驚呼,我聽到了一沓卷子落地的聲音,嘩啦啦地似白雪飛了一地。我瞥了一眼那個我撞到的女生和一地的卷子,又看了看手錶上那轉得飛快的指針,抿了抿脣,頓了一秒,扭頭奔向老師辦公室······

“文文你來啦,”鄒老師聽到我的推門聲,笑着説,“這次的作業明顯比之前的好很多,但是這幾道題目還需要再看一下。”“嗯。”“你看這一步,你不應該直接化簡,如果……”説着,老師在我的本子上標註上了一個一個的重點,我認真地聽着老師的講解,仔細地思考着。“聽懂了嗎?”老師放下筆,抬起頭,和藹地看着我。“聽懂了。”我輕輕地應道,卻不經意間,看到了老師如霜染的雙鬢。“趕快回去吧,馬上要上課了。”“嗯,謝謝老師。”我認真地點了點頭,走出了辦公室,輕輕地把門帶上。

午後的陽光星星點點灑滿了走廊,温暖的落在我身上,看着這個空無一人的走廊,停下腳步四處張望,安安靜靜的彷彿沒人來過,便又邁大了步子,跑回了教室。

“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線平行…”我嘟囔着,慢慢地將手中的書翻了一頁,仔細地温習着,為了明天的數學測試做最後的準備。功夫不負有心人,隔天下午的數學課上我得到了鄒老師的表揚。“文文,一百。”鄒老師微笑地將卷子遞給了我,“我看得出你很努力,你就擔任我的數學課代表吧,希望大家能向文文學習。”老師説完,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又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我抱着厚厚一疊卷子,穿過長長的走廊走向鄒老師的辦公室,突然背後一陣大力狠狠地撞到了我,害得我整個人不受控制地向前倒去,手中厚厚的一沓卷子散落一地。“哎,你這人怎麼這樣!”我一邊摸着被撞疼的手臂一邊撿試卷。“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肇事的男生一邊匆忙地幫我撿試卷一邊語無倫次地道歉。陽光灑在他的背上,拉長了他的身影,看着他一臉歉意的樣子,我心裏的怒氣消了大半。蹲下身,和他一起收拾地上的試卷。恍惚間,我覺得這一幕似曾相識……我彷彿看到記憶中那個被我撞到的女生,無奈地注視着滿地的試卷,當時一定委屈得快要掉下淚來吧?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我一定停下腳步跟她道歉,幫她收拾地上的試卷。再現那一幕,我感同身受,才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2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於《論語》。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

這短短的八個字,做起來卻是難上加難。

在飯桌上,你夾菜給客人吃,但是,你怎麼知道這道菜客人喜歡吃還是不喜歡吃,如果他這時不吃你夾的菜,你會顯得很為難情,如果他強行吃下去,那麼有可能他對這個菜過敏,這是己所不欲,施於人的體現。

你可以先問清楚他喜歡吃什麼,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點菜,而不是這這樣直接夾菜給別人。

老師上課發本子下來讓我們寫小練筆,但是,你恰巧拿到了一個有些破損的本子,這時,你趁着同桌在發本子,你把自己的本子和同桌的換了一本。這也是己所不欲,施於人。

可以和老師講換一本或者將就着用,不能偷偷拿別人的的.和自己換。

運動會前,能選的項目只有兩個了,一個好做一點的,一個不好做的,老師讓你選不好做的那一個,讓你把好做的讓給別的同學,但你選了好做的,把原先老師讓你選的給了同學,還説這有這一個了項目了。這不是己所不欲施於人嗎?

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讓我們從小事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吧。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3

古話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出自《論語衞靈公》,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它的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強迫別人去做。近幾天,我看到了一件事情,讓我對這句話的意思又理解了幾分。

在學校午休時有一個同學在到處拍別的.同學的醜照。而有一個同學被他拍了之後十分生氣,他大聲道:“你給我把照片刪了,你這樣是在侵犯我的肖像權!”而第一個同學不以為然道:“我為什麼要刪了。”

另外一個同學也拿出了他的手錶朝第一個同學拍了一張照。那個同學瞬間怒了,大聲尖叫起來:“刪掉!你把照片給我刪了!”接着,兩個人吵了起來。

這時,班主任走了進來。她大聲制止了兩個人:“你們倆這樣就叫狗咬狗一嘴毛,你們要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在聽了老師的話後,我認為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別人。你在做的某件事可能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所以我們應該在自己做這件事的時候換位思考一下,顧及一下別人的感受。我們也應該看一看別人的表現,來看一看自己應不應該這麼做。

我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的道理。而且,這句話令我受益匪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4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中國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名言。表示自己不要的東西,不能給別人。

這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比如:你家的垃圾,按理你是要扔掉的,但你卻把它丟到鄰居的家門口。當鄰居看到了,他當然感到可惡了。甚至他也把這個垃圾丟到其他的鄰居家門口。其他鄰居看到了,當然不樂意了。這樣惡性循環下去.....就演變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如果,當初你能把自己的“不欲”完美公平正確地解決,那麼就不會出現“亂施於人”的`情況,也就不會有惡性循環的現象出現。

關鍵是在於:在生活當中,你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不欲”。只要方法正確了,就不會出現“亂施於人”的情況了。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做人不要太懶惰,不要貪圖一時的方便,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所謂的“捷徑”。要知道“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味求快,欲速則不達呀。做人做事要有始有終,就可以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5

在《論語·衞靈公》中有這樣一段話“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 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話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説:“那就是‘恕道’吧!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

想必老夫子當年説這話的時候一定也很得意於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很高,覺得只要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算修煉到家立地成佛了。後世也有很多追隨者把這句話作為做人處事的標準,但是從我一個自由主義者的眼中看來,這個命題絕對是包含了一個可怕錯誤的偽命題,因為如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命題成立的話,它的逆否命題“己所欲,施於人”也就可以成立。也就是説“自己不願意的事,不要強加給別人”但是如果是自己願意的事,就可以強加給別人!

如此野蠻強盜的理論可以被認為是正確的而學習,培養出來的人不是奴才就是劊子手,奴才們正着用,劊子手反着用,反正都有道理。所以子可以光明正大的羅織罪名誅了少正卯,所以就有統治者打着“民主”旗號到行逆施,所以就有憤青們以“愛國”的名義侵犯人權。

所以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我認為應該不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且己所欲也不能施於人,這是一個文明社會公民最起碼的認識。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6

自己不願遭受的事,不強加給別人。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生活裏,我們不能要求別人做到什麼,卻可以要求自己不去做什麼。

曾經有一個新聞,一個保安自殺了,他留下一段話:我也是普通人,家裏有妻子兒女,我不想當英雄。明明家中有妻兒讓他掛念,那是什麼逼得他自殺呢?經瞭解,在他一次下班坐公交回家時,遇到了一個搶劫的人,那人面露兇光,手裏拿着刀,因為他穿看保安制服,於是整個車裏的人都在看着他,他沉默了一,只説:你拿錢就行,不要傷人。於是搶劫犯把大家的錢財拿走後逃之夭夭了,而在車上的人,都埋怨地着着他,不僅如此, 還發布到網絡上,歪曲事實,遭到眾多壓力的他不甚重負便自殺了。

保安做錯了什麼?其實他並沒有錯,反而保護了車上人們的安全,錢財本是身外之物,但是車裏的人,自己不能且不敢上前與劫犯搏鬥,反而要求身穿保安制服的人為他們拼命保護一些為數不多的錢財,人家沒有如他們的想法去做便道德邦架他人,那他們與劫犯有什麼不同?甚至做法與劫犯相比更為卑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不在該自只在嘴上説説,只在書上看看。我們在該把這句話用在實際上,學會換位思考,推己及人。

道德綁架這一詞,不就是自己不願遭受的事反而強加給他人,然後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數落他人嗎?這不正是自己做不到反而要求別人一定要做到嗎?這些人,打着道德二字的旗號幹着傷天害理的事情,這是己所不欲強加於人,是不可取的。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小到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到涉及生命的大事。有一些人,躲在屏慕後頭,仗着別人不知道自己是誰,自以為是地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用自己也做不到的事苛刻地要求別人,要是別人沒做到,就化身惡魔用惡毒傷人的話攻擊別人,他們似乎永遠不知道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

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把這個思想踐行到生活裏,不只光在嘴上掛着。我們心裏不能只裝着自己,還要考慮到身邊的人;我們不能要求別人去做什麼,但是可以要求自己不去做什麼。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7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道出了做人的真實道理。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強加給別人。這種道德品質的人並不少。

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就是總喜歡把自我認為好的東西介紹給另外一個人。

我有一個朋友,她很喜歡一位男明星,於是她把那個明星的海報填滿了整個房間,還不厭其煩地給我講述他的經歷。每個週末他都會拿來他偶像的各種信息和資料給我看。就是因為他老是來打擾我,招來了我的反感。

過不久,她居然委屈地跟我説,你難道不喜歡他嗎?他多好啊!每天還一直嘮叨我。

當然,每個明星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但也會有人會喜歡別的明星或偶像。那個朋友他很喜歡他的偶像,是沒錯,但她把她這種喜歡強加給別人身上,使別人被壓得透不過氣,就是她的錯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信大家只要克服一下就能做到;但,己所欲,勿施於人,這點要做好就相對困難了,像那位同學的話,她有她的喜好,她有她崇拜的對象,但她不能因為別人的不喜歡就和他來鬧茅盾。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光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觀念。無論是誰,都要保持一個善良的心去面對生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8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用自己的一顆心去幫助別人、感化被人,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一想。

記得有一次,開學不久後,老師要調動我們的`座位。換完位置後,我坐的桌椅大不如前,總是搖搖晃晃的,還總是咯吱咯吱地叫。我坐着很不舒服,所以就想趁放學沒人時把我以前坐的桌椅給換回來。但當我走到那桌椅前時,一股不知哪`來的罪惡感在我心裏油然而生,我愧疚地看了那桌子一會,就走開了,繼續去坐我那張搖搖晃晃地破桌椅。為什麼呢?因為我想到了孔子所説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張爛桌椅,我自己不想坐,別人肯定也不想坐呀,為什麼就非要我自己坐好的桌椅,別人坐差的呢?所謂將心比心,就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為別人想一想,不要太自私,不要做什麼事都只為自己着想。

還有一次,我在網上買馬克筆,結果買回來剛用幾下就沒水了,有幾支甚至還沒用就沒水了。經歷了這件事我很生氣,我很想大聲問一問那些黑心商家,如果是你們遇到了這種情況,你們會不會生氣?換位思考,你們願意把你們賣的這種產品給你們自己的孩子用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叫大家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為別人思考問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文 篇29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衞靈公》。論語中有許多簡單的道理,需要我們去感悟與實踐。他用的文字往往言簡意賅,但其藴含的道理絕不會同表面一樣容易。就像《論語·衞靈公》中記載的,意思就是説:做任何事都要將心比心,不要強人所難,更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也有深刻的體會。這天晚上,我一到家門口就聽到了“吱吱吱”的聲音,我心想:耶!太棒了,媽媽肯定在做炸雞。我一邊想着炸雞的美味,一邊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了。可是,一看到餐桌上面的炸魚和撲面而來的魚腥味,我滿臉愁容的想:唉!看來今天晚上要餓肚子了。媽媽見到我滿臉愁容的樣子説:“修志,怎麼啦?快來吃飯吧!”我憤怒的對媽媽説:“你明明知道我不喜歡吃海鮮,你還偏要給我做魚之類的,雖然弟弟喜歡吃海鮮,可你也要考慮一下我的感受啊!你太偏心了。”説完這些話,我開始想:完蛋了,媽媽肯定又要嘮叨我了。但媽媽並沒有我想的那樣“如願以償”,反而心平氣和的.跟我説:“修志,那你想吃什麼,媽媽現在就給你去做。”我不領情還用責怪的語氣説:“我要吃牛排,你快去做。”媽媽和藹可親地説:“好,你等一會兒,馬上就好。”我看着弟弟喜悦地吃着飯,又看看媽媽疲憊不堪的身影,我心想:我剛剛跟媽媽説話是不是太沒有禮貌了,媽媽百般討好我,我還責怪媽媽……突然,媽媽説:“大兒子,牛排好了,快來吃吧!”我感動得熱淚盈眶,十分歉意地説:“媽媽,對不起,我剛才不應該那樣跟您説話。”媽媽十分理解的地説:“沒關係,快吃吧。”我大口地吃着牛排,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別人着想,別人也會為你着想,真誠換真心。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一定會更加和平、安寧。生活也將更加和諧、快樂。

熱門標籤